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25 16:04:09

序论:在您撰写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第1篇

1强化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

(1)领导要高度重视,转变观念,从营造科研氛围和制定科研政策等方面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增加科研资金投入,为立高水平课题、产高水平成果提供坚实的保障。(2)教师从自身出发,从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反思,发现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点,多阅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或研究领域相关的书籍,构建符合个人科研需要的知识结构,为开展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注重积累,把平时的反思提升到理论高度,并进行整合,掌握时机,抓住灵感,开展科研工作。学校要从领导至教师,从重视科研,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在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及经费支持方面提高竞争力。

2改善科研条件,满足科研需要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科研实验中心,购置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根据条件和需求建设高标准实验室,以满足教师的科研需要。同时注意引导科研经费的使用,争取以科研带动实验室建设,也可通过合作研究方式解决实验资源不足问题,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关系,租用其仪器设备完成科研工作。

3完善科研制度,加强科研管理

(1)根据教师实际科研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有效奖励机制,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以制度形式确定对取得科研成果教师的奖励,鼓励其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将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荐到有关部门申报奖励[1]。(2)加强与附属医院、教学基地、实习基地等的密切联系,与行业联合申报课题,拓宽科研视野和途径,提升科研效果和质量。(3)把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相联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升我校整体科研实力。(4)做好服务指导,搭建科研平台,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目前我校部分教师处在科研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学校为他们搭建科研平台:一是搭建科研能力和水平发挥平台,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二是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向有关专业学术期刊推荐发表优秀论文,报销版面费,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多与专家学者交流[2]。(5)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校科研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也应加快。从目前情况来看,应从科研网站建设和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两方面展开工作,以解决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淡薄、科研管理信息技术运用低效问题,促进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3]。

4组建创新团队,明确研究方向

第2篇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信息网络时展的主动选择。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目前,知识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涌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加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等等。这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时期的国防教育,需要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教师。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当今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对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时较强调进修和科研,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为实施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努力研究和进修。”我国的《教师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然而,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科研是科研部门、是专家学者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要通过专题研讨、请专家讲学、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向教师宣传,促使教师学习,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科研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时代、社会、民族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的要求,我们当责无旁贷。

二、以人为本,全面提高

一是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要善于抓好教育领域中最先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本质,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思路,敢于向权威和假设挑战。科研型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对自己教学中新的发现和思考,要积极主动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实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二是不断积累渊博的知识。为完成本学科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相关学科知识,社会常识、日常生活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科研知识、科学理论知识等。运用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指导科研;灵活运用,掌握系统、边缘和交叉科学等理论,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培养获取和接受信息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学生求知要求也会愈来愈强烈,作为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和接受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使自己适应现代国防教育工作需要。

四是培养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育科研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对课题进行恰当地选择、合理地设计。要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形势,从国防教育改革的实践和部队实际需要中选择和设计课题,包括确定课题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课题能力,文献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提出研究假设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三、打牢基础,掌握方法

要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教学实践或本专业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

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主题目的;二是课题的价值;三是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四是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优化环境,激发能力

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创造型校长。创造型校长,其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造性课题,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等。

二是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是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考查创新教育能力。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

五、交流展示,推广运用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教育科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21-02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是提升学校品牌的动力。但是,目前教育科研没有成为广大中职教师的自觉行为,教育科研对中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在于中职教师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克服认识误区成为当前中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促进中职学校教育科研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中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一)教育科研是中职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教学反思可以促进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1.通过理论学习可以促进中职教师成长。在进行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资料,积累理论知识。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会上做学习交流,交换学习成果。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最快的、最便捷的方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使个人快速成长。

2.通过实践体验可以促进中职教师成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经验的获得是最真实、最宝贵的,中职教师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收获有效的教学经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实践不断地尝试、反思,掌握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技巧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逐步形成个人特色或者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3.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促进中职教师成长。在课题研究中无论是获得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需要经过一个反思过程,教师通过反思能够逐渐提高教学监控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知识,在教学反思中收获经验,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教育科研是中职教师形成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会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和辨析,并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一旦上升为教育信念,就会使教师摆脱“教书匠”的困惑,使平凡的工作变得富有价值。

(三)教育科研是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能够促进自己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良性互动,与课题组成员和同行开展合作研究,研究中会不断自我反思,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变成一位研究型教育者。

二、中职教师教育科研的研究定位

(一)中职教师教育科研的立足点是解决中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专家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目的以探索发现新科学知识及构建科学理论体系为主,要求研究人员具备很高的理论素质,一般中职教师难以胜任。中职教师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实训指导及学生管理工作,处在教学实践层面,经常遇到一些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中职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应以解决中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针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才是切合实际的教学研究。

