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时间:2023-06-27 15:56:01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就业会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就业会议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84-04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然而,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逐步加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专业技术岗位甚至出现“无人应聘”的尴尬境况。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就业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能力是求职者获得并保持工作,借以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个人综合素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学者开始对就业能力进行研究。英国职业研究者奈特和约克提出就业能力USEM理论,指出就业能力由个人的认知、学习理解能力、就业技能和效能感构成:布伦南在对欧美和亚洲高校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原先设定的36项清单中分析出10项大学生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美国劳工部、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分别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提出就业能力。他们普遍认为就业能力包括5个类别、16项技能,并引导教育机构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其中5个类别包括其本技能、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交往能力。

国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基本上以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测评为主。张丽华等人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提出了就业结构的框架,发现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张云仙研究发现男生的就业能力明显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乔坤通过对本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初步模型。

以上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就业能力结构的理论进行探索,还没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大学生毕业后无论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终究都会走向社会,结合社会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研究能客观地反映职业和岗位需求状况。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

以美国劳工部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结论为基础展开研究,面向应届毕业生、已就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调研问卷,共发放问卷135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率为88.76%。利用SPSS16.0和AMOS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调研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alpha系数为0.85,具体就业能力结构详见表1。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比较分析

回收有效问卷的用人单位共222家,毕业生共978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从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能力需求、就业能力具备等方面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调研数据进行比较。

1.就业单位性质比较

将招聘单位的性质比例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定位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18.61%和17.69%和毕业生希望前往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虽然近年来政府和高校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端正就业定位,但调研数据结果和预期还有较大差距:前来招聘毕业生的私营企业为66.22%,而期望前往私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3.82%。我国沿海地区私营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如果毕业生不愿意前往私营企业工作,将会错过诸多机会。

2.就业能力需求比较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比较注重毕业生的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毕业生却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能力和基本技能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此差异的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指导高校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见表3)。

3.就业能力具备比较

面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毕业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就业能力展开调研,选项分别为:完全具备(4分)、具备(3分)、基本具备(2分)、不具备(1分),结果如表4。结果显示,除了专业技能外,毕业生普遍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期望较高。从访谈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而对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满意。

以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然而不同职业的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单纯对全部大学生进行比较,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需要根据不同职业类型对就业能力的需求展开分析。

四、不同职业类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比较分析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将职业划分为6种类型:社会型、企业型、现实型、常规型、研究型、艺术型。他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归于6种类型中的1种。根据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随机挑选参加调研的222家用人单位中的367个岗位,在6种职业类型中归类,由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对具体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选择,统计频次,频次越高,说明单位对该项能力越看重,结果见表5。不同职业对于就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社会型、研究型、艺术型的差异较大;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六种类型的职业中均有较高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加强。

五、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政府应积极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做好宏观调控和市场导向功能的有机结合,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尽快着手高等教育改革,利用市场的资源调控作用,给高校更多自,避免“学的用不上,用的没人教”的局面: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调控作用,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平台,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求职必备的就业能力:要建立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财政激励的方式完善教育培训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咨询、协调、评价的作用。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开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调研,明确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就业能力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要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2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南宁建成,广西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难、就业能力有待提升等[1]。这给广西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虽然如此,但也只有那些经历过激烈竞争、多重挑战后的人才能成功获取就业岗位。面对如此紧张的就业局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这一实际情况发展自身的就业能力。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生感慨就业难,难于上青天,但对此也很无奈。高校该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自从改革了大学生就业体制和大规模扩招高校大学生后,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始进行了研究。郑晓明最早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的能够选择满意的工作、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能施展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文少保则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2]。

而在国外,2004年国际劳工局在第92届会议上正式定义了就业能力,即指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以获得和维持体面劳动、在事业中不断进步和应对多种紧急局面的能力。同时,英国学者Peter T Knight & Mant z Yorke提出了就业能力理论并建立了模式。在该模式中,就业能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四大项构成[3]。本文首先基于USEM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广西区部分企业、高校教职员工、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共1250份,回收1044份(有效率为83.52%)。经分析回收的1044份问卷得出相应维度的数据,并且超过67%的人赞同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和其核心构成要素(见表1)。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研究

