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6-16 16:27:12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第1篇

一、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职业判断概述。新会计准则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会计职业判断则成了焦点中的焦点,因为准则中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某些判断的标准,这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不仅需要会计人理念的转变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故很多人称会计职业判断为新会计准则的精髓。会计技能本身就是一个经验和判断的问题,我们接受的专业教育和基础理论并不是十分深奥,但是要将这些东西运用在实务操作中真正的考验便随之而来,这正是成为优秀会计人员的难点所在。

职业判断,顾名思义,由两部分组成:“职业”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准则知识以及从事该职业所经历的专业工作经验;“判断”是对某种未知事物做出的某种答复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简言之,职业判断就是专业人士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专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包含四个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是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会计人员业务处理过程中还应坚持合法性原则、公允性原则与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原则。

2.会计信息质量概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然而我国当前大量存在无视会计准则或规范来变质对外会计报告的现象,甚至出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大面积严重失真,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表现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带来的经济后果是不同的。

1.会计原则的选择。会计实务复杂多变,对一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以及是否应单独披露等问题,准则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会计专业人士作出判断来选择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相对应的会计原则,依据会计准则实事求是的确认、计量、报告或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保证财务报告中的每项指标都会在原始记录中有所体现,做到有理有据。同时也应着重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判断能力,若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形式不相一致时,应注重经济实质,这就要通过专业分析和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是反映和控制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技术手段,它通过资金运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加工后发出信息,使之变成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不同的会计方法会导致会计信息与会计对象之间的重大差异。日常经济业务所包括的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核算,资产的期末计价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的披露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会有很多种。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过程就是一个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3.会计估计的运用。在会计实务中,经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对具有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判断,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未来事项的发生时间及影响予以估计入账,这些事项都必须通过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个人的会计工作经验、业务技能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和计量。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及坏账损失的确认,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残值率的确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以及如何判断或有事项并对其做出表内确认或表外披露的处理等。

由此可见,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相关。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的话,对会计事项及业务发生过程中运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判断的比较准确的话,就能恰当的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情况,为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反之,如果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弱,业务素质不太高,就会在业务事项发生后进行职业判断时出现偏差,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给投资者和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错误的决策。

三、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

第2篇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信息质量;物质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同样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文化环境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发展。会计文化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会计文化是作为人类社会智慧结晶的全部会计理论、会汁方法和会计成果从狭义上说,会计文化主要是指会计价值观或会计哲学观。把握会计文化内涵的关键是把握其层次结构,按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路,会计文化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次:

1、会计文化的物质层:主要是指为履行会计工作职能而必须具有的一系列物质条件和技术体系,并不涉及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会计价值观念等问题,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区别而产生重大差异,因而具有一般性。

2、会计文化的行为层:相较于物质层这个最外层,行为层可称为会计文化的浅层。会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最终体现在会计从业者的具体行为之中,它是会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求的外在表征。

3、会计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涉及会计管理的制度规范及其组织体系,具体包括合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机构组织方式、会计教育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从业者行为准则等要素。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文化的精神层:这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层,其基本内容就是会计价值观,主要包括会计的意识、精神风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这是整个会计文化有机体的灵魂,是会计文化的决定因素。

会计文化既然是会计和文化结合的产物,所以,影响会计和文化的因素都会制约会计文化形成和发展,比如政治和经济制度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会计教育因素等等。

一、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而会计文化的总体构成包括会计准则,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对于会计信息而言,它的生产标准和检验标准就是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在会计文化中提供的是一种企业行为,并非会计人员个人行为,此外,由于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即使他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但对准则制度存在理解上瓶颈,同样也会产生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因此,生成环节的质量控制应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优化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着手。而会计文化中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内在情感,是会计工作者在会计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内在会计职业道德意识。

