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27:20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分析和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26-01
1 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的主要来源
1.1 对市场调研的不足
电力工程具有资源占用量大、市场回报滞后、工程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在电力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这也是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视的环节。只有了解市场的变化,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招投标的可靠性、有效性、时效性[1]。然而,就当前对市场调研的情况来分析,整体调研工作做得不好,市场调研缺乏全面性,甚至忽视了市场调研对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重要性,造成一些项目立项不准、错误的问题,致使资源浪费、亏损的现象发生。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发现,电力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市场调研不足而造成电力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招投标市场缺乏规范性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招投标活动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竞争的行为[2]。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竞争行为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就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招投标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在垄断的地位,使得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其中的串标、陪标等不良问题时有发生,不仅违背了电力工程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也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的竞争秩序,不利于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顺利实施。
2 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特点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引发这些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风险因素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3]。由于招投标工作环节多、流程繁杂,导致电力工程招投标面临多方面风险。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实施,应积极做好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对招投标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全过程的特点,电力工程本身具有周期长、经营活动长等特点,而在任何一个经营活动的环节都有可能引发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也将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从招标准备、投标、开评标阶段的控制来规范招标采购的质量,严格按招投标法律法规履行对提出招标采购项目的需求计划申请、逐级审核需求计划、批复计划、以及对项目招标准备阶段(招标需求计划、招标方案、招标文件、投标资格等)的管理。做好风险的预防、发现、揭示、解决等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风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2)众所周知,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大多是人为因素所引发的,会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造成一定的风险,致使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工作人员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控制管理的主角。因此,要避免工作人员的原因而引发工程风险的问题,培养全员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名风险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管理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根据招投标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业务指导书,成立专门的招标及监督机构,统一管理项目招标采购,规范项目招标采购工作。也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和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强对项目招标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实现项目招标采购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3.1 合同风险分析和管理
合同是电力工程招投标实施的主要依据,合同的拟定也可以说是法律文件的依据,也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在起草合同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上对每一条合同条款进行详细斟酌,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4]。对合同的风险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草拟合同必须采用严谨的语言。从某个角度上看,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合同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索赔的效率,因此,通过完善的合同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合同中存在的争议、疏漏、歧义等问题。因此,在草拟合同时需要用严谨的语言来对合同进行表达,由项目管理部门起草标准合同文本并定期修订,经法律等部门审核后印发使用。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就合同中未尽事宜进行修改和补充,切实有效地确保合同草拟的准确性、有效性。
(2)合理选择合同的计价形式。在选择电力工程招投标合同计价形式方面,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内容以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计价形式和计价类型,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合同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固定价合同方式主要应用于工程量变化不大、施工条件较好、施工工艺成熟、风险量较小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风险的合理分配。在以往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尤其是在合同拟定的过程中,合同拟定的不合理条款经常会引发一些纠纷,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5]。因此,作者认为,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合同风险分析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风险。电力工程合同中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优能力或是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损失的一方来承担,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合理转移,有效避免风险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带来的影响,确保电力工程的有效实施。
3.2 施工技术风险分析和管理
在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还涉及到施工技术风险,而且施工技术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后期施工质量,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6]。以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缺乏对整体工程的考虑,而且,所选择的施工技术过于传统,缺乏对施工技术的创新,造成电力工程的索赔风险、工程变更风险增加,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现阶段由于业主对电力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极为重视,对施工方案的分析论证也会更加严格,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中,应注意施工技术的风险管理,主要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需求,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更适合该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因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合理而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将施工技术风险降至最低,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应用施工技术能够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3 设计技术风险分析和管理
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进行设计,并且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设计技术则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关键,设计的质量、内容和深度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因此,设计技术是开展招投标工作的先天条件,在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技术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在设计电力工程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明确电力工程招投标中的各项因素,再根据各项因素对电力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剖析。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开这些风险因素,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避免设计技术风险的发生,同时,对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招投标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才能有效提升电力工程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 应金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其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4(5):140-141.
