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5:59
序论:在您撰写肉牛养殖管理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选用肉牛良种养殖
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肉牛冻精改良技术,选育选配肉牛良种进行养殖,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有效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2 实施肉牛科学饲养
2.1 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
在保证足够粗饲料的基础上,根据肉牛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以及经济效益进行日粮配合。日粮应营养全面,种类多样,适口性好,易消化。精料、粗料以及青饲料要合理搭配。其中,犊牛应及早哺足初乳,适时喂食优质粗饲料以锻炼其消化器官;育成牛的日粮配合应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育肥牛以高精料日粮为主,经过短期优饲使牛达到出栏标准;繁殖母牛妊娠后期要进行补饲以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哺乳母牛需增加能量饲料并补充蛋白质饲料、钙及磷。
2.2 保证肉牛适宜的饲养条件
(1)夏、秋季节每隔15~20 d,冬、春季节每隔30 d,要对肉牛圈舍、饲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蔓延。
(2)要保证肉牛充足的饮水和运动。饮水要求水质干净,无污染,冬季应适当饮用温水。舍饲牛每天要保持3~4 h的自由运动。
(3)每天要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要对断奶犊牛和育肥前架子牛及时进行驱虫。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适时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夏、秋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暖,使不同生理阶段的牛只处在适宜的温度(犊牛13~25 ℃,育成牛4~20 ℃,育肥牛10~20 ℃)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生产性能。
2.3 强化肉牛的饲养管理
肉牛的哺乳期一般为6个月。习惯上以6月龄为界,将6月龄以前的牛称为犊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如果没有良好的饲养管理,犊牛的优良性状就难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因此,加强犊牛饲养管理是发展优质高效肉牛业的前提。
肉牛早期补饲:一是补饲植物性饲料。出生后2周投喂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随后补充犊牛开食混合精料,开始时日喂20 g,适应几天后逐渐加量,以不下痢为限。参考量:2月龄0.25~0.30 kg,3月龄0.5 kg。开食料参考配方:玉米40%、大麦25%、豆饼23%、麸皮8%、磷酸氢钙1.85%、盐0.5%,矿物质添加剂0.5%、抗生素1%、维生素0.15%。犊牛料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且无霉变。二是补饲脂肪,如熟化牛油、猪油和植物油等。当犊牛4月龄时,能采食0.5~0.7 kg开食料,即可断奶。断奶后逐步用育成牛混合精料代替开食料。对其管理,除做好牛体刷拭、运动及牛舍卫生等日常管理外,还应在3月龄前用烧碱或电烙铁去角,对不作种用的公犊10~12月龄去势,适时进行预防接种。同时,要按月龄、体格大小、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群,固定专人饲养。对犊牛的调教要从小开始,饲养人员应抓住喂奶和补料的机会,温和耐心地对待犊牛,并经常抚摸牛体,以达到人牛亲善的目的,使牛养成温顺的性格。对母牛而言,6~12月龄是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长度和高度急剧增长,为母牛的性成熟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要求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如优质干草、青贮料、加工作物的秸秆和适当补充一些混合精料。在放牧条件下,牧草良好时日粮中的粗饲料和精料可减少1/2,牧草较差时则需补青草和混合精料。12~18月龄育成母牛既不妊娠也不产奶,利用好干草、青贮料和适当的精料就能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18月龄至初配时母牛已经配种受胎,生长缓慢,体躯显著的向宽深方向发展,此时如果饲料营养过剩,易导致母牛过肥,造成不孕,饲料应多样化、全价化,以青干草、青草、青贮料和少量氨化秸秆作为基础饲喂,精料可少喂或不喂,但到妊娠后期尤其是妊娠最后2~3个月,要增加精料量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减少粗饲料,全舍饲牛日补精料2~3 kg,在良好草地上以放牧为主的,精料可减少30%~50%。育成母牛在管理上应首先与其他的母牛分群,加强运动,促进其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系统的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配种受胎5~6个月后,除给予优质全价饲料外,还应该对其进行按摩,以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一般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按摩时先用热毛巾擦拭,到产前1~2个月停止按摩。一般情况下2.5岁以上的母牛称为成年母牛,2.5~5.0岁这个阶段,母牛的体重、体尺和体形仍在继续生长发育,不过增重速度变慢,生长所需的营养减少,而维持需要增加,以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确保其1年或稍长一点时间生产1胎。