二、会计文化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

在中国的会计文化中,追求用价值观念来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利用企业内部亲密、微妙的人际关系来平衡企业人员的工作,避免内耗。然而,过分讲求和谐,追求一致,也形成了我国会计文化中长期不要原则,一味讲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结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利用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来反映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们的共同希望。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尤其是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在会计文化环境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已成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而高质量的会计文化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或者预测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会计文化物质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我国会计文化物质层相对国外来说比较薄弱,财务核算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财务决策电算化这三项工作,在会计工作中还未普遍,这就导致会计失真现象屡屡发生。

2、会计文化的行为层及精神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文化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一味讲求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结果。受强大的伦理文化影响下也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强调搞好内部、外部‘平衡,侧重于人事关系的处理,使得业绩平平,甚至会导致人治代替法制的状况。当一名会计人员去审核一家公司的年度报告时,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把这项工作如何做好,而是会想如果认真检查会有什么后果,马虎过去又有什么好处。而对于被检查方来说,自己拿出的虚假会计信息如果得到确认的话,不仅小集体的利益可以得到保护,而且领导还可以得到奖励和提拔,因此,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十分严重,这就说明我国对会计文化行为层和精神层培育的还不够。

3、会计文化的制度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我国会计规范是通过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由政府来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介入到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会计人员完全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据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上,强调全国高度统一,包括会计科目、会计报告的内容与形式等均高度统一,同时注重稳健性在信息披露上。制度层中所包含有会计准则,而会计信息是会计准则的“产物”,会计准则不仅直接决定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而且是检验会计信息是否高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与现行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静.《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天津市职工企业管理》,2005年2月.

第3篇

【关键词】会计岗位;内部会计控制;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危害极大,它不仅违反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还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这与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会计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严格制定会计岗位责任制、严格内部会计制度。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会计法规不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不完备在我国,虽然近年已相继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有关规定不配套,执法环境欠佳及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对违规违纪者惩罚不力等因素,会计法律规范的执行仍不理想。但就现有会计管理法规、会计管理体系而言,还存在理念滞后,规定内容空泛,监管手段不明确等局限。(二)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有所削弱,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程度不高,会计行为透明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真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个人素质,这就不可避免的要留下隐患。(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致使素质差的下不去,素质高的上不来。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帐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的信息质量。

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一)尽快制定并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并继续完善会计制度首先,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其中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既有审计机关又有会计职业团体,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其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严格执法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环节。从法律上对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形成约束,一旦发现企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利用虚假的凭证、帐表进行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做到打假不手软,包括对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进行处罚。(二)改进会计管理体制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便是如何改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受制于经营者,真正落实会计人员的监督权,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1、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即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直接由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会计人员由国家委派,统一管理,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代表国家监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具有单一身份。这一管理模式在上海浦东新区实施后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其具体作法就是设立具有法人性质的会计服务所,隶属政府直接领导,服务所人员实行招聘,经过考核择优录用,被录用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由服务所统一管理。企事业单位需要会计人员,一律向服务所申请,由服务所派出会计人员,提供有偿服务。2、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制是由一具有特定人员执行的,为保护所有者利益,通过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组织,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的外部会计监督系统。财务总监制度完善了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的双重监督职能得以真正落实。财务总监的存在会使财务总监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共担责任,同时会抑制任何一方权力的过分膨胀。在两者之间会形成及时性、经常性、有效性、自觉性的特点。所以说,财务总监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举措。3、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主管任免审批制度。财政部门在会计管理上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可考虑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主管任免审批制度,并以法令形式颁布。企业任免会计主管须向财政部门提交任免意见书,说明原因。会计主管如有不同意见,同样可以申诉。不服会计争议裁决的,可以向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诉。

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作为新世纪的优秀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发挥基础性功能的品质,立足岗位,踏实苦干。在此基础上,优秀会计人员还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锐意进取,为我国会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会计人员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如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第三,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门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会计的法规准则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的会计制度要和国际接轨,改变是必然的,会计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再学习的能力,不断接受再教育,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虞文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年5 月

2、朱元午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两难选择 《会计研究》 2004 年7月

3、李邦忠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构想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7 年4期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投资效率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一、引言

