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专题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7 15:56:09

序论:在您撰写专题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专题教学

第1篇

1 认清一个本质

由运动学、牛顿力学知识可以知道,运动中存在因果关系。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所受的内因和外因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即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由物体的内因(初始位移、初始速度、质量)和外因(所受力、受力时间等)决定。其数学表现形式:

天体运动作为一个具体的运动形式,必然遵循上述因果关系。只不过,此时的物体是某些具体的天体,起主导作用的作用力为万有引力而已。因此,在天体运动问题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这样一个本质特征:天体运动的位移(轨迹)、速度等运动参量由天体的质量、初始位移、初始速度、所受的力及受力时间等共同决定。

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天体为何或做圆周运动、或做椭圆运动、或做抛物线运动。人造天体在绕地运行中发生变轨,也是因为人造天体的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通过改变人造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就可以提升或降低天体运行的轨道。

2 融合三大定律

从该专题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来看,天体运动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它综合了经典力学中的力、运动、能量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对力、运动、能量等知识加深理解的绝好楔入点。

可见,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三者之间是一般规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与具体运动形式(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再结合重力、圆周运动等相关概念,就会形成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特别具体的天体运动情形,从而就有了相当多的计算公式。如何恰当使用有关公式,分析某个天体运动情形,就成了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也是不少学生害怕天体运动这一类问题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厘清三大定律的基础上,紧扣F向=F万这一核心关系,理解各类天体运动情形的分析过程,掌握相关公式的推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甄别天体运动情形,恰当使用有关公式,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五类典型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加深对天体运动专题的理解和认识,这里列举天体运动五个典型问题说明。

3.1 计算天体质量或密度

通过物体在某个天体表面所受的“重力”或围绕某个天体运动的情形,利用万有引力计算该天体质量或密度。这里以计算天体质量为例。

情形一:通过物体在某个天体表面所受的“重力”,利用万有引力计算该天体质量。

物体在天体表面所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不考虑天体自传影响。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天体的半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近似在其他涉及近天体表面问题中也被广泛使用。

情形二:通过物体围绕某个天体运动,利用万有引力计算该天体质量。

可以先将物体围绕某个天体运动近似地看成圆周运动,此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其中,r、v、ω、T分别为物体围绕某个天体运动的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2 同步卫星

所谓“同步卫星”,通常以地球为例,指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又称“静止卫星”。可以证明,此时人造卫星的动行轨道只能在赤道上方,且T卫=T自。

3.3 双星运动

两颗质量可以相比的恒星相互绕着旋转的现象,叫双星运动。双星运动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双星中两颗子星相互绕着旋转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相等,其向心力由两恒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设双星的两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L,M1和M2的线速度分别为v1和v2,角速度分别为ω1和ω2(ω1=ω2,T1=T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两子星间的距离L与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1、r2之间的约束关系:L=r1+r2。

3.4 变轨问题

3.5 能量转化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专题性教学实验模式高分子专业实验能力

论文摘要:专题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寓实验教学于科学研究之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它从生产实践选择研究专题,并建立专题实验课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将多门专业课的实验有机地结合统一。实践证明.专题性教学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中是可行的,它改变了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向产、学、研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1引言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判断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我国高校一直以上述目的为任务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向前两项倾斜,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工作适应期较长,难以满足新时期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改变上述状况,使大学生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期间获得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高分子材料系经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寓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专题性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专业实验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专题性教学的内涵及应用

2.1专题性教学的内涵

专题性教学是指教师从专业培养目标着眼,结合教学实验现状,精选实验教学专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专业体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验、实训内容及企业生产需求提出研究专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围绕拟定专题,查阅书籍及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专题研究。专题性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研究式的实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并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2专题性教学在专业实验课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而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精选实验课题,以所选专题作为主线和载体,贯穿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中,以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

(1)精选实验课专题。经过专业教师到我系校外实习基地及相关高分子材料企业进行调研,近几年来先后选择了如下专题性实验专题:①木粉填充聚丙烯的研究;②无卤阻燃塑料的研究;③纳米金刚石添加在塑料中的应用。教师精选好实验课题后,于专业课开设前的上一学期下达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所选课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撰写实验课题综述,并于专业课开设学期初提交给教师。

(2)统一规,建立专题实验课组。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整体改革方案,整合多门专业课“高分子材料与助剂”、“塑料配方设计”、“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高分子性能测试”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3个专题实验课组。合理安排实验时问,由各实验课负责人集体讨论核定每门实验课在该专题中应当承担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实验课负责人再分别就各自承担的内容进行实验规划,做到每一个专题实验都要有明确、合理、全面的设计思想。各实验课负责人根据各自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构建专题实验课组。

