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1:53
序论:在您撰写辩论中的技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寻找反对的突破口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二场中有这么一节辩词:
正方:可是我们也知道香港“九七”就要回归祖国,我们听说要颁布《基本法》,可没有听说要颁布“基本道德”呀!
反方:……我深深记得对方三辩同学在前几天的辩论场上曾经说过:在我一张伶牙俐齿之下是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笑声),那为什么不说是颗“法律心灵”呢?(掌声)
正方立场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法律”,于是以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为立足点。举香港将颁布《基本法》为例向反方发难,反方立即就地取材反唇相讥,与之构成尖锐的对抗。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请看正方是怎样反对抗的:
对呀!我善良的心灵是要大家认识我才知道的,可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我首先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啊!(热烈掌声)……
正方咬定法律不放松,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反方构成对抗的例证中“窃取”与法律相关的事实,以先主后次的逻辑强调“首先的”就是“主要的”,从而压制对方的对抗。
还有一些对抗的例证,表面看来牢不可破。实际上如果稍作推敲还是可以反对抗的。
例如在“女性找男性更需要关怀”辩论中,正方为了论证中国文字反映的男尊女卑,举例说:
中文有两个字表示结婚的概念,一个是“娶”字,另一个是“嫁”子。男人是“娶”媳妇,女人是“嫁”给男人,那这个“娶”子它表示一种主动性,“嫁”子它表示一种被动性。(笑声,掌声)请回答!
反方马上以牙还牙:
像这个例子,我们也发现了中国字的“好”字和“妙”字。都是一个褒义词,那么请问“妙”字和“好”字是不是用“女”字旁开头呢?(掌声)
当反方举“好”和“妙”进行对抗时,正方居然束手无策。其实。正方完全可以在反方的例证上做文章,作出反对抗:“妙”可以拆为“女”和“少”,“好”可以拆为“女”和“子”,、从造字角度看,这都是两个会意字,也就是“女”性“少”方为“妙”“女”性得“子”才叫“好”。这岂不正表明了女性受压抑的社会地位了吗?
上面两个例子表明,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对抗。
避实就虚,攻其不意
不是所有的对抗例证都存在着漏洞,更多的情况下,辩敌的对抗是严谨缜密、毫厘不爽的。这时候,避开对抗的冲击力,从侧面突发反问进行“强攻”,是行之有效的反对抗技法之一。但是有一点。这个反问必须直接攻向对方的立论点,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就会影响反对抗的力度。
我们来看关于“治愚比治贫更重要”的辩论中的一段辩调:
正方:中国作家写了这本书《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说明了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可见对方同学似乎是没有看这本书呀!
反方:中国政府也说:生存权、温饱权是人的第一权利。对方如何回答?
这一组对抗中,辩论双方都选取了权威言论作为例证。权威能制造不容置疑、无以反驳的特殊效应。正方在不可能正面向权威发起攻势的情况下,突然反问:
……如果治愚不比治贫更重要,为什么中国人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笑声,掌声)
一、借力打力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今天基本上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者说任何一个种族的人都知道杀人者死,或者都知道杀人是不对的,“知”是如此容易,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无法克制内心的欲望而去杀人呢?所以说“行难”啊!(掌声)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二、移花接木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三、顺水推舟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当的攻击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四、正本清源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
关键词:声乐表演 情感与技巧 辩证关系 途径方法
声乐技巧追求的是个人情感在演唱过程中的完美体现,可以说声乐演唱的技巧是表演者抒感的途径与手段。而情感的展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演唱者自身声乐表现技巧的提升。因此声乐表演是情感与技巧的统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声乐表演中存在两种错误趋向:过度追求情感的展现,忽视声乐表现技巧的提高从而导致音乐审美水平的降低:过分重视声乐演唱技巧,忽视声乐中的蕴含的感情导致音乐缺乏感染力,造成声乐表演的苍白与空洞。因此对声乐表演情感与技巧辩证关系的探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声乐演唱情感与声乐演唱技巧的含义
(一)声乐演唱中的情感是表演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心底的感情激发出来,与歌曲的创作者形成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声乐演唱者对自身音色、节奏、语言、动作等各方面的调节与把控,将内心的感情、歌曲创作者的精神诉求传递给台下的各位听众,满足每个人对歌曲的艺术追求。为了现实声乐表演情感的培养,就需要表演者完整的把握歌词中的语言语境,从词汇中体会歌曲中蕴含的生命力,只有现实对歌词的理解,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不同的感情传递给观众,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打动观众,才能够彻底的激发内心共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势必影响情感的表达与传递,造成审美效果的降低。
