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食品化学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6-25 16:03:57

序论:在您撰写食品化学的应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食品化学的应用

第1篇

一、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食品化学关乎大众的生命健康,所以食品化学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化学反应的作用机理,明确食品化学反应对食品产生的影响。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案例中的食品加工、涉及的化学反应、制造的食品成果以及对人健康的影响等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食品化学中则不仅要注意化学实验,还要对化学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所以,案例教学法是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学生要在案例中知道目标结果是什么,然后根据结果导向来调整实验方法,这样能够保证食品化学研究工作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浅析

1.以负面案例分析引起学生的责任感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制品中添加这种物质能增加聚合物的塑性,改善加工性能,赋予制品柔韧性等,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使用最多的一类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由于该类化合物具有毒性,欧盟和美国等已经限制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一时引起轰动。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可能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并有诱发癌症的潜在风险。

通过DOP的合成案例,可以向学生系统讲述有机化学中羰基化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加氢还原和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原料和反应机理,并让学生了解烯烃、醇、醛和酸酐等物质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特性。学生在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必备知识之外,还对食品化学中的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这类药品。通常情况下,食品化学教学中会针对有害身体健康的化学制剂进行统一学习,但是这种统一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通过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和食品化学安全同时有效进行。

2.以案例分析来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然而,受到影视教育的长期影响,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由于食品化学的安全问题非常严肃,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比较谨慎。这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影响。

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来了解食品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中国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长期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和熏陶,逐渐形成一实验探究的思维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实验套路和实验方法,可以在具体的食谱化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初,要运用演绎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演绎教学法的优点是环环相扣,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让案例教学鲜活起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溜号。第二,当学生已经接受了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案例教学法的侧重点,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在案例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了解食品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3.以正面案例分析来指导学生收获科研成果

食品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食品化学领域每年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将这些研究成为作?榘咐?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前沿性。食品化学专业的学生将来也会从事食品科研活动,通过正面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案例教学,学生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自己行业的最新信息,这就为其创新和发展食品化学技术做好了铺垫。

4.成果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应用是中国教育的一场改革,这种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学校则成为为学生找到成功方法的机构。传统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教育者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上植入新的方式方法,教师将成为一位真正的引领者,而非主导者。食品化学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制作成一个自学案例,然后让学生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由于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第2篇

关键词: PBL 教学法 《食品化学》课程 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逐渐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是基于现实世界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

而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简称LBL),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大堂课平铺直叙地讲授,将系统而庞杂的知识流灌输给学生,然后以一纸试卷为尺度,检测学生对所灌输知识的掌握程度,考验学生的勤奋程度和短时性记忆力,限制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克服多年来传统教学法的种种弊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把PBL教学法应用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食品化学教学实践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食品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同时也是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备等课程的导学课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又知识点宽泛,一些章节晦涩难懂。另外,随着我校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食品化学课程的课时数由64学时减为48学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食品蛋白质、食品添加剂等章节应用了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的基础是设计“问题”,问题是重要载体,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结合课程理论内容,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大豆蛋白质内容前,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说大豆是地里长的肉?”“所有的豆类都富含蛋白质吗?”等问题;在讲解食品添加剂内容时,对学生提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吗?”“新的《食品安全法》强调了哪些内容?”,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问题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小组汇报时,由学生走上讲台讲解,然后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相关扩展问题,我们随时给予引导、更正,最后总结课程内容,指出掌握重点,做出成绩评定。

二、PBL教学法的优缺点

1.PBL教学方法的优点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法以一些开放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解决问题的行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密切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立于讲台上,很难与有问题的学生随即对话,在PBL教学中,教师随时引导学生思考,随时与有问题的学生交流,拓展知识空间,同时也便于了解有特殊见解的学生的看法和认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形成问题的答案,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的宽度和知识面,加强组织及合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PBL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我国普通高中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积极参与其中。

(2)PBL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所以学校必须拓宽信息的获取渠道,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器具等。

(3)课程教材多依据传统教学方法编撰,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与生产实际脱节,不便于采用以问题为主的PBL教学方法。

三、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PBL教学法的精髓,要认识到教师的组织作用、参与作用、指导作用是PBL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以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当然,教师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教育活动的调节,对教育影响的控制,对教育手段的改造等时也不能放弃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而且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用新知识、新见解、新信息充实自己的头脑,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3.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教学时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同时,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尖锐”问题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结语

PBL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学效果较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针对PBL教学法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加强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食品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强烈的求异思维和善学乐学、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爱民,袁亚维,刘英等.PBL教学法与教师角色转变[J].南方医学教育,2008,(1):8-9.

