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14:40
序论:在您撰写城建规划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县境东西长30.8公里,南北宽23.3公里,县城座落于县域西南部,辖3镇5乡195个行政村,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建成区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2万人,城市化水平38%。县距离首都北京400公里,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10公里,县城西邻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铁穿境而过,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越性。
近年来,县牢牢把握城镇化战略这条主线,按照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品味、提高城市功能的发展方针,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活跃经济全局的“重头戏”,累计投入资金20.2亿元,开通了街、街、街、街、路和路为主的城市街道,拓宽改造了新兴街、光明街、南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城区主次干道达36条,街道面积90.4万平方米,逐步形成“六纵七横”城市路网格局。新建改建路、通济街、武庙街排水管道总长2.4万米,实现了新老城区市政管网的对接,形成了县城中心区管网布局合理、老城区排水管道畅通的城市管网体系,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排水难的问题。住宅建设不断提高。建成规模以上住宅小区项目4个,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同时,把城市低收入家庭保障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1万元,涉及150户371人,补贴面积4500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公园、城市供水等民心工程相继开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另外,经过近两年坚持不懈地抓开放、促项目,特别是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以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出,发展后劲十足,投资兴业大有可为。
二、城市“三年大变样”
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开展以来,是县城建史上建设工程量最多、投资最大、拆迁范围最广的年份。为此,县立足县城发展实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宜居宜业、绿色亮丽、环境优美”的城市定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
当前,产业布局日益成为制约县城市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问题,建设局在严峻的形势下,科学调整思路,紧抓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不等不靠,充分挖掘传统行业优势,把普遍劣势转化为独特优势。一是积极调整县城结构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在总体规划框架指导下,以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思路,深化和提高了对县城市规划、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东城西区”格局新县城总体构架初见端倪,为全县工业发展、产业升级留足了发展空间。二是按照“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快捷交通”的指导原则,启动城市路网“疏通经络工程”,新建改建道路7条,“东城西区”城市布局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城市辐射带动经济、经济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是发挥区域优势,实施城乡一体发展战略。按照“五城一星”这一定位,以完善城区布局为着力点,倾力打造“一城四园、三带四轴、四大片区”的发展格局。“一城”是指以县城为主的中心城区,“四园”是指河头创业园、三里桥科技园、教育园和农贸产业交易园等四大园区建设;“三带”是指任辛路、任天路、任邢路为主的城乡经济隆起带,“四轴”是指顺德路、路、街和街等四条城市生态景观轴建设;“四大片区”是抓好新城区、老城区、规划控制区和县城周边村镇区域“四大片区”建设。在新区开发上,根据县城总体规划,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构筑发展框架为突破口,开通了街、街、街、街、路和路为主的城市街道,拓宽改造了新兴街、光明街、南路等重点工程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以住宅工程为突破了,加快小区建设步伐。目前,以“东方花都”、“上东国际”为代表的精品住宅小区工程正在建设。设计超前、价格适宜、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房屋的需求是该县住宅的最大特点,价格低、户型好、服务全的发展理念在满足县城购房需求的同时,吸引了周边乡村和邢台近郊的购房群体。随着公园小区、教育小区、汇昌花都等一批规模大、品味高、功能全、环境美的续建项目,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三、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与往年比较
月,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9970万元,较年6118万元提高了16.1%;拆违拆迁已完成12.9万平方米,较同期10.4万平方米增长11.4%,由全市第七位增至第四位。
四、下步打算
到年底:全县城市率达到38%以上,较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能力明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总投资1.3亿元的城市建设任务,逐步创建一个畅通便捷、绿色和谐、宜居宜业、美丽美好的县。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程:
(一)公益事业建设:污水处理厂;城市供水;公园。
(二)城市路网工程:街东延及路建设;街东延工程;街东延工程;东方路南延工程;建设路北延工程;广播局东街工程。
关键词:规划设计;战略原则;战略要求
旧城建设的规划设计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制定规划设计时,必须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旧城建设规划要紧紧围绕这个战略目标,使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切实杜绝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1 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的战略原则
长期以来,旧城建设由于封建习惯的影响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聚下局限,呈现出封闭性,神秘性和单一性等特点,为改变这种落后状态,要求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者要用战略眼光去对待,要具有前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下列基本设计原则:
1.1 求实性原则
每个旧城都有各自的特性,应根据其特性进行规划设计。旧城都具有某区域内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这是共性;旧城可以分为资源型、商贸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等等,这些就是旧城的特性。有些旧城兼备两种类型的性质,因此,旧城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其资源条件和地理特点。如有的旧城是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中要严格控制有污染的企业,建筑物设计方面要求古朴、淡雅,使城市建设风貌能更加吸引游人。
1.2 可行性原则