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体情况 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情况,笔者开展了第二次调查,主要向广西多数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发放纸质及电子问卷共计950份问卷,回收84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8.63%)。

调查后发现:很多毕业生认为就业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往往注重其给单位带来利润的能力,对于面试者的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无法在面试中直观考查出的能力重视度相对减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提高自身实力中出现偏差。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政策让许多青年接受更多教育,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越来越难;所以他们认为赢得一次面试比拥有在日后工作中给自己升值的能力更加重要。根据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眼高手低型又叫心高气傲型,他们缺乏奉献进取精神,自我主义强大,但并没有核心能力。近几年来,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成为就业单位考核的重要项目。许多招聘方会通过实践或兼职经历来评估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以及具备的潜力[4]。

3.2 社会实际需求 为了了解广西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情况,笔者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对广西区主要城市各类企业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02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两大类,其中包括沟通交际能力、组织策划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紧急事务处理能力、责任意识、职业素养等。就业单位不看重的是学历和各类证书,因为这代表不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调查,被众多公司公认为是最不可缺少的就业力同样属于个人技能和素质范畴,基本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心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等八个方面[5]。由此可知,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实践和经验。

3.3 两者差距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该问题的出现源于市场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也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表现在实践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在甄选人才时,把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对象,因为在就业单位看来实践操作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超过64.5%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并不理想,其中比例较高的是社交能力,但也只为51.4%,而沟通能力为47.5%、组织策划执行能力为40%、团队协作能力仅为31%,由此可知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需求未得到满足。

其次,表现在综合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更欣赏综合型人才(“竖”表示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6],这类人能突破专业知识层面,掌握其他方面其他领域的知识,这给就业单位带来极大价值,也给自身带来极大上升空间。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62.5%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以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多半以上的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接触专业以外的各种知识,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视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就业单位需求。

4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认知欠缺 很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大多数出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专业知识水平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但不容否认,许多就业单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翻译类、医学类、艺术类以及技术工人等等。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发现这类岗位仅有约13%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这说明了大学生没有好好掌握自身重要的技能。

4.2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未能及时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需求。绝大部分就业单位对人才的素质、创新、实践和适应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均衡,总体能力不能符合就业单位的要求。

4.3 高校应做好用人单位的反馈工作 高校能否及时有效的获得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关键,也是解决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矛盾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建立与维持产业界的双向互动关系。而经调查发现广西不到一半的高校做到了收集就业单位和校友等的反馈工作。根据我们设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34%的大学生通过校园内招聘会上了解到招聘信息,36%是通过网络、中介等了解招聘信息,20%是通过人才市场了解招聘信息,而10%是通过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就业。数据表明,高校并未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落后市场需求一大截。

5 缓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的建议

5.1 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培养一体化。面对严峻就业压力,大学生自身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应适时地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将目光放远些,动态把握就业机会扩大自己的就业面[7]。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更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发展自己的求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态 转变 荣辱观教育

一、现今高校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表现为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等。就业选择心理主要表现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等等。学生的就业心理折射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就业选择中的障碍。[1]

1. 缺乏责任与诚信。责任,是每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无论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强调责任,就是要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历程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然而,一些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安逸,在求职应聘过程中,非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不去,非高薪、高待遇不去,非工作轻松、环境舒适不去,非专业对口不去,出现“有岗不上、有业不就”的局面。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口号,把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抛在脑后。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我们有的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缺乏诚信,“这山望到那山高”,频繁签约,频繁毁约。据报道,某高校一位学生三个月内毁约六次。尽管现在的就业市场打破了一职定终身,然而频繁跳槽显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企业希望它的员工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

