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2 09:23:05

序论:在您撰写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带动唱;教学方法;初中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3-0191-01

前言

我国传统的音乐课堂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唱歌,然后学生对教师进行模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形式,没有展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等在初中音乐课上的运用,教师运用“带动唱”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喜爱程度,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而逐渐转变为音乐学习的创编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素养。

1“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1.1综合性原则

根据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证明,一首歌曲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演唱、伴奏、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都展现着音乐课的主要内容。同时音乐课程的内容当中也涉及了其他艺术学科,涵盖了艺术学科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方法综合性的体现。

1.2即兴性原则

即性原则主要指得是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能够根据一首歌曲进行创造和改编,展现出了学生强大的音乐潜能。“带动唱”的教学方法提倡同学自主发挥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去进行创作,学生在对音乐不断地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去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1.3参与性原则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倡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导演和演员,没有表演者和观众之分,在学会歌曲的演唱后,应该根据自已的理解对歌曲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使音乐更富有感染力。

1.4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指学生在进行创作改编的过程中,倡导学生创作出有个性的音乐,不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创作出来有个性的作品。

2“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2.1突破机械、枯燥的动作训练

“带动唱”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肢体动作的表达,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而不是进行音乐本身动作的表现。“带动唱”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享受音乐的快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内心对音乐的理解,自行的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代表着一种自由感。这种音乐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中的“教师讲同学听”的教学模式,也避免了枯燥的动作训练形式,倡导了学习音乐的自由性[1]。

2.2悉心引导,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势在必行的,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有些学生刚开始对于“带动唱”这种教学模式还不能够完全适应,从而就会筛选一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带动唱”教学模式推广的必要条件。要想更好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通过给学生看大量视频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观看的兴趣,根据学生最喜爱的流行音乐的元素来对学生进行音乐上的熏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的尝试和挑战。在创编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现个性,形成百花齐放的音乐发展方向[2]。

2.3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我创造编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怪异的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去直接的批评学生,也不要给学生呈现出来一种不满意的现象,应该和学生同学进行深入的沟通,试着去了解学生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了,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创编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感觉老师是真心的关心他。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需要音乐教师具有高强的驾驭课程的能力,由于学生的思维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化,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应该必备高强的专业素养,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此来达到为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做到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为前提,应该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而少一些责备,尊重学生自由创作的能力。对于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应该具备发现闪光点的能力,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在思想意识里面形成喜欢创作的观念,并且以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为荣[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的音乐课程中实施“带动唱”的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趋势,音乐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最根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享受自己创编的快乐。通过“带动唱”在初中音乐课程上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邵沁.“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安音.初中音乐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范唱作用,新课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艺术修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都在不断地深化与提升。范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富有情感的范唱是通过人声传递的审美情感,它比采用其他的艺术手段更加直观和具体,更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范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唱歌曲,还能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范唱,发挥范唱最佳的效果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利用录音范唱来激发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运用教师的范唱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歌的积极性外,运用录音磁带进行范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更能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唱《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时,就充分地用运用了录音磁带进行范唱。上课一开始,我就面带微笑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它的美”,说完以后,马上开始了录音范唱。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一下就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不由自主动了起来。我接着问学生:“你们能感受出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吗?”部分学生回答:“2/4拍。”“那么,歌曲中又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吧。”紧接着,开始了第二遍、第三遍的录音播放。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较好地说出了歌词所表达的内容,也初步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从而达到了提高音乐课堂效果的目的。

2.利用教师的范唱感染学生

教师范唱得好与否,不仅决定了一堂音乐课的成败,还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感受。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唱好歌曲,首先自己必须投入地去演唱。

