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7:50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科技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科技论文

第1篇

长时间以来信息技术都没有作为高考内容考试,这也就使那些学校管理者或是教师忽视了信息技术知识的作用,这种可有可无的错误的教学观念,会导致整个学校教学都不能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学校管理者不能够清楚准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地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教学大纲》中也明确地提出:“高中教学阶段应该大力推广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并且在其他学科知识中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优势,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效的整合,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为此,作为信息技术的教育者或学校的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改变自己错误的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一定教学措施,让信息技术资源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从而确保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高效率完成。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我们让信息技术充当工具恰当地融入大课堂教学中,促进各学科教学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让各学科之间保持协调一致,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养成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通过有效联系其他学科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加学生之间或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想要高效率完成学科之间高效率的整合,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运用更加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更加全面和广阔的信息技术知识来作为理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协调好学生、媒体等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那些教学资源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最大作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并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增速,信息技术的更新也是日异月新,知识加快的脚步更是越来越迅速。特别是在当今技术高超的网络时代,课堂教学内容就无法适应社会中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多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掌握了一些知识与技能之后,发现走出学校之后,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是过时的,更不上时代的了。这样反馈回来的信息就会严重打击在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对学校信息技术的学习失去信心。例如,当我们学校还在认真努力地传授给学生DOS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时,社会中以及开始流行Windows系统了,当学生走出学校之后,发现已经都更新到XP系统了。针对这种学习情况,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不能够放在自己对现有技术和知识的讲解上,而是要努力激发学习自主探索和研究的动力,让其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稳定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快速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及技能。高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或是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团结一致探索出新的知识,从而牢固地掌握新的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操作应用,自主进行交流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自学习的能力,更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便会让学生体验到追求真理探索过程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知识,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三、组建强大的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组织作用还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为此,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名出色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拥有紧跟时代的教学理念

要真正改善信息技术教学滞后性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发挥好自己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便会给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适应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同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性研究和创新,有勇气面对比较复杂的任务和问题,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二)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首先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拥有十分广阔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对于各种信息技术产物都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课堂不断得到优化。

(三)较高的信息素养也是信息教师不可或缺的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拥有超强筛选信息、搜集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中利用这些信息能力传递相应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就高中教材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从教学背景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与设计三方面阐述了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安排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3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条件的推导和公式的应用。从初中平面解析几何中平行和垂直的定性过渡到高中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它是学生在研究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本节的研究,将直接影响以后的曲线方程、导数、微分等的进一步学习,贯穿于高中教学的始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探究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接触平面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特别是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因此,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滚动中逐步深化,使之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3.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充要条件的推导、公式及应用。②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探索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和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会观察”、“敢归纳”、“善建构”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算法的思想。②通过灵活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徐利治先生曾指出:“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又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因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成为本节的情感目标。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学生现状、教学目标及教材内容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两条直线垂直和平行的条件。一个定理、公式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吸收定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启发学生用平行线同位角关系的判定、性质定理,以及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探求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引导学生理清思考脉络,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为两直线平行与垂直问题转化为与两直线斜率的关系问题。突破难点的戈键足在设计j-采Hj了南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捕象的敦学策略,利片J类比归纳的思想,由浅人深,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发现两百线平、币直的规律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基于本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形结合数学方法,我采肘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及类比发现式教学模式,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加lI”,将教材中单一、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多样、动态的思号我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课堂教学体现“参与式”、“生活化”、“探索性”,促进学生和谐、F{主、个性化发展。

