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1:18

序论:在您撰写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妇产科急诊服务流程

第1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妇产科急诊;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即在护理工作中,对潜在或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风险事件的产生,同时减少护患纠纷[1]。妇产科急诊患者病情危急,且病房流动性大、风险高,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便可引发医疗事故,因此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2]。本研究就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探讨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年龄21~47岁,平均(35.03±2.67)岁;就诊原因:正常临产29例,胎膜早破10例,流产7例,盆腔炎5例。对照组51例,年龄20~46岁,平均(35.12±2.71)岁;就诊原因:正常临产30例,胎膜早破9例,流产8例,盆腔炎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就诊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干预以及基本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如下:

1.2.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常见风险的管理流程与护理风险负责制,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身担负的风险职责,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其可独立应对护理风险,将护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3]。

1.2.2创设风险管理小组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妇产科骨干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管理组长根据护理工作计划合理制定风险检查项目,安排专门的小组成员实施检查,分析检查项目的潜在风险,经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与处理方案,并及时予以处理。

1.2.3强化护理风险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健康教育,为其分析妇产科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提高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安全意识,规范其护理操作流程,提高专业操作技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1.3观察项目与指标 ①风险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对两组风险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医疗事故等)及投诉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指标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且P

2 结果

2.1两组风险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92%,投诉率为0;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65%,投诉率为15.69%。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5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在妇产科急诊护理工作中,常因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威胁患者的安全,而且易引发护患纠纷。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其护理职责,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4]。本研究对102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表明,对妇产科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对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丘红梅.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03):689-690.

[2]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05):177-178,180.

[3]朱艳侠.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安徽医学,2011,06(07):1023-1024.

第2篇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Method:Select our hospital patients in 10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humanized nursing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nxiety degree of humanized nursing group of obstetric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work, ignificant effect,

对妇产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治疗的时间,还可以提高护理的效果,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将人性化护理引入到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2]。本文分析2012-2013年我院随机抽取的妇产科就诊患者100例,并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将两个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4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50例,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1)岁,病程在4d-10.2个月;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在19-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2.2)岁,病程为3-11.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培训护士从患者的言谈举止中洞察患者心理的能力,对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加强对护理人员形象礼仪方面的培训,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3]。

1.2.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在进行妇产科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体会患者的痛苦,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患者心中所想,始终围绕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行合理的护理,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各项指标,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1.2.3优化服务流程 为了将人性化护理贯彻到整个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去,强化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就要积极优化服务的流程。对妇产科患者入院的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安排护理人员分诊地点及所属科室,简化就诊流程;对于危重急诊的妇产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检验方法可采用χ2,P

2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3%,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4%,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

P 50

50 36

15 10

15 4

20 46(92.3%)

30(60.4%)

第3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消毒供应中心;专科器械;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48-01

根据卫生部2010年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我院积极采取措施,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改变被动僵硬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我CSSD以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再生专科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为切入点,提倡主动服务、质量服务、人性化服务,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1 一般资料

我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甲医院;CSSD共有员工22名;2010年6~12月,对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再生专科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专科器械特点:带有关节、齿槽、勾纹、窄缝隙、细孔、盲管的器械,以及各种型号的吸引管等[1]。

2 建立健全各组织及制度

建立由护士长、院感染联络员(包括相应专科感染联络员)、责任组长组成的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定专科器械操作标准。并对相关理论、各制度规范标准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3 具体做法

3.1 准备工作

3.1.1 评估阶段:选派一名有责任心的护士,深入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与专科感染联络员一起,对使用中的再生器械质量进行评估,对数量不够的专科器械进行添置,对质量不合格的器械进行更新,估算保证科室器械使用周转的数量,制定各类专科器械包目录。

3.1.2 试运行阶段:由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到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辩认器械,学习各类器械的清洗、配备与包装,待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熟悉各类器械后,专科器械即完全交给CSSD负责。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选派一名器械护士管理本科在CSSD所设的器械柜,以及作为两科之间的沟通桥梁。