3 注重肉牛疫病防治
要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牛群体质,增强抗病力和免疫力。要注重培育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系)。要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卫生保健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创造适宜的养殖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肉牛养殖业有预期的综合效益。要特别注意对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寄生虫能引起肉牛慢性、消耗性疾病,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产品质量,甚至威胁肉牛生命,造成大批死亡。主要威胁牛的寄生虫有肝片虫、绦虫、吸虫、皮蝇等。要根据各种寄生虫的流行规律和生物学特性,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性驱虫。每年要定期2次和多次驱虫,驱虫后及时清理垫草、粪便,对其进行堆积发酵、焚烧和深埋,对地面、墙壁、饲槽进行消毒,防止虫卵、虫体污染而再次感染。发现病畜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
[1] 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邱怀.牛生产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3] 刘洋.奶牛养殖技术[J].新农民:下半月,2010(10):84.
[关键词]规模化;肉牛;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类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传统农业结构与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牛肉及其他相关产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满足国民对牛肉的需求,经济效益极高的肉牛养殖产业开始由传统饲养模式向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转变。只有实现肉牛规模化养殖生产,才能对肉牛养殖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化、现代化、集中化管理,极大解放劳动力,最大限度提高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规模化肉牛养殖管理技术手段还不够成熟,因此,加强对肉牛规模化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与经济价值。
1规模化肉牛养殖特点
1.1产量高
相较于传统的小规模散养饲喂模式,成规模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具有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具备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足够的人手及广阔的养殖空间,对肉牛的育种、培育和饲养均有极大的便利与优势。大型肉牛养殖场所培育饲喂的肉牛数量少的千头,多的万头以上,相比于十几、几十头的传统小户饲养模式,其产量极高。可高产量生产是规模化养殖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
1.2水平高
与传统肉牛饲养相比规模化肉牛养殖,无论是在管理技术、饲养方法、场地设备,还是卫生防疫等方面,水平均更高。规模化养殖场从配种、饲料加工、养殖管理等每个养殖环节均遵循科学高效的系统化生产管理,且大规模肉牛养殖场的资金较为充足,其养殖设施设备、场地规划布局、畜舍环境构造、人畜区域划分、污物卫生处理等各方面的建设标准与养殖条件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除此之外,规模化养殖各区域的划分更为科学规范,更有利于卫生清洁、检查维护和养殖管理等。大规模肉牛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高于传统散养户的养殖人员,养殖场有专业的兽医、畜牧养殖技术人员等定期开展检查、消毒、防疫工作,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有效降低了疫病发生,更利于肉牛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的发挥。
1.3成本低
科学的饲养方法、规范的养殖管理与严格的疫病诊断防治,能够大幅度降低肉牛的生产成本。规模化肉牛养殖场饲养肉牛的方案,一般均是根据肉牛的品种及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养分,进行专业的饲料配给,以供肉牛持续育肥发育。其不仅能够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饲料消耗,而且能提高肉牛增重效率,快速高效地生产出肉牛产品。规模化养殖通过科学的管理系统,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与劳动力消耗,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2规模化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2.1标准低
