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2:01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问题的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背景
为了真实地了解当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进一步关注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笔者组织带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2010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深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虹桥社区、建新社区、江北社区、东门社区以及南湖的桃源街等社区开展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活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黄冈市黄州区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和关心程度不够;社区居民目前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认知误区;社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涉及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七成居民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并希望由专业人士进行。
二、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完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
调查中我们发现,黄州城区的心理咨询机构还是十分缺乏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总共不到十家,而且部分居民对心理咨询机构还持有望而生畏的态度。所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是迫切需要实现的问题,只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人们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二)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一线城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发展已相当成熟,人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已经能坦然接受心理问题的存在。但是在三线城市人们对心理问题还存有认知误区,以致有了烦恼也不看心理医生,觉得看心理医生会让别人误认为自己有精神类的疾病。如果能在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让人们都能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使心理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承载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与当地高校的结合, 充分利用资源,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深入实践学习,在课余时间到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咨询,并为他们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消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坦然接受身边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当他们自己和身边人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
(四)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和宣传画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是人们了解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人们正确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才能使他们对心理健康引起高度重视。由社区联合组织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并发放到居民手中,健康手册中包括心理问题的描述、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心理小测试和如何面对身边的心理问题等等。宣传画可以采用漫画人物,生动而形象表现各种问题。然后把宣传画贴在社区的宣传栏和街道的文化栏中,让每一个路过的居民都能看到生动而有趣的宣传漫画,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心理知识,一举两得。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又一重要措施。首先,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文化建设好了,人们的幸福感才会增强,没有摩擦、没有争吵、没有隔阂,人们的烦恼就会减少,由此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城市社区管理质量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式,社区和谐则国家和谐。因此,在社会和谐化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对于基层生活的群众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可以得到良而有效的心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宇辉主编.浅谈社区文化建设[N].黄石日报,2008.
[2] 刘群芳主编.长沙市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分析[J].护理学报,2009(5).
[3] 夏勉,江光荣主编.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和内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4] 张灵聪,刘影,潘玲娜主编.福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11.
[5] 胡俊娟主编.社会工作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一、工作强度过高,精神紧张焦虑,需释放教师心理压力
幼儿教师既要关心幼儿生活起居,又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文章的“作家”,与家长沟通的“外交家”。在一天的工作中,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餐、饮、睡、便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既要不停说话,又要不停地走动;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祥的问题;上课之余还要写许多的计划、小结、观察笔记、反思报告、幼儿成长档案等。一天工作结束后,很多教师的声音都己沙哑,话都不想再与家里人说,因为己经与幼儿说尽了。工作内容琐碎、繁重,挤占了教师许多的休息时间,花费了教师较多的精力,也占据了许多思考的时间、自由创造的时间和吸取新知识的时间,而且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合理地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尽量每天适当留出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应留出一定休息“喘气”的时间,如爬山、喝茶、聊天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幼儿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教师有效地减轻工作负担。如我园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不盲目跟风,这样教师就会少走弯路,尽管同一主题年年做,但对教师来说,组织策略可以调整和完善,这样教师准备活动的时间更少,对活动把握更有效。每个主题、每个大型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都会亳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一旦有人有了好主意,或者组织了一个效果不错的活动,很快会在全园推广。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使教师在工作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付出与获得失衡,产生情绪波动,需疏通教师心理淤积
人们总是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幼儿教师每天都在做着同样劳累的工作,都在辛劳地付出,既有保育的要求又有教育的责任,还有教学的任务;工作时既要身体各部位不停运转,精神上也需高度紧张。那么得到的回报如何呢?幼儿教师工资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相比相差甚远,与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相比较也偏低,退休后的生活补贴更没保障。职称、岗位、地位等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使一些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喜欢,想问题走极端,遇事不冷静,经常发牢骚,情绪悲观消沉。
