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16:27:07

序论:在您撰写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第1篇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新能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导入的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中翻转模式的思考

浅淡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效果

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如何构建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公开课的课堂生成性

浅谈中学代数的教学方法

朗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微课程进行语文交互性教学

探究英语词缀的分析式记忆法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美学思路

如何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

班主任管理的“三心二意”

小学生阅读教学之我见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计算机课堂“生成性”教学探析

对历史教学的深思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浅议如何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

荀子劝学思想浅析

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怎样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拯救“小蜗牛”行动

浅析冰雪艺术中机械美学的体现

在线分析仪器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

倒叙让你的文章更精彩

“引活水”-让学生学会表达

任务驱动让信息技术课活起来

探析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表现

浅议微课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

浅论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形式的变迁与交互式媒体的使用

重视课堂策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

浅谈绩效管理与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就地取材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

第2篇

关键词:造型艺术;展示设计;建筑艺术;建筑展览;再现;媒介;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展览与历史节点

纵观建筑学的发展历史,“建筑展览”总是在关键历史节点上推动着建筑思潮的演进和实践探索的创新。

在1851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有着巨大体量和新颖玻璃和铁架构的水晶宫。此后,在巴黎举办的1889年世界博览会上,埃菲尔铁塔以328米的高度和4部水力升降机的运用而成为当时新建筑的代表。对于这些早期展会而言,建筑反而成为了超越展示内容的最大展品。这些新颖的建筑技术和结构方式为后世的建筑实践创立了新的建筑范式,并在建筑领域开辟了预制组装应用的新纪元。

如果说早期展会的宏大建筑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尚未建立直接的关联,那么德国斯图加特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则为彻底改变当代大众居住方式的“现代主义运动”吹响了号角。在此次博览会上,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等17位建筑师在战后恶劣的经济条件和住房紧缺的社会语境下设计了总共33栋有着前卫理念的新型住宅,这些建成的独立、联排和多层现代住宅以建筑实体的方式面向大众做了实景展示。正如史永高《建筑展览“厚度”》所言:“虽然展览没有能够像预期的那样提供一个‘低造价住房’的解决方案,但是它却以其激进的设计概念和主张成功地吸引了国际性的注意力。”无疑,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以建筑实体展览的方式为大众接触并了解“新建筑”提供了条件。

紧接着,时任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总监的菲利普·约翰逊与建筑史学家亨利·希区柯克共同策划了“现代建筑国际展”。不同于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建造实体的做法,在这次展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赖特、密斯、诺伊特拉、雷蒙·胡德等建筑师利用模型、照片、图纸、文字等媒介向公众全面地展示了他们的建筑作品。正如约翰逊在1932年1月24日的新闻通稿中所写:“在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中,存在着一种新建筑。目前,美国大众还没有广泛接受‘国际式风格’,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新,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具备的国际化特征。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它,更谈不上一览这种风格的全貌。”现代建筑国际展向大众集中推介和展示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而约翰逊与希区柯克合著的那本《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则正式将“国际式”这一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的名词载入了建筑史。

1980年,在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建筑单元的总监保罗·波多盖希将主题定为了“过去的呈现”。由于展览邀请了矶崎新、汉斯·霍莱因、罗伯特·文丘里、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众多后现代建筑实践中的标杆式人物,因此而成为了建筑史中后现代建筑理念在大众面前的第一次公开集中亮相。展览全面展示了当时在国际上正风起云涌的“后现代”建筑潮流,表达出了对被现代建筑忽视的历史文脉的重新肯定与反思。8年后,在纽约MOMA,约翰逊和建筑评论家马克·维格利共同策划了“解构建筑展”,建筑学自此又

MOMA“现代建筑国际展”展览手册(1932)

