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3:20
序论:在您撰写汉语言文学分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应用型 汉语言文学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34-02
一、 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
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 ――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 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 。
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 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局规划和政策部署。《决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 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
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
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6]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3(01)
[3] 孟广伟.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4] 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才能推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受到教学观念、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准确。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拥有稳定的工作。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毕业生失去往日的优势,学生很难进入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工作,大多数只能成为企业或者公司的文职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也影响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性过强。汉语言文学与应用性学科不同,专业性越强越好。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继续深造和任教之外,很多的学生不能在相应的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背景只能作为学生教育背景,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运用。而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的情况,理论知识过于浓厚,这种方式对培养专业性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也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课程内容缺乏特色。专业模块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等内容庞大、重复,缺乏时代特色,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三、专业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地方高校对这二者的比例把握不好,致使学生基本功被削弱,汉语言文学素养下降。
3.教学实践被忽视。一直以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
三、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今后在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第一、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应该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应该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例如,分为教育、文秘、广播新闻、对外韩语等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第二、从单语型向双语型转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给对外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还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基础教学,培养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调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技能。
3.探索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第一、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适当布置写作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根据学生职业规划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指导,在大四的时候吗,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的同学重点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推动实践内容的实验化,强化学生办公、制造等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当中,提高学生的办公技能和制造技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44-2
0 引言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朝着职业化培养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国内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用社会的发展,开始朝着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前进,这种人才培养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1 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肩负着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以及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重任。但是从当前的培养模式来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一言堂为主,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主要是被动的在听课。有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的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这种闭塞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严重脱节的。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那种只注重内部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所以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需求。
2 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汉语言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理论。培养出能够在中等职业以及基础的教育学校进行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培养的人才规格一般定位为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人才。这样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毕业生毕业就业抉择时的狭隘性。
2.2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不健全
大致来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专业性太强,从而忽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点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课堂教学内容一直重复讲。第三点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没有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2.3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过于老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的质量普遍低下。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以及培养。
3 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3.1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定位
这种定位对于传统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是一种全面的革新。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由知识的传授变成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出一批迎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富有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培养规格的设计上在原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综合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进行专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流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具有多维度的专业知识,并学会熟练的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3.2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中采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首先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一基多能为导向。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教师人才,同时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毕业生可以实现多方向的灵活就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优化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开设一些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迎合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次以应用型为主线来实现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整合。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偏于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教学,从而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个整合,专注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竞争将有极大的益处。再次是严抓课堂教学质量。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反应着教学改革的成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的走向。学院想要有效的提高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对相关的教学老师进行谈话,打破惯性思维以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教学惰性,发动各位教学老师积极探索新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的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置。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当前大部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践型的课程都是偏少的,所以很有必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学分设置,最好提高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的搭建以及拓展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在实习的期间可以联系到专业对口的见习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到相关的岗位上去实习。从而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加强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好安排学生出去实习并在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先进行面试培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心仪的顶岗工作,提前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常的校园教学中,老师可以进行举办一些征文、演讲、朗诵、教学技能以及书法等比赛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培养。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这些实践活动就可以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学期教学活动汇总,并发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学老师积极的配合活动的开展,院领导不定期的抽检落实的情况以及活动举办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本专业的知识也可以提前和社会接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3 创造有利的条件,建设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出色的人才需要出色的老师来调教。老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只有努力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并且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才能切实有效的实现各个院校汉语言文学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成功转型,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务实深入事物实际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工作素质,碰到实际事物应该扎实地去做,不是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应付实际事物的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书面写作能力不单指过去中文系培养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而是要学会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在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现实发展需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内的各高校纷纷都在积极的探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内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参 考 文 献
[1] 王长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29-133.
[2] 杨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J].文教资料,2011(22):188-190.
[3] ⒋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15(11):103.
[4] 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S1).
