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范文

时间:2022-05-02 06:03:40

序论:在您撰写现代教育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代教育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 地理教学 应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55-01

目前,初中的教学在科目重点上,比较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对地理等课程重视程度较低。在教学方式上,地理教师也主要使用简单的讲授方式,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用文字、图形等多样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但是,目前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1.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趣味性很强,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由于涉及的知识较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新的形式来进行讲解,这样便于通过丰富多彩图片、视频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风光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当地图片、地方节日的视频、代表性的歌曲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1.2 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地图的动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较为基础的工具,其中蕴藏着强大的知识和人的想象能力。地理教学中,依靠传统的地图图片介绍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突出一些需要讲解的重点知识,充分发挥出动态地图的优势。例如,地理教师根据需要讲述的内容,可以将图像大小、颜色、虚实等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动态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有助于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巩固学生记忆,达到教学目标。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

在地理课程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球空间上的一些知识。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一大前提是具备空间概念,对地理事物的布局结构等有一定的掌握。地理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这也是课程的一大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进行一些天体运动的知识时,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其运动状态进行实证模拟,课堂上展示相关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1.4 有利于掌握课程重点,提高讲课效率

课程重点是课程学习的关键,是教师需要着重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然而,一些重点知识通过简单地讲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此时,需要引入新教学方式。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具体的动态模拟与讲解,学生较容易理解,有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当前地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没有结合课程特点,忽略课程重点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教师很少考虑地理课程的特点,一般只是简单应用新型的教学技术,导致了缺少课程的实质,教学目的不明确。

2.2 技术应用情况不佳,有待提高覆盖率

目前地理教学中,仍旧有一些教师很少甚至是没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是通过简单讲解形式进行课程讲述,只有在对外讲课的时候才会应用现代技术,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覆盖率。

3 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教师认识,提高思想意识

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工具。并且,在地理课程的具体应用中,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本质,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完善现代教育技术,需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3.2 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课程的覆盖率,需要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掌握相关技术,才能更加充分地使用技术设备。因此,需要组织相关培训,让教师对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进一步了解,掌握相关技术,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3 提高教学投入,完善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水平,完善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现在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需要一定的前期教学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学校应该加强教学投入,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实施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引入方法和应用情况上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本文建议应该注重提高教师认识,提高思想意识,需要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需要提高教学投入,完善教学设备,

(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参考文献:

[1]黄大旺.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11): 31-31.

第2篇

近年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完善、管理与使用,尤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完善是走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计算机、演播室、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电教专用室。四至六年级班级安装多媒体,一到三年级配小推车,教室装修美观大方,内部设施到位、学校教学走上网络化平台。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校园网站,初步建立了樱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目前学校从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三至六年级开展“网络作文”实验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各年级开展电脑兴趣小组活动。各办公室配有计算机,学校行政管理、教务工作、档案、图书、财务、教科研等工作均采取信息化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有效管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教研组(室)的分层管理网络。校长亲自抓,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具体体现在规划制定、发展方向确立、资金投入、课程开设、研究开发等方面;中心主任具体抓,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使用、维修、更新,以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各学科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并做好服务工作;各教研组(室)抓落实,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高效使用,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课题研究。“中心”定期检查、考核,实施全程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避免设备的人为损坏与流失,保证教学使用,除了定人定责,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制定了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借用制度、维修申报制度、损坏赔偿制度等。学校为了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制定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并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学研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我们做到充分使用,提高使用率,让它们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常规的“二机一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学校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能制作课件,借助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为了使教学正常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除了保证设备无故障外,还耐心协调、认真安排好教师使用的次数及时间。为了抓住整合、推进课改,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导处经常组织年级组开设教研课,校际之间对流研究课,新教师汇报课以及老教师示范课等活动。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科教学已成为我校实施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研究又促进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学校先后构建了语、数、外所有年级的教学资源库。学校鼓励教师资源共享,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作为教师适应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业务考核内容之一。、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首先,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科研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教师的研究课题方案、课题指南、研究过程记录、科研考核等工作,均使用计算机管理,同时利用网络搜集教科研资料,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最新的信息。

第二,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指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或发表科研成果。

