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6:08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能发现这方面的教育途径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融合起来。通常小学德育教育采用的方法以说教为主,采用品德评价、榜样示范等方式,而较少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同时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也较少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教与学上的脱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了就全然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视甚至不教育,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第二,当前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方便,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小孩都拿着手机、平板等观看网络内容,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很多黄暴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到处传播,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彻底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的查看权限。小学生还处于对道德认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龄,这些网络不良信息会造成小学生道德的错误认知,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也会造成他们只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对道德教育不那么关注。第三,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投入没有像其他课程大,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德育方面的专门师资投入,很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更多的是关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比如以自我的重心,不接受他人意见等,这也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关注。
二、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途径,要把德育教育彻底深入到各种教育内容中,学校对各科教师应该有德育教育的要求,要把德育教育渗入到各科学习中。同时,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动,比如志愿者、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且能收到德育熏陶教育,能处理好各种问题。比如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专题广播、宣传栏、板报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第二,要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进行美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形象,因此,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美化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手段。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可以通过几个点进行:(1)校园文明环境的建立,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生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渡过的,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搭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以及学校校风、学风的建立。(2)建立良好的社会德育教育环境。这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统一建立,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还需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统一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不管处于什么场所都能有良好的氛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加强德育教育。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充当良师的角色又要充当知心长辈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问题,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并且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要做教书的工作,还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责,将学生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行为,那么教师先自己做到,言教不如身教。同时,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才能对一些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比如有一位学生纪散漫、上课总是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过来谈话,在谈话中,我不是直接批评,采用引导的方式,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能进行改正。通过这次谈话,该同学果然转变过来了,上课也变得专心起来,也不迟到了。面对这些学生,我都是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先了解情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关爱去关心学生,循循善诱,不操之过急,这样的方法比直接指出错误来的有效多了,也不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总之,对于小学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结束语
必须重视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刘含光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供应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说育人为本,其含义就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为根本,人都做不好,其他能力再强也不能造福社会。但是,现阶段的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一心只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可见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必要的,学校和教师需要认真对待。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在部分学校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老师盲目地说爱国和热爱自己的民族,规范道德品质,纸上谈兵,过于空大,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必须先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爱国影片和一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理解子孝、爱国、助人的概念。同时,老师可以讲一些反面事例,让学生重视德育教育,规划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学习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与生活结合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德育的影子,和父母和朋友的交往都需要德育的渗透。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拾金不昧等,虽然都是小事,但却是最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
四、丰富校园文化,增添良好的道德气息
环境对于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健全,这时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形成是举足轻重的。学校可以在班级内和校园内粘贴名人的画像,并标注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可以树立光荣榜,对道德思想先进的学生进行表扬,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小学德育 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是孩子形成德育观念最初始、最正规的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培养奠定了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基础,而当前小学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各种新思潮的涌入给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难度,使得德育教育成为一个针对性的课题。远离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小学生在养成自身良好的德育品质问题上,尚且不能有自主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很多小学的德育教育只是口号
很多小学都存在一定的口号式教学缺点,学校在培养人才上,过于注重口头教学,而缺少实质性教育,一直把学生成绩放在首位,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学校出现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质教学,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学校对外的表面发展严重不符。家长对学生过高的学习期许也是口号化教学的体现,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大漏洞。
2.2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不合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德育教育也在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小学德育教育大都还停留在老旧的思维管理,教育内容没有根据时展的步伐进一步推陈出新,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现有的教育内容大都是在沿用传统的模式,不能和主观的教育精神相吻合,导致教育内容严重脱节。
2.3小学德育教育没有合适的方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当今时代,小孩子有着越来越强的自我个性,家长和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小学生的内心需求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偏差。不同的小学生兴趣、个性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所以无法根据每一位小学生来制定统一的教育方式,但可以根据小学生在某些相似性的性质上尽量采取合适的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小学生的教学。
2.4父母没有尽到教育小学生德育的责任
在现展的过程中,小学生家长大都专心于工作或娱乐,家长们普遍认为教师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因此把小学生全权交给老师负责。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还是不可忽视的,许多孩子会把父母当做自己成长的典范,而家长们在小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主观地认为德育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因而忽视孩子的德育成长。
