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25 16:03:57

序论:在您撰写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理化实验室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内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多,二者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了促进二者更好的发挥作用,首先得明确二者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在城市建设中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管理概述

1、概念。城市规划管理是为了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对城市规划的各项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展望。

2、目的。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是,在认真调查城市地区建设现状和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落实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地区空间发展框架,布局快速交通网络系统,着重对自然生态地带、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整合,使各项设施合理布局,实现对城市规划的有效管理,并划定城市规划建设的范围,明确城市近期规划发展方向,为城市的区域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城市快速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3、作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城市结构、规模的要求也不同,而进行城市规划管理,首要的目的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第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服务,而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必须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优化城市各项功能。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不断完善的过程,城市空间的拓展需要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扩展相匹配,建筑物的增长应该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与环境质量的改善相适应,而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只有加强规划管理,才能更好的进行市政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各项功能,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1、内涵。城市规划设计是进行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它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期,根据城市的基本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城市规划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进行计划,以便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根据城市规划的范围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可以将城市规划设计分为长远规划设计、短期规划设计、区域规划设计、全局规划设计几种形式。

2、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第一、保持当地景观特色。不同地方的景观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保持这些具有特色的景观。要适当的运用现代规划设计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接受和认同感,防止破坏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保持当地景观特色,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第二、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这些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景观,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对这些景观进行独立的规划与设计,保留城市发展的特色。第三、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对于地方特色不明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继承原有景观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又要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规划设计技术和规划设计水平。

3、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第一、使用艺术化规划设计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运用艺术化的方法,考虑当地居民的审美感和审美意识,尊重他们的美学观念和艺术理念,使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美感和艺术感。第二、注重人性化规划设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运用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加强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三、协调各方面关系。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协调好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布局之间的关系,根据协调性原则,从整体入手,在规划设计的同时,也要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达到最佳的规划设计效果。

四、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1、城市规划管理在宏观目标上影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规划管理需要整合城市资源,顺应时展的需要,因而在宏观目标上和总体方案上对城市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地区不同,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建设要求不同,在规划设计和管理上也不尽相同。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需要。同时,应该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设计进行规范和调整,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当中,应该列出各工程之间的关系,查看其布局的合理性。对于中心城区的规划设计,应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确定管理措施和布局方法,加强管理工作,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

2、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管理的载体。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需要借助城市建筑实体,不管是进行规划设计还是规划管理,都需要做好城市的布局工作,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科学合理整合各类资源,使得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得以按时完成。

3、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城市建设中,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按照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不能超越城市管理的相关规范,否则,规划设计将难以实现。而城市规划管理又会对规划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设计有时候需要根据规划管理进行调整,并且,规划设计需要服从规划管理,只有这样,二者才能实现和谐相处,共同为城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工作,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并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重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规划管理效率,从而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明.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2(9)

[2]黄治.对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06(2)

[3]周丹.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 2012(11)

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等进行各个工程建设实施的总体部署。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城市建设作出指导,保证城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保证城市建设协调、稳定地发展,需要在理想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城市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条件,再进行详细规划部署。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今社会需要,还要进行长期规划,使城市获得长远发展。

二、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城市建设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营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着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征。所以它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多方位的。

要想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划蓝图能够最大程度地实践,需要城市规划管理做辅助作用。规划管理在新时代建筑行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地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管理问题随着市场制度不健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日益显露出来。城市规划管理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技术和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怎样把握好管理原则,怎样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都是规划管理健康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一个城市规划正常和设计的实施是有一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规划管理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经济控制进行综合部署和具体实施。

城市规划管理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安排建设各项活动和各项措施,是把设计落实到实践的一种方式。要想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规划方法。

四、现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

1、现代我国规划设计管理手段非常匮乏。因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起步晚,意识淡薄。所以在现今规划管理手段科学性不强,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2、城市规划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的,

有些房地产企业改变规划,出现违法超标的现象都为规划管理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3、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弊病主要表现在权利体系的构建和分解,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直是分散的状态。这种分权体制不仅使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利不集中,管理实现的程序繁琐,还使管理权限的力度不断被削弱。我国城市经济不断改革,国内外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事权体系也发生着变动、重组。

4、政府对规划管理不重视导致新技术应用、城市勘察、规划编制都存在经济投入不足的现象。

5、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执行人员也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我国规划管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劣势。管理人员技术知识薄弱、技术手段传统、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都很大城市上影响了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

