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常见护理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2 09:23:27

序论:在您撰写常见护理案例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常见护理案例分析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192.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130-02

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近30年的临床护理与教育实践,深知目前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作为妇科护理工作者,应随时规范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管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不安全护理现象的发生,笔者就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作一探讨。

1临床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1.1业务素质及责任心有待提高

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的首要因素。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是一些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常常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从而引发护理投诉。如患者坠床、摔倒、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执行医嘱错误,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原因造成的,这均是护士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1.2服务态度欠佳、缺乏法律意识

服务态度差也是主要安全隐患,如工作中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导致患者误解等。如果护士缺乏对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不顾及服务态度,忽视患者心理需求,就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和要求。患者不是一般的消费者,患者到医院付费就医就标志着医院与患者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1]。医院是通过医护人员来为患者履行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是代表医院履行合同,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护患者的权利。当护士不能意识到这些,实际工作与患者的要求出现差距时,就会引发投诉。

1.3护理设施不规范及投入不足

在医院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方面,一此基层医院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要求、患者舒适需求而造成设施不合理,条件简陋。如:楼梯、厕所无扶手、地面过滑过亮等。有的医院在设备投入决策时只顾大型的或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而忽视护理设备的基本投入,造成护理设备短缺、不到位,从而形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推车、担架陈旧,病床无床栏,抢救仪器维护不佳等。特别是一些平时不经常使用的抢救仪器,数量过少造成抢救时无法使用。

1.4质量管理制度不规范

管理是对确定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到位,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得到保障。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组织管理不严,缺乏逐级管理、监督、检查、指导等。如存在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摆放混乱,位置不固定,抢救药品无计数,标签不明,抢救仪器未处于备用状态等。

2安全防范的思路与对策

2.1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强化临床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有效手段。应通过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如《传染病防治法》及《民法通则》等法律,对护理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相应的制约。护理人员必须明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正确履行职责,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患者与自己的权益。

2.2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结合需要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广大护理人员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使护理人员毕业后研修制度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发挥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确地为患者解决提出的问题,做到护理到位,患者满意。

2.3规范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各种形成差错的因素、减少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因此首先应结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范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成立质量管理组来具体实施,加大检查和监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把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其次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及设施资源,及时增加护理设备,改善护理环境,以杜绝超负荷工作状态,使护理人员数量与临床实际工作量相匹配,并根据护士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工作资历等合理构建人员梯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

2.4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根本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形成,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增强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应教育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及要求去做。同时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以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提供护理管理与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达到“以人为本”效果,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创护理的新服务领域[3]。

随着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法律意识,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消除各种隐患,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刘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社,2004,39(3):191.

[2]王姣江,孙继良,刘玲.关于强化护理管理中的法律意识的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46.

第2篇

[关键词]护理工作;妇产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取了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病人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病人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人48例。在对照组中,病患的年龄区间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6±11.45)岁,在观察组中,年龄区间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5±11.78)岁。将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之后,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失,风险意识淡薄。在妇产科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忽视潜在安全隐患,对危机意识严重的缺乏,同时没有做好一定的应急措施,对患者的自身权益和需求不懂得尊重,从而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满,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纠纷事件;②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由于护理人员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缺少一定的经验,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不能及时的发现,进而影响了治疗工作[2]。通过以下两个事件可以表明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的影响:①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进行身份核查,核查时要严格按照制度核查,至少要有两种标识对患者身份进行确定,如姓名、住院号等,但是不能将患者的床号或者房间号作为身份标识。对病人采取输血时需要两人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②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对高风险的患者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有可能出现坠床、压疮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安全教育,从而减少意外伤害的出现。根据以上常见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出了以下防范对策,分别包括:①提高法律知识和风险意识。护理人员要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医院定期举行培训活动,采取相应的考核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3]。另外,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及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时,要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护理,从而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以及合法权益;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医院可以成立护理小组,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必要时医院可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护理人员进行讲解与实际操作,对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解,消除隐患;③有效沟通。医院人事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护理人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回答,促进护患关系,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2结果

所有的病人经过护理之后,通过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得出,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优于另一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另一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第3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44―02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或事故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护理安全问题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式下如何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是摆在每一位护理人员面前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本院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影响护理安全的常见因素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护理人员是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在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照顾,因此,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和意识直接影响着护理安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1.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消极,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一些核心制度。比如有的护士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消极,有厌倦情绪,对患者缺乏爱心,服务态度生硬,缺乏与患者的沟通,这些都是造成护理差错的根源;

