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11:09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调查四要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时下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其中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如何将现有德育活动课程化成为一个新话题。笔者所在学校以“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其中“敢担当”成为最有特色的思想品质。“敢担当”,即学会负责,具有团队领导能力,具有使命感与正义感,具有家国情怀。
为此,笔者全新建构了以“担当”为主线的模块课程群,设定:唤醒担当、实践担当、内化担当等三个层次与发展过程,而每一个层次都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专题教育中得以实现。
一、“担当德育”模块课程群内容
二、“担当德育”模块课程实施
(一)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一年级,根据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担当德育专题教育内容的不同,这类课程具体实施也是有细微不同的。但总体上,“唤醒担当”的实施途径可概括为:创设同感同知氛围――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追问学生价值取向。根据我校校情,笔者归纳出“唤醒”担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唤醒”方式一:人文感召――品读国学文籍,对话古今担当
这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品读《论语选读》《鲁迅今读》等国学文籍时,在人文的魅力感召下,挖掘古今担当,对现实生活提供价值取向。
2、“唤醒”方式二:校情感化――参与新生融合,探寻校史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刚进入高中,对校园充满好奇,在军训、国旗下讲话、校史馆参观、学生干部技能培训等校本课程学习下,逐渐融合到新校园,并探寻瑞中校史中的担当典故。
3、“唤醒”方式三:社团感知――体验社团文化,展现青春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在与同伴不断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展现独特的青春担当魅力。
(二)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二年级,实施途径可概括为:理论学习,明确担当价值所在――能力储备,明确担当要素所在――模拟实践,体会担当困难所在――社会实践,领悟担当意义所在。
1、“实践”方式一:融合课堂内外知识,践言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环境保护》等国家课程时,理论联系实践,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担当的决心与计划。
2、“实践”方式二:探究乡土社情文化,践历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民国史料研读》《走近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与问题探究》《对话瑞安先贤》等校本课程学习中,探究本土担当文化,在实践中经历担当。
3、“实践”方式三:承担社会公益活动,践行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园服务之志愿者活动》《校园服务之值周班活动》等校本课程以及在“团学志愿・奉献担当”专题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公益行动中激发学生甘担任务,体验担当。
(三)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三年级,本模块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用“担当”提升自己的思想,敢于将“担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施途径没有呆板的模式,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学习――反思――参与――反思――内化”等五个环节。
1、“内化”方式一:探究时政史料,思辨社会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心灵的对话――认识西方哲学家》等课程学习中,探究时事政治和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思辨能力探究担当。
2、“内化”方式二:规划职业生涯,思虑人生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我的未来我做主――高中生涯规划》《律师启蒙班》等课程学习,结合“红色信仰・人生担当”专题教育,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以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3、“内化”方式三:成就星级模范,思省卓越担当
这种方式是指学生通过《星级团员评比》等课程,在“星级模范・卓越担当”专题教育中,树立星级模范意识,以优秀同学作为榜样,时刻反省自己,醒悟担当,将担当真正作为自己内心的追求。
三、“担当德育”模块课程评价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担当德育”课程注重学生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对学生日常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由此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担当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
从心理学方面看,应由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四者不可缺一。同时,这种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我们基于课程具体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而设计了独特的课程评价体系,其中,既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考核。
(三)“综合素质报告单”的闪亮登场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实效 基本策略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Improving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must study the basic strategy. Enhance target sense, and strictly control target guide; study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with teaching material of specific solutions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psychology, behavior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ollow "thinking is tasted" as the basic rule of teaching,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ing patter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cooperation, the inquisition, the practic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an effect of the basic strateg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character, class teaching, effect ,basic strategy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 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二、 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 。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 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
“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 、导入新课; 2 、主题教育; 3 、深化教育; 4 、导行反馈; 5 、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 、预备:激兴、揭题; 2 、明理:激情、明理; 3 、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 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如语音部分,学生较难掌握的某些元音与辅音存在于某些同学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里,通过这些同学的现场发音并对这些同学的发音进行采集,可以提升学习效果。比如颤音的学习,对于民族语言及方言中没有此辅音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而维吾尔语、撒拉语、蒙古语等北方民族语言中存在,这些同学的现场发音,让其他同学真切地感受到这个音的发音特点,同时我们将其采集下来,整理到教学语料库中,为教学服务。又如语法部分,语法的组合规则中讲到述宾结构,这种结构是人类语言中普通存在的结构,但两个成分的排列次序不同语言各不相同,汉语中宾语在述语之后,而傈僳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中宾语在述语之前。我们通过对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同学的语言资料进行采集,丰富教学语料的同时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并引导同学们去留意与思考这种语言现象。再如语义和语用部分,关于词的象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举出同一词,在英语、法语、日语等语言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学生对自己懂得的语言能自然接受,但对自己陌生的语言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那么在讲这一知识点之前,可要求学生去收集自己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积发,课堂气氛得以活跃,相关的理论知识大家也很容易接收。作为教师,如果针对不同章节,组织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语料,建构属于自己院校的语言学概论教学语料库,那么长期积累下来就是非常可贵的民族院校语言学概论教学素材。