第三,“十五”课题子课题《大量阅读、以读促写、电脑作文》相结合的实验开展已七年时间,现有九个实验班。实验班学生每周安排半天时间上电脑作文课,学生不仅能较熟练的操作电脑,而且能自如的上网浏览、下载资料,进行网上作文交流等。仅一年多时间,借助于小学生作文网平台,学生在网上发表作文三千余篇,编写有《电脑作文》共十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诸多优势,使得课题研究取得较显著的成果,学校先后被确立为省小语教学现代化研究实验学校、江苏省“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实验学校等。先后十多次接待过省内外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并作为市“十五”推广应用课题与浦口沿江小学接成《电脑作文》实验互助学校。月申报了省级电教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短短一年多时间,三个实验班老师潜心研究,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摸索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04日接受市区电教课题组专家评审,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一到六年级开设了电脑兴趣小组,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有教学计划和辅助教材,并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经常开展一些学习竞赛,学期结束还评选优秀学员。从98年起学校确立了小学毕业生“三证”制度,凡樱小毕业生需获得小学毕业证、军校合格证和计算机合格证书。

四、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了我们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我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对课程改革的支撑水平。

比如我校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在培养学生操作与使用电脑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问题的能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课改的进程。、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有利于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教学的生成,有利于特色的构建。

我们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课题实验,是由最初的“大量阅读、以读促写、快速作文”到《电脑作文》,再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作文》的研究,我们借助于市电教馆提供的小学生网络作文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和功能,让学生自主作文。

《网络作文》课上,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自主交流、表达情感,自主评价、积极反馈,极大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能力。近年来,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三千多篇作文,汇编有《学生作文集》十集。《电脑作文》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作为市“十五”应用推广课题在全市推广。又如我校少科院小研究生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小课题研究,他们在网上查找心理教育信息,开展心理小调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设计心育活动方案、设计心理电子小报,开展自主心理教育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心育研究,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研讨会上,我校小研究生自制课件,展示了《男生爱哭还是女生爱哭》的心育研究成果,并将其研究成果汇编成《小研究生探索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我校形成“电脑作文”和“心理教育”研究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采取重点建设,分段实施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基础建设,适当超前。要求全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全程管理有效考核,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升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近年来,学校先后面向市、区主办了《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抓住整合,走进课改》研讨会、《陶行知科技教育思想》研讨活动等,充分展示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成果。

五、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形成三个意识。、教学先行的意识。

学科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凡各学科教学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我们尽力满足。鉴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新速度快,学校发展变化的实际,我校采取“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原则,加强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98年,让“多机一幕”进课堂,建设第一电脑室,配备了各学科配套的电教材料,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自制大量的投影片,同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2000年建设第二计算机室,引进宽带网,配合多媒体设备,在各学科实施多媒体教学,同时开展网上搜集、下载信息,课件制作等培训。2002年建设校园网,信息资源库、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以“网络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各学科教学,适应课改、推动课改。、适用高效的意识。

第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26-01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发生巨大的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问题、解答疑惑,以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的方法。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的探究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一、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互融合进行教学的形式。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中,成为课堂数学的重要组成部,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幕布、音响等设备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配合声音演示出来,完成教学的过程。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 内容生动、直观

综合应用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明了易懂,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 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堂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诱导学生分析问题,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枯燥、单调的教学形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课堂时间内密度大

通过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能迅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减少了上课期间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密度,在有限课堂时间内的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 现代教育下的网络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过程已不在局限于课堂上。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的具体表现,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基本形式。网络教学不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可以解决师资、设备不足等问题。

网络教学打破了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课堂。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延伸,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结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的崭新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网络教学使教学资源在互联网上、全球范围共享。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 覆盖面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已经覆盖五大洲的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 跨越时间和空间

通过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跨越了地域产生的距离,即使师生之间相隔千里、交通不便利、不出家门,也可以完成教授与获取的教学过程。时间上更是无限制的重叠,可以任何时间进行教与学,并且可以反复进行,直到理解并接受相关知识。

(三) 信息丰富

互网络为全球网民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简单快捷的进行信息检索、交换、共享,所以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世界级规模的图书馆。网络教学可以共享巨大且优良的教学资源,可以不断完善、丰富课知识信息,供学生下载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了解、学习更多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更益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师生互动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的疑点、难点提出来,同学间可以相互探讨,也可以请老师解答,即使师生不能同时在线,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延时讨论。通过沟通、交流,既可以增近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未来教学手段发展趋势,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诚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确实有它的长处,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探寻现代教育技术之路,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开拓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党克、张卫红、张卫建: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适当应用[J].教育科学,2005(10)