1.1.2护理技术水平低,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力,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有些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于因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失去对病人抢救的最佳时机,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有些低年资护士不懂装懂,业务生疏,又不主动请教有资历的护士或带教老师,常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2];

1.1.3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淡薄。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患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造成医疗纠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因缺乏有关法律知识,对潜在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一方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忽视患者的权利而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引起患者的投诉,而另一方面护理者本身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无法在“举证倒置”的制度下提供有效的医疗证据,使自己陷于困境[3]。比如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死亡时间等与医疗记录不一致,对抢救时间和措施不能及时记录,记录时遗漏关键内容等;

1.1.4忽视病人的行为、情绪的变化。在我们消化科,一些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如重度的克罗恩病人、反复腹水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晚期患者,因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常有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如不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患者异常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业务繁忙常忽视患者异常行为和情绪的变化,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1.2 医院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或者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等都是造成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院护理安全三级制,即护理部、科护士长和护士长,周末培训制度化、非惩罚性上报机制和各科室护理安全规程的制定等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增强,护理安全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能及时有效处理,缓和了医患矛盾。

1.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是护理人员的护理对象,护理活动的开展有赖于双方的密切配合,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因为患者心理素质和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能力不同,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现象[4],甚至不信任医护人员,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不遵循医嘱规范治疗,擅自做主。这些也是造成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即便护理人员已经与患者进行了告知和沟通,但仍有部分患者不听劝阻,寻找各种理由私自下床活动,因再次出血而发生意外,还有些年龄大、病情重的患者因不配合治疗有潜在压疮、跌倒、各种导管脱落的危险。

2 加强护理安全性的措施

2.1 增强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

责任心的问题是反映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每个护理人员都要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这既是对个人的负责也是对集体的负责。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永远将患者的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营造良好护理安全氛围。

2.2 加强医患沟通,增进互信

医护人员与患者有效的沟通,能减低患者的抵触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自身的权利,杜绝使用不文明的语言,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主动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以增进患者及其家属的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最大程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护理人员通过有关法律的学习能准确辨明是非,明确双方各自应有的权利,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形成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和医院正当权益的意识,避免粗暴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护理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我院通过发放相关法律书籍《医院管理法律法规选编》并组织学习以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2.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前提。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医疗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以更新护理理念和知识结构。为此,我院将每周护理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常规化实施,并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竞赛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我院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从根本上防止了因操作失误而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2.5加强护理文书记录管理

目前针对医疗行为引起的诉讼采用“举证倒置”的办法,而“举证”的依据主要是护理记录。医疗护理记录作为住院病历的一部分,具有明确的法律意义,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证据。我们医护人员应用法律的思维意识来书写护理记录,及时、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医疗护理行为和措施,禁止主观推测、随意涂改护理记录。我院对一些有创的操作及时向病人告知,并当场签署各种护理措施风险知情同意书,从而避免因不良事件发生时带来的举证难问题。对一些收费较高的项目应提前向病人告知,征得病人的同意,减少护理安全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6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建立以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为领导,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和护士长为主体,全体护士共同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除委员会定期对各科护理安全督导和考核外,科室内部亦每周常规自查,并鼓励无惩罚性上报。针对一些特殊时间比如节假日、疾病高峰季节等,和特殊人员(比如行为或情绪异常、危重、躁动等患者)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和督查措施。(比如我院备有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记录表、防范压疮记录表等;还备有腕带、防坠床、防管道滑脱、防误吸各种标识卡)。制定多种安全应急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预防性教育和监控,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尤其是对新上岗尚未取得注册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更要注重其岗前培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完成护理工作。此外,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值班时间和值班人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防止因人员分配不合理或工作繁忙而出现的护理安全差错。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使安全意识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真正提高护理人员处理护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得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条件之一。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内涵和基础,护理安全问题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5]。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增强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进护患互信,及时上报不良安全事件。同时,不断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各种安全隐患,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才能把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护理安全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安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49.

[2] 谢遗俊, 张桂芳. 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7): 190.

[3] 郝小鹏. 谈护理安全与医疗纠纷[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9):155-156.