2.学法分析。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直线万程的特点.将初巾学过的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转化成坐标系中的语言,用斜率重新刻有关条件;并启发学生用平面几何巾平行线与同位角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由学生自己得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使学生在思维训练的过程巾,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教学于段:几何J面板、汁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1.复习旧知,以旧悟新。(1)复习初巾的平面几何知识。(2)自问自答:为什么我们现在义要来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因为我们现存学习平面解析几何,所以就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的方程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存前而引入了斜率、点斜式、斜截式等概念后,我们就能够用代数的方法来讨论一些几何的问题,所以,怎样通过两直线方稗的特点来判断两直线平彳了与垂冉的位置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问题的主要任务日的:我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同顾和深入分析,以问题制造悬念、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提出问题,寻找规律。第…部分为新知的发现奠定基础后,我分别给出两组平行的直线.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在自主合作的探究氛同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我利用几何板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同位角、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引导叶1溉说明了平行条件的证明,又回避了教材巾单独的、枯燥的证明.然后巧妙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到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探究上。目的: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南低级到高级的认知顺序引出平行的充要条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激发学生发现平行充要条件的强烈欲望。

3.深入探究.获得新知。(1)创设问题:平行的时候,学生能够把直线的平行转化为讨论直线方程的斜率来判定.同样的我们能否用斜率来讨论两直线的垂直关系呢?(2)分别给出两组垂直的直线,让学生自己作图、发现规律。在讨论巾提醒学生: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他们之间有何关系?用量角器或三角形来量一下面出的图形的夹角有什么特点?(3)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规律,我给出几组直线的数据让学生利用其发现的规律来验证,将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4)教师教学讲究深入浅出,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待学生发现了规律后引导其利用向量知识来证明.让学生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平衡。

目的: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在教师的‘反馈一控制’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在进行着微观的‘反馈一控制’。”闪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从而进行有效渊控。对平行和垂直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将其讨论的结果以分享的方式和大家交流.构造这样一种双向交流、宽松的环境组织教学,既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3篇

做教师的都比较偏爱有灵气的好学生,在音乐课上,那些有歌舞器乐专长的学生,是老师经常提点的对象,以至于学生很快就有了这样一种心理,音乐课是那几名特长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课,其他同学只是课内的观众,久而久之,他们就开始放弃音乐课,音乐课的有效无从谈起。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高中,城乡差别带来的学生音乐基础的差异,更让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同学上音乐课拘谨无言,而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让他们很容易自卑,教师一句不当的评价可能就会影响一个学生一生对音乐的兴趣。我一个同事跟我聊天谈起,她从小学一年级以后就一直没唱过一首歌。我非常诧异,问及原因,她说在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评价同学们的歌唱时说:“咱们班有名同学五音不全,影响了我们全班的效果。”而老师的目光停留在了她的脸上。她说自那以后,本来很喜欢唱歌的她再也没敢开过口,虽然老师没有点名是她,但是老师的目光让她从此害怕上音乐课。自从了解了这件事以后,每当我要批评同学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她,从而特别注意措辞,以鼓励代替批评,不轻视任何一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自信。有次歌唱选修课上,我让每位同学唱几句自己最喜欢的歌,结果有名来自农村的同学说他不会唱歌,因为自卑而涨红了脸,我微笑着对他说:“老师替你唱好不好?”下课后,这名同学主动留下来,他腼腆地跟我道歉,说他来自农村,从没上过音乐课,因为性格内向也没开口在人前唱过歌,但是他说他很喜欢音乐,喜欢听歌。我说:“让老师教你一首歌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行一定可以的!”他微微迟疑后答应了。就这样,利用业余时间,他有空就来找我,我一句句教他一句句学,终于有一次课堂歌唱展示的时候,在我鼓励的目光中他站到了讲台上,尽管还是很紧张,但是完整地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大拇指。课后他跟我说,老师,我行了!我要学唱很多歌!此后,同学们在歌唱选修课上都能积极认真的学习和歌唱,课堂气氛轻松融洽。

