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7:54

序论:在您撰写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

第1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 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第2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 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第3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行动导向式教学 综合能力 设计指导 小组合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1.

第4篇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从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转贴于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

第5篇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传统、骨干课程,现当代文学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利用课堂语言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达,在介绍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同时,对于经典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文学发展的流派和现象,最终达到文学发展规律以及文学发展走向的目的。现当代文学的期末考核方式大多是借助论文、试卷等来进行量化性的考核,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自身具有非常强的文学属性,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以及想象性。教师在进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的实际特点,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对该特点的重视以及体现。传统的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口述讲解的方式,同时利用板书来穿针引线,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文学方面的现象性,但是却存在着形象性不足的特点,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现当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声音、动画、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实现信息平台的拓展,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整个教学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实现感觉上的刺激,实现思维上的充分调动,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余华作品《活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该作品思想性非常强,并且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含义,信息技术教学优势非常的明显。由于其实际的文本篇幅非常的强,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总体的把握,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影视素材的引入,对整个教学进行编排,体现出其精神实质,让学生对其思想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对其思想以及社会等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注重教学方式上的丰富性

从高校现当代教学来看,介绍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常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艺术审美以及思想意蕴方面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际鉴赏能力,让学生树立对于文学、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互动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性教学限制在了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式教学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积极性,教学中过度了放大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在技术和方法上呈现出一种多样性、丰富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提高其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研究式学习和教学模式。

(三)考核环节的多样化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之中,最终的考核环节仍然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实际上,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方面是对于学生文学发展历史的常识考察,诸如,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需要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识记,这就需要借助选择题和填空题等来进行考察,但是在实际的考察方面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方面的构建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现当代教学课堂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方面的培养,其大多是采用主观性的内容来进行考察,学生也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考核,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技能。

第6篇

[关键词] 文学阅读;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论建构;教学实践

文学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理论阐述,抛开那些学术性的理论阐述,我们认为,文学其实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要实现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就要有一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意识。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即是文学本身具有丰富的复杂内涵。文学是“人学”,“文,心学也”(刘熙载语)。文学可以说是人生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所谓文学是世界的反映,那也是以人的情感、精神、心灵等作为中介实现,是一种感性与想象的把握,尽管其中也有理性的参与。任何一个文学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学文本,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的特性,它不但有特定的时代内涵,还有丰富的超越时代的心理、情感、文化内涵,既有显在的意识,也包含了模糊的潜意识。

文学(文科)与理科的差异,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析,如果从本文的立场出发,那么,他们的区别可以表述为:文学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理科刚好相反,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理科来讲,他们的目标是要将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以及人类世界,总是有一种将其简单化的把握冲动,对他们来讲最好的结果是能简化到几个公式,并且能够通过这样几个公式再去把握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理科作为科学的特征是追求知识。而文学及其阅读研究就不是知识可以完全规范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文学及其阅读的主要目标,对于文学及其阅读与研究来说,追求复杂性是其本质要求。因此,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是要求阅读者对所有关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知识不能满足(不是不对)的自觉意识。

对文学的阅读研究,要求阅读主体有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在其本质上就是要求阅读研究的创造性,因此“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意识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入门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从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课程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处于系列课程当中的起点,因此,一般认为,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当代文学史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关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典型说法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和成就”。这里既有阅读能力目标,也有素质目标和文学史的目标,显然,这种追求全面而宏观的描述反而模糊了该课程的目标。《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最为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承担完成从“语文”教学向“文学”教学的转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学称作“课文”)为对象的“语文”观与“文学”观的差别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中有无培养学生文本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自觉,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中,师生应在“文学”的视野中通过“如何实现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讨论,帮助学生完成非专业阅读向专业阅读的转换。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作为文学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思维特征,在理论建构上主要把握三个对立统一。

首先要处理好文学阅读体验与与“文本知识”的对立统一。所谓“文本知识”,是指解读文学文本的已有观点,这些观点的历史就是文本研究的学术史,这些观点对于其后的阅读主体来说,都已构成了明晰性的知识;文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情感心理现象,带有阅读者的个人经验,具有模糊性的感受性特征。

文本的学术史构成的“文本知识”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文本知识”是任何一个阅读主体进入文本阅读的知识场域,是不可摆脱的。它对于任何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性阅读来说,是前提也是必要。因为所谓创新性阅读是相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而言,不了解已有的知识体系,创新就可能是虚妄;另一方面,文学阅读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印证,否则,文学阅读就会成为纯粹获取知识的行为,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限制,通过阅读主体的个人化体验,去感受、梳理那些无法被现有知识体系解释的东西。

其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能处理好文学和时代的对立统一。任何文学都必然带有时代性,这几乎是一种常识。然而,这种常识性的真理,经常会成为我们解释文学的不二法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很多同学在阅读解释文学的时候,往往将文学直接和时代联系起来:如果作品是产生于五四,那就是反封建、个性解放、民主或自由,如果作品是产生于时期,那对作品理解就离不开民族主义,将文学产生的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特征直接安在文学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从文学的时代性角度分析解读文学,不如说我们强调的是不能将问题如此简单化,时代的总体性特征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许多的中介,尤其是要经过创作主体这个复杂的中介,文学的创作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挖掘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纠缠迎合,将看似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再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处理好文本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统一。弗洛伊德认为,人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而且,后者往往更为本质,更内在地制约、牵引人的生命。因此,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人文现象、精神现象,文学创作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作家精神和情感的产物,作家的创作过程是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过程。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是对文学独特性的描述,同时也包含了方法论上的实践意义,就《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而言,实现文学阅读的创造性能力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程的教学学习目标,文本选择非常重要,它关乎到教学的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质量也千差万别,一般说来,首先,选择文本应注重选择那些具相当价文学价值(而不仅仅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经典文学作品,越是文学价值高的经典,其复杂性越加丰富,可供解读的东西越多。其次,文体上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小说与诗歌。相对而言,小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今最为重要的文体,具有最为广泛的基础;诗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没落的文体,而且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诗歌的成就远不如古典诗歌,但现代诗歌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内涵是古典诗歌所不能比的,诗歌的个人性、隐晦性、深刻性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实践可能性。