在新古典经济框架下,企业的投资是和最优化、最大化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使得企业投资不足,而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冲突的存在会引发企业过度投资。张功富、宋献中(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状的实证度量发现非效率投资在我国普遍存在。目前对于投资效率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对投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司股东必须寻求有效的治理机制来缓解公司中的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效率。国外大量文献已经表明,会计信息由于其治理和定价功能,被认为是缓解公司中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机制之一。Leuz and Verrecchia(2000)的研究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种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将减少企业和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效率;Lambert、Leuz and Verrecchia(2005)的研究表明提高公司透明度有比较重要的经济意义,如提高投资效率等。但是上述结论是以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为前提,即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相对完善、投资者理性和市场化的经理人等。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提高投资效率”的观点是否适用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的我国呢?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本文尝试在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检验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能否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本文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投资效率的途径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高质量会计信息能通过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来提高公司投资效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我国投资者已经对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公司具有差别行为。

(1)会计信息质量、信息不对称和投资不足。Stiglitz 和Weiss(1981)详细分析了因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资本市场出现需大于供的信贷配给现象,导致投资不足的产生。股东和债权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债权人的逆向选择行为,造成内外部融资成本差距,从而导致投资不足;而当企业的债务超过项目的NPV时,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又会使得股东道德败坏,放弃投资项目的动机,引发投资不足问题。可以看出,当公司的信息披露达不到要求时,会导致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从而增加公司的筹资成本,导致投资不足。而相关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计精确度,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如于富生和张敏(2007)研究表明债务成本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于李胜和王艳艳(2007)的研究以应计质量作为信息风险的替代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应计质量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改善投资不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不足负相关

(2)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和投资过度。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比例不对称,从而产生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股东难以观察和监督管理者的行为,管理者有充分的动机利用其掌控的资源,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用于攫取个人私利:增加在职消费、建立个人王国……导致过度投资;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大股东以牺牲小股东的利益来实现私人收益的“隧道行为”也会导致非效率投资。而会计信息具有治理功能,即除了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外,还有助于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减少经理对投资者财富的侵占,提高股东的监督能力,降低公司的成本。欧阳凌、欧阳令南和周红霞(2005)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时,股权分置制度下低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过度行为;Verdi(2006)实证研究表明财务报告在缓解成本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财务报告质量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Bushman and Smith(2001)发现会计信息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来实现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对好项目或坏项目的选择、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通过公司治理机制缓解问题。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过度投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过度投资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拟研究2007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所需数据来源于巨灵金融服务平台和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按照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金融、保险类及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因为这类公司行业特征、运用的会计制度及资本性支出特点与一般公司差异较大;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剔除被ST、PT公司以及净资产为负和相关数据不全、异常的公司。最终使用样本为866个,其中2007年472个,2008年394个。行业分类标准为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以及数据处理软件为Excel2003和SPSS15.0。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本文拟建立如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1)被解释变量投资效率的衡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投资效率(Overinv和Underinv)。目前实证研究中,关于企业微观层面投资效率的衡量以模型推导为主,且是从非效率投资的角度来衡量投资效率的。如Vogt(1994)的现金流与投资机会交乘模型,以交乘项(CF*Q)的系数来判断公司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Titman、Wei and Xie(2004)运用当年投资与该年度之前三年投资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减1作为非正常投资的替代变量、Hovakimian(2006)运用公司资本支出和公司在同年度同行业平均资本支出之差作为评估公司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的替代变量等等。这些衡量方法对投资效率的衡量要么是间接暗示性的,要么计算的投资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异。Richardson(2006)在公司投资影响因素研究(Hubbard,1998)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投资期望模型,以模型的残差作为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度量。尽管Richardson 研究主要关注过度投资与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但此后该模型被迅速应用到公司投资效率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Richardson(2006)模型可以直接度量特定公司和年度的投资效率,避免了投资效率的难以度量性,为微观层面企业的投资效率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即借鉴Richardson(2006)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进行衡量。Investi,t=?茁0+?茁Q(托宾Q=市场价值/重置成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数据难以获取及托宾Q在中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性,因此本文换用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成长机会的替代变量;另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成立时间比较短,故没有将公司上市年限包括进来;?着i,t为回归残差,若小于0,表示投资不足,用Underinv表示;若大于0,则表示投资过度,用Overinv表示。该模型的一个假定条件是,上市公司整体投资行为正常,不存在系统性非正常投资现象;否则,在使用模型残差计量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时,容易产生系统性偏差。为了控制模型的系统性偏差,将模型的残差按大小等分成三组,并剔除中间一组,然后将残差最大的一组作为投资过度组,将残差最小的一组作为投资不足组,对上述模型进行分年度和分行业回归,运用回归残差的绝对值来度量特定公司的投资效率。回归残差绝对值越大,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越低。