二.分组实践:基于调查与报告相结合的教学互动
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或汉语方言区域,他们的母语大多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这是民族院校语言学概论实践教学的优势所在。近三年来,我们给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语言学概论,对所有学生进行细致调查,收集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学生语言基本信息库。这个基本信息库包括有学生的姓名、学号、民族、籍贯、掌握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情况、掌握文字情况等内容。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母语,涉及不少民族语言,如壮语、黎语、藏语、苗语、白族语、畲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彝语、侗语、水语、锡伯语、哈萨克语、撒拉语、珞巴语、土家语、傣语、朝鲜语、布依族语、仫佬语等,还包括不少的汉语方言,遍及各大方言区,如赣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及东北、西北、西南及江淮等方言。基于学生语言基本信息库,按掌握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的情况进行分组,这就形成语言学概论实践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部分的调查与报告均以小组进行安排。
语音部分的教学历来是语言学概论教学中的难点。语音部分要求明确认识语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初步掌握人类发音、准确掌握普通话发音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国际音标。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单纯从理论着眼,讲授发音相关原理,学生接受效果就很差。讲语音的物理属性,涉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等,讲其生理属性就会涉及发音器官、发音部位,这些内容倘若抽象进行讲解,学生难于理解,就需要借助一些实物、运用一些仪器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实际去使用浪纹仪、语图仪等,通过亲自去实践加深对语音四要素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常用国际音标的掌握,除了课堂上通过录音与教师的实际发音,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发音要领去体会外,还需要课外的练习与辅导。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或汉语的不同方言区域,对常用国际音标的学习自然会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点,我们对所有学生掌握民族语言及方言情况进行了统计,建立了数据库,根据不同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了分组的课外辅导。在学习了语音部分后,让同学们根据给定的语料运用录音软件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及方言进行了录音,鼓励学生运用国际音标进行基本的记音活动。在记音过程中,同学们会自觉地运用国际音标,遇到问题也能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与老师同学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在这种实践教学形式中,学生加深了对常用国际音标的认识与运用,进而达到相关的教学目的。语法部分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如何去理解与分析语法现象中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怎样理解语言的普遍特征?如何分析语言的结构类型?这就需要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将这些问题细化,例如语法的组合规则中语素是怎样构成词的,结合自己的母语来谈谈这个问题。学生会首先想到自己母语的情况,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查,不得其解时,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在课堂上也能将自己的思考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语言的结构类型可按构词法与句法的不同角度进行划分,让学生首先去考察自己母语的结构类型,并进行论证,形成研究小论文,分组进行讨论,并请每组代表在课堂上将小组讨论的重要观点进行陈述,这种研究报告的教学形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果。再如,语言的演变与分化规律性较强,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及亲属语言的关系如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实践性较强,可组织学生深入不同阶层、各行业调查语言使用情况,对社会方言的形成及特点有更深入地认识;按所属方言不同进行分组讨论,各地方言有何特点;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亲属语言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研究的历史、方法及重要观点。
三.学生本位:引导民族视野下的语言学创新项目
立足民族院校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学创新项目研究,在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中将民族性、现实性与专业性三者融合在一起,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之下,将民俗与语言结合在一起,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调查与现象分析的能力与水平。在进行语言学概论教学时,我们将所有学生掌握语言及方言的情况作了细致的统计与调查,由于学生人数过百,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种类及汉语方言较为丰富,我们按其所掌握语言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我们开展的所有实践活动均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每个小组内部通力合作,有些作业是单独完成,但有些作业如研究报告之类,我们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容成员之间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加强,成员之间加强讨论与交流,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创新性得以提升,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可申报创新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们指导学生成功申请了与语言学相关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在项目的申请与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对语言学概论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实践的调查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语言学概论基础的学习,尤其是其中较难的语音部分,这部分在实践调查中显得格外重要,是语言实践调查的前提。在此阶段,这种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转化为一种主动的需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是课堂上的有限知识,而是调查实地的鲜活而丰富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渗透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本位。当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人的核心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等,而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会在日常行为中充分表现出来。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渗透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显现教师的人文风范