(二)声乐演唱的技巧是表演者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之后,形成的一种行为反射与下意识的表演习惯。声乐表演技巧是复杂多样的,例如:演唱时的姿势、呼吸节奏、声区的分配、音色的控制、切分音、跳音的使用。通过刻苦的训练,演唱者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对歌曲进行下意识的加工处理,借助于演唱技巧的这种特性,声乐表演者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各类歌唱技巧,完成歌曲的艺术展现。为了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技巧,就需要演唱者自身从呼吸、喉咙以及共鸣三个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诚如基诺・贝基在演讲中提到的那样,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训练演唱技巧的时候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尽力放开自己的喉咙、利用隔膜对演唱进行支撑、实现身体共鸣。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够实现声乐表演技巧的增强,才能够支撑音乐情感的有效表达。
二、声乐表演情感与技巧的辩证关系
从声乐表演的发展规律来看,作为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情感在声乐表现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着歌曲艺术审美水平的高低,因此声乐表演情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表演技巧作为声乐的表现手段,处于次要地位,从另一个角度影响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一)声乐表演情感的展现是歌唱技巧的最终追求与存在的前提。
声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承担着抒发感情,传递情感的重要任务。从本质上来看,声乐演唱是一种情感表现的艺术,它是对个人内心的真实表达,借助于自身特性,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是个人的精神追求与内心表达。人类的声音,确切的说是通过声音的节奏、旋律、广度、音色、速度等因素,实现情感的展现。例如内心悲凉时,人声音的节奏会较为缓慢,音色较低与之相对应,当我们放缓声音的节奏,使用较低的音色时,自然而然就将内心的低落与悲哀传递给收听到声音的人,从而实现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灵魂可以借由人的声音表现出来,声音就是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展现。虽然人类在早期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功利性的色彩,将声音作为功能性工具。但是这种功利性依旧难以阻挡个人情感的表达,以《葛天氏之乐》为例,虽然其以叙述故事作为核心,但是借助于音乐依旧能够在某些时刻将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完整的展示出来,形成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大大提升《葛天氏之乐》这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人的心灵感触、希冀与愿望都会在潜移默化的展示出来,当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难以用语言表达时,一首歌曲或许是很好的选择。可以说声乐表演确实是人类感情的抒发,声乐表演的内容其实就是人类自身的感情内容,所以我们才会说声乐表演情感的展现是歌唱技巧的最终追求与存在的前提,只有感情的存在演唱技巧才会有存在的价值,而技巧的存在也能够更好的引导听众发现歌曲中蕴含的感情,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显示出声乐的艺术魅力。
(二)声乐演唱技巧是内心情感表达的途径。
声乐技巧的诞生是情感表达作用的结果。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就使得我国的声乐演唱技巧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虽然声乐演唱技巧存在各种差异,但是从实质上来看,这些技巧都是民族情感最为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与民族演唱技法。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其音域宽广,高亢明亮,节奏流畅,这种演唱技巧就与陕北地区人民的豁达、乐观有关。与之相对于南方少数民族感情细腻,因此演唱技法较为细腻,更为圆润。从实际情况来看,声乐表演技巧的缺失势必导致声乐表演艺术水平的降低,葛瑞恩在其著作《歌曲的解析》中写道:“歌唱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实现呼吸的控制,实现内心世界的共鸣,完整展现歌曲中的情感”。声乐演唱的技巧越娴熟,唱歌的吐字、呼吸与共鸣越科学,歌曲中的情感表现的就越为完全彻底,就越能够展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就越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感。
三、声乐演唱感情与技巧的和谐与统一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全面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性,将歌曲中的人文情怀展现给每一位听众,就需要声乐演唱者从情感与技巧两方面入手,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促进声乐演唱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分清声乐演唱感情与技巧之间的主从关系,认识到声乐演唱时人类感情的释放,因此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其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更为直接与高效,因此声乐表演者在演出排练时,必须从根本上体会歌曲从歌词到旋律中表现出的感情,在获得这份感情之后,利用各种声乐表演技巧,将自己所体会的感情,表现出来,激发出观众的内心情感,从而让观众获得各种感情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仅需要声乐演唱技巧与感情的高效结合,还需要认清声乐演唱感情与技巧之间的主从关系,从重点与核心出发,把握歌曲情感脉络,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利用各类声乐表演技巧,将歌曲的感情进行传递,使得观众获得艺术享受。
(二)要从发音、吐字、表演姿态等方面将声乐表演的感情与技巧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与相互促进,通过对歌曲文字内容,旋律模式的解读,结合演唱者自身发音、吐字与表演姿势,去体验歌曲创作者的内心感受,这种感情上的体验加深了演唱者自身对声乐作品的解读深度,从而为自身感情的融入奠定了基础,而发音、吐字以及表演姿态正是声乐表演技巧的重要组成,这种感情与技巧的有效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将歌曲中的内涵展现出来,从而为观众提供一场完美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房美思.论声乐表演中的感情表达与演唱技巧的辩证关系[J].艺术时尚旬刊,2014,(07).