例如:我在教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时,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范唱。在范唱之前,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有正确、深刻的理解,我先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了本歌曲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形象地描绘了歌词表达的内容。紧接着,伴随着优美、欢快的录音伴奏,我脸上洋溢着欢快、喜悦之情,并且还根据歌词内容自编了简短、明快的舞蹈动作,再现了田野的美。虽然这时学生还不会唱这首歌,但学生已被老师的歌声所打动,部份学生情不自尽随着老师的歌声有节奏地拍手或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因此,这节课中范唱的运用成为了这一堂课中的一个亮点。又如:在教唱,《快乐的泼水节》这首歌时,课堂上充满了热烈、活跃的气氛。其他学生也都表现出想快点学唱这首歌曲的急切心情。在这节课中,通过教师饱满、热情的范唱,引起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了对音乐的热爱,从而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轻松地学会这首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艺术家情感的产物,它通过艺术家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忧伤或欢快或悲壮,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白居易曾说过:“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维唱声。”真挚、确切的情感往往更盛于老师的嗓音。范唱时,老师要尽可能把歌曲所包含的美好思想、内在情趣用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力求唱得准确、清晰而富有感情,这样能给学生唱歌前的艺术感染,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范唱发挥立体作用

范唱应根据歌曲的需要,有的放矢、灵活巧妙与新歌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它立体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种:

3.1 新歌教学前进行范唱,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是其效果。

在学习新歌教学之前,一般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些与新歌教学有关的课前训练,再通过一些巧妙的导入方法和作品介绍,使学生对新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可能在想: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什么歌曲呢?这首歌曲是否好听?在这个时候,教师富有感情的歌曲范唱给学生全身心投入欣赏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我在教唱《小雨沙沙沙》这一课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把《小雨沙沙沙》这幅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再配上动听乐曲、优美的诵读,让学生在静静地欣赏中,初步了解了这首乐曲的表达的内容。紧接着,我一边深情地表演小雨落下的情形,一边用舒缓、悠扬的歌声范唱着《小雨沙沙沙》,这样的一幅柔美、自然的画面,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了境界中。

3.2 巧妙的方法来导入,或是运用不同的方法聆听歌曲。

当有一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不理解,或者唱歌技能与演唱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单独指出歌曲的内容情节以及旋律上的各种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再对歌曲作片段性的亲自示范,以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如:在教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学习,已基本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但在情感的处理上和声音的演唱技能方面还不能很好地到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运用分段演唱法,把这首歌曲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范唱。在歌曲的前部分我用亲切、明朗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后部分用深情、悠长的声音演唱。范唱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区别这两种唱法的不同。再问学生:“你能像老师一样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吗?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唱得最深情。”最后,通过分段范唱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地了解了这一教学重点。

总之,作为一个音乐教教师,在音乐歌曲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范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针对初中生的艺术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中学的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师水平较往年都有较大的提升。例如很多学校都建设了专门用于音乐教学的教室,有的学校为音乐教师配备了多媒体教具。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聆听世界各地的优美音乐,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但是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改善,并没有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

教师教学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音乐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非常缓慢,音乐课堂教学大多是学生机械式的重复训练;而有的地区使用的小学音乐教材和初中音乐教材不是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在衔接性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很难形成统一的知识架构,音乐技能难以得到提升。并且很多家长都认为音乐是副科,学生应该将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更加重要的科目上,家长和学生的不重视导致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下降。

(二)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也就是教会学生唱歌后让学生自己重复演练,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很低,对于作品内容和内涵不理解,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仅仅教授唱歌方法显然太过简单,在教学中没有采取更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有效性显然无法得到保证。

二、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反思

(一)《青春舞曲》的教学设计

教师:(导入新课,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形成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我们通过几张图片了解一下新疆这个民族。

(教师利用大屏幕为同学展示新疆的特产和景色等,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风土民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新疆人能歌善舞,他们在过节或者丰收的时候喜欢用歌舞来表现自己的喜悦心情,(教师出示新疆舞的图片)新疆还有很多独特的民族乐器。(出示民族乐器图片)

(学生们欣赏教师出示的图片,为后面学习唱歌做铺垫)

教师:新疆的音乐和舞蹈这么优美,那么同学们随我一起去新疆,去感受和學习一下新疆的歌曲吧。

(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青春舞曲》,学生们随着歌曲的旋律哼唱,然后教师找一名同学朗诵歌词)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你们能感受到歌词蕴含的道理吗?

