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1:03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第1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湖南;文化产业;机遇;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湖南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地貌资源,融合独特的风土人情,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文化大省,其文化产业建设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部门只有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才能更好地推动本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基本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最初的构想是由主席提出的,其在2013年访哈时首次提出了努力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及货币的流通,在随后的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我国重点强调了与亚洲各国的合作政策并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在利用丝绸之路的平台上加强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世界和平的建设,构建政治、经济与文化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我国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举措,也是加快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战略的实施不仅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还增进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为良好关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的实施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所面临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复杂,全球局势变化愈加迅速,为了更好的应对复杂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共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在国内几乎涵盖了所有省份,是我国构建新的社会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自古以来,经济与文化都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战略,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战略的实施需要文化作为先驱,利用影视、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各国之间的合作,为各国的经济交流营造和谐的氛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舞台,文化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需要不断创新、交融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通过各国之间建立的合作计划,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不同文化体之间的差异带动消费需求,利用交通枢纽实现人流量的转换,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战略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文化产业作为湖南省的朝阳产业,它的提升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湖南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消费和文化交融,而影响文化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湖南省所具备的各类社会资源在逐渐增多,资源配置也更加合理,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文化消费也相应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另外,“一带一路”政策加大了我国与邻邦国家的联系,贸易活动也逐渐增多,湖南省凭借独有的自然资源,对外交流逐渐频繁,而经济的沟通通常伴随着文化的交融,从而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扶持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渐加大。为了更好的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要投资大概1000亿人民币的专项资金,湖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实施基地,国家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多,尤其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更大,这就为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政府在相关方面也制定了有利的政策,这为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了各文化企业对湖南文化产业的了解,投资力度在不断增大,融资环境也更加有利。

3、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资金和人才是支持时代前进的主要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更加突出,只有拥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势必会吸引较多的外地企业入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跨省、跨国交易的发展,这就需要大量懂得当地习俗同时具有较强跨国交易能力的人才,所以要求湖南省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吸引较多的人才,当地高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相关课程,利用优厚的待遇等措施来留住人才,为省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另外,“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会吸引大量的外国友人到当地旅游、投资,政府要为其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采取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外语培养,组织开展多种族文化节活动,吸引国外优秀的讲师来省内开展讲座,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让学生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对于湖南省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为湖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也为其经济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社会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面临着较多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及各部门应紧抓这一形式,了解本省的基本情况,扬长避短,具有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实施民族国际化

湖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等50多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也有所区别,这些文化不仅是他们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与省外、境外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想推动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寻求与其它国家的文化共鸣,积极举办不同形式的文化节,在碰撞与交融中促进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2、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丰富的周边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型媒介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还推动了科技的传播,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湖南省要想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加快对湖南文化的传播速度,增大文化传播的范围。对于文化消费而言,湖南省具有较为丰富的民族资源,所以可以利用各民族的特点开发一系列民族文化的衍生物。同时,在对文化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媒介形式,利用网络等手段对文化进行对外传播。此外,还需要采用新型的商务模式进行经济活动,开设新型的交易平台,打造属于湖南省特有的文化品牌。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的传播还可以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和偏见,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形成。

3、加大资金支持,创建多种投资形式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任何产业要想取得长足进步都必须拥有充足的资金扶持,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所以湖南省要想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浪潮中发展文化,就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多种形式的投资模式,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其主要的措施:一是政府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为投资创造有利的环境;二是要加大对具有民族意义的大宗文化产业的投资,通过专项资金等形式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扶持,加快对文化产区的建设和改造,积极引进先进的文化资源,实现对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三是要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在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较为有限,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融资,传统的融资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湖南省要想加快省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多种融资形式,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资金的融合,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4、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时展的灵魂,要想从根本上推动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增强创新精神,创建专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团队,积极吸引优秀的人才。“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将湖南省与其它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也有所区别,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差异,在不断的碰撞中会对本土的文化产生冲击,这时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通过改革创新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专业的文化创新团队,增强对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同时相应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不断缩短文化转化的周期,迅速形成规模经济,促使省内文化产业的转变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五、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在此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大省的湖南,在文化产业发展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民族的国际化,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创建多种融资形式,才能更好的实现省内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兴:“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会展业发展研究[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1).

[2]陈凯、丁雅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J].新闻研究,2015(20).

[3]周晓燕:“一带一路”战略对衢州产业、企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7).

[4]王会粉:“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J].创新科技,2016(3).

[5]朱婀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人文社科,2006(3).