“高分子材料与助剂”、“塑料配方设计”实验课为一实验课组,主要根据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关系、材料的选用和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专题材料进行选料及各种配方设计,制定出多套实验配方方案。如2004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木粉填充聚丙烯课题组,其设计的几个配方中,充分考虑木粉与聚丙烯的极性差异大、相容性差等问题,配方中填加各种份额的接枝材料、相容剂,考虑易于成型加工、增强等方面的问题,配方中填加不同份额的增强剂、内外剂等。尤其在木粉的添加量、粒径方面作了研究。在无卤阻燃材料的研制配方中,选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红磷等无卤阻燃剂及具有阻燃性能的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阻燃性能的研究,以及对树脂的力学能和加工性能影响的研究。

“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2门实验课为同一实验课组,主要研究同一配方下,选用不同的成型加工设备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制出标准样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都有不可遇见的问题出现。每当出现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修改工艺参数,而后再进行实验,反复数次,最后加工出较为理想的材料,以便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高分子性能测试”课为另一课组,综合分析检测各实验课组的各种材料样件的有关性能。综合评价各种配方、各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材料是否符合社会生产需求。这样以精选的研究专题为载体,把相关的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有机地串连起来,使学生较早体验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乐趣。

(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在专题性专业实验中,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没有现成的书本照办,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强,但也显得不知所措。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去掉急于求成的心理,认识到专题性专业实验课题并非1节课、1本书、1门专业课和1种学习方式就能完成的,要注意把长期学习的各门课程知识形成体系。注意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专业基础理论,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寓实验教学于科学研究之中的专题性实验课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了以往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实验课的内容比较孤立、陈旧,也改变了以往按课程进行各自的专业实验,其内容不可避免地会相互重复,导致有限的实验经费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弊端。对专题性实验教学的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实验内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自由选择做实验的时间。

专题性专业实验课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资料的查找、课题综述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撰写、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设计、技能的基本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等诸方面。考核的视角不仅注重结果,而更重视过程。在成绩评定上实行“两紧”,①开题报告的答辩从紧,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进行综述,讲清实验配方及选用工艺条件的依据;②实验所用大型设备的使用技能要求从紧,严格规范按照操作程序操纵大型设备。

3应用于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意义

2004级学生就将专题型教学应用于专业实验课教学,实践证明:专题性教学由于内容新、措施完善、体系设计科学合理,从而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1)实验课体系科学合理。专题性教学模式将多门专业实验课,统一规划整合,并有机地结合统一,使学生将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自成体系。更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良好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符合人们认识问题内在的规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有效地避免了各学科实验的重复和浪费,使有限的教学实验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专题性教学中,每一个专题都从查阅相关资料开始,基本按照科研流程进行;而选题又多来自企业生产的需求,其内容新,科学体系合理,完成这样的专题,既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易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注重实验全过程。由于每一专题是贯穿于学生在学校一年半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学生集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的训练为一体,不单重视结果,更注重过程。以渗透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和不追求功利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规范严谨的科学方法。

(4)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专题性教学不是单纯的为教而教,它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体现了它的服务性。

(5)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将专题性教学实验课题与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嫁接,较早地引导学生撰写课题综述、开题报告,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移与专业课实验融合贯通这对于解决困饶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无从下手等问题也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因此,专题性教学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向产、学、研方向发展,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初探

2004年至今,从最初的知识讲座到校本课程再到地理课堂,笔者一直在尝试地理专题式教学。

2004年地理会考以后,离学期结束还有近40天的时间,学校要求继续开设地理课,领导希望在摆脱“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情况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这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是一次机遇,我们可以不再拘泥于课本和大纲,尽情展现地理教师的风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没有教材可依,没有教法可循,学生刚摆脱了考试的束缚,要想让他们专心,积极参与,很不容易。因此,上课选用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地理专题式教学便应运而生了。

2007 年,校第四轮校本课程启动,笔者开设了《全球环境问题》。自此每年都参与校本开发,地理专题式教学得到了新的延伸。其实,在现在的地理新教材中有很多章节本身就是一个一个的专题,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即使教材不是一个一个的专题,每一节课笔者也尽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笔者把那节教材分为四课时,其中第二课时“主要铁路干线”就提取了教材中的一个专题,感觉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选用什么专题?这是专题式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题目的选择不能太大,那样一节课下来,犹如云里雾里,什么也说不清楚。比如,“环境保护”这个题目就很大,它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保护的前景等等,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选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不一样了,它仅仅选择了环境保护的一个层面,内容定位非常明确。第二,题目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没有兴趣,注意力难以持久,课堂难以控制,即使学生自律性很强,课堂纪律很好,那也如同一潭死水,“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题目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或其他的同学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如全球环境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生也会比较关心。

