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2:07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困境;影响因素
前言
风险管理,就是研究如何在确定存在风险的环境下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工作。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较大,施工地点较为偏僻,这就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通过对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从而保障我们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但由于我国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纯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那么,我们要如何对我们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本人将在本文中就该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单探讨。
一、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份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他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工程建设进行一个系统管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预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能够考虑到工程施工前、后以及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能够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变策略。但由于我国的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本人总结如下:
(一)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强烈
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一味地推动施工速率的加快,而忽略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认为只要完成了施工,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他们较弱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得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意外,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后不仅仅会拖慢整个施工周期,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索赔问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我们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但是,在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条例,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规范化和具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则被分散到施工人员当中,这样将大大阻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风险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为了能够节约一定的开支,减少人员的聘请,往往会在企业中挑选一些工作人员来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开展以及如何管理各方面的问题都不够清晰,这样要如何有效地针对水利工程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而且,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不够,素质不高而削弱了风险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发挥的所用,造成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困境。
(四)忽略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均接受对方所提出条件后所签订的文件,是代表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所以,合同在制定和签订时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合同的制定与签订均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与签订过程中,却没能够重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合同的条件制定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没能够凸显出自身的利益,反而在签订过程中受到对方的牵制,最终加大了企业的施工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对于我国民生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要能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降低施工中的风险系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从而为我国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推动我们社会的稳健发展。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风险管理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到影响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并对症下药,才能够全面激发风险管理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
(一)技术水平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性。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国外水平相比较仍然较低,在技术的运用上仍然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使得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施工过程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这样也就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为风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往往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医疗水平也不高,交通也不方便,这就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有施工人员受伤或者是施工材料受损都很难得到及时的补救,这样就可能会拖慢施工进度,造成企业的损失。自然环境除了生活环境之外,还包括气候条件,在施工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暴雨等不良的天气,将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制度及文化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受到了施工企业内部各种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面对这些不同,每个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肯定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性,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施工风险,推动工程的顺利完工。