(2)解释变量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的解释变量是会计信息质量AQ。为了使抽象的会计概念更加具体明晰,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替代变量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衡量。魏明海(2005)从盈余质量、价值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六个侧面回顾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经验研究。而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关注的重点,会计信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强调盈余的质量水平,因此,本文主要从盈余质量角度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Bhattacharya、Daouk & Welker(2003)提出了三个衡量盈余是否透明的指标,包括盈余激进度、损失规避度和盈余平滑度。国内外学者大多借鉴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本文借鉴这一思想,以盈余激进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并采用操控性应计来反映盈余的激进度,操控性应计越大,盈余就会越激进。在我国,企业为了实现IPO、配股或增发,往往有动机通过操控应计利润来实现其目标。因此,用盈余激进度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将会有较好的效果。盈余激进度是指上市公司延迟确认损失(费用)而加快确认收入的一种倾向,其结果表现为应计利润的增加。 本文应用Jones模型计算的操控性应计数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度。Jones(1991)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看作是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Dechow、Sloan 和Sweeny(1995)随后提出了修正的Jones模型,将应收账款的变动额从营业收入变动额中扣除。但是,修正后的模型忽视了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而对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创新型公司而言,技术因素在公司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和大修理支出,从本质上也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因此本文加入了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两个项目。夏立军(2003)的研究发现,在我国采用综合样本估计特征系数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分行业样本估计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综合样本而非分行业样本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NDAi,t为i公司第t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one discretionary Accruals);Ai,t-1为i公司第t-1年末的总资产;?驻REVi,t为i公司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动额;?驻RECi,t为i公司第t年的应收账款变动额;PPEi,t为i公司第t年末的固定资产;IAi,t为i公司第t年末的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之和;?琢1、?琢2、?琢3、?琢4为特征系数,根据以下模型(4)数据回归取得:着i,t…(4)。其中TAi,t为i公司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Total Accruals);?着i,t为残差,代表各公司t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本文对于总应计利润额TA的计算采用现金流量表法,即:TAi,t=NIi,t-CFOi,t。NIi,t为i公司第t年的净利润;CFOi,t为i公司第t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则操纵性应计利润DA(Discretionary Accruals)为:DAi,t=TAi,t-NDAi,t。由于操控性应计数的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为了便于理解,以其绝对值乘以-1,作为盈余激进度来反映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该值越大,代表会计信息质量AQ越高。