[2]王岱超.论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辩证关系[J].音乐大观,2013,(04).
一 变电站工程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随着目前电力系统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的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的加强,对设计的标准化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建施工图设计前,必须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这些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土建施工前,电力安装技术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此项目的土建施工相适应。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
二 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
(1)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首先,土建结构模板搭设完成阶段。在这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需要将放线工程以及暖通和给排水、给照明动力等诸多工序的逐步的实施完成。其次,沉梁及底筋铺设完成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针对管道的铺设以及预埋构件放置加固工序进行完成,这阶段的施工是按照第一步的放线做好管道的铺设,以及大型设备进行预埋构件的加工固定等作业。
最后,面层完成及封模前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检查前两个阶段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艺,如果发现前期的施工基础有所遗漏,那么在此阶段就需要进行重新施工弥补,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与土建施工中的交接手续。而且还需要和各个专业施工人员进行跟踪监测,以及以土建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保持联系,确保预埋工程的完整性以及预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行。
(2)土建施工和电气安装交接阶段
在此阶段中,土建施工人员与电气安装技术人员,针对变电站的整体情况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并且对于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方面,全都需要严格做好质量方面的把关。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作业的工程当中,需要在接地网四周布置的接地桩都需要做好辨认的标记,进行电气测试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若是发现接地网接地的电阻没有合格的时候,这样能够方便电气安装人员有效的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的交接问题结束之后,针对完成的成品需要全面做好保护工作,应当加以重视保护的力度,相关人员以及部门需要进一步的将其有力的落实到位,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后期出现意外情况,对成品产生不必要的破坏,从而对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造成影响,继而产生经济损失。
(3)电气安装施工阶段
在电气安装施工阶段,土建施工方面应主动配合电气安装技术人员的需要,做好道路平整工作,确保大型施工设备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的各个工作点,为立杆和户外设备吊装工作提供保障。同时道路的畅通也尽可能地减少设备和安装材料的二次运输的发生,降低工程安装费用的开销。在电气安装前期,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相互交叉作业,双方应主动相互协调并了解对方的施工进度。电缆支架的制作和接地电阻符合有关电气安装规范,检查支架的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用材规格等方面是否与图纸一致,为下一步的二次设备安装做好准备。在人员充足情况下可以增加工作点,保证施工进度能按计划进行。在二次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敷设完毕后,土建方面应立即协助电气工作人员对关键电缆出口进行封堵并在电缆坑上加盖板,避免老鼠和其他小动物咬损电缆。在电气安装后期,电气施工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土建人员联系,等待喷浆或涂料刷完后进行照明器具安装;安装时,电气施工人员一定要保护好土建成品,防止墙面弄脏碰坏。当电气器具已安装完后,土建修补喷浆或墙面时,一定要保护好电气器具,防止器具污染。另外一些必须在电气设备就位及安装结束后,土建施工才能完工的部位,例如护栏、控制室静电地板、室外道路面层浇注等,土建施工单位必须及时跟进,以确保工程进度。
(4)电气安装收尾阶段
通常在电气安装施工进入尾声阶段时,电气安装单位在做好电气设备自验工作的同时应联同土建施工人员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针对因设备安装时造成土建成品的损坏和其他土建施工方面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修整,包括做好整个变电站的亮化和清洁工作,为变电站的竣工验收做好准备工作。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体施工作业中想要有效全面的保证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进行,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技术作业人员都必须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于整体工程必须要有完整深入的了解,而且针对施工技术人员本身,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变电站工程的质量,进一步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骆洪涛.某室内变电站综合楼土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2).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A