二、鼓励合作,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自信

《音乐课程标准》 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帮助学生建设表现音乐的自信心理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享受音乐艺术的熏陶尤其重要。活动的创编和设计要巧妙精当易于合作,分组搭档要把不同基础的同学科学搭配,切不可强强联手,这组固然能达到很好的活动效果,但却会挫伤相当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设计活动,调动所有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并及时肯定,尤其要表扬基础薄弱的同学,让同学们人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法国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启示。当一群被学校放弃了的认为已经不可救药的学生遇到了失意的作曲家任他们的音乐代课老师,这群放牛班孩子的顽劣深深震撼了这位代课教师,他决定组建一支合唱队。从初选开始他就没有放弃一名学生,无论孩子的歌声怎样他一律鼓励,有个不会唱歌的最小的孩子他任命他做合唱团副团长,一个五音不全的孩子他任命他做“谱架”,这俩孩子没有因为老师没让他们参与歌唱而自卑,认真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同样感受受重视的快乐。而班上其他的孩子在合唱训练中,他们找到了协作的快乐,他们虔诚认真而专注,在优美的音乐和歌声里,他们得到了美的陶冶和熏陶,逐渐的,孩子们在改变,老师们因为他们的改变也改变了先前的鄙视和憎恶,代课老师也改变,他拿起了发誓再也不作曲的笔为孩子们谱写一首首优美的作品。纯净的童声合唱让孩子们有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自信,顽劣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关怀和音乐的荡涤下,都成了一个个小天使。代课老师用音乐和爱的魔棒让这群放牛班的孩子迎来了春天,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的人生道路。这名代课老师虽然最后遭到院长无理的解雇,但是,和这群孩子相处的经历让他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他终身选择从事音乐教育。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这名失意的代课老师完美的帮助这群孩子做好了健康的心理建设,为我们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师提供了榜样,我们在抱怨学生叛逆不守纪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建设?我们该怎样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也人人踊跃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让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成为他们的期待?

三、乐 (Yue) = 乐 (Le)

帮助学生快乐学习音乐,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把学习动机、兴趣看成是学习的“内部诱因”,他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方法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高中生已经有独立的个性和审美观,他们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地渠道广,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和知识的更新积累。在教学中,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音乐欣赏活动中去,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让他们觉得学习和感知音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自己渴望学习音乐的愿望,变“要他学”为“他要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四、“示弱”和“出让讲台”,是帮助学生音乐心理建设的有效手段“示弱”是一门艺术,“出让讲台”是一种策略,这两种方法都是智慧的体现。在学生面前“示弱”,可以增强学生的“恻隐之心”,从而衍生出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热忱。比如,多年前有个平时上课不太认真、公认的比较叛逆的学生,下课铃响时突然举手问我:“你知道什么是 R&B”吗?”他满脸挑衅,语气横冲,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我看看他面带微笑回答:“老师真不好意思,对 R&B 还真不了解,如果你愿意的话,能下课后告诉我吗?”他愣住了。下课后我主动走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抓抓头,然后说:“我也说不好,但我可以过几天给你答案。”我说好。几天后,他果然工整地抄了 R&B 的有关知识和作品碟片送到我办公室,我真诚的感谢了他,他脸红了。第二周课上,我对全班同学介绍了 R&B 的知识,欣赏了作品,并号召全班同学给该同学热烈的掌声。从此他认真上每节音乐课,经常给我小贴士,而班上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而我常常“不经意”的示弱求助,有效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而“出让讲台”,培养学生老师是和学生沟通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在学期开始,就会布置一项作业,两三名同学自由组合,分工合作,完成一课题,向同学们介绍你所喜欢的音乐,作业可以是 PPT 形式呈现,也可以是文本资料结合声音文件呈现。这主要是考虑到同学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也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手段。但无论哪种形式,我都会安排专门的课时让同学们走上讲台,简介他们的课题准备的分工,过程,理由,形式。同学们都兴致高昂,积极准备资料,展示的时候都很自信从容地站在讲台上,很有小老师的风范。我从他们的课题汇报里了解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看法观点和他们的兴趣点,我认真记录,组织评价,将优秀作品拷贝留存,他们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老师备课上课的辛苦,从而互相理解,师生融洽,课堂生动有效。此外,我常常在课结束前留几分钟,让学生上来自愿表演。表演的学生认真投入,欣赏的同学热情鼓励,我在下面开心欣慰。这些小小的点子,让学生越来越爱上音乐课,越来越敢于参加音乐学习活动。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梯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87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是核心环节,而课堂提问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日常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适时、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当然,教师提问只有注意技巧和方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从而达到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的。本文拟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就历史课中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做探讨。

