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3:16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科学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高校科学援救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
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缺陷,导致了科学研究经费财务制度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很多学校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没有指定完善的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制度,而有的学校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效科研经费主要涉及到了项目的办公经费。其来源途径和渠道十分多元化和复杂化。不同的课题不同的种类在研究经费的获取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同采用统一的、单独的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将不同种类的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范,最终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
2.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科学
首先,国家、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在制定科研项目的预算政策和设置预算管理要求是,由于预算的过程主要是有财务部门单独进行的,而财务部门的预算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科研的经费进行确定,对经费的使用单位和施工规定规范的相当细致,虽然这些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的施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研究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性的突发状况,这些突发状况的出现,使得研究者不得不对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变更,从而造成了科学研究经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与当初的预算内容存在个别出入;其次,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从国家申请到一项科研项目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尽可能多的拿到一些研究经费,在编订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会严格按照课题申请的财务要求制定课题预算经费,很可能会多开出预算经费。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科学研究经费在预算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很多经费不足或者浪费的现象,最终导致了科研经费预算丧失了其应用的作用。
二、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经费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
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规范性和科学性是现代科学研究治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根据科研项目使用经费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执行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校在使用经费之前,应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措施,同时还应该密切加强科研经费的决算管理,指导课题的负责人按照相应的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编案,而科研部门的财务处应该制定详细的课题预算案编订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大学校园承担科学研究项目的科研经费的规范和高效、科学使用的体系。从制度上实现了对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限制的目的。
2.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机制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高校科研经费规范和高效实用的基础。首先,国家、中央的各个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在制定快乐提项目预算政策和设置预算要求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项目、不同课题在使用经费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出的编著方案应该适合项目课题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要明确财务人员在教师申报课题、项目结题结算等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责任和义务。在开展财务预算过程中应该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指导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合理、科学的编制项目预算和决算,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既保证了科学研究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经费的使用更加符合国家财务制度的要求。此外,财务人员从项目立项前就应该开始,全程参与到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从而在最大成度上保证经费使用的规范性。
一、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一)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也是激发教师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形成的桥梁。这些科学创造的关键要素,正是成为创新型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条件。此外,随着全国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出现了生源竞争、就职岗位竞争的严峻局面。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悠久的办学历史、抢手的学科专业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固然重要,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为重要,而拥有一批较高学术造诣的名师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开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强化基础、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所以,广泛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应该是新时代高校造就创新型师资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把教学工作纳入研究轨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选择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课题及方法进行探索,在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的同时强化研究意识,进而形成科学智慧和创造能力,造就一支高质量创新型师资队伍。
(二)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法和育人技巧,研究教学手段。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靠“纸上谈兵”,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摸索、潜心体会、勤于总结才能使之不断提高、升华和发展。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经常有新的发现和科研假说,便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现有书本知识进行审视,对现存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对即将到来的科学变革有所预见。同时在学生中间树立具体的学术榜样,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学能力的形成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在反复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来实现。
(三)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只有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体现创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自觉融入国家创新工程和创新环境之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而大学时代是青年人事业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初步奠定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思维方式。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着示范、熏陶作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所以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变书本知识为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可以形成最基本的科研感知认识,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厚积勃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具体形式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除实验安排常规内容之外,增加新的实验教学项目,尤其是与教师科研相关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具体实践,并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项目;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必须抓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高低,是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优劣来衡量的;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推动力,学科发展了,科学水平将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
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别。在一定意义上说, 高等学校科研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贯穿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全过程的始终,是高等学校能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使用的条件,是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高等学校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和学科建设都是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渠道,任何一所高校都要同时抓好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提高其水平和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偏重而已。在逻辑的顺序上,科研应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反过来,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又为科研的下一轮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为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打下基础。没有好的学科方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前言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及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点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创新性项目为学科建设的载体
