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11:25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风险与合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的含义及分类
(一)合规风险的含义。2005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高级文件。该文件虽未直接对“合规”一词的概念进行界定,但却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8年7月14日的《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也对“合规风险”进行了定义:“合规风险”是指因证券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准则而使证券公司受到法律制裁、被采取监管措施、遭受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例如,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违反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规定而受到监管当局的制裁,证券公司违反客户隐私保护、侵犯客户利益等有关规定而被,证券公司因未能遵守国家劳动就业法规或者税收法规而受到处罚并影响其声誉等。从内涵上看,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二)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的分类。证券公司合规风险可以进行如下分类:一是制度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制度的制定、更新跟不上外部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变化而造成制度缺陷的风险;二是内控缺失风险:主要是证券公司缺乏有效的内控管理,一些重大决策完全是某些领导的个人意愿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三是执行风险:指因内部控制失效,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导致的损失;(4)法律风险:是由于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规风险意识不强,忽视合规风险控制。我国的证券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因此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驾驭风险的经验和意识严重不足。作为企业,盈利是其最终目的,而追求高利润、高回报是近年来整个证券业出现系统性问题的源头。然而在追求高利润、高回报的同时,证券公司却对于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存在着很多误区:一是风险管理控制部门定位缺失。虽然我国的证券公司均成立了风险控制部门,但这些风险控制部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部门在政策法规上对证券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作了硬性规定而被迫成立的。由于这些部门并不直接给证券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往往是处于流于形式或者是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的尴尬境地;二是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从我国证券公司现行的组织体系表面看对合规管理有所涉及,如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等,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强制性的专职机构与人员,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科学的运行程序,因此合规管理效果很不理想。
(二)合规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证券公司在其激励考核指标的设计上,风险尤其是合规风险指标的权重小、占比低;而且,合规操作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性的业务量指标仍然是考核体系的主导,合规行为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在证券公司的价值体系中得到形式和程度上的体现。虽然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同等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合规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并未达到平均水平。证券公司合规考核也基本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没能将合规考核与证券公司的长期发展相结合。
(三)责任追究效果难发挥。随着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专业化,公司内部控制部门对于违规问题的揭示程度也在不断深入,但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责任追究力度相对不足。目前来看,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的责任追究已经出现了以下不良的倾向:一是合规风险处理责任单位不够明确,很多证券公司对于责任追究往往只是结合合规部门的意见,由公司人力资源总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致使合规处罚和责任追究处理分寸把握各不相同;二是在处罚种类上,表现为分支机构或者公司内部处理多,行政处罚少;三是在处罚对象上,表现为对具体人员的处理多,对分支机构的处理少;四是在层次上,表现为对基层操作人员处理多,对高级管理人员处理少。以上种种不良倾向导致证券公司在合规管理责任追究的实际落实中很难有良好的警示效果。一些人员和分支机构在违规时往往不会受到合规处罚,而另一部分人一旦遭到合规处罚,往往抱怨待遇不公,而不会查找自身原因。在违规责任得不到有效追究的情况下,合规管理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执行的严肃性都会受到潜在的、不可避免的动摇。进而,会对公司管理层或者决策层的违规行为形成事实上的纵容。一旦所谓的机会出现,他们就会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违规操作。而当冒险失败时,整个证券公司也就走到了尽头。
(四)证券公司整体合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不浓。我国证券公司实施合规风险管理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合规风险管理的实施联系着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文化的重塑,涉及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然而,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没能形成一套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制度,以至于至今没有形成严格、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司传统习惯或公司文化,造成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文化培育是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内部环境基础,必须通过改革旧有的制度范式、变革落后管理理念方法才能实现。而这个触及公司根本的改变涉及到公司的各个角落、各个业务、各责任人,这势必损害部分人原有的利益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合规文化的培育面临巨大障碍。
(五)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价系统的缺乏。我国证券公司普遍缺乏风险预警体系,主要表现为:各个证券公司没有一套符合自身业务要求的风险监视和度量控制模型,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和业务风险状况,实现对证券公司的全过程监管。当证券公司某个控制环节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随着问题的逐步扩大,还会影响到其他控制点风险的产生,并最终导致整个内控体系的无效。同时,证券公司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评价系统,不能对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作出客观的评价。