(3)控制变量。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本文选取现金流变异性、成本、高管薪酬、控股股东性质及股权集中度等作为检验模型的控制变量,同时设置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变量含义见(表2)。第一,现金流变异性FV。Verdi(2006)的研究发现现金流变异性越大,越易导致非效率投资,本文引入该变量控制现金流波动性对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第二,企业性质State。大量的文献研究认为,国有性质企业倾向于推进非效率投资;第三,成本越严重,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本文选取管理费用率M和大股东占款T作为成本的替代变量。袁建国(2009)研究发现:管理层大量的在职消费和大股东占款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上市公司投资资金短缺,由此会削减公司资本投资。因此,预期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越高,非效率投资就会越严重;第四,高管薪酬Pay。辛清泉等(2007)在对经理薪酬和资本投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当薪酬契约无法对经理工作努力和经营才能做出补偿和激励时,容易诱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导致公司非效率投资;第五,股权集中度(FSHR)。我国属于新兴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制度不够健全,大股东更倾向于利用其股权优势侵占上市公司或其他外部股东利益。因此,利用股权集中度变量控制这一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类型的样本数有413(453)个,占总样本的48%(52%)。会计信息质量AQ的均值(中位数)为-0.0681(-0.0444),公司投资不足的均值(中位数)为0.6971(0.5653),而投资过度的均值(中位数)为0.8687(0.5786)。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样本中投资过度类型的样本比重更大,且投资过度类型样本中非效率投资现象也更严重。

(二)相关性分析(表4)相关系数显示:投资不足(过度)都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且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33(-0.058),初步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减少投资不足,抑制过度投资,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PanelA中会计信息质量AQ和成本M和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1、-0.109;PanelB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0.042,初步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和成本基本负相关,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进而提高投资效率。Panel A和B中解释变量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都比较低,说明研究的检验模型不存在较大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表5)报告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的影响,其中B和D包含了所有的控制变量。回归结果均显示,就上市公司整体而言,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均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契约双方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减少投资不足、抑制过度投资,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A、B、C、D四组回归结果均有力地支持假设1和假设2。

(四)敏感性分析本文执行了如下敏感性分析:一是为了避免因变量与解释变量间潜在的同期性偏见,对解释变量采用滞后一期的数值,重新对检验模型进行了回归;二是以非正常投资作为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替代指标,以经营费用率=(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作为成本的替代指标重新对检验模型进行回归。经过上述处理后,回归结果与前文研究结论没有实质性差异,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四、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在投资效率的研究中,有融资约束假说和成本假说,而本文的研究尚未对其进行区分;其次,本文的研究已初步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成本负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缓解成本来提高投资效率。可以进一步考虑对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投资效率的途径进行研究;再次,除了本文控制的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可能会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功富、宋献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不足?――基于沪深工业类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度量》,《会计研究》2009年第5期。

[2]于李胜、王艳艳:《信息风险与市场定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3]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成本?》,《财经研究》2007年第2期。

[4]袁建国、蒋瑜峰、蔡艳芳:《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

[5]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6]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年第2期。

[7]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8]李远勤、郭岚、张祥建:《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前沿研究综述》,《软科学》2009年第7期。

[9]姜国华、岳衡:《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10]Bushman R. and A. Smith.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11]Jensen M.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第5篇

【关键词】投资效率 会计信息质量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冲突 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投资活动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根据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成本会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产生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公司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及资本市场机制来降低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

高效的公司治理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已审计的财务信息是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是衡量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否匹配、激励和监督是否相容的关键,某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治理效率。

国外学者研究显示: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和治理的功能,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冲突。例如,Biddle(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关,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机制源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摩擦的减少,具有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公司会更少的偏离预计投资水平,从而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同时,这些公司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较小,在现金流充裕及低杠杆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较弱,但在现金流匮乏及高杠杆的企业中,此正相关关系较强,此外,当一个企业的总投资水平较低时,高质量的会信息可增加企业的投资水平,而当总投资水平较高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减少总投资水平。

那么,对我国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否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和治理功能,从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呢?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的国内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中的运用,能够监督管理者和股东的行为,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崔伟等(2008)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发现: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规模等得到控制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积极影响。李青原(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与公司的投资不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也与投资过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其中,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袁建国等(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上市公司中,负相关程度更强。潘立生等(2011)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抑制企业的投资非效率行为。蒋瑜峰等(2012)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投资不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在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此负相关关系更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此类企业产生更大的治理效应。马千棠(2012)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非效率问题,但投资不足问题相比投资过度问题更加严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强于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何熙琼(2012)以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但并非一定可以减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国内企业的成本普遍较高,在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深远。罗斌元(2012)通过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同时,成本或者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Kevin Sun研究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如何影响这种关系,其研究发现:相比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的行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披露质量及审计质量等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高于主要来源是债务融资的行业;主要来源为股权融资的行业并非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而是受制于会计监管。郭琦等(2013)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有限,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

