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6-21 09:14:32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建设的途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1篇

关键词:审计文化;审计法规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审计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构成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推动审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更好的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

一、要明确审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首先要把握方向,理清思路,明确指导思想。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审计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一)审计文化建设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

审计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审计组织存在的前提和目的,是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动因和目标。审计文化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往往可以起到更本质、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来凝聚人心,激励审计人员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审计工作中去,增强为审计事业发展多作贡献的内在动力;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深化审计群体共同价值观的认识,总结审计文化研究和假设方面的成果,探寻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把审计总值转化为审计人员的共同认识和一致行动,不断强化良好的审计精神和职业道德,进而推动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审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审计文化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审计人员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满足人、尊重人、培养人、帮助人、成就人。审计机关除了为审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外,更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审计人员自我发展的需求,参与的需求、个人成就感的需求。只有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被最大的调动起来,潜能被激发出来,审计机关的建设与审计事业的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要着力加强审计法律规范建设

法制建立的核心在于权力要有制衡和监督。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从而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从审计立法的发展趋势和审计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在以下方面上需进一步完善:一要适时再次修订审计法,力争实现审计体制上的重大突破;二要充实完善有关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中与审计监督有关的内容;三要通过审计实践积极提出对有关财政经济法律、法规立、改、废的建议;四要搞好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工作,使审计法律规范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保障审计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执行;五要完善审计法律与法规的配套工作。

(二)完善审计规章和准则体系

在完善审计规章和审计准则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指导思想:一是按照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内在要求,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基础,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准则,将审计法律、法规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二是坚持客观、统一、绩效的原则,从审计上作实际出发,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遵循相关、科学、简便的原则建立起来相互配套,操作性强的审计准则体系;四是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现国内外公认的审计原则;五是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期实施,成熟一个一个,切实保证审计准则的质量;六是对原有的审计规范作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

三、要加强审计文化建设途径的组织保障

做好任何工作都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动,需要创新体系来保障审计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

(一)建立审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工作的变化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采取新的措施。审计机关应设立审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除确定(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审计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部门以外,还应根据职能和特点将审计文化建设任务分解到其他各部门,使审计机关各级领导都能够负担起推动审计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构建审计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完善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制度,是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健全审计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整个审计工作及全体审计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和分工协作的机制。首先要将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总体部署,通过审计工作会议等场合和实际提出明确要求;其次要把审计文化建设列入日常重要工作内容,做到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把与审计文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再次要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完善奖惩机制,营造审计文化建设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如果没有建立起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就不能保证审计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2篇

一、围绕中心,提炼行业精神

搞好公路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公路行业的中心工作,突出自己的个性,提炼自己的行业精神。公路行业精神是公路行业之“魂”,也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公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 “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是我们公路人精神。这是广大公路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思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公路行业及其职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得到职工认同并能理解的群体意识。通过弘扬公路人“铺路石”精神,?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增强敬业爱路意识。使广大职工在思想上明确方向,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公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这种精神是公路行业最具鲜明特征的精神,也是公路文化建设之“魂”。

二、围绕目标,打好自身基础

“公路通,百业兴”。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商品流通的渠道,社会交往的纽带,对外开放的窗口,其通行能力和视觉景观的好坏,都鲜明地反映了公路文化的发展程度。我们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运输车辆的经济效益、人们的旅途生活和环境以及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建设发展好公路文化,就要高度重视公路养管中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大力推行GBM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实现公路的畅、洁、绿、安、美,达到一路一景,路、景、物融会和谐, 努力创造畅通、便捷、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增强公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此外,还需加强路政管理,依法治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畅通,打好创建公路文化的坚实基础

三、围绕服务,提高公路形象

公路行业是窗口行业,是最能集中体现公路文化建设成果和建设底蕴的。公路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更是整个单位甚至整个交通行业的形象。因此,应时刻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渐理顺公路养管与服务的关系。

