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1:32

序论:在您撰写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建议

第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管理体制

一、前言

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行政事业也担当着 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进一步推进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资金的补偿、扩充的非直接性;占用、使用的无偿性;使用目的的服务性发展,保证各级政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我国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是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文章对此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用业务操作流程和标准的数据,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坚持创新管理和科学发展,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水平,降低资产浪费和监督正本,提高了独立管理、统一管理,是新时期财政管理与改 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时期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促进财政部门“一盘棋”、 资产管理出效益的新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作为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突破难点、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

1、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规范化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它可以强化管理力度、规范管理程序,大大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有效降低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隐性流失和非客观因素的影响,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除了管理审计和跟踪监督,合理配置,创建一批资产资源节约、工作绩效最佳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目前全社会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行政事业单位更应充当表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进一步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合理配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五年“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通过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和法制化管理,采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基础数据,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从而能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的保证和规范管理行为,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来约束和控制公共财政资金的随意使用和占有,对行政事业单位中长期闲置、超标配置的国有资产,进行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资产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

3、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国有资产监管重要指标的资产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是有根据性的改善为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坏境,对资源进行适时的管理与监督。将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融入资产 管理信息系统中,不断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系,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资产管理手段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同步创新。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发展。

4、进一步培养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要想顺利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资产管理思想;业务素质为核心;使行资干部及时掌握新技能和业务水平,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而由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更重要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加强宣传和调研工作,创新资产管理理念;切实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坚持廉政勤政;提高自身素质,健全管理机构;严格按规定用途和操作规程使用资产,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职能的需要。

5、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团队的重组、管理手段的革新、管理流程的再造、管理团队的重组,资产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 数据支持,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强化管理力度、规范管理程序、优化管理流程,将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融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确保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结尾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使我国经济体制的整体变革和完善本身的新突破,从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平,以便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发展,全面、及时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力,建立和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胡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01) :21-23

[2]杨晶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15-17

第2篇

关键词:体制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审计策略

1、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在该类单位中,国家所有的、被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一般通过货币来衡量,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不是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从这一类型的国有资产的特点来讲,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行政和社会服务的双重性质,国有资源也就呈现二元化,即盈利和非盈利并存,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参与度低,为了保障其正常的运作和发挥功能,在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占有上一般是无偿的。这些特点使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一直难以解决,加强国有资产的审计,就显得意义重大了,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避免各种分配和使用问题,更能够有效的打击,防范风险。

2、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中出现的问题

2.1、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上缺乏长效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缺乏配套的行使机构,即便设立了监督机构,出台了监督管理办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长期坚持,导致对国有资产监督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得资产的归属逐渐模糊,资产使用不合理合法,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

2.2、没有形成规范

在很过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缺乏规范的状态,在国有资产的使用上不注重收益和节约,领导层随意支配和使用,效率得不到保障,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其组织形式、职能作用的特殊性,国家对于其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再加上上文提到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浪费行为显得有恃无恐。

2.3、资产关系不明确

上文中提到,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行者事业单位只能占有和使用,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后,一直处于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开始出现质变,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上的缺乏,使得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产权关系变得十分不明确,这一现象加重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程度,也给权力寻租和提供了空间。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的策略

3.1、将审计工作和其他监督机制进行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机构人员,资金使用状况、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为审计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工作方向,使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把握重点。其次要和单位的测评制度相结合,审计结果直接和内部人员挂钩,起到监督和风险控制作用。

3.2、将审计的重点放到国有资产的支出上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支出必须要保证合法和高效,这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前提,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住审计的重点。具体来讲,首先要审计的是支出是否和预算一直,有无挪用浪费,其次是对于支出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对于虚列支出等问题要及时发现,最后是支出回报率,也就是收益问题的审计。

3.3、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配置

国有资产的配置是一个注重科学方法的工作,首先是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规划问题,要在保障单位正常运作和职能发挥的基础上适当缩减对其资金的直接划拨,促使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其次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对于国有资产在各个环节的使用设定指标,减去闲置和低效的业务,做到科学高效使用国有资产。

3.4、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关注

专项资金一般具有特殊用途,在审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审计部门要随时把控专项资金的动向,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一方面要保障专项资金价值和功能的实现,一方面要杜绝非法行为的发生。做好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在具体项目上的使用效率。

4、结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监督,是我国对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具体表现,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制度,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全面而长效的监督体系。当然,在国有资产的审计过程中,要注重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避免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甘肃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多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N].甘肃经济日报,2010-02-01004.