第2篇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3篇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解决好我国影视文化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的问题,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导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还应该大力打击生产低俗影视文化产品的行为,并对情节严重者予以取缔。另外,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第5篇

1.1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俨然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与更新的科学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活动如何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来重新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完善传媒经济运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项有力措施。第一,要求我们要对市场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就必须对市场有一个科学、精确的定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时展所离不开,可以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应,先进的文化可以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且落后与当时的生产力,势必会影响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生产你的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现代化水平

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媒领域的垄断问题,所以,要想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放宽市场准入,来提高业内的竞争机制,增加业内的竞争主体,推动业内企业的技术、业务水平升级,实现业内行业的重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我国的传媒行业。第二,提高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融入到世界团体中去,所以,传媒经济的发展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传媒资本,借鉴国外传媒经济运营成功经验,来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第三,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是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传媒业中的盈利行业和公益性行业科学的划分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对不同运营模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社会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传媒产业发展要有效结合高新技术,加强与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科学、有序的市场。第五,要求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即传媒经营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产业经营范围,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发行等纳入经营范围,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2结语

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 the tourism culture indust ry of Hunan province meet s with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 However , at the same time , 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on the current tourism culture indust ry in the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If we can scientifically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 ry , the tourism culture indust ry of Hunan province will be promoted

经济全球化对于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加入WTO 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外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的空前交融,它对于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一、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背景下,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突出表现为“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认识。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山清水秀,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2002 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改革,加速建设,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湖南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提高全省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业在全省GDP 中的比重。过去我们一直很少注重县域旅游业的文化含量,轻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其文化市场的认识也不足,加入WTO 后,湖南县域旅游业也将直接置身于开放化的全球竞争空间,直接感受到国际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跨国文化集团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压力,而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这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狭义的旅游经济发展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发展道路来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二是有利于湖南旅游扶贫战略。湖南还有一些县、区属于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观念落后,扶贫任务比较艰巨。然而,湖南不少县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古迹较多,这种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却因故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开发,就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一成功例子为湖南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参考。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山区、边区、老区开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风情旅游、探险旅游、温泉旅游、漂流旅游等特色项目,在这些旅游项目中注意渗透文化内涵,使之做大做强,形成县域旅游品牌,这就能够进行旅游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当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打破地域和行业分割,突破部门界限,实现文化结构的战略性重组和文化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加入WTO 后,将给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带来结构调整和体制的创新,配置各种资源的机遇。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通过它能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业、加工制造、农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龙头,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南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可以结合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重大举措,推动西部县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湖南各县区劳动力多、下岗职工多、就业压力大,加快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既能促进县域商贸的繁荣,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当地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又能推动县域个体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另外,县域旅游文化产业还能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交汇点。物质文明体现在它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精神文明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二、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旅游文化产业还显得稚嫩和脆弱。投资、竞争、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在总量、规模、档次、效益和对群众的影响程度方面,与大城市的旅游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小家子气”十足,旅游业与人口比例很不协调。

其次是文化品位不高,科技含量很低。由于自然经济形成的小农意识、宗法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加之当地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地域限制、交通闭塞,许多县域的旅游业文化品位不高,难免夹杂粗俗、低俗、陈旧甚至庸俗、落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而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的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旅游文化精品。有些县域的旅游业不知道打文化牌,纯粹为旅游而旅游,使得顾客有“花钱买罪受”的感觉,导致旅游的回头客剧减。有些县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在经营理念、融资方式、生产手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缺乏先进和现代经济理论的指导,缺乏科学技术的武装,缺乏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而呈现出分散的、内敛的、低效的特点。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湖南县域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

再次是产业定位不明确。旅游事业是新兴的事业,湖南有些县、区领导对此项事业非常陌生,对于旅游是不是独立的产业? 是不是文化产业? 作用如何? 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怎样? 是核心产业,还是附属产业? 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很清楚,对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明确,由此失去许多机遇。由于产业定位不准,导致对旅游规划的随意行为,即使有了规划也难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开发工作,更谈不上有详细或长远的规划。还有些县区领导看到了本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如数家珍,似乎自己什么都可以开发,但对于这些资源是针对哪些客源市场却不明确,就资源谈资源,市场意识不强。简单的旅游资源观念导致旅游产品水平低,产品陈旧落后,规模小,经营方式原始,地方特色不突出,与周边县域旅游产品多有雷同。个别县区领导不重视旅游专家的重要作用,凭自我感性认识发展旅游,对旅游业的特殊性认识浅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导致低服务质量、低素质从业、低水平管理、低效益运营等整体性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当地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旅游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某些领导认识的不到位,导致旅游项目缺乏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加上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旅游资金投入方式基本是靠现有旅游项目自身的收益滚动发展,不能实现县域旅游业的高起点、高品位、高回报。县域旅游经营单位普遍存在“小、散、弱、差”的情况。因为资本投入不足,所以景区景点的旅游设施少,又不配套,基础设施落后,接待大型旅游团队的能力有限,综合服务功能和接待质量较低。对县域旅游的促销宣传作用认识不足,促销计划简单,促销手段单调,县域旅游主体形象不鲜明,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整体性、创造性。这些都是湖南省旅游文化产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这些问题,目的是找到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三、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湖南县域旅游文化走产业化道路,是在县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县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化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试参考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湖南目前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实际,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些建议。