题目选好了之后,要围绕题目搜集、选择材料。首先,选择的材料要浅显易懂,学术性不可太强。太难、学术性太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枯燥、索然无味,进而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材料要适合学生的口味,最好是他们有感触的事,要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这样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其次,应选择具体而典型的案例,比如在介绍现在的环境现状时,以“淮河污染”为例来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淮河流经淮安,事例就发生在身边,有的学生亲眼目睹过,深有感触,容易引起共鸣。虽然文字材料必不可少,但不能全是,那样会很单调,材料的形式越多越好。如笔者在搜集材料时,在网上找到了“恒雅杯”环保flash大赛的获奖作品,很感人,也很能说明问题,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只要有人性的人,看了以后都酸酸的”,这种材料可以起到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发挥了多媒体的最大功效,将声、像等画面动态的展现,效果很好。第三,材料的选择虽然要注重趣味性,但也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主题,即材料的选择要紧扣主题。这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教学模式力主弘扬学生个性,处处、时时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主要是从旁辅导、点拨学生,专题式教学也不例外。资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很好的设计,杜绝教师一言堂,要让学生张嘴说话。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要选择最适合你的专题的。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节课中,笔者选择了“问题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如在看完“恒雅杯”环保flash大赛一等奖作品《冬天来了》后,设置5个问题:(1)请简单复述这篇作品的故事情节。(2)作品中的树叶一直贯穿始终,它代表了什么?(3)作品中有哪些人性化的细节?(4)是人类的哪种活动影响了华南虎的繁衍?(5)你有什么感触?学生看完之后,很有感触,回答问题也比较到位、深刻。

除了课堂整体的组织形式,课堂的诸多环节也很重要。比如导入,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值得好好设计。比如,笔者在上“全球气候变化”时用电影《后天》导入,因为之前已经给学生看过,所以很能激起共鸣。在上“水资源”时用猜谜的形式导入,“它散步在小溪,睡觉在池塘,奔跑在江河,咆哮在海洋。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它是什么?自然导入水资源。再比如,创设情境,笔者觉得情境创设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包括各种图片、文字材料或视频。在上“水资源”时,笔者拍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浪费的照片,让他们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很有感触,有话说,参与就很积极。第二,学生自己创造情境,比如编剧本演故事等,同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

上完课,教师要对整节课进行反思。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反思整节课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达到了,要总结一下成功的经验,如果没有达到,要反思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是问题设计不合理?是没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是课堂组织管理有问题?还是……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所在,以便下次改进。

第4篇

一、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大家庭,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渐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市场对口译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各个高校纷纷开始加大了专业口译教学方面的投入。2007年1月,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正式设置,不仅标志着翻译学科建设的又一突破性进展,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走向,更重要的是,市场上也会迎来更多更专业的高级口笔译人才。但是,仅就口译而言,市场对口译员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需要具备专业口译素质的高级口译人才,也需要具备基本口译素质和技能的初级口译人才。因此,中国高校纷纷开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译选修课程,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初级口译人才。然而,就目前而言,国内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译课的院校尚且很少,而且远未形成规模和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仅就数量而言,能够系统学习口译知识及掌握专业技巧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具备专业能力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对外交流对口译人员的需求。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加强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口译人才是高校外语院系面临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学生本身而言,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至少接受过十年以上的英语教育,很多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口译训练对于语言基本功的要求。其次,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市场上对口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众所周知,影响口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精通专业知识的口译人才无疑会给口译界增加新鲜血液。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其本专业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如果能够在二三年级通过开设口译选修课的方式对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口译训练,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口译技能结合起来,甚至独立胜任这个领域的口译实践工作,这将是英语专业的同学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因此,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口译选修课不仅具备强烈的必要性,更具备坚实的可行性。

二、口译训练特点及理论基础

但是,口译无论作为一种专业还是一门课程,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而任何口译课程的开设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些特殊性及相应的理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了解的基础之上。