关键词:少生化;规模化;经营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在少生化和规模化的教育竞争市场中,经营风险成为了每个民办独立学院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对民办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除经营风险及其影响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是无法做到的。因此,研究如何降低经营风险,进行经营风险管理对于民办独立学院非常重要。
一、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的内涵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强调的是风险表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风险对象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狭义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负面影响。本文中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的定义主要是指狭义的经营风险。
对于民办独立学院来说,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引致损失产生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预期收益损失。民办独立学院的经营风险因素分为财务风险因素和非财务风险因素,财务风险因素主要是指资本结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非财务因素主要是指人力资源风险、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市场竞争及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风险。
二、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一)财务因素分析
1.资本结构风险
教育部26号令颁布的《独立学院管理和设置办法》第二条规定指出:独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性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颁布的办法中明确提到独立学院办学的资金来源是非国家性财政资金,缺少国家性财政资金投入的独立学院一般都需要举债经营.当下独立学院的竞争已经从师资力量等软件竞争延伸到学院建设规模等的硬件竞争,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学院基础设施的建设,这让独立学院本来紧张的资金流更显压力,只能进行大量的借贷来维持发展,债务资产比例较高,承担着到期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债务越多,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规模扩张让高杠杆独立学院的资本结构风险系数增大。
2.应收账款风险
独立学院当下面临的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少生化的困境又威胁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为了增强竞争实力和降低少生化的负面影响,独立学院近些年都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以增强自身学院的实力,为在少生化冬天来临之前准备弹药。以实际培养成本为定价标准的独立学院学费相当昂贵,很多学生进入了独立学院学习但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缴纳学费,虽然国家有一系列的贷款措施,但是这部分贷款和独立学院整体的学费相比,比例比较低,这导致了独立学院在规模扩大过程中学生欠费比例不断地提高,很多学生甚至恶意欠费,独立学院应收账款风险不断扩大。
(二)非财务因素分析
1.人力资源风险
教师是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力量,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改革和研究的中坚。民办独立学院在当前规模化的形势下,需要大量的优秀师资力量。但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在教师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像事业编制问题、户籍问题、职称问题、收入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等都困扰着民办独立学院的教师,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他们就无法安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导致优秀教师流失。
民办独立学院除了师资流动性比较大之外,教师的配置结构和培养机制也不健全。第一,教师配置结构方面,在规模化驱动下,民办独立学院热门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教学班级扩容的速度很快,同时一些相对冷门专业学生报考的人数相对比较少,专业选择导致的教师资源配置出现厚此薄彼的倾向,大量非专业教师充斥到专业教学队伍中,不利于教师梯队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第二,独立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普遍偏低,助教讲师层面的教师占大头,无法引进中年高级职称的教学学术骨干,教师队伍维持在低水平的层面。第三,在快速扩张条件下,民办独立学院需要大量的专业师资力量,学院本身有的教师无法满足需要,学院又舍不得投入来进行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能聘请大量外部师资来弥补,这导致对外聘教师的依赖程度加大。
2.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
民办独立学院的设置往往是校企之间的合作,按照市场模式来进行运作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企业出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资金的投入,学校出品牌、师资和管理团队。但是企业的市场盈利性本质和学校的社会公共性本质导致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经常会出现分歧。企业希望尽快地回收成本,想要迅速的扩大招生,减少教育教学成本,希求在短期内就实现盈利;学校则不希望快速的扩张,希望稳步的前进,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来扩大招生规模。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可化解,从而容易导致合作的破裂。这种灾难性危机事件风险容易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不欢而散,甚至会出现合作破裂的风险。
3.市场竞争及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风险
随着少生化趋势的明显,独立学院之间的竞争日益的激烈,而教育产品和教育模式的同质化让原来就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同质化的竞争让独立学院每年承受的损失非常巨大,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但无法提升学院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反而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迷失了方向,不断被边缘化,最后丧失市场竞争力而破产。
三、民办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管理
(一)财务因素风险管理
1.降低债务存量,控制债务增量
民办独立学院的资本结构风险主要来源于负债比例较高,还本付息的压力大,所以,加强民办高校资本结构的风险主要就是降低还本付息的压力,控制债务风险。控制民办独立学院的债务风险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管理:一是控制现存债务的风险,二是控制新增债务风险。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民办独立学院要多渠道的筹措资金来还债,通过盘活资产来增加收入;严格财务预算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在财务预算范围内的项目尽量不批;民办独立学院要清醒头脑,明确学院的规模定位,不能无限制地扩张来增强竞争力,要把学院竞争力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来;独立学院要制定明确的还债时间表和还债规划,按时按量的来减少债务;设立专项的还债基金来用于每年的还债。
2.加强学生的欠费收缴工作,降低呆账、坏账