总结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风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够为我们的公民建设提出更加安全的水利设施,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成浩.关于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关键词:公路工程; 项目风险;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对工程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提出“风险”一词的是周士富先生。相比于国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我国在风险问题的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相关的理论依据也不甚丰富,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更为鲜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地质水文等科学事业的进步,特别是从钱学森教授提出将系统工程项目与国防建设紧密结合开始。我国的工程项目方面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关于公路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风险分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公路工程项目风险
公路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是指工程建设项目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没有完成相应的工程预期目标,导致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不能实现。可以具体理解为工程质量风险率,和工程质量风险量两项主要指标。
公路工程项目分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建设环境而言,其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从建设过程而言,其包括人为因素,资金投入因素,工程技术因素等。了解与规避这些风险因素,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基础,是顺利完成项目的保障。
2.项目具有的风险特点
公路工程有别于其他工程项目,具有投入资金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地域较广,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等特点。正是这种特点导致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也同样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这种工程风险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相对性:风险本身和风险的严重程度都具有相对性。
(3)可变性: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身性质,产生后果都存在可变性的现象。
(4)不确定性:由于施工的条件不同,地点差异,气象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的状况不能确定。
(5)阶段性:工程进程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形式也不尽相同。
3.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
关于公路工程风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施工环境,勘察状况,前期的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安全性,相关负责人的管理情况等具体因素,可以将工程风险分为如下几类:
(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程不能顺利实施而产生的风险。经济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由于对市场的不充分及错误的估计,从而导致对资金储备不足引起的,常见于由于国际经济变化导致的规律变化,通货膨胀,换汇控制失调的时期。另外,与经济有关的相应市场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经济风险的产生,比如工程施工所需材料价格的上涨,设备的供应问题以及人工费用上涨引起的原料,人力的供应不足,从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会引起经济风险。
(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可以定义为由于技术性的缺陷而产生的风险。技术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在施工的前期没有对施工低地点进行充分的技术调查,或者调查过程中所用的相关设备没有达到应具备的技术指标,进而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埋下隐患。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所用设备和器材的老化,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导致技术落后不能达到应有的技术指标从而产生了技术隐患,进一步因其质量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素质不达标,对所操作设备的掌握程度不充分也会导致技术风险的发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进行工期开展,没有及时的采取阶段性的质量抽查与检验,或者是检验过程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程操作等,这些由于质检工作造成的疏漏同样会引起技术风险。
(3)组织问题引起的工程风险
组织风险主要指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形式的问题,或者组织人员的问题二导致的工程风险。组织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由于组织形式不良引起的。这种问题很常见,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受多种条件的制约,所以每次施工所使用的计划方案、人员分工、设备配置也会相应地进行改变。比如,不同季节所需的施工器材,不同地点所使用的计划方案,这些问题大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如果工程项目中组织形式僵化,不能因地制宜而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形式来应对所有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问题,产生风险。第二,由于组织成员分工引起的。对于工程的组成人员,名额的多少要加以严格的限定,如果所需人员远远少于设计参与工作的人员,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从而导致分工不明、工作拖沓、甚至有的工作完全没有人去做的现象。另外,如果对相关负责人员分工时没有考虑到能力、优势而是随便加已分配。这些组织形式与组织人员的问题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
(4)管理问题引起的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对人员、原料、设备等施工因素的管理、调度不良而产生的风险。
影响管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人员对所实施的工程项目了解不够,自身的能力欠缺,没有按照技术要求施工,责任心缺失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管理人员的素质入手,通过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来增强认真负责的意识,从而避免管理类风险的发生。
(5)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恶劣天气,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而引起的风险。这一类问题的影响因素不易控制。公路工程大多工期较长,所跨地域较广阔,为施工地点自然气象的预测带来了重大的困难。除了常规天气的影响外,还会有突发事件的产生,如不可预计的洪水,台风,地震,暴雪,严寒等。所以在针对自然风险方面,除了根据以往的资料数据加以预计外,还应做足应对意外发生的准备工作,要有充足的物质与思想准备,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4.公路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规避策略
4.1风险回避
所谓风险回避就是指当项目产生较大风险,或者此风险带了较大损失,此时可以采取放弃该项目的方式。采用风险回避的最佳时间就是项目决策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以下情况可以采取此类方法:(1)承包商认为此公路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并且他们所拥有的团队素质和设备力量都无法在此条件下工作,此时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来降低风险;(2)承包商认为此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风险,最后自己的损失将会超过利润,此时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来降低风险;(3)风险回避是一种保守的控制风险方法,当项目资金不足,将来索赔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人身安全及利益也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控制策略。
