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8:15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第1篇

Abstract: Government, businessmen and academia joined the research areas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since U.S. scholar Stephen Hymer offered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Especially from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the academia set off the hot of research. Professor Michael E.Porter in Harvard University said: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determin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 A large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 lo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detailed research, and obtained fruitful results. Because there is so much involved in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s multifarious, so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comprehensivel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ater study.

关键词: 国内;国外;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 domestic;abroad;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review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146-03

0 引言

最早提出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史蒂芬·海默[2],但他并没有对这一范畴进行专门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先后通过他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此后,很多学者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

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展开的,而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

1 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

世界上不同的组织及研究学者都对企业竞争力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关于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探讨;企业竞争力源泉的研究;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 企业竞争力概念研究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诸多的组织和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①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价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②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携手合作,并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在1990-1995年期间每年合作出版一本《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用300多项定量与定性指标对几十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其评价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来较大反响。

③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乔治·菲什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

④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企业竞争力归结或等同于企业竞争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⑤联合国贸发会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它也可以被定义为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

⑥著名学者维纳·艾莉在其著作《知识的进化》一书中指出,竞争就是企业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为增强竞争力而调整知识的过程,企业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其产品在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比较生产力。

⑦《贸易政策术语辞典》(1997)将竞争力归结为:某一企业,某一部门或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益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国家所击败的能力。

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也将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的能力,并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静态的能力,改善的能力和进化的能力。

除上述国外学者和机构对企业竞争力概念进行了广泛研究之外,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例如,罗国勋,李显君,韩中和,张志强,胡大立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金锫。

金锫是我国最早也是最系统研究竞争力问题的学者之一。他从5个含义出发定义了企业竞争力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包含的四大要素。在他看来,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有五个基本含义:一是企业竞争力所涉及的产业,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市场,在垄断和封闭的市场中,谈不上企业竞争力。二是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三是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和企业自身利益(盈利和发展)两个方面。四是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存在状态,因此,企业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状态的一些短期的和偶然的因素可能同企业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尽管一些偶然因素之所以会发生作用往往有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深刻原因。五是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经常发生着相互作用。所以,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都不是分别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的存在状态发生作用。

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到,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3]。本文倾向于金锫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1.2 企业竞争力源泉研究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学术界主要围绕环境、资源及能力等因素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派别[4]。总结起来分别是: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①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称为“环境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整个80年代风靡一时,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该派理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产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主要作用:产业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产业市场结构而不是企业内部条件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

②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一般称为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基础论”。该派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侧重于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③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通常称为“企业能力理论”。与重视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一样,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是强调从企业内部因素与条件来出发来理解企业竞争力。二者的区别在于,重视资源因素的理论侧重于从企业的资源集合体性质出发,从企业资源本身来理解企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强调企业资源、资源积累及其差异性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而重视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则更倾向于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能力体系,(尼古莱·J·福斯等,1998)侧重于从资源之间的动态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竞争力,强调资源之间的结合与整合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

1.3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①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单个企业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即对企业的投入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企业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作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依据。

②综合指数评价法。这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子系统综合平均指数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1,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1,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这种评价方法比较适合两个企业之间的评价,同时由于权数的确定通常采用专家咨询主观确定,欠缺客观性。

③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比较注重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操作上简便易行。层次分析法是对专家简单确定权数方法的改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评估对象因素多样性,以及评估主体专业水平、素质、偏好的影响,评估主体难以准确地判断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构造的判断矩阵往往一致性较差。

④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于1965年创立的。通常我们把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4个等级,但很难确定每个等级的标准。这种等级的分类也只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分类本身就有“模糊性”。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一些因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评价。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采用模糊数学地综合评价方法来对企业竞争力做一定量的评价。模糊评价法有单因素的模糊评价和多层次的模糊评价两种方法。由于企业竞争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宜采用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法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⑤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灰色聚类、灰色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企业竞争力灰色评价依据在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首先因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人们在评价时,只能选取有限的主要指标来进行分析。其次,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的数据有些是已知的,可以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获得,有些指标的数据却是未知的,无法从统计资料中获得。

⑥数理统计方法。近年来数理统计中迅猛发展的一个分支是多元统计方法,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有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上述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使用时可以依据研究需要和研究目的选择使用。

2 国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学者也展开了有关企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研究、行业竞争力研究,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等。