第4篇

关键词:职前教师;学习需求分析;培养策略

职前教师又称为“准教师”,主要指即将走上教师职业的在校学生,特指在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部分高校针对职前教师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职前教师如何将技术与教学法结合并有效的运用于教学。为了更好地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笔者选用宁夏区内某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300余人,涉及的专业有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4.9%。其中男生占27.6%,女生占72.4%,女生所占比例较大,男女比例不均衡一直是师范类专业的基本特征。专业性质分布:文史类占26%,理工类占46%,艺体类的占28%,理工类稍多于文史类和艺体类,这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符合,不会对本研究调查产生影响。

2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2.1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态度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比较喜欢此课程的职前教师所占比例为39.46%,持“一般”学习态度的职前教师所占比例为48.28%,这说明有部分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期望,但还有接近半数的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持观望态度——不喜欢也不反感,还有1.92%的职前教师不喜欢此课程的学习。另外,10.34%的职前教师对课程的学习表示无所谓,即可学习也可不学习。这使得我们可以看出,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很不乐观。

2.2职前教师期望的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是有一定关联的。期望学习图像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61.69%,主要涉及的专业有艺术设计专业、数学应用专业、动画专业、物理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专业等;期望学习动画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64.37%,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动画制作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物理学专业、化学应用专业等;期望学习音频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与技术的职前教师人数占56.32%,主要涉及的专业有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动画设计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专业等;期望学习视频处理与制作相关知识的职前教师人数占70.88%,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动画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等。不同专业的职前教师对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此时,要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职前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稍作处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所有的调查对象对各个方向课程内容的需求都达到半数以上,这与师范专业有关系,我们所选取的调查对象都是师范生,要满足他们入职后的需求,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2.3职前教师期望的课程教学模式

对于授课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授知识,每个职前教师期望值都不同。期望采用实践操作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47.51%;期望采用案例分析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22.99%;期望采用课堂讨论型的职前教师人数占18.39%。数据显示,传统主讲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职前教师的需求,职前教师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希望通过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的混合教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

2.4职前教师期望的能力提升

第一,提高教育技术能力,适应未来发展。大部分职前教师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亟待提高。在调查中有89%的职前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部分中小学推广不力,与部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有一定关系。这说明职前教师对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非常重视,它将影响今后个人的信息素养。第二,提升综合能力,完善自身信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主要培养职前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信息资源的获取与评价等能力。在调查中发现,68.97%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信息资源获取、评价、加工及利用等能力;59.39%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55.94%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53.64%的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等。大多数职前教师希望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即为综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完善自我的信息素养。

3职前教师学习需求的培养策略

3.1端正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态度

在社会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不加强学习与提高自身修养,将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更无法把工作做好。据调查显示,部分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态度大多是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意识还不够强,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以后自身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对这门课程不是很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曾说过,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并且把教育技术视为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对教育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1]。因此,高师院校对职前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端正职前教师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仅是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3.2构建适合于不同类型学生的课程内容

职前教师既要能胜任城镇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要求,又要能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的要求,他们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要高。由于不同的学科,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面向全体职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将更注重过程,也并不是一定要培养高要求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而更多的是培养针对所有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2]。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对较广,这就要求学校从师范生将来要面临的实际工作出发,根据文、理、艺术各类不同学生的知识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培养渠道,也就是要求全体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能力要与农村信息化教育息息相关。

3.3引导职前教师使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职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或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他们的课外知识大增,兴趣也越来越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规则等,都是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表现,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信息,更多的则是多媒体信息。在人机交互时,要使职前教师领悟到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真正含义,明白自己所教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与机器打交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自然而然的少了许多,这就要求职前教师必须有超前意识,引领信息化,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3]。

3.4全面提高对职前教师能力的培养

到底培养什么能力,要加强和中小学联系,了解中小学现所需怎样的教师。因为培养教育技术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小学提供师资队伍。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同中小学的广泛联系,加强针对性,提高培养质量[4]。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学科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要让每一位教师都熟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方法,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学科教师的培训,使学生感受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5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来说,教学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且走在教育的前面。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培养教育,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玲.惠阳区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现状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曲兆东.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大学车清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马文娟.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瑞.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5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优势 运用方法