4.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并不能降低风险的产生,只是将风险分担出去,并不是转嫁损失。购买保险是最普遍的一种风险转移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种风险转移方法。公路工程项目获得保险的投保费用越来越高,此时采用购买保险策略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如针对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风险,此时在分包合同中规定业主支付给总承包商后,过一段时间,再向分包方支付工程款,这样承包商遇到风险可以随时抽身。
4.3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损失,其在于风险因素的消除和风险损失的减少。一般而言,损失控制主要包括两种:(1)损失预防。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损失预防的根本手段就是工程质量自控和监控体系的建立。损失预防方法主要有工程法、合同法、教育法、程序法。(2)损失抑制。损失抑制主要是在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来降低损失。如在公路工程项目事故发生后,采取一些技术补救措施,如结构加固等,进而使工程全部返工所造成的损失得以减少。
4.险自留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很难精确地识别和估计工程质量风险,并且处置所用风险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或树种风险应对措施,此时留下来的风险,由工程项目主体自己来保留。风险自留主要有两种对策:(1)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某种风险并没有被风险管理者发现或者处理,那么此时风险自留就是非计划风险自留;(2)计划性自留。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所产生风险造成损失不大时,并主要由业主或承包商来降低此类风险时,此风险就属于计划性自留。
5.结束语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处在自然与社会两大环境之中,通常情况下,建设周期较长,工程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其给公路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莫大的风险,所以对风险以及影响因素充分了解,是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本文以此为依托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海凌,刘克剑,李芊.模糊综合评价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2] 华雪峰.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初步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5(11)
【关键词】建设项目 项目风险 预测 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在日益变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组织实施的,其实施工过程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针对这些干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产生影响的不良因素,施工工作人员很可能由于对事态的认知不清,或者是说从自身原因出发,根本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良好控制,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前期预测轨迹与预期的目标发生了偏离,这类超出预计的偏移就叫做风险。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经历着各式各样的不可测风险,尤其是施工周期比较长,投资额度比较多的大型建筑项目建设工程,其影响施工的因素众多,施工过程不确定性较大,而且环境对其作用的时间也比较久。正是因为上述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人员伤害、管理者投资决策失败、施工工期一拖再拖、项目投入经费超预算以及施工方案偏离实际等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减少最终造成项目亏损等不良后果时有发生。工程项目施工方面存在的不可预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业主风险、施工承包方风险、规划设计方面的风险、监督监理方风险等。
一、业主风险
如果建设业主方采用合伙制,则可能因为个别合伙人对项目预期目标、义务承担的责任、所有归属权利等的理解发生偏差而导致工程实施进度缓慢。就是能在实施工程的单位内部,项目团队也可能会因为部分管理团队之间缺乏协商合作导致无法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可行性研究定位不明确,部分建设业主对市场和资源缺乏详细的前期调查研究,甚至缺乏科学的技术研究,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分析报告里盲目无根据地减少投入准备资金的数量,过于乐观的评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夸大效益,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后期资金投入的不到位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不得不暂时停工或延期,或在工程停止资金投入后,由于经济效益不理想,成本无法高效及时撤回,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以及部分收益,进而重大程度上导致国家和政府投资经济亏损。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业利操作不当,随意指定分包或招标过程造假;无根据无科学性降低价格;固定的材料渠道来源不明;施工过程严重不合理;拖延项目工期等不当行为,不仅使业主承担了相当大的建设质量、施工人员安全和效益低微的风险,而且一旦被发现,还将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
(3)合同作为关系着双方或多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文件,有时会因为项目业主方的能力素质的缺乏,造成了部分合同内容不经济、科学,施工中出现超出预算的变更现象,导致业主要付出超预算不可控的资金作为违约金。承包商主体单独凭借报价获得效益的途径早己不存在,因而向业主所要违约金就变成其大部分项目的盈利来源,现实中经常存在条款含糊其辞的情况,为承包商向业主所要赔款提供了特殊条件。
二、承包商风险
承包商风险主要体现在投标报价的预测计算失误,报价风险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单位特殊的限定条件制约风险,建设施工材料设备风险,生产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完工验收与交接阶段对于学识与技术缺乏的施工项目承包商主体来说,该时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其中,完工验收是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前阶段潜在的问题会在这个阶段全部暴露出来,承包商应详细检验项目实施的所有环节,确保在完工验收环节不会出现纰漏。
三、设计方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设计方工作时,相关负责人一般都比较重视对消防路线疏散设计、建筑结构体系设计、施工装备保护设计等类型的风险管理,可是面对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设计行为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则略有不同。现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过程中的变更较多,设计方案过于保守以及设计理念或方案失误等等。
四、监理方风险
