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1:57
序论:在您撰写地域文化的内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湘西苗族;舞蹈;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60-01
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人民为了生存,在荒山野岭之中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在精神以及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仍然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在闲暇之余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艺术。这种舞蹈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巫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湘西苗族人信巫好巫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他们拥有独特而体系完备的巫教文化。对湘西苗族的民间舞蹈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其与巫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苗族舞蹈是原始表情手段的表现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与苗族人的劳动、战争、娱乐密不可分,随着它们的发展而发展。湘西文化之所以守成受动与当地贫困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巫风盛行就是其突出表现。湘西苗族舞蹈的动作、神态甚至装饰都可以看到巫术行为的影子,此可谓“巫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可以说,湘西舞蹈与巫术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着一切。而人们又普遍希望遇事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于是开始求助于神灵,以歌舞作为娱神的手段,祈求神灵能够赐福人间,对自己加以庇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宗教性的歌舞聚会,这也是歌舞表演最原始的状态,对于促进原始艺术的发展及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当时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苗族舞蹈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渐趋物态化,一直到现在都与其社会习俗和糅合在一起。因此,难以从单个层面上来理解其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巫术是湘西苗族舞蹈的起源,这种看法虽然比较武断,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巫术与苗族舞蹈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苗族民间舞蹈仍然比较纯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日趋功利化,苗族民间舞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湘西苗族巫术包括了一切,这是与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
二、耕猎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作为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苗族早期活动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在这里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繁衍子孙,开创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苗族舞蹈也就很自然的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在崇拜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湘西苗族舞蹈在表演内容方面就记录了其先祖的生产活动,质朴的再现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画面。
农耕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繁荣,民间舞蹈也因此应运而生。最为直观的是在湘西苗族民间舞蹈中,民间祭祀活动、原始猎兽场面以及庆祝丰收等情景屡见不鲜,有的舞蹈内容还与兽类有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苗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来获知苗族农耕文化的原始形态。苗族民间舞蹈无论是类型还是动作都取材于与农业有关的日常活动,在这一时期,舞蹈风格也不再像原始舞蹈那样拙朴粗糙,而是渐趋华美和精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农耕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湘西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反映苗族先民原始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
苗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生活以渔猎为主,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渐演变,鱼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这种风俗却得以世代相传。探究众多的鱼猎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猎神崇拜作为苗族人的原始信仰是在鱼猎生活中形成的。由此可知,鱼猎生产在苗族人早期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农耕时代开始之后,鱼猎经济成为农耕生产的重要补充,而其相应的猎神崇拜习俗也沿袭下来。传说在围猎之前一般会有祭祀猎神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苗族的木鼓舞。从表演形态上来看,苗族民间舞蹈具有线条粗犷、动作朴素的特点,同时也颇具野性。它来源于苗族先民原始的狩猎生活,反映了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表演的动作和情节来看,苗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原始鱼猎文化元素。
三、歌乐文化与湘西苗族舞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苗族民间舞蹈也在不停的发展和进步。苗族舞蹈在应用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祭祀活动,在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以及日常交往中也都能看到苗族舞蹈的表演,逐渐成为苗族人民交流情感、表达欢乐的群众性舞蹈。
苗族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就反映和表现了苗族先祖灿烂丰富且充满神秘气息的民歌文化。由此可知,民歌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苗族先民有崇巫信鬼的文化传统,他们好歌好舞,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巫歌傩舞的艺术形式和特点。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苗族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仅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独具特色,而且还成功的将舞蹈和歌乐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歌、舞相得益彰的歌乐文化。它主要分为祭祀仪式和娱乐两方面的内容。
苗族的歌乐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作为苗族人民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将歌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湘西苗族地区,尤其是群体场合,常常是歌舞相伴,唱和相继,很容易形成热烈的气氛。
四、战争与湘西苗族舞蹈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战争始终如影随形,战争已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给苗族人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上古时代开始,苗族舞蹈就反映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场面,以武舞为主,文武糅杂是苗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特点。苗族部落经历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之际的无数次战争,在战争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苗族社会文化,必然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文化也是如此。如“猴儿鼓”活动据说就起源于部落战争时期,苗族先民用鼓声来鼓舞士气,激励苗族勇士们奋勇杀敌。从这方面来看,苗族武舞以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对古代战争进行了叙述,从其动作姿态上来看具有很明显的操练以及征战性质。
五、生、死与湘西苗族舞蹈
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生死观价值评价也不一样,湘西苗族人的生死观可以从“踩鼓舞”上得到充分体现。苗族人民主要生活在高山地区,平常爬坡上坎上山下山时,从他们的身体姿态、步调可以看出他们有一整套比较协调的习惯动作。谙熟苗族人生活规律和习惯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走特征隐含着“踩鼓”的韵律。一定的文化特征和习惯都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苗族人的这种行走韵律也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是民族特征的自然流露。
不同民族对丧葬有不同的理解,在丧葬方式、丧葬价值观上也存在区别。苗族在近代以来倡导土葬和洞葬,在停棺期间一般都要绕棺而舞,以“踏歌”、“闹尸”的简练方式表达一种长寿、吉祥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这种强有力的生命节奏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也表达了人类共有的心理倾向。
六、总结
综上所述,湘西苗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性,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湘西苗族舞蹈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历史与人类情感的表现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以及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熊晓辉,郑艳红.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本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内涵;功能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任何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都是它的地域性。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