2. 信仰真空与价值取向偏离。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信仰危机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他们的口头禅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拜金主义极为严重,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我不为人人”。信仰危机是大学生成才的绊脚石。于此同时,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评判人才的时候,往往以仕途的大小或财力的多寡论英雄。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取向过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如不愿从事生产一线,不愿在基层建功立业。据调查,我国18―32岁“啃老族”的队伍逐年飙升!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才能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

3. 对社会和他人缺少关爱。团结互助,礼贤谦让是传统儒家思想道德中“仁”的精髓,也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美德。然而现在这块基石却在动摇,甚至有被挖空的危机。放眼社会和校园,有多少大学生还在追寻和传承这一传统美德?也许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也许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极力追捧,一些大学生在职场较量中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置优秀的传统道德于不顾。更令人伤心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仅需要经济的富足,更需要民族精神。良好的道德传承是中华文化之宝,是国家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我们的大学生只要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不仅仅能够使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我们的社会也一定能够变得更加和谐,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散发出更为独特的迷人魅力。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八荣八耻”是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从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总书记将其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首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中国当代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多我国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其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八荣八耻”涵盖了其中的各个方面,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培养追求高尚、激励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敬民、邻里互助、勤劳勇敢、清正廉洁、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务实创新等思想品质。[2]“八荣八耻”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的同时,使其与时代需要相结合,为现实社会服务。这种结合,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找到了历史渊源,也给中国传统美德赋予了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思想道德要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客体的科学。从伦理学的研究角度发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是自身价值的说明。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当代社会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提出了人们“应当”和“不应当”的道德规范标准。它是当代社会道德信念在新时期传承历史的一次新总结和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提倡并信守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在伦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我们党提出的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构建能真正体现效率与公平、利与义、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道德体系,指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所在。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极大丰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直观地告诉人们,在社会之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等等,有助于帮助和指导人们自觉地在社会道德和法律框架之内表达和实施自己的言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共同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实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成大学生就业心态健康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和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大学生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促使择业观从情绪化向理性化转变。良好的心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就是要使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所以,我们要重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会学生做人,重视道德内化的积极作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自觉行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在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促使择业观从理想化向务实化转变。踏踏实实工作,处处为企业着想,崇尚节约的人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那种好逸恶劳、骄奢逸的人被人们所唾弃、所鄙视。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崇尚劳动,以劳动为荣,作好从基层干起、从一线做起的思想准备。克服好高骛远的思想,决不做眼高手低的庸才。学会在困难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促使择业观从传统守旧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迈向成功、迈向辉煌的基石。大学生要成才,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还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学生应努力锻炼自己,积极参加校、系、班的各种集体活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充分吸收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精髓,促成自己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择业观从浮躁型向沉稳型转变。用人单位挑选人才始终把事业心、责任感放在重要位置。他们认为,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学生,会把精力和聪明才智放在工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为企业出力,与企业共创业、共度难关,这样才能和企业同舟共济,为企业、公司走向辉煌贡献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人选人才的时候,会把学生干部、党员放在优先考虑的原因。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努力地为同学、为班级、为系、为学校多做实事,要培养吃苦在先、乐于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在实践中成才。

5.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促使择业观由功利型向诚信型转变。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一些大学生置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脑后。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胜,在个人求职简历上编造各种子虚乌有的荣誉证、资格证和学习成绩,编造那些毫无根据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干部履历;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擅自撕毁就业协议,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给学生就业产生极大冲击。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竞争年代,国家以诚信为本,才能兴国;个人诚实守信,才能在社会上受人尊敬。我们一定要注重诚信、崇尚文明,为人生发展打好坚固的基础。

6.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参与实践的品质,促使择业观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克服坐、等、靠等思想,学会主动出击、主动求职,为成功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引导大学生在自觉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方可在复杂就业环境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促成自己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素霞.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35-37.