监理范围的风险体现在监理方对监理范围认识的错误。有关监理范围的划分,在所签署合同的条款中明确指出,但在现实的监理工作中,监理方以及总监理没有对监理范围进行认真界定就向现场监理者进行交流,导致现场监理人员对监理范围认识错误。监理质量不同于工程质量,建立质量是指整个工程监理工作的好坏。监理的质量往往决定了监理方履行合约的效果和监理方对所监理项目的“三控、两管、一协调”等工作的最终成果。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一定的风险,其后果对施工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减低了监理方的工作质量和利益。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结构相对比较繁琐,时常带有相当多的高端技术、新技术以及核心领域技术等,不论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项目的设计方还是承包商施工方都存在较多的不安定因素,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广,施工工期比较紧张,地质探测因素未知,施工技术变化困难等,在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预测管理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并且,因为我国工程施工项目风险预测管理经历的历史时期相对较短,管理经验不足,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较多无法预测的因素、障碍,而且对内部看不到的风险没有细致有效的前期论证与研究,甚至决策者们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存在的客观改变规律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管理协调工作不具体,给建筑工程项目导致了巨大的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于春红.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J].新疆有色金属,2011,(6).
【关键词】项目招标;风险因素;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施工投招标是举足轻重的。投招标有其特定过程,包括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到签订合同等,涉及众多部门与人员,主要有业主、承包商、评标专家、咨询单位和招标监管等,其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部门人员之多导致了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往往潜在各类风险,给承发包双方都带来威胁。然而,我国当前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理论指导欠缺,管理方法单一化,承包商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风险的鉴别、防范缺乏足够认识,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因此,十分有必要分析工程项目招标的风险因素,并予以控制,这将有利于承包商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1、风险因素分析
在现行的招投标制度下,影响企业能否中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投标报价风险,在招标中,报价占据了40%-60%的分数权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中标的可能性,准确的进行投标报价是企业中标的关键性因素,而一旦投标报价出现与工程实际所需费用不相符的情况,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带来经济损失,只是损失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但总体上都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以风险分析模型为依据,有效控制风险因素就是有效分摊风险,而引发风险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1总承包商本身的能力方面
在承包模式逐渐由传统型想总承包模式转换过程中,机构设置尚不健全,人员配备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承包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承包模式的转变,于是在自身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投标,极易出现盲目投标,造成投标风险。
1.2总承包商的有意识行为方面
当控制信息较为全面的前提下,提高或降低报价就是总承包商最为主要的有意识的行为。如果业主能够选择的承包商只有一个的时候,承包商会将报价相应的提高;而如果承包商之间面临竞争,业主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承包商往往会降低报价。这两种情况也会引发投标风险。由于总承包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报价也会根据不同的施工水平产生差异,不同的报价差异属于正常的竞争,也存在风险因素;更为严重的是不少钓鱼投标者也会参与投标,当他们中标后,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施工费用,并以停工要挟工程师通过其要求;虽然工程师可以惩罚钓鱼投标者或撤销合同,然而若钓鱼投标者因为罚款而无力在进行施工,工程竣工时间必然延迟,给业主带来损失。
1.3总承包这种模式本身方面
根据基本程序,传统承发包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构造招标和功能招标。在确定了施工图方案后开展的招标活动为构造招标。根据初步设计,招标单位或委托单位会编制译本表述,工程设计方案包含在其中,当标书被投标单位购买后,投标书为以设计方案为依据进行编制。将相应的工程量和报价列举出来,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固定的情况下,这类投标者出现的出入往往不会太大。而功能招标是指图纸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而根据一些功能描述来进行的招标活动。工程总承包设计多个方面,比如投资概算、产品方案的制定、物资供应方式、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等,这些都是表明了工程总承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实际工程招标过程中,往往缉忽视对工程量的充分考量,无法明确有谁来承担工程量增加的相应费用,而这也是造成工程总承包产生纠纷和风险的原因。
2、规范我国工程招投标工作,预防或减少招投标各方风险的建议
2.1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能
相关政府部门切实强化职能,建立健全工程投招标工作规程,规范工程投招标的具体内容,让各个阶段都能够有章可依。在这方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不少工作,制定并编制了相关的投招标规范,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使得投招标工作有了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然而各个地区之间的做法存在差异,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执行,难以保证投招标活动的顺利开展。(2)对于投招标监管部门的人员应当加强行为约束与规范。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将德、能、勤、绩全面纳入考核范围,严格考核其行政能力和道德素质;并及时将考核结果上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或当地的纪委监察部门,可以设立监督电话、信箱等渠道实现,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共同监督;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可撤掉换岗。当前有些地区的管理部门采用岗位轮换制度,三年为一个岗位期限,三年一到就要调换岗位,这并不能是招标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和道德素养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和改善。
2.2完善业主和承包商的诚信评价体系
各个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职责,将项目业主的诚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起来,让国有、私有业主都要严格遵照制度开展投招标活动。在投招标过程中,国有或私有资金项目都要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严格操作规范,保证投招标工作能够公正公平的进行,切实使各方的利益得到维护。(2)加大力度推进承包商诚信体系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全国范围内联网考评承包商的市场行为,作出诚信等级评定。如果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投招标活动,对其不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并予以媒体曝光,进行重金处罚;建立扣分制度,如果企业投招标活动中出现违规现象,给予扣分处理,如果扣分达到过多,超过预定标准,在给予其一定时期内不得进入投标市场进行投招标活动。
2.3加强评标管理,建设公开、透明的评标环境