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有很多角度,可以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问,也可以对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提问。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实际能力进行目的明确、难易适中的提问。 比如在讲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教师可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会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与中国和希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差异等方面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也可以通过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强化学生的认知,而且因关注到每个学生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善于把握梯度,注意知识联系迁移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设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问题,同时使问题新颖、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学生的参与程度才会提高。比如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教师在讲述完启蒙思想家代表的思想后,可以通过多角度、有梯度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启蒙运动的理解。比如:什么是理性?理性有哪些特征?理性的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进步的表现在哪里?启蒙运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寻找答案并培养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鼓励每位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效。培养学生从教材所提供史料的认知角度,根据新情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改变以往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讲到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李鸿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等李鸿章参与的活动的了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合理引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所提的历史问题,既要有利于学生拥有历史知识和能力,又要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需要在讲解教材过程中,通过提问架起教材与社会实际之间的桥梁,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身边的人、事及社会现象,强化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宋明理学》时,教师可以列举社会热点事件,“东鞋(烂皮鞋)、西毒(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钙(三鹿高钙奶粉)”,加深学生对理学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作为现代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良知和价值观。在讲解《一代雄狮拿破仑》时,可以针对拿破仑后期的战争性质和结果,引导学生联系九三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世界观。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而科学地运用提问技巧,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祖岩.关于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第5篇

论文摘要:提出了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新课程高考、教师角色转变、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江西省自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今年是第二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发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问题

(一)新课程目标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是使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或策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以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教师们要么习惯性地回到一维目标,追求的是知识的容量、课堂的秩序、训练的到位、最终的考分;要么是把后二维目标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人们这样评说:不仅把传统的优势丢失了,而且新的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改变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实际中以“形式代替实质”的现象较常见。由原来的“满堂灌”发展为“满堂问”,“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提问了多少学生是互动的评价指标,跑了多少回是合作的重要体现,课堂并没有达到新课程的预期。另一种现象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忠实的执行者,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仍然是教师教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式的训练,反复地强化(无论是“少讲多练,还是“精讲精练”),仍然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加入了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这些课题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体验过程,走近生活的好素材。但对教师而言,这些活动过程把握难度大,结果可预测性差,投入的课时多,产出少(指的是考试基本不考),再加上客观条件、课时总量的限制,教师对这类课题也只是嘴上说说,舍不得花课时去落实。

(三)新课程评价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在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现实中的各种评价几乎成为制约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师仍然抱着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中心,以分数论英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口号。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所任班级的平均分、排名为标准,甚至出现末位淘汰制,还说成是科学管理。这都充分反映出对教师评价中以奖惩为目的的鉴定选择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必然有着许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教师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保守退缩,循规蹈矩,尤其是一些年青教师,本来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有着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但这种评价方法束缚住他们的手脚,迫使他们追随老教师的足迹,学的是如何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成绩,早日成为一个“熟练工”而已。

3.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在孩子升学选择学校的时候,关注的就是这所学校名气,学校每年高考中一本上线多少,二本上线多少,上线率如何?是否有北大、清华。一旦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就像跟学校签了合同,学校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就是“违约”,其他都不是家长关注的。如果你对家长说学校注重学生成长过程、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家长会觉得太玄,脱离高考现实。

4.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在我国,绝大部分中学是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学校,学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绩既是学校关注的,更是政府关注的。学校高考成绩下滑,出不了北大、清华,其校长被免职的事例并不鲜见。校长要对政府“负责”,就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头上。同时,没有升学率的学校,政府投人必然较少,学校没有资金只能勉强度日,更不要谈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思考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握未来高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也意味它的超前性,所以人们理解、消化、掌握它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实施新课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形势,能否把握未来高考。否则,从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来讲,我们就成了千古的罪人。