教师要适度地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一批又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塑造美丽的教师人格,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好老师就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它也许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丰富的内涵:老师的微笑是学生快乐的表象,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学生的积极心态的兴奋剂,老师的情绪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老师的友善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因素,老师兴趣广泛直接影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老师的坦率和宽容更容易使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品质。因此,我们要认真抓好师德教育,提醒教师重视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艺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处处为学生作表率,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只会在自由的环境中产生,这种自由即精神的自由。建构人文化的精神环境,是课堂教学收到成效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人文化精神环境的建构,首先要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情感融洽,才能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即“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于课堂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精神,必须消除师生头脑中的传统观念。然而,在后喻文化年代,知识渠道的多元化及知识更新的高速度,早已大大动摇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有时学生所津津乐道的内容、精通的知识,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教师大可跨越原有的那道“鸿沟”,与学生“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民主的地位,不使用自己的权威,不强迫、不压制、不斥责,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拉近师生心灵上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常需要创设生动的情境,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陶冶。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感悟人文之美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而且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语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等,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科学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世界休闲组织预测: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是休闲需求增长的门槛: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而休闲社会则要求必须是1/3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休闲收入支出的1/3用于休闲,国土的1/3用于休闲,达到了这三条件才可以说是休闲社会。
体育运动是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健身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休闲体育消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体育健身、户外体育、体育旅游等逐渐逐渐逐渐深入到越来越多的家庭。“街舞”、棒球等都体现了浓浓的休闲体育色彩。
二、休闲体育的到来是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和时代需求
(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消费群体和体育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学家预测,204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其后将呈现缓慢的负增长。这样的趋势,一方面说明新世纪我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但另一方面对休闲体育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机遇。这是因为,新世纪的人口增长是与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同步的,这种条件下的人口基数的增长,意味着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有支付能力的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又必然带来体育市场的持续繁荣。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到那时,富裕起来的15亿人,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并以他们活跃的体育消费能力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市场。
(二)新世纪我国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原动力
社会主体人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中各项活动的生存、发展和消亡也是由人们需求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来决定的。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消费现象,是一个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体育消费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对某一个特定产品的总体消费需求。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由温饱消费向现代消费转变。纵观近几年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医疗、保险、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发展型,甚至享受型消费系数呈上升趋势,消费结构将出现良性变动。
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体育消费是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享受的消费。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限制的,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
(三)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休闲体育发展的保证
我国政府在1995年5月起,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度。从2008年开始实行,国家又增设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加上原来的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双休日,年休闲时间达到了119天之多,超过了1/3的休闲时间,达到了满足休闲社会的三个条件之一。随着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便会考虑如何运用余暇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健康向上的休闲内容,以满足身心上的需求。加上我国的政策一向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给大众的休闲体育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四)人民生活节奏加快,文明病的困扰,健身意识的提高,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古老的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21世纪的社会的健康四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社会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的紧张,大量的脑力劳动代替了原来的体力劳动,现代人类努力在适应这种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人的精神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就会犯所谓的文明病,现重要的是,大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缺少锻炼,使得”肌肉饥饿、办公室病、心理疾病等现代文明病成了困扰大众的杀手,而休闲体育正好可以填补空白,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起到缓冲精神压力的作用,平衡人体机能水平。