1.口译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转换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切换状态,进行现场口译操作。在此过程中,译员必须同时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因此,口译是一名双语学习者对于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口译训练过程包含多种因素,如对双语传译的特点及过程的了解,记忆力的操练,笔记练习,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差异及表达方式的处理等诸多方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口译分为交传、同传、视译、耳语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口译工作的挑战性都非常高。作为一门高度技能型的工作,口译要求译员具备极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流利的双语能力、沟通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广博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文化知识等。因此,要想掌握口译这门技术,一方面,需要努力加强两种语言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多掌握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辅以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才有可能使学习具备系统性和逻辑性,真正把这些技能内化,使学生最终能在口译活动中胜任口译工作。

2.Daniel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关于口译训练,国内外很多从事口译工作的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理论及模型。其中,法国著名口译研究学者DanielGile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型”,并概括了口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技能。Gile(1995)认为,交替传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PhaseⅠ:CI=L+N+M+C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浅析(listening+analysis)+笔记(note-taking)+短时记忆(shortmemory)+协调(coordination)PhaseⅡ:CI=Rem+Read+P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传达(production)。本质上来讲,口译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信息输入阶段和信息输出阶段,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脑力都是不同的。口译活动的第一阶段即信息输入阶段,主要完成信息的接受、处理、记忆和整理;第二阶段即输出阶段则是信息的再现和传达。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过程。但是,人的脑力有限,即使是“多任务处理”也必须是人能力所及才行,所以译员必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精力的合理分配、灵活调整和有效协调。而且,由于口译工作具有高度的即时性,译员必须能够在信息输入后立即用另一种语言完成信息输出,这就对译员的脑力活动提出了极高要求,更需要译员协调好各方面所花的注意力。然而,“技能的训练由认知到掌握有内化的过程,有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技能意识从潜在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翻译实践是变化的关键。”在口译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能力的掌握,还是技巧的积累,抑或是语言的提高和知识的累积,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双语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各种能力的分配和协调。因此,口译能力的培养,不是要靠单纯的知识积累和信息输入,而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艰苦训练。而口译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口译过程必备的各项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他们逐步体会口译过程中对各种能力要求及相互间的配合协调。因此,口译训练必须围绕技能训练进行。

3.口译译员的知识结构。口译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所以,译员除了精通双语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百科全书般”广博的知识面。国内外很多口译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此有过明确阐述,都强调了,一个好的译员要“通百艺而专一长”,即除了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及翻译技巧之外,还需要百科知识、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极强的跨文化意识。一个好的译员应该具备一下三部分知识结构,即:双语知识部分、百科知识部分及技能部分(专业口译技能包括译前准备、记忆、笔记、信息理解与重组、表达等)。这样一来,口译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部分来有重点、有步骤地设置课程安排。此外,了解口译活动对译员有哪些知识要求,还可以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其专业相关的专题训练。

三、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安排

根据上述理论,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口译课程,也同样需要结合有针对性的大量训练和知识拓展。但是,鉴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有各自的专业课程安排,他们在学习目的、学习安排、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有别于语言专业学生,针对他们的课程也需要其他辅助手段及相应的课程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口译练习方法,帮助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激发潜能,最终使其具备基本的口译能力。因此,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应该具备以下特殊安排:

1.学生课前筛选。鉴于口译课程的独特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学习口译课程的基本前提条件和能力,如:流利的双语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在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对其进行初步筛选,才能保证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适应口译学习的要求,同时保证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才能保证学生今后能真正适应基础口译活动的要求。课前筛选以复述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口译的基本双语能力及表达能力。复述内容为两段叙述性文字(中英文各一段),时长各3分钟左右,语速适中,话题限定在非专业性的日常生活领域,避免过于专业和技术类的词汇和内容。复述考试音频只播放一遍,学生听的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笔记,听完后需要马上复述出刚听过的内容。学生的复述内容以录音形式保存下来,由负责口译课程的老师来就其语音语调、复述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语音语调、语言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实践证明,课前筛选是非英语类学生学习口译课程之前的必要程序,只有经过严格筛选,才能真正保证口译教学和学生实践的基本质量。

第5篇

压强是初中科学中力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专题内容着重复习的是固体压强,它是建立在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科学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其次,液体、气体压强也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伸、应用和深化.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设计实验、开放实验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载体.在突出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主要知识点概念和应用的落实.此外,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科学学习,又从科学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在本专题复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了解了密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至于本专题复习内容中所涉及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对液体压强中的深度的理解,大气压有方向,气压和流速的关系等,这些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概念,能较熟练地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

(2)理解压强影响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区别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4)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利用特点解释一些现象.

(5)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生活现象,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6)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工具.

(7)能说出气压和流速的关系,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并用这一结论来解释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通过设计开放实验,引领学生运用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启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4)通过开放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对比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

(5)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经历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科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压强的计算.