1.有效协调教学技术与课堂教育的关系

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不适合传统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二者可谓水火不容。在该种情况下,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因其自身缺陷与不足而遭到质疑或批评。然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改变课堂教育教学现状,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化的先进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之间的整合,并非简单地将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一种辅教学工具,而是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营造一个全新的环境氛围,从而实现可有效支持探索、情境创设、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的现代教育与学习方式,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能力。从这一层面讲,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并非一味地对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给予全盘否定,更多情况下是对传统教学状态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教学工作的优化和改进。

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通过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实践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是他们积极拓宽视野的最重要动力来源。因此,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元化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有效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实践之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教学内容更丰富,原本较为抽象的内容变得更生动、吸引人。从实际效果来看,该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达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几何图形相对比较抽象、生涩,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和手段,以有效弥补上述问题和缺陷,这样更容易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教学中

近几年来,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当前国内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积极影响,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当看到,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甚至很多老师未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依然沿袭传统模式,以至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与问题,未能真正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在每一个学期都要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而且所有课堂教学均是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整合实现的。通常情况下,其基本模式为课前授课时,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图片、文字及音像资料等,以此作为多媒体文稿资料。该种方式,有效应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并做足了功课。在实际上课的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老师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然而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从当前形势来看,虽然一些老师在设计课件时比较用心,而且所用的媒体资源也比较丰富,组织开展了小组讨论活动,网络教育教学环境也比较优越,使得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然而,这些课程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只在其中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并未真正体现和尊重学生的的主体地位,难以有效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密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4.在传统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

(1)创新教学理念

从实践来看,现代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指导教育教学活动,要让老师密切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老师能够认清先进教育技术在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较好的老师,可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同时,进行课件讲评,积极引导老师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2)正确处理师生与现代计算机设备之间的关系

第6篇

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都强调:要在应用上狠下功夫,在应用上有所创新;要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最终达到广泛应用。

我们期待着教育信息化应用早日花开遍地。

思考一:使用与效果“用”得怎样?

在今天,已经不会有人再去争论学校计算机要不要买,或者要不要建校园网的问题了。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依然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用得如何?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

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术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在现代教育技术较为普及的今天,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下列问题。

电脑在课堂:真的以教学为中心了吗?

从调查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目前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采用以课件演示为主的辅助教学,也有少部分以网络交互学习为主的辅助教学。当我们坐进课堂仔细地分析这些设备使用的情况及效果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公开与观摩课:课件成为“装点彩车”。似乎不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了,不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好像很落伍了,于是不管用得怎样,几乎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无一例外地会去使用课件,这些课件便成了装点这些课堂的重要“彩头”。其实大家都很理解教学中得根据需要来设置课件的使用,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课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的甚至把课堂弄得支离破碎。

2.日常课堂教学:教学跟着课件转。这可能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头痛的问题。现在的课件太多了,而教师们在运用这些课件的时候,却常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转”。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备课,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跟着课件走,让课堂适应课件,让学生围着课件转,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课件提供的开放性不够,导致个性化应用比较少。有的教师拿到一个课件后想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但有些课件没有源程序,加上一些教师技术能力不够,用之不到位,不用则可惜,所以经常被课件所困。

3.课件本身:不成系列单独作战。目前我们所用的课件大多是针对某个单独的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有系列地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的体系而设计的课件则较少,加上课件制作本身所运用的软件比较多,不同版本课件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成为课件系统化运用的一个瓶颈。

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的课件运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也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挑战与更大的空间。

网络在校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校园计算机网络是为学校各类人员服务的,它可以有多项功能,比如管理、办公、教学、通讯、学习、查询、交流、娱乐……看来功能强大的网络到底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似乎一切都在变,过去校园公告的黑板不见了改成了网络,过去写的教案放到了网络上,以前写在黑板上的生字打在了大屏幕上……还有什么呢?如果我们来拷问一下,扔在校园网上的那么多钱带来了多少回报?估计是许多人都要出一身汗的。因为投入太多,而真正“产出”的却太少了。

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校园网的应用是一项“多出来的工作”,这倒并不是否定校园网应用的重要性,而是要做好校园网应用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一件“多余事”,它算不进工作量也不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在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应用还是成了几个人的事,学校建网站也无非是个“宣传窗口”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校园网的真正应用还“远得很”,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过最原始的阶段,我们无法预料网络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但如果没有全员应用的意识,那么校园网就不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校园网也就成为只是“建在校园里的网络而已”。

资源为教学:我们解决实质的问题了吗?