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时间尚短,现代化、规模化肉牛养殖技术与标准还不够成熟。相比于畜牧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无论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水平,还是管理体制的规范完善标准,均相对较低。这便导致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生产成本较之较高,严重影响了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另外,我国对规模化肉牛养殖过程与生产产品的规范标准较低,导致养殖场为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科学养殖方法与程序,过度扩大养殖数量,造成肉牛生长滞后、产品质量不佳。更有甚者,为快速给肉牛增重,向肉牛饲料日粮中添加有害化学药品进行催熟,导致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健康。
2.2技术落后
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时间较短,对规模化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某些经济和信息相对落后的地区,肉牛养殖人员对肉牛专业养殖技术的认知与掌握不足,饲养方式与技术较为原始、落后。无论是科学饲养、合理育肥,还是疫病防控方面,仍旧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缺乏专业的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训,导致养殖效益低下,严重影响肉牛养殖业发展。
3提高规模化肉牛养殖技术的措施
3.1规范标准
制定严格的养殖、生产规范标准,是完善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基础与重点。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养殖场建设标准、肉牛养殖饲喂标准、疫病防治防控标准、肉制品评级标准与污染物处理标准,才能促进我国肉牛养殖业迈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程。除此之外,还应建应的法律法规,科学规范并改造肉牛养殖业的生产养殖模式与产业结构,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与质量,促进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3.2引进、开发新技术
加大科学规范饲养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力度,引进或开发现代化新型养殖技术,是肉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让基层肉牛养殖户与养殖场掌握更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养殖业发展壮大。另外,随着肉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工作也不能落后。开发出更多便利性、简易性、规范性养殖新技术,对肉牛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这需要更多科研力量与科技人才的支持与帮助。
(一)然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就比如牛圈选址不合理,栏舍建设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饲料种植和贮备缺乏规划,农民的防疫意识薄弱等,为今后的肉牛饲养生产埋下了隐患。其次,是没有把好种牛挑选关,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养殖成本,引进的种牛体重不一,体况差异大,经长途运输后,发生疫病,甚至发生死亡。三是饲养方式传统落后,管理粗放,防疫意识淡薄,常发营养类疾病,生产受阻,影响养殖效益。(二)缺乏完善的肉牛生产体系由于松阳县的肉牛养殖起步较晚,因此缺乏完善的肉牛生产体系。当前松阳县的肉牛养殖主要以农民为主,受农民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当地农民根本没有意识到完善肉牛生产体系这一概念。从种牛和小牛的引进、养殖管理过程、繁育过程等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样一来就导致松阳县的肉牛养殖效率偏低。(三)饲料投入不合理青饲料是肉牛养殖当中必不可少的,然而松阳县几乎没有人工种植的青饲料,加之荒地缺乏管理,青饲料产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肉牛养殖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秸秆未加工直接喂养,青饲料投喂量少,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到了肉牛的肉质,也影响到了肉牛的生长和产量。(四)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松阳县当前的肉牛生产养殖主要是以农户为主,小型肉牛的家庭养殖场和专业的农场饲养户较少。这种分散的肉牛饲养方式使养殖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养殖的技术水平推广及生产方式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了养殖效率低、出栏的肉牛肉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如何促进松阳县肉牛养殖的发展