学生:从这首歌里我学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虚度光阴。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

(教师带领学生用欢快的语调唱完整首歌曲,并继续让学生欣赏几首著名的新疆民歌如《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我们要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民族艺术,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新疆民歌。

(二)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教师要运用带动唱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机械式的歌唱训练,在带动唱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进行引导,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歌唱,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审美体验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的机械式重复歌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二,带动唱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教师不能严格要求每位学生的模仿都一样,而应该鼓励学生模仿出自己的特色,让课堂教学百花齐放,凸显出学习音乐的乐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4篇

关键词:兴趣 科学 结合

一 学生的兴趣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推力。兴趣的驱使才能让学生自觉, 认真的唱好每一个音符,才能对歌曲表达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会对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做最大的提升。 在日常的合唱训练中, 应该经常给学生欣赏中外优秀的合唱作品, 考虑到年龄已经思想认识方面, 挑选作品以短小, 易懂为主。 让学生仔细聆听各个组成声部的旋律 提高学生耳朵的音乐感受能力, 让他们在心底认同合唱, 热爱并自豪自己是合唱队的一员 让学生在音乐本身的旋律中领略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建立和谐的合唱氛围。

1 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应当自由, 和谐 。合唱教学应当看做是师生合作, 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合唱教师, 必须用真心的关爱和体贴对每位同学, 多鼓励, 少批评。 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信任感 ,亲切感。 共创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

2 树立教师威信, 学生对教师天生有信任和依赖心理。 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会受到老师演奏水平的直接影响 ,精湛的专业知识, 较高的演唱水平和高超的指挥能力是一名优秀合唱教师的必备基础。

3 幽默的教学风格, 枯燥的训练学习会让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

二 科学系统的合唱教学

童声合唱训练方法和成年人大同小异, 但是区别在于, 少年儿童还在身体发育阶段 肺活量小, 声音柔嫩, 和成年人的活动量不能做比较 ,如果训练不慎 ,对儿童的

发育会有影响。 所以 ,在合唱训练中, 教师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姿势。 唱歌讲究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姿势要求学生站立时 自然挺直, 重心向前,双肩下垂并且分开双脚 。需要注意的是重心不要放在脚跟上 ,两脚可以轮换着支撑重心, 这样可以减轻疲劳 。如果坐着 。那么要只坐椅面的三分之一 这样有一种随时可以起来的感觉 ,要保持上身姿势 要与站立时相同。

这样可以畅通, 自由的呼吸状态。 如果唱歌的姿势懒散 必然会影响呼吸 。从而加重声带的负担, 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们保持正确姿势的习惯呼吸 正确的呼吸 清晰的咬字是唱好一首歌的重要基础 进行呼吸训练时可以进行纯呼吸的联系 比如 闻花 抽泣 咳嗽 高音喊叫等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让学生自主的感受吸气, 呼气的动作和位置。 在纯呼吸的训练之外, 可穿行呼吸控制联系, 让学生逐步学会对自己气息的控制 ,科学的呼吸训练可以对学生合唱带来巨大提升。

2.发声。 少年儿童歌唱时的发声与成年人不同 ,少年儿童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 这是童声合唱训练的重要教学原则 在训练儿童歌唱发声时 最忌考虑少年儿童的音量, 训练中要考虑这几段儿童所独特的动听音质, 在合唱队中 变声期的孩子一定要轻唱 如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的变声期 即喉头与声带发生变化。

声带, 咽腔的粘膜有充血 。变声器 声带长期处于充血浮肿状态 。声音变得暗淡无光泽 沙哑 ,发音迟钝 ,不再有明亮 清脆的感觉。 更主要的是, 音域发生变化 ,高音高不上去 低音又低不下来 。这样 ,对整体有些许冲突, 所以训练时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 在解决变声期的问题上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用轻声带假声 ,再以假声找头声 。 这样 逐渐的夸大鸣腔, 可以打破自然声的局限 ,也可用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的话 可以较容易找到头腔共鸣 。