规划有了主导型、科学性和求实性,也就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否真正能够指导建设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①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和修改;②规划设计要按程序及层次进行,先制定总体规划,解决宏观布局,然后制定详细规划,逐项安排小区的建设,进行微观指导;③预留发展用地,由于建设中有些难于预测的因素,如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工厂进城,只能在规划中预留工业发展用地,事先研究并确定哪些有污染的工厂不能进城。凡进城办厂的企业其厂房可根据产业的专项要求建设,但住宅区、生活福利设施用房等应纳入城镇的统一规划;其余如宿舍、学校、医院等项目要统一安排到城镇的规划小区内新建或扩建,要破除过去那种工业区建设自成体系,肢解割裂城镇的弊病,统一按规划设计兴建住宅区、文教区和商业区等,以促进旧城建设的发展。
1.3 动态性原则
旧城特色是旧城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是地域的分界,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旧城特色蕴于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有历史的、传统的特色,有名族的、地方的特色,亦有新兴的、时代的特色。旧城特色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包括自然风景、地理环境、山川名胜;人工因素,即人为建造活动的成果;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习俗、道德情趣和行为方式。旧城规划设计中如何顺应、利用和突出这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呢?其关键在于开拓和创新,切实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工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旧城的特色。
1.4 动态性原则
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规划内容基本上仍是对规划期末的城市空间布局的静态描绘。这种规划手法,其中心是根据规划的原则,将城市的未来活动进行地区上的划分,描绘出一幅未来城市发展的最理想的终极蓝图。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旧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极大地增加了旧城建设与发展的不确定性,虽然在宏观层面上,旧城建设规划可以把握旧城发展的大致趋势,但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市场运行中的诸多随机性是其客观的属性,人们在主观上对这些随机因素是无法穷尽也无法回避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者须致力于研究两者在运动中的特点和规律,将旧城建设规划中与之相适应的基本数据,如人口增长数、交通流量、用地规模、各类产业的产值产量、水电耗量,农转非人数等都进行相应的动态预测,探求它们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增强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的预见性。如果仍具体描绘的旧城未来发展终极蓝图的方式来编制旧城建设规划,一旦遇到与蓝图的假设条件不相符的发展因素时,就会出现整个规划在整体上不能适应旧城建设发展需要的局面,导致旧城建设和规划管理的混乱。因而,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的内容要从描绘旧城建设的终极蓝图向为旧城发展提供一个具有足够弹性和适应性的引导框架转化。这种引导框架主要着眼于城镇开放建设的行动准则,从宏观上保证旧城建设环境的稳定性和旧城建设经济开发政策的连续性。
2 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战略要求
旧城建设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客观上要求旧城建设规划的设计须满足以下战略要求:
2.1 科学论证
对于每个新建设的旧城来讲,首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如城镇的选址、功能区域的划分、旧城设施及其建设项目的安排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考证。在这个过程中:①要收集地形、气象、水文、地质和地震情况;②要收集所在地区的资源、动力和交通条件情况;③要弄清人口布局及近、远期规划人口与有关方面协调发展情况;④要收集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状况、水源污染程度等情况。只有在上述诸多方面取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让设计者在掌握详实资料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来。
2.2 合理部署
旧城建设规划是一定时期内旧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旧城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也就是某个城镇在一定发展阶段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各项建设工程应怎样合理部署,如何实施建设及最终达到的一定目标。从现有的一些旧城总体现规划来看,相当一部分规划忽视了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即只注重城镇的生产、经营、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工程规划,而轻视土地的保护、“三废”的处理、生态平衡的保持等规划。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资金紧张的因素外,主要还是环境意识不强,重建设、轻环保的思想所致。因此,在制定、完善总体规划的同时,应注重旧城建设规划的合理布局,系统地做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详细规划设计,诸如对旧城的绿化美化、水源保护、自来水的建设、工业厂房的定位及布局等,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与科学的选择,使旧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齐头并进。
2.3 分步实施
有了好的规划设计,就要严格按规划设计去实施。千万避免凭某个行政长官的意志,去做违反科学规律的变动,否则就会②随意的对环境造成人为的破坏,对旧城建设带来不应该有的损失,因为规划设计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是旧城建设的科学依据。如果由于资金、人力、物力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就只能采取长规划、短安排、分步实施的方法进行,不能做损害环境而走捷径的路。实施过程中,从环保角度来讲,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①一些重要的公共环保设施,如下水道、道路等,应尽量争取与城镇建设的整个工程同步,否则,将造成返工、设施报废和违反规划等浪费现象;②各项建筑物的环保设施建设要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不然将严重影响该设施的启用效率,从而发挥不出应有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③旧城的公共环境管理要跟上,如绿化的管理、公共卫生的管理、乡镇企业“三废”的管理等。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将直接影响旧城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科学;城市建设;规划;设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阶段。城市化建设是伴随工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由工业初期过渡至中期的必经阶段,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科学开展城市化建设,合理规划设计,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 城市化建设规划理论概述
1.1 城市化建设规划概念分析 城市化建设规划是指科学预测城市发展,并对城市内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使其适应城市发展过程,并对已建设环境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指导,完成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功能,确保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平衡性和持久性。传统城市建设规划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则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土地等多项资源。