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只有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大的创新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而研究项目的创新程度是获取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培育创新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认为一方面创新项目的选择需要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及同类科研比较分析后才能得出。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瞄准国家目标,选择具有学科前沿、独创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性项目。在信息时代,对于医学科研而言,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当今计算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传感器等技术正对医学研究带来深刻地变化,学科交叉日益显著,可以说创新性强的项目从学科交叉中产生。对于创新性强的项目要重点培育,一开始申请国家、部门基金,可能因为基础不够,而不能得到经费的资助,这就需要高校自身给予最初小额研究经费资助,通过一定经费的投入,以便打下足够的研究基础,从而提高创新项目在申请国家级项目的竟争力和中标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有限额时,优先推荐学校重点培育的创新性项目,保证其优先发展,并积极组织跨学科攻关,为获取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的资助打下基础,进而达到以科研项目拉动学科方向的效果,为学科建设进行铺垫。
(二)前沿、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学科形成的主导科研特色是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纵观科技发展之势,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层次、科研模式、科研侧重点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即给自己的科学研究准确定位[5]。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特色。
科研特色首先是科研方向的特色,表现为独特性和前沿性以及在科研方向上取得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学校已具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队伍是其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建设的依托,学校一般要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一旦确定,其自然成为教师对研究方向选择的重要依据,进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同时又要瞄准前沿,符合实际,要针对国内高校的科研状况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只有“群峰之上异峰突起”的科学研究方向,才具有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
(三)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学科建设的条件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间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建设共有的科研技术平台对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极为重要。
科研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三方面:⑴、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⑵、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⑶、具有公共和共有的服务性质。
科研技术平台属于高校基础设施,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为学科建设服务,同时为所有科研创新活动的成员共同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它具有支撑创新、实现共享、保护资源、促进交流、提高效率等功能。根据福建省政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我校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11工程”二个重点学科(分子医学、血液病学),执行几年来成绩斐然,拥有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具有承担生命科学综合、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也有迅速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为:建设的二个重点学科,购置配备了一大批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功能完善的建筑设施,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保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共用的技术平台。“十五”以来,在福建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我校相继建立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神经生物学相关技术平台”、“基因功能模式动物技术平台建设”“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等。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我省医学科学的纵深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我省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尤为重要的是,该科研技术平台相关设备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对各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单位开放,一方面可应用于医学、林学、农学、畜牧兽医学等行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只有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二者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截止2006年,国家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博士点(三级学科)22个,硕士点59个,学科覆盖面从临床医学扩大到基础医学和药学,实现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校本部基础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使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近年来我校科研实力增强是分不开的。“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200万元左右,主要资助领域涉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血液病学、骨科学、神经外科学。如我校神经病学研究所,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结构和基因诊断研究”等若干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使这门学科在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等研究方向上都有鲜明的特色,部分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几十年尤其近几年建设,神经病学学科在人才梯队、科研项目与基地、人才培养、学术成果等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特别在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防治、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于2003年成功申请到博士点。
(二)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003年11月,我省启动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我校被列为建设项目学校,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分子医学、血液病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环境与健康等6个学科建设项目,并通过分析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把学科建设项目分成两个层次,重点加强以上6个学科建设,带动其它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并根据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优先对第一层次学科项目的投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建设期间,我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3个,大大强化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整体的综合实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学科是科研的基础,学科发展了,科研实力也增强了,科研水平显著提升。5年来,获得各渠道科研经费达6522.1万元,是前5年的2倍,年递增15%左右。获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402项,比前5年增加13%。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外,2006年我校首次作为负责单位承担“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题项目,林新华教授的“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另有10人次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分别入围“97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2007年“基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检测新方法研究”项目再次获得“863”计划专题项目,资助经费近300万元,表明我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部分学者逐步在全国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科研信誉,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与赞誉【6】。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王庚华 邱岩: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3、李伟 李斌:学科建设与高校科研工作[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4、宁 凯 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8期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关键词]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括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2月4日,教育部《关于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决定授予“FJRW 理论”等47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哈德雷环流变宽机理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等7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等2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气固环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2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双壳程组合异形管管束换热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专利类)二等奖;授予“基因工程小鼠等相关疾病模型研发与应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中国脑卒中高发成因和精准预防的研究与转化”等4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等79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国家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授予“综合康复在汶川大地震伤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等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授予“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一等奖,授予“高速列车技术科普”等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授予许晨阳等8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据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据新华社)
