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6:04
序论:在您撰写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职业中学 礼仪 道德 记忆方法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之下,《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该课程也是2015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科目《文化基础》中的考试内容之一,占20分。同时该课程的内容在各类升学和就业考试中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笔者认为,要达到我们的要求,首先就应该知道相应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这就面临着一个记忆相关知识的难题,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定的记忆方法。
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答案要点: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二)记忆方法:
1.在平时的交往中,要团结互助
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时,谐音实,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④团结代表的是团结友爱;⑤互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
2.平时的交往对我的成功有帮助
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时,谐音实,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④有,谐音友,代表的是团结友爱;⑤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
二、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答案要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二)记忆方法:
职业人爱进城,但尤其注意语言的文明。
解析:①职业人代表的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②爱代表的是爱岗敬业;③进,谐音尽,代表的是尽职尽责;④城,谐音诚,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⑤尤,谐音优,代表的是优质服务;⑥意,谐音仪,代表的是仪容端庄;⑦语言的文明代表的是语言文明。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答案要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记忆方法:
1.我国公民爱守信,团结勤奉献
解析:①我国公民代表的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爱国守法;③信代表的是明礼诚信;④团结代表的是团结友善;⑤勤代表的是勤俭自强;⑥献代表的是敬业奉献。
2.我国的爱民团亲近我
解析:①我国代表的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爱国守法;③民,谐音明,代表的是明礼诚信;④团代表的是团结友善;⑤亲,谐音勤,代表的是勤俭自强;⑥近,谐音敬,代表的是敬业奉献。
四、家庭美德规范
(一)答案要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记忆方法:
1.一个家庭应做到爱男女,夫妻节俭
解析:①家庭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尊老爱幼;③男女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④夫妻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⑤节,谐音结,代表的是邻里团结;⑥俭代表的是勤俭持家。
2.家有女,合家团
解析:①家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规范;②有,谐音幼,代表的是尊老爱幼;③女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④合,谐音和,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⑤家代表的是勤俭持家;⑥团代表的是邻里团结。
五、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答案要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记忆方法:
1.职业人都爱幸福,所以说社会是公道的
解析:①职业人代表的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②爱代表的是爱岗敬业;③幸,谐音信,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④福,谐音服,代表的是服务群众;⑤社会代表的奉献社会;⑥公道代表的是办事公道。
2.各行各业在京城办公,这是福份
解析:①各行各业代表的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②京,谐音敬,代表的是爱岗敬业;③办公代表的是办事公道;④是,谐音实,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⑤福,谐音服,代表的是服务群众;⑥份,谐音奉,代表的奉献社会。
总之,记忆是有规律的,也是讲究方法和窍门的。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遵循记忆规律,介绍了一条便于操作的有针对性、实用的记忆礼仪和道德相关知识的方法和窍门。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答案要点的数量上找规律,我们不难发现:有个“4456”的规律,即每点都是四个字,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4点16个字,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和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5点20个字,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6点24个字。通过有关方法记住了相关的要求和规范,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随着学校的扩招以及招生质量的下降,导致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家庭观念淡薄,与父母关系僵化。中职学生许多是直接由初中进入学校的,他们还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且处于叛逆的年龄段,思想上渴望独立和另类,但经济上却又严重依赖家庭,因而使得学生心理容易产生“伪”独立情绪。学生一方面希望自己做主,希望大人们将他们当成大人来看,另一方面又处处透露出思想的不成熟性,易躁易怒。跟家庭成员,尤其是与长辈之间,交流十分少,家庭观念十分淡薄。此外,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对家庭观的德育还很缺乏,这也是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脱节,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2)学校对德育不重视。中职学校中有许多是私立学校,而非政府公办,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上,中职学校与正规的高中相差甚远,学校领导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而仅仅是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技能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学校老师对学生德育的忽视。
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在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加强德育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强调“抓质量首先要抓德育”,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适合学生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努力为社会培养生存建设一线工作者。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讲诚信、讲理想,爱岗敬业,弘扬民主精神,这是国家教育部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是培养社会专门人才,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没经历过高等教育,思想上不够成熟稳定,而中职学校则专门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技能的去处,使得学生既能安定成长,减少社会负担,又可以学到适用技能,为今后融入社会提供生存的手段。若是没有中职院校,那么学生由于未成年而流浪社会,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学校的德育教学使得学生思想上能够走上正派,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中,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措施。
三、德育教学的策略
(1)提高德育课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德育课教材的研究开发,使德育课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更乐于为学生接受,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德育宣教,学生只有乐于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才能最大地显现。
(2)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德育教学的重要位置,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做一项长远的、固定的、重要的工作落实,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3)在学校中建立一支固定的、过硬的德育教学队伍。学校应该定期对学校德育老师进行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德育教学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学校职工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期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4)中职学校努力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法制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未来一般是比较迷茫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素质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们往往对工作中的利益道德问题知之甚少,并且对职业法律方面的知识也极其匮乏,因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法律教育势在必行。
我国现代中职学校的德育正在逐步普及,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从而为社会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大家下午好!