黑龙江地域文化,以为黑龙江以丰腴的黑土而著称,也称为黑土地域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和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因为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历史上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融合性等,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黑龙江的人口长期以来处于迁移、流动之中。满人入主中原后,大量人口迁入关内。开禁放荒之后,内地移民大批涌入黑龙江省。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迁入黑龙江的俄国侨民日益增多。国内外的移民的迁入使各地的区域文化,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于黑龙江省,黑龙江文化对这些文化广收博采,丰富了自己,对外来文化的容纳,排他性较弱,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地区以及他国的事物,没有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一视同仁。黑龙江地域文化包容了多元文化的因子,并且融入到自己文化的系统中,形成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优良传统。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开拓性
与内地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文明出现较晚。文明的水平和规模与中原地区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历史上,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人们,不甘于现状,勇于开拓,充满着进取和奔放的活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渤海文化和金文化,而在这两次勃兴之后继之以长久的“断裂期”。到了近、现代黑龙江省表现的都不很突出。但流人文化的兴盛是黑龙江文化的重要特色。
如果没有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精神,就没有今天的“北大仓”、没有今天的大庆油田。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既充分尊重了客观事实及其规律性,又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两者有机统一,它充分地表现了人的高度自觉性。
(三)黑土地域文化的边缘性
黑土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带,黑土地域文化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的边缘地带。传统的儒学的影响相对薄弱,封建人伦礼教影响不深,保持一定的自由,具有边缘性。如“重实轻文”,“强悍尚武”、“求大尚侈”等都是极具地域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多元一体的边缘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特别是对各世居民族原生文化形态的撞击、渗透、挤压与同化,同时也要考虑其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并对外来的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进入采用宽容、妥协与吸纳等灵活姿态。这种双方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就形成了多元一体,既开放又封闭的边缘性文化。
(四)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地域文化精神
黑龙江是一块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土地,黑土地不仅培育出丰饶的物产,也孕育出特色鲜明、昂扬向上、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精神。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在斗争、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几代、十几代黑龙江人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优秀精神,集中体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示了黑龙江人民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
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过程,担负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递与创新的任务。有不同个性的特质的而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黑龙江地域文化是黑土地上的人对社会认识的积累,是黑龙江教育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源。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诸多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之一。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对于构成民族国家的各个地域文化来讲,是主文化,而各个地域文化相对于民族国家文化来讲是亚文化。地域文化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根基,它是民族文化的底层,是民族个性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黑龙江地域文化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黑龙江地域文化存在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因子,这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规范行为的功能
一般来说,统一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会起到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制约人的活动的作用。地域文化可以对当地人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地域文化的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群体行为规范,它对该地区的人民有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一方面,它通过将地区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向本地区个人价值观内化,是本地区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规范、指导、约束本地区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地域文化熏陶的人们群众,对本地区的声誉十分关注,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地区整体保持相同的取向。何时何地都自觉地按照要求办事,制止或减少消极行为、越轨行为、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这种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性控制,可以补充其他控制手段的不足,并有更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对人民群众的行为发挥着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
(三)认同的功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而越是多种文化交汇、碰撞的时候,地域文化的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相近或相似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习俗、语言,容易相互产生认同感,久而久之,同一社会的成员会对这一社会产生归属感,在社会群体内部自然的产生一种凝聚力。挖掘地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德育价值,可唤醒乡土感情,催生价值认同。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文化也都有着很强的认同感,通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建设家乡的情感,增强其为实现黑龙江又快又好发展而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功能
文化创新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创新积累的结晶,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和血脉。地域文化的创新在于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探索地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五)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我国有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方文化具有的相互渗透和包容以及表现形式的广泛性的特点。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文化,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可以对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
(六)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地域文化对当地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能够自发地弘扬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自然而言地对本地文化社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为本地社会的发展发挥自治的真正价值。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开拓创业的黑龙江精神的底蕴,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黑龙江地域文化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子,所有这些都为人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文化,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可以对这个地方的各个方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发挥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优势,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培育和挖掘这些特色文化,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切实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黑龙江的发展与未来提供精神与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姜玉田、丛坤. 黑土文化[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
[2]董鸿扬. 黑土魂与现代城市人:地域文化建设与提高城市居民素质研究[M]. 西苑出版社. 2000.
[3]刘伟民. 面向新世纪的黑龙江精神与文化[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4]刘中树. 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2(2).
[5]张凤琦.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8(4).
