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27:21
序论:在您撰写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01-02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拉动发展、激发社会创新热情的重要手段。每年,我国高校都会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而真正能够投入市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却非常小,这样就造成科研成果的大量浪费。而且,中国毕业生人才丰富,但创业者严重缺乏,创业成功率低,这不仅造成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利用已经形成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大学生创业,将会是一条新型的创业道路。
2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探索分析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可以知道,对于愿意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20%左右,然而到最后真正投入创业中的大学生只有2%左右。学历越高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比例往往越低。根据统计,高职本科毕业(2013届)的创业比例为3.3%左右,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3%左右。因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创业人数比例下降的最终原因[1]。
1)资金不足,缺少启动资金。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创业时在知识、人才、技术等方面要比普通的创业者有优势,但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薄弱的环节。大学生由于创业资金匮乏,即使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或创业想法,都很难实现创业梦想。
2)创业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一是专业技能低,二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专业技能调查的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2%)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般,甚至有少部分学生(24%)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较弱,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比较好。有关研究也提出,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能力不足[2]。麦可思创始人指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时往往集中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性很小的领域,即‘所创非自己所学’。”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时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从而造成创业的专业技能低。对于自我认识能力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初步创业,缺乏经验,从而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导致最终选择创业的人数少。
3)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据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报告显示,29.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创业团队而失败,25.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项目而失败[3]。很多成功的企业家J为,组建创业团队时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要选择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踏实、为人谦逊的创业者。在现实中,很多创业团队往往是由一些要好的大学同学组成,每人出一份钱,合伙创业,但是这样的创业团队往往都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缺乏行业经验,加之缺少明确的分工与定位,使得创业团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高校面临的科研成果无实际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不可否认,科技成果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75%来自于科技的进步。针对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结果的调查研究显示,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左右,而我国才30%,相互之间巨大的差距应当引起重视。2005年1月,清华、北大、复旦等20所学校联合完成关于“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我国的高校研究成果有6000~8000项,而投入市场进行应用的不到10%。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进行实际应用,将会导致科研进程的恶性循环,缺失市场的推动作用会导致科研领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4]。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另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较为薄弱,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种原因。科研人员主要的精力在于对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上面,而科研与市场之间有一定的屏障,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引导,将会导致科研成果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评价,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进一步地阻碍了科研成果发展的可能性。
3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解决思路
建立创业共同体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化困难等种种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从而导致高校的创新能力尚未结出丰盛的创业成果。
基于以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体制机制,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大学生依托实验室既有的高科研成果来创业,将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技术创新优势,开展富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一条新路。
创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存在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低、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等问题,并且单纯地由教师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科研转化意识淡薄等问题。于是通过构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并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来达到同时解决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的创业实践平台中,其中促进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创业”的研究思路,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大学生实际创业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所做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对其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索。通过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医疗卫生产业合作,采用工程手段与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许多临床医疗面临的难题。根据构建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高科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可以看到,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促进创业,一方面能够推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附加值。
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创业能力低是导致创业难、成功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师生共同创业与高科研成果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创建北工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由学生与指导教师组成创业共同体。通过建立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研究师生共同创业的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创业共同体内部计划性地开展内部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及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做出指导,维持创业共同体的成功运行。
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创业教育系列培训和实践平台“双引擎”,打造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创业系列课程培训。这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了解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开设创业难题解答课,以及在实践中邀请有经验的本领域中的创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创业经验,能够很大地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制度的“双保护”建议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超强的创业能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国家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法律信息服务,增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政策,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等一些长效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解决,将是一条上至方针政策、下至师生参与的,全社会都要参与行动的长远道路。
6 创业共同体所得到的经验成果
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创业团体,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建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业共同体实践模型中,本科生获得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已经成立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制作基于该项目的空气净化产品,得到多个净化器协同工作完全自动净化空气的成果转化产品。
7 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证明,通过依托具有转化潜能的高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来推动创业的方式是大学生创业的一条新路。大学生以自身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进行创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模式的技术含量,推动创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本课题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北京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生共同创业模式,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推进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学校在医疗健康领域产业孕育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M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87-89.