6、城市的主体是人,很多城市规划管理主要针对规划设计,而忽视了公众的参与权利。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是政府进行单方面的决策和实施,缺乏公众参与制度。这种单一制度没有形成通畅的表达机制,导致城市规划脱离群众,忽视了规划的现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管理主要是社会整体多元化意识的统一和共识,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以中国公共性、协商性机制。

五、城市规划管理建议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体系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较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系统、全面的管理机制和体系。

规划管理体制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前景。在机制建立前要对城市目标、城市功能、城市特色进行定位。同时要对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措施。城市管理体系的总原则是“先规划,后建设”,把所有因素都进行仔细考虑,最大力度做好各因素之间和合理布局,既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又要考虑某区域的个性规划。

把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相互协调好,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原则进行控制和管理,创造经济合理、人文发展的和谐城市。

2、加强用地管理

用地管理是对城市中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通常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性措施来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用地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布局、环境质量、城市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

3、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用已经渗透在现代城市规划管理当中。特别是计算机储存技术、网络技术和3C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城市规划管理手段更多、速度更快。

信息是规划管理中的重要资源,规划管理的整个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反馈的过程。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储存,能够把资料形成数字化信息,能够使信息资料网络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统一。特别是城市呈现组群式形态的时候,建立信息化的通信渠道能够实现网上规划审批,也能够城区和城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传达提供高速的沟通平台。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网络通信系统(MS)是建筑规划管理中的管理系统,能够依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

4、加大公众参与程度

城市规划管理要充分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现行城市管理发展中明确规定群众参与机制,树立公众参与的观念。特别是对于重大工程,让公众多了解、多参与,进行监督,还可以减少规划实施的阻力。

5、兼顾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管理出了要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之外,还要兼顾环境效益。现代城市发展常常忽视环境和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作为发展的基石。城市规划管理就要协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意见的关系,建设生态性城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同时保护城市传统面貌,保护地方主义特色。

六、总结

建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手段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管理手段也要随时改变和完善,只有是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严格管理才能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城市活力,塑造健康城市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 作者:吴迪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第3篇

关键词:屋顶花园;墙面绿化;设计思路;布局

1 立体绿化的全方位设计

现代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众多的道路和硬质铺装取代了自然土地和植物,使城市在水平方向上发展绿地越来越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向立体化空间寻找绿化出路。城市立体绿化有多种形式,悠久的历史提供了绚丽多彩的立体绿化艺术,成为城市建设者们的宝贵财富。而精湛的立体绿化手段与形式,会使我们对绿化的美好理想变为现实。在城市中凡与城市里的建筑物、构筑物相关的空间绿化形式一般有屋顶绿化、阳台、窗口、檐口和建筑物的外墙以及城市街道的立交桥、高架路上的绿化。

此外,墙面绿化作为立体绿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最少而绿化面积最大的一种形式。墙面绿化是利用植物具有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援特性,使其依附在各类垂直墙面、斜坡和空架之上进行快速生长发育。具体来说,在墙的顶部或墙面设花槽、花斗,选植蔓生性强的攀援、匍匐以及俯垂型植物,使其枝叶从上披垂或悬垂而下。或在围墙的一侧种植攀援植物,使之越过墙顶后披垂于墙的另一侧,使围墙的两面披绿并绿化墙顶。墙面的绿化还可以采用墙面贴植的方式进行绿化布置,使用一些乔木树种通过修剪使植物贴墙生长。另外还可以采用一种专门的墙园绿化方式,这是墙面绿化中一种类似岩石园的专类园,主要是用于花卉展览的布置。墙面绿化除具有生态功能外,也是建筑外墙面的一种装饰艺术。其绿化配置和选择应根据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以及植物所依附的墙面高低、墙面的建筑材料和朝向等的不同,进行因地制宜的选用。

城市屋顶绿化在保护城市环境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据科学测定,一个城市如果把屋顶都利用起来进行绿化,那么这个城市中的二氧化碳较之没有绿化前要低85%。

常见的屋顶绿化有屋顶种植、屋顶棚架式绿化、屋顶覆盖式绿化、屋顶花园等形式。有关屋顶绿化问题在众多的书籍和杂志中均有专项论述,这里只是提及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应综合满足使用功能、绿化效益、园林艺术美和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2 现代建筑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思路