关键词:秦派二胡;作品;文化内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发展,兼具西北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的秦派二胡已成为二胡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极具声腔特色的演奏处理以及相对固定的曲韵曲体已使其具有了作为流派、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本文试通过阐释秦派二胡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拓宽秦派二胡的理论范畴,并为接下来秦派二胡的创作与研究抛砖引玉。
一、研究现状综述
经笔者的查阅搜集,其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是以秦派二胡为主题的论文,第二类则是以秦派二胡作品分析与研究为核心的论文,以下将对两者进行具体分述。在以秦派二胡为主题的论文中,主要包括秦派二胡总体发展规律以及秦派二胡代表人物创作与演奏研究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鲁日融的《“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乔建中的《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第二个方面,近些年来亦出现了关于秦派二胡代表人物的一系列研究,朴东升的《秦派二胡与鲁日融》等、苟先维的《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研究》,陈程的《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等等。在以秦派二胡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则主要是针对秦派二胡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展开——如《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主题随想曲》、《秦风》等等。此类文献研究视域包括演奏技巧与体会、艺术特色两大方面,并已呈逐年递增态势。
二、管窥秦派二胡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
作为文化的具体承载,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这点在音乐作品中体现更为明显。不同地域、民族之间,其音乐作品的形态注定也会存在诸多不同。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秦派二胡的发展亦不能离开独具特色的陕西地域特色与精神特色,以下,笔者将通过对秦派二胡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阐释秦派二胡所独具魅力的文化性。从地域角度看,陕西地处西北要道,兼有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叠嶂与沃野,赋予了陕西以娟秀而壮丽的山川景致,在此之下,其音乐亦具有醇厚、粗犷的特点。这点在地域的“名片”——戏曲音乐方面犹有突出表现,比如秦腔、碗碗腔等独特的剧种便驰名中外。人们喜爱陕西的戏曲音乐,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声腔韵律,亦是因为其具有扑面而来的中国大西北粗犷而别具一格地域文化特色。而从秦派二胡作品与戏曲音乐的关系来看,可以说,秦派二胡创作亦牢牢依附于戏曲音乐,乃至大西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鲁日融先生曾说,“中国的西北主要是黄土高坡,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民间音乐,尤其是歌曲都是比较高亢的。”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秦派二胡作品可谓深具地域三昧。比如秦派二胡的经典之作《秦腔主题随想曲》,其素材便与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乐曲开始的第一段便取材于秦腔曲牌《杀妲姬》,其尾声则采用秦腔曲牌中“扭门栓”的旋律。而在鲁日融另一首叙事曲《曲江吟》中,则选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中的迷糊和碗碗腔作为创作素材。而在我们审视数量众多的秦派作品中,亦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音乐作品虽呈现出百花争鸣的具体形态,但其中对戏曲音乐的借鉴所呈现出的,西北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则是清晰可见的。另外,从音乐作品的处理上,我们亦可以感受到深刻的秦地、秦人的独特风貌。比如,在对音阶的运用上,秦派二胡作品常常出现“欢音(微降si,微升fa)”与“苦音(mi,la作为骨干音)”,从而使作品具有陕特的声韵特色。再如,从秦派二胡更为具体的演奏处理上看,比如在大量作品中出现的搂弦、压弦以及回滑音、上滑音的特殊位置等等,则使作品本身呈现出独特的欢乐与悲苦。很难想象,当这种陕具特色的演奏手法运用到南方音乐作品中会出现怎样的发展——或者说,秦派二胡的演奏手法,正是其本身形成为一个流派的所依所靠,这正是其区别于其他流派的鲜明特色。而亦是这种独特的精神表达,使秦派二胡作品形成了其独具的魅力与意义。秦派二胡的发展离不开对陕西文化的持续关注与思索,换言之,只有保持地域审视及其独特的精神审视,才能使陕西的音乐作品——进而是秦派二胡的研究与发展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与发展。而从这个角度看,本文对秦派二胡作品中的地域文化与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仅仅是一个开始,亦是一个启示——在传承秦风秦韵时,不可只砥砺乐既,亦需砥砺乐思——思索秦派之秦韵、思索秦派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唯此,可期千里之行。
[参考文献]
[1]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乔建中.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人民音乐,2010,10.
[3]牛苗苗.秦派二胡的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乐器,2009,05.[4]李宝杰,王青.秦派二胡艺术的文化阐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5]朴东升.秦派二胡与鲁日融.人民音乐,1998,07.
关键词:农民画;民俗文化;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都属于其囊括的范畴。其发展渊源可以延伸至千年前的道教功德画,道教在做法事中悬挂用的功德画就是非常典型的民间绘画作品,隆回农民画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吸收运用了功德画的艺术特征,还结合当地滩头年画、木偶戏等题材中富有民俗内涵的表现形式,以及传统民间纸马等创作手法进行综合运用,对当地地域民俗文化内涵作出了非常形象的诠释,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一、隆回农民画中的色彩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大多以艳丽明快的色彩为主,相比较其他地方的农民画而言,隆回大部分农民画的创作者喜欢采用大量的对比色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绚丽的色彩也是隆回农民画非常典型的特色之一,其色彩运用不仅体现着当地的审美表现,还展现出其丰富的民俗内涵。
造就隆回农民画绚丽色彩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隆回地处湘西南,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翠绿茂密的楠竹覆盖着隆回一半以上的土地,浓郁苍翠的竹文化世代影响着当地百姓,他们忠实地传承着祖先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将绿色深深根植于传统的艺术创作中。而当地盛产的“三辣”:即宝庆辣椒、虎爪生姜、红皮大蒜不仅孕育出当地居民热情火辣的个性风采,也让长期生活在这片绿色富饶的土地上的居民拥有火辣、热情、奔放的情感,这些自然环境因素造就了隆回居民在传统农民画创作中对大红大绿的色彩偏好。
第二,是受到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大红大绿一直是民间偏爱的色彩搭配,自古以来,我国的平民百姓习惯于穿青袍,也习惯在建筑上,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用红色来装饰,象征一种富贵与吉祥。唐代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提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来形容江南大地上美好的红绿搭配。拥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底蕴的隆回,在居民传统的观念中同样也偏好浓重而艳丽的色彩。主要流传在隆回县西洋江镇、七江镇的隆回梅山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梅山地区民间艺人走乡串户,为节日婚嫁、神灵祭祀表演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剧目原始质朴,内容极为丰富,浸透了梅山文化的精髓。唱戏的老艺人就喜欢用红绿相间的色彩进行戏服纹样的点缀,无论是绽放的牡丹、充满吉祥寓意的瑞兽还是健硕的云龙,都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变化表现当地特有的人文风情。而配色被称为“中国民间美术一绝”的隆回滩头年画更是热衷于色彩中“辣”味的体现,色彩常使用丹红、品绿、橘黄为基本色调,风格既火辣又明快。受此影响,隆回农民画的色彩搭配也遵循“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的配色准则,在色彩运用上几乎都不会选择黯淡的复色或间色,而选择红绿等艳丽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当地特有的社会人文风情。
