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音乐课的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6 16:06:46

序论:在您撰写音乐课的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音乐课的教学

第1篇

一、巧用象声词

低年级学生虽然爱说爱动,但是他们观察、创造、模仿的能力都很强,而且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因此,我常常利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来帮助学生练习发声,掌握简单的节奏。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通过教师的体态表演,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声音;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完成,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叫声学出来,大家就会一起来模仿。如,小鸡“叽叽叽”、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这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达到了良好的练声效果。

二、抓好课前“一分钟”

低年级的小学生爱动爱闹,大都源于他们喜欢唱唱跳跳和敢于表现的天性。如果教师能在课上专门为他们创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空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把上课前的一分钟变成表演一分钟,学生可以在音乐课的小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猜谜语等,以此带给他们无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和盎然的情趣。如教学《我们的田野》时,我以“田野”为题,通过多媒体画面,歌曲伴奏音乐作为配乐,营造一个诗一般的意境,如美丽的田野、金色的鲤鱼、碧绿的湖水……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和舞蹈对画面的环境进行描述和表现。从而引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从中得到陶冶,带着美的感受演唱歌曲。

三、用图片、游戏等辅助教学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他们学唱歌都是以听唱为主。一旦歌词过长或不被学生理解时,就会影响学唱效果。教师若采用图片与教唱结合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印象。我在教唱《我有一只小羊羔》时,亲自动手绘制了小羊羔的卡通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可爱的小羊羔吸引住了,非常容易地记住了每段歌词,也轻松地学会了这首较长的歌曲。

音乐游戏能在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参与和竞争心理。如在教《火车开了》这一课时,刚开始学生们情绪不高,这时我就告诉他们:“现在,老师愿意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愿意吗?”于是,学生们兴奋起来。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找个“司机”,其他学生跟在“司机”后面,他们高兴地唱起来,好像真的坐上了火车。学生们和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充满了愉快真挚的情感。音乐课上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做跟着电子琴的节奏读歌词的游戏,也可以和学生做“我来唱,你来接”的游戏,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听声音找朋友”、“听敲鼓快慢走”、“高音低音蹦蹦跳”等活动,都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学习的乐趣。

四、注意多赞扬、常鼓励

“争第一”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在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一句简单的赞扬,都会让他们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使是某个学生上课发言的声音大了些,我也会把握时机,利用各种方式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赞扬。这样,不仅可以暗示大家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也使表现好的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另外,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也能达到激发学生不服输、争上游的教育效果。把学生分成小组,展开竞赛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虽然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不够强,但他们争优的好胜心却很强。我在教学中,常通过“争夺小红花”、“颁发小奖章”、“书上印朵大红花”等做法来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心灵在交流,充分展现着集体的力量与智慧。

五、发挥最后“一分钟”的作用

第2篇

一、发声练习要简单、多变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正确的指导课堂发声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比如说教学生发音时,特别是小学生,要注意循序渐,从易到难。刚开始接受训练时,可以安排一些闭口音,如:lu、mu为主的母音训练,旋律线简单、流畅,音域不易过宽,以轻声唱法为主,让学生通过练唱,慢慢体会声音和谐、柔美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地加一些其他的母音。练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抓住发声的气息、口型、咬字等技能的训练。在教法上,也可以灵活多变: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着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小动物的发音,来设计教学。比如:我用头因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发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2.注重趣味性

练声是件很枯燥的东西,如何引导学生,我想“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这就要靠教师用开放的手法来组织训练。我们也可运用多媒体课来辅助发声练习,例如《森林中的回声》,教师可以给学生放短片,让学生听5--∣5--∣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在初步练习唱的基础上,由学强弱。为了激发学生发声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体态、动作更形象地表现回声的歌唱效果,如“呼唤”的体态语,回声部分用侧耳聆听的体态语。这样学生就会活跃起来,并且把发声作为一件很有趣的活动进行,并且掌握得也快而活。

3.编旋律短句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练声形式,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简单、多变的发声练习,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表达到练声的目的。

二、节奏练习形象、有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它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的源泉,每一首乐曲中都有它的存在,它与旋律是不可分隔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经过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小学低年级的节奏教学,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节奏练习。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去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1.将抽象的节奏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

音乐节奏源于生活,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应该还音乐节奏本来的面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节奏,感受节奏。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伴奏,听多了,学生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节奏哼了出来。也可以让学生说节奏,结合听到的声音节奏外,还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的节奏。此时孩子们就会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对节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2.游戏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3.模声法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去探究、去创造,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训练,我们一定能将复杂的节奏教学简单化,学生一定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

三、听音练习形象、直观

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激趣;互动;音乐;活动;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58-02

“互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互动可让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音乐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重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歌曲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力图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二、营造音乐氛围,让学生“读”懂音乐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一首乐曲、一支歌曲,使学生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和热爱艺术。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音乐听众,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初中阶段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音响资料,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接触和亲近音乐,从而激趣,陶冶情操。