第3篇

微波是频率在300 mhz~300 ghz之间,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和无线电波之间的一种非电离电磁能。微波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电视、广播、通讯技术中。1945年,美国人首先发现了微波的又一特性——热效应,并首次将微波作为一种非通讯的能源应用于工业、农业乃至科学研究中。微波工业应用就是指利用微波的能量作用于物体实现需要的目标。微波能应用的特点在于一是以“能量转换”为基础,即微波所产生的热量是被加热物体的分子通过偶极回转、分子极化后转化成的,并非热传导;二是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相当于对流传热的5倍。

微波能的作用原理是当物体被置于超高频电流的交变电场中受到微波作用时,物体中的极性分子处于激烈、快速的震荡和回转中,产生自感应,使物体获得热量,进而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变化。

目前用于工业应用的微波有两个频率:2450mhz和915mhz,产生微波的核心部件是磁控管,磁控管是组成微波源的主要部件。

微波工业应用主要在替代传统工艺、产品附加值高及适用于微波(吸收微波能力比较强)的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主要是茶叶加工、橡胶脱硫、活性炭和竹炭高温烧制、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磁性材料、锂电池材料)的烧结和环保(生物质能、水处理、有机物处理(工业废水、废料除毒))等领域。

1. 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干燥

微波杀青、干燥是微波发生器将微波辐射到杀青、干燥的物料并穿透到物料内部时,诱使物料的水等极性分子随之同步旋转,例如采用915mhz微波干燥物料,其体内极性分子每秒钟旋转9.15亿次,如此的高速旋转使物料瞬时产生摩擦热,导致物料表面与内部同时升温,且内部温度高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大量的水分子从物料中逸出而被蒸发带走,这样达到杀青、干燥的目的。这种杀青、干燥方法的特点是加热时间短,内外温度一致,其热传递方向从内向外与湿传递方向也一致,不同于常规加热方式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热量从外部加热到内部,存在内外温度差和湿、热传递方向相反的问题。

茶叶杀青、干燥的要求是杀青后茶叶的含水率为58%~60%,干燥后的含水率达6%,保持茶叶的原味、原样、原色,保证基本营养成份不失,同时要求安全卫生。但不同季节所产的茶叶,由于生理结构不同、组织细嫩程度不一,如清明前后茶大多是组织较嫩的叶芽,而夏秋季用于制茶的原料大多是组织较老的叶片,其杀青、干燥的工艺要求亦有所不同,这给杀青、干燥带来了难度。制成后的茶叶大多用于泡茶饮用,要求杀青的茶叶一经开水泡开,色泽、形态、味道及营养成分与新鲜茶叶基本一致。而目前茶叶的炒青工艺和热风干燥工艺随意性大,茶叶易产生红梗、红叶、色泽不均、叶边焦黄、带有烟焦味等问题,其品质较难控制。而微波能具有透人茶叶的内部加热,以及无需高温热介质的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高温介质和热传导加热升温的常规加热杀菌抑酶的方法,同时由于微波电磁场在杀青、干燥过程中还具有非热效应,可大大缩短了杀青、杀菌时间,有利于茶叶干燥后的贮藏以及卫生标准。因此,采用微波杀青、干燥茶叶可解决传统杀青、干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2. 微波技术应用于橡胶加工

(1)橡胶硫化

橡胶是一种偶极材料,适合于微波加热。当接收微波作用时,橡胶分子处于激烈、快速的震荡和回转之中,从而产生自感应,获得热量。电场的频率越高、胶料的极性大,则升温效果越明显,由于微波加热从内部开始,其过程迅速而稳定,从室温到200°c仅需数十秒。目前橡胶行业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其快速升温特别适合短流程硫化生产线,同样也可适合于厚壁制品的预热以及废胶的再生。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节能、缩短流程和确保质量等多方面的目的,在微波加热段得后面往往加装热空气或远红外补充加热装置。

橡胶工业所用的微波设备,功率都在12~24 kw。1度电用于微波加热可使22 kg的未硫化半成品从室温加热到硫化温度。曾经做过对比,用微波硫化350 kg挤出胶条耗电50度,而盐浴硫化耗电量达180度。对于导电性差的橡胶材料而言,使用微波不仅节能、降耗、省时,还能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

例如微波硫化用于橡胶挤出制品时,其流水线所占面积仅为蒸汽加热流水线的1/5~1/4。原因在于微波加热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全部为橡胶所吸收,而在蒸汽硫化中90%的热量消失于对流过程,被加热装置(硫化罐)或周围介质所吸收。