第4篇

【关键词】  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性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直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检查中的痛苦不仅令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同时也影响检查质量。我院自2002年开展无痛结肠镜检查,在安全、高质量、无痛苦的情况下共完成结肠镜检查1 587例。现将护理体会及安全性评价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共完成无痛结肠镜检查1 587例,其中男858例,女729例;年龄35~76岁。

1.2 麻醉方法

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患者入室前备好监测仪、急救药品、简易呼吸器、氧气和负压吸引器;入室后连接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氧饱和度,开放静脉,经鼻导管吸氧。肠镜操作前经静脉缓慢推注异丙酚2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肠镜检查,在此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体动反应则追加异丙酚30~50 mg,所有患者待肠镜抵达回盲部后停止给药。术中观察并记录患者情况及应对措施,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护理

1.3.1 术前准备:首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详细介绍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签定知情同意书;检查当日晨勿进食,详细询问患者肠道的清洁情况,如已排出清水样便,则可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排便中仍有残渣,则需追加清肠药,直至肠道彻底清洁排出清水样大便。进行息肉切除的患者需询问近期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类抗凝药物史,并检查凝血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服用降压药。

1.3.2 术中配合:患者左侧屈膝卧位,常规应用复方地卡因甘油涂抹及镜身,进镜时左手协助暴露,使镜端与患者呈斜行(约45°)镜身指向骶骨方向,缓慢插入直肠[1];镜端到达回盲部后,提醒麻醉师停止给药;退镜时对滑过的肠黏膜观察不满意时,应重新进镜观察[2]。

1.3.3 术后护理:术毕将患者推入休息室,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监护患者至完全清醒,防止坠床。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如无不适,可在家人陪同下离开,嘱其当日进无渣饮食。

2 结果

1 587例患者中静脉缓慢推注异丙酚2 mg/kg后有42例出现血压下降低于基础值的30%,静脉注射麻黄素5~10 mg后血压回升;有52例心率<50 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静脉推注后恢复正常;234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至95%以下,经托下颌加大吸氧量后缓解;12例出现呛咳,暂停操作后给予吸痰、加深麻醉后症状缓解;1例肠梗阻的患者出现呕吐,给予吸引后改为直接镜检;3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部不适,给予肠腔排气后好转;其余患者对结肠镜检查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适感觉;术中出现梦幻共189例,追问梦境均为美梦;苏醒时间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总药量不同略有差异,年轻人于停药后2~3 min苏醒,老年人5~6 min苏醒。内镜检查时间(15.0±2.4)min,意识消失时间内(2.1±0.4)min,意识恢复时间(7.9±1.1)min,满意度100%。所有患者术中无穿孔、出血、严重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经悉心护理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患者发生坠床等情况,均安全离院。

3 讨论

3.1 无痛结肠镜检查前首先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对检查的恐惧心理,认识到无痛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良好的肠道准备是顺利完成肠镜检查的必要条件,进镜前应先进行指诊,以便了解患者有无痔疮、肛裂、肠腔狭窄等情况,防止进镜时加重肛周及直肠的病变;在整个进镜过程中,双人进镜时技师应熟悉进镜技巧及不同肠段的解剖特点,进镜时动作轻柔,循腔进镜,注意腹壁紧张度,防止肠袢出现,及时协助患者更换,必要时给予腹部适当加压;检查过程中如遇肠道泡沫较多,可从活检钳孔道推入硅油去泡沫利多卡因胶浆,祛除肠道内泡沫,以利视野清晰。而无痛肠镜对肠道的清洁要求更高,由于术前我们对患者的肠道清洁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准备,因此本组患者未出现在进镜后因肠道准备不够而终止肠镜检查的病例。

3.2 本组病例提示由于全麻后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脉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呛咳、呕吐等并发症,所以无痛结肠镜的开展应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同时备好监护仪、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应严格选择病例,术前有严重的心、肺及呼吸道疾患的患者不适合做无痛结肠镜检查[3]。

综上所述,无痛肠镜的开展可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欣,徐永强,刘雪梅.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四川肿瘤防治,2000,12:4647.

第5篇

1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隐患

1.1.1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问题。这就侵犯了患者隐私权和保密权。

1.1.2 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有时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特级、一级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视病房而无记录。

1.1.3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病人的跌倒风险评估不客观,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为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

1.1.4 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

1.1.5 缺乏责任心,工作中粗心大意: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1.1.6 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在为患者操作时,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

1.2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2.1 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急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齐,抢救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专人管理只是流于形式,影响抢救工作开展。

1.2.2 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管理监控过分注重考核、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质量监控不得力,没有很好地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够,专科护士的培训不到位,人力资源不足,没有达到规定床护比例1:0.4,护士长没有切实落实“护士长五查”制度,未能健全有效的应急预案等是造成护理隐患根本原因。

1.2.3 护理管理者缺乏对被管理者身心因素的分析:导致下属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病人态度生硬。