刘金波(2006)[5]提出构建测度地区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郭继鸣(2003)[6]提出从企业现有经营业绩,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协调能力3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尹子民(2003)[7]运用因子分析表征工业企业经营能力,效益能力和成长能力;杜心灵(2005)[8]提出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工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黄辉等(2004)[9]运用系统理论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刘华等(2006)[10]以市场份额作为衡量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基本消费、生成模型,建立工业企业竞争力模型,分析税收政策如何对工业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刘冠洲(2006)[11]从企业规模竞争力、企业经营竞争力、企业创新竞争力和广东工业50强与世界500强的对比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蔡定萍(1999)[12]对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宗刚、马宁(2002)[13]从技术学习、R&D、制造、营销、组织管理、资源以及战略等7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全范围衡量,并用DEA方法对182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7个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白云兰等(2005)[14]以现有统计调查体系为基础,构造测度地区内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对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尽管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起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涉及到了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对于我们从事继续的研究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和有益的帮助。

3 西部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些地区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工业企业发展缓慢,目前有关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比较有限。

国内著名学者、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员金锫从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及西部地区发展要有新思路等文献从一定侧面论述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李曦辉(2002)[15]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的现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胡中应(2006)[16]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通过因素分析法和对比差距法从结果和原因方面探究了六安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状况,提出了提升贫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张羽琴(2007)[17]通过研究中国加入WTO之后,贵州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影响贵州工业竞争力的有关因素,为探究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途径提供有力的研究基础;周永红(2006)[18]分析了四川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而从环境、资源、人才、品牌、管理等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四川工业企业竞争力。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研究比较有限,相关研究涉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发挥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

有关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研究内容不完整,同时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细致化,没有涉及到行业内部和工业企业内部。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因此,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系统化。

4 小结

上述相关企业竞争力文献研究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在研究领域上,现有的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②在研究方法上,相应的定性研究较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③在研究内容上,多注重工业企业竞争力单一问题(例如,评价指标设计等)的研究,缺乏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

④在评价要素的构成上,大多是以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注重经营业绩的评价;

⑤在研究对象上,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成熟企业的研究,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研究;

⑥多侧重于单一从企业内部(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较少综合考虑从企业所在区域角度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20).

[4]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8-40.

[5]刘金波.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郭继鸣等.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10).

[7]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工程学院学报,2003(2).

[8]杜心灵.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5(5).

[9]黄辉.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6).

[10]刘华.税收与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11).

[11]刘冠洲.广东省工业企业竞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06(10).

[12]蔡定萍.我国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J].企业经济,1999(12).

[13]宗刚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

[14]白云兰.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2005(11).

[15]李曦辉.加入WTO对民族地区工业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

[16]胡中应.贫困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科技信息,2006(10).

第2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2]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24-25.

第3篇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metho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additi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the study.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 review

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而产生优势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建筑企业只有拥有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回顾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以及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探讨了未来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1.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2006年,申立银[1]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竞争中能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能和技术。2007年,郭慧峰[2]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维持其异质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中。2008年,陈守科[3]认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拥有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异质”能力。2011年,齐宝库[4]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体现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霍国庆[5]指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

1.2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7年,张哨军[6]认为指标体系由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融资和财务状况、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六类构成。2007年,刘晓峰等[7]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力、资源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环境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焦娜[8]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根据管理水平, 生产能力, 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这五方面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阮连法[9]借鉴战略平衡计分卡,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工程管理和资源五个方面。2009年,杨会云等[10]基于对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的分析,将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基本活动流程能力,辅助活动能力,延伸价值链控制能力和整体资源整合能力。2011年,霍国庆[5]构建了包括建筑引领能力、建筑整合能力和建筑品牌能力的指标体系。2011年,范永芳[11]基于波特的价值系统理论,建立了建筑企业价值链以及价值系统,以此确定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王爱领[12]运用粗集理论得到包含市场开拓,技术,管理,财务的指标体系。

