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6-26 16:06:48

序论:在您撰写民俗文化的内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民俗文化的内涵

第1篇

关键词:农民画;民俗文化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都属于其囊括的范畴。其发展渊源可以延伸至千年前的道教功德画,道教在做法事中悬挂用的功德画就是非常典型的民间绘画作品,隆回农民画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吸收运用了功德画的艺术特征,还结合当地滩头年画、木偶戏等题材中富有民俗内涵的表现形式,以及传统民间纸马等创作手法进行综合运用,对当地地域民俗文化内涵作出了非常形象的诠释,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一、隆回农民画中的色彩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大多以艳丽明快的色彩为主,相比较其他地方的农民画而言,隆回大部分农民画的创作者喜欢采用大量的对比色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绚丽的色彩也是隆回农民画非常典型的特色之一,其色彩运用不仅体现着当地的审美表现,还展现出其丰富的民俗内涵。

造就隆回农民画绚丽色彩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隆回地处湘西南,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翠绿茂密的楠竹覆盖着隆回一半以上的土地,浓郁苍翠的竹文化世代影响着当地百姓,他们忠实地传承着祖先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将绿色深深根植于传统的艺术创作中。而当地盛产的“三辣”:即宝庆辣椒、虎爪生姜、红皮大蒜不仅孕育出当地居民热情火辣的个性风采,也让长期生活在这片绿色富饶的土地上的居民拥有火辣、热情、奔放的情感,这些自然环境因素造就了隆回居民在传统农民画创作中对大红大绿的色彩偏好。

第二,是受到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大红大绿一直是民间偏爱的色彩搭配,自古以来,我国的平民百姓习惯于穿青袍,也习惯在建筑上,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用红色来装饰,象征一种富贵与吉祥。唐代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提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来形容江南大地上美好的红绿搭配。拥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底蕴的隆回,在居民传统的观念中同样也偏好浓重而艳丽的色彩。主要流传在隆回县西洋江镇、七江镇的隆回梅山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梅山地区民间艺人走乡串户,为节日婚嫁、神灵祭祀表演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剧目原始质朴,内容极为丰富,浸透了梅山文化的精髓。唱戏的老艺人就喜欢用红绿相间的色彩进行戏服纹样的点缀,无论是绽放的牡丹、充满吉祥寓意的瑞兽还是健硕的云龙,都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变化表现当地特有的人文风情。而配色被称为“中国民间美术一绝”的隆回滩头年画更是热衷于色彩中“辣”味的体现,色彩常使用丹红、品绿、橘黄为基本色调,风格既火辣又明快。受此影响,隆回农民画的色彩搭配也遵循“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的配色准则,在色彩运用上几乎都不会选择黯淡的复色或间色,而选择红绿等艳丽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当地特有的社会人文风情。

二、隆回农民画中的图案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的图案创作,源自当地居民质朴纯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绘制的主题大多与他们日程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民族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农民画不仅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愉悦,更是隆回民俗内涵的传播载体。隆回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滩头年画、民间纸马、木偶戏等都是当地极富特色的非遗保护文化,农民画的图案创作受这些文化的影响颇深。

笔者将隆回农民画图案的创作方法根据其借鉴手法分为两类:一是表象类,即植根于滩头年画影响的再创造。这类农民画的图案创作在选择上以富有吉祥寓意的造型为主,并融入当地悠久的滩头年画绘制形式,进行再创作。隆回滩头年画的图案选择主要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其图案创作造型质朴,手法简练,追求对“神”的刻画,老艺人在图案创作口诀中提及“贵家妇宫样妆,耕织女应时样,娃娃样要肥胖,庄稼汉衣裳越薄越显壮;人各有才,人各有宜,型简而不乏其味,识得此意”,形象的说明了滩头年画的图案特征。而隆回农民画的图案创作也将这点巧妙融合在其作品中。如《喜争窝》的图形创作上就借鉴滩头年画中对人物的绘制手法,五个娃娃个个白胖可爱,造型生动,服饰统一而富有变化,构图对称而不呆板。用线刚劲挺拔,运动感强,强调装饰意味,每个娃娃的神情、动态各有不同,使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得以更好张扬。《大发财源》的创作构思同样以隆回滩头年画的表现形式为依托,大胆创造,将龙的造型夸张地表现为钱币,手捧金元宝的娃娃造型绘制手法则借鉴了运用年画中开脸的手法表现脸部的红润,构图饱满且注重画面均衡的布局。