难点压力的正确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大气压有方向,气压和流速的关系的认识、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与讨论相结合,开放和设计相结合.

学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我们学习的压强知识包含哪些方面的压强?学生回答: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我们在学习压强时做了许多实验,今天想请大家选择合适器材:沙堆、空矿泉水瓶、水(包括开水、盐水)、大头针,设计尽可能多的有关压强实验.

学生先自主设计,然后小组讨论,汇报展示,教师将学生的汇报分类归纳.

一、固体压强的复习

学生汇报:利用沙堆、空矿泉水瓶和水等器材,根据矿泉水瓶中不同的水量对沙堆形变程度的差异,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根据盛有同一水量的矿泉水瓶正放和倒放对沙堆形变程度的差异,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鼓励学生采用生生互评进行评价)

学生归纳: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师追问: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表示呢?

学生回答:压强反映了压力的效果.

教师再问:那压强概念如何定义呢?公式如何?单位怎样?

学生回答: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了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公式为ρ=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简称帕,1 Pa=1 N/m2.

教师设问:从压强的公式 出发,那我们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大小呢?

学生回答: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两种,即:(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利用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当压力一定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也有两种,即:(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利用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当压力一定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教师板书:压强的意义、概念、公式、单位等,然后围绕复习的内容展开练习.

随堂练习:

(1)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请学生回答,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压力等于重力.

教师追问:压力就是重力吗?

请学生板演画出压力方向,确定压力并不是重力,再问学生什么情况下,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呢?

学生回答: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两力大小相等F=G.

(2)如图所示,一均匀的砖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一半,此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与原来相比.将其放在另一半上边,此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与原来相比.

A.不变

B.增大为原来的2倍

C.减小为原来的1/2

D.减小为原来的1/4

教师追问:如何实现桌面受到的压强减小为原来的1/2 ?

(3)容积为550 mL的矿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是25 cm2,求它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矿泉水瓶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 N/kg)

二、液体压强的复习

学生1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底部和侧壁用大头针各扎一小孔,观察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学生2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四周侧壁用大头针扎四小孔,观察现象,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学生3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四周等高的侧壁用大头针各扎一小孔,观察比较水喷出的水平距离,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学生4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同侧不同高度的壁上用大头针扎四小孔,观察比较水喷出的水平距离,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学生5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盐水等器材,在盛水和盐水的两个不同的矿泉水瓶同侧等高度的壁上用大头针各扎一小孔,观察比较水喷出的水平距离,说明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鼓励学生采用生生自评进行评价)

师生归纳:液体压强具有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教师追问:“深度”怎么理解呢?

展示图片请学生回答,C点的深度是多少?

教师归纳:“深度”――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教师板书:液体压强的特点,然后围绕复习的内容展开练习.

随堂练习:

(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处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处压强比D处压强小()

C.处压强比D处压强大()

教师追问:保持D点深度不变,如何使D点的压强变小?

(2)装满水的两瓶矿泉水,若从正放到倒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不变)瓶对支撑面的压强如何变化? (变大)

(3)装半瓶水的两瓶矿泉水,若从正放到倒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变大)瓶对支撑面的压强如何变化? (变大)

三、气体压强的复习

学生1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底部和侧壁用大头针各扎几个小孔作成魔瓶,打开瓶盖,水从瓶底和侧壁漏出,旋紧瓶盖,水不漏了,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鼓励学生采用生生互评进行评价)

学生2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热水等器材,在空的矿泉水瓶中装入热水,然后倒掉,发现瓶变扁了,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鼓励学生采用生生自评进行评价)

展示图片,请学生回答,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大气压是很大的.

教师提问: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气压计.

教师再问:大气压真实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为多大呢?(1.01×105 Pa)

教师提问:(1)山下和山上包装袋状况不同是什么原因?(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刮风时,帐篷经常被掀起!为什么? (气压和流速的关系)

(3)在温州水的沸点为100 ℃,拉萨水的沸点约为90 ℃,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约为72 ℃,这是为什么?(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教师板书: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气压与海拔、流速的关系,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然后围绕复习的内容展开练习.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挂钩会吸在墙上

(2)你能解释吊瓶的原理吗?打点滴时吊瓶放低了,血会回到输液管里,这又是什么原因?

(3)在通常情况下你头顶(头顶面积近视200 cm2)受到的压力约

A.几十牛B.几百牛C.几千牛D.几万牛

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我们涉及到那些科学方法?

【教学反思】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促进能力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它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二是它要指向形成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压强专题复习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教学的,从学生乐意设计的探究实验引发问题,围绕压强这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努力贯彻和落实科学新课程理念.