同时要树立车主业户和沿路群众既是我们的管理对象,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思想,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应该做的份内之事。这就要求管理者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 争做文明职工”等方式,树立一批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感化广大职工,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励和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工作态度。使公路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有利地促进了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

四、围绕发展,启动人才工程

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通过有效载体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行业或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第二,要大力推行竞争择优机制,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通过开展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在本单位内普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结合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引进人才、发挥人才优势的新机制、新途径,形成吸引人才的 “洼地效应”。第三,要加强职工在职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作为公路人才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手段,研究制定本单位职工教育长、短期规划,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第四,要继续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要充分认识职工岗位培训对于公路事业发展、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明确专项经费。要建立规范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强化职工职业技能,提高全员整体素质。

五、围绕实效,突出寓教于乐

公路文化是群体文化,只有依靠职工、发动职工,才能使其健康发展。因此,应注重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以此活跃职工生活,陶冶职工情操。作为单位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主体的工会、共青团应该随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突出行业特色,体现单位优势,符合职工要求,从而达到文化娱乐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职工参与广泛的效果。要把着眼点放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通过建立单位网络,丰富阅览室图书等措施,来满足职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等需求;通过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读一本好书、献一条好计”活动和“优秀学习心得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职工提供展现自我和查找差距的平台,激发职工积极进取的热情;通过开展拔河比赛等集体项目活动,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另外,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还应该在保证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尽量体现个性差异。比如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书法绘画比赛、手工艺品制作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来充分展示全所职工在以上各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并结合比赛评比结果,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采取向上级部门推荐、单位内部永久保存展览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活动的效果,提升单位整体形象。

六、围绕规划,实现逐步推进

第3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 建设途径

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社会需要一种文化,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一个班级同样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用某名人的话来说“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集体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通过制定一系列体现班级文化的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观念规范,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耳濡目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教育,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从而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2.凝聚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 追求意义是人的本性,人们在追求意义中可以获得精神满足,体验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巨大的驱动力。但这种各自为政的追求并不一定与班级目标一致。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班级文化则能改变那种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从个人角度出发来建立价值观念的做法,树立以班集体为中心,“班优我荣,班差我耻”的一体感,并通过奖惩形式,向学生说明这种价值观的内涵,证明这种价值观就意味着鲜花、赞扬、尊重乃至个人事业的成功等。从班集体出发,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形成“同向合力”,统一学生的追求,把全班每位同学的力量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合力,使班集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全部功能。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

3.约束功能。班集体严格规章制度的管理是带有刚性的行为控制,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群体行为规范,是一种柔性的行为控制。一方面,它通过将班集体共同价值观向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内化,使班集体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全班同学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班级文化影响和熏陶的学生,将对班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班级目标有透彻的领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班集体保持相同的价值取向。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约束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

4.协调功能。班级文化使全班同学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也就增加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因而能更好地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协调关系。班级文化犹如一种良好的剂,可以减少班集体内部之间的种种摩擦,营造一种团结一致、共同向上、和谐协调的良好气氛,促进全班同学精神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班级目标的顺利实现。

5.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强调非计划、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协调和控制学生的行为,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生动的活动文化能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1.“细心”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温馨的教室与宿舍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与宿舍的环境布置。

(1)让教室的四壁都能说话。教室毕竟不是仓库,因此应当对教室的四壁布置些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在形式上追求朴素、大方之美,在内容上追求哲理性和教育性。如黑板的上方应有班训或国旗等,随时能给学生以提醒,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督促自己爱护班级,关心祖国。在教室的四壁的空白处悬挂着各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如“细节决定成败,一切皆有可能”、“好习惯就是好品德,好习惯也是能力的体现”、“逢一必争!逢冠必夺!”等。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开辟出班级的荣誉墙和个人的荣誉榜,以及学习园地、心愿墙等,激励同学不断超越自我,积极为班级做贡献,这样教室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就呈现出来了,它给班级带来的管理效果就在无形中逐渐形成。