3针对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3.1丰富小学德育教育内容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过于单一,学校和教师注重的一直都是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进程,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教师的教学一直都浮于表面,没有让小学生的学习得到实质性提升。教师应该丰富小学德育教育内容,将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在德育小活动中得到乐趣,感受德育教育带来的快乐,这样不仅丰富了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也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学生学习上的作用。
3.2小学德育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许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对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影响认识尚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旧时代的教育体系还根深蒂固,不能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做出一定的变动。时代一直在发展,同时小学生对教育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入,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和对自身的作用。目前的教育还是以比较笼统的方式在进行,小学生的大脑发展是一直跟着教育工作者在转动的,而教育体系的落后对小学生的健全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小学生培养成多方面的适应性人才。
3.3改变德育教育方式,让小学生在行动中体会
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骄纵,教师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的不重视,都是小学生没有实践机会、缺少行动能力的原因。许多学校将小学生的课程安排和活动区域限定为教室内,让小学生只进行大脑思维的活动和思考。孩子的天性是在外界活动中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乐趣,而学校忽视小学生的行动力将其限制在指定小范围区域,不能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德育教育的全面教学思想。学校应该在现有的德育教育方式下,让小学生进行部分活动,活跃学习氛围,体会学习乐趣。
3.4家长要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做好分内工作
部分家长将小学生的德育教学过分寄托于学校和教师,而没有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表现出重视。教育问题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事业,家长应该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成为助力者,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家长与学校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全身心的健康向上的发展。
4结语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只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而是要家长和社会也对其关注全心对待。对学校来说,教育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加以引导和完善。对于小学的德育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致力于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的问题和可以加以考虑实施的措施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蔡继英.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17).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内外学生思想道德具体教育网络,尽量做好道德教育工作。[1]这对培育有文化、有理想以及有道德的社会建设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可是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道德管理中的问题
1.德育目标太抽象
大部分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和德育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而忽视道德教育,有些教师甚至觉得,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不存在实际意义;同时认为对于社会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在教育过程中追求表面化以及任务化,产生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采取哪里出问题治哪里的方法。
2.德育内容比较缺乏科学性
德育内容所具有的科学性就是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容易被学生内化以及实践。各个时期的具体德育内容具有差异性,德育内容应该和主流社会精神一致。[2]可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大部分只是照搬以前的内容,将养成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全部内容,缺乏创新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学校受教者所具有的主体性以及师生关系所具有的单向性。该道德教育缺乏平等性,所以必然会使教学效率低下。
3.德育方法比较倾向于“成人化”
很多小学的德育内容比较假、空、大,未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所以成人化倾向非常严重,教师口头教育比较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抽象,德育内容小学生很难接受,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差。除此之外,德育内容比较空洞,不具针对性以及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
4.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信息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新技术和条件,可是同时也使德育工作更加困难。网络给德育以及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所采取的具体对策
1.建立全考核制度,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并没有解决好应试教育往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转化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校领导都认为智育属于硬指标,而德育属于软指标,所以比较忽视德育工作。虽然智育以及德育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就是促进校园学生身心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侧重的。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方面的觉悟,使学生可以判断是非美丑,明辨善恶,具备优良道德。
2.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让德育渗透进别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里面
新课标里面明确要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之所以进行新课改,就是为了培育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给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结合一下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感情状态和具体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所以,应该重视学科课堂教学这一德育渠道,对其他学科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在别的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科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各科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特点,于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将教材德育内涵挖掘出来,有效结合教材知识以及德育内容。
3.合理处理网络信息给德育带来的影响问题
在网络信息发展迅猛的今天,小学生必然会接触到网络文化。网络属于双刃剑,可以给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可是也会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道德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学校应该对上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采取合理的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管理措施应该到位,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以及应用网络技术。
对学校来说,德育工作属于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勇敢地面对挑战,对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不断的探索。这样才可以让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价值观和时展以及国家建设相适应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房秀忠.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探讨[J].科学导报,2013(13).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31―01
德育是学校各种教育之首,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映射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与育人水平。虽然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与评估时,或多或少受应试教育的因素影响。于是,学校总是将教育教学业绩作为衡量学校整体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形同虚设,现状很不乐观。有的老师在德育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收效甚微,并没有像教学业绩一样效果明显。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浅谈一些感受与思考。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德育工作缺少全员性。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事情,个人只要将任教学科教好就行了。甚至还有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考试过程中很难体现,与其白白浪费时间进行德育,不如给学生讲解一些题型以便提升成绩来得实惠。长此以往,学校的德育工作只会停留在表层,或是半路夭折,难以融会贯通,更不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2. 德育工作缺少持续性。德育是抽象的教育,短时期内很难凸显效果。整日忙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校领导、班主任很难抽身去进行德育。有的老师起初也是信心百倍地制定德育计划,但往往难以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缺少持续性。在贯彻德育工作时,方式单一,做法粗糙,难以对孩子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3. 德育缺少连贯性。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虽则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并不到位,但或多或少还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家庭教育就显得很薄弱。很多家庭教育关注的只是学生的物质需求,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成绩。在家长眼中看来,学生能考出好成绩才是硬道理,才有发展前途,甚至部分家长还为孩子灌输“成绩好,一切都好”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农村学校,考不上高中、大学,就只能打工,回家种地,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成长,就会淡化德育观念,过分看重成绩,形成一种畸形发展。