1.目标合理定位,体现科学本质

本专题复习课中将“知识和技能”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或素材,将“过程和方法”作为问题设计的基本内容,整堂复习课凸显科学探究的思想,在探究实验设计中贯穿知识点的复习,在随堂练习中辨析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在整堂课中积极渗透科学方法的应用,也就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科学本质.

压强是力学重要概念,固体压强是这专题主要内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压强的计算为教学重点;液体、气体压强也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伸、应用和深化,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有关大气压的知识都属于了解层次的要求.根据学情认定压力的正确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大气压有方向,气压和流速的关系的认识、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教学难点.

探究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设计的实验,如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都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完成;压强概念的复习渗透科学方法中的比值定义法;对压力的正确理解,我们通过画三种不同形式压力的方向图进行比较,为突破对液体压强深度的误解,外加练习对比深化理解,为区分固体和液体压强,通过满瓶水或半瓶水正放到倒放,分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和瓶对支撑面的压强变化情况,科学采纳了对比法;通过压强公式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具有的特点,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从生活现象归纳气压和流速的关系、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等,都采用演绎归纳法,通过这些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寻找到科学知识间的异同,能明晰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归纳出科学规律的特点.

2.模式力求创新,凸显探究思想

本专题复习课改变以往以问题为中心的复习模式,推行以探究为中心的主题复习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科学探究,我们称之为探究性“主题式”复习模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基本流程为:“问题-探究-整理-发展 ”.

以压强为中心,创设探究(实验)的情境,选择合适器材:沙堆、空矿泉水瓶、水(包括开水、盐水)、大头针,设计尽可能多的有关压强(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压强)的实验,这探究的情境就是创设这样一种类似真实科学研究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每个人都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在实践共同体内发表自己的思想,接受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评价,最终形成自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实验自主设计,展示学生智慧

本专题复习课最大亮点在于设计开放实验这一环节,实验器材可以自选,学生思维充分发散,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情绪高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实验的方法论功能.

有一学生汇报:利用矿泉水瓶、大头针和水等器材,在盛水的矿泉水瓶中四周等高的侧壁用大头针各扎一小孔,观察比较水喷出的水平距离,同时说明三个问题(1)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像这样的设计多么富有创意,实验简单蕴涵内容丰富,一个实验得出三个结论.还有学生想到魔瓶的做法,联系上大气压强的存在,这让我们老师都佩服三分.开展这样的实验自主设计,课堂气氛也变得异常活跃,充分展示了学生课堂活动智慧.

4.启发分析引导,知识自我重构

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也就成了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奥苏贝尔所提到的课堂的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知认知结构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先前的知识回顾,清晰了原本的知识网络,构建了最简单的知识网络.通过教师课堂的精心引导,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及时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知识体系,从而实现自我建构,这也是学生学习素养的升华.

本专题复习课先从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开始,创设探究(实验)的情境,围绕压强中心再展开实验设计,从固体压强的实验设计启发引导分析,归纳出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从液体压强的实验设计中,归纳出液体压强的特点,从气体压强的实验设计中,归纳出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气压和流速的关系、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等.这样从确定以压强问题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种建构也不是教师强硬灌输,而是融入在开放性的实验设计中,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地建构.

5.评价方式多元,学生能力提升

新课程不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更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充分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结合开放性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们在相互质疑和相互评价中一步步改进,最终完善.学生在互相评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学会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也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第6篇

教研片段回放:

……

教研最近目标:怎样制定观课量表。

载体:《淡竹》与《沁园春・雪》。(课型:九年级语文复习阶段阅读指导课;地点:区教师培训中心微格教室)

参与者:武汉市江夏区教师培训中心特聘培训教师团队。

活动目的:针对教师间如何进行合作发展,进一步推动“教学三大铁律的创新”,决定开展怎样进行看课的专题研究;而本次教研是这一专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任务就是“学习怎样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活动过程:

①为了将本次教研打造成学校教研的示范样板,特从不同学校抽调了张甲、黄乙、程丙、任丁、何戊等一共12位优秀教师,确立任丁与何戊分别上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用做教研载体,全部教师在微格教室进行现场看课,并结合实际试制课堂观察量表。上传课堂录像。

②3月20日下午前,各成员在网上分别提交课案、授课反思和观察报告,上交各自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

③3月27日下午3点,全组教研人员在网上集合,隔空对话,依次审读课案、反思,并对不同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逐条分析,整合并制定出“课堂观察量表”的原则性意见。

