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4:13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原则及贯彻要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09年秋季,德育课程新教材全面推行,这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新教材的编写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内容新颖、独特,充满时代感,为新一轮教改的实施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贴近”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原则,而且是教学中要贯彻的原则。那么,“三贴近”的内涵是什么?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三贴近”原则?
新一轮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德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德育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德育课教学只有抓住并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才能使德育课教学在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中,反映学生的心声,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更贴心可亲、入情入理入心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
一、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德育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中职生的实际。
中职生的实际是什么?据一组调查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仅有1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情绪普遍。因此,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学校和教师不能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要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要把德育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让学生“破茧化蝶”的过程。如何通过教育让学生“破茧”,化成一只只具有健康人格、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蝶”,恰当的德育目标显得尤其重要。北京商业学校提出德育的目标是“德能兼备,做快乐的职业人”,学校的教学计划就是一份具有职业特色的“青年员工培养方案”,很值得借鉴。
二、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德育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陶行知说: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来自生活、走进生活、为了生活,德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脱离生活的德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1.德育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要增强,要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多年来的德育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大道理、虚假空唱高调,脱离实际放高炮,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德育教学,要力戒“假、大、空”,要从学生的现实思想、情感和心理出发,讲爱国首先让学生学会爱自己,讲集体主义也要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德育教学中,正面的要多讲,但反面的也要说说,一味地回避社会现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德育的价值。如:市场经济中利益驱使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的冲突,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网络成瘾、个性过分张扬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要适时反映在德育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引导学生增强辨别批判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2.德育教学要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从小事讲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近、小、实、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收入与支出、学习与娱乐、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并通过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技能,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化、合作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
三、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德育教学要围绕教学各环节全面渗透、倡导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正如一句格言所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德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德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开展“人才招聘会”、“劳动合同签订”、“模拟法庭”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所学知识,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德育教学要变革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旧模式,走出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德育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把以“说”为主的德育变为以“做”为主的体验式德育。
总之,新一轮德育教学改革的螺号已经吹响,德育课教师肩负重担,要勇于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中职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让德育课堂变得可信、可亲、可敬。
参考文献:
[1]王军伟.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路解读.德育课改广东省培训班材料.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三贴近”原则 实效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技能,而且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作为专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课,更应发挥学生在道德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和改进德育课教学,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首先,从学生素质来看:第一是问题学生多,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多,贪玩、厌学现象比较普遍;第二是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被动,成绩不佳,遭受冷遇,往往自信心和上进心不足,甚至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第三是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较多,特别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的各种思想、行为问题逐渐增多。其次,职中学生和家长往往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基础课,认为到职业学校主要学习专业技能,德育课与就业没有关系。因为学生不想学、不爱学,加上没有有效教学方法,所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增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既有较大的难度又非常迫切和重要。经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坚持和贯彻“三贴近”原则,是加强和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
德育课教学中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指在德育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就是指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离不开社会,更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就要求德育课不能只从书本出发,必须坚持面向社会实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步伐相一致,关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做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德育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
贴近生活,就是中职德育课要关注现实生活和专业实际,重点关注生活实例,使书本上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小道理”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把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轻松愉快地领悟深奥的道理。
贴近学生,就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思想认知特点。一般来说,职校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为了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现实困惑和合理需求,关注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为一体。
总之,“贴近生活与贴近实际”的原则是基础,而“贴近学生”的原则是目的与归宿。德育课教学中真正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在备、讲、评价过程中始终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及学生个体特点结合起来,一定能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目标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既符合社会实际,又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职校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又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但情感丰富,动手能力不错。因此,设立教学目标时可以淡化知识性目标,强化情感价值观目标和能力运用目标。另外,德育课教学目标还可以体现层次性。教学目标分层既符合社会价值多元的实际状况,又对应学生思想道德个体差异性的客观现实。十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都能生动活泼地成长。