园长要抓住一切机会,极力为教师呼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通过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合法地为教师争取工资报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抓住发展学前教育的大好时光,保障好教师的职称、工资、生活补贴、评优、编制等问题,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轻松上阵,消除烦恼,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教师心理失衡的外部因素,让教师合理正当的需要在满足过程中不断产生珍爱自我,热爱工作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生活圈子狭小,人际关系不和,需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基本上是女教师,生活圈子基本是两点一线,家里忙家务,单位忙工作,工作性质都是与天真可爱单纯的幼儿接触。八小时之外的空闲时间极少,即使偶尔有空的时间也不想走出去,就想安静休息一下。这种生活的单调、工作的封闭,容易造成幼儿教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毫无宽容之心,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粒,看问题表面的多一些,容易被外面环境感染,情绪化处理问题,也较喜欢传是非,这是幼儿教师的突出特点。如果角色位置摆不正,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就容易出现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造成人际沟通不畅。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宽容和善待领导和同行,更要宽容和善待自已。应主动与人交流,可以把不如意的事情说出来,如家务的烦恼、孩子的学习等,也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事儿与大家分享,如自已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电视里有趣的新闻等。园长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QQ、博客等,私下与教师畅聊,多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外出活动,如踏青、爬山、泡温泉、看海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胸怀宽广了,人也就想得开了,人际关系就缓和了,同时也消除因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而引起的苦闷、怨恨、忧愁和暴躁。
四、教育对象特殊,情绪烦躁不安,需减轻教师心理恐慌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教育者群体。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喜欢探究新事物,却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既给教师带来快乐,也给教师带来烦恼。尽管幼儿园每天都有安全检查,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幼儿对危险的无知或者可以说是不懂害怕,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顾后果而出现一些意外。幼儿的安全、幼儿对危险的无知,就像一个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让她们的精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她们对工作存在着恐惧。
应积极改善幼儿生活、户外活动环境,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幼儿园大、中型玩具,创设安全环境。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在组织幼儿各环节活动时,如对幼儿来园、离园、户外活动、入厕、洗手、上床、吃饭等环节做出详细要求。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动作敏捷性和灵活性训练,制定相应的发展评估标准和体格锻炼计划,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行性,定期进行评估,减少事故的发生。这样,可以消除教师的恐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教师走出心理沼泽,恢复教师心理平衡。
五、家长期望过高,身心极度疲倦,需扫除教师心理障碍
目前,入园幼儿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家长的教育理念滞后,经常向教师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如孩子的识字量、做算术题的能力等;家长溺爱孩子的程度也高,容不得一点的吃亏,孩子稍有磕磕碰碰的事,不分任何原因,就一味责怪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日常管理也经常提要求,座位坐中间,床位离电风扇远一点,跳舞要领舞,做操站前面等等。这样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多忧愁烦恼,长期积郁在胸。虽然表面上看不到有什么表现,但内心受到消极情绪的控制,身心极度疲倦,影响工作效果。
园长要通过幼儿园网站、电视媒体、社区宣传、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沙龙、报纸、专家讲座、家长开放日、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角色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达到教育的同步化。同时引导教师要宽容、包容,认识到不同的人文化背景不一样,知识水平不相同,会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现象,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促进教师的心理和谐。
六、评价考核不公,产生不满情绪,需消除教师心理不满
幼儿园评价考核如果不公,教师工作就会因得不到正确评价而产生怨气。一是幼儿园的制度、检查、考核只注重了某些方面,忽视了另一方面,造成教师的不理解;二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时随意性、不科学性较大,比如评课以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模式来要求教师;职称评定中个人说了算,对与自己关系好的教师给予特别的照顾;评优、评选也缺乏应有的公平和公开性。这样导致教师不满的情绪,极大地挫伤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解决
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对这一成才欲强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来讲,伴随初入大学的兴奋与激动,还有沉重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找工作的烦恼、情感的迷失等问题,这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如何认识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得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成为各大高校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1.交际困难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大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语言、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全新的环境。然而90后的大学生大多在长辈的溺爱中成长,自私任性、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交往能力有限而不能在短期内妥善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不愿意或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交往,疏远同学、远离集体。
2.学习心理调整不当造成的焦虑心理
学习压力主要体现在不能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目的性不强、动力不足、方法不对、态度不明确及学习成绩差等方面。首先,开放的学习环境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自立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产生学习适应障碍;昔日优越感的荡然无存,易造成心理失衡。其次,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不熟悉,使其心中倍感茫然;部分学生觉得自己高考发挥失常没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或专业,经常感到迷惘失落。第三,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进度快,且多以老师讲课抽象或概括为主,偏重于理解,很多学生方法当,拼命学习却事倍功半,自尊心严重受挫。
3.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
每逢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倍受各大新闻媒体关注,“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毕业生达XX万,比去年增长XX”、“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等字眼充斥于每一个大学生眼中,无形中给毕业生带来一定困扰;而部分应届生确实存在工作难找的现实,也给在校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与情感危机
“没谈过恋爱就没有真正上过大学”的观念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视爱情至上。然而,恋爱过程中的疏远与亲密、分手与复合造成的情感起伏不定,未曾恋爱的学生受周围恋爱中同学的影响而感到孤独与空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大学生心理冲突。