④在江夏区教师培训网站上公示“关于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的指导性意见”,接受专家和不同学校教师们的敲打与建议。

……

问题

上述教研依靠网络实现了不同时空的教研,并持续了14天,而且该教研中涉及到两个概念:即“问题”与“专题”。

什么是问题?所谓问题就是认识障碍或者事态出现的意外。而一个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则为一种教学情境,即一种没有直接的、明显的方法及框架可以遵循的情境。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它还是一个能提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兵与兵”产生解决欲望,挑起“兵与兵”认识上的反差,形成“认知冲突”的导航条。往往就是这个“条”的导航,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兵与兵”产生强烈探索欲望,并通过分工合作的过程,实现自主学习,积累知识、迸发智慧、提升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教研价值。窃以为,有价值的教研问题首先应是教师们刚刚开始关注的,其次是教师在处理时不能得心应手的,最后是教育教学所急需的。

目前,“怎样自制观课量表”就是能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问题,而且容易集成诸议,形成教研专题,并再度从不同角度划分成“什么叫观课量表”、“观课量表的组成元件”、“观课量表的功能”等不同子专题,以便在不同层面上驱动所有教师参与探索。

显然,从许多“小问题A”经过集成,形成“专题B”,再从不同角度重新划分,形成新的“问题C”(小专题),已经完成了一个从“问题”到“专题”的华丽转身,而且使其真正具有了教研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A”的集成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必须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观察,才能发现什么问题具有“教本性”(教师需要性);其次,需要在一定高度进行俯瞰,才能看清楚什么问题具有“时效性”;再次,还要量体裁衣,衡量我们有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个问题,并展开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

“问题A”变成“专题C”,不仅需要发展意识来遴选,也需要教育智慧来发酵。而目前许多教研常常是五味杂陈,不仅有荒谬、有遗憾,也有无奈,真正的有效教研并不多。为什么?就因为很多教研是被动的。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是教研问题的属主。但是,一些教研组长看不到这一点,常常心血来潮,随手抓住一个“问题(其实是问题A)”以为它就是“专题B”来发动教研,并提出“问题就是课题,科研就是教研”的口号。且不说这种做法能不能有效驱动教研,单就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它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问题A≠专题B≠专题C≠课题”。对于有发展意愿的教师来说,他们在教研中真正需要的是“专题B”,而他们个人有能力解决的是“专题C”;只有通过多人合作,在解决多个“专题C”后,才能完成“专题B”,促进自己的发展。

很明显,教师从“问题A”中发酵出自己需要的“专题C”,也许比解决“问题A”更重要,因为它恰恰是驱动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策划

“专题B”变成“专题C”,以及完成对许多“专题C”的探索是一个科学过程,必须进行认真的专题策划。策划是一种对未来采取的行为做决定的准备过程,是一种构思或理性的预设程序。

①时间(When)预设。许多学校都规定了教研时间,而固定的时间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教研向虚拟空间拓展的现实。因此,学校在硬性规定参研的时间之外,必须规定相关资讯上传至教研网的最后时限,也必须规定反馈的时间上限。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提前进入思考,促进师本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并突出教研中心内容,交流与整合师本性成果。

②地点(Where)安排。新常态下的教研,必须公布虚拟平台,方便固定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要接受随机访问者(包括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咨询。

③内容(What)确立。内容确立主要是系列专题C,以及与不同专题C相关的各种资讯的确立。显然,这是基于对问题A的提炼、专题B的分解而确立的,是教研的核心。

④缘由(Why)解读。缘由解读是指必须陈述清本次教研的目的,也必须说清楚本次策划的意图。

⑤参与者(Who)。校园网和QQ群为教研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虚拟时空,也丰富了教研对象,教师在平台上不仅能与同侪互动,也能接触学生、家长,还能得到教育专家的“面对面”指导,从而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效对接。

⑥方法(How)。即通过方法解读来预设校验过程,让每位参与者明白这次教研要做些什么,怎样做。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研策划需要教研组长投入极大的精力。也正因如此,提高教研组长的综合素质,提高教研组长的学术地位,并适度释放教研组长非本职工作的压力是教研新常态所面临的新课题。

教研策划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和谐发展。“合”是方式,“和”是氛围;“合”是途径,“和”是目的,“合和”是教研新常态需要的互助文化。但是,教研不仅要通过“合”来追求“和”,也还要通过“合”来追求“不同”,因为教学本就是个性化的理性劳动。求“和”与求“异”并不矛盾,只有丰富的差异,才能构成丰富的和谐。同时,教研策划的整体行动都要依靠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