应包括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价值观念和人格等方面的素质,首先我代表学校向获奖的273位同学表示热烈祝贺。中学学生奖励条例是落实中学办学理念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而影响这些素质发展的因素,既有先天遗传的也有后天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努力程度等等,而在这些因素中,学校教育的因素是处于主导和核心的地位,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种促进作用,中学多年来,始终坚持把让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这也是学校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并已得到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充分认可。
力求找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之有效、受学生欢迎的模式。近几年思路基本形成,学校德育十年探索。学校已用三年时间研究和确立学校德育主题,又有近二年全校师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本学期将正式启动《中学”学会负责,学会尊重“德育主题框架》
立足于从基础行为习惯做起,学校德育主题的确定。讲文明、讲礼貌;从中学生基本要求着手,讲责任;以人际关系相处为基本前提,讲尊重。因此,中学德育主题的内容是学会负责:
包括对自己言行负责;对自己前途负责;对自己健康负责。对自己负责。
要对自己父母家庭负责;对班级、年级、学校负责;今后工作岗位上要对自己服务的单位负责。对团队负责。
要学会本领,对社会负责。报效社会。
首先要尊重他人,要学会尊重:要别人尊重自己。讲文明礼貌,善于合作交流。
当前的道德教育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不仅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而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都存在问题,不仅在内容上存在问题,而且在形式上和方法上也都存在问题,以致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能,使得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1 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1 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不够,措施不力。
1.2 现阶段,一些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强,追求升学率,对学校工作的评估,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对“好学生”的评定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和方法,从而使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以“升学率”来评价教育单位的优劣和教育工作者的成绩.
1.3 家庭教育薄弱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进行教育或教育不力,教育不当。有的家中无温暖,使孩子总想到社会上寻找代替家庭温暖的场所,过早步入社会,上当受骗,最终害人害己。有的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形成狭隘的思想意识,任何事都以我为中心。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引发了孩子抵触和怨恨情绪,有些孩子甚至逃离家庭,浪迹社会。
2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当从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抓起
2.1 重视预防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讲革命传统和英雄模范事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组织课外活动,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力,形成一定自我保护意识。
2.2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调动社会、家庭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起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责,社会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网络体系。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会冲淡甚至抵消学校的教育效果。
2.3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整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不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和所在地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密切联系,加强学生校外生活的管理。
“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这是多少所学校的校训不敢肯定,可一点可以承认,肯定有许多学校的墙上、醒目的地方都写有这几个字。各级领导讲话中对学生的重视也是洋洋洒洒、掷地有声。落实到行动上的又有多少?“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尊严为本。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的做法确实差强人意。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中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可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事,让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有些苍白,缺乏说服力,精心建造的德育体系,有时在实际生活中一触即溃。以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就是评价方式的改变。这不仅又让人联想到今天的评价环境,不敢说全部,只能说这种现象很多,就是在高考、中考中,那些能够为考生加分的荣誉证件的级别是与学生家长的行政级别、财富级别是成正比的。即便不是这样,有例外,学校的领导也是在反复斟酌后,给在成绩前几名中筛选出来冲击名牌大学或状元桂冠有把握的,为学校的日后宣传加重砝码。往往到了关键时候,就以德育不好评价等等敷衍过去。政治体制改革中难以根除的腐败现象在教育领域滋生,无形之中腐蚀了德育大厦中诚信这根基柱。诚信的缺失,可以使一个民族失去健康向上的精神。有大德才有大智,有崇高的人格才有崇高的智慧,拥有爱满天下的胸怀才能做出卓越的贡献。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回归到为学生做人的基础上,在社会转型时期,让学校德育教育在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的重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理念指导,目标定位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坚持“以人为本”。学校提出了“发现学生价值、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完善学生人格”的德育理念。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理解为三个阶段的“人”,未成年阶段为校园人,18周岁后为社会人,工作过后为职业人。
学校积极挖掘校史校训内涵,充实德育元素。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创办立信时,写下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勿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其中“信”字是校训的精华,是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学生作为校园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学会做人。在立信历届校长办公室悬挂的匾额上都有这么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该句话出自韩愈《进学解》。其中的“勤”字即勤奋的意思,它既是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也是“三爱”教育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生作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学会做事。“信”为立德之基,“勤”为立业之本,两者的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立信人的精神性和事业性。“信勤”又是“心情”的谐音,暗指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树立目标,确立自信,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为此,学校的德育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懂得做人、学会做事,完成“校园人(学生)——社会人(公民)——职业人(职员)”的顺利过渡。基于人本化理念和德育目标的定位,学校提出了创建“信勤”(心情)德育品牌的校本实践。