(2)让教室的每一个桌凳都具有教育性。课桌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如果我们的课桌学生最亲密的伙伴能有一张可爱的“脸”,那该多好啊。有可爱的“脸”就不能用小刀对它进行整容。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课桌。用美丽的卡片制成的座右铭贴在桌面上,让它不断地鼓励自己,就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这就不是对课桌“整容”而是对课桌“美容”了。另外,课桌摆放整齐,物品摆放整齐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一段时间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将书本无序的堆放在桌面上,小小的桌面已经看不见了,有的甚至变成了小堡垒,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了学习。于是在与部分学生交流后,在班上开展了“清桌行动”,要求学生将书本、资料有序的整理摆放,上课时桌上只能摆放与本次课相关的资料,这样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让宿舍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宿舍是学生的休息场所,同时也是在教室学习教育的一个延续,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和良好的就寝习惯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个寝室就是一个小集体,班级的每个寝室的进步和成功也就意味着整个班集体的进步和成功。

我们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结合学校每年举办的“美在寝室”设计大赛,进行寝室布置,对于寝室布置我们给出了一个引导标准,要求内容健康向上即可。至于具体的,那就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班级的特点,自设主题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往往每次布置完成后简陋的寝室都会焕然一新。有的展示了其健康、青春、活力;有的呈现了美丽大自然的风情;还有的是挂着自己写的激励人上进的名家名言,使寝室飘满了书香的气息。通过内容丰富的寝室布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其教育的目的,努力发挥其激励作用和陶冶作用。

2.“耐心”作好制度建设,使班级文化制度化。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学生要时时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严格要求自己,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形成的民主性;二是制度实施的坚定性。

(1)制度形成的民主性。现在的学生在当今越来越民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逐渐有了强烈的民主意识。我们应当为这样的变化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要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班级制度对一个班级的重要性。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合理的班级制度就无法保证整个班级的正常运行,就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环境中深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时,我们就应该在班内发动全体学生献计献策,以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方案》和《奖励处罚规定》为依据,对班级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我们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班级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使制度很好的落实,在班内建立了《班级日志》和《学生操行档案》,记载班内一天的情况和记载学生的德育评价。

(2)制度实施的坚定性。制度本身应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按照民主的方式制定出来的班级如果没有办法保证它坚定地贯彻下去,这样的法治也不会长久。因此,必须让班级制度有一个的权威性,成为对每一个人都有监督和规范功能的规则。我们不应当在班级内有特殊的人物或团体,或者说不能让一个人或几个人随便违背班级制度。所以,班级制度中的奖惩条例应当具体而明确,或者有合理的监督机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具体变化,规章制度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状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规章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从而确保规章制度永远充满活力。当然,班主任应是制度实施的重要监督人,在面对班级制度时不能情绪化,随意做出违背班级制度的行为。因此,班主任在作为监督者时应该是一名客观公正的法官。当然,我们也不能走极端,唯制度是从,讲政策也要讲人情,讲民主,在特殊事件面前还是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3.“热心”搞好班级系列活动文化,在活动中提高认识。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促使其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但也必须注意几方面的要求:一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对活动的过程要周密考虑,活动过多反而不利;二活动的形式要切合学生的心理;三活动后,要搞好总结。

4.“爱心”帮你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促进班级的整体提高。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通过班集体的每个成员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因而班主任及每个学生的行为都至关重要。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仪表美,增强师生的亲合力。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师的发型,衣着,都会无声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解襟敞怀的教师,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所教的学生也会跟他差不多。现在很多学校的办公室里都装有衣帽镜,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看看自己的装束符合不符合一个教师的标准。教师的仪表美,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2)突出人际文化,创造和谐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笔者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功能,积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任科教师、学生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师生之间有“交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3)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集体舆论,健康的班集体舆论是催发集体积极向上的有力杠杆。一种道德力量的发挥,必须经过舆论的推波助澜作用。