(二)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内容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德育课更应当和生活融合一起。长期以来,德育课重理论讲解,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德育课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效果自然不好。“三贴近”原则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立足于实际,围绕社会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和个性差异,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此,一方面要依据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实际,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在不影响知识衔接的情况下,对那些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紧密的内容适当拓展引申,对与学生成长发展关系不大又太过理论化的内容进行删减、淡化。另一方面“高、大、空”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紧密联系那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或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学生描述、角色扮演、视频等形式再现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对学生才有感染力。
(三)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方法更具参与性和趣味性。
根据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德育课的特殊性,德育课教学方法选择应体现多样性,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贯彻“三贴近”原则,要求教学方法上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多采用如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防止学生注意力转移,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能对他们有所触动,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不管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注意让学生动起来,有生气、有活力的课堂才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
(四)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德育课教学评价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的确立,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实际,符合德育课程特点。因此职校德育课评价方式必须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测评方法。例如为学生建立日常行为习惯记录表,作为学生期末考评的重要依据;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如对创业成功人事的调查,写商业计划书,家庭收支调查等,增加开放性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测试不仅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而且可以灵活采用口头、面答等测试方式。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而且能反映学生的真实素质,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更信服,从而增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当然,中职德育课贯彻“三贴近”原则对德育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不仅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还要留心身边小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德育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丁香.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突出“三贴近”原则.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1. 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德育职能在建制中隶属于职教科室(无单列的德育主管职能科室),且目前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发展,往往是以学科教学和事务管理等为主体,对德育工作不管不问,因此,中职德育沦为附庸地位。
2. 保障问题。由于德育地位不高,所有的课时都被学科课程占得满满的,唯有的课外时间也被“特长”训练占领,学校没有固定的德育时间;班主任只是维和部队,只管学生生活事务,教师忙于教学,不顾学生品德养成。
3. 资源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技术学习与训练等方面,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县级中职学校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且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致使“德育成员”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到德育的质量和效率。
4. 理念问题。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理念问题同样较突出,如经费投入、政策兑现及时间保障等,受以上多方面问题的影响,致使诸多领导及教师将德育视为附带工作,为发展为“只问课业,不管德育”现状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此外相当一部分领导及教师还普遍认为开展“建设道德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工作是一种无用功行为,并坚持摒弃这种行为。
二、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
1. 构建完善的一整套机制。首先,保障机制。要加大对德育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确相应的岗位编制,构建健全的经费投入体系,以确保经费能够实现专款专用,塑造良好的德育研究、学习及工作等设施设备条件;其次,建设机制。县级中职学校德育实质上为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事业,要求构建健全的责任机制,同时组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学校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明确各机构职责权限,依托责任机制与德育网络,以促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最后,评估机制。要求县级中职学校着力于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及资源整合制度等方面构建该项机制,借助该机制既有助于充分调动德育人员工作能动性、积极性,又对推动德育机构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2. 建立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主要包括德育专项资源制度、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业务统管制度及德育认证制度等,其中运用德育专项资金制度通过统一管理使用经费以规避资源截留或挪用现象的发生;运用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通过统一调配使用人员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运用业务统管制度通过对课程开发、人员调配等多方面进行统一部署,以保证德育工作严谨性、稳定性的;运用德育认证制度通过统一管理德育信息与过程、统一认证德育绩效以防止德育重形式、无效果现象。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依据“五化”标准,同时借助考试考核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直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要保证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确保该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此外要求师资队伍内的各级教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自我,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养。
4. 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教育改革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时刻要准备战斗,因此缺乏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而中国共产中职学生行军打仗时势必会遇到各种庙宇和祠堂,此时可以庙宇或祠堂为学校进行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因材施教原则。中职学生的思想队伍以往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有的思想从未接受过教育,有的思想勉强认识几个人,还有的思想接受过中、高等教育,这就需要依据思想的文化程度将他们划分为多类,之后授予其不同程度的专业技术知识。
关键词:高校; 德育为先; 德育资源; 优先保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13-0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德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基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十分具体而艰巨的工作任务。[1]
“德育为先”既是德育理念、工作原则,又是搞好立德树人的方略。“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为”是指“变成”、“充当”或者“是”,“先”是指“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人或事物。“德育为先”,就是指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优先确立德育意识,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育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现实意义
1.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符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实践。“德育为先”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人的科学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德育为先”理念是以实现人的科学发展为基础进而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因此“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各要素共同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解决这些矛盾最终要依靠人本身。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解决各类矛盾时能够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我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的高度来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3]
3.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摒弃原来的外延式发展而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而不是数量。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智育达到一定水平时,质量的体现就会更多的偏重于德育,“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质量的真正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从而为高校赢得更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高等学校的竞争力。
4.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增强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