凡是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或者以区域为单位建成的城域网,多少都有教育资源集中在服务器上,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们花了不少力气,购买了服务器把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资源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却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当然不是因为教师们不需要这些资源,真正的问题是,资源建设与实际运用似乎是“两张皮”,这就如同火车的两条铁轨,始终“各走各的路”。

资源为学校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吗?答案至少是不完全肯定的,因为很多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资源并不能快速且方便地找到,而其中要强调的是,“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给教育资源打上学校的烙印”,一方面让我们建设的资源“校本化”,另一方面根据应用的需要去选择资源的积累。

思考二:管理与成效“管”得如何?

以我的理解,学校中的“管理”二字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理”为主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服务”或“帮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事实上更是如此。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学校建设的规划问题。以我们建设的经验来看,对学校来说,三年或五年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发展规划”对学校来说无异于一份宏大的发展蓝图,其中不仅涉及到数十上百万的资金问题,更涉及到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及应用效果等多项综合的涉及学校发展的整体数据与成效,一份合理且适度超前的规划与学校整体规划一样,不仅能指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规划很难做,做好了要实施更难,但如果没有规划就会处于“今年不知道明年”的状态之中。在我看来,这份规划不仅要做,而且要校长亲自参与。

与此同时,无论从建规划还是实施规划,无论是搞培训还是抓应用,都要从校长开始一级级往下落实。如果校长重视且有法,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会一天一个台阶地向上走。

其次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要搞验收了,热火朝天地抓一通,要抓考核了,夜以继日地忙几天,或者为了某个什么证什么牌之类的加班加点,这些都容易做到,糟糕的是,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这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校给全部的教师配发了计算机而整体应用的水平和效果还是不见得怎么好。

原因何在?那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针对教师整体或个别的问题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就是过程性的管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过程性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没有制度不重要,而是有没有这样的措施,哪怕是计划中定下来要做事都行,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去落实。

最后还有一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持之以恒的问题就更简单了,“常抓不懈”,把要求与考核消化在日常的各项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之中,这样的落实才能有效与长效。

思考三:培训与成效“学”到哪里?

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培训更是如此,用都不会,怎么能谈用好呢?无论是分层培训还是统一的培训,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一只菜鸟都起飞”。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到哪里”?换句话说,必须要学会哪些本事呢?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媒体技能)。这是一切的基础,对计算机本身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一切操作技能,包括会进行系统的基本处理与维护,能对文档进行基本处理,能进行图片的一般处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在各项工作中的运用等。

2.熟练的网络运用技能。网络操作技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就教师来说,网络操作技能除了能熟练地进行网页浏览并进行下载上传之外,还应该能进行有关FTP的熟练操作、网络查询与基本的处理技能,如果能自己制作网页就更好了。

3.特别的软件处理技能。在掌握一般共用软件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至少掌握一项比较特长的项目,比如能熟练地掌握图片处理的某一软件技能(例如PhotoShope),或者能运用某个软件比较熟练地制作个人主页。

4.专业的学科整合与研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把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让技术发挥充分的活力,技术的价值也才能得到体现。

5.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可用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怎么学?两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学以致用”。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我们必须强调“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了不用会忘记和生疏,另一方面学了不用就不必学。反过来,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才能越学越好。

二是“边用边学”。在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不会”,因为用了才发现不会,发现不会而又想用,所以就会去学,而这时候学的动力就会特别足,学得也会特别快。

思考四:应用与特色“强”在何处?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其实就是应用特色,或者说应用程度的问题。应用要成为特色其实很难,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用好是完全有可能的。用句简单的话来说,让所有的技术为教学服务,就是学校最应有的特色。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以校园网应用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校园网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可以让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把应用推向学校管理的各个角落,铺满整个校园;反过来,校园网络也可以让学校管理无处不在,用网络的触角把管理推向纵深。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是管理自身的网络化,二是管理手段的网络化。管理自身的网络化是指按照学校管理的规律,科学地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是指管理的实施与过程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并逐步使管理在网络中从“有序”走向“无序”,这里所说的无序,是指自动化状态下的无序,即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学校管理也会从线性的管理到非线性的管理,而这正是我们的管理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管理成为立体的管理网络。