二、隆回农民画中的图案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的图案创作,源自当地居民质朴纯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绘制的主题大多与他们日程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民族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农民画不仅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愉悦,更是隆回民俗内涵的传播载体。隆回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滩头年画、民间纸马、木偶戏等都是当地极富特色的非遗保护文化,农民画的图案创作受这些文化的影响颇深。
笔者将隆回农民画图案的创作方法根据其借鉴手法分为两类:一是表象类,即植根于滩头年画影响的再创造。这类农民画的图案创作在选择上以富有吉祥寓意的造型为主,并融入当地悠久的滩头年画绘制形式,进行再创作。隆回滩头年画的图案选择主要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其图案创作造型质朴,手法简练,追求对“神”的刻画,老艺人在图案创作口诀中提及“贵家妇宫样妆,耕织女应时样,娃娃样要肥胖,庄稼汉衣裳越薄越显壮;人各有才,人各有宜,型简而不乏其味,识得此意”,形象的说明了滩头年画的图案特征。而隆回农民画的图案创作也将这点巧妙融合在其作品中。如《喜争窝》的图形创作上就借鉴滩头年画中对人物的绘制手法,五个娃娃个个白胖可爱,造型生动,服饰统一而富有变化,构图对称而不呆板。用线刚劲挺拔,运动感强,强调装饰意味,每个娃娃的神情、动态各有不同,使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得以更好张扬。《大发财源》的创作构思同样以隆回滩头年画的表现形式为依托,大胆创造,将龙的造型夸张地表现为钱币,手捧金元宝的娃娃造型绘制手法则借鉴了运用年画中开脸的手法表现脸部的红润,构图饱满且注重画面均衡的布局。
二是表意类,即建立在隆回民间纸马艺术上的再创造。这类作品主要借鉴隆回民间纸马的表现方法,以形达意,表达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和美好前景的企盼。纸马是民间祭祀用的神像纸,实质上就是一种民间版画,隆回纸马艺术总的图案特征是原始、稚拙、粗犷的。在画面构图上追求均匀饱满,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表现技法上,则以线描为主,线条洗练单纯、清晰明了,善于挖掘对象最具有表现性的形象特征;同时造型上不拘泥于图形各部位的比例,而是着意突出造型的朴质、稚拙。《恭喜发财》的创作便是运用了隆回纸马画的造型特点来传达人们对于富足生活的追求。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和民间纸马画风格类似的粗犷线条来构成整个轮廓,造型也参照了纸马画当中的车夫的形态改造完成的,形象十分生动,色彩运用了滩头年画的搭配形式,车夫的帽子上还写上了“堆金积玉财源广进四季鸿发”十二个大字,把绘画的主题烘托的很到位。《争莲图》的创作也借鉴了隆回纸马画中对于鱼的造型动态把握,黑白的线描构图不仅素雅醒目,而且其表现手法和纸马画也同出一辙,画面描绘了三条鲤鱼争莲蓬的景象,不仅象征着生活连年有余,也烘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隆回农民画中的题材内涵诠释
隆回农民画作品的创作题材较为广泛,如有党政时事类、生态自然类、民俗生活类等等,不同的题材都是在当地不同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隆回地处梅山文化区域,是梅山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梅山文化是以中国最古老的巫文化为源泉,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食则燎肉,饮则引藤”的饮食文化特色、尚武、信仰兆头、招魂风俗等习俗。受其影响,在当地民间每年都有上千年历史的民俗文化如游龙耍狮、扭秧歌、唱大戏、打龙船、唱土地等传统习俗展现。
农民画《唱土地》就充分表现了隆回当地过年时的民俗生活,唱土地是隆回常见的一种民俗活动,是人们对大地的一种崇拜活动,他们往往把新年收成的好坏寄托于土地神灵的护佑,认为唱土地能带来新年有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唱土地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吉祥寓意,如能护佑子孙满堂、财源滚滚等等。图中的老人是在过年时到每家每户唱土地的艺人,每到一家时,她一边唱,主人先将家里准备好的糍粑分几个给他,然后在艺人举着的仙杖顶端插上香。唱土地这项民俗活动不仅能给新年添加喜庆,还能给被唱者家里带来吉祥如意。
《中秋送瓜》则是根据当地常见的民俗活动“偷瓜送子”来进行创作的。在隆回当地,要是谁家老婆不生小孩,村里人便会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让两个小孩抬着,或者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如果次年生子,必须宴请送瓜之人,以为酬谢。图中两个可爱的小孩背着硕大的冬瓜,趁着明亮的月光送往求子者家中,冬瓜上绘制着吉祥的龙凤纹样,印证了右上方作者对求子者家中的美好祝福:“一对童子偷个瓜,爆竹声中送你家。恭喜头年养个崽,二年生个牡丹花。女子和合就是好,牡丹富贵人人夸”。
农民画《红了》也是根据隆回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的主题创作的。“讨僚皈”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沿袭至今有上千年历史。其本意在苗语中为了驱赶苗蛮。而解放后,“讨僚皈”节成了民族大团结的活动日,瑶汉人民载歌载舞,欢度同胞的传统佳节,当地瑶寨的姑娘们特别爱美,在这个节日中她们从头到脚都是花,所有亮丽的色彩都能在她们娇美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现,这也是花瑶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因此作品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画面的主题,画面中错综排列的火红的花瑶古寨屋顶,古寨前挺拔的绿色古树,还有古寨街道中间花瑶女子手中五彩缤纷的花伞,将主题烘托得既明亮生动又和谐统一。
四、结语
隆回农民画的发展是建立在当地渊远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生活情感的交流需要,具有质朴、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热烈、吉祥的寓意内涵,它所表现的色彩、图案、题材都集中反映出隆回当地的民俗文化内涵,从侧面辉映出隆回悠久的历史底蕴。爱默生曾说过“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随着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探究,隆回农民画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餐饮空间;设计;地域性文化
0 引言
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世界各国文化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文化趋同现象。文化趋同现象的产生,从侧面反映了地域性文化多样性、独特性正逐步丧失。当前,在我国餐饮空间设计领域,也正遭受这种现象的影响。在设计上表现为盲目地,过度地追求新技术、新的设计潮流,以至于对本土的地域文化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设计样式雷同,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缺失。《北京》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增加,发掘地方文化精华愈显迫切”。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精神的家园,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对餐饮空间中地域文化的研究,并探讨地域文化如何才能得到更好表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地域性文化
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于某特定的地域,其中一切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性。它应包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俗、不同文化特征,诸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政治、文化、艺术等。地域性设计足指设计师在设计中吸收上述的地域因素进行的设计创作。它是融合地方文化、自然环境与营运功能的整体性设计。地域性文化则为地域性概念下的各种主流文化现象的总集。