独立学院要制定严格的学费收缴制度。通过进行严格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来科学的区分那个是真正的家庭而产生欠费问题,那些学生是恶意的欠费。通过正确的区分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措施,家庭贫困的学生学院要通过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方式来帮助其完成学业,增强其自立能力,确实家庭非常困难的,学院可以考虑减免其部分的学费。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欠费的学生好好学习,通过获得学院的奖学金的方式来归还部分的学费。对于有能力交学费而欠费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让其认识到拖欠学费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鼓励其尽快的缴费;进行教育还恶意欠费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联系家长。各个系部要成立相应的小组来做好欠费的收缴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于各个系部的经费预算结合在一起。
(二)非财务因素风险管理
1.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培养自身的教学学术骨干团队
民办独立学院要努力为学院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民办独立学院要充分的与当地政府沟通,尽力的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职称、编制、户籍等问题上对学院教师倾斜;要加强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给教师的发展构造上升通道,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找到归属感和事业心;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开发和培养,注重与学科建设相配套的教师梯队建设,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获得更高的学历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工作来形成自身的教学团队,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减少对外教师的依存度,减少因为外在教师流动性过强而对独立学院教学形成冲击的风险。
2.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
独立学院的办学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不能把学校当企业办。所以,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必须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独立学院的日常管理要通过教授委员会来进行,而不是董事会或者理事会来进行。教授治校有利于独立学院始终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教授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解读,对于如何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有着相当的认识,只有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发掘他们的潜力。教授治校有利于学院的民主和学术的自由,防止行政权力的侵袭。民主和学术自由是教师成长的沃土,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氛围中可以减少因为疲于应付行政应酬而降低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可以在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氛围中熏陶自身的人格品质和思维自由度,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授治校可有效抑制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降低财务风险。少生化趋势让很多独立学院希求通过不断的扩大招生来做大学院,他们信奉大就是强的理念,但是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和学院规模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的产生各种财务和非财务的风险,给学院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稳定因素。教授治校更注重的是教育的本质即人的发展,而非经济逻辑。通过确立教授治校,办学质量优先的理念,可以有效地化解因为校企合作破裂而导致的灾难性危机事件产生的风险。
3.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凝铸核心竞争力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彰显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挖掘独特性要素来实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依托母体资源的优势,第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依托母体的优势主要是依托母体的师资优势和学科优势来发展形成独立学院自身的优势。独立学院往往成立时间比较短,缺乏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借助母体学院的师资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通过聘任母体学院高质量的教授团队来担任学院的院长、教学管理副院长、学生管理副书记、各个系的系主任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师可以让独立学院在短期之内支撑起完善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体系,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生稳定等;通过复制母体学院的优势学科,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科体系的建立。母体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建设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这种方式可以让独立学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个比较高起点的学科发展基础。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第一是学院的科研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地方经济献言献策,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第二是学院要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独立学院要为地方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不断的提升地方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他们的业务知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企业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这种互动有利于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独立学院可以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形成自身的本地化特色。
四、总结
民办独立学院在少生化和规模化的形势下,面临的经营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合理的分析经营风险中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可以加强独立学院对风险的敏感性,有利于民办独立学院进行经营风险管理,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南论坛,2006(2).
[2]完颜弟.独立学院专职师资优化建设研究:人力资源视角[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陈颖.民办高等教育经营风险分析及其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民办教育研究,2007(5).
[4]马晓春.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理念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4).
在中职中专学校中,税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涉税业务的进行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对其未来利益可能带来的损失。中职中专学校税务风险主要存在于两方面:其一,学校因为未纳税或少纳税,而面临的补税、罚款甚至影响声誉的风险;其二,学校没有应用相关优惠政策而承担过多的税务,缴纳过多税款。中职中专学校税务风险分析与管理就是对涉税业务的相关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评估相关问题的不确定性。
1中职中专学校税务风险分析