比如,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规范起来,而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产生。

校园网与教学应用

真正要在教学中用好校园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了观念问题,解决了硬件与设备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软件与教学软件问题,解决了应用的问题,才有可能让网络走向教学;只有让网络走向教师、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走向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谈走向教学。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的网络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网络化的程度不同把备课的网络化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师备课资料的网络化检索,即教师个体在进行备课时,通过网络查询并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准备,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只要教师愿意并坚持这样做,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是教师备课过程的网络化。备课过程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备课过程的共享,这种“示众”式的方法,对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放下思想包袱,精心地设计网络载体,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教师备课的网络化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2.课堂教学。网络进入课堂,作为尝试,已经有很多教师成为先行者。但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在中小学,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探索。

首先还是网络建设的问题,网络要能够进入普通的教室,当然也包括硬件设备;另外,学生机房的建设在中小学还远远不够数量,不同类型的课需要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式。其次是网络资源问题,网络资源现在尽管很多,但杂而乱,真正适合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努力,当然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第三是教师技能与整合能力的问题,这也成为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尽管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从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应用得当,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课堂成为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第7篇

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的系统方法论。通过系统的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发展,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学习过程得到促进,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关键词:

教育技术;现代教育;促进

“技术”一词通俗来讲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教育技术”可以定义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总和。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的系统方法论。通过系统的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发展,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学习过程得到促进,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名称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概念有四种:一是美国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二是日本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教育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三是英国教育技术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在改善学习过程的系统、技巧与教学工具,是系统的利用现有经验和知识来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方法。四是中国教育技术定义,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教育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二、教育技术的特点

通过对主流国家教育技术定义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教育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育技术是为了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教育的优化。二是教育技术是有型的物质媒体和无形的智能技术所组成的方法与手段的综合体。三是教育技术是具体化的方法论,是有型的、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四是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这些特点反映出世界范围对教育技术的普遍观点和理解,通过总结这些特点,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并进一步明确了媒体教学技术和教学过程设计是现代教育实践领域的两个主要途径。在这个两个实践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成为一个闭合的教学过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学媒体是教师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渠道,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要信息。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系统中相互组合,互为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其他因素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只有使系统内的四个因素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教育过程中的所有显性因素,诸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因素,都是教育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以此来反映教育技术的实践状况。

三、教育技术的目标

诚如前文所述,由于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众多,故为了掌握和控制教学过程,教学研究者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把教学过程的最终追求目标归结为“教育过程最优化”。最优化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要求

教育过程最优化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整体出发,合理安排、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最终达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例如,在选择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不但要考虑现代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还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整体考虑,考虑教学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因素师范协调一致。需要明确的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设计,而是从现有学情、教学条件出发的教学设计。例如,微课在某些方面的教学效果确实优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并没有微课教学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下载平台或其他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微课的功能。

(二)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特点

1)最优化是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2)最优化是教师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所确定的相对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是理想状态的最优状况。3)最优化就是教学管理的方法论。因此,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是必须实施教学设计,以对教学各要素进行周密的考虑,确定教学实施过程,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从而真正的将教育过程最优化融入到整体教学系统中考虑。

四、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的促进

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进步是教学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全方面的进步。因此,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使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观念达到统一。

(一)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技术支持

民主教育、个性教育、国际教育、终生教育是现代教育所主张的思想。教育技术通过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共享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搭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平台,为实现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学校和数字课堂,为实现教育的终身化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育技术是“教与学”教学模式相互转化的动力

教育技术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论,为实现教育个别化提供了支持和可操作性;教育技术中的媒体和数字资源实现了个别化学习环境;教育技术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教育技术与现代高职教育

现代高职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技能,关注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根本培养目标,更进一步的发挥高职教育的全体性、主体性、发展性、全面性与开放性,最终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技术是优化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充分发展学生智力,能够创造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传递,有力的助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作者:姜涛 魏伟 袁立敏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

[1]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策略与思考[J].刘成新.中国成人教育,2009(06).

[2]石志勇,陈遇春,江珂珂.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