1.3 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06年,邓蓉辉等[13]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基于L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且利用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还可以进行预测。2007年,陈永高[14]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2008年,陈守科【3】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2009年,王希忠[15]在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DEA评价建筑企业的竞争力。2010年,罗福周等[16]将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加入到竞争力测评体系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企业能力的大小与客户对其能力的满意程度。2010年,赵智敏等[17]运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目标企业,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工程管理能力和规模竞争能力。2011年,霍国庆[5]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2011年,孙慧[18]对比分析已有权重确定以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了采用PCA- LINMAP 来确定指标权重, 用TOPSIS 进行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011年,张欣莉[19]结合评价中指标多而样本有限的问题,构建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1.4 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3年,陈梅[20]从企业的运作、管理、承包、研究、以及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对策。2004年,竹隰生等[21]认为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系统实施绿色施工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李书玲[22]提出建筑企业应在培育适合自己企业的供应链基础上,与供应商、分包商、业主乃至其它协作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长期的合作和共赢。2008年,王星[23]指出当前建筑企业缺少融资措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畅,高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信息化基础薄弱;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2、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还存在有如下的欠缺:首先,缺少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动态研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凭着同一项核心竞争优势而获得永续的发展,只有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行业发展中真正具备竞争力。其次,缺少对建筑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评价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在时间序列中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有助于建筑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和决策,使企业拥有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郭慧峰,李启明;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 2007年6期.

[3]陈守科;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 2008年12期.

[4]齐宝库;基于AHP法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5]霍国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实践与认识 2011年7期.

[6]张哨军,陈伟亚;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5期.

[7]刘晓峰,齐二石,何曙光;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年6期.

[8]焦娜;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社科纵横 2008年

[9]阮连法,曾辉,章慧;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 2008年4期.

[10]杨会云,东宇,王立海;基于价值链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11]范永芳;基于价值系统理论的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31期.

[12]王爱领;基于粗集理论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

[13]邓蓉辉,王要武;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J].2006年3期.

[14]陈永高,孙文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施工技术 2007年12期.

[15]王希忠;基于DEA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9年8期.

[16]罗福周,薛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2期.

[17]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粗糙集理论在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3期.

[18]孙慧;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9]张欣莉,王亮;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建筑经济 2011年12期.

[20]陈梅;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期.

[21]竹隰生,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 2004年.

[22]李书玲;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J].决策探索 2007年.

第4篇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和动力之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和提升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升华,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32-02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成长的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动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关系作一综述。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 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一,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一,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观点三,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四个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

第5篇

【关键词】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综述

近年来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多和绿色市场的日益繁荣都给了企业“绿色化”发展的压力,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仅是被动承担自身的环境责任,对于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如何通过投入“绿色”来获得新的竞争力认识不明确。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为实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绿色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从竞争力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将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融合在一起,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共赢”。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一些描述。赵领娣,冯士笮(2001)认为广义的绿色竞争力应包括绿色资源、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包装、绿色服务等在内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可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一切有益行为。袁瑜等(2009)认为企业绿色竞争力是通过创新而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和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及评价研究

(1)绿色竞争力来源及评价的理论研究。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学者们也各持己见。孟晓飞、刘洪(2003)认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消费者所创造的绿色价值、绿色资产、绿色化能力和绿色文化;吴晓玲(2005)提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产生并存在于企业运营系统之中,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系统(如企业在产品、价格、标志、包装、服务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如绿色消费市场、绿色贸易条件、政府环境政策等)。对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部分学者从理论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如赵领娣,徐新(2005)在单一的市场竞争优势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把江振娜(2006)把经济过程对环境的利用作为生产中的一个投入(环境成本)纳入绿色竞争力指标的核算范围。(2)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目前,由于在变量测量、数据获得方面还有较大的难度,以量化的形式来显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是针对某一行业像食品加工业、冶金行业、农业等,或针对某一区域的研究。如柳曼曼(2008)在对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绿色竞争力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行业竞争力的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实践。对某一区域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如袁瑜等(2007)将企业绿色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挂钩进行评价,并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案例进行了评价应用。另外还有些学者试从更系统、综合的角度来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并进行实证分析。如张伟娜等(2010)提出利用PCA-LINMAP模型对企业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论证该方法不但可以对不同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而且可以求得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以明确提高企业的绿色化水平和改进方向。

三、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培育研究

(1)宏观方面。宏观上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为创造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提供良好外部环境。赵领娣等(2001)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即为“环境成本内部化”。余博(2007)认为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2)微观方面。袁泉(2007)提出在微观上我国企业应及早将各种绿色措施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去。一要全面推行绿色质量管理;二要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三要全面树立绿色竞争力意识;四要利用“绿色”优惠政策。