三、加强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合规机构和合规队伍。合规机构和合规队伍的建设涉及到证券公司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具体职能部门和具体合规人员等各个层面。
1.董事会层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专门规定了董事会的合规职责,包括审批合规政策并确保其制定适当,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在全公司推行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等。证券公司董事会可以设置专门的合规委员会或要求审计委员会承担上述职责。
2.高级管理层层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每家银行应该有一位执行官或高级职员全面负责协调银行合规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以及监督其他合规部门职员的工作”,该执行官或高级职员被称为“合规负责人”。合规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是专职管理人员或者是证券公司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但不能参与证券公司的业务处理,能够全面协调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定期向高层汇报合规风险分析报告,并对合规部门负责。
3.合规部门层面。合规部门是合规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合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其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原则。
(1)合规部门在证券公司内部应有正式地位,证券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公司章程或者正式的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合规部门的地位、职权以及独立性。董事会或者高级管理层有责任指导有关合规风险的管理工作,审核证券公司有关合规方面的制度,并对其负责。
(2)合规部门虽然授予其独立性,但是它的履行情况应受到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内审部门与合规部门应当分离,以保证对合规部门的工作进行独立的考核,审计部门也要将与合规有关的所有审计调查结果及时告知合规负责人或者相应的高层领导。
(3)合规部门应根据合规方案履行其职责,确定合规部门的日常工作计划,定期考核评级。如具体政策和程序的实施与评审,合规风险评估,合规评估的方式以及对员工合规文化的教育与培训等。制定合规方案应以风险为本,并受到合规负责人的监督,以确保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二)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系统。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警示,值得国内证券公司反思。尽管摩根大通公司在1994年就将风险价值模型作为主要的计量工具并出版了RiskMetrics系统,但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风险价值模型(Valueatrisk)并没有能预测到次级债务爆发带来的巨额损失,显示出以历史数据为统计基础的预测方式存在重大缺陷。况且,VAR模型的有效性是基于市场有效性与市场波动不存在自相关性的假设。但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以及投机者的操纵行为的作用下,市场的波动性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不完全符合上述假设条件。可见,对于高度金融创新的证券公司来说,仅靠完全计算机化的风险价值模型仍难以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以此为鉴,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控制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对合规风险点进行标识与警示,将合规风险的控制点嵌入公司风险控制的流程中,形成全面的风险监控系统,并分析控制与效率的平衡性,找出较好的平衡点。同时,在依靠以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的风险价值模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最新的合规风险警示信号,这对于提早发现风险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并购; 风险分析; 风险控制
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兼并或购买的统称,它是企业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企业正常管理、经营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企业并购过程影响并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并购风险在并购的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将风险可以大致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如何规避风险,使并购意图得以实现,是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对策,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成功并购。如果控制不当,企业将有可能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降低战略风险
对于一个希望通过并购实现成长的企业而言,做好并购战略决策是极其重要的。在决策时,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研究,分析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1、全面调查和研究目标企业。主并购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寻找具体的目标企业后,还应收集每个目标企业有关生产经营各方面的信息及其外部环境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价和对比。目标企业的筛选应考虑如下因素:目标企业的资源与主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是否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目标企业是否具有核心产品、竞争优势;目标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目标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的企业利润来源等。在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才可确定并购方案。
2、对并购进行可行性研究。企业并购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明确企业并购的必要性、企业并购的动机和方向、并购成本与收益、并购方式、并购融资、并购时机、以及被并购企业规模、势力、潜力等,全面权衡并购可能产生的业务、管理制度、人事、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防范工作。决不能盲目求大而忽视并购项目的可行性评价与风险分析,切忌浮躁行事。特别是当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时,必须仔细分析企业是否具有资源、技术、管理、生产、销售、整合等方面的实力来管理被并购企业,防止企业由于介入新领域缺乏经验、盲目实行多元化所造成巨大的损失。