(1)票据的不合理使用。很多相关业务人员由于对相关法规没有全面的认识,自认为不开具税务发票就不需要纳税,这使得他们在某些经营服务性收费中,不使用税务发票,转而使用其他的票据。在中职中专学校中,所使用的票据大多属于财政票据,非税收入票据以及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等都是财政票据。在过去,中职中专学校的收费业务大多是采用往来款票据,并且将之作为成本费用列支依据。目前,这种票据已经被取消,其使用范围也大大缩减,更无法作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中的法定依据,这也让相关单位所使用的票据变得越来越符合标准。
(2)科目设置不合理。中职中专学校中涉税业务是近几年才开始增多的,学校由于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常常会在科目的设置上出现问题,会计核算出现偏差,不符合标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中职中专学校中,涉税收入的会计核算科目并不集中,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界限模糊,科研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中既与应税收入相关,又包含免税收入,相关人员很难结合应税收入来计算应交税费。其二,中职中专学校应该根据经营性收入和支出的情况设置两个会计科目,用于核算学校在各种经营活动中具体的收支情况。然而,当前许多中职中专学校的经营性收入和支出并没有单独列出会计科目,而是笼统地并入其他收入和教育事业支出中,这让相关科目的核算工作变得更加难以进行。其三,在中职中专学校中,往往没有根据税收种类进行更加细致的科目划分,这使得不同种类的税款无法明确区分,后期对于相关税务的检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涉税业务的处理也会因此而难以保证准确性。
(3)缺乏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在许多中职中专学校中,税务的相关工作是由学校财务部门的箱关工作人员分散执行的。税务发票的领购缴销、税费的计算、纳税工作等都是划分给多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来执行的。这就让学校的税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无法统筹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分别独立进行,会让税费的检查、计算等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税务工作的分别进行,会让税务的相关优惠政策无法有效应用,进而导致多缴费的情况出现,损害学校的经济利益。
2中职中专学校税务风险管理方案
(1)优化税务风险管理环境,贯彻落实诚信纳税方针,积极主动纳税。目前,大多数中职中专学校都采用校院两级管理,收入与部门和个人利益直接相关,有关部门在纳税时很容易会对部门和个人利益造成损失,由于很多人并没有一定的纳税意识,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会对部门的纳税行为表示反对。所以,为了促进有关部门依法纳税,学校应当积极为工作人员开展税法知识普及工作,增强相关人员的纳税意识,落实诚信纳税,让依法纳税成为主动,创造良好的税务管理风险环境。
(2)制定税务风险管理计划。在中职中专学校中,税务风险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展开纳税工作;第二,统筹管理各个税务工作;第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税务的相关会计核算;第四,按时缴纳税款;第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税务相关档案资料的保存工作。学校的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作用,积极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互动工作,制定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计划,依法纳税,充分利用税法的相关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款,强化税务风险管理。
(3)配备专职税务管理人员。在中职中专学校,校方应当为税务工作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根据税务工作的需求,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建立高效精密的工作系统。在构建这一系统时,首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准则;然后组织相关人员对税务风险进行定期的识别检测与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税务工作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信息采集中心和反馈机制。此外,还要保证税务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优秀的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防控管理
事业单位运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其不能够实现财务预期收入,使得事业单位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因此应该注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因为许多不确定的原因,使得经济活动中会出现实际销售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符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在事业单位中相对少见,一般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企业中,但是现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这样便与现在的事业单位体制出现了冲突,这样事业单位大大的增加了遇到资金问题的可能性,而正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足以及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不足才引起了资金问题。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缺失是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此事业单位在运作的过程中涉及的负债、筹资问题比较少.当前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无法实现财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这就会使得财务资源造成浪费,也使得事业单位无法更好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目标。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债务风险
近年,许多事业单位因为投资强度较低,便举债扩大生产,结果资产负债率变高,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使还本付息变异常;更因为不科学的项目论证以及缺少货款风险认知等是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不断增加。
(二)支付风险
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各项事业发展经费支出的需要,财务负担较重。此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各种挤占项目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现象,事业单位由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深化开展和部门预算不断改革,使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金支付之间的矛盾更是突出,因而,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为了确保收支平衡,财务会挤占和占用公共经费来弥补财务的资金缺口。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存在着一定的支付风险。
(三)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无法发挥监督这一重要工具的作用.这就容易出现信息泄露、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等诸多情况,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应该注重监管机制的建立。
(五)道德风险
在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过程中,财务人员额道德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在财务人员的选定方面,目前并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所以财务人员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偏离了财务管理制度,甚至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一)风险意识欠缺