1.3 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亲密配合与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心理现象,从而不信任护士、怀疑护士护理有误等,产生护理隐患。

1.4 设备设施因素

设备设施使用不当或现存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2常见的护理缺陷

2.1 违反护理规范、常规

2.1.1 药物名称、剂量查对失误:如不认真查对,将治疗单上的小数点或零看错,造成病人因用药剂量过大而中毒,甚至死亡。

2.1.2 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如走错病室、服药或进针前后认真查对(查对确认病人的方法)

2.2 执行医嘱不当

2.2.1 盲目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前没进行查对,或查对后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未发现错误,盲目执行有问题的医嘱。

2.2.2 未按要求执行医嘱:如对患心脏病的病人输液速度过快,造成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2.3 工作不认真,缺乏责任感

2.3.1 护士责任心不强:例如,不按时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造成严重后果。

2.3.2 语言不严谨:在病人及家属面前说话不考虑后果。不注意语气与形象,不体谅病人感受等。

2.3.3 护理记录缺陷:体现在护理记录缺乏真实性、记录不完整、不规范以及病案管理不妥。

2.4 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

2.4.1 抢救设备、药品管理不善,贻误抢救时机:如抢救设备、药物不齐全,影响抢救;药盒标签与内装药不符合,造成用药错误等。

2.4.2 疏于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欠缺、技术水平不高,观察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

2.4.3 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责任意识不强:如未履行告知、保密等义务等造成护患纠纷。

3减少、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3.1 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更新,患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从思想上适应这种变化,要主动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护士条例》等,增强法律意识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转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言行,提高服务质量。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

3.2 修订落实护理规章制度

修订查对制度、护士各班岗位职责及质量标准等,制订预防各类管道脱落、病人易走失、易跌倒管理制度,跌倒评估预报表等;针对节假日值班人员少,突发事件多的薄弱环节,制定《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规定》;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都要告知其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有关医疗护理情况,从而能主动地配合和理解。

3.3 针对问题查找原因分析整改

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写出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组织全院性的护理安全大检查,针对临床科室存在的护理隐患进行自查自纠;提出整改措施。

3.4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

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加强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可选送年轻护理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拓展其理论水平,以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理念。

3.5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维护护士心理健康

临床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时,就会导致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因睡眠及饮食问题引起的心烦、乏力、急躁和焦虑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倡导弹性排班。

3.6 把好设备质量关

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社会进步和医疗的发展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除护理隐患,提高护理安全,必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医院应该为患者及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s instantly many people care about, and the rapid urban renewal rate ha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ir existence.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om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od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s its successful respectively way,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department.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updat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尤为悠久,很多古老的建筑既见证着我们曾经的辉煌,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必须予以积极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原有的建筑逐步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也惨遭不幸,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文损失,有志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呼吁相关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认识才是根本之道。

很多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非常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成片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历史街区,这些历史街区的存在让我们对过去的生活有了很多的理解,价值极大,但是只是单纯的进行保护效果又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与利用合为一体,使其重换青春,本文即基于这样的目的做了探讨,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历史街区归纳而言有以下四种,其一是以古城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的历史街区,如丽江、平遥等均通过政府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伤修缮,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其二是处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商业街区和办公街区的“置换”,典型案例就是上海的外滩。其三是以艺术家自发改造为主的产业建筑历史街区,最初是在上海,一些艺术家在苏州河沿岸地区自发改造的中小型产业建筑遗产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随后在北京、杭州、成都出现了有类似的项目。其四是城市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的“新天地”,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以上总结的四种模式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现阶段历史建筑街区改造项目实践中的典型实施方式,这四种方式打破了历史街区保护文物化的传统模式,为各种类型的历史街区的再利用做出了探索。但必须指出由于各个案例所拥有的先天条件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他们的成功之处有的可以借鉴,但很多都是无法复制的。假如来个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对于很多城市中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可能弄巧成拙。

1历史古镇中的历史街区

历史古镇的特殊性显而易见,古镇的存在往往得益于其所处的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使得城镇的历史街区结构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城市风貌使这些古镇被列入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同时个别古镇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以后,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策略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大部分这一类型的古镇如丽江、平遥都将文化经济和旅游产业作为了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政策和地方财政的倾斜在保护工作的初期占主导地位,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社会效应的扩散,市场投资也进入了这类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由此这些古镇的保护工作进入了良性的循环。