3、选择合适的谈判与并购时机。谈判与并购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谈判的难度,讨价还价的能力,影响并购成交价格。为了保证并购决策的合理性,并购方必须首先确定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并以此正确确定企业并购价格。然而,尽管根据MM理论,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但是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地区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周期的变动、所进入行业的成长性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等,在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所得出的折现值就不是企业的价值。要通过对目标企业长时间的信息积累,预测目标企业并购的时机,进行初步可行性分析与详细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合适的谈判与并购时机,争取以最优的价格成功交易。
二、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有效性。通过企业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增强企业偿债能力,防止企业财务危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从短期看,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增强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人员及文化整合风险
涉及人员的问题是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所以,企业如果在并购中未能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使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就很可能无法达到企业并购所期望的“综效”。企业唯有事先做好完善的规划,谨慎地执行购并程序,合并前后用心去整合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激励来留住优秀人才,化阻力为助力,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购并所带来的效益。
1、加强员工并购风险防范意识。并购风险防范作为一种企业预控管理形式,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建立并购风险防范机制对整个企业的现实意义,加强并购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企业各部门以及各方面的管理密不可分,它需要企业各部门甚至每个人的配合,需要让每个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防范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企业有必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手段,建立有效风险防范体系,确定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化解、防范方法,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2、融合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并非适度规模就一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两个企业文化是否融合也 会给企业并购带来风险。两个企业间广泛而深入的资源、结构整合,必然触动企业文化理念的碰撞,如果两个企业间的文化不能相容,则会使企业员工降低对企业的依赖,最终影响并购企业预期价值增值的实现。
具体而言,通过对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工作作风等,并把这种企业文化渗透到其他方面工作中,使企业制度整合、人事整合、经营管理整合等工作有效率、有步骤地进行,提高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共同业绩,达到企业并购后的融合发展,实现真正的规模效益。
四、通过合法高效的方法获取多方面信息,降低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的防范与救济的要旨在于通过合法高效的方法获取真实的、全面的信息,排除错误的、虚假的信息,确认或者修正片面的、产生偏差的信息。具体防范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1、采取主动方式防范并购风险。主动方式就是并购方主动进行审查评鉴,即对目标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充分发现、了解和评估目标公司的现状与潜在风险。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方面则应当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法律文件及正式书面承诺,作为防范风险的保证及进行索赔的依据。
2、采取被动方式防范并购风险。被动方式就是由目标公司自行披露信息,即目标公司根据并购方的要求或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其全部情况真实、完整、不会产生误导地披露并就此做出保证。相应地,出让方也应对并购方进行审查评鉴。这样,并购方可以全面了解目标公司及出让方的资信情况和相关风险,而出让方也可以了解并购方的经营能力及交易的诚意,从而既可以在并购协议签署前科学地确定各项协议条款,也可以在并购协议签署后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并购策略和协议条款,并在发现对方资信情况或者承诺与实际情况有重大出入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风险和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建儒,王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组织文化冲突和文化评估》.《特区经济》,2006年5月.
关键词: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包括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相关财务资料,利用财会、企业管理、金融等理论,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的职能分为决策、计划和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必须及时的识别、分析和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财务管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4.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高层。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识别风险创造良好条件。
5.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并审时度势,把握借款时机,同时应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收益成本。对于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企业还应当提高自身资本积累的能力,不断充实资本。
6.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7.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而经营者即管理当局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股东的目标。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了委托-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是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例如,给与经营者股票期权。
8.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风险策略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内控规范 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我国根据西方国家的现代风险管理思想演化而来。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使我国的全面风险管理实践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项工作的理念为:战略性、全员化、专业化、二重性、系统化。目标是:紧密联系企业战略为实现战略,寻求风险优化措施。