整合

第7篇

关键词:淡化专题;注重史料;高三历史

学校制订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中,复习教学策略与进度计划是:201X年7月―201Y年2月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复习内容为: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和选修Ⅰ;201Y年3月―201Y年4月进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201Y年5月进行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这种三轮式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模式被很多学校采用,从中看出,二轮专题复习时间安排地较长。

专题复习,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进而形成与专题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它揭示问题本质,探明历史规律,既是对基础知识复习的深化和巩固,又使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是知识系统化的关键。同时也为第三轮综合训练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写特点,学生的通史知识基础薄弱,历史时空观念混乱,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教学中从大通史的角度把握历史知识体系,把具体的历史知识看作是可以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专题复习以形成知识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目标,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从内在联系上建立知识、认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专题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和整体思维,进而增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尽管专题复习在理论上有上述的巨大作用,这种巨大作用在新课程之前的传统教材下的高考中充分显现。可在当前现实中,新课标下的专题复习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比较多,其一就是重复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把与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按序罗列,是对基本知识的集合与回顾。其二是专题复习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其三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而建立起来的某一问题的知识体系,对少数历史基础知识好、时空观念清晰的学生来说,一点就明白、一看就清楚。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时空观念混乱的学生,对此不知所云,雾里看花,会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把教师整合好的专题知识死记硬背,反而把自己仅有的历史知识搅得更加混乱。更为重要的是,专题复习不适合现在高考需要。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无题不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处理能力,每年高考结束后,学生对历史考题的感慨是:读不懂题;没有看明白考题的内涵,出现这样的感慨是由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形成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新课标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未出现专题试题,面对这种高考现实,如果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还安排较长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只是让复习教学过程完美;对于时间很短的高三,是在浪费学生时间;对于高考的学生学习是事倍功半。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科学、合理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将复习教学分为第一轮基础复习教学和第二轮综合训练复习两个阶段较为合理有利。加大、加强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这一轮的教学复习质量决定着学生高考成绩,要非常重视和用心。这一轮复习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教师可突破教材章节,不能遗漏知识点,让学生搞清概念内涵、掌握知识和知识间的联系。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阶段,可用“滚雪球”式教学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在第一轮基础教学复习阶段,每当教材中某一中心问题的相关内容学习完毕,教师应及时就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专题复习,把学生零散的知识组成一个个知识群,这种专题复习是针对某一中心问题、小角度地进行,即小专题复习。小专题复习不宜大系统、多角度、详细化,只是追求一个粗略的知识框架,搞清某一问题的知识脉络。小专题复习应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学相结合、纵横交错、同步进行,不必专门安排时间段进行专题复习。

现在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为高校选拔科研人才的作用,以借此推动中学教材与教学的深层次革新。把新课程理念更深层次地体现在试卷上,考察学生的学科素质,拒绝简单再现知识的题目。纵观高考历史试题,不论是全国试卷还是各地的地方试卷,从选择题到非选择题,都是无题不材料。面对高考历史试题材料化现象,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若不进行充分的史料教学,学生就很难形成对材料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考历史试题的解答。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形成,一方面学生自身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史料教学,通过对学生处理历史材料的训练,培养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浩瀚如海的史料,如何选择,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立足于课本,以教材为依托。最有效的史料教学,是以教材的知识为依托而进行的,脱离教材的知识背景去单纯分析史料是不可取的,必须与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②史料的选择要精不要多,要有典型性。历史材料汗牛充栋,选择历史材料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选取,选择最有效、最恰当、最能说明问题、最切合教材内容的材料。③史料的选择要注重史料的多样性。多样性一是史料的类型,在复习教学中适量选择文字、图表、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等不同类型的史料,既能让学生掌握处理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类型史料间的关系。多样性也指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立场和观点,把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观点、立场的史料选择出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或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④史料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选作教学的史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理解等水平,不能选择离奇偏难的,也没有必要选择过于简单的史料。⑤可选择历史试题做史料练习。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考试题,组织学生当作史料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境的能力。

不论哪一类型的史料,对历史复习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讲究史料教学的策略。①史料教学的基础是基本历史知识,基础知识是史料教学的依托。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教材的深化、概念的领悟,还有知识视野都决定着史料教学的效果,史料教学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充实的基础知识复习教学。②知识教学与史料教学要相互配合,同步进行。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只有知识教学而没有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历史试题考的知识,好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单凭教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史料教学中培养。③对史料要逐句过关,讲清细节。复习教学中选取的材料,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另行补充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教师要多花些时间给予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似的浏览。④要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景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⑤史料教学要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比如,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做到论从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