第4篇

目前我国社会的各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在逐渐演变和发展中,因此大学生必须抓住社会转型期的机遇和适应社会变革的挑战。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要了解社会的精神层次方面和社会意识存在的特点和程度,发挥自己的特点,来让自己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突出自己的优势,把握好就业机会。

1 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简要分析

现在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各个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急需要财务处理技能熟练,可以进行财务管理和策划的会计人才。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正好符合了企业这方面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各大高校相继出现了会计专业,这为想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更好选择。现在除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业余非会计专业自主通过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也有很多,从而加大了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目前,我国对会计专业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高端会计人才需求方面才是各个单位的急需的,而对于简单的出纳会计基本是饱和的状态。因此,会计专业大学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就是高就业兼具高失业并存的现象。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对大学生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会计的就业还是比较看好的。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白现在的就业形式还是比较严峻,如果不提升自己,很可能就成了会计专业中高失业人群。

2 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意识分析

2.1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过于严格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的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要有高的学历,并且最好毕业生来到单位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给企业带来效益。现在的企业在招收人才时,会根据学历来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这样虽然看起来公司的员工的学历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实际的工作能力就不一定能如所愿了。一些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可能招聘的不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从事会计工作,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个学生的高学历,而对于真正有会计能力的大学生不能获得这份会计工作。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无形中加大了人工成本。目前部分用人单位只根据获得的证书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被录用,因此在这种大形势的驱动下,学生会把精力放在考驾驶证、秘书证、公关员证、计算机等级证这些和自己专业没有关系的证上,就没有考虑是否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合,这种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现在有的单位需要社会实践经历,但是应届生的工作经验是不容易获得的。基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就必须既要学习好课堂上的会计知识,又要在学校安排的实验课上,好好练习会计的实战演练。在假期或业余时间比较多时,也可以自主的进行会计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保证让自己适应用人单位对会计大学生的要求。

2.2 对女性求职者的的歧视

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都会认为男人的工作能力比女人强。这样就会导致女生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产生了性别的歧视,从而导致工作非常难找的现象。在会计女生的就业上,用人单位一般会考虑到女性有生理上的劣势,比如工作承受力和体力支持没有男性好,同时女性会面临每个月的生理周期和关于产假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女生的就业就变得更加困难了。正是由于这种考虑,既要给女性员工安排很长的生育假期又要给她保留职位,同时在这段期间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还要发放工资和福利给女性员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工成本。这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非常不被看好的一个选择。现在的大学中,学习会计的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失调,一个专业中绝大多数全是女生,只有极少的男生的存在。这种现象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在性别歧视的趋势下去抢那些男生。这对于那些女性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那么就业就变得很困难。

2.3 大学生普遍没有创业的想法

现在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想到的就是找工作,并没有多少人想要开立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方面的创业的思考。根据传统的观点看来,学习一项技能,就去找相关对口的工作来从事。但是社会的形势在变,现在我国是非常鼓励创业的,尤其是在就业情形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虽然社会是鼓励创业的,但是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不是很成熟。如果想要创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的资金比较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无力负担的,而一些金融机构也不会给予这笔巨大的贷款,从而让会计专业大学的创业变得更加困难。在近几年的社会的意识的不断变革之后,对公司的注册资金的降低和可以进行小额的贷款,这些优惠政策都给大学生毕业创业提高的机遇。在大学生的创业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更给自己一个展现实力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都是创业的风险性比较大,而找一份工作则相对安定许多,其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降低了不少。但是创业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所以高校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学会创业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是给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

3 对目前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社会意识的应对方法

3.1 利用在校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也一样会提高。那么高校在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就必须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会计不是一个只靠理论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的,必须要通过实践的训练,加强操作性。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企业的有些财务信息和数据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对外泄露,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想要进入企业接触到内部账务信息和进行实战就会比较难。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高校可以在校建立可以给学生进行会计实训的电算化实验室和手工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学习到更多的会计知识和能力。因此,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好学校里的实践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会计实验课上老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业务提出的问题,要学会积极主动的运动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业务。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就能让自己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能力。有时,高校也会组织去会计事务所和企业进行参观实践,大学生们更要利用好机会,与会计专业人士交流心得体会和咨询问题,同样还还可以锻炼人的交往能力。