二是表意类,即建立在隆回民间纸马艺术上的再创造。这类作品主要借鉴隆回民间纸马的表现方法,以形达意,表达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和美好前景的企盼。纸马是民间祭祀用的神像纸,实质上就是一种民间版画,隆回纸马艺术总的图案特征是原始、稚拙、粗犷的。在画面构图上追求均匀饱满,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表现技法上,则以线描为主,线条洗练单纯、清晰明了,善于挖掘对象最具有表现性的形象特征;同时造型上不拘泥于图形各部位的比例,而是着意突出造型的朴质、稚拙。《恭喜发财》的创作便是运用了隆回纸马画的造型特点来传达人们对于富足生活的追求。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和民间纸马画风格类似的粗犷线条来构成整个轮廓,造型也参照了纸马画当中的车夫的形态改造完成的,形象十分生动,色彩运用了滩头年画的搭配形式,车夫的帽子上还写上了“堆金积玉财源广进四季鸿发”十二个大字,把绘画的主题烘托的很到位。《争莲图》的创作也借鉴了隆回纸马画中对于鱼的造型动态把握,黑白的线描构图不仅素雅醒目,而且其表现手法和纸马画也同出一辙,画面描绘了三条鲤鱼争莲蓬的景象,不仅象征着生活连年有余,也烘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隆回农民画中的题材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作品的创作题材较为广泛,如有党政时事类、生态自然类、民俗生活类等等,不同的题材都是在当地不同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隆回地处梅山文化区域,是梅山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梅山文化是以中国最古老的巫文化为源泉,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食则燎肉,饮则引藤”的饮食文化特色、尚武、信仰兆头、招魂风俗等习俗。受其影响,在当地民间每年都有上千年历史的民俗文化如游龙耍狮、扭秧歌、唱大戏、打龙船、唱土地等传统习俗展现。

农民画《唱土地》就充分表现了隆回当地过年时的民俗生活,唱土地是隆回常见的一种民俗活动,是人们对大地的一种崇拜活动,他们往往把新年收成的好坏寄托于土地神灵的护佑,认为唱土地能带来新年有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唱土地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如能护佑子孙满堂、财源滚滚等等。图中的老人是在过年时到每家每户唱土地的艺人,每到一家时,她一边唱,主人先将家里准备好的糍粑分几个给他,然后在艺人举着的仙杖顶端插上香。唱土地这项民俗活动不仅能给新年添加喜庆,还能给被唱者家里带来吉祥如意。

《中秋送瓜》则是根据当地常见的民俗活动“偷瓜送子”来进行创作的。在隆回当地,要是谁家老婆不生小孩,村里人便会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让两个小孩抬着,或者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如果次年生子,必须宴请送瓜之人,以为酬谢。图中两个可爱的小孩背着硕大的冬瓜,趁着明亮的月光送往求子者家中,冬瓜上绘制着吉祥的龙凤纹样,印证了右上方作者对求子者家中的美好祝福:“一对童子偷个瓜,爆竹声中送你家。恭喜头年养个崽,二年生个牡丹花。女子和合就是好,牡丹富贵人人夸”。

农民画《红了》也是根据隆回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的主题创作的。“讨僚皈”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沿袭至今有上千年历史。其本意在苗语中为了驱赶苗蛮。而解放后,“讨僚皈”节成了民族大团结的活动日,瑶汉人民载歌载舞,欢度同胞的传统佳节,当地瑶寨的姑娘们特别爱美,在这个节日中她们从头到脚都是花,所有亮丽的色彩都能在她们娇美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现,这也是花瑶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因此作品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画面的主题,画面中错综排列的火红的花瑶古寨屋顶,古寨前挺拔的绿色古树,还有古寨街道中间花瑶女子手中五彩缤纷的花伞,将主题烘托得既明亮生动又和谐统一。

四、结语

隆回农民画的发展是建立在当地渊远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生活情感的交流需要,具有质朴、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热烈、吉祥的寓意内涵,它所表现的色彩、图案、题材都集中反映出隆回当地的民俗文化内涵,从侧面辉映出隆回悠久的历史底蕴。爱默生曾说过“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随着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探究,隆回农民画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灶头画;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兴灶头画研究概述