展开了新一轮自我革新。

二、建筑展览的再现形式

由于建筑无法脱离其所在场地,因此如何在展示空间中高效完成建筑“再现”便成了任何一个建筑展览都无法回避的命题。回溯过去,无论是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的建筑实体展示,还是现代建筑国际展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再现,亦或是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通过装置来阐释概念,都说明尽管“建筑展览”与其他大众传播介质有着相似之处,但作为一种专业的媒介传播工具,它整合了更加多元、复合的建筑再现手段。

1.实体展示

延续着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的模式,以实体展示建筑的展览及探索实验在当代仍旧继续着。从推进了美国西海岸现代建筑普及的“住宅个案研究计划”到伦敦蛇形画廊临时展厅每年的常换常新,从“长城脚下的公社”中12名亚洲建筑师的“雅集”到“鄂尔多斯100”项目中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建筑师“扎堆”,集群式建筑实践展览在全球方兴未艾。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综合实力的当代建筑实体展当属“世界博览会”,每一届世博会的国家馆群都代表着当时全球建筑设计及建造的最高水准。例如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期间,德国政府邀请密斯·凡·德·罗和莉莉·赖希共同设计了巴塞罗那会馆,尽管建成后1年不到时间便被拆除,但却被奉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以至于1986年西班牙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建筑。

当然,还有另外一类建筑实体展览,尽管服务于纯粹商业目的,但却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那就是房地产的样板建筑及室内展示。例如在日本常年开放的“综合住宅展示场”。

实体建筑在建筑展览的所有再现手段中是最直观、最真切的展示方式。这些作为展品的建筑不单形象地、具体地展示着设计者的意图,还为观众提供了现场自主体验的可能,这避免了因媒介再现(图片、文字)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各种误读。但这种展示方式对场地、资金等条件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很多建筑展览常常采用小规模的装置和模型来向大众展示某种理念或空间效果。

在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策展人波多盖希认为建筑是为大众而存在的,应该具有与普通人对话的能力,因此他特意策划了展览中的大型装置作品“新大路”。该作品由20个7米×9.5米大小的建筑立面组成,围合出了一条人工布景通道,每个立面邀请一位建筑师设计完成。“新大路”侧重体验的展览方式在当年成功地激发了大众关于“后现代”的热烈讨论。在这届双年展之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各类展览中开始运用装置手法以强化对观念的直接体验。在“中国城市建筑提案展”中,MVRDV用400张2.4米×1.2米的中密度板搭建出微缩城市模型以表达“KM3”的理念;而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王澍用6万片青瓦和3000根竹子搭建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江南意向。装置在这些案例中以可直观感知、体验的方式完成了对特定城市及建筑意向的再现。

相对于场地中的建筑,展厅中的装置尽管也是物质实体,但其在本质上已不再能够代表传统意义上作为“容器”、“舞台”或“剧场”的建筑空间,因为它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语境,成为了特定主题下的“陈列品”。正如唐克扬《在展览中邂逅建筑》所言:“建筑作品进入艺术展示领域,标志着这部分建筑创作有了非同寻常的物性(从难以名状的‘大件’成了可以赏玩的‘东西’),有了如同艺术品一样的流通可能,与此同时,它意味着那使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力量开始侵入文化壁垒中最后一个坚实的角落。”在建筑展中,原本作为建筑内核的实体功能和场地条件等因素往往被来自展示的要求替换。因此,很多建筑装置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将“建筑”当做了被拟仿的对象,而对于其所指代的真正的建筑意念的想象则需要参观者自行补全。

2.文献再现

除了以上基于物质实体的展示,建筑展览中最常见的类型当属利用建筑模型、图纸、照片和文字等传统媒介而组织的展览。这种面向大众的媒介综合利用方式其实也反映着建筑实践自身的特点:建筑设计创作本身便是利用媒介“再现”来表述观点并指导建造的。对于此类以“文献”展示为主的建筑展而言,即便利用的是最常规的媒介类型,但是在素材组织和展示方式上还是有着独特考量,以最大程度的营造“临场”感,帮助公众建立起更加“立体”的参观体验。

