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1:40
序论:在您撰写糖尿的治疗与护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尿病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病变,致残率高,严重可危及生命[1]。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9~75岁,平均45.6±7.2岁。平均糖尿病史按Wagney分级法:0级6例,1级7例,2级3例,3级5例,4级24例,5级5例。
治疗:①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检测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②抗感染治疗:早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喹诺酮类药物,必要时给予细菌学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③营养神经治疗: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000μg/日,1次/日。④改善微循环:使用川芎嗪、山莨菪碱、银杏叶提取物等。
护理措施
⑴心理护理:糖尿病足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费用高、心理压力大,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紧张、害怕、焦虑等精神症状,严重可影响睡眠、饮食,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可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心理压力。①同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疗效,增强治疗信心;②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治愈病例,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取得信任,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与医师协商尽量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确定,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④告知患者精神因素可影响血糖水平,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⑵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入院时向患者宣教糖尿病足病因、治疗原则及预后,宣教糖尿病自我保健知识,重点讲解足部保健,注意足部清洁,发现小创口应及时处理。有报道显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是截肢率减少45%~85%[2]。
⑶饮食护理:糖尿病足治疗首要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可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生理条件及活动量制定食谱、指导饮食,避免饱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食,宜低盐、低脂、易消化、含纤维素高食物,根据饮食习惯可使食谱多样化,限制饮酒。
⑷观察局部表现:由于足部感觉迟钝,对疼痛、冷热、压迫等不敏感,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注意是否有水疱、裂口、红肿及皮肤色泽与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与弹性,如发现水疱及时处理,小水疱不须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即可;紧张性水疱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水疱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任期自然脱落。强化足部护理保健,选择合适鞋子,袜口宽松,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
⑸足部护理:指导患者足部自我护理,每晚坚持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37℃,洗脚时不可用力揉搓,以免擦伤皮肤,洗净后用吸水性强的柔软毛巾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擦干,对皮肤干燥者冬季涂植物油。正确修剪指甲,一旦损伤皮肤,及时去医院正确处理伤口,并督促患者做足部按摩,1次/日,每次30分钟,可利于糖尿病足恢复。冬季要保暖,注意避免冻伤,尽量避免足部受压,禁用热水袋暖脚,使用电热器烤脚是要防止烫伤,不可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
⑹创面的护理: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常规按照无菌操作,碘伏消毒,外盖凡士林油纱条,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敷料1次。创面的坏死组织须逐步修建,必要时可用溃疡糊或者是清疱胶。检查有无潜道内可填入溃疡糊及引流条[3]。针对足部溃疡面较大的,先用0.5%灭滴灵100ml+16万U庆大霉素+4U普通胰岛素混合剂清创处理后,用配制的普通胰岛素1U+654-2+贝复剂液[4]。浸润纱布湿敷,2次/日,连用1周,局部分泌物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高效抗生素。
结 果
本组患者50例,血糖控制均比较满意。34例糖尿病足患处痊愈,14例创面缩小、局部干燥,2例截肢。有效率96%。
讨 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重要致残因素,主要原因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代谢紊乱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5]。对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利于伤口愈合;其次是彻底清创足部伤口,配合抗生素应用,合理的足部护理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良好的护理可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9.
2 Bryant JL,Beinlich NR.How to star a nurse-managed foot care clinic[J].Orehopaedic Nursing,2003,22(6):437-441.
3 张月珍,卢玉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J].中国中西医综合杂志,2006,3:720-721.