2.1 总指导思想

充分地把地方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和园林空间中;结合屋顶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来选择园林植物;运用不同的造园手法来创造一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园林景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的宗旨,来进行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

2.2 设计的核心原则

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在于减轻屋顶荷载,改良种植土、屋顶结构类型和植物的选择与植物设计等问题。设计时要做到:

①确保营建屋顶花园所增加的荷重不超过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屋面防水结造能安全使用。

②因为屋顶花园相对于地面的公园、游园等绿地来讲面积较小,必须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③尽量降低造价,从现有条件来看,只有较为合理的造价,才能可能使屋顶花园得到普及而遍地开花。

④ 以植物造景为主,把生态功能放在首位。

3 屋顶花园设计的总体布局

屋顶花园的形式, 同园林本身的形式是相同的, 创作上仍然分为规则式,混合式和自然式。

3.1规则式园林布局

规则式布局注重的是装饰性的景观效果, 强调动态与秩序的变化。植物配置上形成规则的、有层次的、交替的组合, 表现出庄重、典雅、宏大的气氛。多采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 景观效果更为醒目, 屋顶花园在规则式布局中, 点缀精巧的小品, 结合植物图案, 常常使不大的屋顶空间变为景观丰富、视野开阔的区域。

3.2 混合式园林布局

混合式园林布局, 注重自然与规则的协调与统一, 求得景观的共融性。自然与规则的特点都有, 又都自成一体, 其空间构成在点的变化中形成多样的统一, 不强调景观的连续, 更多的注意个性的变化。混合式布局在屋顶花园中使用较多。

3.3 自然式园林布局

一般采取自然式园林的布局手法, 园林空间的组织, 地形地物的处理, 植物配置等均以自然的手法, 以求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讲究植物的自然形态与建筑、山水、色彩的协调配合关系, 植物配置讲究树木花卉的四时生态, 高矮搭配, 疏密有致。追求的是色彩变化、丰富层次和较多的景观轮廓。

4 阳台和窗台绿化

虽然阳台和窗台的绿化效果是有限的,但其绿化对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经过阳台和窗台绿化是整个建筑物焕然一新,富有生机。阳台在多层或高层居住建筑中是必备的构件,按其布置形式可分为悬挑式、凹阳台、凹凸阳台和转角阳台等。由于各种阳台的结构体系不同,其承重能力和所受日照时间的长短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绿化时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区别对待。值得推广的种植方式是与阳台土建工程同步建造各种类型的种植槽,可设置在阳台板的周边上和栏杆上,当然也可以结合阳台实心栏板做成花斗槽型。在阳台的栏杆上悬挂各种种植盆,除常用的陶土圆盆外,可采用紫砂方、长方、圆形花盆。

窗台绿化与阳台绿化类似,除在居住建筑中采用外,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的办公楼,多数不设阳台。而利用窗口上下左右进行点缀性美化。既增加了建筑物的生气,对于常年在室内的工作者,平视窗外又可观赏到绿色环绕、鲜花盛开的“小花园”,感受到大自然就在身旁的乐趣。用花槽或花盆栽种蔷薇、藤本月季、迎春花、常春藤等植物披垂或悬垂于台外,起到美化窗台外侧的作用。总之,在阳台、窗台上种植吸附型藤蔓,并把它们导引于阳台外侧栏板、栅柱及阳台、窗台两侧墙面上,可在台外形成附壁绿化带。在阳台顶部或窗框上部设置若干吊钩,挂上数盆用网套或绳索连接且枝蔓悬垂的盆栽、攀援、匍匐植物,对阳台、窗台的上层空间也起到装饰美化作用。

5高架路和立交桥的绿化形成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各大城市的高架路越来越多,它增加了路网的容量,承担了更大的交通流量,改善了城市的行车条件,疏通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架路的建设在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关注的绿化问题。如何对大量的高架路进行绿化,已经摆在城市绿化工作者面前的现实情况。高架路需要绿化的部位有立柱绿化、桥面绿化、中央隔离带的绿化和护栏的绿化。立柱是构成高架道路的承重部分,对于如此庞大的绿化载体,应该充分加以运用。护栏是桥梁中防护和分隔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隔的一部分,属于整个桥型又从属于桥梁整体。中央隔离带和隔离栅绿化应以隔离保护、丰富路域景观为主要目的。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藤本植物例如山荞麦、五叶地锦等对高速公路隔离栅进行垂直绿化。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立交桥正在逐步成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远处的高层建筑物等高视点向下观看时,立交桥展示给观赏者的是一条条上下穿行、然后又四处散开的车道,这些车道的形象主要靠车道边缘的栏杆来表现。如果在栏杆的位置进行桥体绿化,则在视野中立交桥便成为一个立体的绿带。立交桥的绿化设计要求真正能体现一个城市在道路绿化上的特色,应结合立交桥的造型和周围环境,进行多元化的绿化设计。