这一点可以从自1932年“现代建筑国际展”到1986年“纪念密斯百年诞辰回顾展”一系列由MOMA组织策划的关于密斯的文献展览中窥见一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1947年9月17日至11月23日举办的密斯作品回顾展。该回顾展由密斯亲自设计,将有限的展示素材做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密斯在组织展览案例时刻意淡化了案例的时间线索,凸显的则是对视觉体验的营造。由于大多数建筑图纸尚滞留在德国,于是密斯将照片扩印至“20英尺×14英尺”的尺度。这些大幅照片和渲染图辅以平立面图,占满了从地面到天花的整个墙面,看上去好像是悬浮在空中一般。在照片前,密斯利用他自己设计的金属家具划分了展览空间,家具与巨幅照片融为了一体。密斯将新老作品被打撒并借助于重新冲洗的崭新照片而抹去了项目先后的时序,参观者如果想了解案例的时间及相关信息就必须凑近巨幅照片旁放置的小小项目简介仔细阅读,这种展示控制“创造出了一种缺乏历史性尺度的观看效果”,并常常被后来的建筑展览不断效仿。除了1947年这场展览之外,MOMA还曾专门举办过密斯的建筑图纸展,例如“密斯MOMA收藏图纸展”和“密斯五方案图纸展”,这些文献展览为公众进一步了解密斯提供了条件。

除了专门的建筑展,大量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展也在积极的参与面向大众的建筑再现和观念构建。例如米兰三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上海双年展等等。这些展览在面向大众组织媒介展示的同时,以文献的制造和留存间接地影响着当代建筑学的演进。

3.数字技术及互动体验

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动态影像媒介和新兴数字媒介彻底改变了建筑展览的模式,更加多元和互动式的体验被引入展览“再现”之中,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统媒介要素被整合、联动,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得操作能够获得即时反馈,观看体验变得更加交互和立体起来。

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无论是中国馆的数字动态《清明上河图》、沙特馆全景融入式360度IMAX巨幕影院、日本产业馆的全息影像,还是国家电网馆“沉浸式”720度空间多媒体、中国航空馆地乘4D展演系统,都利用了声、光、电等感官要素共同营造虚拟真实。其中航空馆4D电影的座椅甚至可以配合影像完成喷气、喷水、振动、跌落等11种动作。如果3D、4D仅仅是在视听上叠加其他预设的影像,那么真正的人与建筑的交互则能带来更为真实、复杂的感受。例如,在远大馆的“地震体验屋”中,观众可零风险体验高达8级的地震模拟(与汶川地震相当);在上海企业联合馆外,借助于声音传感控制,等待入场的观众可通过有节奏的鼓掌改变建筑立面LED照明灯具变化的节奏(拍手节奏越快,LED灯光变幻速度越快);信息通信馆的ICT手持终端还可以帮助观众建立自己的梦想档案,供观众日后利用互联网继续体验展览相关内容。

这些新颖的互动展示方式完全改变了过去人们在感受建筑空间时的被动状态,空间体验变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交互过程。正如BRC想象艺术公司创意总监克里斯蒂安·拉切尔所言,“将故事和希望传达的讯息立体化,游客将能参与展示体验,且实时获得他们最感兴趣的信息”已经成为了当今展览再现的重要特征。在这些依托数字展示技术的建筑空间中,媒介已将建筑所围合的物质空间的边界击的粉碎,观者目光所及已被屏幕和影像填满,真实建筑的形制反倒显得无关紧要。此处,实体被影像替代,物质被景观瓦解,这些全新再现方式为观众所带来的观展体验已经在深度、新度、广度上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展陈方式。

三、策展人

除了以上各种具体的建筑展览再现形式,仔细梳理当代建筑展览案例,不难发现,在这些展览的背后总会有一位或是多位真正的“推手”:“现代建筑国际展”背后的菲利普·约翰逊与亨利·希区柯克;“密斯建筑作品回顾展”背后的詹姆士·施派尔;“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背后的保罗·波多盖希;“解构建筑展”背后的约翰逊与马克·维格利等等。在当代,他们被统称为“策展人”。