关键词: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文应用型人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87-03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开设历史久、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专业,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教育转变。这也使得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就业难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应用型人才,这与我们目前学科体系内培养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型人才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及时转变培养策略,适应社会需求,培育人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老牌大学已具优势的情况下, 独立学院更应该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在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以形成自己的人文学科教育特点和专业建设方向。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转变的重要方向。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融人文性与理论性于一身,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适应社会需求,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人才。本文试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为例,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转向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尺度,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要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需按照社会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及结构。但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业基础课的变动空间不大。因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意愿与社会需求。大三、大四是考研与就业的分流阶段,为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其课程也实行分流设置,将该课程分为就业、考研、兴趣培养与能力提高等几个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与考研等不同意向进行选修。考研板块的专业选修课程有“古代文学专题”“古代汉语专题”“现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汉语专题”等等。这类课程的讲授重点在学科的纵深教育上,会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前沿理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于部分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就业板块课程则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于培养服务地域经济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教学技能”“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直接接轨。学生在按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后,也可以自愿参加其他兴趣培养类课程的学习,不计学分。
其次要增加实践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一现状的出现,与学生在离校前较少接触社会,缺乏就业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要适当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熟悉本专业技能。另外,专业基础课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例如“写作”要求学年内组织8课时左右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现代汉语”在讲授语音后,安排普通话训练;“演讲学”等基本技能课安排10―15学时的训练;文艺理论及文学史类课程试行学年论文制度。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围绕“文学概论”撰写文学评论类小论文;在二、三年级围绕“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或“现代汉语”撰写学年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寒暑假进行三次为期至少20―30的社会调查(每学年各7―10天)。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报告。这样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除利用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外,适时组织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提早到社会中去锻炼,以适应职场需求。实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般高校只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增加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环节,即在第二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为期四周的专业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并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周记,以总结经验得失。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类公司兼职锻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活动,打造四项基本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长期存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是相悖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当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一点也是我们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难点。因此就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不适合其专业特点。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既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专业基础课要开足,否则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但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合理定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应用性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阅读各类文献,写作各类应用文体,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语文教学能力等。因而,我们在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了系列专业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必要的实践训练。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开展“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系列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能力等基本功。我们在第一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第二学期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三学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四学期着重培养现代办公能力。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策划系列活动。
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文科大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之一,也是其就业时展现自身能力的关键一点。但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动手写字机会日益减少,这导致当代大学生动手写字的能力日益下降。因而,对于写字能力的培训就显得比较重要。我们邀请省内知名书法家为学生进行了“写字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的系列讲座。同时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书法专业指导教师,安排每天的写字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学生无论以后从事教育、文秘、行政管理还是文化传媒类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开展了系列即兴说话练习。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及表达的锻炼,各班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系里组织的即兴演讲比赛。写作能力是最能表现汉语言文学基本能力的指标之一。所以“写作”的改革也是“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为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我们减少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系列课时,并通过讲座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写作理论的同时,安排适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代办公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采用了讲授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类讲座,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现代办公实用技能。
专业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提倡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策划了“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策划旨在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基于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和社会期望学生能尽快加强的需求。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社团活动
人文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尽快接触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工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建系以来,本着以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广告设计、新闻编辑、摄影摄像等三个专业实验室。这些校内大型实习基地的建立也为学生加强动手能力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与语文报社、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太原市第二中学等十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且聘任了多位富于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事业机构领导与企业家担任“实践指导专家”。以弥补自有教师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的缺陷。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职前培训力度,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了学校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为文化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另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设立的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及管理沟通能力,可以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还可以充分展现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因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依托系部专业特点,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形成“四社一台”的社团格局。“四社一台”包括:浩然辩论协会、湖畔文学社、I-MAX广告协会、文化创意协会和校园电视台。我们为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同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会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系部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积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浩然辩论协会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青春飞扬”杯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并成功举办了文化传播系即兴演讲比赛和新生专业辩论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湖畔文学社在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人文社团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人文社团”。学生还自发举办了应用文基础写作培训活动及各类征文比赛、话剧展演、文学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并通过编辑《湖畔风》打造系文学创作的平台。I-MAX广告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广告大赛,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文化创意协会积极联系校外公司,承办策划创意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锻炼了社团组织活动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途径。校园电视台是山西省唯一一个由学生自行完成采访、拍摄、制片、播放全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学生社团组织。社团还不定期对全台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多次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获得了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力图通过各社团的建设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以专业为依托,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提升社团工作水平,努力发展成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平台。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社团活动, 以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尽情施展与发挥,提升其创新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中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提高,以便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应用型转向是大势所趋,也是关系到该学科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独立学院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在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下,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和应用性,使自己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社会需要,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
纵横,2010,(1).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
[6]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6).
[7]赵丽娜,谭宏姣.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要求与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辩证地来看,优势即是包袱,所谓“优势”背后总隐藏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困境”。
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
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
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
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