6 结束语

城市立体绿化的应用形式与内容需要根据环境特点、建筑物的不同类型、绿化功能要求,也可根据不同植物类型的特点来设计和制作相应的设施。立体绿化对楼面和屋面的构造技术也提出新的要求。高层建筑因其体量庞大,在城市中往往有标志性的作用,对城市环境的塑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将立体绿化这一思想用于高层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环境,在造型上使绿化适应城市要求。我们应该在建筑与绿化中寻找平衡,应该追求绿化与建筑的统一。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本来就是设计者应当考虑的,立体绿化的要求是让绿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用于设计,服务于环境。

第4篇

关键词 城市;规划;历史;名城;保护;原则;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Keywords city; planning; history; city; protectio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是人类发展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也是人类从穴居时代走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是随着人口聚集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是人类财富和智慧的结晶,城市建设反映了时代的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城市的文化价值是它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冈素。我们看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为什么能够成为世人关注和向往的圣地呢?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其这些城市保持了本民族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淀,我们要把最具价值的文化遗存完整保留下来,并且把这些文化宝库留传给我们的后代。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着丰富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并且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或者革命价值的城市。文物古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民族文化沉淀积累的承载体,也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

1.1保护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l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1.2保护原则

首先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第二,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第三,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其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方略

2.1以全面合理的角度进行城市设计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鼍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这种格格不入将会埋没了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古建筑群,同样带给别人一种极度的不协调感。这样的城市设计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2.2以科学的的角度进行规划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问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规划要留有余地。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对于直隶总督署所在的裕华路,规划时要充分利用旧城的现有设施,考虑IR城原有建筑风格和传统。完全保护直隶总督署现状,改造周边环境,保护其所涵含的历史史化片断,使其成为街区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

2.3以开辟新区、保护旧城为主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硫导。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

我国作为一个高紧凑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固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路、正确的定位、准确的时机把握来进行新城开发,就很难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例如:就拿于保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来讲,应该重点向北、向西发展.建设新城区,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保定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3、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保护

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保护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解决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保护应遵循以下三种发展模式:

1)城市的集聚发展模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发展不快的古城。

2)郊区化.表现在城市区域内母城、子城的发展相互关联以及空间结构、建设郊区的空间与古城空间相协调。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发展比较快的古城。

3汾散化城市发展。表现在城市的城乡关系、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协调的网络关系用于发展快的古城。

4)传统建筑面貌的继承与发展。城市的风貌总是受到政治经济因索、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气候等的影响,而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建筑物的风格。城市风貌也包含城市结构、布局、标志、天际轮廓线、街道广场等。因此各个城市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创造时代的新气息,还要处理好新老建筑的关系,使它们在高度、尺度、线条、色彩等方面与邻近老建筑相协调。

结束语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和要旨是从城市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对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应该尊重历史传统,延续历史传统。建设与历史相联系的美好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l】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赵中枢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四城市规划2010.

第5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烟台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神仙文化、海洋文化、海防重镇、通商口岸、民族工商业、北方道教全真派发祥地是烟台的历史文化特色。烟台城市特色的创造,就是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城市风貌、产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发展条件等方面寻找城市特色要素,以创造富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形象。在规划设计实践方面,包括城市总体保护规划、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不同层面;在建筑设计实践方面,包括文物保护建筑修缮、历史地段建筑和一般地段新建建筑。希望丰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筑设计的地方实践,并对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有所启示。

1.工程概况

奇山所城范围东临北河街,西靠胜利路,北至南大街,南至南门外大街,总面积约9.10公顷。在历史文化上重点保护和延续其城市发源地、海防军事地、古城风貌区的内涵、特征及价值。规划提出的保护宗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整体保护,重现价值,合理开发旅游;二是整治环境,改善设施, 优化居住质量。保护框架的内容为“五个一”:整体保护“一面”——全面保护奇山所的传统建筑,保存完整的传统风貌。清理整治“一环”——拆除占用城墙及其遗址的建筑,设提示性的景观休闲绿地。重点利用“一片”——将奇山所西北部分的传统建筑整治利用,设立“所城人家”公建设施。设计改造“一点”——与刘子秀旧居传统风貌相吻合,改造南门外菜市场为文化休闲广场。景观整修“一十字”——整治奇山所城大街十字街,展示传统风貌。