形成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的主要途径有:一,发展集体成员的道德审美能力,这也是最根本的措施;二,培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没有批评于自我批评,就没有集体舆论对个体应有的约束作用和真正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武器,正确引导健康舆论的沟通、形成和发展;三,善于利用班集体的舆论阵地,诸如黑板报、班会等等。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学生中健康的思想和行为萌芽,通过班集体的舆论阵地,有意识地制造舆论,鼓励良好行为的发扬巩固,抵制不良行为的扩散蔓延。如在汶川大地震后,通过视频、网络、报纸、演讲等了解,让我们看到了不幸和灾难,但也让我们的学生看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也更让我们的学子们感受了祖国的伟大和强大,提升了大家更强的爱国心。

(4)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要抓好班干部的培养,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和加强后进生的工作。

教师还可根据课程要求,开展一些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以及班际比赛、远足踏青、晚会等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培养体现班集体的精神风貌。

总而言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2.必须要依靠学校、家长、社会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班级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班级也会由此而更加生机勃勃,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J].漓江出版社.2002(08).

[2]马立.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3]张斌.新课程成功班级管理实用手册[J].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第4篇

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振兴之本

(一)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培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培育企业精神,就是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全体职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以及自觉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第二,导向作用。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第四,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塑造形象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风尚,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不仅注重职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职工伦理道德的培养,用良好的企业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风尚,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建设会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对外讲求信誉、塑造良好的形象,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力量;对内尊重员工,形成凝聚人心的共同愿景、价值取向和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落后的企业文化不顾社会效益甚至以牺牲社会效益和员工利益为代价,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对外是破坏市场经济的毒素,对内最终会使企业走向衰败。因此,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长寿,长寿的企业也必定有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会使企业提高信誉,扩大知名度,占领市场

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时期,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企业信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显示了其重要价值,成为企业社会形象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企业信誉的提高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知名度的增强,重要的因素在于企业产品质量做保证,文明服务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实现目标。

企业信誉的提高,就会赢得名气,博得社会公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对企业占领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

(五)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用良好的道德去影响社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使在私有制社会里,企业的存在也要以社会对它的需要为前提。因而,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都突出对顾客、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内容,将企业的服务观念灌输到每个职工心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主动精神。这种教育的结果,使企业对社会做贡献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和途径

企业文化如同社会文化一样,不易形成,而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绝非朝夕之功。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靠自觉的策划和培育的。而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两句口号可以代替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巨的培育工程,需要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诊断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通过问卷、访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把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员工队伍的基本情况;通过对企业领导讲话、文件、报刊、规章制度、标准、措施及口号的整理、归纳,摸清现行管理思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要注意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企业选择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其企业文化要突显自己的特点;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要使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融、互补。企业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与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要让影响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好的成员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带动一大批员工,从而促进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第二要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二)规划

根据诊断结果、企业愿景、内外部环境进行整体设计,使四个层面的企业文化得到统一与整合。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设计出企业的共同愿景;依据企业的属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特点和队伍状况,选择适当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发动群众广泛讨论,提出具有本企业特点、并为大多数员工认同、能够发挥引导、鼓舞和激励作用的企业精神;通过广泛征集和精心设计,创作司旗、司徽等,搞好形象策划。

(三)导入推广

将设计策划的文化要素逐一植入组织之中,让员工欣然接受。一是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各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并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取得他们信任,从而通过感情上的默契准确掌控周围世界,并使下属成员真正做到“士为知己者用”。二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把一切能够增强内聚力、优化企业环境的活动纳入文化仪式的范畴,统筹开展活动。三是搞好员工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四是宣传和传播企业文化。通过媒体广告、公司网站、公司样册、来宾接待、公益赞助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公司客户群展示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信誉和影响力。