四、研究述评

(1)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一,目前,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在变量测量、数据获得方面还有较大的难度,国内学者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用性的应对措施分析,以量化的形式来显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的研究还不多。第二,尚未能综合系统地建立起一种比较权威的统一的企业“绿色竞争力”分析评价模型体系。(2)进行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深入研究的建议。第一,加强交叉理论和方法的整合创新。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有关方法都可用于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第二,对于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范畴突破“宏观”与“微观”的矛盾,试将从国家政府角度寻求促使企业“绿化”的体制机制与从企业角度探讨“绿色竞争力”的内容相整合,以更全面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参 考 文 献

第6篇

关键词: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9.2;F205

一、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关于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及定义,具体内容如下。

(一)绿色竞争力概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关注环境问题的必要性。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来,许多国家和政府出台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使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开始考虑环境因素。1992年《21世纪议程》后,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工业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共同参与和促进下,经济发展的“绿色化”逐渐渗透到各国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全球绿色意识不断高涨。

其次,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从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理论的相关研究还在不断发展演变。随着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消费需求的不断高涨以及对外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学术界和企业界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竞争力的范畴之内。Porter[1](1991)首次提出“绿色竞争力”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基于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绿色经济模式能够有利于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绿色竞争力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绿色竞争力的定义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如洪小瑛[2](2002)认为绿色竞争力是由绿色资源、绿色技术、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孟晓飞,刘洪[3] (2003)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企业整合了企业、消费者、环境三方利益而形成的价值创造系统。另一种观点与波特的观点相类似,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一种新的竞争优势,如王建明[4](2004)、杨代友[5](2004)等学者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创新以改变资源利用模式,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并且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能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

二、国外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环境管制是否能促进相关行业或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绿色竞争力这一问题入手,主要形成了两个派别:乐观派和悲观派。

乐观派以波特为代表,认为企业把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在长期意义上将有助于形成绿色竞争力。波特(1991)提出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产生效率收益,相对于不受规制的企业,会导致绝对竞争优势。”一些赞成“波特假说”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如乔恩·普罗特[6](1998)认为企业采取超越现有环境标准和法规的管理方法能够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艾默里·洛文斯[7](1999)等提出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自然资本主义”之路,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采用“封闭环式”的生产流程,转变经营模式,进而增强竞争力。

悲观派认为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会增加成本,也就不会取得绿色竞争力。如泰尔瑞[8](2005)等人认为,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率及竞争力。以钢铁企业为例,环境保护带来可见成本上升1美元的同时,还会引起9到10美元的隐藏成本上升。

三、国内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对于国内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一)环境管制与绿色竞争力关系

国内学者对于环境管制与绿色竞争力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省级面板数据,以行业或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思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环境管制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思路,即如果环境管制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就证明其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如黄德春和刘志彪[9]发现环境管制在给一些企业增加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定的创新,并促使相关专利数量的增加,因此中长期内加强环境管制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种是“环境管制企业生产率企业竞争力”的思路,即如果环境管制可以促进企业的生产率,就证明其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如白雪洁和宋莹[10]对2004年环境管制对火电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环境管制可以提升我国火电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进而对我国火电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二)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的研究大都从企业的层面探索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内部重要因素包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绿色技术、绿色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等,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的绿色核心能力。赵领娣(2005)从外部规制因素、市场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并分析指出外部规制因素和市场因素是企业的不可控因素,内部因素才属于可控因素。袁泉(2007)认为外部环境因素除了公众压力、技术发展、市场力量外,还应包括政府法规、权利要求者集团;内部环境因素除了企业领导的意识和观念、组织文化外,亦应包括组织结构与管理。袁瑜等人(2007)认为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制度安排等;内部因素包括内部资源(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等软资源和资本、人力、设施等硬资源)和内部能力(绿色价值创造、绿色创新、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能力)两个方面。陈红喜基于低碳价值链的角度得出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五个重要因素:绿色技术开发能力、绿色供应能力、绿色生产能力、绿色营销能力、绿色处理能力[11]。

(三)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现有的关于绿色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主要从行业层面展开。陈红喜教授等人以相关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如选取34家建材行业[4]、25家长三角地区石化行业[12]及纺织行业[13]的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建材行业的出口增长在短期内难以弥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减量化增长产生的差额,可能会导致出口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石化行业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绿色竞争力、增强绿色竞争优势方面还有待加强;纺织行业应从发展观念、绿色创新能力、清洁生产技术等切入点提升其绿色竞争力。