(五)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自上个世纪后20年,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重点由生存资料转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提升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消费重点,除了住房、电子通讯器材、汽车、家庭装饰装修等新兴消费持续升温,增长迅速之外,健身健康日益成为了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经历过“非典”后,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体育健身日益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些变化都将对中国休闲体育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中国政府通过国家彩票基金加大了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健身路径工程、小篮板工程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三、新世纪经济下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对准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需求开始由物质向精神转变,休闲体育的消费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已不单满足于现有的体育运动,而是衍生出更多的、更时尚的休闲运动。如目前比较时尚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高尔夫球、健身房运动、普拉提、滑雪、海滩体育等。
(二)培养适应休闲体育、休闲时代的专门人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也给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奥运会对国内群众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体育文化洗礼,同时也增强了休闲体育需求,据有关资料表明,在2000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就业人数达到约200万人,而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这个增长速度估算,到2020年将达到1500多万,庞大的休闲业务、休闲服务业市场将出现人才的紧缺。
(三)高校课程与时代接轨,培养专业休闲体育人才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本节内容所涉及知识点多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了解过的,如水资源的概念、数量、分布等,学生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也已获知中国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以色列在用水方面的措施,但这些知识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教材也仅以文字表述、图片展示的方式笼统介绍,学生很难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所以本节课可设计恰当的活动系统,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过程。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活动设计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出其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以此为依据,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案例、活动,必要时还可搜集其它文献资料包括乡土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重构,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能够渗透整个教学环节。笔者在本课中设计的活动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契合如表1所示。
二、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以色列和中国西北的气候背景分析
活动内容:①在世界政区图中描出以色列和西北地区的轮廓,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两区域的地理位置;②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或两地区的气候资料),说出以色列和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找出气候特征的共同点;③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分析和比较促成两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描绘区域轮廓图和描述地理位置能够使学生达到对区域的初步认知,构建区域的心理地图。两区域具有相似的气候特征,但成因不同,运用综合思维进行要素综合分析和空间比较分析,可进一步加深对区域的认知,并对第二章“气候的形成”相关内容进行巩固,做到学以致用。
实施建议:轮廓图的绘制可在有经纬网的空白政区图中完成,考虑到很多高一学生的区域地理基础较薄弱,应提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区,重点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的区域界线。
活动二:以色列和中国西北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对比
活动内容:①阅读“以色列的水资源及其利用”,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总结以色列自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②阅读“流血的石羊河”,分析以石羊河为代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除加剧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外,还会对当地以及相关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可用关系图展示);④借鉴以色列的用水经验,为西北地区献计献策。
任务①课堂实际成果如表2。任务②和③课堂实际成果如图1。在活动二的总结中可以得出图2所示的分析思路,这也是本节课内容的统领与概括。
设计意图:以色列是世界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成功典型,“以色列的水资源及其利用”一文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详细介绍该国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学生经过阅读后总结归纳如表2,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再从这些措施实施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历程,而生产力发展、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改善人地关系,使自然对人类的直接约束力减小。任务①的完成和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对“人地关系”有了初步理解。
同为干旱区,西北地区的“干渴”与以色列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对比强烈,促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图1可以看出:①水资源短缺不仅有因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的水源性缺水,即“地对人的影响”,也有因污染排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即“人对地的影响”;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加剧资源短缺,还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地如何协调”至关重要。综上可见,“人地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要素在此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
实施建议:通过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任务①和任务②,但如何合理构建任务③要求的关系图(如图1),则需要生生、师生相互交流讨论才能更加全面合理。需引导学生关注:关系图中呈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四大圈层的要素,它们的变化归根结底在于人类对“水”这一要素的干扰,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有初步认知即可。考虑到课堂时间,活动一和二可以同时开展,将学生分成两组:以色列队和中国西北队,每组学生完成一个区域的任务,最终通过交流讨论达到共识。
活动三:六安市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研究