根据松阳县丘陵地区的实际情况,筛选出比较适合规模饲养、抗病力强、生长发育以自繁自养为主的肉牛品种,可以利用原有的旧废弃房屋进行改造作为牛圈,结合山上草坡、草地放牧,节省成本,集镇附近以引进牧区的架子牛进行育肥为主。二是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肉牛饲养技术方案,以节约粮食为目标,采取以粗饲料为主,以精饲料为辅的育肥技术,因地制宜制定不同育肥阶段的饲料配方,种植优质牧草、开发草山资源、推广秸秆氨化、青贮技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三是加强牛的疫病预防和控制,根据不同饲养日龄注射各种疫苗,做好防暑、防寒和保温工作。发展松阳县肉牛养殖龙头企业要促进松阳县肉牛养殖,首先必须将原本分散的农户和肉牛市场连接起来。应当在松阳县发展肉牛养殖的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当地的农民,形成公司加农户或养殖合作社的模式,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养殖户,逐步带领当地肉牛养殖户的肉牛养殖走向专业化,使松阳县的肉牛生产、管理以及繁殖等走向专业化、一体化。除此之外,企业或合作也会为农户带来更为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松阳县的肉牛生产率和牛肉质量。优化松阳县土地利用,开拓青饲料来源当前松阳县的肉牛养殖过程中,青饲料的缺乏是导致肉牛养殖效率低的原因之一。鉴于青饲料缺乏以及松阳县荒地多的情况,当地可以通过在荒地上种植牧草的方式来增加青饲料的来源。与此同时,在种植牧草的过程中还应有所选择,应当选择适宜当地气候且产量高的品种。推行标准综合化的养殖模式首先,推进规模化肉牛养殖,肉牛养殖的规模化使养殖户从原来的小打小闹的养殖走向规模化生产经营。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肉牛养殖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促进松阳县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其次,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关注投入品的使用,实现健康化的肉牛养殖模式。其中投入品主要为饲料和药品,饲养牛的饲料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不得对肉牛投放违禁的添加剂、激素等,而在药品的使用这一块,应当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控制对肉牛的用药。最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牛圈卫生打扫和牛圈的消毒工作。对于牛圈的卫生工作要做到及时清理牛粪便以及剩余的饲料,保持牛圈的清洁,并要按时消毒,防止牛圈细菌的滋生传播。除此之外,对于患病的牛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总结
我国肉牛养殖产业起步较晚,很多肉牛养殖场仍然应用传统老旧的肉牛养殖技术,导致肉牛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只有应用规范化的肉牛养殖技术才能切实提升肉牛产品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牛肉产品。本文就是对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1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肉牛养殖主要是以散养为主
我国肉牛养殖起步较晚,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还不健全。肉牛集中养殖的模式还没有普及,仍然以散养为主,而且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肉牛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能及时吸收外界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仍然是将肉牛放养,特别是小牛犊的培养阶段,经常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还会因为管理不当导致牛犊患病死亡。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肉牛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
1.2饲料质量较差,营养成分不够完善
很多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他们在选择饲料时更多倾向于小厂家生产的质量、市场销售价格较低的饲料。这些饲料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营养搭配不合理会抑制肉牛的生长,降低肉牛产品生产品质,使肉牛合理化的增肥,肉质的鲜美程度不能达到市场需求。
2肉牛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2.1牛犊饲养管理
刚刚诞生的小牛犊因为身体免疫力较低,机体内部抗体较少,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可能导致牛犊死亡。母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饲养人员应让牛犊及时的吸收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加牛犊机体抵抗力。小牛犊诞生后饲养人员需要对其脐带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其放置于经过消毒处理的干燥区域,并且做好该区域的保温工作,然后在应用母牛的初乳喂养小牛犊。此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是,小牛犊诞生到初乳摄入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h。牛犊诞生4个月以后,母乳的营养不能满足牛犊生长的需求,这时饲养人员需要进行断奶处理,断奶前要应用营养均衡的饲料辅助喂养,代替一定的母乳摄入量。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不能良好的调控自身体温,饲养人员需要对牛舍进行恒温设定,牛舍的温度不能低于5℃。小牛犊生长2周之后饲养人员需要在其角基处进行凡士林的涂抹,然后在应用一些磨砂类的物质对该部位进行摩擦,其目的就是促进牛犊角基的脱落。