(二)中职教师教育科研的着眼点是沟通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一定距离。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理念与实践的沟通桥梁。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是各种教育科学理论的践行者。为中职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需要中职教师运用教育科研架起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三)中职教师教育科研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并针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境进行研究,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并适用于课堂教学(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学校管理评价等的研究,为教师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的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中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开展教育科研专题培训。为了提升中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多次聘请区内外专家到学校做教育科研专题培训,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介绍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及方法;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做校本培训,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把专家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充分整合,体现出教师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更新教师职业教育理念。

(二)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提高中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为了加快中职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办法》,在课题管理中采用了全过程管理办法,明确了课题研究申报立项、中期检查、成果推广和结题总结等各项管理要求。对结题课题和获奖的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及相关论文成果等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通过对教师教科研进展监管,教科研成果的奖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出现,推动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三)提升开展教育科研的理论功底。职业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传授职业技能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使命。目前,面对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挑战、新技术的困扰、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法方法的冲击,很多中职教师感到自己教育理念的滞后、知识的匮乏、方法的陈旧、教学手段的落后。为了推进中职教育的发展,促使中职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中职教师应具有更新职业教育理念的紧迫感,以及面对职业教学改革千变万化的危机感,努力打造坚实的理论功底。除了通过自学、参加各种培训等方式提升理论功底,还可以将教育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育经验往往是中职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础,但经验具有局部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中职教师注意经验与理论、实践的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通过科学研究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和具有推广价值的理论知识。

(四)制订教育科研计划,注重教学反思。教育科研活动的计划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活动的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与日常工作不同的是,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地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始终,即行动计划与研究计划的高度统一。教育科研取得进展应该不断地对研究活动认真反思,教学反思目的是教师能够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对教学理念和教育现象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系统规划,确定从发现问题到制订计划,从采取行动到实施观察的具体路径等。二是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评价,发现计划于结果的不一致性,分析解释发生的现象与原因,进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决定下一步研究计划是否需要修正以及做哪些修正。

【参考文献】

[1]何兴明.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教育科研,2009(3)

[2]李海蓉,刘晓芬.教育实验――种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沟通桥梁[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3]吴如林,沈志美 夏小妹. 中职教师教科研发展的基本取向[J].江苏教育,2009(12)

第4篇

一、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 现代教育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教育科研之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决策。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使得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2. 教育科研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对于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二、提升高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 学校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作为学校,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如继续教育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培计划等,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其次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如每年的各科优质课大赛、班主任培训等,这样的外出学习确实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校外一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教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第三,就是坚持校本培训,通过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精心准备,实现集体研讨、集体学习。参加科研活动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下任务、定课题,同时也要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学校的科研活动定会改观。

2. 教师们要学会交流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模式,是给自己增添新鲜的生命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点评、网络交流就是合作,就是学习。没有交流,就没有发现,没有发展。在此基础上自己不断提炼,不断修改,不断优化,这样,才使自己的思维敏捷,使自己的思维活跃,使自己的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合作就是帮助,合作就是前进,合作就是快乐。

3. 教师要勇于、乐于参加教学课堂竞赛。课堂仍然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分轮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校上观摩课,学校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并推选为县市省的优质课选手,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带头人,使一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今,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革新赛课的方式,让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如何完善赛课的评价机制,使我们赛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张园(1980-),女,湖北襄樊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机械电气学部,讲师;张萍(1950-),女,河南商水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机械电气学部,研究员。(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独立学院机械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K11048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8-02

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定位是技术应用教学型高校,与职业学院的技能教学型相比,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这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开展科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学队伍中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一线教学任务,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对培养的学生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教书育人,即围绕教学这个核心来开展。但“研”与“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科研的源泉、动力,同时科研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革新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1]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科研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科研活动凝练和升华知识,继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高屋建瓴的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新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的重要途径

一所高校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科研水平与学术水平。学生质量与教学密切相关,而科研又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科研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活力就会得到增强,教学活动得到促进,培养的学生质量就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相应也将提高。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其科研能力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目前,作为独立学院教师主力军的广大青年教师,其科研能力也不容乐观,他们做科研的兴趣低,积极性差;再加上在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学院的重教轻研的政策导向,导致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参与的项目非常少,科研能力低下,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在科研上有影响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严重不足,既有青年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和时间不足

独立学院的领导通常在思想上不重视科研,甚至认为独立学院不需要科研,致使教学安排占用了极大的比重,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根据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的师生比要达到1∶18。[2]然而由于独立学院依附于母校办学,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导致独立学院扩招的速度很快,学校的师生比普遍低于这个底线。就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而言,青年教师所承担的主讲课程和辅导、实验课程均占学校开设总课程的70%以上。而当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一般都要求使用多媒体,青年教师执教时间短,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备课和上课。同时,合班课比例的增加,班级规模扩大,使课堂教学与教学辅助工作更为繁重,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严重的割裂了科研和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多数青年教师都成了“上课机器”,青年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