3.2 专科器械处理流程管理

3.2.1 回收流程管理

(1)医务人员使用器械包后,将一次性使用物品与再生器械、器具和物品分开放置。。(2)每天上、下午由CSSD工作人员到科室回收物品收集箱,采用封闭运送车运送回CSSD去污区,双方在物品交接单上签名。

3.2.2 清洗流程管理:(1)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的物品进行清点、分类。(2)根据专科器械特点选用手工清洗或/和机械清洗。(3)消毒处理: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机械热力消毒。(4)干燥处理:采用95%乙醇、高压气枪、消毒的低纤维布、及干燥设备进行干燥。(5)职业安全防护:按规定着装,熟悉有关针刺伤和锐器伤等职业伤害的应急防治,加强个人职业安全防护。

3.2.3 包装流程管理[2]:(1)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用目测或放大镜每件器械。检查器械清洁度,包括有无血迹、污迹、水迹、锈迹(有锈迹应除锈)等,若清洗不合格应重新处理;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对不合格器械维修,更换;对带电源的器械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检查;(2)使用水溶性剂进行器械保养。(3)根据器材特点及临床使用情况,优化选择包装材料、包装方式。(4)根据专科器械包目录进行包装: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挂上器械包物品清单卡,卡上注明包名、配包者、包装者、灭菌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有效期等。

3.2.4 灭菌流程管理:(1)根据器械性质选用灭菌方式。(2)由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专职消毒员进行灭菌。按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3)正确灭菌物品包的装载及卸载,提高灭包菌成功率。

3.2.5 物品发放管理:(1)灭菌后器械包经检查合格放入无菌物品储存间暂存。(2)根据专科需要由CSSD人员用无菌物品运送车下送到妇产科、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急诊室。无误后交接双方签名确认。

3.3 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3.3.1 提供人性化服务:(1)CSSD应有一套正确醒目的标识标牌、在可能等待排队服务的地方安装桌椅、在必要位置配备洗手池及速干手消毒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舒心的服务环境。(2)请教临床科室人员,特别是权威技术专家,不断让专科器械包走进临床、亲近临床。(3)优化员工形象,提供微笑服务。

3.3.2 提供质量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开展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以保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顺利实施。(2)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职质量监测员,负责全中心质量监测。严格各项标准、监测项目,对不合格的处理物品重新处理或报废。(3)完善各种监测记录,做到持续质量追溯。

4 结果

4.1 确保患者安全:患者安全一直是全球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专科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科知识,但可能不具备专业消毒知识,使得科室之间采用的消毒程序及消毒标准不同,因此导致消毒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充分保障病人安全[3-4]。专科器械进入CSSD集中处理后,各个环节都能进行质量控制、质量追溯,确保消毒与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确保了患者安全。

4.2 提升整体形象:专科器械进入CSSD集中处理,临床科室节约了器械处理工作人员、节省了器械处理设施;医院实现了资源整合,减少了污染器械人员、环境的再次污染,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减少了医院及科室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了临床的满意度,提升了CSSD在院形象。

4.3 促进学科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器械进入CSSD集中处理,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认真执行了对再生医疗器械实行集中管理的模式,避免了科室兼职再生器械处理难以实现有效而规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管理流程与程序,减少了安全与质量隐患。使CSSD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范,把握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管理水平;为临床服务由被动为主动,扩充了服务范围,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促进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沙立民,蒋朝霞.待灭菌包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34

[2] 曹秋莲,赵玛丽.探讨再生器械回收清洗区全程质量控制点[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09-111

第4篇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急诊接诊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14年7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15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模式的115例为观察组,在急诊接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危机管理,确保护理过程安全,分析两组管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9.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各项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急诊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关键词:

妇产科;急诊接诊;危机管理;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不仅可导致护患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社会及经济也造成双重损失[1]。危机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具有风险的环境里,将存在的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妇产科为具有较多高风险因素的科室,特别是具有病情变化快等特征的急诊患者,护理风险事件高发。资料显示[2],妇产科的医疗事故与过失纠纷在各个医院及各个科室中均居首位,如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将风险减至最低,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中将我院妇产科急诊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开展了危机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急诊接诊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14年7月-12月接诊的115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2.4±4.5)岁,70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45例为大专以下学历;2015年1月-6月接诊的115例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4.7±5.1)岁,76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39例为大专以下学历。护理人员资料:24名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1.7±5.2)岁,工作年限为2~24年;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8名护士;4名本科及以上,14名大专学历,6名中专学历。两组护患者年龄等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危机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少数待产孕妇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等产兆易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出现胎膜早破时,强烈希望医务人员可给予及时、主动且有效的接诊,接诊环节的风险在护理工作中尤为明显。护理人员需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安排接诊,同时做好各个患者及其家属的协调工作,减少患者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使急诊的各项秩序维护良好。②问诊及分诊环节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工作不细致2个方面的因素。患者自身方面主要为部分产妇隐瞒生产史或者合并症,导致其临床症状与实际产程的进展无法吻合,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则主要是遇到情况特殊的待产妇时,患者无法正常与护士进行交流,因此需及时告知医生,以召集医生会诊,确保患者安全。此外,如情况特别危机且无暇问诊,则需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商讨并签订有效责任书。③抢救环节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医护及护士之间配合不默契,导致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到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需增强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禁止丝毫的闪躲,在患者出现感染及血流不止等情况,需第一时间维持生命体征,及时送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救治,以避免患者由于主观因素死亡。危机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制定科学的转运流程与程序,转运之前,患者的主观医生与护士须做出综合评估,确定患者最佳的转运时间,不宜转运且需立即收手者,则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医护人员共同护送至手术室;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转运方式及不同的,以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扩展护理人员妇产科知识面,提高应急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患者由于宫缩等不适引起的躁动,而出现坠床等损伤;有效、安全地转运新生儿,在推车时将新生儿面向护理人员,以对新生儿进行随时观察和正确评估。②做好急诊接诊后的交接工作。及时转入、转出,正确填写患者病历、腕带等资料,明确患者身份。仔细核对后交接双方签字记录;院外转入患者除了病情变化的交接之外,需详细了解其治疗过程、初步诊断等资料;院内各科室间交接者除了初步诊断、检查、治疗等交接外,还需对其在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交接。③做好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由于医患双方获得的部分信息不对称,患者易产生担心、焦虑治疗不及时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正确选择的沟通对象,对患者及其家属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告知其存在或者潜在的医疗风险,必要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报告制度,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急诊接诊应急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和知识掌握度。此外,在急诊接诊的过程中,需重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采用清晰的字迹记录,以为举证提供有效的证据。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包括接诊环节的护理风险、问诊及分诊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操作环节的护理风险、抢救环节的护理风险。妇产科护生考核评分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操作、护理记录与书写,各项评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采用护理部自制问卷调查,各项满分为100分,得分为90分及以上为满意,本次共发放230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过程中各环节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考核情况

提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专业知识等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而导致的可能发生的风险。妇产科为护理纠纷高发科室,妇产科急诊24h随时有患者前来就诊[3],随着患者自身维权力度及意识的增强,对医护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加之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基本知识的缺乏,均导致护理纠纷增多,不仅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对患者病情产生不良效应。因此,护理管理人员有必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以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防止护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急诊接诊过程中的各环节护理风险的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可有效减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风险[4-5]。提示我们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能是由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的目的为避免危机产生,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起点,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佳方法,护理安全为护理管理的重要主题和标准,通过实施危机管理,分析其护理风险因素,正确规避护理风险,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及风险发生。另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专业考核得分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也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后进一步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在急诊接诊工作中积极主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6]。

作者:胡竹霞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

参考文献

[1]李婵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149-2150.

[2]刘莉.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8-89.

[3]王金红.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77-178.

[4]李春华.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9):1430-1431.