3.2 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意识的形势,就要求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如此多的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如何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别人要优秀,就要求大学生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社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会计专业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多方位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是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措施。

第5篇

关键词:创业意愿;人格特质;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077-005

基于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就业率提升的显在推动作用,近30年来,关于创业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学者的眼球。其中关于创业意愿的研究更是成果丰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创业意愿(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的因素有很多,总体来说有两大类: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然而,对于众多影响“因素”的研究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统一,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和不同时期内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本文以安徽省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主要检测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关于创业意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大量研究往往基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具有显著差异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即为什么有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选择创业道路,研究并发现“差异”是主要研究方向。

围绕创业意愿的研究,形成了诸多理论,诸如特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信息分布理论、认知机制理论等,正因为研究理论基础的不同,得出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差异”总体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包括人格特质、创业机会识别、风险防控、控制点、认知方式、社会资本等。直到现在,学者们仍然在探讨影响创业意愿的每一个因素,以形成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集合体。

关于创业意愿的研究多采用行为企图模型去探讨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直接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模型是Shapero在1982年提出的创业事件企图模型,在Shapero的模型中,创业企图包括三种元素:认知的可行性(Perceived Feasibility)、认知的渴望性(Perceived Desirability)和行为倾向(Propensity to Act),如图1所示:

所谓认知的渴望性是指创业吸引力(Attractiveness),与之相反的是缺乏创业渴望;认知的可行性是指创业能力水平的个体感受,创业能力个体在创业过程中融资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认知能力等创业技巧;而行为倾向是指个体关于创业决策、实施等行为的自发性。本文主要采取Shapero创业事件企图模型中的两个维度:认知的渴望性和认知的可行性。

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讨认知的渴望性与创业意愿的直接关系。 [1]研究发现,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出强烈的创业愿望,而另外一些人的创业愿望程度则比较低。研究证实,家庭背景、有影响的商业人士和性别对于个人成为创业者具有重要影响。对认知的可行性与创业意愿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Ismail于2009年对马来西亚123名学生进行调研[2],发现个体人格特质对于可行性感知具有影响,在对人格特质诸如:外向性、责任感、一致性、开放性、神经质、障碍感知、支持感知、近距支持等因素检验时,发现外向性、开放性、近距支持影响创业意愿。

另外一个有待全盘检验的是环境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所谓环境是指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就创业环境而言,是指围绕在创业者周围并对创业者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创业政策、学科专业、创业教育、家庭背景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影响创业过程,既可以影响创业道路选择,同时影响个人创业的发展速度和成功与否,总之当一个创业者占有的资源越多,他面对的成功机会就会越大,相反,就容易失败。[3]美国学者Specht通过研究认为5个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市场,其中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与创业意愿关系最密切,基础设施当然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完整的教育基础设施提供的知识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激励和机会识别能力去实施创业行为。[4]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创业意愿与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把创业意愿作为研究变量,研究结果对于安徽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鼓励更多大学生选择创业道路并取得成功具有一定意义。人格特质被作为创业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等因素,研究已经发现,这些因素决定个人对于成功的渴望和个体预见、分析、把握形势的能力,因而可以预防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激发创业者自信心和任务控制能力。环境主要关注经济变量,研究发现作为资源存在的环境可以提高个体创业认知的渴望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创业态度是重要的前因变量,Christian Luthje Nikolaus Franke 提出的创业意愿模型也把创业态度作为创业倾向的重要前因变量来研究。李永强研究得出主观规范、创业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影响创业意愿的系数分别为0.289、0.43、0.136。本文首先将创业态度作为模型首要选取的变量。其次是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本文选取的变量与范巍、王重鸣所证实的创业倾向模型中的变量创业环境类似。模型的理论假设为:(1)创业态度、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和创业环境四大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2)创业态度指的是内生态度。