2城市中的历史街区

第二类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街区改造的先行成功案例,分析他们对现阶段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这种操作方式的实践城市都是在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的历史地位,经济支撑能力、政策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都是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以外滩“置换”为例,30年代,这儿就曾经是远东著名的金融街,大量的银行集聚与此。改革开放后,为了重建上海金融中心,在明确的政策倾斜下,“置换”的操作方式才得以实现。“置换”的历史建筑的产权往往归国有,并且可被列入“置换”名单的建筑其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被严重低估了而己。而且在优良的地产价值的背后,上海巨大的利好政策吸引着外资银行来参预“置换”的操作。而在其他的历史建筑更新保护的操作上,历史建筑在地产价值和经济地位上很少有能和外滩建筑相提并论的。大部分建筑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年代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艺术价值上,这些价值很难在短期内换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在没有可观的政策条件下,很难会有买家来接手这些无利可图的项目。

3历史建筑的保存质量和建筑类型

从历史街区内部建筑的保存质量和建筑类型来看,上述的几种历史建筑分别代表着近现代西方建筑进入中国时的几种建筑类型,分别是早期20年代折中主义的办公建筑,30年代新式石库门的居住建筑和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物流仓储建筑。其中办公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基本已经采用了现代建筑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式,物流仓储建筑的结构形式也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木屋架,石库门建筑的结构形式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代并不久远,而且建筑的结构形式都相当牢固,长期以来有人居住使用,维修保养比较得当,因而对它们的修复措施在技术上较为简单,在国外可供借鉴的工程实例也较多。同时在内部功能组织上,当时这些建筑的设计标准和现代建筑相差不远,略加改造就能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中,近现代的建筑遗产往往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由于木结构的耐久性和坚固程度无法和砖石建筑相比,即便是相同时期建造的建筑,其现状质量与砖石结构的相比也相差很远,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残损严重而无法继续使用。在内部功能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现代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必须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才能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几个项目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应用符合自己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基本做到了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有条件下这些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因此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可以说在摸索的阶段,我们把容易改的都改了,而剩下的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都是改造难度大的项目,而且还必须在更为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下解决以往历史街区改造项目中存在经济平衡,开发定位,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欢.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09(05)

[2]黄娅,李和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09(07)

第7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172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 使得肿瘤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肿瘤患者因长期受病痛的折磨, 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加之, 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 使得肿瘤住院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1, 2]。本文主要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并根据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以期能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肿瘤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9例。对照组中, 男27例, 女22例, 患者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56.00±7.82)岁。研究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24例, 患者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55.00±7.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采用非惩罚性自动上报系统分析2013年1~12月期间本院336例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 其结果显示, 发生压疮的患者9例, 占2.68%;跌倒5例, 占1.49%;坠床3例, 占0.89%;烫伤1例, 占0.30%;拔针划伤6例, 占1.79%。

针对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24例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随访和调查研究, 其结果显示, 环境因素导致安全事故6例, 占25.00%, 具体包括:基础设施问题、用物摆设不当、地面湿滑等;管理因素导致安全事故4例, 占16.67%, 具体包括:管理力度不足、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排班等;而14例(58.33%)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肿瘤住院患者则是因为护理人员因素所致, 具体包括:操作技术不当、评估患者不到位、协调组织能力与自律性较差以及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均较差等。

1. 3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上述常见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患者临床资料, 加强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 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环境因素:增加防护栏、气垫床及海绵垫, 卫生间增设安全扶手, 设防滑防跌倒警示牌;合理摆放床位及用物等。②健全安全护理管理的体系制度:改善工作流程, 完善管理制度, 成立质控小组, 严格日常质量控制, 落实医院层级管理。同时健全肿瘤住院患者安全护理防范机制, 床头挂护理安全警示牌, 尤其存有跌倒、压疮等风险的肿瘤患者。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输液、换药时, 用PDA扫码核查, 并由执行者签名。③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理论及职业道德的培训, 开展安全专题讲座, 提升护士安全责任及法律意识;定时专科知识小讲课及开护理安全分析会, 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对高危患者风险意识的评估与安全意识的防范能力。④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 实施人本位服务:排班扁平化, 实施管床护士对住院患者从入到出的全程负责制;完善科绩效考核制度: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作为考核依据, 切实为护理安全保驾护行。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职称、文化程度等优化调配, 实施新老搭档、强弱结合等确保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应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 4 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同时,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具体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住院环境等, 实行百分制, 满意:≥90分;比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 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0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护理后, 研究组比较满意35例, 满意13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比较满意31例, 满意13例, 不满意5例, 满意度为89.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