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21 09:14:41

序论:在您撰写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2-0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高斯由于对数列产生兴趣而发明“求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手段吸引思考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行设计,学生有的设计为:奶奶在2001年2月给的200元压岁钱,存在银行,由于购买学习用品于2002年三月取出,能获得本息多少元?此题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要到银行去进行社会调查,知道年利率是多少,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

想象如同创造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打破常规,冲破现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给学生几种不同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来判断盛满液体后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想象进行实际操作。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保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小组或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这种通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想,通过实践解决了具体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大纲,巧设疑问。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思考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发展和培养。一堂好课也需要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目的。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靠平时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五、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在研究中学习,已经形成学习习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我也经常深入到他们之中去,共同参与讨论,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第2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及几次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其它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下是本人一点教学所获,供大家参考。

一、口授笔录不如实践演练,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树立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当然,我们的其他形式的教学要能帮助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好一些竞赛,充分实现电化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为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机会,提倡以实践为主,做到例题精选,保证广阔的探索“前景”,精讲多练。尽量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导演要得法,启发得当,学生真情投入,争当主角,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尤其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创新思维的点拨、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状态,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应从生活走向课本,使学生较快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设计中尤其注重让学生体验与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领悟创新和实践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硬件组装,参观相应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或者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路,创作完成,当然对待学生作品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其他课程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创新思维培养时,应注意在完成一个题后,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增减条件或改变设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家,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回来后,教师再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思维品质。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就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感官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课外活动在无形中完成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发挥教材典型例子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内容,能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开阔。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只要他们深入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只要有所发现,而且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思维习惯。对学有余力并有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我们就得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上光上色,让他们的“笔”力透纸背。

二、特色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许多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及课外活动时,没能根据课程自身教学特点而设。有的学校主管部门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特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从不关心,组织机构上也没有专人负责落实,常常出现活动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等。

2、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还没彻底改变,很多学生认为那些课外活动或竞赛之类,对他们考试成绩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加以引导。对好的成绩和作品要加大宣传,造就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制,以便保证研究性课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3篇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3)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

目前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就只能成为新课程的点缀。

(4)讨论方法的要指导。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调控,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

(5)讨论的结果要反馈。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认真组织讨论外,还必须做好讨论后的反馈工作。通过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要适当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榜样,这是对反馈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由于讨论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因此讨论的结果应允许多样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再讨论,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求真务实的探索渠道。另外教师还要总结小组讨论的参与和实施情况,在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都要进行反馈,为今后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第4篇

(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

(二)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

教学模式

(一)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我们应该把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建立专为学生准备的创新实验中心,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搭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的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中,有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也可结合学校和社会需要,设置一些科研项目刺激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科技活动,如学术报告,科技成果会等等,使校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的氛围。

(二)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

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创新实践互补渠道。聘请各界名流、学者来校讲学,开启学生心灵创造性的欲望,接触社会名流,点燃学生对未来的希望之火。我院通过共推互聘活动,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经常派遣教师出外访学或深造,增长教师的知识才干。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的知识会融会贯通。给学生和老师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互补的渠道,展开了遨游的翅膀。

(三)改革课程体系。

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以精品课程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品牌特色专业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编写一批体现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和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

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利用基地,带领学生现场学习、现场研究,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场所。我院依托江苏省物联网工程中心,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研项目组和共推互聘科研助理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从组织领导、师资建设、理论研究、课堂教育、团队孵化等六个方面推进创业教育。形成课程教学、教育培训、实践训练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

完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学生科技创新立项管理机制以及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断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属物联网技术学院2011年招生114名新生,全体新生均加入了学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我院改革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概念,将教学、科研、竞赛等融会贯通,定期进行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前景、就业背景和形势,从而在大学一年级就确定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四、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创新技能

(一)加大参与科技竞赛的激励力度。

高度重视参赛作品的选拔与培育,专业教师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一位老师指导2位学生,将工作做深做精细化,鼓励学生参加省市级及全国大赛,获奖学生在评奖评优、综合素养加分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二)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

坚持“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大一重在调查实践,大二重在专业认知,大三重在就业创业实践”的要求,科学指导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同学深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求解。将社会实践纳入素质拓展学分进行统一考核。

(三)打造科技文化品牌活动。

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网络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论坛、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百科知识竞赛、科技放映厅等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我院在“科技引领”下积极打造科技文化品牌,科研带动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研发,从而积累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从而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五、推进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实训

(一)扩大校内实验室开放度。

开设相关创新课程和实验,平时为全校学生提供实验、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等创新型实训。发挥各专业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应用型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第5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倾向。一旦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对力学三大定律的提出,就源于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研究,终究成为科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该学科和任课教师产生兴趣。只有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以后投身于历史学习的研究和探索中去。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上好第一节课,让学生在对本学科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对本学科和老师产生兴趣。如我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为激发学生兴趣,我给学生讲了一个这样的历史笑话:“历史老师上课提问一名正在打瞌睡的学生‘圆明园是谁烧的’,学生睡意顿消,紧张而又十分委屈地说‘老师,那绝对不是我烧的’,教师听后十分生气,就让这名学生问家长圆明园到底是谁烧的。结果,第二天一早,这名学生家长带着学生怒气冲冲地找校长说‘圆明园绝对不是我儿子烧的,如果真是我儿子烧的,该多少钱我赔’。结果让校长和老师哭笑不得。”通过这样一个历史笑话,学生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同时在笑声中也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课堂教学多样化,包括语言艺术、新课的导入方法、板书设计、问题讨论等。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如我在讲《1848年欧洲革命》时,为更加形象地提示各国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利益纷争,我就利用擅长绘画这种优势,讲到一个国家就画出一幅国家的轮廓图,这样一节课下来内容讲完了,一幅欧洲地图也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教学形式的变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也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多才多艺的形象。