【关键词】糖尿病;营养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88—02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营养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另外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大程度的地认知糖尿病,避免压力和恐惧,建立坚持长期治疗与自我调控的信念,从而大大地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
1 临床资料 结合我院2012年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25例,进行营养治疗和护理干预,并做比较。结果用SPSS16.5软件进行分析。
2 方法
2.1 营养治疗
2.1.1 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少一些。
2.1.2 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张不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供给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对控制病情有利[2]。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谷物和豆类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合成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高吸水纤维可以帮助控制食欲,有助于控制体重。碳水化合物所供热量可占总能量的50%~60%。
2.1.3 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2.1.4 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2.1.5 矿物质及维生素 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激活胰岛素。锌与胰岛素分泌和活性有关,并帮助人体利用维生素A[2]。有酮症酸中毒时要补充钠、钾、镁,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病情严重的患者机体内糖异生作用旺盛,使B族维生素消耗增多,应多补充。
2.1.6 其他 合理安排餐次,一日应至少保证三餐,定时、定量,分配合理的三餐热能比。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以三餐之间加餐。睡前加餐也很重要,可用牛奶、鸡蛋、豆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以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
2.2 护理干预
2.2.1 心理干预 初期患者因对此病的错误认知,会产生精神压力。长期患病和经济压力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研究显示[3],有26%~28%的糖尿病人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另有研究显示[4],抑郁症状与糖尿病之间是双向关系,抑郁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知,多听取病人的倾诉,给予解释和安慰,鼓励多做户外运动。增加患者之间交流,介绍经验,增强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2.2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理、治疗及预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发症的症状及如何控制并发症。让患者认识到这是终生疾病,治疗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
3 结果
3.1 营养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营养治疗,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都有明显变化,经SPSS16.5软件计算分析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3.2 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变化情况[5],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有明显的变化。以上问题均有显著性差异。
4 小结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营养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较好的保护胰岛功能,保持较好的代谢控制,使血糖、尿糖和血脂水平达到或接近正常,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维持理想体重。经过必要的护理干预后,让患者有健康乐观的心态,通过平衡膳食、合理运动、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昌群.糖尿病前期病人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3):654-655.
[2] 汤雪琴.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健康教育[J].甘肃中医,2009,22(10):56-57.
[3] Katic W,Lee BA.A psychosocial and psychiatric challenges of diabetes mellitus[J]. Nursing Clinus of North America,2006,41(4):667-68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73-01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最令糖尿病患者痛苦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动。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痉挛性疼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等。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近年来,我科通过对15例糖尿病足采取全身疗法与局部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2年4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562例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5例合并糖尿病足。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51~73岁。平均糖尿病史10年,其中干性坏疽2例,混合性坏疽9例,湿性坏疽4例,坏疽部位分别为指趾和足底部,皮肤糜烂,呈暗褐色,足间变黑,溃疡,分泌物多。本组病例,通过监测血糖、全身治疗、局部护理,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控制在7.3 mmol/L,餐后2 h血糖10.6 mmol/L,1例患者避免了截肢,3例足部干燥结痂,创面缩小。3例足趾坏死后无进展,8例痊愈。