师生互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为便于互动,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做法不仅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多形式激趣,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1、以“演”激趣。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例如在音乐课上设计“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也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或者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就感。

2、以“赛”激趣。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组表演或采取打擂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奖品予以鼓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乐理知识教学中还可采用分组进行抢答等不同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

3、以“活动”激趣。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如上器乐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学起来兴趣更浓。

四、听、赏并用,提高音乐素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

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整的听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有些歌曲,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往往会被歌曲中欢快、热烈的情绪深深的打动而禁不住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起来。

在教学特点鲜明的民歌时,可以先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往往会被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而纷纷在下面轻轻的模仿、视唱。教师便可以不失时机的带领同学们分析曲子的特点以及演唱风格等,同学们积极地发言、大胆地讨论,很快就能够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乐都必须描述一个场面或者表现一个场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音乐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想象。

第4篇

一、发声练习要简单、多变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着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发声练习曲。

5 5 5 6 6 5 1 5 0 1 5 0 6 5 1

小鸽子轻声叫,咕咕 咕咕 咕 咕 咕

学习前,我用头因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发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练习时,应当要求学生轻唱。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唱得很响。于是,我就说;“同学们唱得这么响,小鸽子会被你们吓跑的。”学生们马上用轻柔、舒缓的声音练唱,真怕小鸽子被吓跑了似的。

2、编旋律短句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练声形式,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在教学时,为了唱好韵母“i”,我编成以下旋律短句来练习,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 4 5 6 5 1 6 1 6 5 3 4 5 6 5 6 5 6 5 2

我爱 小铅 笔,花杆 多美 丽, 我 爱 小铅笔, 天天不离 手,

为了 感谢 你,学出 好成 绩, 为了感谢你,学出好成 绩。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成的练习或所学歌曲自行编写,也可以直接采用歌曲的核心音调或乐句来练习。这样将发声练习与歌曲表现相结合,既达到了发声练习的效果,有使学生懂得,发声练习的最终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总之,简单、多变的发声练习,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 、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表达到练声的目的。

二、节奏练习形象、有趣

节奏在音乐中对于塑造音乐形象占有极重的地位,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住,这就决定了用形象化、趣味化的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各种衬词帮助训练

四分音符相当于学生走路,一步一拍,比紧不慢,用衬词“走”;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一步两拍,慢一些,用衬词“跑”。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如在低年级的节奏训练中,可采用“海狮顶球”的游戏。课前在教室拉一根线,然后在线上挂几个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上贴上时

是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音符,如:ⅹ ⅹⅹ 等等,接着让学生戴上海狮的头饰,每个气球下面站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右手举到头顶,当做海狮的“嘴”。“海狮”们按顺序和节奏连续地顶球,游戏可让几个“海狮”变换进行,也可让一个“海狮”连续进行。其他学生也可左手当做球,右手食指当作“海狮”的“嘴”,按气球变换的节奏连续地进行顶球游戏。学生个个蹦蹦跳跳,学得非常开心。

还可通过“边一边”的游戏来巩固各种接奏类型,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黑板上出示一句节奏,如:ⅹⅹ ⅹⅹⅹ,老师示范用语言来表达:小鸡 叽叽 叽,请学生也用语言来即兴创作节奏。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编:小猫喵喵 喵,小鸭 嘎嘎 嘎。接着,在请学生自己编一个节奏,并说出这个节奏型。如此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却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三、听音练习形象、直观

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如在一二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采用“打电话”的游戏。在琴上弹一个二度或三度音程,然后问:“喂,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do mi”(do mi用模唱)。就着样,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三四年级的听音训练中,可才用才用游戏“在游戏乐园中”。在园中各个游乐场所按音高规律由高到低写上“do si la sol fa mi re do”,然后由老师当“导游”,先由“导游”发令,也就是老师在琴上弹或用竖琴吹出标准音“la”,再弹奏(吹出)一个音或几个音,让“游客”在游乐园中找出游玩的路线,并唱(吹)出。当他们找到目的地时,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四、识谱教学生动活泼

单纯的识谱教学,将学生置于一重一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他们将失去创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势必低落。学生不愿唱谱,教师又认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唱谱。怎样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我采用了跳谱识谱法。

给没个学生发一套长短绳和字母卡片,并在字母卡片的反面画上字母谱,标出该字母唱名所在的位置。在教师里放五根橡皮筋,即五线谱。由一位对唱名位置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在五线谱上随意的跳来跳去,其余学生根据他所跳的位置从字母牌中找出相应的字母唱名。或由反应教慢的学生上来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音阶,学生边唱边跳,凡在线上的用单脚跳,间里的用双脚着地。

由于“跳谱”识谱法是在单位时间内人人参与,又由于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其玩法,所以学生兴趣很浓。它可以将识谱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使学生觉得轻松、变得快乐。