2.规划内容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

1、烟台市奇山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以奇山所城墙及其遗址范围内的传统风貌较集中的区域,面积约为9.10公顷;

2、烟台古城奇山所历史街区重点地段整治规划范围为沿所城里大街、南门里街和北门里街重点风貌地段,以及有特殊利用可能的风貌地段;

3、重点优秀传统民居的空间整治和再利用规划。

3.规划原则

3.1奇山所历史街区以生活居住、文化服务、商业服务为主要职能,保护其最集中体现烟台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风貌地区。

3.2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其规划必须符合遗产保护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3.3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定执行。包括历史街区内各级保护范围划定、传统空间格局保护、传统风貌和风貌要素的保护、建筑高度控制、传统和特色文化的继承与传统经济的发展等。

3.4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遵循整体保护,合理更新的原则。基本点是充分协调保护与更新、开发旅游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从发展的人文的角度认识保护的含义,制定具有发展意义的保护规划。

3.5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区位差别地块,以利用促保护。

3.6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以环境景观改善为先导,逐步稳妥地实现整个街区的保护。

4.具体规划措施

4.1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历史街道、建筑维持原有的标高,保留街区原有的高度关系。合理的政策引导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的重点上,并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利用经济类政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性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协调平衡工作。

历史地段的保护是公益,严禁进行盲目开发。

(2)资金方面以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资金筹措和经营为主。同时利用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性拨款、集体单位、社会赞助、区级政府和行政调拨、居民筹款等资金。

(3)设立专门贷款,低于商业贷款的贷款利率,给整治房屋的房主,用于房屋整治与维修。尽量考虑保留老住户,外迁新住户。对私房居民,鼓励自己维修,政府进行补贴,而无力自修的居民,则考虑收购或置换房产,人口外迁。

(4)编制《奇山所历史街区保护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完善奇山所的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和利用开发商的投资。

(5)设立保护基金,对保护工作具有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严重违反保护的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6)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按风貌要求重新修复过的风貌建筑保持原样,采用修缮的保护措施。这类建筑根据其完好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A1)完全保持原样;(A2)略加修缮。

(7)原有建筑风貌基本保留,但门窗已经破损,墙体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的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整改造,采用维修的保护措施。此类建筑根据其维修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B1)利用原有框架,修缮门、窗、屋顶、墙体。(B2)房屋结构不动,门、窗、屋顶、墙体等整修。

(8)原有建筑形式基本保留,但门窗已经严重破坏,墙体和屋顶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是门窗被重新开设,失去了原有风貌特点;建筑质量较好但风貌欠佳的建筑。保持建筑形体结构,局部改造,采用整修和改造的整治措施。此类建筑根据改造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C1)对严重破坏的风貌建筑,恢复其原有格局,加固结构;(C2)对质量较好但风貌欠佳的建筑,按风貌要求重新设计其外型。

(9)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按风貌要求重新修复过的风貌建筑。拆除,按原有风貌设计或留为绿地。

4.2重点地段整治规划措施

将所城里大街、南门里街和北门里街的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身、门窗、厢房、入口和台阶六要素,根据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维修、整修和改造。

(1) 拆除沿南大街的与街区风貌冲突较大的建筑,形成环城绿带的组成部分、“所城人家”文化休闲广场及北门广场。

(2) 拆除沿胜利路的城墙遗址上的建筑,形成为残缺式保护的城墙景观。

(3) 将时彦街12、14号(张家祠堂)利用为“所城人家”民俗博物馆。

(4) 将所城里大街51号恢复其城隍庙的功能。

(5) 将所城里大街57号利用为海防体系展示馆;所城里大街58号利用为城市历史展示馆。

(6) 环城绿带设计为提示城墙形状的铺地与草地结合的形式,结合布置水面和休息座椅。

4.3重点优秀传统民居的空间整治和再利用规划

现有的历史建筑除少量利用为公共建筑,大部分仍保留其居住功能,以增加街区的活力。针对现状居住情况,采取以下规划措施:

(1) 所城里大街57号(现为盲人按摩所)