“策展人”职业的确立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体系的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前身是兴起于16世纪的私人博物馆内专门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职人员。在历经了几世纪的漫长发展之后,“展览”逐渐成为了大多数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为世人所知的主要渠道,策展人的独特地位因此也就慢慢显现出来。

“策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付之行动的“思想总结”。而策展人必须具备从现世纷繁的事件和现象中总结并提炼出“一个潮流”、“一种规律”,甚至“一句口号”的能力。借策展人的视野审视外部世界,大众将藉此获取一种“目光”或建构一种“立场”。就当代建筑展而言,策展人承担着展览从选题、召集、组织、直到实施的各种具体事项。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当代建筑的实践与理论、熟悉建筑师群体,还需要保持感知和引导学界风向与大众审美的敏锐性。正如高士明《行动的书》序言所言:“策展人不止穿梭游曳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事物之间,同样连接贯穿着艺术史、媒体、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共同构成了艺术史、博物馆、大众媒体与艺术市场的大循环。”策展人以展览为媒介,构筑起了建筑师、博物馆(美术馆)和普罗大众之间的新型关联,建筑学理正是在这种关联之中被循环往复地向前推动,完成着自身的生成与更迭。

不过,按照库尔特·卢因的“把关理论”,“策展人”实际上也正是大众艺术信息的“把关人”,正是他们决定着信息的传递方式、路径和速率。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菲利普·约翰逊所策动的“现代建筑国际展”,当时在建筑实践中业已存在的“现代主义”思潮将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既然面向大众的信息是经由策展人的组织而获得最终呈现,那么他们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滤除”的操作。如此一来,展览的“再现”便沦为了“控制”下的再现。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空间设计;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62-01

在我国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伴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小学教育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小学教育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首要阶段,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有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当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与趋势

1、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认知,其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信念与教育观点等方面。现代教育理念的诞生,指引着教育工作者要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展开教学工作。

2、当代小学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当代教育在不断强化小学教育的发展,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将小学教育视为整个教育的根本基础,而且主张开展个形各异的特色理念教育,不断尝试新的改革内容,也就出现了一种新局面,对各国的小学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影响。

(1)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注重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当代教育理念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提高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养成与利用。提升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做到相互学习,传统教育理念一般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独自进行讲解,常常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单单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对象的研究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强化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加大参与程度,从而使学生可以将老师传递的知识和自己获取的含义相结合,充分理解其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能够离开教师进行自我发展;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从而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于正确学习态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发展能力的培养。(2)教育的多元。沟通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一方面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学习,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是人类面对着许多共同问题,如环境污染、疾病防控与贫困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各国之间进行合作,共同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为此,教育部门要求在小学生阶段就应该学习多文化,加强多文化教育力度。

二、当代教育理念小学空间的分析

1、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空间具有的特征属性。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在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和个别化时,教室空间不能只是一个提供教学的场所,要能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工作的需求,在教室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向多功能方面进行设计,应用更为灵活的设计战略;空间形态要具有多样性,由于小学生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因此需要的也就不行同。规划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选择方案;空间的舒适性,教室是学生和教师每天生活的主要区域,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情绪以及学习效率等。

2、当代小学教学空间的要素分析。教学空间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工作。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组织形式、物理环境与设施环境。

(1)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不同对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深远影响。经过研究分析,如果教室空间组织不规范,导致空间过小,学生的活动密度过大,会让学生产生情绪上的烦躁,影响学习质量。(2)物理环境因素是指光线、室内温度与装潢颜色等。如果对这些处理的不合理也会对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物理环境的妥善处理也非常重要。(3)教学设施的选用。教学设施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包括教学用品与学习活动采用的手段。能否满足学生的教学活动基本需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当代教育理念的小学空间设计与研究

1、设计独立的教学空间。教学空间的设计要以当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依据课程教学、师生的学习活动以及环境设施等方面综合因素的分析结果,能够满足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的工作方式等需求。