(二)指标选取。对于创业意愿的界定和衡量,创业意愿被广泛认为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在衡量创业意愿方面,创业意愿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创业者的意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愿,二是理性和直觉维度。在我国,个体创业意愿包括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两个维度。其中,创业希求性又分为创新导向、成就导向和自我尊重,创业可行性分为个人控制和责任意识。创业意愿不再细分,分析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综上所述,对衡量创业意愿的5个题项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创业意愿因子,其解释度为76.5%。

(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从安徽省3所大学选取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发放问卷256份,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47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6.4%。通过Cronbach’s Alpha量表测试,量表信度为0.86。调研对象为在校接受过相关创业课程教育的大学生。调查样本男女生比例为 55.1%和 44.9%,独生子女 36. 87%,年龄 20 岁以下的占17. 1%、21―25 岁占 78. 6%、26―30 岁的 3. 6%、30 岁以上的 0. 7%。来自城镇和乡村的学生分别占 35. 92%和 64. 08%。其中,59.5%的学生父母曾经创业或者正在创业。

(四)研究工具。为探究安徽省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以及是否影响创业意愿,本研究主要采用马来西亚学者Zahariah《大学生创业意愿量表》[5],该量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获取调查对象的人格特质,检验他们创业选择和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行为和态度,包括10个项目;第二部分主要获取调查对象的环境因素,共10个项目;第三部分包括10个项目,包括主要检测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调查对象被要求运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五)问卷设置及施测过程。本研究问卷的设置包括创业态度、创业特质、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创业意愿5个变量,按照Likert 量表进行测量。测量题项的设计参照通行方法和本次实际情况,构建了 25 个题项的问卷调查,其中创业认知有两大指标,5个题项;创业特质设计三大指标,5个题项;创业态度有三大指标,5个题项;创业环境有四大指标 5 个题项; 创业意愿有三大指标 5 个题项。采用集体施测,在每个施测学校创业指导师的协助下由笔者统一发放问卷,问卷当场收回,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场随机对受访对象予以采访,检验量表设计的合理性。全部数据采用SPSS 18.0环境下进行统计分析。

(六)假设检验。本文运用 Pearson 模型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用以揭示影响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依托大学生创业必备的五种能力,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承担风险能力、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构建社会关系能力。回归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变量中,个人培养、教学、管理层、学院氛围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重要影响;在家庭因素变量中,父母家庭收入、职业、家庭支持程度等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在个人特质变量中,风险态度偏好和性格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专业、年龄等与创业意愿的相关性不显著。

三、研究结果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即人口统计变量、创业意愿和人格特质、环境因素与创业意愿关系。

(一)基本信息

本部分是对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描述。表1显示了相关信息的基本分布,其中55.1%的调查对象为男性,女性为44.9%;约59.5%的调查对象显示有家庭创业背景,而40.5%调查对象的家庭没有创业情况;63.6%的同学在校期间参加过创业教育课程,36.4%的同学在校期间没参加过任何创业教育课程。数据显示表示男性、具有家庭创业背景、参加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同学更愿意选择创业道路,这些与设计量表的调查目标相符。

(二)创业意愿

本节主要是调查对象创业意愿的描述性数据。表2显示,62.8%的调查对象准备在毕业后选择创业道路,剩下37.2%没有创业意愿,具有创业意愿的对象比例较高。表3显示,影响大学生选择创业道路的主体比例从高到底依次为:家庭、学科专业、创业培训师、其他创业者、商业成功人士、朋友和商业媒体。可见家庭背景和学科专业在影响大学生成为创业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

通过表4,我们发现调查对象创业意愿平均值为3.72,属中等偏上水平,表明调查对象具有较高的创业意愿,这与创业意愿量表显示的结果相一致。调查对象的人格特质平均值为3.63,属经验开放性,表明调查对象总体上心胸宽广,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不喜欢熟悉的或者例行的事物,对未来具有自己的规划。原因与调查对象的学科专业有关系,从经验主义观点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较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活泼,进取心较强。调查对象环境因素平均值为3.95,表明调查对象得到的环境因素支持比较高,这与安徽省当前蓬勃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有关系,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旨在鼓励大学生选择创业道路并取得成功的活动,客观上使得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密度和强度都在增加,各类环境因素对自身创业选择和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通过运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检验,通过表5,结果显示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之间关系是显著的,r=0.473(p值=0.000