各个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推进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并保证标准统一、人员充足和专业齐全。严格把关并考核入库评标专家的道德修养、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定期组织专家学习投招标的政策法规,可以采取网络教学、网络考核的方式,以妥善处理专家人数较多,难以协调的问题;考核专家的日常的诚信情况和专业技能,如果专家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应当及时使其退出专家库。(2)建设开标、评标室,并保证其规范化、标准化,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开评标活动。如果开标、评标室是独立封闭的专用房间,要严禁除去评标专家的其他人员进入,而且评标人员不能携带通讯工具;而其他参与投招标的人员可以通过评标室内的高精度摄像头观察了解开标、招标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确保其公平、公正性。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电子评标系统的研发和推广,使得评标活动能够实现规范、统一,简单易操作。
结语
在承包过程中,投标活动有着十分重意义,关系到工程中标问题,而合理准确的报价是实现中标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想合理准确报价,就必须分析工程项目招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增加中标的可能性。通过控制投标风险因素,企业能够有效增强发展活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茜.试论工程投标的策略[J].西北水力发电,2005(S2)
[2]谭燕玲.谈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J].广东建材,2010(06)
[3]姚立新,常伟峰,姚琳娉.投标报价技巧[J].人民黄河,2009(10)
[4]白昌海.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关键词:工程项目;承包商;投标;风险因素
作者简介:吴美琼(1979-),女,广西融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202-02
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实施过程繁杂、参与者众多等原因,目标的不确定性、损失的潜在和不确定性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过程,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已被列为重要的管理方面之一。
自我国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以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标投标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阶段,工程招投标也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对于承包方来说,这是获得工程项目、赢得利润的必须途径。但目前建设市场是买方市场,投标竞争异常激烈,每一个标只有一个中标的机会,一旦不中标,投标人必将发生经济损失;同时,对于有些工程项目,若盲目压价投标,即使中标了,其获利可能也会很少,甚至会出现亏损问题。
对于承包商来说,既然投标风险无法回避,就只能直面它们。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在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做到未雨绸缪,以在今后参加项目投标的过程中能运筹帷幄,减少风险,争取更大的中标和获利机会。
一、承包商在投标阶段面临的风险因素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商主要面临信息、市场、报价决策、合同条款等方面的风险。
1.信息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工程项目的信息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承包商的投标决策,即是否值得参加投标、是投高标还是低标等,因而也就影响到承包商能否中标、能否获取利润等。但由于不同的承包商对有关投标项目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总或多或少存在对项目信息了解不完备和滞后等问题,因而将面临信息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来源不准、中间人不可靠、人不可靠、业主资信差等方面。
(1)信息来源不准。在参加投标前,承包商获得的工程项目信息包括招标公告、工程预建设信息等。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相关媒体,如刊登招标信息的报纸、网站,报道工程预建设信息的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二是通过人脉关系,如亲朋好友引荐,规划、设计等拥有一定工程项目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推荐等渠道得来的信息。三是项目业主单位的邀请函等。
不管从何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均不够全面。一方面这些信息只是从某一方面反映工程项目的某些情况;另一方面有些信息甚至可能是失真的。有些承包商不再对工程项目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分析,单凭这些信息就决定投标与否,或进行投标决策,结果往往错失良机或投标失败,遭受不小的损失。
(2)中间人或人不可靠。当前,由于我国工程招投标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类型的项目,从招标信息的到招投标过程的操作,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招标信息,有的在网络上,有的在报纸上,有的在电视台上,有的在交易中心;对于招投标过程,有些项目在当地交易中心进行,有些项目则在招标机构办公地进行,有些项目在项目业主处进行;对于评标人员的确定,有些在当地交易中心的专家库中选取,有些则在招标机构的专家库中选取。由于不规范的行为普遍存在,因此有些承包商为扩展业务到外地投标时,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招投标情况,在获取招标工程信息和参加投标过程中都依靠中间人或人,依靠他们与招标或项目业主联系,或跑各种关系等,以能获取中标的机会。但是由于目前这类中介市场还不规范,承包商所选择的中间人或人的诚信程度、责任心、办事能力等根本得不到保证,导致承包商往往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
(3)业主资信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还有待完善,在建设工程领域,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造成市场各方存在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些项目业主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蓄意向投标人掩盖一些有关项目的真实情况,如建设立项、规划、报建等手续还没完备,设计图纸还不完全,项目资金还不落实到位,在不具备招标的条件下,就招标信息,进行招标工作;在招标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标人;甚至有些项目业主与机构一起进行假招标等。诸如此类的不诚信行为,会严重损害投标人的权益。
2.市场风险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在建设领域中,由于是买方市场,所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承包商的竞争主要反映在投标竞争上。在投标阶段,承包商主要面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风险,主要反映在竞争对手太强、承包商自身实力弱、业主定标有倾向性等方面。
(1)竞争对手太强。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超过10万家,平均每个省(市、自治区)超过1000家,并且我国实施招投标制后,全国的市场全面开放,参加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获得项目的必需途径,因此,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公开招标项目通常的参标企业均在30家以上,甚至有些达到上百家。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各地区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异常激烈。在市场经济中,投标竞争也是反映实力的竞争,在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谁的实力雄厚,谁的获胜机会就大。因此,承包商在目前的投标过程中,若面对实力很强的竞争对手,将很可能无法获得中标的机会。
(2)承包商自身实力弱。在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承包商自身实力弱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包商整个企业的实力,二是指承包商的投标实力。若承包商整个企业的实力明显弱于其他投标人,则很难在竞争中取胜。但也有一些承包商的企业实力很强,如一级甚至是特级企业,但在某些项目投标中却败给了一些二、三级企业,究其原因在于在投标过程中,一级、特级企业的投标人员不注意投标策略、投标技巧,或他们的参标水平、能力有限,因此在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等关键竞标因素上,出差错或不及其他投标人,而最终失去了中标权。