[2]林荣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福建省会计学会.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会计学会:,2005:3.

[3]石兆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2.

第3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关于中国2016年的经济形势,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2016年会比2015年更加严峻。中国经济出现了“四降一升”的现象,即经济增速下降,通胀率下降,企业利润在下降,税收在下降,而金融风险却在上升。在中国社科院2016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从现在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中国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会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财税改革是“十三五”期间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将资金用足用活显得非常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漏。

1、预算管理形式化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预算作为向上级部门“要钱”的途径,使预算管理存在“松、散、乱”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在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切实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二是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支出审批制度不严,使得单位经常出现巧立名目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补贴标准,随便变更资金用途等情况,从而导致项目资金难以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检查不到位,没有深入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2、国有资产管理松懈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松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财务部门只负责经费收支和账务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只负责资产发放和使用,导致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极为严重。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盲目购置资产,缺乏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使国有资产长期处于使用率偏低的局面,造成了资源浪费。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把关不严,在不经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下,就随意转让或拍卖国有资产,没有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

内部控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调节、约束和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单位工作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存在内部控制职能弱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不够,财务监控不到位,经常出现票据作假、资产流失等情况。二是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资金来源、资金风险等因素,只是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或上级部门支出,不重视资金使用率的提升。三是在岗位设置方面,没有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普遍存在一人兼任多职的情况,难以形成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环境。

4、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资金使用得不到有效监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其履行监督职能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在审计中只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计,而忽视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查,导致审查内容不全面。二是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内部监控机制,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强化对资金的有效控制。三是外部监督过于宽松,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和管理上具备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力度不足,导致政府职能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很难履行监督职能。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

基于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改进,彻底堵塞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预算管理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财务部门要全面掌握单位现有资源、收入渠道、支出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情况,遵循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指导部门预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选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起数据库,在编制预算时,能够让编制人员通过数据库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逐个分析预算项目,从而确定财务预算数额。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严厉杜绝随意扩大预算、追加预算。特别对于重大资金支出项目而言,要做好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控制,保证专项专用。严厉查处利用票据套取单位资金的行为,强化控制车辆运行费、接待费支出,不允许擅自挪用专项经费以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再次,建立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将重大项目或专项资金的使用作为跟踪考评的重点,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绩效审计评价的形式,对财政资金绩效作出客观评价。最后,充分发挥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管职能。国库支付中心要严格审查行政事业单位每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强化对预算资金执行的外部监管,增强预算单位的预算意识。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彻底转变“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促使单位领导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健全资产管理流程,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保管、处置、报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促使单位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再次,强化国有资产投入监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政府采购规章制度进行采购,规范采购行为,将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高采购效益。最后,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公款私借、暂付款长期挂账、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等行为,加大对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定期清理各种借款。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消除财务隐患,杜绝的问题发生。首先,统一财务部署。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财务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对单位实施全面财务控制。建立定期财务报告机制,由基层单位定期向上级汇报财务计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分析自身业务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上级单位要整理和归纳财务报告,考核基层单位的工作业绩,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对单位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其次,加强资金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实行资金统收统支管理,在指定账户存入资金收入,按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支出,健全资金拨付和报销程序,维护资金使用安全。为了优化单位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单位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与多家银行保持业务关系,以满足单位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最后,加强内部牵制控制。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财务部门中的岗位,杜绝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使财务会计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关系。加强授权批准控制,明确授权的范围,针对重大事项采取集体审批程序。