[2]李娅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通信作者]*谢雁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Tel:(010)64014411-3302, E-mail:
[作者简介]张雯,硕士研究生,Tel:18810465641,E-mail:
[摘要]目前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若干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科研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标准化是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该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旨在为今后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成果;技术规范;转化;路径探讨
1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政策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各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等,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向标准转化的转化率非常低,以201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统计数据为例,科技部当年共登记科技成果51 723项[1],与51 723项科技成果相对应的是2013年共计制修订标准1 691项,其中指定1 211项,修订480项[2]。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科研成果产出多,但是转化率低。
就中医药而言,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例,截至2012年,通过中医药学科资助的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5 146个,资助经费约达15.080 7亿元;其他资助还有来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项目等若干类别经费的支持[3]。反观中医药标准化进展,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医药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27项,行业或行业组织标准471项。虽然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中医药相对于其他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科研单位等相关研究机构,往往局限于为了发明而发明,为研究而研究,并未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大量的改进和转化,为能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科研成果往往停留于“实验室”的初级阶段,致使众多本应对中医药推广与传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服务社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束之高阁,难以实现其应用的自身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亟需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和方法
科学研究、标准和成果转化三者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成果转化是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具体转移和应用于生产的实践表现,不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样,各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也集中在把当代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竞争上,因此科研成果只有经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的支持[4]。
当今社会,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总理指出,“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标准不仅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5],而且能够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语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一项技术标准被国际标准采纳,往往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6-7]。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8]。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科学计划不断革新以及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中医药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中医药标准化,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达到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贸易条件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促进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资源转化为产业,文化和经济优势,保持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应用地位。同时,标准也是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不符合本国标准服务和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的利益。我国虽然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堡垒己不在,但是技术堡垒仍然存在,例如,2004年欧洲的《传统药品法》案的颁布就是为了阻止中草药进入欧洲市场设立的门槛。因此中医药标准化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国家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对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只有吸收借鉴当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用标准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药学才能与时俱进。
3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
3.1标准的涵义及分类
技术规范属于标准的一种,国家标准GB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给出了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并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按照标准的要求程度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10]。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序。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指南:给出某个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的文件。
3.2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界定
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是指从科研成果的形成开始,到形成基于该成果的技术规范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跨越了2个系统即科研系统和标准化系统。从标准化的角度看,它包括了将科研成果纳入到技术规范的所有标准化活动;从科研系统来看,它是将处于转化中某个适当阶段的科研成果将技术规范的形式固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手段[11]。
然而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够符合转化为技术规范的条件。从标准的概念不难看出,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因此每个标准都应当界定出其适用范围;其次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而且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某些一次性出现的事物由于其偶然性,不需要制定标准,某一方单独使用的文件也不一定要制定标准;只有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而又反复出现的事物,为了规范它,才需要制定成标准[12],因此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内容必须符合具备以下特性:①其内容必须具有适宜于制定为重复使用或者共同使用技术要求的性质,这种性质对于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生存来讲不是必须的,但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进一步的推广时至关重要的。②同时应当具备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内在要求指的是科研成果需要符合一定的成熟度,先进性,应用价值及与政策的协调性等等,如果科研成果的实际状态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其不具备可转化性;外部条件指的是行业内或者领域内有制定该技术规范的需要,具有推广的必要性,才需要将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和梳理,转化为技术规范。
3.3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具体步骤
3.3.1遴选科研成果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现状部分不难看出,目前在中医药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然而标准的制定数量是有限的,追根溯源,在于哪些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标准以及如何转化目前缺乏相关的方法[13],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 [14],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准则和条目。
判断一项中医药科研技成果是否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要考虑以下2个基本准则:第一,可行性,即该项科研技成果是否具有转化为标准的基本属性,例如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能够重复利用;是否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人员基础;在该领域是否能够达成一定范围的共识,并确保该项技术规范与当前已经的或者正在研制的技术标准之间保持相互协调、没有重复。第二,必要性,即通过对该项科研技成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认为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这是确保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具体评价条目见表1。