2 治疗与护理
2.1 全身治疗与护理
2.1.1 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是避免、阻止或延缓血管、神经病变的前提。所以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常规监测患者三餐前血糖,必要时监测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尽可能使血糖降至理想范围内。
2.1.2 抗感染治疗首先给予经验抗感染治疗,通常选用广谱抗生素,然后留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后再选择合适的抗菌素进行治疗。要合理安排给药时间,维持有效浓度,保证药物最好疗效。
2.1.3 改善循环,营养支持糖尿病足感染后消耗增加,要加强支持治疗,注意营养供给。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注意营养状态评分,必要时给予白蛋白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创面修复。每日可给予黄芪、丹参、爱维治等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药物,以改善受损神经组织功能。
2.1.4 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每日两次皮下注射,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2 局部治疗与护理
2.2.1 局部的换药对溃疡的愈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用软垫或软枕抬高下肢30~40℃,减轻溃疡部位负重。每日上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理创面,对于脓疱,可用5 ml注射器沿疱下缘进行穿刺,抽取脓液,直至创面出血,充分清除脓性分泌物,并注意保持表皮完整性。用0.9%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病人输注的抗菌素溶液反复冲洗创面,用浸有抗生素的纱布覆盖。下午,再用5 ml注射器抽取用0.9%生理盐水+盐酸山莨菪碱+胰岛素+爱维治配制的溶液均匀喷洒于创面,反复进行冲洗,渗透创面。以此减轻疼痛加速局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分解,K+核苷酸进入细胞,破坏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快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2]。对于营养较差的患者,可抽取患者输注残余的白蛋白冲洗创面,局部给予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
2.2.2 预防危险因素穿鞋不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3]。合适的鞋子可减少足部异常压力,减少胼胝、溃疡的发生,防止足部外伤[4]。多数患者对选择合适的袜子不够重视。一双合适的袜子,不但能保护双足,还可以减少足部与鞋子摩擦,更有吸汗作用,因此,鞋袜要合适清洁,宽松合脚,通气良好,避免长时间行走,尽量卧床休息。
2.3 心理护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情绪为不稳定型,易激惹,易产生焦虑倾向。由于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及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患者由于控制饮食、长期服药带来的烦恼,对合并症的忧虑,产生恐惧、忧虑不良心理,使其对生活失去激情、信心,以致于消极、悲观,易于烦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护士要密切护患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做好护患沟通,争取博得患者信任,给予说服、劝告、鼓励、支持、稳定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足常常是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知识缺乏,忽略护理或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引发糖尿病足部病变。本文通过对15例糖尿病患者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患者糖尿病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做好自我防护,对预防糖尿病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丽凤.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493-497.
[2]张虹.糖尿病足的护理1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3.
[3]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
关键词:糖尿病足;伤口;控制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94-02
一、介绍
根据医学报告,超48.5%的糖尿病患者将发生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是众所周知的许多临床医生难以攻克的难关,他们对传统的治疗反应差。各种机制包括神经病变、动脉不足、各种生长因子的减少、持续的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解释糖尿病足的难治疗。在过去的十年里,巨大的进步已经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贡献,其愈后取决于溃疡的严重性以及感染或缺血的存在。然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基石,无论在过去或现在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合适的清创术;(2)卸载压力;(3)有效控制感染,(4)局部伤口护理策略。
二、糖尿病足管理
1.适当的清创术。清创是必要的治疗手段,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总体治疗效果。适当清创术可以激活血小板(PLT)控制出血反应,释放生长因子,启动伤口愈合的程序。适当的清创术,可以使组织保持湿润,防止形成坏死组织和后续深化伤口。