三、结论

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成本及投资机会识别能力等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借助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等机制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其融资成本较高,更可能产生投资不足问题;较低的投资机会识别能力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较高成本,则可能产生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问题。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会计信息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与治理功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其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及投资不足行为。此外,在成本或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参考文献

[1]Gary C.Biddle,Gilles Hilary,Rodrigo 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Accounting & Economics,2009.

[2]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

[3]潘立生,权娜娜.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

[4]袁建国,蒋瑜峰,蔡艳芳.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

[5]崔伟,何一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6]罗斌元.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7]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大学,2012.

[8]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

[9]杨勇.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关系研究[J].企业研究,2008.

[10]潘立生.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11]马千棠.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第6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由于会计工作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各行各业,会计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其危害不可估量。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重要的参与者,应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爱岗敬业,其主要表现为:

(1)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公私不分,违背职业准则,违法乱纪、弄虚作假、谋取私利,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甚至参与伪造、变造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正常的财经法律秩序,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有待完善,政府监管有待加强。我们知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有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钻国家法律的空着,逃税、漏税甚至不纳税,授意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致使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引起经济秩序混乱,违规违法事件缕缕出现,财政、审计和税务等政府部门鞭长莫及,不能很好地依法履行监督职能。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作为这种管理活动的会计从业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应以教育为基础,加强会计人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教育,培养会计人员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建立健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和强大,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障。从会计法的建立到一次次的修订,说明国家对会计行业的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尊重。重视和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从我国有关财经法规制度来看,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会计法律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建设步伐应加快,使执法者和守法者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基本实现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保障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保障内审人员依法独立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进行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签证的监督和单位及个人对违法行为的检举等。

三、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造假、失真的原因分析

(1)非主观故意原因。由于用人机制的原因,一些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在处理相关业务时有意无意的出现差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一些审计人员由于技能水平不高,从业经验不足,不能辨认真假,更为低质量会计信息留下了生存空间。据调查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3%。

(2)主观故意原因。企业内部监管不够,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审计人员结构和素质不高而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空转,给不法分子留下舞弊的空间。社会监管不够,审计部门由于利益驱使不能客观公正的执业,履行经济警察的职能。

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措施

(1)改变目前“重技能轻道德”的教育现状。事实证明:高技能的会计人员并不一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重技能轻道德”的教育机制是有缺陷的教育。正如美国会计学家米恩茨(Mints)说:“为了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会计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技术要求和道德要求。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同不良的现象做斗争,优选会计政策,扬善弃恶做到自律和慎独,即达到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最佳结合。”建议大、中专高校教育要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把它放在课程体系的首位。。

(2)建立健全对会计人员的监管机制。建立人才“诚信库”。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注册、登记、年检与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建立“诚信库”,对于不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对外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暂停从业、曝光、取消从业资格、终生“禁赛”等处罚。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观念,抵制外来干预,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通过行业、媒体等进行表扬、奖励。真正做到 “弃恶扬善”,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行业规则,使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畅通无阻,及时地、充分地披露给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服务。

第7篇

随着资本市场日臻完善,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较大。一旦公司治理出现问题,会计信息质量一定会受到波及,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本文在论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基础上,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表决制度、健全完善董事会的职能、强化监事会的职能、相关利益者参与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完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即为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解决因公司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所引起监督与激励问题的结构性制度安排。而披露会计信息就是为了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和生产者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紧密相关。

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披露涉及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还利于优化组织治理结构。