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急诊;接诊;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52(2016)05-109-03 DOI:10.16286/j.1003-5052.2016.05.046

妇产科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且病程进展迅速的患者,同时可能涉及母儿安全,意义重大。由于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妇产科急诊就诊患者数量剧增,因此妇产科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件或者护理事故,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本科室的各项工作。妇产科急诊中的风险管理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的管理程序,从而降低危险因素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和经济损失[1]。本文通过借鉴以往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2015年9月以来收治的2320例急诊患者处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接诊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接诊环节

对于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了解不清,不实际去观察患者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对于患者病情分级把握不清,使胎盘早剥,宫外孕休克患者不能及早被发现,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对于由120转运就诊的患者病情评估不准确,转运时间或方式控制不当。妇科和产科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有紧张焦虑、抑郁消极、害羞自卑、愤怒攻击等几种情况[2]。部分早孕孕妇因刚刚发现怀孕,对于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表现出极度的紧张,由于担心胎儿的健康,患者及家属情绪激动;个别患者及家属只注重个人私利,要求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疗,如他们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就会言语粗暴,扰乱急诊就诊秩序。

1.2分诊错误的发生

由于本院急诊科患者较多,急诊科护士不仅有急救工作,还要负责分诊,从而会增加分诊错误的发生率[3]。应根据对患者的接诊,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评定病情的分级,确定优先就诊顺序,以防延误病情。对于一部分门诊患者,由于门诊就诊患者多、等候时间长,转向急诊就诊,以缩短等候时间,但他们并不属于急诊患者。若分诊护士拒绝其在急诊接受检查,并未作出合理解释,患者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孕妇发生发烧、腹泻、牙疼等情况时,要做好合理解释,在排除妇产科病症情况下,建议到相应科室就诊。

1.3交接环节

对于120由院外转入患者,在交接过程中只交接了患者的病情,而忽略了抢救治疗过程的交接,或者隐瞒患者实际情况,更有甚者对于患者情况不作任何交接等,均会使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危及母儿安全。

1.4抢救环节

因急诊患者情况特殊,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抢救时,护理人员动作不够温柔,解释不到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家属不理解病情等使检查时间延长,耽误抢救时机;抢救时,消毒隔离不严格,不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基础护理不到位,例如留置针穿刺是否成功与及时,则直接影响抢救的进程,危及母儿安全。急诊抢救仪器、药品不在备用状态,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抢救。同时,因近年来医患矛盾愈加尖锐,护理记录书写的不规范,对一些重要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处理措施记录错误或者遗漏,给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1.5沟通与交流

包括医患沟通、护患沟通及医护沟通。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由于未做到充分的解释,患者及家属不能充分理解病情及操作缘由,导致医患、护患矛盾的发生。医护之间沟通不良,护士不能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告知医生,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2改进措施

2.1护理方面

2.1.1强化护士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在工作中谨言慎行,保护患者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安全。制订各种情况的应急预案,定期培训演练,并及时改进优化应急预案流程,加强在急诊接诊应急能力的培训,加强风险识别,制订病情分级,确保接诊分诊质量,使急症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处理。2.1.2做好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每一位患者均希望自己能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服务。因产科涉及母儿安全问题,例如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出血,胎动不好等情况,产妇及家属均会担心胎儿安全问题,是否有生命危险,在此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一般情绪急躁,甚至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因此急诊护士在接诊工作中要主动与孕产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主诉,做好解释,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给予安慰,消除恐惧心理。该过程中,既要注意具有怜悯之心和母爱之心,同时要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等;对待脾气暴躁激动的患者及家属,要心平气和,不能与患者争吵,切实地去解决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用积极、高效的医疗、护理活动,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急情绪。2.1.3树立护士的良好形象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是护士,如果护士举止端庄大方,接诊时耐心解释,仔细询问,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快而稳的节奏,抢救时认真细致,尽量做到准、稳、轻,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紧张感,促进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1.4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各项操作技能。做好正确快速的接诊分诊,对急诊患者及时地初步处理,准确有效地配合治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接诊患者;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观念。2.1.5加强科室协作,做好交接由120转诊来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实际情况,并初步查体,观察阴道出血量,监测血压、胎心及子宫收缩情况,如为外院转入,详细了解外院的检查治疗及初步的诊断,确定是否需要立即实施抢救。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一站化的护理模式,从而使患者在一站解决所有问题,节省时间,方便快捷[4]。如患者需要直接于急诊进行手术,应联合手术室、新生儿科,协同之下对患者进行抢救。交接时明确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双重身份识别,住院号及姓名的核对,要认真地交接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以便交接后能够迅速、准确地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和处理。2.1.6认真书写急诊护理记录产科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因此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时间应具体到分钟。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因医疗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使医院在司法程序中处于被动地位。2.1.7护士心理状态来自职业环境的压力使其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很多护士罹患了“心身耗竭综合征”[5]。从生理角度看,持续高水平的压力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Maslash将其描述为“疲溃”。“疲溃”是高压力工作的一种反应。工作压力、社会因素等造成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管理层需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供相应的回避、释放、调整及自我暗示等专业指导[6]。护士应该合理平衡工作和生活,积极化解工作中的不良情绪,不要将不良情绪带入到临床工作中,在工作之余,科室安排护士唱歌、逛街、短期旅行等消遣方式,以缓解紧张的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2.1.8持续的护理质量管理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在急诊科日常急诊护理中的各项行为的监督,从而将护理风险因素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予以批评改正[7]。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监督制度,每月对本月的护理行为进行回顾分析,检查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此降低护理风险的产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2.1.9优化就诊环境及安全在一些需要的地方放置防跌倒等标识牌;配备轮椅、平车,佩戴方便识别患者身份的腕带标识等,在细节上为患者提供就诊方便和人文关怀。