灶头画又称“灶画”、“灶壁画”。旧时江浙一带农村普遍以灶头作为燃具,这些灶头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烟柜、灶身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些乡村艺人便在灶头的表面绘上各种图案和纹饰,配上内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头砌毕后用颜料徒手绘于灶头上的壁画,坊间便称之为灶头画。嘉兴灶头画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兴灶头画的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当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与文化工作者。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在嘉兴的海盐、平湖等地拍摄收集灶头画200多张;嘉兴市文化工作者张觉民等人也曾走访了10多位专门从事砌灶描画的民间泥师,拍摄图片60多张,记录了嘉兴地区平湖、嘉善、桐乡、海宁、海盐、秀城、秀洲农村灶头的历史变迁和灶画的传承与变化。近年来、随着民俗学的升温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嘉兴灶头画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关成果。2005年,张觉民的《江南民间美术――嘉兴灶头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载体、工艺特色、文化功能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绍与分析,使嘉兴灶头画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顺的《灶头、灶神、灶画》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灶头的起源和发展、砌灶风俗、灶神的由来、职能等,并说明了嘉兴灶头画的图案布局和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嘉兴灶头画的文化生态环境。同年,王其全的《简说灶头画》对海盐灶头画作了具体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点。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台画研究》对江南的砌灶习俗、灶头的形制、灶台画的种类、灶台画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绍与分析,其内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兴的灶头画。但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现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表征的描述与分析,缺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其二,就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多将嘉兴灶头画视为一种艺术载体,很少将之视为一种文化载体,未能从民俗文化的视野对其作纵深研究,故难以揭示嘉兴灶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所承载的功能与意义。

二、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概括起来,嘉兴灶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类图案、神灵类图案、自然风景类图案、历史戏曲类图案、文字纹样类图案等几大类。

嘉兴灶头画中的动物类图案主要包括:鱼、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龟等,植物类图案主要包括:莲、桃、松、竹、梅、兰、菊、牡丹等。这些图案的绘制虽已注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但对先民原始崇拜观念的继承仍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嘉兴灶头画中有关鱼的图案十分丰富。赵国华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鱼纹时指出:“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远古人类以鱼象征女阴,首先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这种羡慕不是一般的羡慕,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这种崇拜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动物崇拜,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兴灶头画中的鱼图案表现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图案中鱼皆体大肥硕,象征了强旺的生殖能力。而鱼儿戏水、娃娃抱鱼等图案皆含有早生贵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鱼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兴灶头画中的鱼跃龙门、盘中盛鱼等图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样的,嘉兴灶头画中的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等也皆包含着生殖崇拜与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而鹤与龟还带有祈求长寿的寓意。

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莲是灶头画中常见的题材。而莲花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物象,则同样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来看,莲花花瓣舒展,状似女阴,其花心多子则象征多子多福。嘉兴灶头画中也有较多关于桃的图案,而桃也与先民的生殖崇拜与祈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经・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里的“桃”同样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当然,发展至近现代,嘉兴灶头画中的桃图案更多的应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外,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体现出Mr]的道德价值观念,最为典型的就是灶头画中的松、竹、梅、兰、菊等图案。

嘉兴灶头画中的神灵类图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财神、弥勒、嫦娥等各种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神灵。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其中“东厨司命”四字也出现在嘉兴的灶头画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灵之一。据说道教将灶神视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监察善恶,录人功过,定期上报。如葛洪《抱朴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嘉兴灶头画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图案中灶神身旁还有妻子。在灶上绘制灶神图案还与民间祭灶、送灶、接灶的风俗有关。三者除了细微的差别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来获得灶神庇护的民间活动。嘉兴灶头画中还有着许多山水自然风景图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图、钱江大桥、新安江电站、宝塔、日出等等。这些图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讴歌与热爱。

嘉兴灶头画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的历史戏曲类图案。其中历史故事类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华容道义释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钓等图案,戏曲类有“游园”、“惊梦”、“长亭送别”等图案。不难看到,这些历史故事类图案大都包含着某种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顾茅庐”教育人们要虚心求才、不耻下问等。而戏曲类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园”和“惊梦”是明朝戏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二者也是嘉兴灶头画中比较经典的故事类图案。