2.有效控制感染。糖尿病足溃疡作为感染的门户,其感染途径有甲沟炎、蜂窝组织炎、肌炎、脓肿、坏死性筋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腱炎、骨髓炎。糖尿病足的风险因素可以概括如下:出现肿胀,畸形的红色脚趾,看到或摸到骨头上精索,当溃疡面积>2厘米宽*3毫米深,溃疡发生时间>两周,溃疡会出现典型的白细胞增多。最常见引起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体有氧G(+)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原体,最近糖尿病患者在医院接受抗生素治疗时,是其中主要的感染源。感染是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控制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减少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局部抗菌疗法如液体硝酸银、磺胺嘧啶银、镀银敷料已被证明在糖尿病足消除细菌上有显著疗效。
3.缓解压力。糖尿病足的患者,鞋子的选择非常重要,鞋子除了宽松柔软舒适外,一定要避免挤压和创伤,不宜穿夹头鞋,暴露足跟和足趾鞋子,足部皮肤如出现破损,要立即进行清创和抗菌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如果糖尿病溃疡复发患者,生活中要穿软而宽松的棉袜,做到每日更换,保持足部皮肤的干爽、清洁。
4.局部伤口护理策略。(1)皮肤替代品。目前,人造皮肤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它可以选择性地结合病理变化,提高治疗效率。自体富含血小板凝胶是一种凝胶状物质,可以明显促进溃疡组织修复和再生。这种凝胶状物质提供了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从而刺激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人造皮肤缺乏朗格汉斯细胞,黑色素细胞(表皮层),任何毛囊、汗腺,内皮细胞、血液细胞(真皮级别)。人造皮肤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材料,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的伤口缝合。(2)血库血小板聚集。使用血库血小板生长因子集中治疗糖尿病溃疡优点如下。首先,许多糖尿病溃疡病人血液流动不稳定,反复的血液抽样可能伤害病人。其次,浓缩血小板可以获得不需要血小板分离系统。最后,使用血库血小板结果集中在更低的成本比其他生物技术产品为糖尿病足溃疡愈合。(3)使用合成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生长因子可以加速愈合通过刺激肉芽组织形成和增强上皮形成。这导致显著增加血管生成和加厚,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
三、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减少其发生率及致残率[2]。
1.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个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因为其伤口反复感染、伤口恢复慢等特性,其承受的心理压力更重。患者因住院周期长,疾病反复发作,往往会有焦虑情绪,同时对疾病的治愈缺乏信心。针对病人的心理过程,护理过程中,要把治疗方案和治疗进展及时与病人和家属沟通,让其对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护理人员要做到多鼓励、多安慰病人,及时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糖尿病足部一旦感染坏疽,往往会伴有恶臭,病人会出现很强的自卑心理,此时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辅以解释和引导,告知患者坏疽伴恶臭是疾病的一个特性,患者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随着治疗的深入和疾病的康复,一旦控制感染,恶臭也会随之而消失。在糖尿病足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细心、耐心、爱心,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2.积极控制血糖。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控制血糖是糖尿病足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糖尿病足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对血糖的控制其中关键一点是对饮食的严格限制。患者应根据其年龄、体重、每日活动量来测算其饮食量。饮食要做到摄入热量与消耗热量持平,做到这点需要患者在指导下规律进食。每日进食做到定时定量,每天的热量分配按照早餐1/3热量,中餐1/3热量,晚餐1/3热量进行分配。患者食谱尽量做到种类多样化,尽可能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满足患者饮食习惯。胰岛素注射剂量准确,严格根据血糖值进行调整,有效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
3.健康教育。以家访或电话约谈的形式给患者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可以面对面地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告知患者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健康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定期检测的重要性,患者需要每三个月检查项目有:血压,眼底血管病变,肝肾功能,血脂。在健康教育中,要确保患者可以自我检测血糖,并嘱咐患者做到每周检测毛细血糖4次,第一次即早晨空腹测血糖,其他三次分别在三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鸿翼.艾灸联合百多邦软膏治疗糖尿病足坏疸31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62-63.
【关键词】 糖尿病足;治疗;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的患病率高达49.5%[2]。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是:感染进展较快, 早期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 导致溃疡迁延不愈, 甚至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不得不选择截肢;疗程长, 花费高, 病情反复, 使许多患者苦不堪言。其主要表现为:足局部缺血, 神经营养障碍, 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 致残率高,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近年来, 本科通过对收住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8例, 其中男38例, 女30例, 年龄59~72岁, 平均年龄65岁, 糖尿病病程均超过10年, 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糖尿病足病程1个月~3年, 平均9个月。根据Wagner 分级, 其中0级5例, 1级20例, 2级28例, 3级10例, 4级2例, 5级3 例。我们根据每位患者情况, 有针对性的采取抗感染、扩血管、抗凝、营养神经、控制血糖等全身综合治疗措施, 局部及早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加强创面护理, 最终疗效显著。53例痊愈;12例足部溃疡干燥结痂, 疮面缩小;3例截肢。