人才服务于社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也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意识,可以加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4]
二、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原则
1.优先规划原则
优先规划原则是指优先针对“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的设计。优先规划原则既体现了“德育为先”理念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德育为先”理论实践的起始步骤,为德育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优先规划原则是“德育为先”理念长远落实的根本保障。
2.优先安排原则
优先安排原则是指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相关人员、工作按照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优先的、有条理的安排或处理。这里的优先安排重点要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旨在要对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高效率的配比,目标在于通过优先安排推进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优先安排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优先实施原则
优先实施原则是指按照事先的规划和安排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相关工作的优先实施,是“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重要环节。实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也是将“德育为先”理念具体化的关键过程,优先实施更是体现“德育为先”的核心举措,因此,可以说优先实施是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德育工作重要性的保证。
4.优先评价原则
优先评价原则是指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确定相关对象的价值或者状态,是对“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情况的判断过程。优先评价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反馈,以及相关工作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够体现我们给予德育工作的充分重视,也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准确把握“德育为先”的实践状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实践方法、创新实践途径都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
5.优先保证原则
优先保证原则是指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所需的资源与要素的保障。“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相同环境与同等要素下,给予德育工作的优先保证则是推进“德育为先”理念全面落实的基础。优先保证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是形式主义,而是要将各种条件的保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德育为先”的理念与实施更加具有实际支撑,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
三、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路径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所做出的关于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科学论断,也是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理念。贯彻这种科学理念是“德育为先”落实的根本基础,由传统狭隘的育人思想转化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是实践这种科学论断的重要保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观,以“德育为先”为核心理念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推进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德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渠道,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5]
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对接,一方面要加强对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方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做出不断的创新,深入挖掘各种适合德育课堂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对于“德育为先”落实的效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着重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加速大学生思想道德由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
3.增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它通过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或组织机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并且对学生认知社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分属于高校德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渗透于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每个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社会文化具有更加广泛的植入空间,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6]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常新性使其能够在“德育为先”理念落实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通过文化魅力唤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
4.拓展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新式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拓展落实“德育为先”先进理念的新载体,不断创新“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新途径。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娱乐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网络德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却差强人意,网络作为德育新载体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进行挖掘。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积极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在虚拟环境下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作用,扩大与学生的网络交流空间,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有效利用网络阵地推进“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
此外,区域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遴选一些德育工作较为突出的高校,率先建立一批“德育为先”示范基地,增强区域内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5.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随着全社会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和高校都应当不断的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7]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要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外,也要加强德育学科学术化建设,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辅相成,达到共同进步、相互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高校德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得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硬件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5(9):52-53.
[2]姜树卿.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3-4.
[3]李卫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有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6.
[4]杨振斌.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推进思政工作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12-13.
[5]段庆祥.试论高校专业课德育目标渗透的艺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104-106.
首先需指出,我们所说的德育指道德教育。教育有两个职能:一是教人以智慧(即知识与技能),二是教人以善良(即道德)。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作用,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德行,人格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德育在中国历代都备受重视,成为一个永恒而现实的问题。然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往往只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忽视德育观念的转变,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上表现为无力,缺少对现实的解释;在实践上表现为无效或低效,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德育观念的陈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中最薄弱、最不被人重视的环节。