1.对股东利益的维护有积极意义。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重要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股东那里,即便他们在公司管理中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也会造成他们无法有效地实施,因此只有掌握及时、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股东据此进行决策,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

2.可以监控和评价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

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掌握董事会的有效性、经理层的经营业绩,能避免公司一些人员掌握的不对称信息,以此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有效保护外部利益者的相关利益。

3.提高监控效果,促进上市公司发展。

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公众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运转情况,不仅帮助投资者识别投资风险、使资本朝着有利的方向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而且提高了外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控效果;另一方面,也促使公司调整战略,优化治理结构,朝着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股东的影响。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企业的行为和业绩。通过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来体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股权构成的影响。不同的股东组合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权力制衡机制,决定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动机和监控力度,这种股东间差异性,直接影响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二是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在股权集中度适中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股权过度集中时,大股东就可以直接利用其对信息的绝对控制权,甚至牺牲小股东的利益,操纵公司为自己获利。而在股权过于分散时,会使经理层实际拥有公司的控制权,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2.董事会的影响。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体现在判断经理层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并做出合理的评价;缩短信息披露的时间间隔,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等方面。而董事会中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有领导结构、规模和独立性、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任职能力等因素。

3.监事会的影响。

监事会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障的作用。由于监事会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公司中任何机构都无权干预。所以,理论上看监事会可以监督公司财务,取得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时候能更加客观公正。当监事会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或董事、经理有违法违规或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向全体股东反映或直接向证券监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4.经理层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经理层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所有者对经理层的激励措施失当或者监督机制失效时,经理层就有可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来伪造会计信息,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信息不对称,经理层有权选择会计政策,单纯将经理层的利益与公司效益挂钩的激励方法会促使经理层操控财务部门,粉饰财务报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看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建议

上市公司近年来在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较大,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要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基于这一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

通过优化股权结构达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股权集中的程度也要适中:过分集中,容易造成一人独大的现象,进而导致发生利益侵占问题;过于分散,又会使股权执行成本过高,公司决策的效率过低,投资者很难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在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当前许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这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症结。解决股权过分集中的方法,就是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让国有股、法人股逐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还可以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2.完善股东表决制度。

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完善股东表决机制,制定法律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在我国时有发生,大股东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具虚假信息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因此应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从根本上看,应减少国有股、法人股的持有量,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措施来优化股权结构,进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这些措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短期内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我们完善公司的决策机制即股东表决制度。当前我国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实行“一股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就是以股东持有的股份多少来决定话语权。在这种表决权制度下,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因此,应从改革表决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

3.健全完善董事会的职能。

董事会既是重要的决策机构,也是执行机构,是上市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制衡关系的核心,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因此,董事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一是通过适当提高并确立核实的董事会规模,避免董事会内部交流,也可以免于因董事会成员少,被公司经理控制。二是实行两职分离,建立二元领导结构,因为董事长一旦兼任总经理,容易架空董事会,使各董事无法发挥监督职能。三是完善和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可以适当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完善独立董事选任、问责、激励机制。总言之,就是要提升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强董事的专业水平,进而完善董事会职能。

4.强化监事会的职能。

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维护中小股东与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划清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权限。一是监事会成员应与董事会相互独立,应多吸收中小股东、优先股股东及企业员工加入,以增强监督的力度。二是赋予监事会对独立董事的提名和解聘的否决权。当前独立董事的提名与解聘权都集中在董事会,从根源上影响了独立性,应对这项权利通过监事会予以约束。三是赋予监事会内部审计的职能。通过自身独立性,对企业是否遵守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等问题进行监控。四是提出解聘或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提案,这对监事会行使监督监察公司财务的积极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5.相关利益者参与管理。

相关利益者参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有益于实现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加强对经营者的评价与监督,更有利于督促公司管理层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上市公司可以从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措施着手,如发行转股债券、制定职工持股计划等。

参考文献:

[1]王鹏,周黎安.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J].中国会计评论,2006(2):321-344.

[2]沈萍.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8).

[3]李雪莲.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