1.2 城市建设规划功能 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对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组织和协调城市发展的各类要素,合理布局,统称安排,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城市建设规划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政策,在履行宏观政策、进行社会管理、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只有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公共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规划的主要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做好城市建设发展的导航员;②是政府完成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③对城市建设行为具有控制和指导作用,确保城市按照既定方向发展。
2 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2.1 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我国经济处于稳定上升期,在这个关键阶段,任何地方都不想错过发展机遇,为抓住机遇,部分地区政府开始降低门槛,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低廉的价格出让工业用地,甚至不惜占用耕地,以期吸引大量的投资。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增加土地供应只有突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限制,这势必要对城市建设规划造成严重影响。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特征和文化,还是一个城市信誉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规划随意变更,会在社会上造成城市发展处于盲目的状态,造成大量雷同城市形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城市的长期发展。
2.2 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发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形成了重要影响,环境和发展已经成为人类不得不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利益关注较多,忽略了环境效益,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设施明显不足,现有的设施也存在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城市新建项目环境恶劣,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2.3 资源配置问题 城市建设规划中水系、湿地、绿地等公共资源被侵占,大量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公共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而水系、湿地、绿地等是城市的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很难恢复,该地区的气候、环境也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水资源是城市发展和生存的源泉,近年来用水量不断增多,而气候的改变导致降水量出现极度不均衡状态,各地区供水问题面临很大隐患。
2.4 交通紧张问题 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畅通,城市发展才能得到保障。纵观各城市交通状况,无不存在严重的堵塞问题。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单一性,是造成城市中心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路网结构上的缺陷更加重了交通压力;公共停车场严重缺乏,车辆乱停乱放同样加剧了交通紧张。
3 科学开展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对策
3.1 转变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理念 第一,完成城市空间规划到公共政策规划的转变。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解决的不仅是城市空间问题,还包括城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每个城市的资源配置不同,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城市建设规划者要认清城市优势和劣势,科学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将各项发展目标渗透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中,通过公共政策体现出来。第二,完成专业技术规划向社会实践的转变。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涵更为丰富:城市规划是一门克服信息不对称,保证城市空间合理分布的技术;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保障的政府行为;城市规划是一项文明的运动,需要全员参与,科学决策。总之,城市建设规划是集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科学技术工程、政府行为和市民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3.2 建立健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监督机制 第一,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惩处力度。城市建设屡屡突破规划限制,导致盲目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这种违规一旦形成,对城市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是难以挽回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加大惩处力度,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追究违规行为人的责任。第二,提高市民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权力。城市发展的好坏与广发市民的利益具有密切联系,同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地方人大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可通过加强地方人大的监督作用,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
3.3 创新方法,实现城市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规划体制、规划重心、监督管理和服务理念四个方面。①规划体制方面,可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能,建立高效、公开、科学、民主、规范的运行机制;应用先进的模块化管理方式,创新规划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公开政务,减少和防止由于决策失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②规划重心方面,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③监督管理上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融合,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符合城市规划目标,确保城市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④以构建服务社会为目标,主动规划,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业投资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被损害。
参考文献:
[1]赵佩佩,顾浩,孙加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规划师,2014,04.