2 治疗与护理
2. 1 全身治疗与护理
2. 1. 1 抗感染。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菌素控制感染, 合理安排给药时间, 维持血药浓度, 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 使感染尽早控制。
2. 1. 2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综合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嘱咐患者定时定量饮食, 按时服用降糖药或按时注射胰岛素, 避免进食含糖高、含油脂高的高热量食物。老年患者在保持全天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 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控制血糖。除了要求患者规律饮食外, 还要监测其全天血糖变化, 必要时行动态血糖连续监测, 及时了解血糖动态变化, 及时调整控糖方案, 使血糖尽快达到理想水平。
2. 1. 3 营养支持。糖尿病足由于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差, 营养缺乏, 使溃疡不易愈合。尤其是一些高龄患者, 胃肠功能弱, 消化吸收差;食物营养单一;不注意营养搭配, 所进食物满足不了机体营养需求;再加上合并感染后消耗增加, 特别需要加强营养。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各种营养均衡外, 必要时还可通过静脉提供胃肠外营养支持。另外, 每天还要配合应用硫辛酸、甲钴铵等药物营养神经, 改善神经组织功能。
2. 2 局部创面治疗与护理 局部创面处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彻底清洁足部, 如果溃疡面深, 有脓性分泌物时, 可用3%的双氧水冲洗创面, 再用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然后, 视创面大小分次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如患者疼感明显, 可应用康乐保清创胶和银离子敷料来逐步溶解坏死组织, 同时也可配合使用康乐保泡沫贴贴敷创面吸收渗液, 必要时放置引流条引流分泌物。初期感染重、创面分泌物多时, 可每日换药1~2次。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新鲜肉芽开始生长时, 可减少换药次数, 2~3 d换药一次。如果创面肉芽生长不良, 可涂疮疡灵粉, 促进组织再生。嘱咐患者卧位时间断抬高足部, 促使静脉回流。保持足部清洁, 穿宽松鞋袜, 注意冬季足部保暖。
2. 3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多存在焦虑、沮丧心理,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 多和患者交流。特别要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疏导和耐心细致解释,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向患者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4],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4 健康教育 (1)饮食管理是控制糖尿病“五驾马车”当中的一项基础措施, 住院期间要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既保证了机体营养需求, 又避免了血糖波动。应向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因为长期高血糖可使下肢组织产生营养障碍, 导致缺血性坏死[5]。(2)让患者改掉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赤足行走等不良生活习惯。(3)每天用温水泡足部, 水温不宜过高, 以38~40℃水温为宜。泡脚时间不超过20 min, 保持足部皮肤清洁, 脚趾间皮肤保持干燥[6]。(4)每日检查足部:足底可用小镜子帮助观察, 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裂、胼胝、擦伤、水泡等。(5)避免赤足在室内外行走, 穿棉质、透气性好的鞋袜。每次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6)不使用热水袋等取暖工具取暖, 以免出现烫伤。(7)皮肤干燥者, 泡脚后涂护肤膏。(8)避免过多活动, 并选择平坦的场地。糖尿病足危害很大, 如果不重视, 可能引来截肢之祸, 给患者带来终生遗憾。
3 总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全世界每年约有550 万例行肢端截除术, 约占全年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50%[7], 糖尿病足病程长、愈后差、花费高、危害很大, 多数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缺乏, 出现了糖尿病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往往在家自行处理, 使病变进展很快, 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更多的患者掌握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 及早采取防护措施, 做好自我防护, 发现足部异常, 及早到正规医院治疗和护理, 从而使他们远离糖尿病足带来的危害。近几年来, 我们科不断探索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 统计住院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 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疗效显著, 提高了治愈率, 降低了截肢率, 避免了患者更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建芳.15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吉林医学, 2012, 33(15): 3318-3319.
[2] 廖二元,赵楚生.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
[3] 叶任高, 陆再英主编. 内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59.
[4] 钟俊娥.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2, 33(26): 5812.
[5] 谢彩芬. 糖尿病足的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11):144.