(二)工作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三)形成的企业成果
最终要形成了五大系统,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组织职能体系、内控系统、信息系统。但是目前没有哪家企业建立完善了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年度企业风险分析报告,形成岗位风险手册。
(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测试风险技术方法的很难得到正确的使用,测试风险工具的使用员工素质有很大关系,风险的辨识存在很大主观性,风险的收集很难全面。
如果从高层集团公司开始向底层企业推进,时间过于漫长,短期很难看到效益,这样往往导致管理层积极性不高,使得工作停留在表面。
当构建完成全面风险管理形成体系,会年度形成全面风险的报告,最高层和各级员关注不同的风险,还要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制定风险策略,重新修订文件,工程量浩大,耗费人力。
二、内部控制规范企业目前执行情况
(一)基本概念
从2001年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开始,国内的内部控制工作开始起步。2006年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委员会。2008年6月财政部牵头制定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包括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形成了我国基本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内部控制目标五方面: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发展战略。
达到内部控制基本要素(手段)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
(二)如何在企业推行
企业按照应用指引,在18各方面,进行梳理,整改,根据指引,结合自身需要,在各个层级、可以同时开展梳理,在制定出自己各个经营方面符合内控精神的制度。
(三)形成的企业成果
形成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基本规章制度、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内控的岗位手册。
(四)实际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内部控制必须与业务相结合,梳理各项业务制度,找到业务流程与内控精神的契合,不是简单地生拉硬套,需要很强专业素质和研究精神。
内控也提到了每年的要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测试制度是否达到了内控要求。内控制度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地,但是持续、无尽的工作也使企业员工疲于应付。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思路
(一)基本概念
国内学者结合财务收支计划管理、企业内部市场理念、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理论。以利润考核,资金收支考核为目的,成本控制为重点,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保证企业战略实施。以经营预算、投资预算为基础,资金预算控制为手段,最后形成预算管理的体系。
(二)企业中的实施过程
首先建立预算的上报审批体系,保证权威性,保证预算的执行力;基础岗位各项业务制定基础定额,根据业务流程,制定出成本控制,采购控制、投资控制、收入控制的预算表,最终体反应为财务数字;资金预算是预算体系中的重点,通过资金合理运用保证预算的合理性;设计预算报表体系,由各业务板块或各子公司填报,汇总经营的各项费用,收入、投资支出、损失等项目,审批修后形成预算体系,汇总出的企业经营成果预算。根据预算结果制定考核目标,制定奖惩措施。
(三)在实际工作需要注意问题
预算的审批是关键,没有一个强有力、知识丰富、专业过硬的的审批组织,很难应付企业中各部门预算的多种影响因素;设计各项业务预算表格,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也是很大的工程量;业务预算的定额管理是重点。怎么合理的确定定额定耗,是需要多次试验或是经验的判断。
四、三者关系如何,如何在工作相互利用成果
(一)风险与内控和全面预算工作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主要是方法论,内控规范偏重于条文,制度、规则。两者出发点也不同,内控是站在监督者的角度,主要为了企业的报告真实、控制企业中出现经营舞弊风险;风险管理是在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的控制风险。但是最后两者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两套体系都是相对完整的。
笔者认为:从企业出发,两项工作的目的都是加强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内控制度是更加具体,使企业的管理有章可循的。只有将两项工作的做扎实,才能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或者其他ERP等资源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工作是以成本控制为目的,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是在企业的规范运营之上的,管理会计的应用。将两项工作完善固化在全面预算工作,优化业务业务,控制风险,最终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如果没有内部控制规范建设,预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在流程、责任清晰,岗位责任明晰的情况下,企业才可以更放心的使用成本对标、利润考核、内部市场等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率。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整合三种工作、减少投入管理成本,达到管理目的
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梳理基础岗位设置。以内控应用指引为基础框架,以风险的技术方法,测试部门设置是否涵盖主要的风险。保证公司战略实现的治理结构,形成能够控制运营风险的岗位设置。其中包含预算的管理体系、审批体系建立。
按照内控各项业务指引梳理各项经营业务流程(可以在各级子公司同时展开),以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测试漏洞,形成各项业务流程图,岗位手册。建立岗位手册,既是内控手册,也是风险管理岗位手册。全面风险管理思路和方法的用于检验、测试保证制度的长期有效性。这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生产等情况制定定期检测的制度。
根据岗位性质、岗位流程、生产流程工艺,定制各种产品的消耗定额,完成全面预算工作的定额基础。这种工作需要各工种专家或工作能手确定,保证正确性、权威性。
设计业务收入支出的各种表格(包含生产经营所有环节),使各业务部门,规范填报,满足业务特性。注意表格内容的形式与财务核算一致性。
管理层汇总预算表格(投资预算,资金预算,经营预算)形成预算报表体系。预算审批体系要对各业务部门的预算进行审批,发回后执行。各业务部门在执行时,与财务核算一同控制。根据年月度预算考核财务决算,资金预算控制资金使用。
预算的审批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数据基础。根据往年的定额和一定的增长系数,通过计算得出的审批结果。
根据优化后的业务流程,预算定额,成本分配等计算方式,实施信息化或者改进信息化。
五、结束语