道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为它自身的一些独特性,能够实现其他运输形式无法比拟的功效。而其建设是国家非常关键的一项产业,它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家前进。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其中以山地地形居多,加之受到目前的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非常严重的失衡现象,而且总体效益并不是非常好,在这种背景之下,道路建设的意义就显得尤为关键。站在一定的角度上来看,路桥品质不合格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施工者不注意而导致,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高度的关注此类问题。
1 路桥缝隙问题
路桥中常见的各种缝隙不但会影响到它的使用时间,同时缺乏美观色彩,最主要的是影响到性能,使其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目前道路建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物资要数混凝土,而其常会发生的结构缝隙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问题,这里面不仅有原料本身的品质要素,同时还有施工者自身的原因,比如,没有认真地看待材料的级别,使其长久的晾晒在阳光之下,最终导致性能受到影响。而且施工的时候不注意材料的配合比例,大多数情况是完全的按照工作者的经验而论。浇筑的时候力度太小或者是太大。拆模之后并未按照规定进行合理的护理,使得其出现少水性质的缝隙。所以,建造者在具体的活动中应该进行详细的材料计算活动。目前普遍实行的规定是缝隙宽最大不可以超过零点二到零点三毫米。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地开展温度应力运算活动,通过隔热设计来充分的考虑。分析构造所在的方位,认真地选取材料级别、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工艺措施,结合规定的材料强度等指标开展活动,严格的把控水泥的使用情况,认真地进行振捣活动,合理的计算拆模的日期。在添加掺合物质的时候应该注意用量,如果遇到气温较高的情况应该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比如使用冷却水等。我们都知道缝隙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不过施工者可以认真地分析其出现的要素,然后指定正确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以此来保证路桥结构合理,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
2 钢筋生锈问题
钢筋用期是否久远能够关乎到整个桥梁用期。如果其发生了锈蚀问题,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恶劣的,会降低桥梁的使用时间。而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原料等。而钢筋出现这种问题的机理是十分繁琐的,所以要认真地开展防腐活动,结合多种措施应对其中的问题。施工人员应该高度的重视对其进行的防护活动,通过运用涂层物质,它是一种在原本的材料商涂抹一层防腐物质,确保他和一些有害环境相分离,此举可以实现防腐的功效。上述涂层要认真地进行保护,不论是输送亦或是存储的时候都要高度的重视,它在严酷的环境中可以持久。除此之外,施工者还应该结合各种措施对其防护。如果已经发生问题要认真地处理。要将发生问题的部位通过喷砂措施将其斑迹清理。除此之外,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和所处地区的具体状态相互综合展开分析 。
3 没有认真地处理好铺装层
桥梁铺装层虽然在桥梁中所占的体积并不大,但是它对道路交通的顺利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在相继暴露出来的道路桥梁质量问题中, 桥梁铺装层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一些桥梁施工中,桥梁铺装层的施工质量往往被疏忽,施工工序控制不严,只注重表面功夫,在外观质量上做文章,致使桥面铺装层过早出现裂缝,松散、脱落等问题,维修周期越来越短。桥梁铺装层在构造上属于刚性结构,目前,我国的重载交通及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铺面层直接承受着车辆和行人荷载的冲击,现行桥梁铺装层与重型或超重型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多已不相适应,这样就加重了桥梁铺装层的负荷,因此施工人员在建设桥梁铺面层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桥梁铺装层厚度,铺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这样可减弱或避免铺装层的弯曲开裂,要保证铺装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其它问题。铺层材料的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要保证铺筑后基本不会透水,以防止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从而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对于处于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可以在桥梁铺面层铺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厚度可达到8~10cm) ; 对于处于冰冻地区而可能出现裂纹的道路桥梁上,可以铺上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是柔性的,可以有效预防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4 没有高效的施工队伍