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过去的学校德育偏离了其自身的规律,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决不是一个技术与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德育思想与观念问题。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来看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从两方面着手贯彻主体性原则。第一,抛弃强迫的行政命令式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组织一切德育活动。强迫命令式的德育只会使学校变成一个加工标准价的工厂,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个性,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的人才,显然有悖素质教育的宗旨。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学生智慧参与的过程。因此,那种单纯的道德知识的传授是片面的,只有行为的改善才能体现智慧参与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组织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电台、电视台、内部报刊、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等等各种活动,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组织、评判。第二,要教会学生选择。教会选择是多元开放式社会对德育必然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瞬息万变,这就给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现在的学生强烈的表现出自主的愿望,而且当感到学校德育与自己思考的问题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相信自己的思考,日益强烈地主张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学校应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功能观来说,应由过去的训导观变成指导观;从教师观来说,应由裁判观变成参与观,强调民主的合作关系;从学生观来说,应由客体观变成主体观。事实证明,只有把学生当成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变化着的主人,才能还德育以本来面目,才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使德育真正成为铸造完善人格的充满活力的过程。
【关键词】互联网;特教学校;德育管理
据新华网北京5月17日报道,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我国各地、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各门学科争相占据这一互动交往平台。网络所涉及的内容除了科学技术外,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也逐步地丰富了起来,蕴涵于其中的价值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网络内容呈现出多样复杂性特征,对于普通的网络使用者来说,由于时间和地理的跨度,以及内容的信息符号化,网络交往的确是具有虚拟隐蔽性。而从网络使用者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的用户2000年1月仅占2.4%,到2002年7月就达到了16.3%,到2006年学生用户已经达到了40%,这体现了互联网生力军年轻化的国际性趋势。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特殊性格、心理往往使他们脱离集体,自我封闭,这使得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网络来倾诉自己的烦恼,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网络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理性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网络使得特教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多样复杂的内容,多元的价值,虚拟隐蔽的交往将使特教学校的德育在网络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特教学校德育管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网络时代的德育管理者必须对网络影响德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不是一味简单地拒绝、抵制,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我们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按照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适时地调整学校德育方法手段,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致的前提下,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
一、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特教学校学生理性思维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较差,思想免疫力不强,学生主体行为容易失范。因此,要求教师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发挥德育管理的主导功能,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而引导的关键所在是,使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娱乐活动,提供有益的网络活动场所。为此,学校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学习的网站,并自觉建设形式灵活多样、轻松活泼的校园网站,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放纵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流向非法网页或沉迷于游戏等,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导致学生的逆反,或落后于时展的步伐。
为此,网络时代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基础。首先要有网络德育意识。在网络时代,增强教师网络德育意识是搞好德育管理的关键。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党和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德育管理,保证德育管理的方向的可靠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网络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得以完整体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作风,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对德育管理的意义,以“人本”关怀学生方能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德育。第三,教师应有一定的网络资源意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只要能主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选择信息提供指导。
二、勤查严督原则
目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普遍比较高,教师除了过硬的思想素质外,同时,还必须具有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提高广大教师计算机技术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熟练地操纵网络、驾御网络能及时地处理网络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说,制作网页,设置防火墙,服务器等等。不仅保证了德育的方向性,还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只有在教师熟练地掌握了网络的技能和技巧后,教师才能真正在网络时代起到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互联网有使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的一面,但是,残疾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会形成与健全孩子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他们把握道德认知能力较差、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思想抵御能力不强,因此,在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勤查严督。经常性地检查浏览历史记录,对于合理的予以鼓励;对于非法地行为应及时地教育、制止。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使用网络的主动性也较强,易于操控。较难的是,社会中的“网吧”和家庭网络的使用控制。因此除了学校外,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起责任来,加强德育网络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网络使用真正的“勤查严督”。
转贴于 三、防微杜渐原则
“防微杜渐”原则,不是禁止学生使用互联网,而是针对学生个体多样性、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而作出必要且适当的反应。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形下,构建相关的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或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控制信息源也是必要的。
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网络技术。特教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是比较有限,而目前的特教学校学生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有时也是有心无力,对学生的说教如“过耳之风”难见成效。有人说,新时代的文盲是不识电脑网络者。因此,不仅学校教师要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家长们也要对此问题加于重视。如今,不少家长还是“电脑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管理乏力。
就如此情况而言,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在思想价值等方面保护特教学校生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编写一定的程序限制学生登录不良网站浏览不良的信息,并为他们引入科学、健康的信息软件,搭建健康有益的网络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借助行政手段加强对社会上网吧的监控和管理,取缔非法网吧。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黑、黄、赌、毒等信息垃圾的传播。贯彻“防微杜渐”原则,真正做到德育内容上纯洁性,增强学校德育效果。
四、谆谆教诲原则
一些学生“道听途说”,或使用搜索引擎时获得的某些网站极具蛊惑性和诱惑性的信息,只要思想上稍微懈怠就容易误入歧途。为了特教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贯彻“谆谆教诲”原则。正如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在这里,贯彻“谆谆教诲”原则,应以鼓励先进为主,批评教育为辅,树立榜样模范积极引导,逐步规范网络德育。
首先,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抵制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网络文化,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这也确实是网络德育的任务之一。并且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规范网上行为,杜绝网上破坏性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通过网络取得的成绩予与鼓励和表彰,以模范榜样典型促进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其次,学校也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及时地对非正常心理行为进行疏导、纠偏,以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隐患。长时间的上网,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建立网络心理咨询站,借助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在自身努力及老师的帮助下,可以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求得心理平衡,达到医治心理疾病的效果。最后,还应提及的是,对学生的监督教育也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也要求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而且还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网络时代德育管理已经引起了不少德育理论工作者和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的关注,网络德育管理是与网络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网络德育建设的滞后,将影响着特教学校德育效果的增强。由此,亟需特教学校的德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在认清时展的形势,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时俱进,全面认识“网络”特征,充分贯彻“导、督、防、诲”四项原则,加强德育网络联系,保障网络时代特教学校学生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健康地成长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特教学校;德育管理