2.2严格按照“五定”要求管理

保证急诊科各类药品、抢救器材处于完备状态,建立抢救车物品管理手册,仪器做到一机一卡一册一责任人,班班清点查对,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如出现问题,立即上报,检查维修,务必保证急诊各项物品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3健全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管理方面规章制度

不健全,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导致护士高强度工作,不能正确引导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合理安排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人员应急调配预案。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参与科室管理,鼓励护士针对临床工作,定期进行护理工作质量改进讨论,将科室的日常工作,比如药品的管理,抢救仪器的管理,消毒隔离等责任到个人。提出物质奖励政策,对于好人好事,及时褒奖,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总结弥补。妇产科急诊因就诊人员身份特殊,病情变化迅速,常危及到母儿生命安全;同时医患矛盾日益尖锐,急诊的护理人员承担的护理风险、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患纠纷和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深入了解患者情况,针对职业、身份等社会特征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从而尽量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急诊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8]。急诊急救的目的在于为危重患者提供及时救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和完善院前管理也显得至关重要[9]。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工作中要有预见性,提早发现问题,为抢救争取时机。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妇产科急诊接诊中的护理风险仍然存在,且由于根据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妇产科由于就诊量的增多,急诊面临的风险也将会增加。加强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尚有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并有可能出现新的潜在威胁,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完善改进,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案,解决更多的风险,从而为孕产妇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安娜.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急诊护理缺陷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57-59.

[2]谢秋艳,方映玲,陈新容.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54-55.

[3]黄丽娟.急诊分诊管理控制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8):2790-2791.

[4]黄伟霞,钟守群,吴文芳,等.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2):3056.

[5]耿东丽.护士、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61-63.

[6]王利,费杏珍.急诊科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14-15.

[7]赖秀珊.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2015,9(6):229.

[8]付雪飞,宗彩霞,张呈,等.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17):2719-2720.

第6篇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防范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76-02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制度、操作流程和标准,严格遵守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安全。妇产科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对护理的质量要求高,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规章制度,做好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医院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总结,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队伍年轻化,专业素质偏低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产妇血压的监测不到位,导致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子痫病症不能有效的预防;有的护士在助产时产钳的配合不默契,可能导致产妇会阴的严重裂伤;有的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不足,对产后出血等常见的抢救工作不熟练;有的护士不能按照医嘱进行给药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导致抢救不及时;有的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不能进行有效或耐心的解答,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不满情绪等。

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 妇产科由于其特殊性,护理工作繁杂多样,而当前的妇产科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对产妇进行人文关怀,导致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妇产科危重病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不能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忽视其知情权;对产妇会阴冲洗过程中,未对产妇隐私进行保护;对护理书面文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记录不规范,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遗嘱;对产妇的生育史、病情等随意议论,导致产妇及家属的不满;进行产妇抢救或者分娩时,不能对患者家属的疑问和紧张心情进行解答和引导,甚至对家属语气生硬、态度恶劣,导致相互埋怨,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1.3 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护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导致护患纠纷。临产护理时,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进行产房内2h观察,未对患者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未按照静脉点滴制度进行点滴速度和浓度的控制,导致产妇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导致子宫破裂;产后进行常规的胎盘检查和阴道检查时,未能及时的发现胎盘残留及子宫裂伤等,延误治疗时机;对产房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婴儿抱错的现象;为婴儿洗澡时不能按规章进行操作,导致婴儿出现擦伤或者烫伤等。