我国的道路建设工地多位于人少林密山高的地方,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这就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具有坚定的工作信念,硬实的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路为家,以路为业,安心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山区道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施工人员怕吃苦,怕受累,职业素质不高,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畏怯,还有一些施工人员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觉得自己懂技术、有文化,应付目前的技术问题绰绰有余,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观念,施工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① 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要使自己时刻牢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今天有用的知识,明天就有可能过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淘汰。 ② 施工人员要多接触、 学习管理、 法律、网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除了懂得施工技术外,还要熟悉美学、环境保护、水文地质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桥梁。③ 施工人员要熟悉有关法律、索赔程序、合同条款等相关知识 。
结语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不仅需要工程参与者能够通力配合, 更需要足够的责任心。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经济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坚持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施工” 、 “结构优化施工”等现代施工办法;要注意因地制宜,节省建设资金,就地取材等。所有的工作者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来降低不利问题。
参考文献
一、攻击技巧
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攻击的准备。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自由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三类问题中,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而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有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准备,就能够构成立体阵势,可以打自由辩论的立体战斗,让对方陷入立体包围之中的被动局势就很而已造成。我们看到在比赛中,不少辩论队只准备了一个层面的问题(大多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只在有趣上花时间,其结果是打击力不强,且问来问去总是流于肤浅的现象之争,有时则又事实引发事实而偏题,变成了一般的语言游戏、提问游戏去了,辩论的深度不容易看到,这就令人遗憾了。
2、攻击的组织
自由辩论中的有效攻击,应当体现出攻击的有序性,即看得出轮番上阵的脉络,而其基本,就是在场上要有主动权,处于控制场面的主动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场上应该有“灵魂队员”,或者称为“主力辩手”、“主辩”。又哪个辩手来充当这个人物都可以,但是一般又三辩或一辩、二辩来充当。有时,四辩也是很好的充当此人物的角色。他的任务就是要不仅透彻地知道本方的立场,也要透彻地知道对方的立场,规定陈词一结束就能够发现对方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的发起进攻。灵魂队员的任务是:(1)有冷静的把握整个自由辩论战斗局势的眼光,攻击务求有效。(2)充当场上的指挥员。发问不在多,而在精。其发问不仅是对对方的攻击,也是对本方立论的揭示和强化。(3)承担主动转移战场的任务。如在一个层面上问久了,则转向另一个层面发问;在一个层面处于被动,僵住了,则要转向另一个层面,开辟新的攻击点和战场。(4)对对方提出的危及本方底线、事关要害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5)对本方误入对方圈套、远离本方、陷于被动之中的局面,要能够晚会并再发起攻击。
当然,其他队员要主动配合,主动呼应,才能形成整体的力量,这就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形成“流动的整体意识”。
攻击的组织,起要害就在于形成整体的有序流变性。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鸡零狗碎。零碎的攻击谈不上组织,它或许也能够有鳞光耀金的效果,但是对于群体辩论而言,是不可能握有主动权的。
攻击的组织在上场前可以有如下的检查指标: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本方应该怎么对付?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
3、攻击的发问
攻击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置两难。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4)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5)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6)撕隙抓漏。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7)熟事新提。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所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8)逼入死角。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9)多方追问。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10)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11)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12)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13)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14)辐射发问。