据新华网北京5月17日报道,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我国各地、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各门学科争相占据这一互动交往平台。网络所涉及的内容除了科学技术外,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也逐步地丰富了起来,蕴涵于其中的价值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网络内容呈现出多样复杂性特征,对于普通的网络使用者来说,由于时间和地理的跨度,以及内容的信息符号化,网络交往的确是具有虚拟隐蔽性。而从网络使用者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的用户2000年1月仅占2.4%,到2002年7月就达到了16.3%,到2006年学生用户已经达到了40%,这体现了互联网生力军年轻化的国际性趋势。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特殊性格、心理往往使他们脱离集体,自我封闭,这使得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网络来倾诉自己的烦恼,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网络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理性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网络使得特教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多样复杂的内容,多元的价值,虚拟隐蔽的交往将使特教学校的德育在网络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特教学校德育管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网络时代的德育管理者必须对网络影响德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不是一味简单地拒绝、抵制,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我们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按照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适时地调整学校德育方法手段,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致的前提下,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
一、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特教学校学生理性思维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较差,思想免疫力不强,学生主体行为容易失范。因此,要求教师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发挥德育管理的主导功能,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而引导的关键所在是,使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娱乐活动,提供有益的网络活动场所。为此,学校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学习的网站,并自觉建设形式灵活多样、轻松活泼的校园网站,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放纵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流向非法网页或沉迷于游戏等,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导致学生的逆反,或落后于时展的步伐。
为此,网络时代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基础。首先要有网络德育意识。在网络时代,增强教师网络德育意识是搞好德育管理的关键。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党和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德育管理,保证德育管理的方向的可靠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网络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得以完整体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作风,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对德育管理的意义,以“人本”关怀学生方能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德育。第三,教师应有一定的网络资源意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只要能主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选择信息提供指导。
二、勤查严督原则
目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普遍比较高,教师除了过硬的思想素质外,同时,还必须具有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提高广大教师计算机技术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已是当务之急。熟练地操纵网络、驾御网络能及时地处理网络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说,制作网页,设置防火墙,服务器等等。不仅保证了德育的方向性,还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只有在教师熟练地掌握了网络的技能和技巧后,教师才能真正在网络时代起到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互联网有使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的一面,但是,残疾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会形成与健全孩子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他们把握道德认知能力较差、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思想抵御能力不强,因此,在积极引导,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勤查严督。经常性地检查浏览历史记录,对于合理的予以鼓励;对于非法地行为应及时地教育、制止。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使用网络的主动性也较强,易于操控。较难的是,社会中的“网吧”和家庭网络的使用控制。因此除了学校外,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起责任来,加强德育网络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网络使用真正的“勤查严督”。
三、防微杜渐原则
“防微杜渐”原则,不是禁止学生使用互联网,而是针对学生个体多样性、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而作出必要且适当的反应。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形下,构建相关的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或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控制信息源也是必要的。
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网络技术。特教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是比较有限,而目前的特教学校学生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有时也是有心无力,对学生的说教如“过耳之风”难见成效。有人说,新时代的文盲是不识电脑网络者。因此,不仅学校教师要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家长们也要对此问题加于重视。如今,不少家长还是“电脑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管理乏力。
就如此情况而言,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在思想价值等方面保护特教学校生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编写一定的程序限制学生登录不良网站浏览不良的信息,并为他们引入科学、健康的信息软件,搭建健康有益的网络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借助行政手段加强对社会上网吧的监控和管理,取缔非法网吧。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黑、黄、赌、毒等信息垃圾的传播。贯彻“防微杜渐”原则,真正做到德育内容上纯洁性,增强学校德育效果。
四、谆谆教诲原则
一些学生“道听途说”,或使用搜索引擎时获得的某些网站极具蛊惑性和诱惑性的信息,只要思想上稍微懈怠就容易误入歧途。为了特教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贯彻“谆谆教诲”原则。正如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在这里,贯彻“谆谆教诲”原则,应以鼓励先进为主,批评教育为辅,树立榜样模范积极引导,逐步规范网络德育。
首先,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抵制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吸收网络文化,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这也确实是网络德育的任务之一。并且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规范网上行为,杜绝网上破坏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通过网络取得的成绩予与鼓励和表彰,以模范榜样典型促进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其次,学校也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及时地对非正常心理行为进行疏导、纠偏,以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隐患。长时间的上网,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建立网络心理咨询站,借助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在自身努力及老师的帮助下,可以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求得心理平衡,达到医治心理疾病的效果。最后,还应提及的是,对学生的监督教育也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也要求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而且还要给特教学校德育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网络时代德育管理已经引起了不少德育理论工作者和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的关注,网络德育管理是与网络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网络德育建设的滞后,将影响着特教学校德育效果的增强。由此,亟需特教学校的德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在认清时展的形势,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时俱进,全面认识“网络”特征,充分贯彻“导、督、防、诲”四项原则,加强德育网络联系,保障网络时代特教学校学生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健康地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