其次,教学中应注重“细读”。“细读”一词在当前的学界流行的有些庸俗,但对于以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而言,它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细读”理论本是新批评的重要理论方法,在新批评那里,细读理论主要针对文学研究中过分倚重文学研究的外部因素的传统,强调文学批评研究回到文学自身,回到所谓文学的内部,强调文学阅读应该以“文本”作为基础,不同的对于文本的理解最终需要回归文本才有所作为。

再次,“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自觉是实现“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重要途径。所谓“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尊重自己对作品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创新性能力,它与文本欣赏能力、分析能力等密切相关却又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欣赏。

因此,教学实践中,在技术的层面应该重视课前思考题的布置,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阅读作品,并要求学生提出属于自己思考的问题,多给学生阐述自己感受和思考的实践锻炼。

第7篇

从以上引述不难看到,在见证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史料中,“文献”是1种具有经典性、权威性和历史价值的证据。具有文献性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见证艺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以见证人类认识自身的历史。由此,以“文献”来命名1个艺术展,便成了衡量艺术作品经典性、学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尺度。世界著名的艺术文献展是5年1度的“卡塞尔文献展”,它与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最重要的3大当代艺术展。半个世纪以来,“卡塞尔文献展”以“文献”而享有美誉,它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艺术家和策展人的热情和理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潮。“文献展”通常具有经典、学术、前沿等特性,其目的往往是本着回顾、研究历史(包括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当代史),以面向未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文献展这1展览模式,既具备史学的意义,又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在商业浪潮的席卷下,从1个政治社会迈向了商业社会。这种始料不及的社会的转型,使1向被政治意识所左右的中国人逐步转向了商业意识。商业的冲击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存观念,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曾1向以清高为荣的艺术家们,现在也大都成了商业社会的顺民。艺术不再如以往那样崇高,被视为1种无价的纯精神载体,而是降格为可以换钱的商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形成1个无法抗拒的浪潮,几乎所有成名的、未成名的艺术家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还只青睐那些已故的或未故的中国画名家,那么,近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关注,这个转向,表明中国当代艺术的商业价值已开始被市场所认可。于是,1些艺术家被市场看好,转眼间成了商业社会的宠儿、投机者追逐的对象。而另1些艺术家由于市场的兴起使作品有了出路,从而程度不同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境遇,也激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不能不说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说,市场的支持,是比任何其他的支持更为实惠、更为持久也更靠得住的支持,包括那些反对商业倾向的艺术家在内,市场的诱惑也在时时提醒他们不可放弃任何1个商业机会,在现代条件下,不与市场打交道的艺术家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问题只在于,能否对市场的诱导保持高度警惕,能否清醒地提防止自己游离学术轨道,落入市场的陷阱。

面对市场,不只艺术家,批评家也同样经受着考验。坦率讲,批评家、策展人多是1些不懂经济、缺少商业头脑的文化理想主义者。910年代初,1些批评家曾热衷于参与艺术市场的创建工作,但却不切实际地急于把当代艺术推向市场,1厢情愿地将学术强加于市场,最终因为操作失控不得不放弃初衷。批评家与投资者常因相互求爱而结合,又因同床异梦而不欢而散。批评家在稳定市场秩序、给画家以学术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对于多数在商业上得宠的艺术家却不屑1顾。他们保持沉默也并非没有道理,那就是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太顾及公众的趣味。由于批评家总是本能地关注那些独辟蹊径的和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家,因而对于那些迎合公众趣味的商业倾向(不管它在商业上取得多大成功)均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来看,1个艺术家1旦为市场所趋,他所具有的开创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市场所需要的,就是不断重复自己。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艺术行为都难以避开商业的浸染,但真正的艺术创造的原始趋动力却是艺术家的内在需要而非市场需要,它绝对应该是非功利的。因此,就这个意义看,批评家永远不会成为市场的同路人。批评家虽然也非常希望那些精神漂泊、生活处于流浪状态的前卫艺术家能够在经济上得以改善,但是他们却不愿目睹这些艺术家变成市场的猎获对象。

艺术批评家和艺术策展人作为群体,应是学术的体现者。严格讲,他们的学术活动本应与市场无关,为了保持学术的纯正和独立,他们必须警惕来自商业的侵蚀和政治的掌控。然而在中国,学术活动最大的难题是,还没有基金会这样不求回报、不干预学术的经济后援。任何艺术投资,都要求以回报作为其前提。在这种情况下,策展人就不得不对1定程度的市场操作做出妥协。但这种妥协1定是有原则的妥协,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既定的,那就是要让市场逐渐理解、适应和接受我们的学术判断,以实现我们的学术目标。虽然这样1些想法也还只是批评家的良好愿望,虽然我们的学术努力在市场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是1个未知数,虽然在今天,多数学术活动还仍然不得不拖着1个商业的尾巴,但批评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学术使命,他们仍会继续努力,直到真正影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