4、健全内部审计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会计凭证真实性和业务办理流程合规性的审计,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为前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审计,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还要将内部审计提升到管理审计的高度,为单位创造和提升更多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将其作为常设机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内部审计方面,要对单位内部实行专项审计、定期审计、离任审计、负责人离职审计等。在外部审计方面,要及时与外部审计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外部审计范围,决定外部审计师的任免,维护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内部审计小组要加大对单位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复核力度,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有价值的整改建议,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最后,内部审计小组要审查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风险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协助单位领导层及时更新风险管理政策。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关系到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各项工作,以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第4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运营风险、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内部审计的基本情况,然后主要分析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国有;资产管理;作用

0 前言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审计,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要对国有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述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是以增加组织价值和资质运行效率为最终目的。通常利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做出评价,不断提高这些流程的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国家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对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及经济效益等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强化经济监管水平。在国家审计署该定义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独立客观的评价和监督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控制和评价,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国务院国资委也对内部审计做出定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下面几点:内部审计机构是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评价是目的;国家相关法律、财务制度和内部规定是依据;财务预算、决算、收支,经营绩效、资产质量,经营活动的效益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是主要内容。

2 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方法

2.1 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通过内部审计推动我国国有资产相关法律的建设和施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二,监督作用,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确产权关系、进行资产评估等;第三,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国有资产管理中未免有人在思想上有所波动,借机谋取私利的现象会发生,内部审计能够确保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四,有效减少改制造成的潜亏,内部审计利用清产核资方式对资产质量评价并对相关人追究责任,能最大限度降低潜亏可能性,降低国家损失;第五,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内部审计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制度、岗位职责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2.2 内部审计的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三种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内部审计方法:

抽查法:抽查法是审计人员目前对企业进行审计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企业财务资料抽查再进行审计,一半包括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和PPS抽样三种抽查方式。

顺查法:按照企业经营活动发生顺序完成审计,通常是按照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顺序进行审计,如果任何流程出现错误,都要及时找到错误原因并修正。

逆查法: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反顺序完成审计,通常是审计人员已经发现报表中的错误,然后根据报表的错误审查账簿和凭证。

3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3.1 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内部审计来维护。内部审计定期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有效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在出现问题时尽快发现并解决。而且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还能保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财务信息失真,为国有企业发展和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分析结果对国有企业利益实现、价值寒凉等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能够实现企业利益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山东某国企定期派审计人员对财务部门进行审计,对财务政策运作和成本等进行审查和监督,有效的避免财务发生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各部分的管理职责。

3.2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很大帮助。首先,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环境中,审计人员要想对财务部门进行审计,就需要掌握各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业务活动的关键节点,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更强;其次,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能够客观独立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能够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确定日后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具备良好审计技能和较高素养的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时,一定会以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等方面为主要控制内容。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审计人员就会立即向上级提出建议。

3.3 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因此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高,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执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执业道德。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说是一种隐形监督方式,可以对会计工作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审计工作是通过对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纠正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财务问题的出现大多数都是会计人员出错而引发的,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

4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主要包括对存量资产监管和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内部审计监管。对存量资产监管的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包括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认定国有资产存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验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完成情况;分析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内部审计监管主要包括:减少国有资产必须由相关部门明文批件;出租出借国有资产要确保手续完整且有偿使用;国有资产对外合资、投资或合作,要提前做出技术报告、可行性报告和资金来源及用途报告等,同时附有责任承担条款。

4.1 对存量资产的监管

第一,测算国有资产增值率:定期测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以反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x 100%,结果大于100%为增值,等于100%为保值。这一过程要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排除下列因素的干扰:国家或部门投资、拨款使资本或资本公积金增加;国家或部门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按国家规定对所有者权益减少或增加清产核资;按照国家规定评估或重估资产而造成的资本公积金的增减。