三种方法自成体系,不可能完全融合。基础管理工作是三种管理理念的切合点。也是三种管理体系的基础。做好了共同的基础,三种体系才可以互相借鉴,包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2]吕鹏.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关键词:合规风险管理 境外业务 基建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因素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这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我们在合规经营方面行为不当,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品牌或声誉,而是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及整个国家的形象和声誉。而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好坏,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声誉如何,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对本国的接纳程度,关系到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因此,我们要将合规经营上升到国家层面、政治层面去考虑,上升到能否实现强国梦的战略高度去考虑。
一、中国基建企业面临的国际合规环境
目前,中国基建企业面临的境外经营合规风险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全球反腐力度在加强,具体体现在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机构正在加大反对商业贿赂的力度。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都先后出台了各自的反腐败法,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纷纷签署反腐败公约,并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
从1996年开始,世界银行正式实施反腐败战略,这主要源自于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詹姆斯 ・ 沃尔芬森在年会上发表的《腐败的毒瘤》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世界银行反腐败战略实施后,在世行贷款项目中被世行确定为有腐败欺诈行为的承包商、制造商和咨询者将被列入黑名单,在世行贷款项目中永远或一段时间内不能中标。2010年4月,非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美洲开发银行共同签署的联合执行制裁决议,形成集体执法行动。
在美国和国际组织推动反商业腐败的同时,很多国家先后出台了各自的反商业腐败法。在各国政府反海外腐败的法规中,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力度最大,威慑力最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也被严格监控,在美国公开的资料上,就有将近2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因违反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而被惩罚过。即便有些违规看起来并不算“严重”。
因商业贿赂被美国法律追究的跨国公司往往被处以重金罚款,当事人甚至受到刑事处罚。与此同时,公司声誉严重受损。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由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行贿获取订单,而被美国和德国行政当局处罚16亿美元,以公司监事会主席(相当于我国企业董事长)为首的20余名高级管理人员被解除职务,有的还被追究法律责任。
强化合规经营,反对商业贿赂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为减少合规风险,很多跨国公司都在强化合规经营,遏制商业贿赂。不少公司设立专门的合规专员,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预防、检查公司运行流程中的违规现象,积极处理违规事件。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亚太地区反腐败行动计划》《国际商务交易中打击勒索和贿赂行为准则》。作为成员国的中国企业,必然要顺应全球合规治理加强的大趋势,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积极预防和应对商业贿赂,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
二、中国企业建立境外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维护国家形象的需要
跨国企业虽然具有国际性,并且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行事,但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当代世界中,让人产生的第一印象还是其国家形象。如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能够塑造一个遵规、亲和、友善、负责的中国形象,就会减少许多冲突和困境。因此,建立合规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是使企业所有商业活动始终保持合法合规的基本保障。
(二)文化融入的需要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基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并不大,但在管理和文化层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在合规经营、反对腐败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创新的就是合规文化。要把文化理念转变为行为,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制度,将合规要求融入具体的工作流程及岗位中,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将表面的合规管理逐渐变成习惯,形成一种严谨的行为方式。通过合规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合规文化的培育,将管理文化由任意型、粗放型向信誉型、集约型转变。
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变通、灵活,有时候这是优点,有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企业要想真正融入国际大家庭、实现做强做优,就必须对我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文化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学会遵守国际游戏规则,才有可能自立于世界大企业之林。
(三)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一部分中国企业已处于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是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合规风险,二是在合规要求更严格的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决定我们只有走合规经营之路,才能防范合规风险,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
(四)防范政治风险的需要
在和平时期,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而经济领域的竞争则突出表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和西方国家,用冷战思维遏制中国的崛起。在国际市场上,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企业,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一旦出现失误就会被无限放大,削弱我们的市场竞争力,遏制我们的发展壮大。
西方国家冷战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寻找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差异,并在中国企业的软肋上大做文章,突出中国企业的弊端,从“软实力”上削弱我们的竞争力,破坏国际形象,从而阻挠我们走向国际市场。
三、基建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某大型基建企业在境外合规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企业境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以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为保障,以员工行为合规为基点,强化七大高风险领域的管控,建立三大机制,设置五道防线,并通过合规风险的动态识别、定期沟通、及时应对,有效防范合规风险的发生。