转变观念,明确旅游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树立旅游产业意识和市场意识。这是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思想前提。首先要确定行业规模,明确发展目标。如旅游业收益占GDP 的百分比,目前旅游业发展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确认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就应实施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树立旅游的产业意识和市场意识,根据市场的需求仔细地筛选当地的旅游资源,变“我有什么资源我就开发什么旅游资源”为“市场需要什么资源我就开发什么资源”,对本地拥有的资源要透彻地了解。对资源的了解要有系统的概念,要与周边市场结合起来考虑。比如一个溶洞,独立地看是一项资源,可能与周围地区另有许多更加有价值的洞,而使当地的洞完全没有开发价值,开发了也没有人看,浪费了投资。另外,设施也是资源,这个观念可以使我们增强旅游的吸引力。设施要有品牌观念,如一个草原小屋,山中凉亭,它既是旅游住宿、休息设施,也是整体情调的一部分,还能成为旅游吸引物。

突出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地方特色,发挥各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避免雷同,这是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湖南各地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且都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者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对此,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优势,开发有个性特征的旅游文化产业强项。要找准旅游文化产业与县域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突出部,切忌各地旅游纪念品的雷同。如果游客到一个地方买到了这种纪念品,他到另一个地方就不会买同样的纪念品,甚至看都不想看了。还有一些民俗风情表演、庙会文化以及服务项目,都应该办出自己的品牌特色。所谓特色,从一定层面上讲,就是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地位。

注入科技含量,提高文化品位,这是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现代人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发展旅游的最好机会。但不能认为游客们是来为旅游而旅游的,有许多游客的文化素养极高,他们还希望通过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

所以,旅游产业要在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上做好文章,要由单纯的观光旅游产品设计转变到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设计,扩大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市场空间。文化产品要以高雅、精纯、健康、优美的艺术品位和丰富、先进、科学、新颖的知识信息作为质量内涵,摈弃陈旧、落后、粗俗、低劣的产品形式和内容,必须从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上增加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含量,注入知识的、智力的新鲜因素。

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县域旅游文化产业融资体制,这是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物质保证。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的旅游文化投资体制的筹资机制。县级地方政府要确定财政投入的重点,用以扶持关系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全局的支柱产业项目,而对不应由财政负担的单位,则应依靠市场投资。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资金问题。一是对具备条件的旅游文化企业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二是吸收非旅游产业向旅游文化产业投资;三是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人士的捐资;四是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由有经济实力的个体、私营企业托管;五是大力引进各种外资。

总之,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规划力度,是发展县域旅游事业的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好这一层面的旅游开发,必定会使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提高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 1 ] 石朝平. 完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途径[J ] . 旅游科学,2000 (4) .

第7篇

当今发展的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相互交融,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其已经深深融入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中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样,如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还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利一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传媒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而传媒产业的现代化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宣传平台,同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业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这一广阔发展契机,以信息文化问主导,以利一学技术为手段,将传媒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1.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研究

文化产业简单来讲其所指的就是从事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的一项经济活动,开展这项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教育领域、娱乐行业、影视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等,都可以说是文化领域范畴之内。我们知道,随着利一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网络书刊、影视作品等都得以批量生产和推广,并且在现今的传播技术支持下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为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的融合是经济社会快速的必然产物。

2.完善传媒经济运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1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俨然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利一学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活动如何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来重新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完善传媒经济运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项有力措施。第一,要求我们要对市场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就必须对市场有一个利一学、精确的定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时展所离不开,可以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应,先进的文化可以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且落后与当时的生产力,势必会影响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生产你的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2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媒领域的垄断问题,所以,要想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放宽市场准入,来提高业内的竞争机制,增加业内的竞争主体,推动业内企业的技术、业务水平升级,实现业内行业的重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我国的传媒行业。第二,提高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融入到世界团体中去,所以,传媒经济的发展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传媒资本,借鉴国外传媒经济运营成功经验,来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第三,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是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传媒业中的盈利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利一学的划分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对不同运营模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社会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传媒产业发展要有效结合高新技术,加强与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统一、开放、利一学、有序的市场。第五,要求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即传媒经营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产业经营范围,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发行等纳入经营范围,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