第二,评价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企业法人签订经营责任书,明确法人对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国有企业要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因此内部审计在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监督上可以从下面三点着手:第一,企业是否建立资产管理岗位或机构,是否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纳入经济责任制中;第二,对业务部门和负责资产保值增值的部门进行审计,包括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第三,监督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4.2 对国有资产变动的监管

第一,做好资产价值评估和产权界定: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都会引起资产变动,这就需要做好产权界定和资产价值评估。内部审计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审计工作:核对并抽查中介机构评估结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项目;帮助企业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审计师和评估师。

第二,为资产经营选择最佳形式:国有企业在市场、行业特征、资产结构和产品等方面都会不同,那么资产管理中选择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科学扩张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内部审计需要为资产经营选择最佳方式。

第三,为企业选择合理经济规模:企业进行的兼并或收购都是为了更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发挥其作用。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扩张,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企业要从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经济规模。内部审计要对企业决策提供帮助,内部审计在企业资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要以能换取跟高收益为基础,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选择理想的目标企业,资产兼并和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企业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不仅无法实现经营规模和资本的扩大,还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内部审计要做好协助工作:理清目标企业问题和优势;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将企业管理技术及一定资金引入目标企业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国有企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要在日后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淑梅,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3)

第5篇

【关键词】军队国有资产 管理

军队国有资产是国家调拨或国家拨款购买,由军队使用的,用以保障军队战备、训练任务的完成以及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在一定额度以上和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具体包括:武器装备、军队房地产、军事设施及设备、军用物资器材及各类科研成果等。军队国有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如何管好用好军队国有资产并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军队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军队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审查监督,对其在军事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钱轻物思想严重

从近几年军队开展的清产核资、财产清查和实物资产价格核算工作来看,一些单位和部门受传统思想束缚,对“钱”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物”的重视程度,管理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也往往随着“钱”向“物”的转化而弱化。加之宣传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资产管理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造成资产购建的主观性、管理的放任性、使用的无序性和处置的随意性等问题时有发生。

2、管理职责模糊不清

随着各级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各项实践工作的推动下不断得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诸如资产所有者缺乏决策权、管理者缺乏监督权、使用者享有分配权等各级资产主体责权利不统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权利主体之间的层次约束软化,权益上位主体对下位主体监督功能弱化等问题一一暴露,多头管理与分散控制的现象十分普遍。“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负责”的权责机制无法形成,资产所有者缺位、管理者失位、使用者越位的问题严重。

3、管理行为不规范

目前资产管理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日常管理不够经常、规范,没有按照资产购入(调拨)-挂账(入库)-出账(调拨出库-清查核对-报废、毁损处理-年底盘存核对)的资产运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四重四轻”,即:重规定清查时点的资产挂账,轻新增资产的核算管理;重固定资产挂账,轻库存物资管理;重自购资产管理,轻上级调拨、配发资产的管理;重会计账务计价核算,轻资产的总分类和明细核算。造成一些单位库存物资挂账后就没有变动过、固定资产挂账后就没有同业务部门核对过,相当一部分单位资产计价挂账后,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

4、监督检查不到位

日常的预决算审计、经费收支审计、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各项专业清理检查等,往往重查会计资料,轻实物盘点,重查错纠弊,轻真实情况了解。没有把资产的管理使用列为重点内容。对各级资产购置和使用,是否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统一安排;是否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固定设施是否健全档案,保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主管部门;可动设施、设备是否实行明细核算,保管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在用贵重物品是否登记入账,使用责任是否落实到人等,检查不彻底。

二、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1、党委切实重视,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

各级党委和首长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坚决纠正和克服"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思想。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部队和机关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对资产管理的目的意义、政策规定、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引导,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支持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

2、强化协调意识,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

为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资产占有使用单位三方要积极协作,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及时沟通,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合力。一是管理部门要积极沟通。财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在清查登记、价值确认等方面的专业作用,经常向首长汇报资产管理情况。注重与事业部门及资产占有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地剖析,拿出具体解决办法。二是业务部门要主动配合。各业务部门要做好国有资产的分配使用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指定专人按照资产管理的统一要求,登记、统计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资产增减变化情况,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定期向资产管理部门报送本部门的资产变化情况,确保所登记的数据真实准确。三是占有使用单位要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占有使用单位作为资产管理的最末端落实者,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法规制度,做好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自觉接受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程序