恢复其原来三进式民居院落的格局。 规划利用为烟台海防体系展示馆。重点整治前院,补建东西厢房,并与前房以连廊相连。恢复院落的青石板铺地。

(2)时彦街12、14号(现为职业学校)

恢复其原来三进式民居院落的格局。恢复其原来张家祠堂名称,规划利用为“所城人家”民俗博物馆。修缮建筑外部立面,整修改造内部严重影响建筑功能的室内分割,恢复为原来的布局。恢复院落的青石板铺地。

(3)典型民居院落改善设计

拆除违章搭建,恢复基本四合院的两正两厢的建筑布局。按两户的居住容量设计分配平面,建筑面积各100多平方米。两户分入口入户,共用庭院。合理布局房间功能,正房用作起居、卧室等主要房间,厢房用作厨房等次要房间。在主、厢之间的连接处布置卫生间,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利用庭院的公共空间,恢复青石板铺地,布置绿化,改善环境。通过合理设计,进行类似院落的组合。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伴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要求也日益提升,在资源紧张、“雾霾天气”的大背景下,民众开始逐步认识到“低碳减排”的重要性。而对于“低碳减排”来说,低碳城市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做好这方面研究意义重大。

2、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的的意义

2003年英国政府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2007年,日本进行了“低碳社会”的探索。在实践低碳理念的过程中,城市是居民生活生产的载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场所及主体,基于此,城市必须要做好“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的融合,不仅强调低碳生产,还要强调低碳消费。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具备较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具有持久的结构性调整效能。此外,城市区域性基础设施建成之后不仅是难以改变的,而且也会时时刻刻对居民的经济、生活等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理念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降低城市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可见,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及需要解决问题

3.1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策略

在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首先,使建成区域内的城市空间尽量均匀,大运量公共交通串接服务功能单元,以降低出行的次数和距离。

其次,对用地适度混合的开发方式进行鼓励,减少简单的单一功能区划,增加短距离出行。

第三,大力提倡绿色出行,以完善的慢行系统或大运量公共交通引导出行。

第四,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转变,由以往的中心地理论变为目前的多级网络嵌套理论,实现公交枢纽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综合设置,此外,市或片区级公交枢纽与公共服务中心间的协调可以通过空间耦合度来度量。

最后,以“五面向的原则”来指导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3.2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以及低碳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

以上三者都属于当前各界关注的重点,它们在核心内涵以及建设理念上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首先,它们都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其次,三者也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生态城市在构建过程中坚持的生态学原则,而低碳城市在构建时是以低碳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的,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依据则是这二者的融合,属于一种最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2)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

一个完善的低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而要想真正实现低碳城市这一理念,必须要将这一体系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当前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具体来说,要将低碳目标设置到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以其为指导对城市总体布局、居民区规划、城市交通及道路系统布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等进行落实。由此可见,传统城市规划体系和低碳城市理念的融合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需要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深入,这也是城市规划与时俱进特点所决定的。

(3)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多集中在如何做好新能源利用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等领域中。以城市规划为例,一个城市能不能实现低碳这一目的和其空间布局、城市形态、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规模等有着极大关系的,因此,我们应加强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城市形态、产业发展、交通模式、能源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依据进行加强,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选择合理的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

(4)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城市规划体系实现的过程中,指标体系属于最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城市这一概念落实到操作之中,一般来说,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有:单项性和综合性的结合,这是指指标不仅要反映出单项情况,还要对总体情况有一定反映能力;相对独立而且确定明确;具有可考评性;指标值具有适用性,能够满足不同城市的需求。

4、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4.1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构建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属于重点,而城市密度问题又是首要考虑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对城市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使城市布局更为紧凑,进而降低出行距离,促进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可以通过对城市的无序扩张进行控制以及对城市增长方式进行调节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稳定性,因此绿带边界的控制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它能够使城市往新城区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使新城和市中心之间距离变大,导致交通上的障碍,不利于低碳减排。

基于以上分析,以绿化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廊作为城市空间的扩张方式是最合适的,它主要是对交通便利的位置进行城市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对公共交通进行组织,完成紧凑型布局,还可以于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开发,满足人口增长不稳定所带来的需求,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