五、音乐考试活泼多样

富有情趣的音乐考试具有教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且能激起他们参与考试的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

在音乐知识考试时,要改变原来一张考卷的开始方法,代之以音乐游戏“美丽的花朵”的形式进行考试。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贴好几种形状、色彩不同的花瓣,然后由老师弹奏一首曲子,由学生把听到曲子的拍号、音的时值、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及划拍符号所表示的花瓣拿出来,组成美丽的花朵,贴在黑板上。这样,考试任务在游戏中完成了。

在游戏中,老师始终不提“考试”二字。让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

第5篇

二、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蟒河镇台头完小 王小兵

史宁中教授认为: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在于发现结论。我们缺少的是根据情况“预测结果”的能力;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而这正是归纳推理的能力。

就方法而言,归纳推理十分庞杂,枚举法、归纳法、类比法、统计推断、因果分析,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综合分析等均可被包容。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借助归纳推理可以培养学生“预测结果”和“探究成因”的能力,是演绎推理不可比拟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双基教育”缺少归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不利,对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利。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可以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1、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2、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3、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第6篇

[案例描述]

以四年级《乒乓变奏曲》一课为例,我让学生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这样的穿着最适合干什么呢?

生:做运动……

师:胡老师很喜欢运动,请你猜猜我在做什么运动?

师做动作学生猜。

师:你们在课间、课余时候都会做些什么运动呢?

师生一起律动。

师:跟着音乐一起做运动吧!

片段二:

听《乒乓变奏曲》。

师:是一场什么比赛呢?为什么?

生:跳绳、跑步……

师:对,因为它节奏很快,很跳跃……

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到底用这段音乐表现什么运动呢?

看图片,再次聆听歌曲,并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

师:你能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吗?

片段三:

听变奏曲,画图形。

再次聆听,让学生用身体造型表现音乐的手段。

师:接下去我们换个方式,用身体的造型表现乐段,听到一个乐段就变一个造型。

再次聆听音乐。

这6个球的颜色是否有变化?

演唱主题旋律。

听琴默唱,跟琴唱并用手指表现音符的高低。

了解变奏,尝试变奏。

师:请你用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自己去尝试变奏吧!

[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课堂一开始从运动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他们聆听音乐并感受乒乓比赛的激烈场面,在快乐的聆听与体验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歌曲,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和谐氛围,快乐前提

快乐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快乐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厌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快乐教学!因此,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前提。

二、参与体验,快乐动起来

音乐课,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快乐地动起来,身体快乐地动起来,情感快乐地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促动引导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因此,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把学生带进广阔的空间,探索神秘的音乐世界,让学生尽情地“玩”“乐”,在“玩”“乐”的过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三、编创想象,乐中见智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想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老一套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而是创造地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环境”,解放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这样,学生们在自由编创中真正感受到了音乐变奏曲,享受到了音乐创作的无穷乐趣。

四、张扬个性,促进发展

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挥。在这节课中,我问学生:“你们能用身体的造型表现乐段吗?”很平常的一句问话,却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不但通过亲身体验,找出了变奏,而且也了解了变奏,这正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他们无拘无束玩乐,自由自在地探索,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张扬,也从中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参与音乐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此时此刻,我觉得,这才是让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激动、为之陶醉的时刻啊!

第7篇

摘要:音乐教学意境是一种模糊教学艺术,在教学意境的创设过程中,意境从潜在阶段所规定形态向最后完成形态转化的关键,在于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的沟通与融合。

关键词:音乐;意境;教学

何为意境教学?意境教学则是教学过程中属于师生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教学客观范畴的境两者结合的一种最佳教学艺术境界。意指的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艺术、教学美的创造过程中所表露出来的思想、情感,其特征是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境指的是教学艺术所表现所反映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其特征是形与神的有机统一。因此,为构建我们的现代音乐教学美学的新体系,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更应该注重意境教学。

在大量的随堂听课和观摩听课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有这样的评论:“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 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听了学生的歌唱,使我们身临其境”。“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些”。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 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 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如:我县一名优秀音乐老师冯蕾在教学欣赏《秋天》一课时,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听赏了音乐,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 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电化多媒体来展示意境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并且很形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例如:我校刘彦萍老师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时,她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

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 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 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杭州大关小学洪嫦老师在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就有较好的尝试,比如:她在教学贝多芬写的A小调 歌曲《土拔鼠》(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本第十二册)一课时,按A[,m]D[,m] E[,7] A[,m]和弦的连接与进行,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八度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我”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织体,就能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较好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 :杭州市下城三小方琦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册)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 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 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

六、用形体来表现意境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夏牧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 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 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杭州市西湖小学肖桦老师在教学《走啊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一册)这首歌时,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形体动作, 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走路的情景。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 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银川二小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宁夏民歌》一课时,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 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宁夏民哥》,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 的歌声更加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