少年儿童声音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咬字不清 ,字韵归类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经常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 结合发声 让学生

学会自然正确的发声 。逐步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 ,保证合唱的质量,

3和声训练, 对学生歌唱的技巧培养上。 可以对学生进行和声的基本训练, 合唱的本体即在于童声的清澈混合 给人心灵的震撼 再对学生的训练上 坚持对学生,

进行各种音度的听音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从旋律音程开始 逐渐到和声音程 由分部默唱到视唱 逐渐次的进行训练 随着和声训练的不断深化 可以先接触轮唱和简单的二部合唱 在合唱的教学中 学生演唱合唱歌曲 不仅要做到音调准确 节奏整齐 还要做到声音的统一和谐 因此 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视唱能力 歌唱技能以及和声训练时科学, 系统的指导师不可或缺的, 这也是保证合唱质量的基本。 同时, 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 带动整个合唱队的演唱水平。

三 实践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音乐表现形式 ,他最终要走向舞台, 面对观众 。但是, 他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想要树立的音乐形象,所传递的感情 ,能否被观众认知且理解 ,在完成作品与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的阻碍能否克服 ,合唱的日常训练,要与日常实践想结合 在日常实践教学时, 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践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实践能够让那个学生感受到作品被观众接受的喜悦。

结语

童声是美丽的, 童声的天籁合唱 ,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强烈的心理共鸣。 童声和唱是世界上其他声音无法替代的合唱是一门分别丰富多彩的艺术。 有着意蕴深远的学问,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学习, 总结 ,探索 ,在童声合唱的教学中对待学生所带来各种问题。 我们广有耐心是不够的, 细心也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坚持不懈的认真做好合唱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平, 我们的童声合唱是一个能够启发儿童智慧的艺术 , 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 ,让他们的健康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职业。在成长的路上, 还要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16-01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方法的分析,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分析能力。本文从音乐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与常用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是为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与教学内容所制约,为实现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方法的总称。

(二)常用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8种,分别是: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二、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三大方面,包括直观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其中,直观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三、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由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和声与作曲教授,世界杰出音乐教育家之一达尔克罗兹创立的。

1.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体态律动,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在音乐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的初步训练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刚进入体态律动时,学生们随着音乐做拍手、摇摆、蹦跳,跺脚、模仿等简单的基本动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这些简单动作作为基础,在日常的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基本节奏和速度的练习。

(2)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

(3)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作用。这是体态律动训练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也是记忆与抑制有关心理控制的练习。

2.游戏教学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游戏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二)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方法

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创立了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1.首调唱名法。

2.柯达伊手势。这种训练可以用于课前,每节课课前都可以运用柯达伊手势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3.节奏唱名法。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觉以及更准确地掌握节奏。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德国人,当代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

1.节奏朗读教学法。奥尔夫教育体系把节奏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其教育体系的最突出的特点。他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学习要从节奏学习作为起点,并将其引入节奏朗诵与歌唱活动、基本动作教学等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当中,并将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节奏朗读教学法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

2.律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动作分为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等方面。主要包括:反应训练、动作训练、动作的协调训练、动作游戏4个训练方面的内容。

3.声势教学法。

4.器乐表演教学法。

5.创作教学法。

四、结论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地借鉴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方法,汇入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使每个同学皆能发挥潜能,共同提高,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谢妤.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9).