在必要性的遴选条目中,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成熟度是判断科研成果是否具备转化潜质的先决性要素,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析该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时间、范围大小、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是否在中医药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设立该条目的原因是,因为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因此只有中医药领域内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并且在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的科研成果才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否解决中医药领域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是指该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之后可以解决行业领域内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科研成果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与同行业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先进程度,并考察是否可以带来共性问题的解决。
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体现科研成果价值的第2个特性即表现为经济性,因此设立了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对于评价应用及开发类科研成果尤其重要,所谓的经济效益自然指科研成果可能带来或者已经带来的经济价值,即科研成果转化后将其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带来的间接和直接的经济效益[15],对于中医药科研成果而言,主要表现在是否是中医药市场发展所亟需,该条目是通过分析该科研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大的利益,则推广的价值就大;科研成果是否可提高中医药市场的竞争力指的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后对于中医药市场增收,增效的直接贡献和对于国民经济带来的间接贡献,预期的经济效益越大,提高中医药市场竞争力越强,则越需要转化。
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其一表现在科研成果是否符合人类的安全,文明和伦理道德准则,因为有些科研成果的先进性、成熟度和经济价值很高,但是违背了人类安全、文明和伦理的原则,是需要被禁止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其二表现为是否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属于中医药在卫生领域内应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后,能够切实提高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该项科研成果才具备转化的必要。
运用共识会议法对前期遴选出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论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进行完多轮专家共识会议之后,根据专家共识会议的结果,确定技术规范的转化方案。
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新工作项目提案建议书,填写完成后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办公室,履行报批程序,收到正式批复后批准立项。
3.3.2确定技术规范制定主体
明确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对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至关重要,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具备在中医药行业内,处于该领域领先并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资质,才能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规范后起到推广和应用的促进作用。
3.3.3组建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
3.3.3.1遴选原则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由临床医生、药学学科的人员、临床方法学方面的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及标准制定人员等多学科人员组成。人员有资深老专家、专家、临床一线医师、药师、科研研究人员、方法学研究者等,分布在老、中、青3个层次。负责起草的工作组积极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吸纳各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既往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3.3.3.2工作组组成由临床专家、药学专家、方法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中医药行业管理者及卫生行业管理者等资深专家组成,对技术规范的制定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和总体督导。撰写工作组又分为文献检索小组和起草小组。由具有临床、药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的人员执笔撰写技术规范;由具有中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及较好外语水平的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评价。
3.3.4系统收集相关材料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补充相关材料,具体包括:广泛收集与技术规范相关的专业文献及相关科研成果,与技术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编写工具,《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相关规则与指南;从而节省技术规范编写所需的时间。
3.3.5起草技术规范
3.3.5.1撰写技术规范讨论稿基于文献检索小组检索的所有相关材料,并且广泛征集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的使用各方比如各级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技术规范的讨论稿。
3.3.5.2撰写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为了使技术规范更具公认性,召集技术规范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技术规范讨论稿进行专家论证,以期讨论稿进行修正完善,撰写工作组对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细致的推敲和反复讨论。
经反复讨论之后,运用由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白殿一教授主编的《标准的编写》一书中附录6中的“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及使用指南进行编制,使编写的技术规范符合GB/T1.1规定的标准要求,形成征求意见稿。
在标准编写时应当注意,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描述准确、规范是制定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标准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的,它对语言描述的要求特别苛刻,标准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尽可能的简单,明了,易懂,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措辞,一是要清楚的表达信息,一是不容许出现异议。标准文本的表述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用词禁忌模棱两可,防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具体可以参考GB/T1.6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
3.3.5.3技术规范意见征求在形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之后,需进行必要的内部验证,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公开,网络,问卷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完成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之后需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和研究处理,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于未采纳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对于技术规范进行了重大修改的,应当再次征求意见。
3.3.5.4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根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对意见进行逐一认真分析后,再进行意见的汇总处理,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
3.3.6审查、批准、出版、复审
由于技术规范的审查,批准,出版及使用和复审,均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行为,因此仅需按照其流程具体操作即可。
4讨论
在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时,遴选具备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对于技术规范的转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原则和条目。然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探讨,迫切需要进行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评价系统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价,更好得确定应当重点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项目。
然而大部分标准化的学术论文目前都还停留在对标准化工作的初级探讨、经验总结及具体标准的讨论方面,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转化路径深入研究很少,使得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支持的中医药科研计划从立项到科技成果产出,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批准,是两条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过程链,很多中医药技术成果中亟需形成标准的内容未能进入我国的标准的制定程序中来。科研院所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标准,更缺乏这方面的有效经验,造成了大学研发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加之我国僵化的科研体制管理模式,立项专家往往忽视科研的应用性,容易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因此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资源的整合,系统梳理科研进展及成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加大科研成果向中医药标准转化的力度,真正体现科技创新对于中医药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3年度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2013-11-26.http:///web/detail1.aspx?menuID=11&contentID=1011.