“游园”是崇尚个性解放的体现,告诫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而“惊梦”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嘉兴灶头画中也有一些文字纹样类图案,如万字纹、竹节纹等。万字纹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语中为“吉祥之所集”。竹节纹则有节节升高的象征意义。

可以看到,嘉兴灶头画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嘉兴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

三、嘉兴灶头画的保护与传承

(一)成立嘉兴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便极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们所遗忘。为了保存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记忆,有必要建立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设嘉兴灶画网页,面向全世界宣传。

(二)培养灶头画的继承人。要使灶头画这种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必须首先要考虑传承人的问题。

第3篇

关键词:空间展示 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设计思路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1.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路

第4篇

贵州省铜仁第一小学 王国花

摘 要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是儿童的文化背景。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学前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特征。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课程 儿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自上而下”模式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的,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改革受到普遍质疑,脱离了我国儿童文化背景的改革是不可取的。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西方和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中,这种背弃本土文化、远离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缺失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斯波代克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的文化根上去思考、去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源,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民俗文化是儿童的文化背景,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值此多元文化社会时代,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同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学前教育课程的特征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本质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儿童生活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儿童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进行有机融合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包括:第一,必须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当地选择,筛选掉无益的、有害的民俗文化。第二,有益的优秀民俗文化必须符合儿童发展需求,能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优化和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第三,在选择当地优秀民俗文化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与其他民族或地区优秀民俗文化的整合,以培育儿童的多元文化能力。第四,必须遵循儿童生活世界的要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组织,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相通和共容,促进儿童知识迁移的形成。第五,努力追求实现儿童生活世界与课程文化之间的融合。第六,追求民俗文化与儿童课程的共存、共生、共荣。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部本质特征

(一)生活性

生活是“专指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的特殊生命活动。这也是人之自我生成活动,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可能生成。”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生活造就了人,人创造了生活,因此,生活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是人存在的证明,是人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人的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选定的目的与价值为指向的活动。”只有生活才能实现人各种各样的目标、价值和意义,建构人自身。生活中的人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实体,生活活动是人沉浸于世界之中的活动,人只有在生活活动中才能直面自己,懂得人存在的本质。生活是人自身不断生长、发展的动力,人是在生活中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人的改变与生活的改变是同一的,因此,要改变和发展人就要改变生活。历史以其确证无疑的事实证明,教育是改变生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方式。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一种生活性课程,具有普遍的生活性特征,其生活性主要表现在:1.课程目标为了生活。来源于生活世界里的民俗文化,具有最为显著的生活实用价值,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现教育即生活、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过程与目的,在立足于儿童生活的基础上,优化与提升儿童生活、追求儿童生活幸福。2.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民俗文化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生活属性,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其外在生活方式是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生活的表达和生活本身,就是“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复合体”,所以,以民俗文化建构学前教育课程,其课程资源来自生活,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3.课程实施成为生活。“我相信——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生活并植根生活。儿童是从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纳一切知识感觉,课程必然依此来安排周围世界,通过有选择的对感性世界及其经验进行组织,使课程成为优化了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真正领悟生活,完成儿童自身的生成、发展与不断完善。4.课程评价优化生活。课程评价既是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引导儿童获得发展的过程,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儿童通过彼此观念的碰撞,加深对生活和彼此的理解,既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实施课程、引导儿童、优化生活,也有利于儿童认识、理解和感悟生活。

(二)传承性

民俗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生活文化,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转变迁,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一种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传承性是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本质特征。雅斯贝尔斯说:“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教育承担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课程必然也担负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传承性表现在:

1.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传承。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丰富的知识,是人类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优化的生活性知识、境遇性知识,生动的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是对民俗文化中优秀知识文化的继承。

2.对民众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精神、信念等的传承。实施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让儿童认同民俗文化,认同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等,培育儿童的民族情感,养成儿童的民族精神。因为学前儿童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儿童文化根性必须从学前期抓起。

3.对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教养经验的传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众在长期对儿童的教养过程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教养经验,虽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适合时展需要,甚至有悖时代精神和医学常理的,但还是有着大量优秀的教养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4.对课程研究优秀成果的传承。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也必然包括对课程研究成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与时俱进地面对幼儿园课程变革的现实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十[J].幼儿教育,2007(12):6.