(3)业主定标有倾向性。在当前不够规范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监管不到位,承包商在一些项目的投标中可能会遇到项目业主有定标倾向性,如:项目业主为了让自己预定的承包商中标,往往会在招标文件的评标标准设定、招标过程的操作等方面,给其他投标人设置一些障碍;在评标人员的选择上,动一些脑筋等。业主这些不规范、不公平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把其他他投标人排除在中标之外,导致其他投标人只能是陪标。
3.报价决策风险
当前,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评标标准中,投标报价的评分占据总评分的一半以上的比例,甚至在不少项目中,投标报价被定为唯一的评分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合理低价评标法。因此,报价决策是承包商参加投标所必需和关键的一步,报价太高,将无法获得中标的机会,企业更无利润可言;报价太低,即使中标,也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会造成企业亏损。
在投标报价中,投标人将面临市场物价不稳、工程技术难度大、合同中无保值条款、很可能没有后续项目等风险因素。
(1)市场物价不稳。在工程项目造价的构成中,材料价格所占比重最大(在土建工程中,占60%以上),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将是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因素。在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是投标人根据投标时的市场状况,合理预测项目实施阶段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化趋势,而估算出投标项目的预期实施造价。因此,在作出报价决策时,投标人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否则将会由于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波动,造成经济损失,如在2003年底我国钢材大幅度涨价,不少承包商由于在投标报价中对此估计不足,而损失惨重。
(2)工程技术难度大。承包商在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其利润将等于中标合同价减去实施成本,因此,实施成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承包商的利润。在报价决策过程中,承包商一般是先组织各专业预算人员估算项目的实施成本,再考虑自己实施该项目应得多少利润,然后确定投标报价。项目实施成本是由实施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构成,即除了要注意建筑材料的变化趋势外,还应该关注人工和机械成本。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难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实施项目的人工和机械成本。技术难度大,将耗用更多的人工和机械,相反,则耗用更少人工和机械。因此,对工程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承包商将面临成本增大的风险。
(3)合同中无保值条款。在当前投标竞争中,不少投标人在报价决策时,虽然能考虑到项目实施期间的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又考虑到竞争的异常激烈,为了取得中标权,往往会将报价压得较低,采用微利策略。如果中标后,懂得在合同中设立保值条款,将能化解因市场变化而引起的风险,如在合同中约定:“若在本项目实施期间,由于市场波动的影响,造成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变化超过±3%,则这些建筑材料将按市场实际价格进行价差调整。”否则,这些承包商将面临严重的市场变化风险。如某体育馆项目,由于承包商在中标后,没有在合同中设立保值条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遇突如其来的钢材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每吨价格涨了近1000元,从而损失了近200万元。
(4)很可能没有后续项目。有些承包商向外拓展市场时,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即为了能在当地业主中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从而打开新局面;或者想在将有许多后续项目的业主面前留下好的印象,往往在第一次参加投标时,通过压低报价来竞争,甚至无利润或亏损也在所不惜,企图再从后续项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这种策略对于实力较雄厚的承包商来说,也许不失为一种开拓新市场的好方法,但对于实力较弱的承包商,则应慎重,否则,一旦拿不到理想的后续项目,可能会“伤筋动骨”,得不偿失。
4.合同条款风险
参加工程项目投标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而获得利润的重要因素除了投标报价要合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签订合理的合同条款。由于承包商的利润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投标中产生的,承包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管项目内外条件如何变化,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合同的所有条款,工程款的计算和拨付、竣工结算等也在合同的相应条款中明确约定,因此对于承包商来说,若施工合同的合同条款不合理,就算是高价中标,也有可能获利极少,甚至还有可能亏损。
通常有经验的业主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就已经确定了施工合同的主要部分专用条款,如工程计量、工程款结算、进度要求及进度款拨付、竣工结算及工程款的支付、保修金的比例及一些对业主有利的保证条款等。招标文件所确定的主要合同条款是由业主单方面从其利益角度来制定的,投标人即使在投标时也不能提出异议,否则,就会因不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而被废标。投标人完全处于不对等、劣势状态,存在的风险可想而知。
因此,承包商取得中标权后,将面临较大的合同条款风险,主要体现在支付条件苛刻、罚则苛刻、工期过短、无条件保函、保护条款过多等方面。如有些合同规定预付款只占合同价的5%,或无预付款(通常应为20%左右),到基础完成才拨付到10%,主体工程完成拨付到50%,这就是典型的变相要求承包商垫资施工的合同条款;有些合同规定承包商必须按投标工期完成项目施工任务,每延误一天将罚款10000元,但提前完成却无任何奖励,这就是奖罚不对等的合同条款;有些合同只规定承包商必须向业主提供合同金额10%的履约担保,而业主不需要提供支付担保,这是一种义务不对等的条款。针对这些不平等条款,承包商在签订合时应该据理力争,尽量使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起来,以规避不平等条款带来的风险。
二、建议
鉴于承包商在投标阶段所面临的上述可能造成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种种风险因素,为了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承包商在参加工程项目投标时,应该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多渠道地收集投标项目的信息,认真筛选、分析,以尽可能全面了解业主和项目的情况;二是组织有关投标人员对招标文件进行研究,吃透相关条款、熟悉图纸,分析利弊得失,参与项目现场勘察,对招标文件、图纸及项目等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必须积极、及时提出,要求答复;三是根据自身优势、特长和招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编制技术标和商务标等投标文件;四是分析竞争对手和市场情形,规避市场风险,尽力避免投标报价漏算冒算,组织有关经济、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投标报价决策,为合理中标创造条件;五是重视合同的签订,组织有关专家对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尽量减少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增加对自己有利的条款。
参考文献:
[1]陈伟珂,黄艳敏.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一、项目前期工作
一个新建电网工程主要分为项目规划、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投运等四大步骤(如图1所示),项目前期是连接项目规划与项目建设的桥梁,是电网新建输变电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前期的工作进度将影响这个电网工程是否能够快速建成并顺利投运,而项目前期的工作效率将取决于是否能减少或规避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根据核准制要求,在电网项目核准之前需开展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报审项目建议书,编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需要编制规划选址、压覆矿产、地震安全、地质灾害评估、项目用地预审、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专题评估报告,落实各项支持性文件,编制报送核准申请报告等工作。