2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区别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体现一般的功用性,还要体现文化方面的内涵。餐饮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能不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本研究主要就建筑空间的文化性,餐饮空间设计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表现方面来探讨。餐饮空间的设计也是集就餐的功用,安全性能与体验文化于一体的集合体。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餐饮空间设计目前地域文化内涵缺失,如何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更好表达地域文化,从而体现对人的关怀,即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让不同人群都能够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餐饮空间中找到归属感,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享受,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地域文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的结合
当代建筑已进入了一个缤纷灿烂的多元化时代,现代技术文明赋予了建筑创作以广阔的天地。然而与此同时,建筑界开始重新审视决定建筑的主要因素——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其发展更新的因素。在餐饮环境设计领域中,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内涵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更富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1]。但由于“商业主义”的冲击,目前一些餐饮酒店设计装修工程成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致使设计不讲文化内涵,缺少本土装饰文化与民族传统精神[2],不讲艺术品格,装饰装修粗制滥造,盲目抄袭,一味攀比造价,成为装饰材料的堆积。以上种种弊端使我们面临许多品味不高的所谓传统室内设计作品,造成了室内装饰材料、技术的滥用和浪费[3]。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饮空间设计一定要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而不是对地域文化元素简单引用。当然,地域文化与餐饮空间设计结合,并不意味着一味复古,在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内涵表达设计主题的同时,也要兼顾时代特征。
香港设计师梁志天设计的香港东来顺餐厅,在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感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设计师将传统的龙纹绸缎当做大幅壁纸贴于墙面作为装饰,在空间中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使人一进入此空间中就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整个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基调得到了很好的奠定,同时将绸缎当做壁纸的做法也是一种创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餐厅的灯具也是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圆形灯具的以中国传统花卉图案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以黑色镂空材质制成,在外观上具有中国传统剪纸的意向,因其采用的色彩和材质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也相当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均很好的将中国地域文化内涵在此空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 餐饮空间设计地域文化表达方法探讨
(1)空间构成形式。在进行空间设计之初,可以结合地域特有建筑形制、结构,巧妙加以运用。空间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空间是不定形的,它的视觉形式、光线特征、量度和尺度完全依靠形式要素限定。而形式要素是依靠形状进行辨认和识别的。因此室内设计中可采用其空间形体与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传统建筑形制相呼应的处理手法,理清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在空间处理和艺术风格上的风采。在室内空间的墙面、天棚、地面、窗、门、隔断、罩等的形状上进行挖掘富有特色的空间造型,这些典型无疑是激发创作的良好素材。同时按照空间性质和用途决定空间衔接、过渡、渗透、序列等关系。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强调、调整、确定空间动静,私密、开合与封闭、虚拟的程序,从而使空间能够传达出协调、自然的感受。
(2)当地材料的运用与改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装饰材料的变化日新月异,其在艺术效果、安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表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大大地丰富了设计师的表现手法。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可选择余地更多。这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材料的选择应注重乡土、地域性的体现。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材料的肌理形态必须与人的审美情感、审美习惯相统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是多种多样的,它随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因文化、年龄、性别的差异而差异。
(3)装饰符号的提取与转换。对于地域特有的装饰元素要善于提取,避免直接引用,尽量进行艺术提炼转换,在尊重地域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我们可以按室内设计的立意,对典型装饰素材进行提炼、打散、变形、重构,并合理调动形、光、色、质等物质手段来全盘考虑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通过恰当的设计,艺术地表现出来,触发置身其间的人们在形象和感情上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与时代气息的餐饮空间环境。如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在外窗设计上借用中国传统图案,对其进行概括、变形,在色彩上以黑白为主色调,在室内设计中也大量运用传统元素,创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建筑。
(4)色彩归纳。色彩是人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信息,它能够使人产生联想,活跃人的视觉神经,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每个特定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反之,特定的色彩能够反映地域特色。因此设计师应善于归纳地域色彩,结合色彩心理学,合理运用于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审美心理是在不同民族、地理、宗教、政治、习俗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从而引发的色彩喜好和色彩喻意也具有极大的区别。例如红色在汉族看来是喜庆和吉祥的象征,但对某些民族来说则有相反的意义。同样,不同地理环境在建筑室内中对于色彩的处理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东北民居喜好对比分明而浓重的色彩,南方民居更注重雅致清丽的装饰色彩等。因此,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文化中对于色彩的审美差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把握好色彩的地域性特征,处理好主体色彩、背景色彩与点缀色彩三者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的情感联想与共鸣,才能使室内色彩作为视觉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发挥出恰如其分的作用。