(四)巩固

第5篇

关键词:阅读;阅读文化;阅读文化建设

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兴旺发达和未来发展。如新西兰学者费希尔所言:“如果意识不到阅读的必要性,就会忽视阅读的各种优势,从而最终丧失在人类种族中的地位。”[1]关于阅读的意义,先贤学者已有很多阐述。关于阅读社会或全民阅读,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作过论述和呼吁,而且也已成为全国上下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阅读是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活动。阅读文化建设就是使社会阅读向健康和繁荣发展的努力。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建设一个合法的、热爱书籍的和具有浓郁的阅读文化气氛的社会,这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从而走向繁荣与富强。因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社会活动,所以一个社会的阅读文化建设也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系统工程。这里笔者就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宗旨作如下强调和归纳。

一、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

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阅读文化的建设对于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个中国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而这两方面的提高,必须要经过读书。就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早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现在已认识到了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且也认识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它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在于它哺育和输出的文化,因为这才是她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而整个社会文化的提升,只有通过阅读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这条道路,非此,都是空话。

(二)阅读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而阅读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文化的最主要的途径;第二、民族的复兴就是要增强民族凝聚力,而只有通过全民阅读我们共同的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典籍,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阅读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社会的进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而能推动这些因素进步的只有人们的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进步。社会的和谐主要表现在社会平等。一个社会的边缘人群,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认识自己的地位、经验和弱点,才能直面自己的过去和今天,造就自己的未来。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分享人类的文化遗产,缩小差异性,增强认同感。而这些都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阅读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来源是创新。而创新是一个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创新的源泉不是数理化和技术的进步,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而一个社会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非经过读书不可。

(五)阅读文化建设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很多致命的缺陷和问题。如、环境污染、道德滑坡、心态浮躁、诚信危机、急功近利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读书。综上所述,我们引用费希尔所言:“唯有那些鼓励并支持合法‘阅读文化’的社会,才能够走向繁荣昌盛。”[2]

二、阅读文化建设的宗旨

阅读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一个多数人爱读书、有书读、能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重要内容的社会,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和开发阅读文化价值

即通过倡导阅读、促进阅读,使人们认识和分享阅读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在精神和思想上获得快乐、平等和自由。

(二)保障和维护公民的阅读权利

阅读权就是一个人的生存权。阅读权利的平等是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标志,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通过倡导和促进人人阅读,也就在保障和张扬每个人的阅读权利。

(三)倡导阅读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多读书、读好书是阅读文化建设的宗旨,而好书主要就是指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淘洗而留下来的有价值和有思想意义的作品。其特点,一是微言大义,思想深刻;二是关注现实,批判社会。所以阅读经典能有助于我们观照自我,认识社会;能给人以真正的精神营养和智慧。而民族经典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所以阅读民族经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四)促进人人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人人读书,把读书作为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人类最为理想的社会,也是阅读社会建设的目标。而阅读文化建设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五)重构阅读信仰,建设书香社会阅读信仰是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而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重量和前途所在。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是重视教育,但不重视读书。重视读书,但不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但不重视行为。重视行为,但不重视后果。整个社会看似在文化建设,实则在远离文化。究其根源,还在于不重视读书,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建立起对读书的信仰和敬重。

三、阅读文化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阅读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而且从整个中国的阅读史看,我们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阅读文化传统,但社会阅读的基础始终薄弱,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又经历了许多不该有的倒退和曲折。所以,对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文化来说,我们既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也没有在后天给予呵护培养。而积重难返的思维行为习惯的改变,则既需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也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一点一滴做起。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社会和现实,在当前和今后,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或做出努力:

(一)国家的政策和法令是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包括阅读促进法、图书馆法、儿童阅读法等等。因为只有法令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公民阅读权。

(二)把阅读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把文化发展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是阅读。如果没有读书,何谈什么文化。不要动不动就搞一些文化建设工程,而要把人力财力投入到实实在在的阅读促进行动上来。