(2)橡胶脱硫

废旧橡胶再生是指废旧硫化橡胶经过粉碎、加热、机械处理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其从弹性状态变成具有塑性和粘性的、能够再硫化的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在热、氧、机械作用和再生剂的化学与物理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胶s—s键和s—c键网络破坏降解。

微波脱硫是利用在变化频率极高的微波场中,一切极性基团都会随微波场变化而剧烈运动,会在极性基团和分子之间产生巨大能量。硫化橡胶分子间及大分子内都存在s—s键和s—c键,可将其看成是一种硫醚键的偶极矩,因而硫化橡胶都会在微波场中发生偶极极化,并且硫醚键的偶极矩较大,在微波场中该处获得的能量也较大。而且,一般硫化橡胶中都含有炭黑,而炭黑吸收微波的能力很强,因此,在微波能的作用下可使硫化橡胶的s—s键和s—c键断裂,破坏硫化胶的网状结构获得塑性而使之再生。

微波脱硫法是非机械、非化学的一步再生法,相比传统方法,脱硫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质量优良,无须添加再生活化剂,生产过程无污染,对极性和非极性橡胶都有效,并且,通过控制微波场的强度,可获得必需可塑性的再生胶。

第4篇

【关键词】PBL 食品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65-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教学具体过程由“提出问题―定义问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分析问题并建构假设―界定学习目标―收集信息―提交学习报告并共享信息”七个步骤构成。该教学方法实现了从“填鸭式”教学向“能力提升型”教学的转变,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食品专业开设的生物化学课程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代谢变化的学科,分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两部分,该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学位课,实践性很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课程体系庞杂,代谢途径纵横交错,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充分调动和激发食品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选取了部分章节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旨在为食品专业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 PBL教学法的实施

1.教学对象

我校2013级食品专业共有两个班级,其中一班45人,二班56人,将人数相对较少的一班作为实验组,二班为对照组,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两班在任课教师、教学大纲及课时总数相同的前提下进行授课。

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学过程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讲课为中心”的原则,采用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只需理解和记忆教师所授知识,在学期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

实验组选取动态生物化学部分章节采用PBL教学法,首先将全班45名学生分成5个实验小组,便于该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某一章节的问题。问题是PBL的核心和起点,该问题是教师基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与学习内容相关联,问题也可以由学生确定,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PBL中设定的问题必须是能够探索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问题确定后,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预期的目标及标准,便于学生围绕中心解决问题。每个小组要明确将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目标,并做好小组内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和任务的分配。如学习核酸代谢时,医生为什么建议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含嘌呤丰富的食物?为什么患者去医院检查时要测定尿酸水平?问题提出以后,各小组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在预期目标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主动承担起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的学习责任,学生在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后进行归纳、整理,课下根据各自所搜集的信息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堂上由教师再次重申问题,本着各抒己见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予以回答,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或修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延伸并提出新问题,学生无法解决时,教师可做适当提示和启发。课堂上也可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形式多样,组内和组间均可进行,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

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结束后,教师可结合讨论的内容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解答,并对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和回答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很快从中得到正确的知识反馈,同时也对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肯定,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热情。

3.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卷面考试两种方式,问卷调查侧重于是否符合下列标准: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论证科学严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信息量与深浅度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反映本科学领域的技术应用效果,教学内容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进行评价,侧重于下列标准:课堂组织能力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实现现代技术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信息量大,激发兴趣,加深重点、难点理解,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均有收获。卷面理论测试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同一套试卷,严格遵照大纲要求,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但论述题偏重于应用。

问卷结果调查表明,对照组学生普遍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但课堂气氛沉闷,信息量较少,理论与实际脱节。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满意程度较高,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感觉书本上的理论更贴近实际生活。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无形中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发现问题后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理论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对论述题的解答上,对照组在解答论述题时思维很难展开,往往停留在书本层面,而实验组学生则能以知识点为中心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知识的纵向联系较好,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二 讨论

在食品专业开设的生物化学课程分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两部分,该课程结合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从食品工业技术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角度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合成与代谢过程,是食品专业的学位课,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核心地位。因课程理论体系庞杂,代谢途径相互交错,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对食品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用问题串联理论和实际生活,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学生带着问题出发,将生物化学理论融入人类生活,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并与组内学生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增强了对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对未来从事食品行业的敬畏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搜集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时,锻炼了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及捕捉、整合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于教师而言,结合教学大纲与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系到PBL教学法的成败。因此,教师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及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挖掘和提炼出有价值的、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控制课堂节奏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学生的讨论和学术争论中得到一些教学启示,从而为后续的教学积累宝贵的资料。