[2]国家标准委. 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布[EB/OL].2013.http:// .cn/news/20131219/119658.shtml.
[3]郭春莉,付强.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模式探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8):1850.
[4]石骥,傅良韬,文军,等.注重科研管理,加强成果转化[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5):534.
[5]Pat Picariello.A global standards strategy by industry for industry[J]. Standard News, 2002(5):57.
[6]高晓红,丁日佳.标准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4(1):48.
[7]丁日佳,李翕然.技术标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系统论[J]. 世界质量与标准化,2004(1):37.
[8]郝素利,丁日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96.
[9]宇文亚,韩学杰,史楠楠.中医药标准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3)∶445.
[10]白殿一.标准的编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1]柳成洋,丁日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理论及方法[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12]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 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3]柳成洋,于欣丽,尹彦.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分析方法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41.
关键词:科技成果;实践教学;成果转化;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时代,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任。科研成果作为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结果,既是师资队伍素质的标志,也是体现学校水平的指标。虽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为人们所高度重视。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似乎也远没有受到重视和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科研是教学的底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在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因此,产生了众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这为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现代集成制造与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研究方向上,多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在教授的带领下,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以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成功实施了“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信息化制造综合实验”、“机械装备控制综合实验”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必须引入新的实验设备。而目前在科研中采用的仪器设备既先进又精密,价格也相当昂贵,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了保证一定的受益面,如此高的投入,目前对于教学实验往往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寻求另外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我们在建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中,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发挥智力优势,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首先,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科研过程中设备创新的经验,以投入少量的经费起步,通过自行开发实验设备和软件,完成实验设备的初步建设。然后,将实验成果和实验设备在其他的高校推广和应用,将所得的效益作为进一步的投入,完成高水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例如,我们基于现代集成与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自行开发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系统”,以10万元为启动费用,到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拥有20台套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室。开发的实验设备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国际同类实验设备,其价格仅为它的30%,并已经推广到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6家单位应用。同时,由于设备自行开发,为今后实验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改进提供了方便。
一、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只有在创新的模式下才能使实验效果有基本的保证。我国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型多于创新型,模拟型多于实战型,限制型多于自由型,单一型多于综合型。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这一主题,同时要促进目前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些努力和有益的尝试。这里简要介绍实验教学新模式的设计。
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其技术和研究方法先进的特点,在实验模式上以综合型取代单一型,以自由型取代限制型,创新型取代验证型,实战型取代模拟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次序性和连续性,突出先进技术、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创造了条件,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又达到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下面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开发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是在现代集成和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综合实验。该实验系统首先强调的是机、电、信息技术一体化,不但将机构学、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四个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整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同CAD、CAE、虚拟现实、信息化技术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实验系统包括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设备,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变速机构、滑块机构、丝杠传动机构、传送带、行星减速机构、龙门式机械手、笛卡尔教学机械手、物料自动识别与自动化装配系统一套、自动化立体库实验系统、通用控制单元、网络视频系统、集成控制平台、专门的实验系统网站等。依据该实验系统开设了24小时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课程。在实验开始安排4小时的课堂教学,其内容的重点并不是相关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引导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突出的是实验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进行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可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机械机构的创意组合,传感器元件、PLC、交直流伺服控制、变频器等控制元件的综合应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开展人机控制界面、计算机网络通讯、远程控制等提高实验。整个实验系统设计,在知识的融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在系统组织上可以将基本的零部件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还可以方便组合,灵活方便。同时也可以进行分布式控制,由一台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多个单元,形成递阶式控制模式。克服了实验的单一性和验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可充分体验机械设计、装配,电气设计与接线,控制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写等实际操作过程。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3.系统按照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在实验项目组织上可按照实验目的和时间的不同灵活组织,可伸缩性强,适应面广,不但可以应用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业余科研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4.突出了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引入,采用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和视频监控、无线网络、掌上电脑和基于OPC技术的集成控制等技术。
二、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场,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研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观念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人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研人员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研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因此,一旦开发成功某一项科研成果,便走向技术保守,成果拥有者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有时即使进行有偿推广,也总是在关键步骤上实行技术保密,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缺乏科研、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目前的体制难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整体实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使得生产部门急需的科研成果又无科研单位研制开发。