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按性质和内容对相关学者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梳理。按性质划分是指反映绿色竞争力的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多为显性,可通过财务报表、统计资料、抽样调查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定性指标则可以分析绿色竞争力的具体成因与决定因素。按内容划分是指将构成绿色竞争力的不同内容作为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一级指标作进一步细分,如将“经济绩效”作为一级指标,其下设置“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绿色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等二级指标。

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某个指标体系将 “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设置为一级指标,而在另一个指标体系中将其设置为“环境绩效”的次级指标;又如一个指标体系中同时出现 “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再利用率”和“工厂废弃物处理能力利用率”等关联性较大的指标,降低了新指标带来的边际信息,进而影响指标独立性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在构建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保证指标的设定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绿色竞争力,又要充分考虑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相关指标的重复设置。

指标的权重体现了单项指标在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如下(见表1):

第一,主观赋权法可以应用于数据材料不全面的情况下,目标值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陈瑶(2006)基于材料行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数据收集困难的情况,在对我国材料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时,先采用德尔菲法集成专家的经验设计出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排序判断,确立多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修正了专家的学识、兴趣和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对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客观赋权法的应用方面,陈红喜等人考虑到数据包络法可以通过数学规划确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无人为主观性造成的偏差,并且样本数据可以是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不需要对其做归一化处理,因此采用DEA法以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进行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但是,DEA法的局限在于,各指标间不能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否则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王建明(2008)等人利用熵值法对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差别大的指标数据十分敏感的特点,采用该方法对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同类型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另外,有学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减少了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其缺点是只能科学的求得组合后的综合指标的权重,而不能给出单个指标的权重,决策人仍然不能得到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主客观赋权法的应用方面,邢新朋 (2011)在评价我国发电行业的绿色竞争力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所搜集数据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评价绿色竞争力时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准确性。曹伟(2012)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我国石化行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该方法对样本的数量要求不高,但却要求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并且不能解决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因此他还同时结合熵值法进行评价。

(四)绿色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我国学者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绿色贸易壁垒、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等不同角度对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途径进行探索。归结起来,大部分学者认为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营销、绿色管理、绿色文化。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第一步。开发绿色产品包括三个环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同时,绿色技术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关键。通过绿色技术可以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持续与高效率利用,并在最大程度上回收利用废旧物质和副产品;另外,企业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大力宣传企业的绿色管理理念,实施绿色认证等活动,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将“绿色”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创造并树立绿色品牌,把绿色环保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自己的绿色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观目前我国有关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理论界对于绿色竞争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界定;对环境管制和绿色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采用省级面板数据,针对具体行业或企业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同时,绿色竞争力的各个评价指标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所涵盖的指标不够全面或某些具体指标关联性较强,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另外,虽然用于评价绿色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但各方法处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积极提高绿色竞争力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政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也会随之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 Porter M.Green Competitiveness[J].New York Times,1991(4).

[2]洪小瑛.关于绿色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3]孟晓飞,刘洪.绿色管理塑造企业绿色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03(4).

[4]王建明,袁瑜,陈红喜. 基于DEA法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J].生态经济,2007(1).

[5]杨代友.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 Bonifant B.C, ArnoldM.B, LongF.J.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J].Business Horizons,1995,38(4):37-47.

[7] LovinsA.B, Lovins L.H.A Road Map for Natural Capitalism [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9.

[8]Tewari M, PillaiP. Global Standards and the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in India’s Leather Industry[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5,33(2):245-267.

[9]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 -106.

[10]白雪洁,宋莹.环境管制、技术创新与中国火电行业的效率提升[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68-77.

[11]陈红喜,刘东,袁瑜.基于低碳价值链视角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识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

第7篇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集群在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各国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界定标准不同,但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很多国家在数量上都超过99%,就业超过5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融合、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的成长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中小企业正在向集群成长方向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一般定义为:一群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一些地主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一些学者更将其概括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中小企业集群迅速成长,在经济的空间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高度的离散性和易变性特点,所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研究者从自己着眼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分类。如按形成方式不同,分为由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形成,由大企业分拆、改制而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概况

鉴于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把小企业集群定义为由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质的小企业为完成某类产品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它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马歇尔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深化,认为专门人才、专业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及技术扩散等“一般不发达经济”所造就的“外部经济”促使企业集聚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定义了“外部经济”概念,并认为外部经济可因小企业集群而获得。共产业集群理论以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及技术外溢为立论基础。

以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论。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在于集群并成规模的发生,倾向于集中分布而不是均衡分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企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比单个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包括国际竞争力)。