PBL教学法诞生后,曾在应用性较强的医学专业中大力推广,并逐渐从医学教育领域走向其他领域,我们尝试着将PBL教学法应用在食品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熟悉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因此,问题的提出建立在深厚的专业底蕴的基础之上,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和提炼才能提出科学和严密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保证。对学生而言,一直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法,对设置的问题很难进行深入探究,再加上学业任务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深入调查和研究,如果每一章节均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同样很难保证。所以,我们在食品专业生物化学的部分章节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覆盖整本教材还需要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卢宏柱、刘丹.PBL教学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第5篇

关键词:食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任务驱动

在现代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培养是关键的一环,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高中、中职平分升学转为高中剩余学生读中职,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传统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虽有一定独到的作用,但其也存在很多弊端:知识体系理论较多;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学用不一致明显;理论要求过高,对技能训练较少;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普遍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各校的教师都在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其特点是:

(1)任务驱动。教师以任务为中心,围绕实际问题的解决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和新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中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精神。

(6)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是指导者、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自己完成任务。知识点由教师提出,即“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应用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任务设计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

1.任务选择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具有直观性。传统的食品应用化学的实验多数是性质验证性实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增设了凉粉的制作、卵磷脂的应用、影响肉馅嫩度的因素、果蔬变色的控制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以高度兴奋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任务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在一般的实验课教材中,每一实验项目大体由以下几项组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及结论。实验过程则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按照步骤操作,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将这几项分解成一个个“任务”,在顺序上加以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并能对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分析。

(二)教师引导

任务下达时,教师应首先明确任务内容及其要求,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对于学生感觉有难度、不能独立完成的内容,教师要重点指导,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

学生刚开始接触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不适应,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此时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先从淀粉的性质入手分析,了解淀粉具有哪些性质,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再结合实验内容找出应该利用淀粉的哪些性质才能完成本任务,然后逐渐让学生自行完成。一般通过2~3个循环,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此过程。

(三)任务实施

完成了任务的知识准备工作,进而就可以进入任务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药品、仪器和设备,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本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衔接。要重点指导学生对所发生的现象变化进行细心观察、仔细辨认和认真记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较简单的任务,可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个人能力;较复杂的任务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人际协调能力。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所做实验写出完整的报告。在报告中要对实验现象加以讨论,对不符合理论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及解决办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四)检验与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一种反思。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与差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和评价别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点评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评时教师可以指出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食品应用化学实验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别增加了部分食品成分功能性的利用的实验,如凉粉的制作,蛋白质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的利用,干果香气的形成等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实验,设计了一个个学生喜欢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得以顺利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1,(08):77-78.

[2]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4): 57-59.

第6篇

Applied undergraduate food major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ZHANG Wen-li1,2 ZHANG Jian-ping1,2* CHEN Shang-long1,2 WU Yong-hua1,2 YU Nan-nan1,2

(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 Jiangsu Province,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Foo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Safety,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18,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ba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he subjec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many problems in the new students' weakness in the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s and limited courses hour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Subject Basis Courses; Teaching

“?o机及分析化学”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的课程[1-3],这门课程不仅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近化学专业如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材料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4]。因此,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5-9]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做到重视基础内容,敢于摒弃、整合旧内容,及时补充新理论知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随着近年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10-12]教学现状如下。首先,该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往有所减少,目前我校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有64学时(不包括实验)。课时数减少的同时食品专业所需的相关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学难度。其次,我校食品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除了高中时期专门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同学基础稍好,其他同学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再者,该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开设在大学的第一学期,该课程与“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最后,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好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教好和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食品专业新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积累和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本课程的教学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来说,该课程总体教学的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要求,提出教学目标,以此来安排合理的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从几个方面谈谈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教学的体会[13-18]。

1 教学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和实验课为辅。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现总学时 64学时,每周 4 学时。课程教学开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相关化学知识学习状况: 该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过,但不够系统和深入,除非参加过竞赛的同学。所以说,学生整体化学知识薄弱。鉴于现状,整个课程中无机化学部分比例稍大,占36个学时,分析化学占28个学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课程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其次,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课程中知识的重难点明确掌握,课后作业题独立完成。再者,涉及该课程的具体内容有:让学生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是以 “加强理论基础知识,重视实验操作,联系实际问题,反应科学前沿” 作为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中涉及到的大多数知识点,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中又会在更深的层次上重复。那么如何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突出知识体系的主干,不讲或少讲与食品专业后续学习无关的部分,重点讲授基本的、容易混淆的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和系统。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理论与实验和实际的结合。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化学的学习,二是,分析化学侧重于分析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两者都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际生产。通过增加“应用实例”,比如:测定三聚氰胺中蛋白质的含量或麦芽糊精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再次,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反应科学前沿,具有先进性。满足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教学方法