(1)班级教室空间。教室空间要有多方面功能,不仅要增加学生的活动范围,还要提供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如大屏幕的使用。教师工作空间。教师一般的生活区域主要是在办公室与教室,在办公室的设计中,要合理安排老师的作业空间,提供其需要的各种设备。(2)学习空间的多用途性。在先进教育理念的促使下,教室空间在多功能方面要有明显的提升。设置多用途空间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不同学习人数的需求进行设置。(3)生活服务空间的设置。生活服务空间包括卫生间与食堂等方面,一个良好的生活服务空间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好的心情,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可以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合理设计班群教学空间。班群教学空间通常是几个班级之间共同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各个班级之间不仅有独自的教学空间,也有共同的开放空间。

(1)班群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主要可分为直排式、自由式与口字型形式。合理使用组织形式,可扩展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减少学生密度,充分利用资源。(2)班群共同使用一个多用途学习空间,灵活性较大,既可几个班级也可几个年级,甚至可以分配学习任务进行个人学习。(3)教师使用空间。在进行班群教学时,要为教师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与学生交流的空间以及准备工作空间。这样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J].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4).

[2] 张 伟,田 青,整合与扩展―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J],学苑出版社,2012(06).

第4篇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档案袋评价实施

1.小学生评价档案袋内的主要内容

在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袋中可有目的地收录小学生在某领域内的作品,这些作品集以叙事性的方式记录了小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情况。这些作品可以包括:小学生的日记、反思性的作文;同伴的评论;手工艺品、各种图表;小组报告单;小学生的笔记和摘要;草稿和修改后的文章,见图1 。

图1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构成图

此外,档案袋中还可以包括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挑选的作品的说明书,作品判断的要点,小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反思、学习日记等。最后及时填写表格对各种作品进行评价与归档。

2.小学语文学习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一般步骤

(1)学习前期准备阶段

编制问卷,调查每个学习成员的基本资料。小学生基本资料表中要填写以下内容:小学生基本材料,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水平:(以前有没有参加探究学习或实践调查,有没有运用网络、书刊、报纸收集过材料,有没有写过研究报告等),本次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的背景资料、经验,学习班级家庭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等等。只有在原有基础上找到小学生的基点,才能制定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图2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路线图]

(2)小学语文学习实行阶段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纪录袋等。新课程还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化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小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校园展示日、学校报告会等。

(3)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结阶段

当一个语文学习项目结束后,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一起对本次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安排成果的展示。只有通过回顾才能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习参与者的多元发展。

二、小学语文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1.评价对象个性化

没有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学习评价要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是建立在小学生原有基础之上的。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题组对新成立的语文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基础信息调查,注重城乡差异、男女生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不同的学生放在统一标准下一起评价,是貌似公平下的不公平。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差异,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使每位小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广博性要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语文评价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一部分书面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内容就有课外资料的选择、学习小组讨论时表现、课后反思、读后感的撰写、课堂知识检测与环保小报展示等等。既包括小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和基础,也包括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进步,最终包括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如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活动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学结等评价内容。对整篇课文学习全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同学的关系相处和分工合作等评价可以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持续的评价。

3.评价过程动态化

档案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的笔试评价与动态的真实评价、终结性 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纸笔测验或标准化考试只能测出小学生“知道”了什么,无法测出小学生“能做什么”。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学习中,要真正评价一个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首先要了解他的原有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篇课文学习中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做好记录与评价。档案袋评价能体现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情况,能体现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内的学习情况,可以揭示小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系统。

4.评价主体互动化

由于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和教师还有家长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的学习中,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小组互评,再加上家长与教师总结性评价,这样小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如此一来,学习的过程伴随了反思的过程、知识巩固的过程与纠错的过程。档案袋评价还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和主考官的角色转变为反思者,这对转变教师以知识教育和知识评价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家长从幕后走到台前,由过去只在家等学习成绩单变成了评价的参与者、制定者,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更多,了解的机会也更多了。