即一个问题的提出时,同时威慑到对方四个辩手,犹如子母弹一般。这类问题,一般多在哲学或价值层面上发问。(15)同义反复。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16)近题遥问。即看似很近的事,用远视点来透视和提问。对方遥答往往答不得,近答又很难接上,陷入了难以捉摸、无从下手的窘境。(17)击情提问。即用心理调控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印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进行人身攻击与情绪对情绪,更不可陷入无理纠缠甚至胡搅蛮缠,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18)布陷发问。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或想方设法将之套进去。其更高技巧就是连环套。(19)长抽短吊。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以思维的快捷与急智来取得主动。(20)答中之问。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对方答问时发现问题(包括陈词阶段发现的问题)予以提问,另一种是在自己回答对方问题时的反问。
4、攻击的风格
由于自由辩论如疾风迅雷,所以不同场次、不同队伍的辩论风格也不尽相同。没有形成风格的队伍即使辩胜,也只是初级层次的。因此,有风格意识并力争形成自己的辩论风格,是一支辩论队有追求、有实力的表现。它其实是一支队伍整体人格的呈现。
攻击的风格,一般而言有情绪型、理智型、稳健型三种。
情绪型的队伍往往只在趣事、情绪化的层面上实施攻击。它也能够引发一些活跃的效果,但是也易于耽于情绪、就事论事,甚至会误入漫骂的泥淖,使辩论流于表面,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深度。
理智型的队伍往往执著于理辩的层面,这容易体现思辩与深度,但是又会失之于辩论的活泼不足,弱化了应有的观赏性。_
稳健型的队伍因为其理智和稳健,也因为其稳健而注意到了应有的活泼,是兼取了前二者之长的。显然,自由辩论的风格当以稳健为上,从比赛的实践看,稳健型风格的辩论队不仅易于取胜,且留给观众、评委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5、攻击的节奏
应以张驰有度、疾徐有致为佳。一味快疾或一味徐缓都有缺陷,前者易流于狂躁,后者易流于沉闷。
二、防守技巧
辩论中的自由辩论阶段,就是由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不仅要有进攻的准备,还要有防守的准备。只会进攻不一定能够取胜,只会防守当然有就更容易陷入被动了。该防守就防守,该进攻就进攻,能攻能守的队伍才能游刃有余。防守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盯人技巧。即各人盯住各人的对象防守。一般就是一辩盯一辩,二辩盯二辩,……。即一辩回答一辩的问题,二辩回答二辩的问题,……。这样各人就会有关注是具体目标,就不会出现好回答的问题就抢着回答,难回答的问题就你推我让的。当然,在分工之后又讲合作,最难回答的问题,就由“灵魂队员”补救了。
2、长项技巧。即根据各人的长项来分工,首先确认辩手各人的长项,如长于说理,长于说史,长于记忆,长于辨析,等等,则承担相应的问题来防守,这也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或冷场。
3、合围技巧。假如对方有一位非常突出的辩手,不仅对方整个局面靠其支撑,且对本方威胁很大甚至本方队员对其有畏惧感,一对一的战术是不太可能奏效的。那就采取合围技巧,即以全对的四个人的力量来围击、合击,从四个人不同的侧面对准他的问题,以守为攻,一般都会有效。只要他顶不住了,那对方的阵脚就会乱了,自然就会垮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实力甚至实力更强大的队员靠一两个回合是难以制伏的,因此要有韧劲,不可太急切,争取5、6个回合使其难于招架,提不出更尖锐的问题,内在的进攻力度大大减弱,才能有取胜的基础。
4、夹击技巧。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5、高压技巧。一般在辩论赛中,由于参赛队的实力比较接近,所以在自由辩论中容易出现同位推顶的情况,这一方面容易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容易取胜。破解的办法是采用高位迫压防守。如对方提出的是现象问题,就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现实问题,那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具体问题、微观问题,就以全景认识、宏观认识来回答,以此类推。若此,对对方的问题以高位下罩的方式和统照下盖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思维位势稍逊一筹,从而内心产生动摇,攻击力也就随之动摇而弱化了。
6、指误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指出对方所问问题在逻辑上、理论上、事实上、价值上、立场上、表达上和常识上的毛病,使之陷入尴尬局面。
7、归谬技巧。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8、反问技巧。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9、幽默技巧。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智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10、短答技巧。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1、启导技巧。对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有演讲欲而又容易动情、不易冷静理智的辩手,表现欲特盛的辩手,语词罗嗦繁复的辩手,在回答问题时不妨巧妙启发他的教导意识,任由其滔滔不绝地讲,其直接效果是消耗了对方的规定时间。
12、揭弊技巧。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合理地揭示其弊端。如同一个人陈词与发问中的弊病与矛盾,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的矛盾,两个或数个人问题中的矛盾等等。揭示其弊端与矛盾,使其问题本身站不住脚,防守便转为攻击,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13、激怒技巧。即是答问时巧激其怒,使之心理由理智层进入情绪层,无法冷静,无从自控,就可望令其自己乱自己心绪。但是切忌不可使用人身攻击,这是犯禁行为。