3 高校科研成果的先天不足
一方面是高校科研课题自身存在缺陷。如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项目为主,主要侧重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的论证,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论文、并不求出技术产品。而横向课题虽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最具市场应用前景,但结果应用面过窄,针对性太强,除委托单位使用外,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自选课题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因缺乏资金,亦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会实用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它们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内部,除了有较强的研究机构外,一般还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还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经营机构缺乏、缺乏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贸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中介服务的缺乏,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也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项科研成果的产生及转化应用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他们的付出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应给予适当的待遇。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研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待遇偏低,科研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员划到二线、三线范围,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贡献大小而以工龄长短作为标准等,这些做法,不但使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伤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二、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中,教学、科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科研转化,却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而将后期转化置之脑后的状况。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成果理论的先进性,而且要更重视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即转化的可能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之后。将高校科研成果与经济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高校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让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础研究占有同样的份量,从而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转化的积极性。
2 着重培养建立科研转化的专职队伍
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研转化工作的队伍。队伍由那些既懂业务,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同时还要为高校已产生的或正在产生的科研成果开拓市场,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
3 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在我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旺盛时期,高校应当成为企业追逐项目成果的主要对象,曾有一段时期是“不怕筹不到资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项目”。但事实上,目前高校可供转化的项目成果严重供不应求,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和对国民经济有深远影响的项目成果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帐率严重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增量远远低于企业的需求增长,成果的成熟度标准低,有重大转化价值的可供成果减少,实际可用的高新技术成果短缺。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匮乏即是高校经费到账率低的瓶颈。因此,高校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经费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 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科研成果转化是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活动;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持续发展的需要。医药行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高标准、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一方面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高校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成果数量多、转化效率低、项目推广难”,已成为长期困扰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重大难题。
1.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研究平台、技术水平、管理体制、评价机制、资金投入、市场运行等众多方面,整体转化效率低,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四个脱节。
1.1科技研发目标与医药市场的需求相脱节
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研发来源之一,但医药类科技成果要想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就必须具备应用价值,具有现时可用性。目前,医学院校的科研活动主要瞄准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从立项到结题均由科技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对于市场或医药企业的需求考虑不多。由此决定了医学院校的科技研发目标偏重理论性、基础性据统计,高校科研活动注重文献调查,忽视专利和市场调查[1]。使研发出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医药企业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上、下游衔接困难。
1.2科技评价体系与社会经济的要求相脱节
科技评价体系往往对科技研发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采用的科技评价体系主要以研究项目的级别、科研经费的数额、的数量与质量、科技成果获奖的等级等为基本指标,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评价体系中体现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使得医学院校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发现、轻发明,重水平、轻效益”的现象,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1.3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相脱节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效益性、成熟性与实用性,中试阶段作为研发和生产的中间环节,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医学院校的科研经费额度一般仅够维持实验室阶段研究,难以满足中试需求,而中试经费一方面难以纳入科研活动范畴得到科研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也难以纳入企业生产活动,从而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其中试资金处于科研经费和企业生产性投入之间的“真空”地带,高校产出的大量科研成果尽管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却难以进入中试阶段的检验,成果成熟性的不足限制了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和市场的通畅性。
1.4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的投入相脱节
科技成果进入市场通常需要经历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主要阶段,发达国家对成果的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者的经费投入之比一般为1:10:100,而我国的比例约为1:0.7:100[1],这使医学院校的许多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投入的脱节,难以实现医学院校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的“无缝隙”对接。科技成果缺乏“孵化”过程严重制约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医学院校成果转化困难的“瓶颈”
目前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转让给医药及相关生产企业,或者以技术为生产要素,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上述转化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操作,操作困难的“瓶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的合作信心
企业追求的是“短平快”项目,希望科技成果是拿过来就能直接用于批量生产,能在短期内获得利润并收回投资的项目,对投入大、风险大的一些创新成果并不青睐。而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往往缺少“孵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是实验室产品,技术转让后企业仍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解决技术从实验室转向批量生产所面临的各种中试环节及工艺技术问题。此外,对于医药产品,成果“孵化”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高额投入、长周期的“孵化”,增大了企业承担成果转化的风险,影响了企业投资的信心。
2.2企业投资的目的性
一些企业把科技成果转化当作圈钱的手段,利用医学院校先进的科技成果,申请国家各类基金,或采用证券行业的理念来运作风险投资,炒作企业概念。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投机,其结果只能使许多具有良好产业化潜能的科研成果“胎死腹中”。而研发方为了重新利用该成果,往往只能支付更高的费用进行“赎回”,不仅造成成果转化半途而费,延长了转化时间,更增加了高校与企业间的不信任感。
2.3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判断能力