2.2肉牛品种的选择
要想使肉牛产品的生产品质可以达到市场需求,肉牛饲养人员一定要做好肉牛品种的选择工作。饲养管理人员对不同品种的肉牛特质需要有较深入的了解,杂交牛体重增长情况较为良好,可以产出大量的牛若,但是该品种肉牛的牛肉品质与纯牛品种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就是要注重牛龄的控制,出生牛犊肉质虽然非常的鲜美,但是肉牛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年龄较大的肉牛,肉质口感会很差,所以通常情况下牛龄需要控制在一周岁以上,但是不能超过2周岁。肉牛的体型与牛肉生产品质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所以饲养管理中需要结合肉牛体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
强化要素引领突出扶持重点
去年,临武县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稳定生猪、临武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以调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的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科技示范户组成、示范基地类型等要素为抓手,加大对肉牛养殖的扶持力度。全县遴选的150户科技示范户中有100户是牛羊养殖户,占总示范户的66%;21项主推技术中有13项涉及肉牛养殖,范围涵盖优质牧草种植、秸秆氨化、肉牛育肥、冻精冷配等方面;精选37名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指导员队伍,对接肉牛养殖,深入乡村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引领,临武肉牛养殖驶入发展快车道。一是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使全县人工授精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现在的83%,出生犊牛平均体重由原来的40斤增加到现在的80斤。目前,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良种肉牛的养殖量占全县肉牛养殖量的95%以上。去年全县引进良种母牛1600多头、优质肉牛5000多头。二是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标准化牛舍建设技术,加快淘汰简易牛棚。2014年以后新建规模牛场,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本达到省级以上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全县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 83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16个。
借力资源优势撬动民间力量
临武地处南岭北麓,气候温暖湿润,可利用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养殖。同时,临武紧邻珠三角和长株潭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曾经的矿业大县,民间资本雄厚,也让临武养牛业发展有了坚实的资本市场。
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临武在良种引进、企业引入、技术推广等方面收获颇丰,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全县的良种化、规模化水平。全县肉牛规模养殖户由2013年10余户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户,其中年存栏50头以上有80多户,年出栏200头的有38户。2015年引进的众兴生态畜牧有限公司,把母牛繁殖、品种改良基地从江西省井冈山搬迁到临武县万水乡,辐射带动楚江、麦市等乡镇的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指导周边养殖户进行肉牛品改,被评为临武县养殖业科技示范场。另外,去年引进的正腾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划打造一个总部在临武,基地在湘南,市场在全国,集肉牛养殖、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企业。目前,全县已发展肉牛养殖合作社3个,流转山地5300多亩,种植优质牧草820多亩。全县投入肉牛产业的资金已达8亿元,有投资意向的资金近20多亿元。
创新管理培训拓宽脱贫路子
全县严格肉牛产业发展管理,建立了养殖业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和养殖技术推广专家组,加强项目领导和技术核心指导,形成了农牧局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示范场(户)网络管理格局。同时,严格考核,从养殖场(户)指导、学习积分、信息报道多方面对技术指导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另外,推行分类管理。针对畜禽品种、养殖水平不同,由技术指导员结合实际,突出养殖场所差异化管理。在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时要求有记录、有相片、有资料,做到“雁过留声”,有据可查,使指导员挑起“担子”,做好“责任田”,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去年,全县对150余户肉牛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现场指导,推广养殖新技术23项,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帮助培训人员1800余人,协助购置实用技术书刊500本,器材6万元。