(5)陈设品的选用。陈设品是传达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室内的陈设物包括工艺品、插花、挂画、雕塑、织物、绿化等多种类型。陈设品在室内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改变室内的格调,反映空间的定位,创造美观宜人的环境,体现出一定的格调意境,同时能够软化空间,使单一的墙体家具变得柔和。
5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的趋同的今天,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中国室内环境正处于将被“全球化”的思潮席卷而失去自我的危险境地。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餐饮环境特色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创造出适合中国并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餐饮空间环境,并且在设计作品中科学的,正确的表达地域文化内涵,是每位中国设计师的职责所在。正如《马丘比丘》中所提到的“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应继承一般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A.ROSSI.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MJ Cambridge,MA,USA,1980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陕北地域文化
1.《平凡的世界》的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路遥在1991年创作的杰出作品,这一部作品一经发表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后来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长篇小说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讲述的是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人公,以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人们思想变化为小说背景,通过描述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命运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两兄弟以为了生活默默承受苦难,坚持拼搏、自信追求的顽强品质,尤其是他们兄弟不甘被命运压垮,积极发掘生命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2]。
2.陕北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2.1陕北地域文化的特征
在地理分布上,陕北地区它既不属于华北,也不属于西北,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化地域特征。陕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我国缤纷多彩的文化组成内涵方面来看,陕北文化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历史古迹、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方言民俗、陕北民歌等等,这些都是我国陕北人民历史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积累,代表着他们几千年来的人文风貌。总而言之,我们在探究陕北地域文化时,既要探究他们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的地域文化特征,也要深入体会其独特的地域色彩。
2.2陕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上文我们提到,陕北文化是有其自身独特性和相对独立性的文化组成部分,从历史上来说,它是由几种不同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的,主要是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的交融。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陕北文化的形成是不断交流融合继而走向和谐的过程,它是对民族多文化的统一体。可以说,多元性和融合性是陕北地域文化的一个独具特色又非常重要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生活及生产的独特性。由于居于黄土高原,当地农民与外面的世界交流较少,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的就是手耳相传,传承的方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长期下来,传承的手艺和技术也就不断地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3]。
2.3陕北地域文化的古老性
在陕北黄土高原之上,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交通的闭塞,人们与外面城市的沟通交流极少,这虽然导致了这个地区的落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地保护了这里的传统文化艺术免受现代城市的摧毁,保留了最原始最质朴的原始文化,包括一些物质类的文化古迹,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在陕北最著名的民歌。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历史的痕迹。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在这里开辟雨道、修葺长城,北御匈奴,曾经形成了璀璨亮丽的秦汉文化;在明朝之后,由于地理运动以及陕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形成了今天闭塞的陕北的地区[4]。
2.4陕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陕北地域虽然由于地理位置和外面的人文交流较少,但也并不是毫无交流。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垦荒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陕北地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陕北地域文化的开放和兼收并蓄的特征。以陕北民歌为例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陕北民歌其实早期是吸收了不少与之相邻地区的民歌特色的,不仅是相邻地区的民歌,还包括他们的一些民间文学,有的也被智慧的陕北人们拿过来编成了民歌,丰富了其本身的内涵和形式。具体来说,陕北民歌中的很多主要都是吸收了临近山西民歌、宁夏民歌以及内蒙古民歌的腔调。比如,现如今流传较广的陕北民歌中的“榆林小曲”,这首曲子本就不是陕北人们创作的,而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由江南传入榆林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陕北人们以及陕北文化的开放性。
2.5陕北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2.5.1历经数朝代古老文化的积淀
在陕北地区这块中国黄土地上,他们始终保存着最淳朴最干净的民族文化,由于是进入到陕北地区尤其是人们生活的内部,更能深深的感受到传统气息的浓厚。在陕北农民的家庭中,不管节日庆祝还是流传下来的风俗庆祝,到处都体现着文化的力量。具体来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身处黄土高原上,陕北人们长期以来都很少进入城市,更不要说和城市的人们进行交流了,因此外面的流行文化也基本进入不了这里;另一方面,由于黄土高原独特的环境气候和土壤气候,生活在外面大都市的人们也很少来到这里,不仅因为他们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过习惯了外面灯红酒绿的生活也过不了每天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日子,因此,留在这里的还是那些一直在这里的陕北人们,他们像守护者一般一直保守着这片纯净的土地。
2.5.2经历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交流
上文我们分析过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之上,与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等省份接壤,自古以来,就经历了秦汉、隋唐、明清等朝代的洗礼和丰富。总体来说,自古至今,陕北地区一直都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地区。尤其是经历过历史上几次人口变迁之后,陕北地区各方面都经历了相互征战和相互融合。在文化方面也经历了重新的组合和碰撞,使得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不同的文化融入到汉族文化中,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汉化,也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加速了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为当今陕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陕北地域文化在《平凡的世界》中的表现