我国当前多数医药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仍较薄弱,由于医药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受让企业很难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掌握和不断改进引入的科研成果,而当研发方实现成果转化后,技术售后服务的积极性降低,这也将增加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难度和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减弱。拥有了高技术不等于拥有了高利润,企业必须有能力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期进行准确判断,才有可能实现与高校的双赢目标。当前,许多企业由于对国内外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和趋势缺乏了解,片面追求高技术,在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时,无法对科技成果的预期收益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影响了投资信心。
2.4院校承受风险的能力
企业通常采用“交钥匙”的合作方式,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这种方式周期长、限制多,增加了院校作为研发方的风险,使其在与企业合作时顾虑重重。而在具体转化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繁杂的法律纠纷和许多无法预见的预算外开支,也使得合同履行步履维艰。
3.医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方向,提升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科研工作应该坚持“顶天立地”的方向。所谓“顶天”,就是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高水平成果;所谓“立地”,就是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科技问题。医药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医学院校产出的科研成果既应瞄准前沿,不断提升整体研究水平,更应立足实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高校科研人员也应摆正位置,更新观念,从过去的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强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2完善应用研究的评估体系,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质量和动力保障
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办法,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重视成果被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程度,更适合于基础研究,而对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还不能充分体现其实用特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估体系,重视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以成果转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和衡量标准。同时,通过政策转变,引导科研人员改变固有观念,提倡科研为社会服务,鼓励高校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质量保障和不竭动力。
3.3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性
医学院校在科技开发工作中,对具有创新性思路和良好应用前景的项目,应采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促进院校与企业的结合,研发目标与市场的结合,资本市场与成果技术的结合。通过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争取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早期对接,加强“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促进其产业化。资本的早期介入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院校科技成果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准确判断成果的市场潜力;资本的早期介入还可以弥补院校研发经费的不足,缩短科技成果的成熟期,有利于加速成果早日走向市场、产生效益;资本的早期介入也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较高的转化收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以及“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均衡技术、资本、市场三方的利益与风险。多元化和社会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的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解决信息资源条块分割,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是解决医学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关键。
3.4建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提高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高达40%~50%以上,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创了“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科研人员定期与企业代表交流,了解其需求。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还邀请科研人员担当顾问,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正是这种有效的对接、转化机制,使斯坦福大学近30年来的知识产权收益高达5亿美元[3]。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众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不仅充分发挥了院校在技术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发与商业化生产的衔接,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力条件[3]。这种“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科学内涵。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高达40%~50%,其原因与科技成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政策环境不完善,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密切相关[4]。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体制不完善,合作模式不合理和缺乏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认为医学院校,首先应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其次是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险投资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医学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走出困境,推向市场,从而提升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成果有效转化,获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克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设与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2]麦均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7(5):73-77
[3]任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05-27
[4]刘京丽.关于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93-94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赵圣文(1976-),男,山东临沂人,铜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7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60-02
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2011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成果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才能发挥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既有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具有大量的前瞻性、创新性的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教育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整体转化率很低,只有10%左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既使如此,这些完成转化的项目其收益和规模也不尽人意。很多科研成果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转化,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证书中, 因而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些问题也长期困扰我国高校科研发展。
二、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搞科研就是为了发文章,发文章是为了晋职称,晋职称是为了个人能取得更大利益。他们关注的是科研经费的多少、项目影响的大小、能否出名,通常重视的是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和新颖性,而忽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经费稀缺,成果成熟度不高
科研经费的缺乏几乎是所有大学遇到的共同问题。尤其自然科学类项目,需要买设备、做实验等,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项目投入的时间也较长,能否取得回报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许多高校不愿承担风险,投入过多的资金,以至于成熟度高的研究成果较少,而成熟度和可靠性不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成果相对较多,这也是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
成果转化属于高风险的活动,很难从商业渠道获得资金,而高校自有转化资金缺乏。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以政府的资本为主体也建立过不少风险投资公司,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风险投资的回报体系,政府不愿把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成果转化。资料显示,在美国,至少有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过风险投资的资助;而我国,风险投资仅占23%。
4、知识产权流失较严重,缺少利益保障机制
很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有的不知道如何申请专利,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获取专利保护,更不能合法地产业化。知识产权对创造的激励作用、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这对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非常直接的负面影响。