临武一直重视学习借鉴,把学习交流的课堂设在全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多批次派出技术组和肉牛养殖示范户远赴重庆、贵州及本省的怀化、湘西、娄底、永州等地考察学习。同时,利用农技推广网络平台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为养殖户交流学习提供渠道。
关键词: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66-01
随着我国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肉牛专业化小规模养殖模式仍处于主导模式。该养殖模式在短期内是不会发变化的。本文根据四川大竹县不同肉牛养殖模式的调查,比较了不同肉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供参考。
1 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模式
1.1 养殖规模调查
四川大竹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引进夏洛莱、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
据2010年8月份统计资料显示,四川大竹县肉牛数量为185 400头,其中能繁殖母牛的为185 000头。调查表明,约15%的家庭养殖户采取的是农户个体分散养殖模式,主要以家庭养殖户为肉牛养殖的基本单位,他们建造专门的牛舍,一般一个养殖户养殖肉牛的数量在20~40头。35%的农户采用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技术,他们大都分布在村子的边缘,每户养殖肉牛的数量在50~70头。剩下的55%的养殖户是专业化小规模养殖,这种养殖户一般是专业从事肉牛养殖,肉牛的养殖数量在500头以上,建造的是大型的肉牛养殖场。数据显示,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模式大部分是专业化小规模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投入少、收益快慢的优点。
1.2 不同肉牛养殖模式介绍
1.2.1 农牧户个体分散养殖 养殖户根据自有的劳动力、饲料及资金情况来确定养殖的规模,一般养殖数量在20~40头,也有部分养殖户肉牛数量为10~20头。养殖户有自己独立建造的牛舍,掌握了独立培育牛仔的技术,有的农户参加了养牛行业协会,由畜牧站统一进行疾病防治和统一指导。饲料的供应方面一般是玉米秸秆或者玉米轴心经过粉碎制成,精料一般是采购浓缩配合饲料与自产玉米配制而成。肉牛的养殖时间为4~6个月,养殖户的主要收入就是靠出售肉牛。
1.2.2 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 在肉牛养殖实力较强的地区,统一建设养殖基地。农牧户可以承包养殖园,养殖基地对肉牛进行统一的疾病防治、防疫管理、技术服务等。肉牛的养殖周期大约为3~5个月,这些养殖户也是以养殖肉牛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通过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强化了规模化生产,使四川大竹县的村容更加整洁,大大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1.2.3 专业化小规模养殖 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建有自己专门的牛舍,养殖规模在400~600头。肉牛的收购和外销由其自己联系,疾病防治和防疫管理由畜牧兽医站进行专业指导,饲料的供应一般是外购。肉牛的养殖周期为3~5个月,牛粪自用或者作为农家肥出售,需要雇佣劳动力,收入来源也是以出售肉牛为主。
2 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计算
2.1 肉牛的养殖成本
肉牛的养殖成本是根据养殖时间按日成本计算。成本包括两部分: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其中直接生产成本是指肉牛的购买成本、饲料费用、饲养人工费和医药费等。间接生产成本是指管理费和利息等,以四川大竹县肉牛养殖为例,养殖户和专业户一般按每头每年10元计算,小规模养殖按每头每年20元计算, 人员费用为每年7 000元。
2.2 肉牛养殖收入
按照全部出售计算,出售一头肉牛平均体重为500 kg,价格为15元/kg,其他的收入包括牛粪出售,按照每年每头牛100元计算。
2.3 净收入
净收入=总收入-总支出。
一、目标任务
2012年,草畜产业项目建设以“人均饲养两头牛”为目标,以“十园千户工程”和现有养殖公司(园区)巩固提升工程为抓手,继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多元化牧草种植,破解饲草季节性不平衡难题;继续抓好架子牛补栏和良种母牛保栏工作,破解肉牛饲养总量不高难题。实现饲养规模由“小群多户”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提升,产品营销由“作坊式”向产、供、销一体化提升,饲养管理方式由传统型向科学化、现代化提升。始终抓好良种繁育、饲草加工、疫病防控、科技服务和市场营销“五大体系”建设,提升“肉牛发展模式”,推动肉牛产业上档次、上台阶。新建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公司)10个;培育科技养殖示范户1050户,每户存栏肉牛5头以上,畜牧机械化程度、饲草加工调制率和标准化饲养普及率均达到100%;创建国家级科技养殖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科技养殖示范基地3个;全年完成黄牛冷配改良3万头,保护良种基础母牛5000头;更新、补播紫花苜蓿2万亩,种植饲料玉米3万亩,推广玉米秸秆揉丝青黄贮5万吨,打捆包膜青贮10000包;继续落实以奖代补扶持政策,重点对规模养殖园区(公司)、养殖大户和招商引资及龙头加工企业予以奖励;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使免疫率、标识率和抗体检出率均达到100%。到2012年底,力争肉牛饲养量达到23万头以上,其中:存栏9万头,出栏14万头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010元,增长18.8%。