[2] 朱家雄.从一位国际著名学前教育专家的反思说起——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一[J].幼儿教育,2007(1):5.

[3]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6):43.

[4]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5.

[5]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6.

[6] 7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4.

[8] 陈勤建.中国民俗[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30-31.

[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07.

[10] 叶涛,吴存浩著.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80.

[11](美)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名篇之我的教育信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第5篇

关键词:中国民俗剪纸;文化符号;图腾崇拜;意向符号;农耕文化

一、中国传统民俗剪纸文化的渊源

民俗剪纸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延续发展至今,剪纸中的意向符号运用简约的造型、流动的线条描述着古老的格言、动听的美丽传说,将中国老百姓的人生体验、人生理想、文化理想与小小的纸片剪贴在一起。在传统民间,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寿延年、招魂送病、迎贺新年等等重要活动时,往往要用大红色和黄色纸张剪刻成各种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在农耕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代中国人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中对于安居乐业、子孙繁衍等种种理想都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

(一)剪纸与巫术风俗的传承

在原始社会的混沌年代里,人类以幼稚朦胧的意识体验着风雨雷电、山崩地裂、生老病死等等自然现象,从而产生了恐惧和疑惑的感觉。由此,万物有灵、神人交感、主客混同,成为了原始意识的主要内容。它作用到人们头脑中,便产生了人类童年那种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形象与想象表现人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理想的原始巫术行为。这种巫术行为是原始人站在自然之上企图用巫术的仪式去迫使自然遵从人意志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其巫术宗教仪式中的招魂复魄、驱鬼避邪、祭祀丧葬等主题内容,形成了特殊的祭祀用品和道具。古人最初以实物方式在祭祀仪式上敬奉先人或鬼神的,至东汉纸发明以后,冥纸、纸钱的广泛应用对于先前祭祀实物的替代促使了巫术仪式中的道具――祭祀剪纸在这种原始意识形态下应运而生,装饰纹样上表现出信仰大于审美,讲究象征暗示,功能趋向于综合等地域民俗传承特征。楚文化圈至今也流行着剪纸人招魂、求子、祭祖巫术。在楚国故地,南漳县荆山脚下,巫师用巫术招魂治病的方法就是剪纸人。除了招魂外,在民间巫术性剪纸礼俗形式还有很多,如用剪纸“破五”、“配偶”、“扫晴”等。

(二)剪纸中的图腾崇拜

原始人在意识到崇拜神灵、巫术仪式不能尝其所愿时,由此便产生了对自然的恐惧,这种对自然的恐惧就集中体现在图腾崇拜上,图腾崇拜的膜拜对象被人从主观意识上赋予了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说清楚一点,人们把某种具有特殊自然能力的动植物或其他物体当作自己氏族的标志或象征,认为这种物体同自己有某种血缘关系。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原始人就认为一个群体或个人同某种动植物就具有神秘联系,这时作为万物生长之源的太阳、大地,飞禽走兽、花草植被都成为了古人图腾崇拜的对象。

民俗文化中与莲花相关谐音意象在民俗文化中竞相纷呈,几乎无所不及。如剪纸艺术题材中的鱼戏莲、鱼唆莲、鱼穿莲、莲花娃娃等多种造型充分表现了图腾崇拜中对于莲花形象女子、女性生殖体的象征延引,意在祈愿男女婚姻幸福吉祥,子孙满堂。鱼莲组合更成为了民间常见的生殖象征形象,对于鱼的图腾崇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半坡时期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的人鱼合体造型上,这种人鱼叠合相亲的文饰,反映出当时人类和鱼类之间的特殊关系,把鱼作为生物界具有极强生殖能力的特性通过象征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剪纸艺术中,寄寓了古代人对于子孙繁衍、世代相传的祈盼和理想。