5.痴迷网络带来的心理困扰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部分嗜网成瘾的同学一味沉迷于虚幻世界,迟到、旷课、课堂睡觉成为常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极端情况下出现自我封闭,行为异常等问题,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6.家庭经济困难诱发的自卑感
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和部分城市低保的大学生因为较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而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或畏手畏脚,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学生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时期是处于人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真正成熟,经历着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迷茫,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形成,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很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其次,对自身真实水平缺乏客观准确的判断而产生各种苦恼、困惑:他们或者将昔日“佼佼者”的优越感带入大学,在得不到期望中他人对“理想我”的评价和认可时产生较深的挫折感;或者无法区分“理想我”与“现实我”,为人处事竭力掩饰自身的不足,会因此感到疲惫、紧张而不愿意主动融入群体;或者不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第三,对未来很完美、很理想的设想与大学现实的客观条件、过重的课程负担、各类资格考试及考研带来的应试压力、严重的就业压力等相距甚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冲突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身处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质金钱的诱惑较之以往更为明显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承受着更为强烈和复杂的心理冲击:在顺利取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必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却依然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某些从不努力的同学“靠关系”顺利拿到所谓“好单位”的offer,让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奋斗在学习、找工作前线的学生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3.学校环境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组成中存在着一类特殊困难群体,即在经济、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弱项的“困难生”,如果对此类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或没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沟通和帮助,将会使这些同学的问题进一步蔓延和扩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将会无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诊疗;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呆板,将会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而不能向更高层次引导,容易增加学生新的思想负担。第三,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因自身专业限制、工作领域不同导致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偏差缺乏主动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协作不到位都会使学生因为各方面的不适应而引发心理冲突。
4.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长对子女精心呵护,甚至过于关爱、溺爱,容易使其自我意识过强,且存在骄横、任性、事事依赖家长等心理,缺乏爱心,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解决的途径
马加爵,药家鑫,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等事件一次又一次敲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及时发现、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和诊疗,成为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增强学生自立自强观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能力
引导学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遭遇挫折时,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挫折承受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建立准确、适当的学习标准,提高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擅长学科领域和学习能力的抱负水平,避免因自我评价过高而产生过度焦虑;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并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3.开展职业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择业与就业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引导其了解自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智力、兴趣、态度、气质、能力等,助其树立人生目标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等形式,助其发掘自身优势,掌握求职技巧;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就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寻找失败原因并调整目标和方向,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
4.正确引导恋爱观,培养学生与异性的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遇到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甚至危机应及时进行自我情绪疏通,或找老师咨询,合理宣泄因此产生的消极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5.强化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构建“学校―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层级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首先,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并构建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组织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健康工作的培训活动,提高做学生工作的基本素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避开或走出心理障碍的误区。其次,发挥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深入了解、关心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家庭等情况并建立班级心理档案管理机制;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间的交流,推动班级强大凝聚力的形成。第三,建立学生心理工作干部队伍,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题培训以提升学生干部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能力,辅助教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及时发现并引导问题学生。
6.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主动关心学生成长,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关注度;积极、及时、持续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反馈并接收学生在学校、家庭的真实状态,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的成长计划,保证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与主要建设者,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为在复杂多变和竞争日趋加剧的社会环境中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关键。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素质的优化,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69-70.
[2] 魏玮.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116-117.