(一)构建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
建立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明确的组织体系是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企业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照美国反腐败法等法律规定及世界银行等有关国际组织的合规要求,借鉴国际最佳合规管理实践,对自身合规管理现状、海外业务特点及市场环境进行细致分析,找出现有合规管理工作与有关要求的差距,构建权责分明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合规风险管控提供保障。
(二)以员工行为合规为基点,打造合规经营基石
员工行为合规是合规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应立足员工行为合规这个基点,积极推动全员、全过程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为保证企业合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一是对员工进行合规制度,尤其是员工行为准则的培训,确保员工知晓企业对员工合规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二是要求企业及所属单位有关领导和高风险员工签署合规声明,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三是对员工进行合规操守考核,将考核结果按适当权重纳入个人或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中。如果出现员工违规行为,将视严重程度按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定,进行警告、记过、降职、撤职、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
(三)强化高风险领域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合规管理工作
企业应通过深入调研与全面对标,在识别、评价管理及业务流程中的内部风险及相关外部风险的基础上,确定第三方聘用、采购、投标、合同、业务招待、捐赠与赞助、业务付款等高风险领域,并从防范合规风险的角度,参照最佳实践,对合规管理要求、合规管理职责、运行机制及流程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
一是应强化第三方聘用合规。通过第三方协助企业开展市场开发工作,是我国基建企业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业务领域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二是强化业务采购合规。在采购招标前,合规官应对招标项目立项审批流程进行复核、审阅,对项目外包的必要性进行独立审查;编制招标文件期间,合规官应对潜在投标人及审批过程进行复核、审阅,对其合规性进行独立审查;评标期间,合规官应对评标小组的评审过程进行复核、审阅,对招标过程有无违反招标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强化业务投标合规。合规官要审查投标工作人员是否与招标人或其他竞标方有利害关系;受理投标过程中对投标合规性的质疑与举报。要对项目投标是否有第三方合作伙伴参与、项目是否与政府或国际组织有关、招标人的诚信背景等内容进行合规资格审查,对投标项目的合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
四是强化业务合同合规。企业应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置工作人员。在现有法律审查的基础上,对拟签订合同增设合规性审查程序,以对法律风险以外的其他合规风险进行预防与控制。合规官要对合同约定的业务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进行合规性审查。根据审核结果,合规官判断合同中的潜在合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及修改意见,并告知合同承办人。
五是强化业务招待合规。业务招待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业务招待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礼品与款待不得成为获得不正当利益的途径;礼品与款待不得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礼品与款待的场合、对象、频率、价值、接受者的职位和社会地位不得造成不道德、不诚实或不恰当的印象;礼品与款待的费用必须合理,且用于合法的业务目的;业务所在国法律和习俗允许等。如果礼品与款待不符合上述原则,如在3个月内出现两次以上向同一接受方提供超出象征性价值的礼品,礼品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款待与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没有直接关系,或有任何娱乐成分等高风险事项,应依据审批权限事先经过合规官审核并获得有关人员的批准。
(四)建立三大机制,助推合规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合规风险管理的三大机制是支撑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保证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持续开展的重要基础。
1.建立合规风险分级管理机制。对合规风险进行分级管理,规定各级合规审批权限,所有审批事项须经至少两个及以上的人员进行审核和审批。
2.建立合规监督机制。合规官对第三方聘用、采购、投标、捐赠与赞助、业务付款等高风险事项进行合规审查;组织合规官对合规交叉(如跨地区、跨单位)进行审查;受理违反或疑似违反企业合规制度和流程、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内外部投诉和举报,对违规事件组织监察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3.建立合规工作传达与沟通机制。定期将合规工作计划传达至所属单位及各个部门,并部署相关合规管理工作。每年初,合规部门应协同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制订合规工作宣贯计划,及时有效地向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传达合规工作计划、合规制度和流程等内容。
(五)设置合规风险五道防线,做好事前预防
1.明确员工合规要求,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签署合规声明,明确员工合规要求;招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高风险岗位员工时,要开展合规背景调查,从源头上规避合规风险。通过合规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员工合规风险认识。建立员工合规操守考核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强化员工合规意识及合规义务的履行。
2.开展管理部门合规审批,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二道防线
在规范业务合规经营行为时,除了合规部门、合规官对业务事项进行审批外,企业应要求管理部门针对特定事项发表意见,审核、审批业务事项。涉及金额较大或风险较大的,上级企业的管理部门还要进行审核、审批,加大防范合规风险的力度,为防范合规风险构建一道新的防线。
3.设置合规官,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三道防线
企业应将合规官作为合规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合规官对第三方聘用、采购招标、投标、合同管理、业务招待、业务付款等审批事项中的高风险环节进行合规审查并严格把关。合规官还要受理违反合规管理的内外部投诉和举报,对违规事件组织调查等。
4.构建合规交叉审查,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四道防线
企业应每年抽调合规官对所属单位、海外公司、办事处进行合规交叉(如跨地区、跨单位)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合规官不仅要对合规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也要对合规官的培训和履职情况进行审查。合规审查工作完成后,应出具书面的合规审查报告,送首席合规官审阅签字。