(三)农耕文化再现

农耕社会结构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架,中国古来重农“王事唯农是务”以农为本是传统中国经世的基本国策,在农耕经济支柱下,形成了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影响下,以传统婚姻和宗族制度为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中国民众特殊的心理结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众多文化习俗包括剪纸民俗也就是在这种结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正是在自给自足、安土重迁、礼让仁和、血缘至上、家族为重的农耕社会结构中,才形成了对家庭和睦、家族昌盛、子孙满堂、丰衣足食、幸福长寿等等理想愿望的强烈祈盼,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剪纸文化中体现为“福”“禄”“寿”喜

“丰”五个关键主题,由此而构成了传统剪纸民俗文化的基本意义取向。这些深刻的文化内容通过意象化视觉符号集中体现在剪纸艺术中,诸如鱼戏莲象征男欢女爱,婚姻幸福;五蝠捧寿预示族中长者福寿安康;年年有余(鱼)期盼家族生活富足、家道殷实。至今众多民间艺术家依旧通过传统的审美方式把诸多理想凝聚于这些图形符号的组合之中,彰显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延续性和强大生命力。

二、传统剪纸文化中的意象符号

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知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不同的民族群体对相似符号的含义理解可能呈现不同的“多面性”。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体认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意象是民众将长期传承的“集体现象”“投射到心中屏幕”的基础上,来寄寓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朴素理解,传达他们对理想未来的良好祝愿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

剪纸意象中的不同生灵物象,一般都被赋予了各自不同的符号内涵。老虎、雄鸡、蜘蛛、蟾蜍之类,驱邪逐疫,招魂引灵,实现生与死、肉体与灵魂之间的沟通,民间多以为避邪、巫术、禁忌,所以剪纸就用于象征趋吉避凶、大吉大利。松、龟、松、灵芝之类,寿长质洁,是精神升华、脱俗超凡的精神象征,因而其神异的外形与深处幽静的情境,常常成为最受欢尊崇的人生至境,所以民间高龄祝寿的图画、剪纸常以之作为至佳意象符号。至于鸳鸯、大雁、莲花、金鱼之类,雌雄相匹,清纯优美,姿色靓丽,最富有婚姻情感寄托特性,所以常常为青年男女、婚恋家庭所垂青,寓意爱情幸福、婚姻美满、多子多孙。这正如人类初期先民总是借助野性很强或形貌鄙陋的虫兽类作为崇拜对象,体现人类本真心理,而及至文明后世,取而代之的是温和驯良、妩媚动人、资彩华丽的花鸟秀木作为精神象征,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使然。

第6篇

关键词:他们眼望上苍;民俗文化;内涵

0 引言

“民俗”一词是 1846 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简单的说,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故事和黑人音乐两大类,音乐是非洲黑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成人、诞生、生病、收获、结婚、死亡、打猎都有符合相关仪式的音乐。黑人音乐在黑人民俗文化中占轴心地位,它是黑人艺术的精髓,黑人音乐充分表达了黑人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这些音乐也给苦难中的黑人奴隶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成名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大山之子》及《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两部极富文学性的民俗学著作《骡与人》(1935)和《告诉我的马》(1938);另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五十多篇。同时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1 《他们眼望苍天》中体现的黑人民俗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黑人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此外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也被赫斯顿引入其小说的叙事框架之中。这部小说的叙事框架是一种“故事中的故事”的结构,而这种叙事结构在民间故事传统中比较常见。《他们眼望上苍》共二十章,大的叙事框架是由一个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来讲述,包括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最后三页。故事中的故事则构成小说的主体从第二章到第二十章的前两页这一部分由女主人公珍妮在一个漫长的夜晚亲口对自己的好友菲比讲述自己的人生旅程,而珍妮和菲比之间则刚好又承袭了黑人民间音乐布鲁斯那种一呼一应的模式。可以说,整部小说中黑人民间音乐因素的运用与小说的叙事模式结合得十分融洽,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黑人的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活动,而且也是构成社会整体所必需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是黑人民众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黑人民间音乐舞蹈除了节奏感强、唱声有力紧凑的特点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大众性”。赫斯顿用相当大的篇幅将黑人民众载歌载舞的场面引入到了这部小说中,例如,我们看到的在伊顿维尔镇商店门厅前人们集体狂欢的场景及在大沼泽地的狂欢场景。人们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在这都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集体狂欢带给人们的自由和欢乐,“一切都是为了欢笑”。到处欢声笑语,这是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场景,它表达了黑人民众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