3.1陕北风俗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陕北地区是我国关中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陕北地域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相结合并经历不断地融合形成的。几百年来,这里经历了民族的征战与融合,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民俗风俗。尼日利亚伊博族小说家齐诺瓦・阿切比曾说过:“没人能了解他所不熟悉的语言背后的文化。”用这话来形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再适合不过的了。通过路遥在小说中的描述,我们深入了解到了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俗语曾说,“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将这句话用到陕北人身上是非常恰当的。长期以来,陕北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着装方式:冬天穿棉袄或者皮袄,夏天穿土布衣褂,头上经常蒙白羊肚手巾,腰上系着红裤带。这样的装扮在电视上我们是经常能看到的,能体会到也是很容易的。具体到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描述:“少平索性把他那卷破烂铺盖也送给了‘萝卜花’――可怜的‘老萝’就一领老羊皮袄伴随他度夏过冬,连个被褥也没有。”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在一次深深体会到陕北民俗尤其是陕北着装风俗的独特性[5]。
除了《平凡的世界》中对服饰着装特殊性的描述,路遥在小说中还多出描写了陕北的窑洞。众所周知,窑洞是陕北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许多电视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一标识性的建筑,它的存在彰显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表述:“秀莲听他说完,在被窝里抬起半个光身子,高兴地说,‘如果能赚这么大一笔钱,那咱们不光能打土窑,就是硬箍几孔石窑洞也够了!”。从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深深地能够体会到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对窑洞的向往和追求,在他们看来,窑洞是家的象征,有了钱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窑洞,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窑洞在陕北人们的头脑中是理想的一部分,体现了窑洞在当地的重要性,同时也向我们彰显了其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独特性。
3.2陕北方言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我国是经过五千年的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形成的,是历经56个民俗的不断汉化形成的。在汉化的过程中,有些比较容易汉化的在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但有些语言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性,实现汉化的过程比较缓慢,从而形成了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方言。总的来说,其实方言也是我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域文化融合的重要对象。路遥出生在陕北,一生的大半时间也基本都呆在陕北地区,因此他的语言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方言词汇。在《平凡的世界》小说中,也到处体现着作者的方言文化:“秀莲给他换了‘见人衣裳’,又烧了半锅热水,让他把满头的土垢洗干净……”“常有林是上门女婿,就是丈人有心帮扶他们,‘挑担’会不会从中作梗?”“他要利用中午别人睡觉的时间来营务自己的庄稼。”在路遥笔下塑造出来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的运用着地道的陕北方言,充分地符合其所塑造的人物个性,同时也进一步地表达了人物的真实和淳朴。
3.3陕北民歌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陕北民歌当前在我国已经成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陕北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而随机创作的歌曲,虽然是随机创作,但其流传和被唱的频率确实极高的。纵观大部分的陕北民歌,我们从其具体歌词中大致可以了解到整个陕北历史的发展,因为他们的歌词基本都是实际生活的映射,通俗易懂,通过情感的抒发表达对当前生活的感悟,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平凡的世界》这一小说中,作者大致引用了不下数十处的的陕北民歌,通过对这些民歌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首《冻冰歌》为例,这首歌在小说中先后出现了五次之多,通过反复的阅读,读者最后甚至会产生这首歌是小说内容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感觉,在这里,作者运用民歌的作用就达到了。小说中当润叶和和孙少安一起到县城外散步这一场景出现时,山野里传来了一阵女孩子唱的信天游:
正月里冻冰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小说在这里加入陕北民歌,作者通过民歌的加入强调当时润叶的心情,既淡化了故事的情节,又加强了诗情化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得到语言描述所达不到的意境。
4.结语
作品是作者在人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展示。正文中我们提到了路遥出生在陕北,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生活在陕北,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他人无法体会到的感情,这种感情深厚到就算在他的小说中我们也能时刻体会到,这里到处闪现着陕北的民俗风情、陕北的民歌、陕北的方言等等。这篇文章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地域文化的深度探究,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路遥对这片陕北土地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们的赞美。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亚明.论路遥创作中的地域文化色彩[J]. 阴山学刊. 2004.5(17)
[2]秦客.路遥与陕北文化[J]. 延安文学. 2013(2)
[3]张祖群.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展示的文化原型[J]. 文学与传播. 2014.6(8)
关键词:天水旋鼓;民间艺术;伏羲文化;民俗文化
天水籍诗人何俊秋先生观看天水旋鼓的表演后,有感于那磅礴的气势和艺术感染力,挥毫写下这样的诗句;
中华名鼓多,秦州旋鼓殊。羊皮蒙面俏,铁骨鸣环辅。
旗开划天式,阵列八卦图。平擂山川震,侧击云飘浮。
低垂成壁垒,高托把天补。猬集声渐渐,迸发谁能阻。
方瞻伏羲祭,忽见秦俑舞。龙城飞将至,充国又胜胡。
佛哉人文地,惜乎此明珠。一朝击潼关,当惊世界殊。
诗人在诗中精彩的解读了天水旋鼓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对主要动作和队形中蕴含的伏羲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作了恰当的比喻和形容,引导观众一同来领略旋鼓独具魅力的艺术风采,理解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先祖在这里以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龙文化、赢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大汇聚。相传,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了洪荒时代的昧,探索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根基,天水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天水风物秀美,人文荟萃,文物遗存丰富,民俗风情独具风韵。她以其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蜚声中外,更以其丰富多彩、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民俗文艺享誉陇上;蜡花舞、高摇伞、鞭杆舞、秦州夹板等民间艺术,就象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美丽的天水大地上,熠熠生辉,相映成趣。“天水旋鼓”就是根植于这块民间文艺沃土之上的奇葩,它与其它民间、民俗文艺形式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得以使陇原大地文化艺苑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一、旋鼓的起源与传说