14、评价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其问题予以评价,指其目的,断其归路。
15、闪避技巧。即对那些一两句话难以答清的问题,采用合理闪避的方式,其基点是不离开辩题的立场。
16、反复技巧。即以同义反复的方式回答。也就是意思一样,但语言不同。
17、类比技巧。即面对对方的问题,不做正面拦截,而是用同类比较的方式,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18、陷阱技巧。既在答问中巧设陷阱让对方来钻,然后在下一个回合中予以指驳,使对方露馅。
19、联动技巧。即本方二人以上联动,回答问题问题时一唱一和,此唱彼和,你呼我应,以整体的优势对之。
20、侧击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从侧面引出相关问题,反请对方来回答。
21、连环技巧。即在答问中故设连环,环环相扣,将对方的问题定格在某一环中,将其扣死。
22、组接技巧。即将对方自己的立场或陈词、反问、答问中的语言予以组合回答,即让对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23、名言技巧。即恰到好处的巧借名言、警语、格言、民谚、诗歌、歌词、流行语等来回答。当然也可以改头换面,重组搭配来回答。
24、错接技巧。即有意错接问题,反让对方判断,以之主动防守。
25、引申技巧。即将问题引申开来,揭示其实质与要害,再一口咬破,直断其喉。
三、其他技巧
1、节奏把握:自由辩论的时间不长,但是由于争锋剧烈,对抗性强,故往往呈现出很强的快节奏。一般而言,一强到底,一胜到底的队伍不多,这就需要有韧劲和力量持久才能取胜。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是先弱后强,欲擒故纵。其利在于先让对方强,以观察其底气,辨别其优劣,在制伏它。
2、避锋折锐:针锋相对,往往会陷于对峙和僵持。你针尖我麦芒,你推我搡,既不利于取胜,现场效果也不好。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不正面迎击,而是闪避一旁,轻轻折断其锋锐。这种闪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巧用智力,或侧击、或高压、或机智、或幽默,巧击要害,巧借场上效果来使对方退却。简言之,即以大智大巧而对,不以表面热闹、直硬相拼见高低。
3、时间把握:即从严把握本方时间,有意启导、引导对方在无意识中把规定时间及早耗尽,以造成缺席审判的情势,这对本方极为有利。
4、打乱阵脚:组织有序进攻,打乱对方的阵脚,使之兵未败而阵先乱,岂有不败之理?
1法庭辩论的技巧
法庭辩论技巧系指各方当事人及其人(或被告人的辩护人、公诉人)在庭审诉讼活动中,为保自方合法权益,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在依据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就自己的诉讼主张所作出的全盘计划和实施的方式、方法及谋略。对律师业来讲,亦称“庭辩艺术”。
在律师工作中,法庭辩论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罪与非罪的分歧,也有此罪与彼罪的争议;既有证据效力上的分歧,亦有适用法律上的争议;既有实体法上的分歧
,也有程序上的争议……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但事实得益于雄辩。司法实践中,即便有了事实和法律,也并非都能使律师辩论获得成功,这就要求律师充分施展自己的辩才和谋略。当法庭进入辩论阶段,各方之间或针锋相对,或避实就虚,或出其不意,或攻其不备,或迂回包抄,以退为进。此时,一方律师如不讲究“战术”,不懂得辩论技巧,就难以沉着地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辩论言辞,更无法巧妙地应付辩论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实现运筹方略的要求。事实上,虽有好的辩论方案,但临庭辩论时,因不能把握时机,不善于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本已掌握的“铁证如山”的事实因没能发挥作用而导致辩论失利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
由此可见,论辩艺术在律师业务活动中占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律师业务才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又是品评律师办案质量及其称职与否的标准尺度。因此,有必要对律师在庭审辩论中的有关技巧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以适应庭审方式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律师在庭审辩论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功与操作技巧
人的思维只有通过表达,才能达到影响他人的作用。表达得好坏取决于表达的内容,但表达技巧也是关系到表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个称职的律师,不仅要有好的文字组织能力,还应具有准确、简洁、清楚、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文字表达技巧
综合案情,理顺辩论思路,写好词、辩护词,是每一位律师在庭前必做的一项基础工作。材料的组织必须做到:1.字斟句酌,用词准确;2.调配语句,合理布局;3,篇章衔接,环环相扣;4.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恰当。
(二)语言表达技巧
纵观每位成功律师,在出庭辩论、时,都具有驾驭、支配辩论形势的能力。庭审制度改革为每个律师在这方面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庭审辩论中,律师应当做到:1.脱稿,并善于把前言说好。在设计这方面的语气和选择言词时必须达到的效果是:①立即抓住整个法庭的注意力;②传达案件的严重性或表现出对本案的真诚;③表明对本案的信心。2.控制语速,并吐字清晰。有了好的辩论内容,还需有好的表达方式。律师在庭审辩论时,应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音调和谐,快慢适度。力争达到声调上的抑扬顿挫,以提高论辩感染效果。3.善于入情入理。语言可以伤人,也可以感人。用辩论语言伤人,对于律师职责来说则是不道德的。但律师的辩论语言以情感人,则是可取的。使用这一语言情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具体案件的辩论语言感彩,要有与案情相适应的基调。②绝不能带有当事人的感彩。律师操作的情感就是经过理智语言处理过的辩论情感、法律语言情感。③情感措辞应是发而不露、放而不纵、委婉、曲折、含蓄的中性语言。
(三)形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