活动内容:布置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搜集资料,了解六安市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如政府在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水资源重复利用等方面的举措;工农业部门在节水方面的数据;公众节水意识用水行为的调查等。据此分析六安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具体活动设计如下:①了解水资源供给量: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六安市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河流分布等。学生在图中看到六安市境内有以史河、淠河、杭埠河为代表的七大河流,西南部有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等六大水库,还有依托六大水库建设的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淠史杭灌区。据此可以得出六安市水资源的总体特点是:水资源丰富(资料显示总量可达99.9亿立方米/年);水环境优越,西部的大别山是优质水源地。②了解水资源需求量:六安市人口总量为665万(2015年数据),要求学生计算人均每年的水资源拥有量,计算结果为每人每年1 550m3。对照联合国相关标准,明确六安市仍属于中度缺水城市。加之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还要肩负向省城合肥及周边城市供水的重任,所以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节水势在必行。③节水在行动:2013年10月,六安市开始创建“节水城市”,2015年4月,六安市通过省级相关部门验收,成为安徽省四个“节水城市”之一。依据课前从报纸、电视、网络等搜集的资料,说说六安市创建“节水城市”的举措和成效。课后对六安市居民“用水行为和节水意识”设计问卷并展开调查。
设计意图:利用乡土案例能够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促使学生切身体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将“合理用水、节约用水”这一观念落实到日常小事中,最终形成稳定的品格,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另外,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开展,学生地理实践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实施建议:活动开展过程中,可将学生分为四组。三组学生分别完成以下资料的搜集和汇报,包括:政府方面,如水资源的管理分配、节水宣传、用水督查等;农业方面,如近年来灌溉用水的数据、灌溉方式的改进、种植业结构的{整、农作物品种的选择等;工业方面,如企业节水设备的改进、实际用水数据、水资源重复利用情况等。一组学生完成对居民用水行为和节水意识的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三、活动教学反思
生源整体质量偏低新升本科院校的声誉往往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生源质量远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再加上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将来的工作没有直接的作用,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课程的学习上。
以文本为根基,加大阅读原著经典当下的现当代文学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对整个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发展轨迹的描述,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点拨,而相对忽略和轻视了文本阅读。老师和同学们热衷的是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所撰写或者转发的各类文学评论与文学批判,各类考核也以文学史的现象为主体,而忽略了对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师生对随手一个作品、随意一个作家都能评论的头头是道,对原本原典却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品读过。简单化和程式化的表达首先违背了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它很难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激荡自身的人文情怀,进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学的魅力,而限于背诵熟记一些万能回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教材、论文当中的给定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而在文学的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离开了作品,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学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再多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式地夸夸其谈。因此尤其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新型本科更应该提倡、鼓励、支持、要求学生大力阅读原著。在课前教师可以告诉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和大致规划,告知学生什么时间段大致应该阅读完哪些经典代表性篇章,保证自身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跟进,有可能的话阅读整本的原著;课堂上课前可以抽查几名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畅谈散文感悟、背诵优美诗歌,真正能够鲜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课下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同学书写读书笔记、撰写课程小论文。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繁杂、各类流派交错层叠,原本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让学生应接不暇,在上一节课的课程还没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时下一节的内容又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寻求师生之间的“共振”和协调,既要学生跟上老师,也要老师服务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学大纲等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多一些软性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课程计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熟悉课程、填充课程的过程。分成小组有代表的在课堂进行讨论演讲,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学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使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
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业”形式如今的现当代文学考核方式仍多以书面为主,而且题型基本稳固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赏析的老态模式。学生也只需要将可能考试试题进行整合,考前突击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这种单一的书面考试确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也滋生了学生懒惰心态,以为考前刻苦背书就能够过关。因此教师在考核上要尽可能使用“大作业”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制作关于现当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谱,让大家知晓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迹;排练优秀话剧,在彼此协作当中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角色意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设计等图片;抑或者让大家分享介绍自己获取文献、查找文献的经历,为将来撰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总之尽可能多种考核综合考察,减少单一方式的简单命题,只有老师想尽办法、出尽点子,才能防止学生懒惰,应付考试。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学以致用显成效绝大部分的新生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院校,更多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因此依托地方资源,在地方文化热土当中吸取营养、感悟文化是水到渠成,也是必然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时一方面可以“走出去”,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特有底蕴。这种将原先传统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体系当中加上“实践育人”更易凸显实效。以我校所在地新乡市为例,以刘震云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已经进入了文学史教材。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探寻作家足迹、参观博物馆与展览馆、做社会调查,这样就可以建立文化底蕴,提高其在社会实践中融会贯通文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另一种就是“请进来”,邀请本地作家、诗人代表来学校和学生面对面做直接的沟通交流,让大家真正近距离了解作家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分享作家们的创作经历、展示其创作成绩、更直接地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