一、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自卑、自闭
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很多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敏感、更脆弱,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他们会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自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做得胆怯,没有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还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或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他们不论老师怎么问、怎么开导,都不肯敞开自己的心扉。
2.自责
单亲家长总怕孩子不学好,从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赋予极大的期望,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严教剥夺了孩子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出现“我不能干”、“我很笨”等负面情绪,从而产生自责心理。
3.焦虑
在有的离异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在离婚的过程中相互攻击、相互敌视,把不好的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这会使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等特点。
4.抑郁
经常在父母争吵声中长大的孩子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冲动,对生活中的小摩擦反应很强烈,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敌对情绪。他们经常会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这种情绪一旦爆发出来,能量就会很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5.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会对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怀有一种负疚心,他们总想为孩子多付出一些以作为补偿,因而对孩子百般照顾,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因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便不懂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
二、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这样的学生,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初步教育对策。
1.多关注单亲家庭学生
要使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向更好的方面发展,班主任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多数中职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不善于帮助别人。对此,班主任应经常在班级进行爱心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是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自暴自弃的单亲家庭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宽容和理解。三是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与有“心结”的同学交朋友。同时,班主任还要多鼓励单亲家庭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并可以暗示班干部及表现好的同学,多与单亲家庭学生沟通。
2.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在遇到困惑与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识以及为改变现状所付出的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
3.重视家庭教育
单亲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存在,无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以粗暴的方式抹杀孩子稚嫩的情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切忌只管生活,不问其他。老师也应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4.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独立性
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以作为对孩子的补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而高职高专学生已达46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民族和社会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以此推算我国将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的环境产生适应障碍。适应能力良好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新生从高中三年的紧张生活中走出来,迈进新的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模式等都与过去是不同的,这些学生需要打破原有的生活学习的准备,因此难免会产生心理困惑。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如不能及时沟通、解决、调整,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整,帮助他度过新生生活。
现在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其积极的一面,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挑战等。而独生子女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缺乏和他人的合作精神,不懂交往技巧,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为所欲为。家长的过度包办代替,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事的能力,理解问题偏激。由于交际出现障碍,大学生遇到问题,找不着相应的人诉说、商讨,致使问题愈大愈加重心理负担,造成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另外又由于交际受到影响,致使一些学生不愿与他人进行交往,自我独处形成孤傲、自僻、偏执等症状。同样,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经过近一年的同宿舍、同班内、同年级的交往学习、生活,有时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完全融入进去,游离于集体之外,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大二学生主要面临情感障碍。大二学生经过一年学习生活之后,有了一定的适应及同学间的交往,看到同学之中成双成对的逐渐增多,因此致使有些大学生不免要赶时尚、潮流,但是大学生的婚恋观、人生观有些并没有完全形成,价值导向也会产生偏差。或者这些学生本身还只是一个让人照顾的大孩子,并没有形成在情爱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情恋的稳定性与当学生遇到这些打击之后,如果没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将心中的郁闷释放出来,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业、生活,严重者还会造成残害生命的悲剧。对这些现象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积极引导,减少悲剧产生。
3、大三学生主要面临就业压力。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会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之后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高薪、舒适、福利待遇好等等。然而现实又是这样残酷:一个职位要有几个甚至上百个竞争者。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对工作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高校每年扩招,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400多万人。在这样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出身贫寒之家的学生,上大学借不少钱或贷款,原指望毕业之后能找个好工作挣钱还债,可是找工作又是如此之难,所以这在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严重打击。
二、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对于高校大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状况之下,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只要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平衡,心胸开阔,知行合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悦纳自我、管理自我,就能够做生活中的强者。那么高校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何寻求对策呢?
首先,针对大学生出现的适应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我们应该一方面积极发挥集体作用,互相了解,积极沟通融合。另一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量表测试,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寻找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解开心结,进行疏导。虽然大学生之间在个性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是同龄人之间也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敢于尝试、积极进取等等,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共性又要看到个性。对于不同的个性我们不是抹杀取而一致,而是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悦纳自己,也要悦纳别人,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其次,针对大学生所出现的情感障碍,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讲座,情感教育辅导,通过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集邮摄影等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容易造成行为冲动。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在我们目前现行教育体制下,存在“知、情、意”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往往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因此,我们要从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出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认知情绪理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于人们对事件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的信念所导致,同样一个事件,人们认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这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调查显示:51.4%的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一方面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寻找职业的过程中,从容自如面对考验。不怕挫折、敢于竞争、树立正确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于社会竞争。同时社会上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总之,高职高专学生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就要使学生学会维护和调适自己的心理。克服生活、学习中一切障碍,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及一切对心理健康有利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对未来充满信心,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供求矛盾;养老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064 ― 0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传统的联合型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结构逐渐趋向核心化,呈现出“四二一”的特点: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一对夫妻要承担扶养四个老人的责任。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在应对社会危机以及抗风险能力方面比较脆弱,因而在养老、医疗保健、社会救济和帮扶等领域需要更多的资源供给和社会支持。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就有学者针对空巢老人进行研究,存在较为成熟的经验。当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的趋势、独生子女增多、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家庭空巢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社会保障和救济政策必须要予以考虑和重视的一环。