2.独立学院考核指标制度使科研活动被边缘化

独立学院围绕教学核心运转,并未把科研成果作为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即便有些学校把其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对成果的要求也不高,致使青年教师科研缺乏驱动力。而青年教师的科研活动总是围绕个人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开展,很多青年教师平时对科研不闻不问,在要评职称之际,想出各种办法拼凑成果,科研活动从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其论文和课题的质量可想而知。须知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年教师对教育科研基本知识的贫乏和技能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意识薄弱,且科研综合素质不高

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教好书,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搞教育研究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仅满足于现状,因而其教学内容得不到更新,对知识的理解也停留于表面,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实质上,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教师科研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研素质的不足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青年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独立科研能力比较弱。学生阶段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且多为被动的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独自科研的能力不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学术积累,对科研方法和过程不够了解,加之科研意识不足,未能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科学前沿的学术动态,这些因素都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起步举步维艰。

三、加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到学校的工作日程上来。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1.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学校应该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在安排其工作时,应考虑到青年教师一方面刚走上工作岗位,承担过多教学任务会占用其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处于科研活动的“体力”旺盛期,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去做科研。

2.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青年教师客观上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劣势,存在着对科研过程不够熟悉、科研方法掌握不多、科研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其开展科研活动困难多、成功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不定期的组织学术讲座,让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类培训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青年教师赴名校进修学习,与名师座谈研讨,采用青年教师进修和考察等方式开阔其眼界,增强其科研意识和能力。[3]同时,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并通过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科研经验,激发其科研潜力。

3.组建科研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以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为引导,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吸收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使科研团队形成不同专业知识优势互补、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群体。分工合作,互相促进,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各个成员的科研潜力,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带动独立学院教学与就业工作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科研团队的组建,增加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同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做中学”的科研培训方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团队合作对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是很有益的。

4.制定相关的科研倾斜政策,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

一是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协调,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收集信息,为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搭桥引线,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题和主持课题的机会,锻炼其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科研前期,在申报课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组织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选题、把关项目申请书,合理预算经费,尽量避免盲目的选题与不合理的申报导致的项目失败。科研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协助或指导其解决科研中间遇到的困难,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协调设备的使用及提供适当科研资助,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督促青年教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成为“绊脚石”。独立学院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应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使教师明白教学并非唯一的任务,有进行科研的压力;另外,也要对他们科研成果内在的潜质、知识积累过程以及探索性劳动进行衡量和相应奖励,如对课题申报未成功者给予一定的补偿等。

三是设立院级课题,增加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学校还可以自筹经费,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资助基金,鼓励以青年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的系列课题申报,锻炼青年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并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他们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

5.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更新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中,为跟上时展的脚步,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刻关注学术前沿,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4]因此,青年教师应利用高校的图书馆等学术资源优势,了解前沿学术动态,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创造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总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对于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独立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是独立学院培养出强能力、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并为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芳,王桂梅.论民办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4-86.

[2]高扩昌,任桂婷.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53-156.

第6篇

一、体育科研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1.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内涵。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解决教学中的相应问题为出发点,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课题的实验、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课题设计能力,运用研究方法能力、撰写报告的能力。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体育实践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2.新世纪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传统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体育教师。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体育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训练育人。

二、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

1.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科研。

体育课是以运动实践和身体练习为主的室外活动。长期的室外教学使一些青年体育教师难以静坐下来,所以,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也难以上升为理论进行推广。理论源于实践,体育教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对体育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平时多动脑想,多用心观察、多交流、多总结,从实践出发,在一线实践中开展研究,不一定要大项目,只要真正思考,这样的一点一滴终究会汇流成河,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个体育教学的主人。否则,平时不动手,到时想写也觉得无从写起。如果平时多动笔,就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也不致写出空洞乏力的文章。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科研的能力。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现代科学技术向体育进行全面渗透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加强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是搞好教学工作,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根本大计。德国思想家莱辛曾经指出:“能作正确理论的人,也会创造。谁想创造,必须学会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给人们以下启示:只有了解现代科技并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并指导体育教学的训练工作。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多种能力。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需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体育教师指导训练的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力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在能力的指导下‘活化’,没有知识的能力是低层次的,没有能力的知识是僵化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多种能力,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3.学会选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体育科研工作是一项从提出问题即选题开始,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研究,接着构思设计、实施方案,最后整理成成果的一环扣一环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选题是起点,是体育科研工作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选题决定了体育科研的设计和实施,决定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因此,体育教师在初次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时,一定要重视选题,学会选题,力争选好题。通过选题,我们要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选题,我们要保证课题设计的通盘考虑、论文写作的选择、使用材料、提炼论点等都能顺利进行。