二、风险的概念
对风险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美国学者威利特等为典型代表的静态学派,他们把风险理解为不确定事件。这种理解从风险管理与保险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论的观点对风险进行定义。二是以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和赛因斯为典型代表的动态学派,他们认为:“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动。”这种变动就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意味着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或偏差。因此这种变动越大,风险越大。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风险是指在电网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
三、项目前期风险分析
项目前期风险因素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项目前期工作具有流程节点多、时间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构成了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脱节,造成选址选线出现反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膨胀,建设用地资源越来越少,各方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各自独立开展,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对电网工程未能预留相应的建设用地以及线路走廊,造成电网工程项目选线困难。当城市规划实施调整时,将直接影响电网规划步骤,致使线路路径进行调整,冲突严重时将会颠覆电网工程的所有前期工作,直接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造成影响。
2、相关部门利益冲突使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征地、拆迁成本费用逐年增加,并且由于相关利益主体借助“行业规范”或者“行业标准”提出高额补偿要求,补偿额度远高于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同时附加诸多条件,比如免费增容改造用电设施、修建乡村道路、优惠电价等等,或者抢建抢种以套取高额赔偿,致使征地拆迁过程进展缓慢,时间周期拉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单位和公众对电磁环保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高压线路会影响健康,并且各地块业主、线路沿途所经企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反对在其地块或周围建设变电站或跨过输电线路,环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市环保局要求高压线路与建筑物距离标准加大,增加了选址选线的难度,甚至导致已经批复的站址被迫调整。诸多的利益冲突造成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3、审批程序日趋严格致使前期工作的周期加长
一是审批环节严格。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4]19号)对于电网项目核准权限的要求: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330千伏以下电网项目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同时,要取得国土局、规划局、公路局、水利局等部门的9项支持性文件,工程项目逐级审批、逐级办理,审批工作周期漫长。二是审批内容严格。文物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影响着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增加了文物勘测评估、林地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等内容,对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前期工作周期明显加长。
4、设计深度不足使前期工作审批周期延长
前期工作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涉及多个专业,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必须对环评、用地、林业、水利等环节有足够的法律法规认识,否则将造成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不够,致使选址选线、路径规划、可研评审、土地报批等过程中要补充修订大量内容,影响前期工作进度。此外,有些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选址选线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土地权属、可能存在的纠纷、土地权属人的意见等相关因素,甚至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就提交审批,造成站址出现了占用基本农田或者建站的地质条件不满足规程要求等情况,导致线路出现跨越环境敏感区,最后不得不更改设计方案。
四、项目前期风险的应对措施
根据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及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风险因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提高电网发展速度和效益。
1、合理电网规划,衔接城市发展
加强对电网规划的研究,不断提高电网专项规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前期工作的主动权,降低工作难度。因此,政府应对已纳入专项规划的站址和走廊进行严格保护,为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加快开展前期,增加项目储备
加快开展前期工作是实现“规划一批、开展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前期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电网规划已明确的建设项目,应提前2至3年启动前期工作,争取在开工前半年至1年时间完成可研批复及核准工作。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可以增加电网项目储备,为下一步电网项目建设做好铺垫。
3、建立沟通机制,争取政府支持
电网前期单位只有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洽谈机制,通过主动宣传和沟通,提高政府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营造互信共赢的良好环境氛围。因此,应促使政府出台对电网发展有利的政策措施,在土地征用、民事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将各项工程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4、优化前期流程,搞好项目储备
一方面,可以超前安排前期工作,以应对前期工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增加的特点,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电力市场需求,提前一年部署开展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各电网项目环评可以由地市公司统一“打包”委托设计院开展专题研究,环保部门统一“打包”评审、批复,可节省宝贵的前期工作时间,缩减前期工作周期。
5、加强政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人员要及时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环境保护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各地政府出台的土地占用补偿标准等。前期工作人员依法维护好各方的利益,可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冲突。
五、总结
风险的存在使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前期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把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管理作为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是缩短电网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芸:浅议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J].水利发电,2006(6).