“旋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辖区武山县的滩歌、山丹、百泉、龙泉、龙台、马力、新观寺、南峪等乡镇。旋鼓从其质地看,鼓面用羊皮蒙制,故也称“羊皮鼓”。从其形状看,形似一个大蒲扇,也叫“扇鼓”。由于最初是在山顶上点着堆积如山的柴火,大家围着火堆敲起旋鼓而翩翩起舞,因而民间又称其为“点高山”或“迎高山”。再从其队形变化和动作特点看,旋转多变,犹如旋风一般起舞,又因在民间表演时各路鼓队相互挤推碰撞、相互裹挟盘旋,取其旋转与盘旋之意,故而称之为“旋鼓”。
据旋鼓诞生地相传,旋鼓是由羌族人发明的,曾经在武山、甘谷一带生活着勤劳智慧的羌民族,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之一,而且是最早进入农牧兼营,早期羌人的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以畜牧业为主的阶段,并且特别钟爱对羊的饲养。从语言学角度而言,我们今天称之为“羌族”的“羌”是属他称,“羌”字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它是以养羊著称于世的民族,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羌族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羊神”的习俗,羌人称羊神为“卡掐”,是村民家中供奉的十二家神中的一个,他们认为羊神负责管理六畜,六畜的平安兴旺均由其管辖。由于羌人与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和对羊有极强的崇拜心理,那么,羌族人发明“羊皮鼓”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武山当地一直流传着牧羊人发明旋鼓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牧童,常年在外放羊,出没于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之中。由于恶狼常常把羊叼走,饱受恶狼之害的牧童,机智勇敢地与狼展开了周旋和搏斗。他观察到每年四月前后是狼产仔的季节,聪明伶俐的牧童便在高山顶上点燃火堆,打起自制的羊皮鼓,围着火堆旋转起舞,火光照亮山川,鼓声响彻云霄,以此恐吓恶狼,震死狼仔。从此,只要一听到鼓声和见到火光,狼就不敢再来侵扰,“点高山”、“迎高山”也就由此而得名。
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的出现可远推上古,近至夏代,“旋”,古人称天为旋或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
二、天水旋鼓独具丰富的伏羲文化内涵
从天水旋鼓的动作和步法移动来看,鼓手多以单S形、螺旋形或双S形前行,队形也有“蛇搜道”、“一字长蛇阵”、“旋蜗牛”等,这种行走路线应该是模仿蛇行之“禹”步,队行变化如游蛇蜿蜒,湖南巫师称其为“踩八卦”,据说“踩八卦”之“禹”步是夏禹祭祀祖先的舞步。在表演中还加入了“师公”甩“蟒头”的内容,就是让表演者在发套上带上长发辫不停甩动,当地人称之为甩“马头”。笔者认为称之为“蟒头”更为确切,因为蟒与蛇形体相似,传说中伏羲是人面蛇身,因而在旋鼓表演中甩“蟒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面蛇身的扮相,队形变化也暗含对伏羲的祭祀与敬重。此外,在表演中还不时听到鼓手发出“噢噢”、“嗨嗨”的喊叫声。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描述了祖先的图腾祭祀场面;鼓手脑后束辫正是人面蛇身的扮相,舞步、队行、呼啸是对蛇的举动的模仿,以期获得祖宗的认同和庇护。在伏羲文化的精神里,最本质的内容是崇尚自然,它包含了人们揭示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因而,旋鼓的表演要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在动作形态上自然随意,不留匠斧痕迹。在表演气质上充分体现伏羲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追求自不息、百折不挠、努力进取、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导人生,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表演风格既“鼓风”上,力求体现出自然雄浑的气势、沉稳豪迈的步履、坚韧执著的神态和粗犷豪放的品质。
天水旋鼓在服装、道具设计上既尊重旋鼓起源的各种传说,又尽可能体现出了天水的文化背景,融入伏羲文化的内容,在鼓面图案上特别突出了“太极八卦”图形,这与伏羲文化紧密相联,在甘肃境内乃至全国流传的各种鼓几乎都绘有太极八卦图这一古老的哲学符号。表演阵形多涉及“八卦阵”,表演人数也往往要凑足64位,以合“六十四”卦之意,因为始作八卦的人类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羲皇故里”的人们特别钟情于“八卦”的思维意识充分说明,擂起鼓而变“八卦”触阴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兴地之宜,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充分表露出天、地、人、鼓合而为一的思想,成为鼓舞起始的“心象”特征。
三、天水旋鼓彰显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
天水旋鼓的服装设计为黄色,寓意来自广袤的黄土地,服装图案整体展现了“龙”形,队形变化有“龙摆尾”、“二龙戏珠”等,这也蕴涵了图腾舞蹈的特点。相传天水是“龙”的故乡,素有“龙城”之称谓,龙,代表了力量、活力、热情、无惧以及专注。对于龙文化的展示,不只是在天水旋鼓中展示,在甘肃境内流传的众多鼓舞中随处可见,在鼓身常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在队形变化中有“龙摆尾”,仪仗中有“龙旗”。天水旋鼓在服装设计上抽象地体现了“龙鳞”、“龙爪”、“龙首”的元素。中华龙形象神奇,是先民们集合许多动物及某些天象的形貌特征,经过漫长岁月创造出来的灵物,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而在旋鼓中之所以特别突出龙的形象,意在融合团结、创新、奋进这一龙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而使鼓舞达到形神兼备之目的。
天水旋鼓源于“武山旋鼓”,武山在历史上也是战略要地,素有“秦陇噤喉,巴蜀锁钥,屯戎要塞”之称谓,距今约38000年前的“武山人”头盖骨化石就出自这里。武山人崇武尚武之风盛行,从旋鼓表演的风格中也突显了他们勇猛与强悍的个性品质。历史悠久的天水旋鼓反映出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发挥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说鼓是黄土地上的人们精神气质的载体和外化介质,这种精神载体,不仅传递着祖先遗留的文化信息、包含了引人入胜的神秘色彩与历史沉淀,它更体现了人类文明与历史演进中那些最为光彩美好的东西。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景观、人文特质的差异,催生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形态,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农耕生活,并从中生长出来,其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农耕生活的基本欲求和人天关系中什华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农耕信仰。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随意或孤立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方式或生活方式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现象也隐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密码,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而天水旋鼓所传递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极具内聚力。中国鼓文化丰富多彩,由于其流传区域的不同,鼓舞的风格也有很大差异,在我国一般北方地区鼓风威武朴实,雄壮有力,南方地区鼓舞抒情优美,充满田园风光,而地处西南边陲,身处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鼓舞充满着古老而神秘的色彩,独具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艺术方面真正的象征,是尚存在广大民间一笔极可贵的艺术遗产,是我国一份极有价值的、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富有元气精神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在当今更应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承录.武山史话.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曹昌光等编著 羲皇故里天水游.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