二、实施内容
(一)肉牛养殖(园区)公司建设
新建存栏肉牛100头以上养殖园区(公司)10个,其中存栏肉牛500头以上园区(公司)2个,园区(公司)按规划要求建双列式标准化暖棚牛舍和青贮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全,配备饲草加工调制、配送及改良防疫设施设备,规范饲养管理,实现人畜分离。扶持引导开展肉牛规模养殖,增加经济效益,走自主经营、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原有规模养殖公司(园区)巩固提升工程
对历年建设的25个肉牛养殖公司(园区)进行巩固提升,指导开展标准化养殖:
1、规范养殖公司(园区)管理,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督促在家畜防疫、入园消毒、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强化管理。
2、加大肉牛补栏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牛棚满负荷开展肉牛扩繁育肥。
3、制定饲养标准,加大科技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使其将配合日粮饲喂技术、玉米青黄贮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和肉牛高效育肥技术长期应用于养殖生产。
(三)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户建设
1、建设数量
结合县委、政府确定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确定15个村,培育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户1050户。
2、实施地点
新民乡石嘴村、西贤村;泾河源镇南庄村、兰大庄村、龙潭村;兴盛乡红旗村、新旗村;香水镇下桥村、上桥村、暖水村;黄花乡胜利村、羊槽村;六盘山镇李庄村;大湾乡何堡村、大湾村。
3、建设内容
(1)每个村发展存栏肉牛5头以上科技养殖示范户70户,15个村共发展示范户1050户。
(2)示范户保证户均建有50平方米标准化牛棚一座,30立方米青贮池一座。
(3)示范户畜牧机械化程度、饲草加工调制率和标准化饲养普及率均达到100%。
(4)大力推广肉牛科技化、标准化养殖新技术,提高养殖示范户科技养殖水平。
(四)肉牛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创建
1、创建国家级科技养殖示范基地1个。
建设地点:六盘山牧业公司。
建设内容:
(1)制定肉牛养殖技术规程,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购置TMR设备1套。
(2)加大肉牛补栏,养殖公司存栏肉牛达到1000头。
(3)建全自来水冬季提温及饮水系统。购置太阳能热水器10台,贮水箱20个,改造饮水管道500米。
(4)推广玉米秸秆揉丝青黄贮、打捆包膜青贮等新技术,配发秸秆揉丝机一台、饲草拉运三轮车一辆。
(5)培训高技能专业人员4人,养殖技术人员50人(次)。
2、创建自治区级科技养殖示范基地3个。
建设地点:大雪山牧业公司、泾水牧业、犇腾肉牛养殖公司。
建设内容:
(1)开展肉牛分群饲养及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
(2)加大肉牛补栏力度,每个养殖公司存栏肉牛均达到500头以上。
(3)每个示范基地购置饲草打捆机、包膜机1台,推广玉米青黄贮、打捆包膜青贮等技术。
(4)每个示范基地配备10吨型秸秆揉丝机一台,配备饲草拉运三轮车一辆。
(5)每个基地培训高技能专业人员2人,养殖技术人员20人(次)。
(6)使用自治区“良种肉牛管理系统”,对存栏肉牛全部建档立卡,建全肉牛饲养管理生产台帐。
(五)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黄牛冷配改良工作。全年引进优质西门塔尔、利木赞肉牛冻精6万支,采购冻精贮藏液氮2.4万立升,年内冷配改良黄牛3万头。
2、良种基础母牛保护补贴工作。建立改良基础母牛保护管理机制,年内保护良种母牛5000头以上。
3、维修、改建乡村两级黄牛冷配改良点5处。
(六)人工种草及草原管护工作
1、全年更新补播优质紫花苜蓿2万亩。
2、加大草原草地管护力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积极开展草原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加强草原防火工作。
(七)饲草加工调制工作
1、推广饲草打捆包膜青黄贮新技术,采购饲草青黄贮打捆包膜机5台,年内推广青黄贮打捆包膜饲草10000包。
2、加工调制青黄贮饲草5万吨。
(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扶持县内从事草畜产业种、养、加,产、供、销龙头企业,促进草畜产业链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六盘山活畜交易市场“洼地”效应,搞活全县肉牛流通、交易、屠宰市场。
3、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举办肉牛加工产品推介会和建立网络网站等形式,加大对优质牛肉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牛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4、举办2012年赛牛会(含肉牛交易会)。
(九)贷款贴息
对规模养殖公司、养殖大户及饲草加工配送企业给予养殖业贷款贴息。
三、政策措施
(一)项目建设补助标准