一、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发展较快,特别是“九五”以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在总量上逐年增加,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数量日趋增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根据2003年度科技统计,高校科研人员和承担科技项目经费都有显着增加,约25.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12万名研究生参与了科研活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5万项,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53亿元,项目支出超过165亿元。
全国高校共有3.5万人次出席了2003年度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论文2.6万篇,派遣访问学者1.7万人,接受访问学者1.4万人;出版科技专着6778部,发表学术论文38.7万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3510篇。2003年内地高校获国家三大奖1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国68.4%;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占全国57.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1项,占全国59.1%23。
在全国科研经费(见表1)投入中,高校从事基础研究与研发经费支出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左右,全国有1/3的基础研究经费和2倍于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人员集中在高校[3]。高校是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最大群体(见表2),2003年高校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比上一年均有增加,论文质量提高,各项指标远远高于科研机构。由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相比在全国基础研究中占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高校以其特有的身份和竞争力,在基础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代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出的论文逐年增长,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同时基础研究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又起着重要作用;科研院所依靠国家前几年科研投入的政策惯性及早期形成的研发队伍,在科技开发领域保持着明显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在人才、学科、设备、团队等方面具有适应基础研究创新与发展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不断凸显。但是由于资源分配和经费不足等因素,又制约了高校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二、高校基础研究的制约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投入渠道增多,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在近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总体来说,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研究经费不足,分配不合理
科技投入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足够的财力投入是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近四年来我国研发经费(R&D)占GDP的平均值为1.16%(见表3),与1993年国家提出的1.5%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而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比例均在25%~3.0%。
世界工业化国家在其经济起飞初期,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呈现超常规增长,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均在20%以上。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已达到1.31%,但是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重变化不大,2000一2003年分别为5.2%、5.3%、5.7%、5.7%,国外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2002年度,美国为16.2%,日本为13.8%,韩国为14.1%,英德法均在25%左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有比例更低,近年来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不足40%,占R&D经费的2%左右,但是这些经费却支持了占全国约70%的基础研究人员。显而易见,在王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中人均占有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直接阻碍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制约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应用的先导和源泉,是促进三个研究阶段紧密衔接和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石。我国高校内部R&D三类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如下:“九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0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55.9亿元、167.4亿元和79.7亿元,三者比例为18%、55%、27%;“十五”前三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95.2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79.7亿元-213.4亿元和国在1970—1995年期间,大学R&D经费总支出为2726亿美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为68%、25%、7%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不符合发达国家验证的“金字塔”型结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大学的研究优势和基础研究实力不相适应,抑制了高校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
2. 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高校除科研事业费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基础研究经费,一是以定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该计划单项资助额度高,但涉及面窄,每年约30项;二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基金分为人才培养和项目资助两个板块,鼓励自由探索,是高校科技人员获得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渠道。而地方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经常急功近利,对研究周期长、经济效益潜隐的基础研究缺乏兴趣,不愿为其提供科研经费。
由于资源短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经费的竞争中,甚至扼杀了许多创新性思维,违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国外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充足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这样才能保护科学的多样性和科学探索的自由性。
3. 资源整合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伴随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要实现重大突破,就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创新性成果,并增强团队作战能力。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成果不能共享、效率较低等,这直接导致高校‘集团作战”能力较差和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得科技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
三、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对策
1.优化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是沿袭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形成中科院与高校并行的科研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把大量的基础研究任务和科研经费投向中科院,高校以培养学生为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显露弊端,中科院系统在得到大量科研经费的同时,只有10%的研究人员和1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高校因基础研究经费的缺乏不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衔接起来,不能形成创办高水平大学所必须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国外经验证明,创办一流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法宝,也是发展中国家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捷径。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是实施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创建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目I前应依据中科院和高校等科教系统的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国家通过政策调节,加大投资力度,改变基础研究经费的投资取向,由高校侧重承担基础研究,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开发,有效配置基础研究资源,使各部门发挥所长,各尽所能。
2.以政策为导向,实现科技投入多元化
科技经费的多途径来源是科学研究和研究思路多样化的保证。目前,我国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还不能有较大增长。
美国对基础研究给予了多渠道支持,所有与科技有关的政府机构对基础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并且结合国家总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评估办法。根据统计,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强度逐年递增,1998年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37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资助202亿美元,占533%企业界资助113亿美元,占29.8%;大学系统自身筹集经费32亿美元,占8.4%非盈利机构提供19亿美元,占5.0%地方政府资助13亿美元,占3.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产业部门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资助者。
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80%以上来源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并且总量有限。政府部门一方面应提高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比重,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基础研究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认识到基业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广泛吸收社会 资金,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3.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