事业单位一般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大多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工作。在国内,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他是政府职能的延伸。事业单位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只要有活动,必然存在风险,然而,现在的许多财务人员的枫逍异世较为缺乏,因而,事业单位有关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特别薄弱。
(二)政府预算约束较弱
此前,受大环境影响,财务风险几率不断扩大。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性源自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有导向管理作用。但事实上,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外部高速发展的诱惑,片面发展,使企业中的负债经营占据了主导思想,从而造成隐形的赤字预算。这种管理层失误造成的风险现在应该是风险防控的重点。
(三)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科学性的缺乏
从当前看,我国的许多财务管理者在财务决策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往往是凭经验做决定,这样就会是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因而导致事业而单位资金的浪费,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给事业单位造成极大的风险。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
(一)建立健全资金的管理制度
要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必然要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应针对事业单位具有收入特殊性的特点,建立仅仅管理制度,编制现金预算,解决财务收支在数量和时间上的不平衡,提高资金会用效益和财务保障能力。事业单位一定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控制好基本支出、收入、分配政策,做好资金节流,以便盈余结算,用来弥补基金亏损。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管控整理
在财务活动中,不只有客观因素的存在,更有主观意识的存在,所以财务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并且培养财务人员在专业技术上的能力和检测财务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分局预测性的解雇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从而控制风险。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在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审核的基础上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设置量化指标,分析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对一些问题进行预警处理,使得内部风险监控系统拒不健全,以便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更完善的监督,将财务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总之,当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便是财务风险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该具有财务风险管控的意识,使得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更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事业单位高速、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一、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析
(一)信用担保机构本身产生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及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不完善性都可能引起担保风险。
1、 担保机构体系规划能力低导致的风险。表现为:担保能力低,不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失去凝聚力;效益与成本无法均衡,过高的企业费用率,使担保机构刚成立时,就面临倒闭风险;担保机构对担保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低,增加了代偿损失可能。
2、 操作失误产生的风险。表现为业务人员对担保业务不熟练或经验不足,造成操作不当,或对担保对象判断不准,担保条件把握不严或违规操作造成担保资金损失。另外业务人员故意违规操作或暗箱操作导致出现代偿损失。
3、 犯罪风险。表现为:内部犯罪,如内部人员贪污,侵占挪用担保资金、收受贿赂、、以保谋私、使信用担保机构蒙受损失;贷款银行骗保,造成担保损失;担保从业人员与受保企业、贷款银行相互勾结套取贷款或担保、使担保资金受损。
(二)来自中小企业的风险
中小企业的风险是指受保企业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1、 信用风险。我国的经济运行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社会信用严重缺失,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正常的信用关系被扭曲。“债务人是老爷”,“欠债有理”等现象在社会经济活动比比皆是。由于整个社会信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对借款人或被担保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严格的惩罚制度,信用问题和道德风险呈日益恶化的趋势,不少企业没有还款意愿,有的企业即使还得起债务,也拖欠不还,甚至千方百计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逃、废、甩、赖”债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甚至一厂多套账目,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合同关系中不诚信行为、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等也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商誉。不良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环境,给信用担保带来了潜在风险。
2、 经营者素质和竞争力风险。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文化层次低、经营素质不良,表现为管理上独断专行,项目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由于经营者素质低,企业整体实力差,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脆弱使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其所面临的竞争力风险与经营风险明显增大。
3、技术和市场风险。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人均固定资产装备为204万元,仅为大企业的24%,其结果是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后劲不足,无长远的技术优势,技术风险突出。另外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加大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
4、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担保谈判中有明显的信息优势。隐瞒经营信息或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使信用担保风险进一步增大。
(三)来自政府部门的风险
1、政府部门的不适当干预。由于担保机构大多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政府作为审批人、出资人,其行为明显地影响着担保机构的运作,通常会以行政命令指定担保形式,直接干预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活动,将信用担保资金变为中小企业的救济金或第二财政,严重影响了资本金的安全。
2、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不稳定性。财政资金的投入是担保机构实力扩张和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地县(区)级担保机构成立的财政承诺资金大多不能到位,导致担保机构无法继续运作。另外政府无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也会使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摇摆不定。
(四)来自贷款银行的风险