4.2城市交通规划

低碳城市中再一个有效支撑就是绿色交通系统,根据研究可以发现,要想实现低碳城市,应该对出行距离进行缩短,对出行需求进行缩减,因此,使用自行车、步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属于比较不错的选择。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已经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这一政策,但要想全面实践这一政策还存在一定难度。基于此,我们只可以保证在交通走廊上的优先,并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公共交通战略优势:对私人交通工具碳排放量进行降低,对私人交通出行次数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步行的环境,并对使用自行车进行优先考虑,然后对公交为主的模式进行提倡,最后才是改善私家车的发展。在这一思路实践的过程中,轨道系统建设可以和自行车系统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减小轨道建设的巨大开支,还可以很好地实现减排这一目的,比如法国通过自行车出行的数量已经占到了 40%,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4.3城市产业规划

产业结构对于构建低碳城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高碳产业的发展进行减缓,并强化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加强监管力度,明确排放标准以及准入门槛。以上措施对于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轻工以及钢铁等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在产业布局上来说,可以通过优势带动、转型驱动和存量盘活,集中同门类产业或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针对部分污染企业,首先要加强减排减污,其次,如果可以,考虑将其迁至市郊,并通过绿化防护带的建设起到控制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减排”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将低碳理念逐步贯彻到城市规划日常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把握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发展契机,探索出一条切实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谢克利.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J]. 江西建材. 2011(04)

[2] 马利波,邵光平,王华治.简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J]. 华中建筑. 2012(03)

[3]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4] 郭东旭.基于城市规划低碳理念的措施研究[J]. 民营科技. 2012(03)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城;生态导向;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as the best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 kind of pursuit to minimize the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world city construction, and carry out a substantiv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Europe, America, As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macroscopic thinking and ecological orientation ang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757.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以循环再生的生态工艺为基础,以协调共生的生态体制为经脉,以持续自主的生态活力作调控,使全城市的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部门和地区间和谐共生并不断对系统实现趋优调控,建设一个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简单的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二.规划设计方法在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的理想住区,并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也不同于乌托邦或海市蜃楼,而是在继承原有的城市文明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与演化的结果,是从实际城市的不断更新和改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的实现有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规划方法与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城市的发展。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和引导城市“生态化”的全新规划设计方法体系,这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

2.1基于宏观思维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

在编制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时,要用宏观的思维来进行整体把握,要把当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地理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确定适宜的城市容量和人口容量,合理配置相关资源,配置相应的产业结构,制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能耗密度及其分布等,从而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方向,使人类与环境达到双赢,建立人与自然相协调共存的人居环境。

2.1.1以区域为单元来进行整体规划

城市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存在的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同时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也是相联系的。规划强调城乡空间融合,将建设区与区域视为一个整体,规划的地理空间也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周边发展地带,而且还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包括进来。城市通过掠夺外界资源来追求短暂繁荣的时代必须终结,这种发展模式只会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而合理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城市与其区域共存共荣,相互依托。

2.1.2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时序,保护自然资源

在进行土地开发时要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的全面分析,形成土地的合理分区,由此确定土地开展的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及布局,将城乡土地及绿色空间加以统筹安排,将城市与大自然的天然网络相融合,避免城市无限制地扩散,使其有充裕的预留空间,并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将郊野绿地引入城市,也利于城乡空间融合,回归自然。

2.1.3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公众参与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在于规划决策这一环节。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机会,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同时这种参与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公正的生活环境。市民大众参与规划才从根本上体现出规划为人服务的宗旨,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

2.2基于生态导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以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应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工艺、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信息去摸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

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不同,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追求利益至上、人类主宰自然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本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创新等手段,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系统向更稳定、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

2.2.1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1)可持续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凭借必要的技术手段,从城市的长远利益出发,保证规划设计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导向,不能为了城市暂时的繁荣,用掠夺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保证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生态导向性广泛地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来规划设计、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引导城市“生态化”。这种导向性是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2)系统性。整体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形体层面规划,而是兼顾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思想。把城市看作一个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系统,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在为了物质建设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后果。在规划工作上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2.2.2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互关联而又不可分割,共同交织成了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三者兼顾,既遵循三要素原则,又遵循复合系统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又要兼顾精神需求,创造稳定、自由、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2)高效经济原则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能源与资源,采用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发展模式。

3)尊重自然原则给自然生态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保持在所允许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4)复合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高的整体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应对转型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借鉴全球成功经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观,探索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宜规划技术,构建技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态城市模式。

参考文献

1.于立,国际生态城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10,(13)

2.于立,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3.姚士谋等,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J],规划师,2004,2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