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新课程高考的改革,从2009年的新课程首次高考,我们可以倾听到新课程推进的脚步声,这一风向标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指导思想,也增强了我们解决新课程实施出现问题的决心与信心。

(一)新课程理念具有先进性

首先,它将教育视为生命的诉求。它的定位是:高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并不是面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更不是为了顺利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把教育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质,把教育视为生命自身的需要,学习不是一个暂态,而是一个常态。

其次,它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承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不用一个尺度来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同时促进其适度成长。

再次,它是以建构主义为认知核心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通过自己主动而积极的选择、加工与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呈现给他们的东西。新知识经验正是在旧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2009年高考新亮点

2009年很多省市迎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凸显基础工程,关注课改新声,是这些试卷共同特征。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彰显了新课程理念,成为09年高考的亮点。

如2009年北京理综卷第20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这正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考生的考查。重视科学探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既是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本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如同提出了4种假设,让考生来分析与论证,评估其合理性。所以说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它给我们中学教学的启示是: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使学生赢得高考的胜利。

再如2009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5题和第12B(3)题,这两道题的特色可用“源于课本、贴近生活、彰显理念、体现教改”来概括。第5题考查的闪光灯电路,虽然学生不很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第12B(3)题是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为题材,同样来源于生活。这两题都与生活联系,但都高于生活,不仅要会分析题中的现象,第5题还要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会分析该过程中的电量问题;第12B(3)题还要将运动员的长度与照片中的半径进行换算,会用全反射理论来探求水池的深度等。这使“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得以在高考中彰显。这两道试题虽然都出自于课本、来源于生活,但命题专家做了精心的设计,使本来十分常见的电容器问题和一道经典的光学习题不仅赋予了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多方面考查学生能力,具有相当的考试价值,这对今后高中物理的教学将取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新课改十分注重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第12B(3)题的原型为课本中有关全反射的一个经典例题,如果教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小型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实验、论证、交流等过程展开课堂教学,那么同样一个例题,学生留下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2009年新课程高考中象以上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在各科中均有,在此不一一举例。它们犹如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犹如时代的战鼓,催促我们加强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新课程高考更是吸引眼球。在大纲新程向新课程过渡时期,命题专家考虑最多的是平稳过渡,所以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既保持以往高考的连续性,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高考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将增加,……直到高考与新课程完全相适应。

三、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高考,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积极影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者。(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融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下来,然后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与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

(四)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课堂主要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对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要关注新课程高考,并且敏感地由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推得自己这一届学生高考将是怎样。

(一)经常用新课程三维目标审视、反思教学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要突出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简单的问题,历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有本质的突破。这期间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的勇气,在理想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渗透科学观教学的好素材。用好这些素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要重视教法研究,积极探索“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清醒的认识两点:一是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学设计“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务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有目的的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各有所长。有过程感受和体验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探究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

探究式学习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使探究学习不流于形式,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就要衡量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看是否能把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在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时,不要让实验变成形式,要出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注重理性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选好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适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五)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要跟进

新课程实施关键当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外部环境(各种评价)也很重要,如何让教师无后顾之优地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

第6篇

1.1在教师方面

1.1.1教学不够系统化

高中历史课本的内容安排,本身比较抽象,历史事件的安排不是很集中,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应该准备好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的课件,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的专业限制和职业能力限制,某些教师不能系统地整理教材,不能清晰地历史事件脉络,导致上课时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整堂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不清不楚的状态,严重降低课堂效率。

1.1.2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

某些教师虽然岁课本进行了系统的整体和设计,但是在课堂上却不运用任何适应高中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课件进行“填鸭式”教学,导致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还要面临背书的任务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忽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将历史课作为“休息课”,课堂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1.2在学生方面