贷款银行对象选择是否正确,贷款操作是否规范,也直接影响着信用担保资金的安全。如果贷款银行出于转移贷款风险的动机而有意放宽贷款条件,或放松对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使本来不应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进入信贷行列,势必给信用担保机构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同样,如果贷款银行将贷款安全性寄托在信用保证上,不如实履行信用担保关系中的义务与责任,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随意放贷,或者以贷谋私,违规操作,甚至银行与企业相互串通,提供虚假信息,共同骗取担保,则担保机构同样会遭受巨大风险。另外担保机构承担100%的连带责任,也使得来自银行的风险加大。
(五)来自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风险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政策,银行的服务对象,大额贷款也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加上证券、债务市场基本上没有对中小企业开放,使得中小企业,特别占绝对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社会环境中奋力抗争。虽然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并鼓励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但《促进法》中并没有就担保业务的具体环节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1995年出台的《担保法》虽然对保证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运作中,担保机构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对担保人的权益保护也过于笼统。除此之外,部门出台的法规也主要针对国有集体企业,难以对我国所有中小企业提供规范的有约束力的法规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担保业的健康发展。
(六)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保前判断、解决中小企业风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没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支撑,中小企业难以健康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也就难以实现良性运作。因为,通过一些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撑、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服务,能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与决策水平,帮助其对症下药,摆脱困境,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除了10个试点城市,大多数地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残缺不全,还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同时,又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资金的安全。
二、建立健全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
担保机构销售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得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可分为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内控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补偿机制四个方面。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1、保前风险预警管理。即然担保机构销售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风险主要来自受保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等。其对风险管理应延伸至保前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并作为信用担保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支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而引起财务支出困难,也是信用担保出现的典型风险形式。由于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因,银行与担保机构一般不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作为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依据。担保机构可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①资本金。由于银行贷款对单个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的年度规模控制在资本金的10%以内,因此评价分析受保企业的资本金实力具有现实意义。②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长期投资和流动资产是企业经营实力的体现,也是判断企业信用能力的重要依据。③负债。合理的负债是企业得以扩张经营的重要保证。重点关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及行业或同类企业平均值、或有负债的规模。④收益风险控制。近二年企业收益应不低于同类企业的平均值,同时关注企业近二年的费用变化是否有异常及可能的原因。⑤现金流量。企业稳定、长期充足的现金流量是其还款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首先必须核实企业具有在贷款期限内产生足以偿还贷款的净现金流量。⑥其他因素。同业商会、同类企业、消费者对受保企业的了解、评价是保前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同类企业通过同业商会或与受保企业日常交往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如经营者的社会信用、行业中的威望、企业近几年业务增长情况、企业和经营者违纪记录等。如发现经营者有故意逃债记录或赌博陋习,应坚持放弃提供信用担保。
2、保中风险预警管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担保机构对保中贷款风险预警还没有引起重视。据笔者走访几家商业银行和一家担保机构后发现,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对保中贷款风险预警管理几乎是空白,导致这种现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银行方面。客观上担保机构承担100%连带责任,即使出现代偿,银行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损失,主观上银行认为保中贷款风险预警管理太烦琐,又花费人力物力,即使出现财务风险,也缺乏运作手段。因此,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规范贷款担保和贷款合同条款,发挥各自在不同方面获取信息的优势,及时交流信息,可防患于未然。如果信贷企业擅自改变用途,把贷款用于还旧债,或用于其它投机活动,或反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时,银行、担保机构都应及时通知信贷企业提前归还贷款,另外,从保中风险预警管理中反映出企业在财务、人事、经营管理、银行账户上的不良信号,也可为银行、担保机构对该企业的下一轮贷款是否给予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建立风险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信用担保机构为确保担保业务正确且有效实施,对组织与人的相互有效协调、制约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与方法。
1、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组织机构的控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转,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对总经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跨部门设立评估组、加强对贷款担保项目的保前管理;设立审查组,(审查组成员由部门、股东代表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即建立评估组――审查组――总经理的贷款担保三级管理制度。
2、 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如深圳市中小信用担保中心的做法,项目审核实行A、B角制,审核过程分初审和终审二次上会制、限额审批制和定期核查制、评审委员会核准制和专家会审制;保后跟踪管理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后检查措施,要求项目经理定期到被担保企业调查和了解情况,按时填写保后检查记录,一旦出现不良信号,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完善相关制度的设立。如担保限额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业务报告制度、离职审计制度、反担保制度、目标预警制度等。