关键词:城市建筑 规划设计
项目蕴藏巨大商机。项目配套丰富、交通便利、与周边联系便捷。
一 、项目分析 项目用地位于萝岗区,广州科学城主干道开泰大道沿线,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二 、规划理念及原则 强调环境与生态的和谐与统一,坚持以下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自然的空间格局,自然的生态过程;
2、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环保、节能的景观、建筑体系,如太阳能利用和中水回用系统等等;
3、地方性原则:建筑风格也采用岭南风格,体现地方的人文特色;
4、相宜性原则: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人与人等亲切,互利、和谐的关系;
5、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料,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
6、现代性原则: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开发模式。
三 、规划布局
1、 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指导思想:创造“有机自然与景观”为主题的现代小区形象。
小区以高层住宅和商业相结合,建筑依照有机自然与景观的理念,通过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和场地设计,使每户均有较好的朝向和风景。建筑间距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使组团之间有更大面积的庭院空间。
???规划目标:建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具有地域特征的高尚现代化住宅小区、环保和低碳等高新技术住宅体系。
从整体规划布局来看,适应岭南地方气候特点:岭南地区尤其是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副热带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炎热(湿热),雨量充沛――传统建筑一般特别注意通风、防晒隔热,造就了岭南建筑通透、轻巧的形象。本方案在规划角度以点式高层塔楼为主,住宅首层架空,非常有利于小区内创造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从仿古街的角度――结合旧城改造,收集废旧建材,打造富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商业街;给人以传统建筑的意向和怀旧情怀的寄托,有利于凸现本方案岭南风格建筑特色的表现。
从住宅单体的角度――色彩(淡雅的调子)、材料(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楼板、防水)、屋顶(坡顶的意向表达)、建筑细节(遮阳系统、空中绿化系统)――都在细节当中体现岭南地方建筑的特色。
2、 规划结构
小区北面均设计为公共建筑,部分作为小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其余为本小区与周边的商业服务。其中主要公建、学校、商业布置于地块北面,紧邻开创大道,南面整体地块用于布置住宅,内外动静分区明确并保证了住宅地块的整体性。
小区内部公共空间变化丰富。绿地通过铺地、植被等小品组合,结合游览观赏路线,运用植物配置、雕塑、凉亭设置等景观设计处理手法,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视线,给人以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
除此之外,小区创造出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有机空间序列,将整个室外空间划分为三个相对的空间层次,即:公共开放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
3、 空间构思 方案设计对空间的处理,主要是将公共空间作为主轴,半公共空间即组团将半私密空间巧妙串联,既在小区内部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又将城市外部的空间完整延续。
沿开创大道布置公建,层数较低,减少建筑体量对城市的压迫感,点式高层布局,减少压抑感,密度很低,空间流畅,视野开阔,有利于通风采光,园林景观、河流景观的利用,营造美好生活景观。
4、 道路规划 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小区外环路解决车行、消防功能。围合出全步行的内部景观空间。住宅主要人行出入口设于地块北面,商业与学校幼儿园出入口分别设置,分区明确。
小区的主干道路于东西面均与城市干道有机连接,小区的北面步行入口通过景观大道进入小区并连通东西出入口,东西面车行出入口均以6-7m车行道兼消防车道进入小区以及区内停车场并相互连通;小区组团内部地势平坦,消防车均可以对每栋楼进行消防处理。
小区内采用了多种停车方式:
①、沿北面小区主干道两侧布置地面停车,南面沿商业道路布置少量停车位;在用地的南面住宅设置半地下车库,北面住宅设置地下车库,车辆直接通过小区主干道进入车库,对住户的影响降至最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②、公建部分沿商业道路布置解决商业停车,停车位设计采用树、草、铺地等要素与绿化相结合,改善场地的视觉效果。
5、 绿化规划 小区基地基本平坦,本社区在景观规划上结合地形,强调空间的有机变化,以水景相连,体现小区的景观设计内涵与建筑风格,体现岭南地域的特质。
在线路组织上,充分利用平坦的地形,形成小区步行景观线路,并且使室外空间最大限度地用于小区绿化,形成一个生态园林的现代社区。
在休憩线路设计上,充分考虑建筑整体,以建筑空间体现景观层次,使人的活动范围与参与感倍增,同时提高了组团景观的利用效率,并实现了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之间的渗透和延伸。
绿化设计中,中心景观重点选用棕榈类、灌木、耐荫阔叶草本植物、花卉,突出当地特景,彰显岭南风情。组团景观重点选用常绿乔木、开花乔木、丛生草本植物,注重植物的原生状态,模仿野生的效果,突出绿化的质量。植物选用上强调乔木与灌木,小区周边选用攀爬植物以形成遮蔽的效果,强调花卉的季节性和植物的安全性,体现小区景观四季如春风貌。
6、 竖向规划
该用地周边与城市道路连接,规划用地的南、西、北面三侧的道路已建成,东面路在规划中。现状用地主要是平地为主,用地整平工作量不大。路面排水以地块中心向东西面道路排,主要以市政道路的横坡来解决,道路横坡≥1.5%,雨水收集口收集入小区的雨水管道排接入市政雨水干管。道路坡度约为0.2%~1.0%,满足排水与交通要求。建筑用地的室外地台标高均比临近道路标高高0.05―0.15米,建筑地台标高均比室外地台标高高不少于0.10米。
7、立面空间设计创意:
本工程建筑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形体厚实大方、色彩朴素淡雅,使用大面积的挑窗和阳台,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形象挺拔简练、庄重大方,气度不凡。住宅中安排阳台、平台、景窗等一系列景观点,处处与佳景亲切对话,全方位拥抱大自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精神,从建筑的空间、色彩等方面既满足客户群的购买需求,也打造了舒适细致的建筑精品。这种将自然融入建筑的设计提升了整个住宅组团的环境品质,突出住宅组团自身的品味格调:庄重大方,精致典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建筑特色。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科学编制和调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加紧做好**城市特色研究、市域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等工作。