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严峻。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在2013年2300万的基础上,将增加到2050年的1.08亿,2054年达到峰值1.18亿。在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城市空巢老人群体因其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的多元化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社会认同的迁移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其缺乏相应的生活照料和精神照顾,进而引发了“空巢危机”。因此,针对当前城市空巢老人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运用多种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介入空巢老人的日常行为、情感生活、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恢复社会功能,促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回归。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相关研究
(一)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和类型的划分
空巢老人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空巢,一个是老人,学界中对空巢老人年龄的界定依据的是老人的生理年龄,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这在学界已经达成一致。对于何为空巢,学者众说纷纭。有学者将某些的家庭结构形式包含其中,认为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者虽有子女,但子女在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独立生活,而老年人则独自一个或两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肖结红2006,赵芳2003,李爱芹2007)。〔1〕对于空巢家庭的分类,穆光宗将其分为“纯空巢”家庭(单身或者与配偶同居)和“类空巢”家庭(子女不在身边但有其他亲属)两类。〔2〕
(二)关于城市空巢老人形成的因素研究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的论述。李克在《空巢立爱巢有多远》一文中提出了几点原因:(1)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进步;(2)向往拥有平静时间和自由空间;(3)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4)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5)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和不完善;(6)机构养老以及社会养老形式发展落后(李克,2004)。〔3〕
同时,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子女、父母之间的居住安排和亲密关系具有相关性。鄢盛明等人的研究表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居住安排对子女在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以及给予父母情感支持三个方面提供赡养的可能性有显著的影响(鄢盛明,2001)。〔4〕
(三)关于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的研究
当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弱,对他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也越来越脆弱。另外,在研究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还研究了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状况。其中,梁艳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实地调研的资料,在其文章中指出,精神赡养包含3个维度: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情感的慰藉。最后得出如下结论:距离(指空间距离与血缘距离)可以让子女更孝顺父母;女儿是不是“贴心小棉袄”与其是否对父母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密切相关(梁艳,2007年);〔5〕吴雪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配偶是老年人的主要精神支柱。丧偶后,空巢老人原本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不仅给他们晚年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更会给他们带来重大的精神创伤(吴雪,2004)。〔6〕
二、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基本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城市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
空巢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长期困扰空巢老人的孤独、苦闷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能力。一旦不良情绪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则会对空巢老人的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城市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亟待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组织提供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并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存在巨大的缺口。社会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扩张性形成了供求矛盾,这一矛盾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对社会服务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运用新办法和新思路突破原有的制度体系障碍,逐步化解供求矛盾。
(二)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日益被重视,社区服务成为主流
城市空巢老人因缺乏精神慰藉和情感寄托会出现生活压抑、苦闷等情绪,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一些新闻事件诸如“坐公交车打发时间”、“买菜谱吸引儿女回家”、“老人打110求聊天”甚至绝食自杀常常见于报端,“老无所为”、“老无所乐”的困境,已经成为一个老年群体的隐痛。
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各级地方政府在关注城市空巢老人医疗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各地区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建设社区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爱老、护老活动,为空巢老人带去关怀和问候。作为一项基本的惠民政策,对空巢老人开展社会服务和支持,不仅能够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质量,而且也符合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治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各级政府和社区也通过社会养老和保险制度来解决空巢老人的经济供给、医疗药费和基本生活照料等问题以缓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压力,以务实惠民的政策和态度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会服务,让空巢老人共享改革成果。
三、解决措施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空巢老人大量出现。空巢老人不仅面临养老和生活照料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忍受着“精神危机”,由此导致家庭危机甚至社会危机的出现。如何从根本上打破“老无所乐”的困境,充分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物质需求、生活照料和精神照顾需求,是当前政府制定养老和医疗政策所要考虑的。因此,需要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的有效路径,有效的解决空巢老人心理问题,恢复并保护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一)切实加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社区养老日益成为新的养老方式。依托社区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完善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多样的养老服务;建设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使之成为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休闲、餐饮和临时休息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推进老年协会建设,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症”,恢复其社会支持系统和自我认知功能。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保障和救助制度
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拓展养老保障的服务范围,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更多老年人早日享受到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积极研究解决城市社区“应保未保”问题,扩大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保障面,提供经济支持,尽快建立和完善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养老保障政策可以适当向老年人优惠倾斜,重点对高龄、空巢、低保家庭的失能、失独老人等特殊对象提供社会救助和医疗服务,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让老人能够“老有所养”。
(三)完善帮扶机制,社工组织扶老助困
社会工作者积极组织各类“送温暖”活动,倡导社会互助,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建立社区内外的联动机制和帮扶机制,动员和组织社区干部和社会组织积极与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帮扶服务,在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予以安慰,帮助空巢老人融入家庭,缓解空巢老人心理压力,让老人安度晚年。
(四)多措并举,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环境
解决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关怀,全民参与”的方针,动员社区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做好空巢老人的养老和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 考 文 献〕
〔1〕李爱芹.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以徐州市为个案〔J〕.社会工作,2007,(03).
〔2〕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4):124.
〔3〕李克.“空巢”离爱巢有多远.新闻,2004,(10):24-25.
〔4〕鄢盛明,陈皆明,善华.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J〕.200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