四、结论与对策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检验了大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意愿,同时检验了人格特质与创业意愿、环境因素与创业意愿直接的关系,即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是否影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道路的问题。通过对对安徽省247名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成为创业者有着一定意愿和诉求,主要源于调研对象对创业课程的参与,同时由于家庭成员创业背景的影响和学科专业的特征要求。结果还显示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选择创业道路具有主要影响,人格特质、环境因素和创业意愿之间关系具有显著性。总体来说,研究发现影响创业意愿的诸多关键要素,这些研究对于创业工作者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开展创业工作中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来,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因此,全面启动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首要任务。但是当前创业教育还存在重视创业能力培训,忽视创新精神培养。没有创新精神、理性批判与反思精神,创业很难取得成功,“创业教育应当走出企业家速成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偏差,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6]而受教育者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能仅限于创业学课程的教授,还应该体现于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改变中。同时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只有在大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应该贯穿于中学乃至小学的学习过程中。[7]

(二)建立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创业支持体系。大学生创业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是缺乏创业实战技巧,同时在创业机会识别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缺乏融资能力,在风险防范方面有所欠缺,创业有风险,一旦失败,带给创业者及其家庭将是“灾难”。而这两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创业支持体系来解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融资、贷款和税收等政策,有效防范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认知的渴望性和可行性;研究证实,商业成功人士在大学生选择道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成功的商业经验和创业技巧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标杆和学习榜样;高校通过各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授,传授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各类创业能力,通过协调企业和政府建立校内校外创业模拟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在创业实战之前提供项目孵化和模拟运营场所,从而形成从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到创业实践的一体化过程,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8]

(三)建立分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优势在于创业项目的科技因素存在,而科技因素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学科专业学习,不同学科专业的创业教育内容应该是具有不同特色的。调查显示,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其他专业学生更大的创业热情,就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创业技巧,诸如财务管理、领导、营销等比其他专业学生也更为熟悉,所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但这正是我们当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所欠缺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对象甄别,还是创业教育内容设置,乃至教学方法选取,都应该区别对待。[9]

(四)教育实践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在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才能知道哪些知识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并且容易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获取的知识有助于实践,使未来创业的成功率提高。所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不可缺少。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也有助于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实施校园创业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会进一步提高创业意愿。[10]

参考文献:

[1]Hart.M & Harrison.R.Encouraging Enterprise in Northern Ireland: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J].Irish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ve Research,1992,( 13):104-116.

[2]Ismail.M, Khalid.S.A,Othman.M, Jusoff.K, Abdul Rahman. N,Mohammed.K.M&Shekh.R.Z.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Malaysian Undergradu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9,4(10):54-60.

[3]Chandler.G.,& Hanks.S.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09):331-349.

[4]Specht.P.H.Munificence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form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17(02):77-86.

[5]Zahariah Mohd Zain.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 Among Malaysian Business Students[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0,6(03):34-44.

[6]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 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0,(0 4) :105 -109.

[7]陈卫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实践初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76-79.

[8]陈正芹,吴涛.自我领导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江淮论坛,2013,(02):188-192.

第6篇

这一模式在以往应用较多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残疾大学生四类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重点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开拓思路、扩充内涵,将一对一帮扶理念扩展延伸,构建社会化、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指导新模式,主要实现以下转变:第一,将指导工作时限从单纯的毕业阶段扩展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就业岗位落实以后;第二,将指导工作面向的群体从就业困难群体扩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第三,将指导工作项目从单纯的就业指导扩展为升学、就业、创业等学涯及生涯规划多领域、全方位指导;第四,将指导工作者从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扩展为涵盖专业课教师、优秀校友和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不同群体;第五,将指导工作从单纯的就业推荐指导扩展为指导、咨询、推荐、跟踪为一体的新模式。