1、新建标准牛棚经验收合格后,每平方米项目补助60元,青贮池每立方米补助80元;新建养殖园区(公司)饲草料房也纳入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同牛棚建设。
2、新建养殖园区(公司)水、电入场,公司主要道路、场地用混凝土硬化的,经验收合格后给予5万元补助资金。
3、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户和良种母牛保护示范村存栏良种母牛全部实行建档立卡,经监测后,对长期保栏开展改良繁育的每头母牛每年给予500元补助。
4、新建一处黄牛冷配改良点(面积33平方米以上),并配置完备的冷配改良器械,给予补助资金1.8万元;维修改建黄牛改良点,每个改良点补助资金6000元。
5、养殖户每种植1亩紫花苜蓿项目补助2kg种子。
6、对规模养殖园区(公司)及养殖大户投放中型畜牧机械,散养户投放小型畜牧机械,畜牧机械享受自治区农机具补贴政策。对未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的饲草拉运三轮车,采取项目补助、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发放到养殖园区(公司),每辆补助0.8万元。
(二)贷款贴息
对新建的2个存栏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公司给予贷款本金50万元利息贴息。对其余新建规模养殖公司以及养殖科技示范村的养殖示范大户给予贷款利息贴息。
(三)落实以奖代补政策
1、新建养殖园区(公司)以奖代补。新建肉牛养殖公司按标准完工后,改良防疫设施设备齐全,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能够开展规范化养殖,存栏肉牛在100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200头以上的奖励10万元,300头以上的奖励30万元,500头以上的奖励50万元。
2、养殖园区(公司)巩固提升以奖代补。鼓励原有养殖公司(园区)加大肉牛补栏力度,经监测,牛存栏长年稳定在1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奖励5万元;牛存栏在2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奖励10万元;牛存栏在3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奖励15万元;牛存栏在5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奖励30万元;牛存栏在10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3、养殖示范户以奖代补。年内确定的15个村1050户养殖示范户,经对基础设施验收及牛存栏监测后均达到要求的,每户给予3000元的奖励。
4、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以奖代补。对于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科技养殖示范基地,经验收达标后,分别给予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和10万元。
5、饲草青黄贮以奖代补。饲草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园区(公司)和养殖农户开展玉米青黄贮的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为:500立方米以上的每立方米补助25元。大力推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每吨补助80元。
(四)龙头企业以奖代补
1、对当年通过招商引资或其它方式在我县从事肉牛屠宰加工的企业,年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年终一次性以奖代补100万元;
2、经检疫监测,年屠宰加工肉牛在10000头以上,年终一次性以奖代补50万元。
(五)建立保险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草畜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举办2012年赛牛会(包含交易会)
举办2012年赛牛会(包含交易会),对县内养殖园区(公司)及农户饲养的良种肉牛进行选评,对获奖牛主给予奖励。
四、管理办法
采取政府引导,银行支持,协会管理,农民参与,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
1、养殖园区(公司)建设管理。县委、政府与各乡镇签定养殖园区(公司)建设责任书,制定责任制、限时制。各乡镇要按照肉牛养殖园区(公司)建设规划设计建造,实行“八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建造模式,统一饲养模式,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污染治理,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销售。
2、良种母牛保护监测管理办法。对确定保护的良种母牛统一佩戴耳标,开展建档立卡,建立台账,全部录入计算机管理,长期进行动态监测,年底对存栏稳定,且能够繁育的良种母牛给予补助。
3、存栏母牛、犊牛保护办法。对全县存栏母牛和良种牛犊实行保护,对屠宰和出县境的母牛、良种牛犊实行逐级报批制度。
4、牛棚、青贮池建设管理办法。继续鼓励支持养殖大户建设肉牛集中养殖园区(公司),实行人畜分离,科学养殖。养殖示范村牛棚、青贮池建设实行报批制度。
五、主要措施
(一)抓责任落实。各乡镇要把草畜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置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县农牧局、畜牧中心积极做好乡镇对接工作,负责选派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每人定点承担1个养殖园区(公司)、示范村的技术指导任务,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