5.评价信息持续化

第5篇

目前看来,中国正位于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时刻,社会形式产生了复杂又深远的变化,为如今的全面构建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准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怎么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在观点、学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尽快顺应变化,提高水平,是各大高校重点研讨和解决的新问题。大学生应当提高健康教育,以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生存能力,培养大学生拥有优秀的人格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和谐发展,加强培养和创造全方位适应的小康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高体质的高级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是目前情势下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基本现状

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而且具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却狭窄而单调。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严重不足。虽然大学生已进入人生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其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思想比较天真,易于情绪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控制能力较差,自觉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和健康发展困难。因此学校仍应扮演好监督、督促的角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过少。大学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是曾经梦想的天堂,进入大学犹如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权利。缺少对大学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开始放纵自己,荒废青春。在大学中,许多学校较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许多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不合理。在大学中,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已被同学们定为“必逃课“。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得课堂显得极其乏味,同学们提不起兴趣,索性离开教室,或者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同学们不在乎的态度也使得授课老师失去讲课的动力,老师的授课激情和效率严重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阻碍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三、情况分析

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认识上,一些学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相当大一部分教育者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缺乏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甚至对还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没有真正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少人将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想工作混为一谈。大学健康教育老师专业素质缺乏,师资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此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且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问题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一,数量严重短缺。其二,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各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是学生管理干部兼职,有的则是来源于基层德育室、科研室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从实际效果看,其中大多数也很难胜任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当前我国也缺乏规范的高校心理辅导员督导制度,许多辅导员缺乏必要的督导训练,因能力不足及个人日常生活问题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虑过大,导致辅导员本身工作效能下降。

四、措施与建议

大学生健康教育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大学生心理学、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咨询、职业指导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等,同时,可举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生理健康教育是指普及健康与疾病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对疾病预防的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多发病、传染病、艾滋病及性病的预防和教育。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图文、影视观摩等形式进行。但许多学校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并未开展相关的课程,同时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体系仍未开发完整,对其规范性还处于完善阶段。为了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因为失误而给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其中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者的任职资格。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离不开信息交流,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难以获得健康教育的最新信息。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又是一项非常繁琐的系统教育项目,是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和身体上以及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目的性明确的教育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卫生态度,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通过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普及,提升承受能力和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呈现出的几个特点:第一、以高校为单位进行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高校和科研合作,进行大学生健康教育,并取得不少成绩。第二、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获得更新,许多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多样,包括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习方法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辅导、心里咨询等多个方面。第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大学生心里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感恩教育 新模式构建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现实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校教育者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让学生觉得说教味过浓,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感恩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施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家庭、母校、社会的责任感,转变大学生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情绪,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习观以及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造就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时至今日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父辈辛勤培养和教育的体悯之心,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疏忽可贵的亲情、友谊、师生情,从而表现出必定程度的精力“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缺乏感恩意识,也就缺乏责任感、缺乏奉献精神,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根本不可能全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例如把父母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孝心和赡养观念淡漠;对素未谋面的个人或集体给予的帮助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尤其是一些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只知拿钱而不知还贷,毕业离校后便杳无音信,欠下的债款无从催促,给国家、学校的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形成了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回报才奉献”等心态,造成了不少负面效应。现在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希望在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的地方、边远的山区和基层去,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一蹴而就。一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因主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而退出就业,消极待业,埋怨父母。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息息相关。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方案

目前大多数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刻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感恩意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但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未提出切实有效的具体研究方案,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大学生目前感恩意识缺失,感恩能力下降,感恩行为漠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感恩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方案。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分年级倡导、分类型指导,纵横结合的感恩教育体系,构建增强学生感恩意识,提高学生感恩能力,践行学生感恩活动的感恩教育新模式,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具体实施如下:(1)将感恩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有机结合;(2)将感恩教育与学生干部培训有机结合;(3)将感恩教育与学生党课、团课有机结合;(4)将感恩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有机结合;(5)将感恩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6)将感恩教育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后教育有机结合;(7)将感恩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8)将感恩教育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分年级倡导、分类型指导,纵横结合的感恩教育体系,构建增强学生感恩意识,提高学生感恩能力,践行学生感恩活动的感恩教育新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与载体