[2] 李中城:电力企业危机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关键词: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工程项目;诚信风险;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156-02
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工程项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单纯的财政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化进程需要,政府工程建设管理需要更加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就势必促进了政府工程实现方式的多样化,而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项目正是政府工程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
政府与企业合作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社会影响广,从工程策划实施到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再到工程竣工及运营,风险不可避免。如何认识风险、预防及合理规避风险,是我们工程项目运转正常进行、保障政府及企业双方面的经济效益,乃至众多投资人利益的关键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工程项目中,企业已经不单纯是作为建筑施工者的角色在项目运营中发挥作用,更多的是与政府的合作
关系。
在与政府合作开发工程项目中,企业作为政府部门的合作伙伴参与到工程的筹划及管理和运营中,同时也充当了政府工程的风险承担者和分摊者,政府工程的高回报,也势必带来工程项目管理的高风险,认识及预防这些风险因素至关重要,下面就主要的几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 政策变动风险
政策的变动以及国家宏观调手段的变化,将会给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随之带来相应的变动。与政府合作开发的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工期长,国家出于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原因,会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政府政策的变动就会使得对于该工程项目的开发政策随之发生改变,对于满足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区域规划的项目,国家会给予大力支持,甚至有些项目还会给予补贴;而国家不予提倡的项目,甚至会出台限制政策,使处于建设当中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
2 与政府合作方式选择上存在的风险
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是一个系统的统筹管理的过程。目前,政府为了减少自身财政收入支出,减小市场风险,经常会采用BOT或BT的方式选择与企业进行政府工程的合作开发。
这种合作方式对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它一方面要求企业要有技术、金融、保险、贸易、土地、交通能源、通讯、广告的多方面的配合;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同时,涉及了多家相互关联的机构,项目管理部门、施工方、投资方、贷款银行等;既涉及工程施工、管理、金融、税收甚至外汇等经济问题,又涉及法律、环保、公众利益等社会性问题。这就需要项目在前期准备过程及过程管理当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策划及操作。其中,政府对于项目的态度及支持力度、风险分摊的分配及规定,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中,最常见的是旧城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在企业承担较大风险的合作方式上,企业更应该具有较强的自身法律意识,为自己创造法律保障。企业采用合理的合作方式与政府合作,需要对自身实力有充分认识,同时,又要对项目运作市场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的合作方式才是企业利益得以实现的关键。
3 政府诚信风险
就地方政府而言,在与企业进行工程合作时,往往会由于地方财政资金缺乏、市政建设项目紧急等原因,为准备合作的企业提供各项优惠措施,但是在合作项目运作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不诚信的表现。政府诚信风险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在运作过程中地方或部门的政策调整导致的政府诚信风险。一般来说,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比较长,在较长周期内可能大大超过了政府官员的任期。或者,在特殊情况下,也存在官员频繁调动的情况。当政府人员发生更迭时,下一届的官员极有可能因为政绩的要求改变区域发展战略。战略方向及重点产生改变,即使对于合作开发项目存在某种承诺,但是资金状况和项目预期也会发生变化。
在工程运作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利益调整而导致的信用风险。政府与企业合作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是经过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无疑是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会有巨大的帮助。但是,作为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机关部门,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收益往往会有很多不同,随之出现很多的政府行为越位和缺位。
由于我国在政府与企业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的风险。以目前政府与企业合作最常采用的BOT融资方式为例,我国关于BOT投资项目还没有正规的、地位较高的成文法规,从而决定了风险的存在。
4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项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对项目收益所产生的影响。在政府与企业合作工程项目中,由于政府工程工期长的特性,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时有发生。在一般意义上,政府与企业合作工程项目周期比较长,又得到了政府的特许和帮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是不能排除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带来的市场风险。此外,在原材料市场上,由于原材料涨价的原因导致工程成本加大,是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市场风险。
以2007年中国钢材市场为例:受国内及国际钢材供求关系影响,在2007年l~5月,中国钢材市场价格逐月小幅上升,5月份为上半年最高价位(中钢协价格指数长材104.70,板材118.21,综合指数113.34),国内粗钢可供消费资源增长率4月份只有1.6%(因大量出口),5月份只有7.2%,供应偏紧,促使价格上升。自2007年下半年9月份开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超过上半年最高的5月份水平,至12月份逐月上升。2007年12月份价格比2006年同期长材上涨43.72%,板材上涨12.55%。原材料市场的动荡,导致政府与企业合作工程项目钢材成本成倍增加。
5 其他风险因素
除上面四个因素外,资金供应风险、企业竞标中的压价风险、企业施工的图量与招标工程的清单不一致、组织风险、合同风险、工程环境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政府效率等,都是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由此可见,建筑企业以及开发项目的政府部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在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工程项目中对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地预控,尽可能减少风险对项目的不利影响,甚至转化为有利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保障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