(三)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保障全民阅读的重要条件放眼全世界,凡是国民阅读率高、社会文明、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都无一不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如以色列,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而我国的现实是,平均每46万人才有一所图书馆,人均藏书0.27册。绝大多数国民没有进过图书馆,有无数的少年儿童无书读。

(四)阅读习惯从儿童抓起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减少沉重的学业,家庭要鼓励孩子课外阅读,社会要为孩子的阅读创造条件。

(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媒介素质教育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各种媒介,包括电视、电影、网络、书籍、报刊的特点、功能和制作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关上电视,远离网络。

(六)重视偏远和农村地区的阅读文化建设我国人口总数的70%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民的阅读问题就代表着中国的阅读水平。提高农民的阅读率也是在提高整个中国的阅读文化水平。

(七)出版部门要配合阅读文化建设多出书,出好书出版社不但要出有益于精神道德滋养和科学文化进步的好书,还要让人们买得起书。当然,这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协作和努力。总之,阅读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需要全国上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共同努力与参与的工作,又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参与,社会各界协同抓起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寝室文化 实践途径 研究

如今,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及“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自主意识的增强,寝室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日益提升,其影响日益凸显。同时,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的重要内容,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夯实寝室文化育人的实践途径,对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程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 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适应,校园文化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部分,而寝室文化是课堂文化的延伸,寝室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折射高校育人的成果,所以,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制高点。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学风在课堂教室体现, 也在寝室中养成。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优势,寝室文化相比于课堂教育的时间更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比课堂教育更具有重要性,寝室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寝室里的学风更加反映了学校的学风。

2、寝室文化是思政工作的本源

随着学分制在高校中的逐步推广,高校班级概念不断淡化,寝室成为了高校最小的组织单位,寝室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一样,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日常工作中,思政工作者逐渐发现,大部分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讨论在寝室内完成,良好的寝室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寝室舆论,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政工作的重点放在寝室,既保证了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时间传递,又可以及时加以引导,让大学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

3、寝室文化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载体

寝室文化良好是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寝室中所开展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寝室文化节、体育竞技类的比赛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也可以加强寝室内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走下网络,在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下充分提升自己的能力、陶冶自己的品格、锻炼自己的身体。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院通过调研,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宿管会”),依托寝室成立东鼎书院,书院致力将学生宿舍打造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发展、文化传承的平台,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1、打造便捷温馨的学习生活服务体系

书院有学生自己设计的院徽、院旗和书院标识,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责任意识更加强烈。公共走廊上都展示着学生自己的各式作品和活动集锦,充满了各色的文化氛围,使得寝室内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广大学生全都自觉维护寝室公共区域环境。书院还设有自习室和阅览室,共书院内的学生阅读和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2、打造专业教师、学长同学双轨并行的学业辅导体系

书院以第二课堂为导向,于公共办公区开设学业辅导中心,深入开展学生学业辅导。书院聘请相关专业教师定期到学业辅导中心为学生开设课程,书院通过分层引导,为学业上有优势和有劣势的学生分别聘请不同教师,让有优势的同学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业上的知识,让学业上有劣势的同学能够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书院还聘请在学业有优势的家庭困难学生作为兼职教师,每晚为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书院每月根据其工作量对家庭困难的兼职教师给予补助。

3、打造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书院以社团为依托,在公共办公区设立“小淘客”二手市场,建立学生社团管理二手市场,学生可以自愿将自己的旧物卖到书院,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到“小淘客”二手市场来买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书院通过物品差价赚取一部分利润,然后将这些利润全部捐献给对口支援的贫苦家庭。“小淘客”二手市场的建立,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给予了一部分贫困家庭的资助。