(三)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风险分散机制对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是非常有效。通过担保债务的风险分散,使得每笔担保的金额减少,从而降低担保债务发生代偿损失的概率。风险分散的办法主要有:一是增加股东、担保金的户数,扩大受保面。二是控制对单个企业担保债务比例,即单个企业的年度担保债务,不能超过担保资本金的10%,单个企业担保贷款放大倍数控制在3-5范围。三是切实落实有效的反担保措施,要求受保企业提供合法有效流动性强的资产以抵押、质押等方式作为反担保,如提供信用连保,还应和法人代表无限责任反担保相结合。银行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按受保企业的信用等级,银行承担20%-30%的责任,担保机构承担70%-80%。
(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关键词:输气站场;风险;应急管理
0.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膨胀导致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人们在能源的使用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天然气的出现和使用不仅缓解了能源枯竭的现状,并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它还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1. 天然输气站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其中的输气站场的安全生产和运作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但是在天然气输气站场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操作不当,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天然气输气站场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对其正常运作造成了威胁。其中有如下问题:
输气站场地在开始设计初由于设计理念以及以往的技术发展水平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状况,造成施工建设出现了问题,例如输气站场的布局没有考虑到城市建筑规划的长期发展,将场地建设在待开发区,因此几年之后居民逐渐落户,输气站场就会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威胁。以往的天然气站场中的设备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发展过程中有些设备技术,如:快开盲板对过滤分离器的控制技术,如今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些产品的性能不能满足如今的需求。针对输气站场的较易发生的火灾灾害,场内一般会配备灭火消防器材,但是因为长期没有使用,或者是没有得到常规性的检修,因此这些设备会出现老化,在遇到火灾状况时,会造成危险。
由于天然气公司是近些年内投入运营的,因此在管理制度制定方面还没有完善,操作规章制度也是在试行阶段,在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下对天然气输气站场的风险评估管理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措施计划就不够详细,这也给输气站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另外因为缺乏安全措施和体系,当输气站场发生危险时会给人员和公共财物造成极大的损害[1]。
天然气公司招聘的工作人员多是高等学校毕业学生,对于实际的天然气输气站场中的操作知识不够了解,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引发危险的情况。同时因为缺乏危险情况下的应急指导,在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无法排除故障,也无法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所以在公司招聘新员工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训练和应急措施训练。天然气公司的检修人员对控制输气站场的风险控制有很大的作用,对设备的周期性检修和故障排除能力是检修人员的工作。但是很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对于新设备中新问题处理能力差,也有天然气公司对这部分工作人员数量工作内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这都导致了输气站场存在风险性。
2. 天然气输气站场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价的方法种类有很多,在我国运用比较广泛的评价方法是定性评价法[2]。定性评价法主要评价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工作人员其中还包括生产所处的环境等导致风险发生的宏观因素。定性评价法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因此其方法也是较为科学的体系。其中有:安全情况检查表法、专家探测观察指导法、实际生产中危险形势法以及故障发生后的后果评定,另外还涉及生产可操作性的研究评定。
这种评定方法中根据设定的监测对象细化监测内容,将测得的内容进行打分,根据之前制定的分数标准,可以划定测得的该系统安全等级。参照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积极控制。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容易被掌握使用。但是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限于人们的水平,在制作监测细则制定时往往会忽略重要的因素,并且在评定过程中也会受到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影响,导致评定结果不够客观,从而影响到应急措施的采取。
3. 天然输气站场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的应用得当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应急管理措施只要建立在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结果的科学系统分析上,针对问题的预防以及发生后控制事故大形势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手段[3]。
天然气泄漏是天然气输气站场中易发性的问题,气体泄漏之后容易造成人员中毒以及发生场内爆炸,因此对于天然气泄漏的情况应该做好应急处理。造成天然气泄漏的主要原因 有:管道设备穿孔破裂和密封失效。
在泄漏时被及时发现且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应该关闭供气阀门并动员工作人员关闭火种;根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器测定天然气泄漏浓度以及泄漏位置,做好标识,并拉好警备线,避免误入;及时报警;消防车赶到时,禁止消防汽车进入天然气扩散区域,消防人员的动作要谨慎,主要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对可能会发生的着火爆炸工作做好准备;在天然气扩散中可能会遇到的火源处,布置好水枪,应对火灾问题;抢修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戴好防毒面具对设施故障进行排除并及时修复。
天然气输送站场发生意外停电会对生产中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也要加强停电应急管理措施实施。停电发生时要紧急启动预案,立即报告领导,启动备用电源给站内供电。减压站由备用电源向场内核心部门输电,其中包括消防仪器表、紧急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使供电能够保持3小时以上的核心设备工作。另外要加紧电源恢复工作和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尽快恢复运营。
4. 结语
将天然气推广到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工程。但是人们在享受天然气带来便利的同时,天然气输气站场存在的风险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因此加大对输气站场的风险评估,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朱智钊.浅谈安全评价[J].四川兵工学报.2011(3)
关键词:抵债资产;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82-03