5.设立海外合规举报、投诉渠道,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五道防线
企业应设立反商业贿赂的举报、投诉电话,建立违规违纪及调查取证制度,发挥内部员工、外部相关利益者和纪检监察部门在业务合规排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人力资本的形成源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既有与其它资本投资形式所共有的资本投资特性,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一)投资主体的多元性
在现代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支出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教育、健康设施或服务的支出,这使政府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投资主体。如果再考虑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必然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二)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
人力资本的投资客体是人。由于人力资本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因此,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更具有不确定性,所有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
(三)投资行为的长期性
人力资本投资属于一种周期较长的投资。投资周期长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增多,使投资的风险加大。短期看来,较好的投资项目有可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除去一般性的市场风险外,还有来自投资客体的风险。
(四)投资收益的间接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结果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它必须通过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并不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也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投资收益也不能通过物质生产过程直接反映出来。而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不是全部以使用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在非经济方面。投资收益的间接性与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并存,使建立明晰的人力资本产权结构成为困难,有可能加剧投资风险。
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类型
(一)道德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和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一致性引发的。人是有主体意识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目标。因此,当人力资本外流时,作为凝结在劳动者体内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的人力资本与其具有不可剥离的特性,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投资风险就是道德风险。
(二)中断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投资的不连续性引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体现为在生命历程的各阶段上都要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一个人在完成一定的正规教育之后,即进入社会从事生产劳动,需要接受各种在职培训,退出劳动过程还要参与多种继续教育,不能因为处于生命历程中的某个阶段而中断人力资本投资,中断即是人力资本的贬值。
(三)产出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投资的长期性引发的。同样的人力资本投资。其回报往往差异很大,这与物质资本投资结果有着根本不同。人力资本投资是渐进性分阶段进行,而且属于一种周期较长的投资。投资周期长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增多,使投资的市场风险加大。
(四)折旧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投资效益的滞后性引发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成为从属要素,相反,商品价值的高低却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因此,科技进步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损失是惊人的。
三、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规避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出发,并结合不同的风险类型,减少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划分人力资本的投资领域,减少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所引起的风险
尽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间接性和不易精确计量的特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投资目的不同,通过对投资领域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使人力资本的产权得以明晰,从而化解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可能引发的在未来利益分配中的矛盾,以减少投资风险。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知识的更新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的投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员工,投资的领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劳动技能。由于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内、与人不可分割的。因此,人力资本的承载者也就成为人力资本的天然所有者,也理应成为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和风险承担者,这也是使产权关系简单化的根本途径。
(二)通过对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把握与调整,减少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1 把握外部环境变化趋势,降低投资行为的盲目性
企业要仔细研究国家政治倾向和政府的产业政策,制定企业中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保证企业在未来政策环境变化中对人力资本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使企业和个人得到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预测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价格水平等不确定因素,确定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风险。
2 优化内部环境,降低投资载体的流动性