4.强化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环节,营造科研氛围。

大部分青年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为了尽快地熟悉和胜任教学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对于体育科学技术研究还不太熟悉,一时很难上手。这就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传授一些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带动青年教师一起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帮助他们找到体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逐渐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提高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同时学校领导和体育组组长也应为青年体育教师创设科研氛围。要鼓励青年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多地限制、干涉或要求体育教师按某种固定的形式做事。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经常举办论文评比活动或报告会,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奖励做得比较好的个人或团体。同时,对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个人也要给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让突出者带动后进者,共同提高单位与个人的科研水平。

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科研能力不但成为衡量体育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而且是一所学校办学成绩中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体育科研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在体育科研活动中学习理论,听取讲座,搜集资料,开展研讨,归纳总结,提炼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旭东.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菏泽学院学报,2007.10.

第7篇

一、高职教师科研的价值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支庞大的专业化高职教师队伍已逐步形成,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不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日显重要。高职教育发展的这种新要求和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教育科研推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前沿位置,高职教师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也成方兴未艾之势。

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职业志趣的培养。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时,无论何种规模、何种类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最终都要以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和借鉴。因此,教育科研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推动学科或专业的发展进程。高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和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当前高职教师应着力培养的科研素养

笔者以为,在当前社会创新这个大环境下,高职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培养以下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1.高度的科研责任感

教师担负的社会责任是培养下一代新人,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我们要想在未来的世界之林占据坚实的地位,就必须在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上下一番功夫。教师所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研究怎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高职教师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更应好好研究当代高职教育的新问题和高职学生的新情况,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一句话,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工作和研究。

2.敏锐的科研判断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在科研上刚刚起步的高职教师和研究者来说,要密切关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研究那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实效问题。特别是应该选择适合本职工作需要的,或是具有本部门前瞻意义的,或是选择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学会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作为研究方向。因此,所谓的教师科研判断能力就是要有把握时展要求的、能够着眼于高职教育的效能和价值研究的选题判断能力。

3.强烈的科研参与意识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改革。”现在普遍存在某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有些教师将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那是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的事。“教师的职责现在是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线教师要来个观念上的大转变,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敢于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许多科研的选题往往是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在这个范围内去选题和研究,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功夫钻研进去,就一定会有收获。只有积极参与,教师才能不断提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4.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和资料的收集与管理能力

达尔文说过:“方法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基本的方法。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自然包含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首先,要重视选题。选择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要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其次,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了解前人的研究情况,积极吸纳别人的研究成果。第三,要严格按照计划和具体方案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第四,要善于归纳总结,了解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写法。

限于目前高职教育很大意义上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师资队伍还未快速转型,没有及时跟上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步伐,不能有效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此,要深入研究高职教育问题,信息的收集、借鉴和使用是必由之路。为此,需要高职教师牺牲自己业余休闲的时间,多做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从中积累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

与资料的收集紧密相连的就是高职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工作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对该专业就不能具备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就会勉为其难了。

5.应有的学术道德与法律意识

现实中不难看到,由于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也有的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剽窃,而不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自身和教育事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害。高职教师的学术研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学术研究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既不能搞歪门邪道,危害社会安全,也不能搞学术腐败,沽名钓誉,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因此,高职教师要增强自己的道德和法律素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内从事科研工作。

三、培养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的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高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师。硬件建设对科研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本文重在强调高职教师自身的科研软环境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是基础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社会,客观上要求教育的主题发生根本的改变,而高职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研究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则必须加强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等。同时,要力求把目光由三尺讲台迁移到国外教育改革的大舞台,积极搜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与资料,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消化。把这些理论及信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适时地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为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创新提供现实基础。

2.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研尝试是保障

高职教师要提高科研素养,除了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之外,还必须认真钻研、勤以实践。要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来源于尝试,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不少高职教师对科研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缺乏亲自动手动笔去做的勇气,因而即使有过很好的科研灵感和思想火花,也时常错失创新的良机。高职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善于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试验和研究。正是在这种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得以建构起来。

3.加强教育科研相互合作、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关键

在科研问题上,高职教师还应加强教育科研的相互合作。首先,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次,要加强与地方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协作,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再次,要加强教与学的合作。高职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因而在提高自身科研素质时还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过教与学的合作,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这既能达到教学相长,也能为科研积累广泛的素材,最终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要使科研结硕果,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高职教师只要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尝试、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董世春,毕秀华.怎样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6):83-87.

[2]曾昭玲.科研型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策略[J].青年教师,2007(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