二、科学规划,构建机制
(一)制定德育制度,明确发展思路。如果学校德育依赖纪律约束、制度规范让学生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行为,那么这个过程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心情”,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缺乏。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必须和人性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情”。为此,学校构建了人性化的德育机制:一是建立了以学校德育顾问团为指导专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行政管理制度,学生处、各系(部)指导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建立了团委指导下的学生会自治管理制度,让学生管理学生,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的情况。两条线并行、齐抓共管,既保证了组织和管理上的有效性,又凸显了德育的人性化。同时,学校认真梳理德育资源,深入调研,制订了《创建“信勤”德育品牌,提高育人实效》的德育发展三年规划,使其成为学校近几年德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整合德育课程,营造育人环境。学校修订了德育教学大纲,并提出三大原则。首先,注重课程的目标性原则。学校根据学生德育总目标将“信勤”目标进行层级分解,对照目标寻找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其次,强化德育的实用性原则。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信勤”德育目标为导向,同时考虑到将来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十多部,如《创业面面观》《职场精英教你如何面试》《商务礼仪常识》等。第三,体现课程的全面性原则。各门课程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信勤”德育目标,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时时感受到“信勤”德育目标的导向作用。
此外,学校积极优化育人环境,通过实训室、宣传窗、展示厅宣传“信勤”德育;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在实训实习车间对海尔等全国著名企业精神进行宣传,特别是与红豆集团、一汽柴油机厂等企业合作,把红豆文化、一汽文化融入平时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企业、了解企业,拉近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明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加强专题教育,开展学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从了解学生心理入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适应力和心理调适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开展养成教育与情感教育,培养诚信、勤奋为主的优秀品德。学校以“三创”活动、节日祝福活动、18岁成人仪式等为载体,开展以“诚信”、“勤奋”、“文明”、“感恩”等为主题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内化为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为道德行为。开展赏识教育,树立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展以形象展示活动、学生之星评选活动、班级文化展示活动,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拓展德育渠道,形成德育合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树立“做人”和“做事”并举的家庭德育观念,以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子女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同时,学校积极挖掘各种社会资源,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优秀毕业生、企业骨干、家长代表等组成社区德育管理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产生了教育合力。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建设工作表现出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当前中职学校已有的德育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 学生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部分学生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分离,有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是中职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判断力,往往逞一时义气,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四是中职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中职学校德育问题,为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铺平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造成的影响
开放的社会环境促使价值观多样化,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造成一定的道德困惑。如学校要求做人要诚实,但报道关于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的事件屡见不鲜。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却发现违法犯罪、现象时常存在,这使学生陷入无法辨别真假、善恶的道德困惑中。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但也使部分学生沉醉在虚拟的世界里,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社会本就是一所学校,对每个人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孩子的成长,因此关注社会环境对学生发展很有必要。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造成的影响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未入学之前孩子的道德判断很大程度是受父母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深远,争吵矛盾不断的家庭使孩子敏感、自卑、焦虑、缺乏安全感,情绪波动较大。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今天的家庭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个孩子,却不知过分的溺爱与放纵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当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严厉管教,会使孩子不适应而与父母对抗,激发孩子的反叛心理,引起家庭矛盾。
(三)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造成的影响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存在问题,德育目标设定合理而全面但却难于落实执行。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多以授课的方法进行,使得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知与行难以统一。学校课外生活单调,少数学生打篮球、乒乓球,更多的是在教室聊天、打牌,或者各自低头玩手机。事实上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主动参与进去,引导学生组织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
(四)中职生自身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不高,学校面临招生困难的处境,入学门槛低,使得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取得成效。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很多学生以失败的心态就读中职学校,自卑、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接受的是低等教育几乎成了中职学生的通病,加之长久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严重打击到了中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教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也给开展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更新传统德育观念