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对策之四:实践教学的持续强化。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同样适用于需突显应用性的地方本科高校,是我们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计划的顶层设计时,我们必须强化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充足和实践环节设计的系统。在开展实践环节时,必须在制度上保障其实施的顺利和有效。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构建一个四年不断线、循环递进富有实效的实践环节训练体系,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文理渗透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分层次 多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85-04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办学,重理论、重基础、强调深度。近十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网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其中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进入一个多层次、多模式的新时代。正如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教授所言,发展中文学科不能只有一种思路,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定位来发展中文专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具体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专业被边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生存空间受到重重挤压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有限的条件和种种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出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讲,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跨行业合作、技术集成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手。过去在人们看来属于专业技能的东西正逐步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狭窄的专才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催生新的行业和领域,淘汰一些旧行业,人才的跨行业交叉流动越来越普遍,这对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实践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文理渗透、一专多能且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从具体的人才规格讲,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呢?据有关机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知识规格方面, 52.2%的单位认为“文书写作处理”较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礼仪知识、现代办公技术、法律知识、广告新闻知识、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等。在技能规格方面,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为:文字处理技能、资料和信息处理技能、交际和公关技能、现代办公技能等。在能力规格方面,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为:人品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1]由此看来,“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单凭专业功底扎实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懂管理、会策划、善于沟通合作、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应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够培养哪些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呢?人才培养的优势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数字与计算、信息获取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过去都是从行业院校划转而来,办学中还可以更好地依托行业,贴近企业办学。最终,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养要依托学校学科和行业办学优势,实现文理渗透,加强应用,突出技能,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上手快”;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要确保学生既具有相关的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够“后劲足”。同时,由于学生兴趣、能力不一,毕业去向各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应尽可能既瞄准社会需求,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让考研及愿意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建构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
三、制订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无疑,这有赖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潜在办学优势,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平台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施文理渗透;通过“模块课程”,瞄准社会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
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重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 。[2]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课程群组成。通识教育课是“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 。[3]其中,我们特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西方哲学概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进来。学科基础平台课是指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专业素质规格,也迎合了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学会在更深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
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置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实际上它解决的是高校教育的宽口径和社会分工的接口问题。”4]模块课程由研究型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组成。首先,以考研为导向,通过“研究型模块课程”,对学生实施第一步“分层次培养”。以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对这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对此,我们通过在大三、大四年级设置研究型模块课程,探索专题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这一模块课程由若干门类专业限选课组成,课程内容均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考研方向选修。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开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继续“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实施第二步“分层次培养”,确保学生能一次性就业。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且就业面广的现状,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说会写,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精通某一行业知识。本模块课程又根据社会的用人类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若干个小模块:新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文秘管理类、营销策划类。新闻传播类模块之下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DV制作等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模块之下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化等课程;文秘管理类模块之下设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营销策划类模块之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策划、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加强应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学期,针对就业难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第三步“分层次培养”,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在考研和一次性就业的学生之外,每年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其特长和就业意愿,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掌握专业之外的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并通过职校的“订单式”合同,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跨专业方向兼修、辅修、自修其他专业课程,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里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对于学习刻苦、学有余力、基础较好,且没有考本专业研究生愿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选修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相关课程,这是“主辅修型”培养模式。同时还应鼓励部分学生,在专业自修、辅修的基础上,自考某些重点大学的第二学位,这是“双学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学生,大学最后两年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知名职校和培训机构,强化学习一门技能,如网络营销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络设计师、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从业资格、国际汉语教师、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至少具备一项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学生若能在强化培训与学习中学习到真才实学,并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适当免修部分学分,这是“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三)保证阅读、写作、计算机、英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写作是看家本领,英语、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是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还须设置多学时、多类型,充满知识交际性的课程,保证教学与实践四年不断线。
阅读经典著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不能绕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绕过经典的研读之径,不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单凭轮廓式的教材知识,概论式的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的“扎实”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开设“经典导读”课程。各学期先后配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分别确定经典阅读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经典阅读报告会”的结构模式,推广“以读为主,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利用读说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说,通过写和说进一步深化阅读,既厚实了基础,又强化了技能。
写作,“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表现途径”。[5]为此,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实践逐次、逐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将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其次,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实务、广告文案写作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保证写作教学四年不断线。再次,通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开、毕业论文等“实战型”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经过这些逐层、逐次的环节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能胜任基本的文字处理工作。
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据悉,“从对深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和英语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类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当看好。”[6]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一层次、每一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中都镶嵌了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日常化。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向实践要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节点,为此,我们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部分构成: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实践又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内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缩减课内讲授时间,改面面俱到的“掰开揉碎”式讲授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讲解,在课内留下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外实践指的是,在不增加课程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与教学同步的课外培养环节。
2.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在课程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某些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校内实践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两类。校园文化实践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校园文化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社会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实习。此外,还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实践。课程实践和校内实践都属于情景模拟下的实践,而校外实践却属于实弹演习式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校外实践又分为专业实习(调研)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习每年由系里集体组织,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主题,系里组织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暑期社会实践,按专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分队,深入各地进行社会调研;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节假日、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三种是参与教师的课题调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四年最集中、最严格的综合训练项目。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所言:“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来发挥毕业论文工作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生的选题研讨、资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训练、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写作技能的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7]
5.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难的学生,在第八学期,与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联合,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意愿,选择不同的“技能课程套餐”,接受强化式技能培训,在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实现充分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从专业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拓展性实践的“梯度式”跨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四、建立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离开了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着力打造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是掣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减少学生的困扰与顾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制来解决。
建立专业导师制,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缺乏方法,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专业出路充满焦虑与困惑等现状做出的一种大胆探索。每个学生一入学,教研室将为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大学前两年,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并且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后两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给予及时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实现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导师制,学生减少了迷茫与困惑,明白了学习目标与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针对课程,我们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专业培养课外33学分”和 “综合素质培养课外4.5学分”。前者指的是在导师带领下,大学四年,开展系列专题专业调研、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报告会、发表文章、职业技能培训等。后者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挑战杯”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课程和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改革,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构成了专业建设的环境。学科建设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8]若学科建设无特色、低水平,专业建设就难以上台阶,因此,一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师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应该依据教师所带课程和研究方向,将教师分成若干个教学科研团队,每一团队设一名带头人和负责人,对团队进行培育。并通过培育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优秀教学资源。
总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瞄准社会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定位,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一系列的实践和管理配套,最终将办学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后发优势,探索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健儿,范世清.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2][3][4]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6] 钟琼.计算机英语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培训,2006(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