(一)加强城市特色研究。城市特色是城市地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客观展示与个性魅力之所在。当前,长三角各地都在积极营造城市特色,**也应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营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塑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群岛”品牌。一是凸显**海岛自然环境特色,营造“港、景、渔、岛、桥、海”的独特景观。二是凸显城市布局特色,**群岛总体形成“一主三副”的城镇体系,**本岛形成网络状的城镇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形成定海、新城、普陀三组团和老塘山、朱家尖二点滨海城市形态。三是凸显**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发掘定海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四是凸显城市轮廓线与街景特色,形成定海文化广场、沈家门滨港路、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景观。五是凸显标志性建筑及景观特色,形成一批以新城大厦、定海港务大楼、绿城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新城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档次建筑。六是凸显**生态及园林绿化特色,保护本岛中央山体“绿心”,营造连岛工程及沿线景观带,提高城区绿化水平。七是凸显城市建筑特色,合理规划设计市区建筑形态和色彩,形成色彩明快、大气、和谐,与现代化海岛生态城市相符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二)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市域总体规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整个市的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要从传统的城市概念和模式跳出来,树立城乡一体的“大城市”理念。突出“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抓紧修编市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我市发展的目标总体定位是国际化港口大市,国家重要的临港型产业基地、海洋开发基地、旅游基地、现代渔业基地。构建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岛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本岛及大桥相连岛屿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区域,要根据“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规划建设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大城市”。本岛中部天然山体作为绿色生态隔离区,使本岛保持良好的生态空间。要把北部工业集聚带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钓浪、钓梁促淤围垦工程,依托白泉、马岙、小沙、干石览、展茅等城镇区,打造带状临港工业带。“南生活”形成“三组团二点”城市结构,即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按照定海、新城、普陀三个城区建设,形成**的中心城市,朱家尖、老塘山为二个发展点。定海城区加强城市的内涵发展和旧城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新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增强集聚力,成为我市中远期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普陀城区继续向东港开发区拓展,突出沈家门渔港特征,展现渔都风情,建成全国著名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老塘山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粮油贮运加工基地;朱家尖为普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从接轨大陆、覆盖城乡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路网和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长峙至岙山公路、北向沿海大通道、定海至马岙公路,在**本岛形成一环四纵的快速通道及完善的城乡道路网络。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增加公交运行班次,提高运行速度,缓解城乡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乘车难的问题。新建综合性公交车站3个、区域性公交车站11个、渔农村四级站23个。到201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系统。其中定海、新城、普陀城区之间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城乡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在城市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公交实现中心城区至乡镇、乡镇至社区的两级网络,新型社区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要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远期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内容,规划、控制好相关通道。
要科学预测连岛大桥贯通后,对于外来车辆的接纳能力。连岛大桥设计车流量为每日2.4万辆,按每万辆30公顷停车场标准计算,**本岛及周边相连岛屿需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地72公顷。其中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需建30公顷。同时,在朱家尖南沙、沈家门城北、新城、盐仓、金塘、长峙、鲁家峙等地规划建设相应的停车场。盐仓、沈家门城北等停车场与定海、沈家门老城区之间,宜采取公交短途接驳方式,保证高峰期人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和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精心打造连岛大桥及本岛主干道沿线景观带。
(一)加快新城市政设施建设。20**年至2009年,市城建委初步安排资金9.54亿元,全面实施29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客道一期二期、海华道二期三期、沧海道三期、海景道三期、高云路二期、岛城路二期、宝岛路、金岛路四期五期、怡岛路一期、星岛路三期五期、绿岛路二期三期、富丽岛路一期、临纬五路、临经六路延伸段、高云水库支路、CBD步行街一期工程和翁山公园二期、田螺峙公园及新城公交枢纽站建设。推进苍海道四期五期、海涵道一期、怡岛路二期、港岛路三期、海涵道一期、岛城路长峙段、海景公园等工程。
(二)加快新城配套设施建设。由建设单位投资28.67亿元,实施高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体育设施等14项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绿城大酒店、财富大酒店、花园大酒店、烟草办公大楼、电力调度大楼、建设大厦、移动公司办公大楼、新城体育馆和市人才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香格里拉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永邦商务大厦、中奥能源写字楼、新城体育场等建设工程。
(三)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20**年至2008年,市城建委投资8900万元,全面完成沿港东路景观改造、东山路二期、气象台路二期、东河中路改造、鸿毛湾地块道路配套等工程。逐年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低洼地段改造、路灯维修、绿化补种、河道清淤等工程。
(四)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工程。20**年至2009年,投入资金8500万元,全面完成团鸡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一期工程、新城3号垃圾中转站和9号污水泵站、新城和盐仓粪便处理厂、盐仓(新城)餐厨垃圾处理厂、定海建筑垃圾堆放场、新城至小干污水管线、新城环卫管理用房、甬东垃圾滚装船码头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厕56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打造连岛大桥沿线景观。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329国道和定沈线等本岛主干道景观,是反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作为港口旅游城市特色和品位的重要载体。目前,这些道路沿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体破损、建筑杂乱、绿化缺损、环境脏乱等问题,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要全面实施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力争到2009年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前,基本建成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整洁大气、绿色生态的富有**特质海岛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景观交通线。