对黑人宗教而言,他们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创造了自然规律,按照上帝的意志,人与自然应该协调一致地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里。故事的主人公珍妮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她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聆听蜜蜂低声的吟唱,享受微微的轻风和和煦的阳光,陶醉在那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和谐世界之中。自然是神灵的存在,这种启示通过梨树传递给珍妮,使她懂得了婚姻的真谛,是大自然这个神唤起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在《他们眼望上苍》中,作者没有放弃对上帝的抒写。祖母南妮祈求上帝保珍妮会得到幸福;斯塔克斯被珍妮讽刺时,他马上想起《圣经》扫罗的女儿对大卫的做法;在遭受飓风时,他们也在问:“上帝是否意在让他们以微不足道的力量与自己较量……但是他们的眼仰望上苍。”这说明,即便是在压迫和困苦中,黑人依然信赖心中的上帝,并相信上帝会带领他们走出苦海。不论是赫斯顿对上帝的态度,还是珍妮对大自然的态度,都较好地体现黑人民族对自身宗教文化的理解。

布道词是黑人宗教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念唱形式的动态交流。小说着力描写了一头骡子的葬礼。在这场极具反讽色彩的葬礼上,牧师和黑人众就如同在教堂里布道一样有反复地呼叫应答。此处的黑人布道词不仅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张,而且也是对乔虚伪本性和权力欲的极大讽刺。赫斯顿在小说中所使用的布道词多数都源于她在美国南方进行黑人文化采风中搜集到的素材,她将大量黑人民族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并将其巧妙融入文学创作当中,赋予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在赫斯顿的影响下,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运用黑人布道词进行文学创作。赫斯顿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黑人布道词给黑人文学和黑人美学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她在《黑人表达方式的特征》一书中就将黑人宗教仪式比喻成唯美的散文诗,将祷告词和布道词比喻成集巧妙与经典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由此不难看出,赫斯顿之所以会将黑人布道词运用到文学创作当中,正是她尊重和热爱黑人文化的体现。

2 结语

以上这些黑人民俗文化和传统的采用和描写使得赫斯顿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黑人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黑人民俗文化因素运用于小说创作,对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内涵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引导黑人重视并且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黑人民族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不管如何,赫斯顿在小说创作中,将黑人民俗文化种种因素巧妙融入,为黑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范例,对后来的许多黑人作家,如拉尔夫・埃利森、伊什梅尔・里德、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家湘.他们眼望上苍[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赵纪萍.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 [J].济南大学学报,2009(5).

第7篇

关键词:岁时节日民俗;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谓医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学一样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人们在与自然界相互适应和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于是产生了和养生保健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岁时节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形成的风俗习惯,包括文体娱乐活动、药物防病活动、除虫除害活动等,这些民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春季包括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生,养生应该助长这种“萌生”的气息,应该晚睡早起,多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使肢体放松、心情畅达,从而增强身体活力,以适应春季生机勃勃的特点。

1.1春节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节的过年习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通常从除夕下午开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为辞旧迎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鞭炮声能振奋人的精神,激荡机体的阳气。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的元宵灯会,猜灯谜等节庆活动,除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更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调养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娱乐表演,龙为四大灵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翻腾之美。因此舞龙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狮子在中国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舞狮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糅合了传统武术、简易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内容,舞狮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舞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锻炼人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上巳节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这三节在时间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叫“上巳节”,有的地方又叫“踏青节”,在宜良,男男女女在这一天要携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关节老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节日。剑川白族在三月三举办梨花会。当地白族结伴到梨园进行野餐,弹起三弦,唱起山歌。壮族“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这一天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对歌以未婚青年男女为主,但小孩、老人可来旁观助兴[2]。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类似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家宴请宾客,年轻人比赛对歌、游泳,小孩则在河边划竹筏、打水枪等。

民间俗语说:“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上巳节是各种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所以驱虫也是很多地方要进行的民俗活动。通常人们会用荠菜、柳枝或者枫叶等驱避虫蚁。如在浪穹,人们就用荠菜遍插甑釜厨灶,用来制服黄蚁。从中医角度来说,荠菜性味甘、凉,无毒,入肝、脾、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治疗腹痛,它的茎加热后可以驱虫,因此也叫“护生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如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这些害虫会叮咬人体,还可以传播传染病,因此岁时驱虫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在除害灭害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