4. 德育缺乏现实性。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关于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等都是简单的理论诠释,理论与现实脱钩,诸多教育很少能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探索。以清明节为例,县城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去缅怀革命先烈,听老前辈讲述他们革命的故事,但诸多乡村学校根本无法实现。
二、小学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1. 德育工作全面化。学校要在学期初制定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工作计划,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每位老师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督查与反馈,将班级德育工作纳入学期考核,将德育工作作为评优选模的首要条件。通过任务分配、过程监督与管理、考核与奖惩结合等方式,强化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2. 德育工作常态化。面对教师德育工作半途而废,缺失信心,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常态化,要让教师明白,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仅靠三分热度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在德育工作方面,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搞一刀切,不搞整齐划一,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 德育工作要立体化。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有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教学开放日、家访等活动,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互享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要以优良的师德为魂,家庭教育要以醇厚的家风为依托,社会教育要以实践为主导。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立体式教育,德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HTH〗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不平衡
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着实做了许多工作,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又加强了家庭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但发展极不平衡,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行为等。这些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但它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开设这些课程的学校也多是流于形式。如青春期教育,由于师资、课时安排常被挤占,按要求开足课的不多,有些农村学校甚至至今仍没开课。
(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JP3〗现行德育工作往往视学生为被动的道德客体。德育课堂教师严肃“布道”,居高临下地发挥灌输教育的主体性。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不够。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自己搞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当前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
(三)师生对德育教育途径存在认识差异
有人曾将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运用到德育教育中来,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别。学生认为起作用很大途径排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认为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教育的失误之一。
〖HTH〗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观念更新
〖JP2〗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就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德育的实效性才会不断增强。因此,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育途径也应有所侧重,而且要下功夫研究,开辟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需要的德育新途径、新形式。要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这样开展德育工作才会收到实效。
(二)德育教育的途径
首先,研究学校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学校的德育目标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且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体系。
〖JP2〗其次,拓宽德育内涵,既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要吸取当代科学进步成果,既要放眼世界,又要从身边着手,努力使德育内容由远而近、由抽象变具体、由书本延伸到生活,使德育更加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观念淡化,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喊得很响,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德育观念还是比较淡化的。德育的内容往往也仅仅是写入了教材和教案,老师们进入课堂后便把这一环节主动删除,只留下了与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德育现象比较严重。学校的领导尽管也很清楚老师们的这些行为,但是为了教学成绩,也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
2.学校德育教育内容跟不上学生成长的步伐。近年来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不要小看了这些才进入校门的娃娃们,他们的脑袋里装着的,再也不是七十年代人的那些内容,更不是六十年代人所能想象得到的丰富多彩。这些零零后的思想远远超出了老师们所能意料的范畴。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这些孩子们成长的步伐,出现了严重滞后现象。学生们心里的目标与老师想要达到的课程设计里的德育目标难以一致。
3.学校的德育方法单一而落后。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德育渗透以及偶尔的班会时间的教育方式。还有部分专职从事德育课教学的老师,其教学方法仍然是数十年不变,始终抓着自己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不变,抓牢了那两种方法:记笔记式的满堂抄,填鸭式的满堂灌。根本没有针对学生讲课,只把自己当成了主导,却忘记了学生是主体,更忘记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
二、应对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策略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学生们表面上什么都懂,其实是纯净如水。那么,面对我们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应对?本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德育工作需要从上至下地始于心践于行。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学生走进校门的第一任老师。在这纯净的水里加上什么味道,喝上去就会是什么味道,在这洁白的画板上画上什么图画就会是什么色彩。作为小学老师,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应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把德育教育的水平提上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当然,要想使老师们的认识得到提高,首先,教育主管领导的思想认识要提到一定的高度。真正做到始于心践于行,不要那些纸面文字与实际行为成了两层皮式的假、大、空。
2.德育内容和方法要具有时代特色。德育内容要与时代相适应,不能只是空喊爱国,要明确如何在当今的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结合实际去爱国。要和学生们一起多探讨社会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生们一起分析,引导学生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应该有,通过与学生们共同讨论的过程让孩子们知道,防人与不信任人不同,不让自己受伤与主动攻击人不同,让他们知道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是每一个人应该有的品质。
3.构建适合新时代小学生特点的德育机制。很明显,只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合现代德育教育的需要了,必须构建适合新时代小学生特点的德育机制。要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顾名思义,三位一体重在要做到一体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德育环境得到优化。第二,要注意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要与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的实际相贴近,把好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第一关。第三,建立社会德育教育基地,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有一个切身的体会,感受到社会没有家长眼中的可怕。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三位一体。
4.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目前,许多学校的德育没有评价体系,更无从谈到健全。表现在对学生进行评优时,往往以成绩为主,其它条件过于空泛,而且多半是由班主任一人负责,对德育的评价还是停留在用智育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为了使德育绩效的评判更加合理,建议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综合评比。评价的内容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该有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所学所悟的深浅;学校在校内、校外所做的好人好事情况如何;在关心帮助同学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效果如何;日常行为是否规范,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每周一记录。一方面可以为期中、期末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综合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学校、老师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起到奖励先进,表扬良好,鞭策后进的作用。
总之,小学德育中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关键查清问题所在的真正原因,并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查找出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