1.2.1对历史没有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课本知识复杂,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来说,都有大量的知识链条需要学生掌握,但是由于知识点和需要记忆点繁多,很多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1.2.2错误认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在整个高中教学的课程安排中,学生甚至是教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语、数、外作为主要科目,而历史课在很多学生心里就是一个不用费太多时间学习的副科,这种心理是历史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态。

2.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探讨

2.1合理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

合格的高中历史老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更要具备分析教材、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比如在教学历史课程之前,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或者说一些顺口溜的方式,先让学生将课本放下,跟着教师清晰的思路走进历史知识的故事情节,大概了解后,再细化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记忆与理解,也可以在每节课都安排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互相研讨,实现知识的共享,互通有无。

2.2将课堂主体地位转化为学生,进行情景式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重违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理念。高中历史知识繁多,结构复杂,只凭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尤其是教师“一言堂”现象,抹杀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的位置归还于学生,为学生提供整体清晰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朝代更换及事件时,教师讲解完应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整理,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某些教师会在上课之前检查课本知识背诵,有时候都会用半节课的时间检查时间,学生都怕叫到自己,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将课堂主体转化为学生后,学生并不用利用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单一的课本背诵,而是每个学生都总结本节课的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说的学生自己思路清晰,听的学生也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教师要学会利用时间,进行情景式教学,为课堂增强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具体的历史事件时,与其让他们背,还不如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排练,分组演示,自己演示过的东西往往会记忆深刻。还有一些学生幽默搞笑,可能所排练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这样学生记住这个高兴的时刻,无压力地记住历史知识。

2.3定期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标准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安排教学体系时,要逐步了解单元的特点,根据每个单元的侧重点进行课程设计,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明确阶段教学目标,清晰地分析重难点,合理地安排每个课程内容应该是使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每一节历史课都生动有趣,学生不再迷惑知识的连续性,老师不再发愁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的现状,根据教学目标安排,逐步击破历史知识的疑点难点,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进行专题学习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知识点分布较散,教师除了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之外,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进行专题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将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以不同的类别整理出不同的专题。尤其在阶段性复习和最后的复习时,专题学习可以填补系统式学习的差漏。除此之外,专题学习更方便学生展示与共享。在同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以小组方式进行比赛,比如古代历史事件中以少胜多的是哪几个事件?虽然这几个事件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发生,涉及的人物、地点、背景不同,但是性质一样,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采用传统的顺序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设计

在找学生谈话时常听学生这么说: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却无从下手。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我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没能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仅仅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建构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源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物理教学设计中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要想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

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而且是学生有能力解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会产生思维“卡壳”现象,这样会抑制学生智能的发挥,阻碍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科学性

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而且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等。

3.针对性

设计的问题应题意明确,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纠正错误观念。

4.启发性

简单的一问一答,不能激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有序性

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6.现实性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型”。

7.发展性

增加问题的开放性,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为了达到有效提问,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这么做:

1.激发兴趣――设计问题的情境

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得提出聪明的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应用生活实例、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2.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启发性――设计问题的台阶

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这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坡度要尽量减缓,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关键、突破难点、学会新知识。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点时,教师的提问又会帮助他们开辟新的路径,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在这些小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得严密而有序,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3.激发思维的碰撞――设计问题的矛盾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达到促进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在求汽车刹车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拓展思维空间――设计问题的多维性

中学生的思维形式偏重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只具有初步的意识。而高中物理中有部分知识涉及到多解问题,比如:在质点的振动、波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问题中都有类似的情况。这时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进行考虑,从而想出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扩大了课堂的内涵和外延,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天地,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手段。

三、问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3.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

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尖子生,转化后进生,达到共同提高。还要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或过难而造成冷场。

四、结束语

在物理课堂中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更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手段进行提问。我觉得有效的问题设计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愉快,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丁念金.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问题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5]徐大元.对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教育革新,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