1.4 护理记录不规范 妇产科工作繁忙,急诊分娩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内容多,各种护理记录未能及时的进行填写,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以回顾性记录进行代替,因此与医疗记录不一致,导致护理记录失去真实、准确和客观性,不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了解。特别是对治疗顺序、药物过敏试验等不能进行准确的记录,导致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不重视床头交接班工作,在未取得主治医师的同意下私自允许患者离开医院,导致出现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给医院带来法律责任。

1.5 外部环境因素 护理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患者自身的因素和设备、药品的因素等。患者自身因素是指,一些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信任或尊重,求医心切,引起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护患纠纷。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因素是指一些医疗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使用不配套,以及器材、药品不到位等,影响急诊抢救工作。病房的地面留有水渍或者太湿,导致产妇摔倒,造成不良后果。

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妇产科护理覆盖面广,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强,护理人员不但要对产妇进行护理,还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因此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值班、交接班、消毒、查对和抢救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新参加工作、实习生、技术差和责任心不强等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加强节假日、交接班和夜班等关键时间的管理等。通过培训、监督、提醒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护理质量。

2.2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违反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是妇产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因此,要加强护理安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强化告知制度,对存在一定风险的抢救或者护理措施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要求其签字;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提醒,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防范措施;对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的填写,经过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建立安全提醒制度,对摔倒等容易导致产妇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必要提醒和安全教育。

2.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新的护理工作发展环境下,对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由于态度恶劣或语言使用不当所导致的护患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妇产科患者及家属由于紧张或者兴奋等,容易对产妇的情况或者婴儿的情况产生很多疑问,护理人员要耐心、详细的解答,最终获得其信任,安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准确的了解,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对产妇进行主动的询问,倾听其感觉和要求。对产妇和家属表现出的疑问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解答,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可以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3 小 结

妇产科护理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提高责任心和耐心,主动为产妇进行服务,才能实现对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2(24):12-13.

第7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随着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妇产科护理有多变性、高风险等特点,如何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人员应面对的问题。现将我院的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妇产科护理所存在的隐患。

1.1患者方面 妇产科患者是比较特殊的患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患纠纷。许多患者对医院以及妇产科的规章制度不太熟悉,如私自外出不慎摔伤,胎盘早破等情况,需急诊手术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这些情况极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

1.2护理人员原因 助产技术水平较低。抢救流程与抢救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常规操作技术来执行。法律意识淡薄。

1.3护理质量的设置与患者的要求相矛盾 许多医院妇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患者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医院管理而设定的,很少为患者考虑这样即使服务再好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1.4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这些都是安全存在的隐患。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负担,不能从内心热爱护理工作,考核往往搞突击,一些计划、记录、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试流于形式,考评结果反而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是妇产科护理质量重要的一个保证[1]。只有建立健全规范制度,将职责明确细分,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才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以及治疗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质量管理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让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先要培养医护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自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2.2加大培训及个人素质的培养,加强妇产科护士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助产士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助产士的培训要严格按照相关培训制度及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助产经验丰富的助产师作为新进助产士的指导教师,对她们进行工作指导。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要多参加专业培训,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让自己素质跟得上医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培养护理人员本着对患者生命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质量。随着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观念的深入,患者非常重视自身的法律权益[2]。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2.3开展护理质量大检查 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护理质量自查,最好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部大规模检查。医院运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每一次的测试,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即使的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

3结论

近年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广泛应用,患者对自身的利益也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护理工作越来越难做。医疗纠纷日益复杂化、多样化,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与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3],要远远高于临床其他科室,是因为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工作性质决定的。因此,要求护理工作者,要全身心投入,将护理安全放到工作的第一位,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侯纪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