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要围绕“钱变物”和“物变钱”这两条主线,在现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拟制资产增加、处置和管理等操作性强的制度,以便更好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程序。一是执行集中采购制度。通过货比三家,既可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又可以使取得的资产价格最低,质量最好。驻城市部队可以积极探索实行定点采购、刷卡结算的方法,挑选信誉度高、价格合理的大型商场作为定点厂商,签订集中采购优惠协议,消费时刷卡结算,既确保了资产取得的真实性,又能够享受优惠待遇,为部队建设节省资金。二是落实实物验收制度。对各种自购物资,财务部门在根据原始发票登记入账的同时,要对所购物资进行实地验收和市场调查,防止虚假发票带来的"空实物"。要抓住年终总结、完成大项任务、军民共建等几个重要时节,对奖励、无偿捐赠的物资,实行跟踪检查,督促接受单位参照市场同类物品价格入账,避免有物无账,无据可查。三是严格交接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及国有资产保管人员在提升、调动、转业时,财务人员要像交接经费账一样对其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交,主要是审查各项资产是否账账、账实、账卡相符,报损手续是否齐全及符合规定。对交接不清的人员,财务部门不予办理供给关系或不予结算退役费,防止物随人走,确保人走账清。

4、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应紧密结合各种监督手段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以查促管,提高军队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保障效益。一是深化业务监督。各级财务部门要通过对经费运行的监督,随时掌握资产的变量与存量,整合存量资产,关注变量资产。二是落实部门内部监督。各级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随时掌握资产的购置、运行、维护、调剂、出售、报废等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资产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预警,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同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三是强化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监督主要采取定期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把资产管理作为对单位财务管理、主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之一,利用审阅监督法、查询监督法、分析监督法等方法审查被审计者“家底”是否真实准确、账实是否相符、财经秩序是否严格正规。四是重视动态监督。各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要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并定期分析与考核,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使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并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时效;变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形成由点延伸到线,最后拓展到面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使监督正常化、程序化,消除监督盲点,提高监督实效。

三、结论

从本质上讲,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它是军队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随着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加深,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必将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晶晶:浅谈完善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1).

[2] 黄如安、张年德: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国有资产管理,2003(4).

第6篇

进一步夯实预算管理软硬件基础,扎实推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成本费用标准定额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重点控制易受外部价格因素影响、标准不确定、数量波动较大、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费用,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做好预算执行分析与评价工作,切实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强化预算硬约束;积极实施预算管理软件,为预算管理上水平搭建先进的信息平台。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推动企业资产管理上水平。认真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操作,严格落实省级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资产使用管理效率;以行业资产管理软件实施为契机,切实强化资产动态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通过强化对多元化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积极参与多元化企业管理审计、落实多元化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多元化经营管理评价工作,加强对所属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监管,促进多元化企业规范运作、效益提升。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监管工作水平。继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严格执行企业资金内控制度,积极实施行业资金监管软件,进一步提升资金监管水平。

第7篇

进一步夯实预算管理软硬件基础,扎实推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成本费用标准定额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重点控制易受外部价格因素影响、标准不确定、数量波动较大、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费用,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做好预算执行分析与评价工作,切实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强化预算硬约束;积极实施预算管理软件,为预算管理上水平搭建先进的信息平台。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推动企业资产管理上水平。认真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操作,严格落实省级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资产使用管理效率;以行业资产管理软件实施为契机,切实强化资产动态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通过强化对多元化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积极参与多元化企业管理审计、落实多元化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多元化经营管理评价工作,加强对所属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监管,促进多元化企业规范运作、效益提升。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监管工作水平。继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严格执行企业资金内控制度,积极实施行业资金监管软件,进一步提升资金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