4、打造以宿管会为主导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书院依托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寝室内学生进行管理,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宿管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楼层长若干名,下设秘书处、实践部、检评部、宣传部。通过同月缘活动――由层长收集宿舍内学生每月生日情况,每月邀请老师和当月过生日的同学参加有宿管会举办的生日冷餐会,营造温馨家庭氛围,融洽师生、同学以及同学和宿管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寝室文化节活动――开展温馨寝室、DIY寝室设计评比活动,以评促建,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5、打造以“学长计划”为指导的学生互助体系

由于寝室内有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力量强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书院开展“学长计划”计划活动,以朋辈互助为基础,“学长计划”是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学长,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同学做指导和帮助,通过优秀学长的直接引导和全面影响,帮助大一学生明确建立长远目标,科学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培养个人兴趣,提高综合素质,迅速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学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思政工作者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思政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探索基于学生公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强红.充分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全面_省略_展高素质人才_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 《新西部》2010. 22期

[2]赵勇.高校寝室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 《咸宁学院学报》第四期

第7篇

[关键词] 军队财务;财务文化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08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12- 01

军队财务文化建设主要包括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的建设。财务物质文化是基础,财务制度文化是保障,财务精神文化是灵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有机的财务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财务文化,是适应部队发展,推动军队财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为实现我军的军队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规范标准、便捷高效,加强财务物质文化建设

(1)硬件设施标准化。对同级别单位财务部门的办公设施进行统一配置,及时更新,做到配套统一,规范实用、安全可靠。硬件设施达到“十有”,即有办公室、档案室、微机室、保险柜、保密柜、资料柜、电算工具、通信工具、交通工具、安全设施。

(2)财务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健全的财务软件系统和信息网络,使用统一的软件处理财务业务,通过网络上报、查询财务信息,实现基层连队与机关财务部门、上下级财务部门财务信息互联互通。

(3)财务“产品”优质化。一方面让财务预算、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有形“产品”在结构、内容、用途等方面具有适用性,能满足党委管财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服务态度、财务部门形象和信誉等无形“产品”方面做到热情周到、不偏不倚,使官兵满意。

2 健全完善、目光长远,筑牢财务制度文化建设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上级财经法规制度为依据,结合军队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各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落实、预算编制科学、资源配置合理;经费管理制度完善、收支合理合法、审批环节严格、手续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购建、使用、处置符合规定,综合保障效益高。

(2)完善财务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军队财务正规化建设,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财务保障效率,做到资金流通规范合理、行文处事及时高效。

(3)健全财务监督控制制度。财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强化资金流通的全程监督,切实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严格预算的执行力度,加强资金的事前统筹;加强财务检查制度,对经费、资产使用情况及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认真落实审计制度,落实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就经费标准、经费指标、计划、经费收支、重大财经事项等内容进行公示公开,逐步提高财务工作透明度;严格财务部门内控制度,落实不相容工作分开,提高资金管理的内部安全。

(4)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经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落实绩效考评机制,定期对经费保障效能、使用效益等财务管理绩效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把经费效益与管理者工作成绩联系起来,确保责、权、利统一。

3 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抓实财务精神文化建设

(1)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军队财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军队财务文化传统,又要虚心学习外界优秀的财务文化,更要着眼于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其新鲜性。采取对话、启迪、引导、吸引、激励、熏陶、训练、教育与典型示范等软性方法逐步培养并形成财务人员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自律意识以及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2)培养富有时代特色的财务精神。主要包括:①主人翁精神――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尽主人责;②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协调配合、同心同德、争创集体荣誉;③奉献精神――大公无私、不为名利、吃苦耐劳、精心理财;④开创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锐意改革;⑤求实精神――实事求是、如实反映、真实披露;⑥拼搏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断进取;⑦竞争精神――勇于竞争、追求卓越、争先创优;⑧斗争精神――坚持原则、维护法纪、不畏权势、敢斗邪恶;⑨敬业精神――热爱本职、精通业务、精益求精、忠于职守;⑩服务精神――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出谋划策、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