一是强化规划管治。精心编制《**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建设规划》,作为工程实施的指导依据。道路两侧严格“绿线”控制管理,确保绿化美化建设用地。按照空间形态完整、色彩和谐的要求,加强沿线城镇、村庄规划管治。严格审查沿线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景观建设与沿线新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村民建房的审批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保护大鹏岛、册子等地的古村落、古民居。二是沿线绿化造林。道路两侧绿化造林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林局关于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突出“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使主干道沿线有路皆绿,树木成线,林带成网,绿化成片。三是重要节点整治。整治主干道15个重要节点。其中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段包括沥港、东堠、册子、岑港、双桥等;白沈线包括东皋岭隧道、临城鼓吹山及接平东线处等;329国道包括鸭蛋山码头、定海青岭、临城惠民桥、勾山浦西、东港、蜈蚣峙码头、朱家尖南沙等。四是山体宕口复绿。全部关闭并治理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开采矿山,主要包括金塘、岑港、双桥、白泉、临城、勾山、沈家门等地采石场。积极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工程,采取覆土绿化、易地迁埋等多种方式,限期整治沿线有碍观瞻的坟墓。五是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范围内有碍景观及违法搭建的建筑物和构建物,进行绿化美化。清除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粉刷美化可视范围内影响景观的建筑立面,清理和规范沿线户外广告,改变破乱现象。实施“夜景亮灯工程”,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美化环境。
三、高效能管理城市
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的事务日趋繁重,“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一)改革城管执法体制。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市政管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城市河道管理等8大类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等问题。设立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照各自职责权限,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原由市城建监察支队承担的定海城区的行政处罚职能整体划转给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新城及**经济开发区滨港(A)区的执法工作。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定海辖区内(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区域外)的执法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队伍。市、区公安机关派员进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保障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关键词:城镇规划;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建设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镇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城镇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综合体,因此,城镇规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与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重视城镇规划工作,根据城镇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规划工作,以确保城镇建设可以长远地发展。
一、城镇规划设计的内容
想要对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就需要了解城镇的特定的内涵,城镇包括自身整体的某一个空间或场所,以及城镇区域范围内和以外的城乡地区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的环境,这就要求了小城镇规划的对象也是面向这些的。因为就小城镇整体的规模而言是很小的,且相应的地段对应的城市设计和局部的城市设计的范围也不容易控制,这时就需要制定一个用“区域规划的城市设计”来展现“城镇群体协调”的设计目标。因为区域规划的城镇设计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因而在该阶段不需要进行单独编制,可以和城镇规划体系结合起来,同步工作。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城镇的设计对城镇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就需要城镇设计时要配合总体规划,首先就是对城镇的空间有着根本影响的部分进行探讨和研究,比如,城镇的发展背景、形态、功能、结构及其发展的方向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策略型的研究。策略型城市设计需要确定好空间形态的格局、构造景观系统、布置人文活动体系等一系列的整体设计。对城镇进行详细的规划,主要是从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深化,以人为主,从动静两方面入手,以人类的视觉感官对城镇的空间环境的安排进行设计,但这一阶段的只是城镇的局部设计。还有就是小城镇的设计涉及到的有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道路交通的设计、绿化面积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等等。
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但近 10 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趋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点,公建都以四方、条状格局,没有特点 ,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2、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但是有些小城镇规划设计让人担忧。 规划时完全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扩大用地面积,盲目拆迁旧宅毫无考虑到居民的搬迁问题 ; 将现有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破坏 ,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
三、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体现个体特色