作者简介:武素芳(1962-),女,大专,主管护师。
糖尿病病人在治疗中,由于治疗不当或者饮食失节.急性感染等因素,而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既往死亡率较高,继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积极补液疗法以来,抢救成功率已大大提高。我院自2008年以来共收住糖尿病患者361例。其中合并酮症酸中毒的47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现将治疗与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35-73岁。文化程度文盲-高中,职业工人、农民、干部。
2 治疗
原则补充生理盐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补钾等。
2.1 补液:补液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由于酮症酸中毒常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量和速度视失水程度而定。如病人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快。在2h内补1000-2000ml。以便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血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临床症状,调整补液量和速度。一般第一个24h应补液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10000ml。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者,快速补液不能有效纠正者,应补胶体溶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由于治疗初期血糖浓度已很高,不能给葡萄糖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速效胰岛素。
2.2 胰岛素治疗:通常0.1U/ kg/h的胰岛素开始应用。然后,根据血糖及酮体的监测,及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在胰岛素的应用中要防止血糖下降过快及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可静脉点滴,当血糖浓度持续在11mmol/L左右,尿酮体转阴.尿糖(+)时,改为皮下注射。停静脉点滴前1h,先皮下注射,一般为6-8U。以防血糖回跳。直到症状纠正后,改为常规治疗。
2.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节.以及精神刺激.疾病的应激状态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使血糖更进一步增高,酮症酸中毒更加严重。所以要针对病因对症处理。
2.4 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轻症病人经上述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不必补碱。当酸中毒严重,经过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可给于小剂量的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酮症酸中毒病人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钾。如治疗前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开始治疗时即应补钾。头2-4h通过静脉补液,每小时补钾约1-1.5g。如果病人尿少或无尿,应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并结合心电图.尿量调整补钾的量和速度。
2.5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a. 心血管系统:补液过多过快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失钾或高钾时,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降低血糖过快或血糖太低时,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休克或猝死。血液浓缩凝血因子加强时,可引起脑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b. 脑水肿。c. 急性肾功能衰竭。d. 严重感染和败血症。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f.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g. 其它:如急性感染.胰腺炎.急性胃扩张等。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观察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详细记录液体的出入量。如病人出现高热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于药物和物理降温。
3.2 建立两路畅通的静脉通路,一路补液,另一路小剂量给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有治疗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可使血糖稳步下降。在胰岛素治疗阶段应注意抽取胰岛素的量要准确,并及时监测各项指标,如及时留取血、尿标本,动态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等,并根据测定的指标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补钾。注意标本的采集要准确,避免在输液同时同侧采血,采取尿标本同时,要嘱患者排空膀胱的残余尿液,以免出现假阳性。尽可能地鼓励患者进食,对进食少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适当输入含糖的液体,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的剂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3 严密监测血糖、酮体和电解质的变化,血糖和酮体可每2h测一次。电解质可1-2h测一次,根据它们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和补液速度。
3.4 预防继发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日用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和地面擦拭两遍。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长期保留尿管的病人,对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消毒两次,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每日取尿液一次送去做尿分析或遵医嘱。
3.5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全身皮肤每日用温水擦拭1-2次。保护受压部位和骨隆突处。保持被褥及床铺整洁、干燥。
3.6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进食,减少液体的补充量。避免因液体输入过多而引起的并发症。
3.7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同时观察口腔及粘膜的变化,以防口腔感染或溃疡的发生。
3.8 保暖:经常触摸患者的四肢末端,特别是双足,必要时加盖衣被。DKA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末梢循环障碍。保暖能改善周围循环。应每日用温水泡双足,并按摩四肢和双脚。