3.赏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当有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我就给学生发一些自制奖状、小奖品等,让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丰富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又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的。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依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产生顿悟,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中学历史有六本教科书,一千一百多页,五十余万字,上下几千年,中外几十个国家,涉及面广,人物、事件错综复杂。如果离开了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积累,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木之船,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学中我时刻以“双基”教学为中心,狠抓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为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课余时间我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址,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历史书籍等,让学生到课外更广的历史空间去汲取知识、开发思维、培养能力。

三、参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创新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只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给学生设计一些情景新颖、形式灵活的教学活动来给学生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间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每学期举行一次历史小论文征集;在“五四”“七一”等节日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会;每讲完一个章节,我让学生参考正规报纸,自己设计、编辑一份历史小报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每个学生都有亲身参与的机会,并能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得到锻炼,体会到尝试创新的快乐,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对策

21世纪初,许多职业学校就开始加大投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般是泛指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手段等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的相关技术,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等许多领域。会计学作为职业学校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智能型计算机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取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新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应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以实践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勇于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积极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例如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和求知欲,对真知的执着追求态度等等,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对会计工作管理的理念、手段、内容和要求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不灰心、不气馁,要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和开拓,以创新精神来做好新时代的会计工作。

2、会计人员的身份和工作重点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会计人员是信息分析师。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人员主要是对经济数据进行计量与记录,起到一个记账员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变为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以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及时、相关、便利、适当和准确的要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将以“信息分析师”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2)会计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会计信息的实时反馈、动态控制成为可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尽量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关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会计人员的工作将更多地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融合。更多的会计人员将成为企业各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成员,为财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提供会计服务。同时,随着外部客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长,更多的会计人员也将为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不同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二、利用信息技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会计课程的教学也将会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全方位发生重大变化。

1、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转变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是职业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反对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张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外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知识传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即EQ)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即IQ)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要经常思考“学生在未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他(她)们面前分分秒钞都将有成千上万的“金钱”在流动,他(她)们能不能严守职业道德,不受“金钱”的诱惑”之类的问题,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能自我约束和独立学习,能自己去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2、教学内容方面

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设计会计教案,合理安排会计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师生之间都要有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能相互理解、支持帮助和有效沟通,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爱”关系,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去正确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会计学的实践性、规定性较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习中容易使人厌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有血有肉的会计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发加入案例的讨论、分析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会计课程的不同内容特点和不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有效地完成会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会计中规定性、强制性要求高的内容,如会计核算原则、原理、准则等,教师易以信息技术为辅助,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讲授性教学活动,将知识传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对会计信息分析等透视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发现性教学活动来进行,即教师一方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相应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和信息资源,以及检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等。

可考虑以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来学习会计预测等前瞻性要求高的内容,即由教师提问题,学生个人或小组收集资料、确定思路和组织方案,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最后教师再总结提炼。在实践中,合作研讨性教学经常与发现性教学结合使用。

4、教学手段方面

以目标激励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体系,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设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目标的引发、导向和激励功能,就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调动并持续保持其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其次,在会计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多彩、功能强大的特点,使人脑与电脑有机结合,实现功能互补,即电脑重点处理会计信息的存储、计量汇总等“刚性”工作,而人脑侧重于会计预测、分析等“柔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

最后,要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注意把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形式灵活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意评价的开放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会计教学提供形象、生动、有效的信息资源库,能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会计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资料,也可以作为会计教学评估、检查的工具。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各种教学工具、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注意避免自己的教学过程完全受某种信息技术的限制,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教育技术理论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熊华军:马斯洛“创造性理论”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3] 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原书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景阳等:对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A].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7-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陶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之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向人们发出了注重创造的呼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倡导,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必须确立以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的学生发展观,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积极、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成为了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培养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越是热爱,小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烈。小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好了,他的观察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得到锻炼培养。所以,好奇心与观察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以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为例,小学作文是要强调创新、实践的。而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少年儿童阅历浅,知识面窄,常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还没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罢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引导他们将见闻、感受写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体会到细致观察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观测点。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思考能力是次等的能力,只有别致新颖、推陈出新的思考能力才是高等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要想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就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思维定式”的影响。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不唯书的良好习惯,训练他们的思辩能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设想随时记下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会催生人的思考、探索。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惑结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并且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同时还要适时地教予学生探究疑问的方法、手段。可以通过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教会他们从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性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已见,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等。

三、培养学生不唯古人的开拓能力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指勇于抛弃旧事物、旧思想,不唯书、不唯上的全新精神。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一味地信从书本上的知识,从来就不知道要去开拓创新的话,那么这位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书呆子,他的信从也只能是盲从罢了。从这位学生一生的发展来看,是很难期望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大的作为的。所以,作为教师是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习惯于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等各种渠道去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之后,我会经常性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或是说出或是写出他们的创新看法,甚至是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说说或是写写新时代的今天应该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要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人们的做法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拘泥于古人的做法就会抹杀一个人的创新开拓精神的。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这么说,学生素质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的如何。因此,增加直接体验,使学生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竞争开放的氛围,才能形成主动探索的心态,并做到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学习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性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语文老师的大力培养。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多注意技巧,要多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