小城镇是一定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 与此,研究各城镇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安排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解决各镇自身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 ,切实发挥小城镇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因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结合镇区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本着可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其次,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其城镇优势 ,城镇性质来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其基础设施不应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镇与县之间的距离很近,仅几公里,有些基础设施可以考虑依托城市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生态型工业园是一个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园区发展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区是具有一定循环利用资源能力的工厂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聚集区。
生态工业区的工业一是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工业项目,二是要将在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业集中布置,尽量形成合理的“工业食物链”,使上一级工厂排出的废料成为下一级或下几级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既减少污染物,又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同类型工厂相对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配备,三是要提高厂区的绿地率。只有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才能有效保证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服务全镇。
3、加强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
城镇的规划设计效率的高低与人才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加强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由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建设目标的完成。当前我县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高校吸纳更多专业化的人才,在工作中加强对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城镇规划设计的队伍不断壮大,以更好的服务于本县城镇规划建设事业。。
4、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小城镇建设工程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社会都要进行通力的合作。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其次企业更要提高对质量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认识;再次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因为这项工程最终是人们来享受的,如果有质量问题也必将对自身造成危险。及时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就一定能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5、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规划实施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决定了规划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增强对规划成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规划法宣传 ,提高各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划,理解和支持规划城建部门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以科学规划进行引领,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选功.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12,(7).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实施;存问题;研究分析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cities,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should not be ignored. Now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cluding tow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thorough analysis the reas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lan, promote bette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Key words: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Save problem; Research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小城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是城市与农村集镇的结合部位,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改革与发展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和人们群众都十分重视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一批规划先进、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然而,小城镇在建设暨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完善的基本理论体系。在没有对应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只能模仿大中城市的规划,导致小城镇规划编制并不合理,实施的合理性偏低,这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市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1 小城镇建设暨规划设计中国现存问题
1.1 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缺乏民主
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信息保密过于严密,公众很难了解。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由于体制的原因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工作系统,从规划编制、修订、审批到实施,都是规划行政部门内部操作,基本不会向外界公布。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度不高,就谈不上公众对规划的实施监督。现在的城市规划还局限于工程技术领域而不是民主化公开化决策,规划师的培养也着重于工程技术知识方面,缺少社会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也影响到公众参与的开展。
1.2 规划实施的法律依据薄弱
《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有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小城镇的规划缺少法律的严肃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诸如不顾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各种规定,不按规划程序操作执行,把规划当作手中的权力使用的现象屡有发生;部分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布局随意性过大没有一套操作程序,甚至出现以个别领导的意图代替规划,以既成事实修正规划,更甚者有的以规划上的让步为少数人谋利益等,最后致使小城镇规划在实施中出现败笔和遗憾工程,此类现象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法不严的突出表现。