在课程开课之前,通过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新生调查可知,不同地区中学化学课开课情况以及掌握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接触到化学实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地位和用途。该课程是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分支的结合。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还能创造新的物质世界。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将有助于我们对原料的筛选,对工艺流程的控制以及对食品质量的检测。该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后续“食品分析”“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在将 来从事食品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领域、各部门工作时都颇有益处。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突破重难点。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增?p。但是,基本知识、反应、公式和实验都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布置成思考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能自导自演,要做到与学生互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及时的进行反馈点评。增加课堂提问和练习的力度。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布置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3)认真的备课,做到有备而去。讲授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讲课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有快有慢,循序渐进。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运用好教材,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知识没必要讲的太细太繁。

(4)理论课的学习一定要与实验课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也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结合实验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比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铁样中总铁的含量,来巩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此外,通过实验也能够训练学生正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大学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相对不多,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该课程。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如概念类、原理类、反应类、方法类、浓度类和计算类等。辅导结束后,学生要继续做题进行巩固,达到真正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第7篇

关键词:用处;动力;大显身手;启示;喜爱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翻阅化学课本,品味化学方程式,梳理化学反应的作用,感觉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处真不少。

一、做好实验所需化学方式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如何根据现有的仪器、药品选择合适的装置?多余的药品一定要丢到废液槽里吗?一旦发生实验事故怎样解决?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室常遇到的问题。

制备氧气的原理有:

++,,。

制备氧气时,我们就可以依据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不同的装置。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才能结合实际,就地取材,解决问题。

钠与水的反应,只需黄豆粒大小,切下后,剩余的钠块能直接丢到废液槽里吗?显然不能常规处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钠重新放回煤油中。因为钠与废液槽中的水或酸进行反应,甚至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钠一旦燃烧,我们能否用水灭火?绝对不可,否则就会“火上浇油”,不是吗?

二、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以致用。如何应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若家里正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你对灶具该如何调整?

;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减小,所以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空气的进气量。灶具调整好了,我做饭吧。首先思考一下,怎么使炖出的鱼味道鲜美?向锅里加点酒和醋即可。

生成会使炖出的鱼香味更浓。同样的原理,酒后吃点水果可以醒酒。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家里来了客人,酒足饭饱后,你上点水果,一定能得到他们的夸奖。这真是,不想不知道,很多生活小窍门,确实来自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江湖骗子。他们卖的东西比市场价低好多,说什么厂家直销、厂家大放血、亏本大甩卖。请看下面这一事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穿戴金饰品的人越来越多了,购买时,人们总想买纯一点的,价格又想优惠再优惠。骗子正是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拿出金光闪闪的愚人金以低价位吸引人们。愚人金是指能闪耀金黄色的黄铁矿()或黄铜矿的矿石,它们常以迷人的姿色愚弄缺乏矿物知识的人而得其诨名。其实要识别其“庐山真面目”并不难。

真金是不溶于盐酸的。有了化学知识还会上当受骗么?

晚会上,运用化学反应表演一个小魔术,也是挺神奇的。我们用Na2O2表演“滴水生火”。把Na2O2裹在脱脂棉里,向脱脂棉里滴几滴水,脱脂棉就会燃烧起来。说一些夸张的话,配以神神秘秘的表情,相信尖叫声、欢呼声一定会此起彼伏。在同学面前漏一小手的感觉是不是很爽。

在工业上,我们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大显身手么?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有毒的气体。一旦氯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今年4月12日17时许,山西省临猗县一废品收购站发生氯气泄漏事件,附近一所小学的数十名小学生随后出现呼吸不适和腹部疼痛症状。如何检验管道是否有氯气泄漏?泄漏后又如何处理?我们用蘸有氨水的布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泄露。当有氯气泄露时,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烟。

当发现管道泄漏时,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生石灰、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管道、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氯气导入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溶液中,使其反应形成无害或低毒废水.氯气还可以发生,这不是海水提溴的原理吗?可见学好化学反应方程式才能更好地服务生产。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启示

“量变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哲理,在我们化学领域成立么?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会发生,

硝酸有浓变稀这一量变会使产物发生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