(1)建立或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投资客体的积极性。投资主体必须根据员工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制定或完善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考评及激励机制。首先,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让员工明白考核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长处、短处,以使其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其次,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建立一套关于绩效考核的管理流程,使其成为解决绩效考核的依据。再次,考核要有个性化。个性化就是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工作环境:结合公司的发展远景,而实施的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目的。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文化建设使员工与企业目标、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相一致,从而尽量缩小企业与员工之间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分歧,进而使投资收益能达到最大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则会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使企业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劳动者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减少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3)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的权益。企业在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时,应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对一些一次性投资额较大的、培训学习时间较长的员工可同他们签订法律合同。来保证企业的权益。另外,一个人在企业工作,企业本身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即“干中学”,这样会使个人的人力资本得到增值,所以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分享人力资本增值的收益,企业就有理由要求员工服务一定年限才能离开,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力资本的含量。
关键词:影子银行;发展融合;风险规避
一、影子银行及其作用
影子银行是一国金融深化的产物,是指那些拥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迄今,对影子银行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两个特征为其所共有:一是拥有银行功能;二是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由于银行体系的金融供给不足,导致中国的影子银行大量滋生。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影子银行大肆扩张,不断复制银行的核心业务,吞噬其经营领域,并与之不断融合,放贷量急剧膨胀。由于缺乏监管,客观上使得影子银行的资金趋于隐蔽化,风险难以把控。诸如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事件,凸现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令人担忧。影子银行风险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被并列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不过,也必须正视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它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有益的补充。
首先,发挥商业银行的替代效应。当商业银行的贷款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时,影子银行通过创新的工具设计和风险分散安排,可能使原先不能完成的融资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其次, 影子银行是解决银行常规渠道信贷投放不足的补充机制。巴曙松曾表示:影子银行是对银行体系的补充,并且效率比较高,需求也比较大。2011年以来,银根紧缩,供需加速失衡,越来越多资金跳离商业银行, 通过影子银行弥补了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影子银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已成为解决银行常规渠道信贷投放不足的补充机制,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影子银行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可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对推进我国正规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但影子银行的融资利率通常高于银行信贷利率。
二、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相互融合
(一)商业银行正逐渐融入影子银行当中
“银行的影子”占据了影子银行的很大份额。所谓“银行的影子”,即商业银行参与的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将表内资产转向表外,从而规避监管、牟取超额利益。 商业银行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正面临更大的挑战, 纷纷通过业务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影子银行创造出的巨大商业利润,诱使其纷纷进入该领域。正是由于银行内部的金融创新和分工细化,内生出影子银行部门,非银行机构才能够贴近商业银行丰富的客户、资金和项目资源,成为影子银行。银保合作、银担合作、银信合作、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甚至与地下钱庄私下串通等,使影子银行业务随之得到较快发展。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影子银行的资金期限或流动性转换,成为它们融资中的中介机构。
分业经营原则与影子银行不能创造信用的属性,将促使二者在更广泛的领域互补合作。一是影子银行将承担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SIV(结构投资载体)和SPV(特殊目的载体)将负责转移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将业务移至表外交易,双方则建立合作和连带关系。二是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和信用保障的代表,将为影子银行相关机构的产品提供信用增级服务,从而降低筹资成本。三是创新金融工具规避和降低风险,更加离不开双方互相联合创造。随着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交叉持股和业务合作与渗透的不断加深,金融体系的关联度也将越加增强。
(二)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相互融合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1. 银行表外理财产品。 信贷紧缩对银行的贷款能力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绕过信贷规模管制,对借款企业间接实现了资金支持,在保留优质客户的同时将风险转嫁到投资者,扩大了中间业务规模,造成表外业务急速扩张。理财产品热销的同时,一度成为满足企业贷款需求的替代品。比如在房地产遭持续严厉的调控下,通过房地产融资理财产品项目,商业银行赚取代销手续费,信托公司赚取理财产品收费,房地产公司融来了巨额资金,实现了三赢格局。同时,特定时点发行超短期、短期理财产品也成为商业银行争夺存款来源的重要手段。理财产品体现了国外影子银行的诸多典型特征。例如,货币型或利率型产品类似于货币市场的存款账户,挂钩型产品相当于结构化金融工具,信贷类产品则相当于简易型的信贷资产支持票据,其他一些产品则具有私募基金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