制度(交易费用)论。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等以“中间性体制组织”来解释企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既不同于科层制,又不同于市场制,而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克服由于单个企业扩张规模而带来的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存在刚性、等规模不经济,又可以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用它来解释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契约部份的具有长期性。

聚集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Webber)从工业区位理论(聚集效应)的角度来阐释企业集群式成长。他从聚集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成本开支”的降低来解释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并将企业集群成长归因于以下因素:集群强化了技术设备专业化整体功能;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率;提高了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基础设施共享。

三、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1.企业集群产生的条件。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集群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供给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存在的技术可分性、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集群产品运输成本低、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传播的缄默性等;需求条件则主要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集群产品消费行为的易变性、集群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利益等。

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多样性,依据中国国情,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所谓三维度原则:宏观维度――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经济制度与环境、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其它特殊干预等;中观维度原则―主要包括集群成长的支持、因子条件等;微观维度原则――主要是集群内的信任、联合与制裁行动、企业的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企业设立的难易、企业的竞争等。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因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形成)两方面体现出来,且这两个方面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魏守华等(2002)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概括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交易费用降低、合作效率提高、合作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符正平(2002)则认为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是聚集网络的外部化、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网络外部化不是体现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

周晖(2001)用协同论、知识战略联盟、强选择性并联耦合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进行经济学解释,中小企业在整体的发展演化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开始的零散技术到最后聚合、创新并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进而形成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蔡宁(2003)将中小企业集群看成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集群的长期部分优势。企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资源的集聚效应、分工与协作效应、区域集聚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刘金友(2002)提出企业集群式创新概念,并用“动态循环累进”模型对集群式创新过程进行描述,即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和地:地方结网性等特征。

李勇(2003)将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状况、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战略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能力、文化与制度方面的特征等因素。

3.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在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即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性、协同性范围经济等方面从内部引致创新(金井贤一等,1995);一是创新能力是外生的,即技术范式的变更与引入构成了外生的创新能力源(Hobday,1994)。

事实上,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创新能力,其成长都是有条件的,现实存在的企业集群都是既不具备内生型创新能力条件,又缺少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网络(王,2002)。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往往因缺乏创新能力而自发地衰落下去,要避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衰落,技术创新将起关键作用,由地方政府引入创新能力产资源变得非常重要,设立以公司性运作机制的技术创新机构将是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因素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障碍因素很多,贾生华等(2003)将其主要障碍因素归纳为三大层面因素,并对这些障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队,最后认为产业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李勇(2003)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影响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结构、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性、文化与制度方面的差异等。

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会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们是:

1.结构问题。一般而言,阿米巴式中小企业集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同质化较大、产品档次不高、简单的低成本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规模不容易扩大等情况,产品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时尚了。

2.技术水平提升与核心竞争力问题。在理论上,中小企业集群在核心能力的培育、整合、扩散、发挥和创新上有其优势(郑健壮等,2002),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上,这些优势的发挥会存在很多障碍,由于集群内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并不看重长远规划,进而不太重视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培育,使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低价格(成本),而不表现在技术含量上。

3.集群内交易成本较高问题。由于价格竞争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间的合作效率通常只来自于静态生产力的提高(如分工),而不是来自于动态的创新方面,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和个体独立性使同质类企业间的合作较难实现,从而影响持续发展能力。

4.企业家的成长问题。中小企业集群会催生众多创业者,但真正的企业家产生并不多,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资本运营、品牌经营等运用并不多,更多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加上企业的短视行为,将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大型企业,影响集群企业的整体成长。

5.政府作用问题。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表现为政府无为,让企业自然发展,虽然开始发展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的无序化、发展的无序化,最终造成集群企业的逐步衰落;二是政府主导,从发展的初期就以政府为主,如政府建设工业园、统一规划发展,但由于政府涉入过深,使企业难以发展。恰当地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

五、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

1.关于概念的理解。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产业和企业等。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较为一致,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它可以分成四类要素(层次),即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金碚,2001)。

但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则差异较大。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较统一的定义。事实上,目前对民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很深入,不光表现在概念的理解上,而且表现在对竞争能力的评估、测定上,定性分析的都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定量分析上了。仅有的分析都停留在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及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上。

王(2002)认为,目前对集群经济演化的研究,严格地说,还停留在一种分类研究上,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理念解释,结合广东集群经济发展的实际,集群经济在演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市场型(集群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纵向配套型(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和合作扩展型(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