二基于社会化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实施要点

为了真正达到指导效果与目的,该模式倡导以专业或学科为基础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充分整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相关力量,形成专项指导导师及“一对一”指导导师两支队伍,实施具体帮扶工作,具体实施要点如下:第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领导负责制与班主任联系制、专项导师制与“一对一”导师制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并分专业制定所有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第二,各专业要制定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方案的制定、实施、协调及完善工作,如提交队伍建设建议、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帮扶人员的聘请、选拔及使用等具体问题,接受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指导,为学生配备“一对一”指导导师,安排相应的活动、约谈等,并建立、配发、回收帮扶台账,整理留存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为对其进一步的咨询指导提供依据。第三,为各专业配备专业素质强及工作热情高的优秀专业导师、校友导师各一名,负责通过邮件、讲座、座谈、约谈等方式解答学生相关困惑。在每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就业、升学或创业毕业生作为朋辈教育导师,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成功求职、升学或创业经验,分享最新的成功资讯。同时,联系在该专业就业过程中发展方向对口且广受学生欢迎的用人单位招聘代表作为社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企业招聘要求、发展需要、入职条件、职业适应及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讲座及指导。综合构建专业导师、优秀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的专项、多维指导模式,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帮扶教育工作,综合使用讲座、咨询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第四,构建阶段化、个性化、渐进式的帮扶模式,结合专业及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等成长需要,分阶段设立有针对性的、渐进式的帮扶目标并完善实施。

三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

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以综合性的师资、全程化的系统指导见长,充分整合多方力量,以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为着眼点,具体指导方式以“一对一”约谈为主线,辅以专项讲座、座谈、分享等形式,通过“了解、引导、解答、帮助、跟踪”,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同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良性发展与循环。该模式具体指导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如下:

1大一年级(了解及信任建立期)

建立“一对一”指导档案,为每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以班主任为主,其他领域导师力量为辅,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接受并解答学生以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为主的各种咨询,整理专项导师情况简表及学生“一对一”指导扶导师情况表,制作指导台账。2大二年级(引导及方向明确期)在此阶段,结合学生专业及个性发展需要,引导其明确方向,积极完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专业特征及社会发展需要,从而科学规划人生,更好地利用时间、分配精力,努力成长。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分阶段进行专业认识问题、学业规划问题及素质养成问题的专项约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完善自身素质。同时组织专业导师进行专业介绍讲座、校友导师进行素质养成讲座、朋辈教育导师进行专业学习讲座、社会导师进行专业前沿发展讲座等活动。

3大三年级(解答及整合准备期)

既要整合学生的共性特征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积极解答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积极探索社会,明确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锤炼情商、逆商,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指导其积极进行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就实习实践、毕业准备等问题进行约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帮助引导其制定自主实习实践方案,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并进行准备。组织专业导师讲解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校友导师讲解社会相关要求及情商逆商锤炼、朋辈教育导师结合自身及相关同学的经历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及准备条件、社会导师活动讲解相关专业招聘要求及就业准备要求。

4大四年级(帮助、解决就业期)

将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关注毕业生的各种发展需要,对毕业去向受阻毕业生予以重点帮助,为实现其梦想助航。一方面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高满意度地落实毕业去向,一方面积极联系就业、升学及创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发展朋辈导师,积极贮备力量。同时对毕业期间没有就业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为离校后继续帮扶做好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毕业选择进行简历设计、升学准备或创业准备的专项约谈,及时针对准备就业的同学进行心理调适、毕业准备及离校入职问题的约谈,帮助同学们设计简历基础模板、确定升学方向并进行准备、评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及风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调适、明确毕业准备及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学生做好离校准备。同时,组织优秀校友导师及社会导师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就业准备及职业发展准备相关问题的讲解,并进行职业角色转换等相关问题的咨询答疑。

5毕业离校后(跟踪及校友关系储备期)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高中生报考目标群前置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6AIL0210196.)的子课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后续指导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D203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