当前中职学校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又要重视道德教育,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及时更新德育观念,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在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在民主和谐的德育氛围下,真正实现学生自身道德的发展,摆脱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困境。
(二)制定符合实际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教学生如何做人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人和物有道德责任感、有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是德育的基本要求。德育目标设定要符合这些要求,还应体现时代特点,把德育落实到实处是中职学校的紧迫任务之一。每年的毕业招聘会用人单位愈加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责任心,要使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肯定,需要中职学校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家庭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中,易被孩子接受,家长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学校对学生品德的塑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和班级德育氛围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社会各界也应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网吧应自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博物馆、文化古迹景点可以定期对学生免费开放等。三者应互相协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当前中职德育工作效益低下,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应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为改变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现状共同努力,使学校的德育真正发挥实效,为中职学校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作者:胡小鸽 陈晓艾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2013级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守芬.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施建议
随着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教育部明确规定:每位学生都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施,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方向,为此每一位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制定相关发展策略,以培养学生德育为基本目标,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质量。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1.心理教育
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目前教育环境充斥着不良教育因素,比如校园暴力和校园伤害等事件,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心理管理工作不到位,为了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就要开展心理教育,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专业知识教育
德育管理中对育的要求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少年”为宗旨,在德育管理中德育的施者主要为班主任,并且由于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这就要求每位班主任需要持久付出,不断地巩固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现有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德育行动指南抽象化
目前我国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指南文件是《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简称《准则》),《准则》中全面的规定德育工作的主体、主要内容、目标、原则及策略等,整体来看《准则》较为详尽全面地规定德育工作的内容,但是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出现了不确定准则的具体含义,即我国规定的准则存在抽象化倾向,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时候缺乏具体执行的方向,直接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2.学校与家庭衔接不足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引导者,而家庭才是学生德育的塑造者,因此,为了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家庭和老师有效地衔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家庭过度以孩子为中心,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与此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会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方面的内容只设定了一定界限。比如从道德和法律方面,家庭只给予学生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内容并不做要求,这样的家庭教育严重阻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德育管理机构结构单一
我国德育工作的中心是学校,与国外德育机构管理相比结构比较单一,在国外和学校相配合的管理机构有社会公益、社区、社团和困难家庭等,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较少,以基本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导致学生不能切实感觉到德育的重要性。
三、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仅仅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德育的方式已经与现代化德育管理目标相背离,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社区或者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的行为。这两个措施从可实施的角度来看,第二个更加有利于老师开展工作。把德育融入生活中、实践中和劳动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助于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明白和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
每个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情况相差很多,因此,在制定德育工作管理指南时,应根据《准则》的基本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变,对《准则》抽象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解释的工作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会的方式,把班主任之间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学生德育发展的行动指南,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德育管理工作融入不同的学科中
德育培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还要把德育融入各个学科中,这就要求班主任处理好科学知识和德育素质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德育工作。
4.建立家庭学校的衔接机制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就要积极与学生家庭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历程,为有效管理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积极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定期召开班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基本状况,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家访。
总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