大学教育中要根据年级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心理学家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

(1)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感谢变成习惯。

(2)提高学生的感恩能力。通过利用国家焦点、社会热点、学校重点等深化感恩活动,对学院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恩能力。

(3)践行学生的感恩活动。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开展社会实践,感恩教育同样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施感恩行动,鼓励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实践行动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教育;教育方式

引言

过去大学生十分紧缺,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大学生自身能够保持较高的自我约束感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大不如前,大学生自身的光环不再,自我约束力也慢慢下降,此时如果不强化学风教育,搞好大学生学风建设,那么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就业会更加艰难,高等教育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一、目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的学生考大学只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还有一些人考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应该作为大学生考大学的目的。很多的学生没有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事情,他们把大学当作是自己理向实现的地方,在大学里肆意的挥霍,并没有为心中的那个真正的理念而努力。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放松自己,只是追求一些眼前的快乐,并且树立了一种不正确的人生观;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所在的学校或者是专业的不理想,而放弃学习,使得原本在高中时期养成的好习惯都付之东流。因为没有一个远大的理念做支撑又缺少一个明确的学目的,使得大学生出现很多的问题。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

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在大学中学习的课程在工作中不会被用到,所以不必学习;尽管在大学生中还是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听课,但是,能够认真听的学生的数量很少;很会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三心二意,对学习没有一个严肃的态度;有些学生对于老师所留的作业不能够认真对待,只认为自己做了就好,并没有实际的通过做题得到一些收获,还有一些人甚至都不自己做作业,只是抄袭同学的作业,并没有走心;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不懂装懂,最后在考试中也不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些学生在学期末进行考试的时候,多数会挂科,进而下学期进行补考,这其中还会有很多人补考不过,之后再进行重修。大学生在大学中多数都会有一种散漫的情绪,不论是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还是学校纪律都不伤心,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所学习的课堂也不会专心的研究,在考试中还会出现作弊的现象,并且作弊的手段逐渐的增多,面对学校的制裁方式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

3.学习方法不灵活,满足于死记硬背

很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了一种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因为在中学中,老师会直接的把学习中的重点内容给学生进行标记,之后学生只

需要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就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然而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能够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只依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在大学中更多的是要靠逻辑思维的。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方式优化对策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学风教育的源动力

在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们的三观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决定大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的思想不仅会受到国内的思想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大学中应该逐渐的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教育,进而使得大学生养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所以,在大学中使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能够将大学的时光进行好好的把握。

2.大学精神的激励作用是学风教育的重要依托

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大学的灵魂的一个精神文明。这个精神的形成是在这个时代中的所必然形成的结果,这是一个人类发展的最终成果,一个大学想要进行良好的发展想要进行教育,那么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精神中可以包括多种的精神,像创造以及批评都是其中蕴含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坚固性。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度过的时间在其精神上有一定的引导以及激励的作用。大学精神能够对大学中的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精神的影响,这会使得学校的学生能够向着一个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不断的去影响更多的人。对大学生们进行精神层面的引导式一个很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学生不断的追求突破。

3.加强管理,健全各种有关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良好学风的形成需要有各项规章制度做保障。只要各种制度能够落实到位,违者必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学风建设就会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比如,对累计缺欠必修课学分达到25个学分及以上者应予以退学处理;因学业成绩不良按照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需要退学者,可中请试读,试读期汇合累计所欠必修课学分数不超过巧个学分者,为试读合格,否则必须办理退学手续;对打架斗殴、考试作弊者要予以严惩等。当然,管“严”不等于管“死”,要以人为木、对症下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扭转学风、促进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目的。

结束语

大学生学风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它需要教师,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配合,要通过实际调研,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习型校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推动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连续调查的整群抽样[J]. 张荷观.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