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在清收、化解不良资产,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时,因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而且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债权人与债务人(包括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者因债务纠纷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债务人(包括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折价抵偿债务的行为。近年来,抵债资产经营管理作为各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保全措施,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抵债资产自身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发现和规避风险仍是各商业银行在抵债资产管理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抵债资产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抵债资产经营管理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收取阶段、保管阶段和处置阶段。相应地,抵债资产管理就面临着收取风险、保管风险和处置风险,这三方面的风险共同构成了抵债资产管理风险。
1 抵债资产的收取价值大大高于其可变现公允价值,价值背离严重是当前收取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收取风险发生过程分析,可分为来源于外部的收取风险和来源于内部的收取风险两大类。来源于外部的收取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1)借款人或担保人故意隐匿资产状况,以低值和可变现能力差的资产抵偿贷款所形成的风险;(2)借款人或担保人用于抵偿贷款的资产产权不清所形成的风险;(3)借款人或担保人重新抵押资产所形成的风险;(4)借款人或担保人虚假破产故意逃避债务所形成的风险;(5)借款人和担保人抵债资产市场价值变动较大所形成的风险:(6)借款人和担保人发生经营困难,用于抵债的资产可选择性差所形成的风险;(7)中介评估机构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所形成的风险;(8)借款人或担保人恶意利用以物抵债作为逃废银行债务或变相牟利的手段所形成的风险:(9)法院或仲裁机构相应判决和仲裁所形成的风险等等。
来源于内部的收取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商业银行内部故意放弃现金回收权以物抵贷所形成的风险;(2)疏于对企业财产调查仅凭企业提供的财产实施实物收贷所形成的风险;(3)选择抵债资产失当所形成的风险:(4)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道德失当所形成的风险;专业知识不足所形成的风险等等。
2 抵债资产的可变现价值的降低或消失,保管费用的不断增长。是抵债资产在保管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从造成风险的形态上区分,可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有形风险主要体现在因管理维护不当,被非法占用。随着时间推移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等原因导致的抵债资产可变现价值降低或者消失所形成的风险;无形风险主要体现在因长期不能变现而导致保管费用的不断增加。抵债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越来越不足以抵偿贷款所形成的风险。日
3 处置抵债资产过程的复杂性,是抵债资产在处置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风险。目前各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绝大部分采取拍卖的形式,只有一部分采取协议转让和出售等其他处置方式。以拍卖方式处置抵债资产虽然能够体现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而且可以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尽可能地避免暗箱操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不免面临着多种风险,具体有“假拍卖、走手续”形成的道德风险,拍卖机构与竞买人恶意串通所形成的风险。拍卖机构选择不当形成的风险,拍卖过程人为操控的风险,缺乏足够竞拍人开展竞拍形成的风险等拍卖过程本身的风险。同时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还要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和其他各类风险。
二、抵债资产风险存在的成因
从抵债资产经营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收取风险、保管风险还是处置风险,都与抵债资产自身固有的特性、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密不可分。
1 从抵债资产自身固有的特性来看。首先,抵债资产涉及范围广,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资产都可以用来抵债,而每种资产都有自己特殊的品质和属性,而这些附着在物质上的属性多种多样,其固有的风险也纷繁复杂。银行所经营的业务不可能涉猎方方面面。银行工作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各抵债物的属性。对有些风险认识不清、估计不足,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和手段也难免全部到位。其次,多数抵债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很难公平定价或变动弹性较大。在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客观上为一些借款人恶意采用“以物抵贷”方式逃避债务提供了方便,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损失。
2 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来看。银行缺乏应有的管理抵债资产的经验。抵债资产经营和管理只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金融业务,各家银行尚未对抵债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形成一支经营和管理抵债资产的成熟的专业队伍,还处在边实践边总结阶段。同时,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的防范紧紧依靠银行自身很难做好,需要社会许多行业和部门的合作才能很好地控制和化解风险。
3 从社会意识来看。不能否认,当前在政府部门、法院和老百姓心中,银行是“财大气粗”的同义词,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出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和保持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和法院往往倾向于借款人而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同时,部分银行内部人员也基于同样的考虑,怠于行使权利,从而错失挽回损失的时机。此外,商业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时相关税费过高,甚至于部分借款人的欠缴税费也强加到银行头上,都加大了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风险。
三、抵债资产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完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抵债资产管理制度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一是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银行债权。严厉打击通过虚假抵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业管理与监督,规范中介机构服务行为,建立科学规范的资产评估体系。提高抵债资产估价的合理性;三是大力发展资产交易市场,扩大资产信息宣传推介能力,为抵债资产处置提供管理和交易信息平台,在提高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同时,力争减少处置成本,谋求抵债资产变现价值最大化。
2 严把抵债资产收取关。严格控制抵债资产的接收,强化现金方式回收贷款。对信贷资产最大限度实现现金回收,尽可能避免实物收贷。一是银行信贷人员要随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特别要掌握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在企业尚存在现金流动的情况下,选择适当时机收回现金:二是当借款企业确实存在以现金偿还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要积极向保证单位追索。追索的第一选择仍然是现金:三是当借款人和保证人必须以物抵偿贷的情况下,做好提前介入工作,算好费用成本与价值贡献的经济账,在确保能够产生超值或快速等额价值转变的前提下,确定收取方案。使抵债资产收取工作真正成为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时效、转变资产管理形态、实现价值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