[2]姚静.小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3]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第6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教学效益

音乐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我认为很有必要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

音乐知识的传授,学生对音乐由不知到知,对识谱、唱歌、奏乐、欣赏,由不会到会,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能正确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音乐教师也能从中累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音乐教师同样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收获甚微,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发现,有些音乐教师歌唱得动听,琴也弹得入味,个人的音乐素质也很好,论音乐水平在一般音乐教师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乐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有些音乐教师个人的唱歌、弹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活动充满着乐感,其教学质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有利发展。

二、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音乐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学习的方法。布鲁纳倡导“发现法”,强调学生是个“发现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不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而且还学会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创造音乐,这些都具有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三、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时采取的手段

它即包括教师教音乐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音乐的方法。在现代音乐教学中,自始至终包括着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向交往活动。例如音乐教师应用演示法进行新歌范唱,而学生则要集中注意力聆听、感受。思考这首歌的情感、意境,获得对新教歌曲的整体印象,产生学唱的欲望。再如,教师指导作品欣赏,当学生熟悉了第一、二乐段主题旋律后,教师用谈话法,要求学生在听第三部分音乐时,找出这一部分与前两部分的关系。学生仔细地听完了作品的第三部分,发现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从中懂得了ABA三段体曲式的特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这知识,即兴创作一首短小的三段体音乐,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双向交往这一特性,做到即协调、均衡,又层次分明,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

四、要重视情绪在音乐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音乐属情感性艺术,情绪在音乐教学方法中的作用,比其它学科更显得重要,积极的情绪会产生兴奋感、自豪感,给音乐教学活动注入活力。每唱一首歌、奏一曲乐都充满着情感,音乐教学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技能技巧而忽视情绪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克服了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枯燥和厌烦。在这里还应加以说明的是:既然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那么情绪的交往更要求是双向的交流。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情绪更为重要,只有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换言之,要求学生投入角色,教师必须首先投入角色。不能想象一个情感冷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我们从大量的优秀音乐课上可以发现,执教的教师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满激情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地与教师默契配合,课堂气氛活泼而富有乐感。这样的音乐课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所以,人们常说:音乐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音乐教学要按其自身教学规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出发,这是科学。音乐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从知、情、意、行去引导,这就是艺术。

五、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7-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的进步和改善,本文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以小结。

一、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法

新课标在音乐欣赏部分表述了四方面内容:音乐表现要素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欣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欣赏音乐表现要素时,我们可以采取发现法和练习法,通过聆听某首乐曲,找到其中的一些简单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让学生识别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非音乐,然后通过演奏、演唱、音乐创作等方式,练习巩固已发现了解并掌握了的音乐表现要素;

2、在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时,采用情境法和演示法,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借助情境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是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才能完成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3、在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时,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施教者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讲内容,使受教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满堂灌”,因此还需要结合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4、在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时,采用问题法和研究法,通过老师或是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赏―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表现教学法

1、演唱教学方法

演唱时音乐表现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中小学校中的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演唱教学的方法主要应该通过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来体现。提倡鼓励式教学,强调演唱中情感的抒发,选择音域适中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美感价值。用科学的方法训练演唱的技巧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范唱要完整有感染力。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歌词,继承我国声乐演唱字正腔圆的优良传统,但因是普通教学不宜做理论上的阐述和分析。

2、演奏教学方法

演奏教学也叫器乐教学,在普通中小学中主要是竖笛、口琴等小型乐器的教学,它是一种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的音乐艺术教育形式。器乐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至两件常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到乐趣,表达音乐的美感,而不要因为涉及技能技巧训练问题造成机械枯燥大量的重复操练,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范奏,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优质乐器演奏的音乐录像或录音,也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进行竞赛或奖励等练习方式,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音乐进行练习,以保持学生对器乐学习的持久乐趣。

三、音乐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中提到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有些人把音乐创造教学看得很神秘很复杂,以为是从事音乐专业创作人员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编排音乐节目,利用乐器即兴演奏一段旋律和随口哼唱的自编自曲的歌谣都属于音乐创造的范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现,或即兴做舞蹈动作编排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这些都是常用的音乐创造教学法。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法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新课标中对音乐学习提出的新的要求,音乐教学中贯彻综合原则,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其它艺术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结合使学生更形象理解音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戏剧等沟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背景音乐、实用音乐,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