5、企业的需求动力缺乏
高校大部分成果不是来自企业需求,而是来源于政府的纵向项目成果。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条件落后,喜欢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而不愿作先期投入,不想承担风险。不愿对市场潜力大的、技术先进的、但尚不成熟的项目资助作进一步开发研究,而宁可出高价引进成熟但已面临淘汰的技术成果,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6、科研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作用缺位
纵观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政府都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统一的组织协调,因此,政府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被严重弱化,并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科研机构内部的一系列改革也相对滞后,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成果的转化工作。总之,科研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政府作用的缺位,使高校大量的成果游离在企业和市场之外。
7、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
技术转化中介服务是实现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由于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使得高校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未能实现有效地转化,从而也影响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三、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涉及从国家到地方、从体制到机制、从方式到办法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1、高校要充分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在经济与科技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今社会里,科研的核心已不在仅仅追求成果的先进性,更要追求成果的商业化,追求为经济建设服务。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面对经济社会变化以及高校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高校领导层以及科研管理人员都要提高对成果转化的认识,抛弃那种“搞科研是为了,是为了评职称” 的错误理念。高校领导层应当把成果转化工作放到一个较高的战略高度去考虑,并为成果转化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十二五”期间,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化水平,是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环节。
1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综合运用计划等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发展
设立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计划,建立对科技成果所有者和转化实施者给予重奖的制度等,改革科技计划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推动企业成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承担主体。据了解,目前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企业产学研技术联盟达到535家,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沈阳、大连、抚顺、盘锦等市每年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资金超过科技计划资金总量的60%以上。
1.2 创新观念和作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辽宁省先后创建了中科院沈阳技术转移中心、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7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以沈阳、大连两大技术交易市场为主体,带动全省各市技术交易市场实现融合共赢发展,组建了辽宁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初步建立起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1.3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化效果进一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省本级财政投入各类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近3亿元,引导100亿元的各类资金投入产学研项目,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3000多项,完成产学研合作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4000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逐年稳步提升,仅以中科院系统为例,2010年其在辽宁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03.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位。
2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和能力不强
一是吸呐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动力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摆脱外延式简单扩大再生产的路径依赖,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二是吸呐科技成果的技术能力不足。201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4.4%、1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创新文化和观念落后。许多企业不愿意承担风险进行博弈,很多好的项目因此流向省外。
2.2 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与能力有待引导和提升
一是科研评价偏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观念淡薄。院校在科研评价上以学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对应用技术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热情不高。二是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院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三是部分科技成果难以满足产业化的要求。很多院所“生产”的成果通常只是科学形态知识或是实验室技术,在技术层面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还需继续研究
攻关。
2.3 社会金融体系和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
一是社会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辽宁省产学研投入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来自企业和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少,省会沈阳只有各类风投机构38家(天津市仅2006年底就达68家);私募股权基金起步较晚,全省只有两到三家私募股权基金,且规模都不大。二是科技中介组织发育不够成熟。三是科技中介人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省财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市、县(区)要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型骨干企业要提高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三是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更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设立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股权转让、股权融资、上市等办法,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3.2 提升企业参与动力和能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对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进行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理念,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和社会投资方向。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院校设立长期合作专项经费,探索形成以技术入股、利润分成、销售提成等为主要合作形式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研发机构或研发平台。实施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力争用4年时间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选派千名科技人员担任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辐射带动5000家企业发展。
3.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服务机构建设,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大力加强高新区孵化器、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等创新体系建设,引进重大项目和国际知名企业与研发团队,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金融上进行创新和试点。三是完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技术市场。四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洽谈对接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平台。
4 结语
针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在动力和能力不强,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与能力欠缺,和社会金融体系和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提升企业参与动力和能力,以及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的对策建议,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朝阳.试析政府资助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法律调整[J].科学学研究,2010(4):530-534.
[2] 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79-87.
[3] 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22-27.
[4] 陈志刚.张维华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2(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