1.3春季特殊节日民俗花朝节,俗称花神生日,是民间祭花神的日子,时间大概在农历二月份,但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时间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彝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称为“插花节”。人们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在村前、寨口、路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缨花插满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四,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鲜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花山、花亭和花台,人们在各条花街上观赏和嬉戏。农历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鲜花节”,人们聚集在贡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焚香行礼,向仙女献鲜花。祭拜结束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将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素问・举痛论篇》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认为一个人精神愉悦,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处于健康状态[3]。花朝节人们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唱歌、跳舞,尽情欢笑,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时间从农历三月十日开始为期一周,赛马、射弩、赛龙舟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云南通海在清明节时还会举行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时,炮声响起,各水手要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排除毒素。中医认为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经活络”[4],在春天放风筝能舒展四肢,疏通经络,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还能开阔视野,使人心旷神怡。春季的这些体育活动习俗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2夏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最为炎热,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就是因为心火过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悦,情志平和,不要躁动,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至,此时毒虫易于滋生,是各种疫病易犯之时。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在云南昆明、景东等地方这一天会有驱虫的习俗活动,人们用灶灰围墙以避蛇虫。清代《浪穹县略志》记载,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县)一带,人们还会在门上插白杨,用灶灰撒房屋周围,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节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古人认为此时邪毒最盛,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古代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祛除恶气,避免疫病的发生。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叶、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的习俗。如镇雄的“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采摘野草,回来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传,五月五日是药王的生日,壮族在这一天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药市,上市的生鲜药物有数百种,会有上万人聚集到此来赶药市,因此端午节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药王节”或“沐浴兰汤节”。端午节前后,由于时令气温湿热,正适合各类病虫害滋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候,而此时也正处于阴阳际会,人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蒲挂艾,其实这就是一种季节性预防疫病的行为。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味苦、辛,性偏温,入肝、脾、肾三经,本身带有香气,可以解毒气,中医常用来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种水草,与兰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其带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杀虫,有开窍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节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节仪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内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一切害人虫!”熏灭毒气,是为了驱避蛇蝎之毒,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彝族在火把节时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代谢、排除毒素,达到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在预防疾病发生时会考虑到不同节气的致病特点,顺时、顺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俗称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灾病。中医讲究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些防病消灾的习俗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过春生夏长之后,进入秋收之时,随着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7]。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拉祜族的“月亮节”和中秋节相似,全家人会聚在室外一边吃菠萝、芭蕉等果品,一边赏月、祭拜月亮,老人们还会到亲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边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一项娱乐活动“偷南瓜”,晚上月圆之时,村子里的小孩相约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无论偷到谁家的,主人都不会责怪,孩子们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阳节时,民间还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利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动。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这种萧条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凄凉、悲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多和朋友、家人结伴去户外游玩、畅谈,使情绪安逸、宁静,神气收敛。对少数民族而言,秋季举行的节日活动大多数以收获和感恩为主,其中新米节是最流行的节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节是为了庆贺稻谷丰收的节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游艺活动,如拉祜族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佳节,新米节全用新鲜的食品,席间,老人咏祝词。宾主围坐在火塘边咏唱古诗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弹弦、跳笙舞。这些节日活动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让人肝气舒畅,心平气和,为进入冬季而保养节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的意思。

4冬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冬季自然界都潜藏阳气,要注意多晒太阳保暖,以补充阳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区在这一天会宰猪腌肉,以备过年时享用,据说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坏,可长期保存,又特别香嫩,具有很好的补养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补品。

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主要活动是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要择日打扫卫生,一般选在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家居用具,将家里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污垢彻底打扫干净,俗称“除尘”或“掸尘”。由于“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积累下来的灰尘污垢清除干净,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这种卫生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洱源凤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外,还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在腊月进行扫尘,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传播,这种习俗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5小结

中医认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昼夜晨昏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而健身防病的风俗习惯。按季节气候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顺应四时节气讲究卫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岁时节日民俗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袭和推崇,并成为引导当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帝内经・素问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4]陈仁寿.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J].中医药文化,2008,(4):50-52.

[5]郭军华,何清湖.谈四时养生之夏季养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3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