3.9 心理护理:因DKA病程长,病情较重,大多数病人容易产生悲观、孤僻、烦躁不安、厌世等情绪,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多关心、安慰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及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护理。 首先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顾虑。使病人了解病情及发病机理,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给病人讲解此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很高,多数病人对治疗报有信心,能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希望达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患者掌握应有的知识,认识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平时如能积极治疗,坚持糖尿病个体饮食疗法,定时做血糖.血钾.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治疗,是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生活规律,对生活充满希望。
3.10 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知识,把糖尿病知识制成老百姓易看、易董、易接受的电教片和小本子,在医院、下农村、到街道进行宣教。给病人讲解药物一定要长期、规律、足量用药。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成份,不能暴饮暴食、坚持日常监测和到医院定时检查。消除不良因素,严格控制体重,消除肥胖,少抽烟饮酒。做好自身保护,避免感冒和各种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时间治疗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77-01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通过细致地教育与指导,能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用药时间准确、及时,能使药物发挥充分的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3]。
糖尿病的时间治疗与护理很重要[4]。如口服药,磺脲类须饭前30 min服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应在饭前5~20min服用,这两种药物均作用于β细胞,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其作用机制不同,故时间有差异[5]。饭后服用主要指二甲双胍类药物,由于这类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故宜饭后服用。饭时服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其可竞争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从而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其他经口服用的还有中药汤剂、胰岛素增敏剂。另外,注射胰岛素更应守时,一般应为饭前30min[6],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后即可吃饭,基础类的甘精胰岛素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注射。监测血糖时间也很重要,有测空腹的、餐后两小时的、糖耐量试验更是把时间精确到分钟。锻炼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途径,每天锻炼应在餐后一小时开始,每次锻炼30~60min。每天进餐应定时、定量、定餐,时间治疗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很重要。
1 研究对像
本研究对象均为南通市中医院糖尿病患俱乐部成员,他们为2009年~2010年部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和两年来一直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共64人,其中男32人,女32人,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5岁,所有患者按参加活动到达时间的早晚顺序编号,奇数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文化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所有均接受。
2 方法
2.1 调查方法
对干预组患者加强时间治疗和护理的宣传一月后,对所有患者在用药、监测、锻炼、用餐的时间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
2.2 问卷调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题如下:(1)根据个人用药不同是否在餐前、餐时、餐后规定时间内服药。若是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胰岛素种类的不同,短效人胰岛素是否注射后30min后用餐,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否注射后即可用餐,中效和长效的胰岛素与进餐无关,但是否在固定时间注射。(2)是否每周坚持锻炼3~5次,每次持续30~60min。(3)是否进餐每天能定时、定量、定餐。(4)是否定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若四个问题均为“是”即为依从性好,否则不佳。
3 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时间治疗和护理相关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组依从性好的占78%,对照组依从性好的仅占47%。
3.2 影响治疗时间依从性的原因分析
用药、监测、锻炼、进餐时间的遵守,也是合理用药的标准。影响时间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1)患者年龄较大,记性不好。(2)用药品种多,易混淆。(3)患者对时间治疗与护理认识不够。(4)碍于情面,特别是聚餐时,不愿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定时、定量、定餐,耽误了治疗。(5)炼意识,推脱工作忙、家务忙。(6)近期身体很好,不到医院检查。
3.3 干预措施
针对影响糖尿病患者时间治疗与护理的相关因素,笔者对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如下:
3.3.1 帮助老年人养成定时用药、进餐、散步及监测的习惯,将药放在固定、醒目的地方,瓶签上的字要大、清楚,并用闹钟或备忘录提醒。
3.3.2 向患者耐心解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时间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反复说明并让其掌握、自觉遵守。
3.3.3 向患者强调定时监测的重要性,因为血糖偏高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
3.3.4 锻炼对血糖控制影响很大,让患者制定一个锻炼计划,让患者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锻炼。
3.3.5 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进餐时,应在到点进少许干粮,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终生病,往往需要终身地治疗及生活干预,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时间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房亚琴.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07-108.
[2] 赵志芳.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89例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2):1178-1179.
[3] 贡爱军.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 黑龙江医药.2010,23(6):1063-1064.
[4] 沈方娥,何海丽.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09, 16(5):9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