1.3 规划中没有协调好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目前由于政府部门对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只专注于经济建设、城镇发展,没有注意社会和谐与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忽视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步建设,造成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使小城镇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中国小城镇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工业企业,其中高速发展的中小型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产值占乡镇总产值75%)是小城镇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乡镇工业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由于乡镇企业布局较大中型城市的企业分散,污染治理以及排污管理难度相当大。第二,所处的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技术水平落后,治理资金不足。第三,大城市环境污染转嫁。第四,缺少环保意思,轻视环境保护。第五,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1.4 管理体制问题
1) 小城镇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小城镇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城镇管理体制革新跟不上城镇建设步伐的现象。有的依托老镇发展起来的新城镇,仍沿用过去的一套管理办法,土地无偿划拨、资金提留摊派、管理行政命令,在管理上未能从体制上予以更新,深化改革,从而未能使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按新体制运行,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 缺乏管理人才和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思想,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在专业人才、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比较缺乏。到2001年底,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1.36个建设助理员,每个集镇只有0.83个。单靠这些技术人员,很难胜任繁重的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
1.5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规划师的理想状态和规划管理部门的评价标准不同影响评价的科学性。首先规划师往往只关注设计的终极理想状态,而轻视实施评价时产生的种种问题;然而另一方面规划的实施评价结果会影响到规划部门发挥权威,从而会导致规划部门人为的进行抵制;或者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备、缺少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限制,使得规划实施的评价被悬置。从而产生下面的现象,从政府到规划师都在不断地编制规划,但都是在不停地进行重复进行原地踏步,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而且对于规划编制与实施脱离的现象虽充分认知但无力进行改变,导致了无论规划的实施效果如何,新一轮的规划总是不断地被没太大意义的编制出来。由于缺少对规划实施的反思,“规划师只能根据对本身社会处境的自我反应和普遍性的情绪来判断规划的有效抑或失效,成功抑或失败”。
2 对策研究
2.1 加强法制建设,使城镇规划及其实施有法可依
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配套建设,尽快制定与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标准。同时法律法规要兼顾全局利益,立足全国,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尽量减少各个法规之间的分歧,体现法规的权威性和整体性。
严格依法编制规划和实施规划,只有坚持遵守规范,依法建设,才能保证小城镇健康发展。科学编制完善的小城镇规划,不仅要包括小城镇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还应包括保障各项规划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实施规划必须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遵循市场规律,调整市场机制,增强规划实施的力度,减少人为造成的阻碍因素。要确保小城镇规划的正确并顺利实施,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决策。其次,要有科学系统的审批制度。
2.2 加强公众参与
在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规划设计时,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支持规划。我们可根据国情,因地制宜,改变过去由规划师制定规划方案的弊病,实施由规划师、政府、社会各界、市民共同参与的公众规划。这样就可以保证制定的规划更为科学合理,更易实施。小城镇规划是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公众参与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
2.3 完善小城镇管理体制
管理问题在一个小城镇初具规模后,就会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进行队伍建设,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善于管理经营的队伍。其次,进一步加强公安、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与镇政府的执法权限划分与协调。最后,提高管理者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居民的环卫意识、交通规则意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小城镇规划的科学化手段研究,使小城镇规划管理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充分借鉴中外城市规划管理的有益做法,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同时还要积极推广以计算机为重点的办公自动化技术,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2.4 完善评价体系
小城镇规划实施的评价是在规划方案实施后有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对规划运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小城镇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必须一切从城乡协调发展和充分发挥小城镇作用出发,以小城镇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谋求小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异,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设计小城镇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应该体现两大战略思想,一是应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二是应体现城镇化发展战略思想。
3 结语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展小城镇是乡村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在小城镇建设暨规划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进行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学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李鸿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