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效养猪技术范文

时间:2023-06-15 17:11:03

序论:在您撰写高效养猪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效养猪技术

第1篇

一、保健养猪的概念

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导性和非特导性抗病能力以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和养猪新方法。

二、当前养猪生产的瓶颈

近年,全世界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

1.免疫应激平均使饲养周期延长3~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

2.母猪生产繁殖应激母猪繁殖力低;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6~7.5kg,使饲养期平均延长10天,直接成本增加10~50元/头,间接效益下降80~200元/头。

3.出生关黄痢主要影响仔猪成活率,成本增加10~20元/头。

4.补料关白痢平均影响2~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

5.断奶关断奶应激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

6.保育关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

7.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使贩运仔猪饲养周期延长30天以上,成本增加50~100元/头。

8.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蓝耳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平均延长饲养期5~10天以上,成本增加10~30元/头。

9.被动保健不当延长饲养期5~10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猪生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还可缩短饲养周期35~55天,每头猪增收40~110元,这也正是135保健养猪技术提出的理论基础。

三、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是文利新、袁慧、蒋政云等专家从理论上提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免疫调控的保健方法,消除生猪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因素,提高动物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抗病力,从而大大降低由应激反应造成的生猪发病,消除生猪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因素,提高其生产性能,可将目前生猪出栏平均时间165天缩短为135天,并且肉品品质有所提高,每头猪有望增收40~110元的养猪新技术。

保健养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保健医学和保健技术的发展也将掀起一场养殖业的革命,从2002年开始,作为“保健养猪领域的第一品牌”的长沙绿叶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国内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对此展开研究,率先在国内外提出了保健养猪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开发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及高科技的保健产品,经全国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农博会金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和奖项。其猪用保健产品的销售量稳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受到了行业人士和养猪朋友的热烈欢迎。

保健养猪的目的就是使猪群在整个饲养期间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保健养猪是一整套的养猪技术方案,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保健养猪”是养猪业朋友的福星,它不仅能够使猪群健康快乐的成长,还能节省养殖户的饲养成本。

第2篇

关键词 藕;泥鳅;牛蛙;循环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45.1;S966.4;S9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42-02

为解决大型养猪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难题,探索种养结合的新技术模式,2011年,安徽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藕―泥鳅―牛蛙―猪粪”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合计收入459 678.8元,成本合计179 960元,总利润279 718.8元,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成为有效的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为充分利用藕塘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转化池中的昆虫、浮萍等,进行增加牛蛙的放养试验,以期提高藕池环境空间的利用率,丰富模式内容,增加经济效益,试验塘面积1.87 hm2,结果牛蛙生长良好,该模式为大型猪场的猪粪处理提供了新模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与清整

池塘面积1.87 hm2,水深0.3~0.6 m,于入冬前进行清整,并施基肥,施用经过发酵的猪粪,用量9 000 kg/hm2左右。

1.2 莲藕种植

在清明节前后,当水温超过5 ℃栽种藕种,用三七藕,栽藕种6 000~6 750 kg/hm2。

1.3 放养泥鳅种

11―12月放养自繁培育的400~600尾/kg的1龄泥鳅种,放养量为375 kg/hm2 [1-2]。

1.4 牛蛙防逃设施等建设

每隔25~30 m立一水泥桩,用网片围成防逃墙,网目3 cm,网高1.2 m,每隔15~20 m设置诱虫灯为牛蛙增加饵料,设置灯60盏/hm2,每盏灯功率为5 W。

1.5 牛蛙苗放养

5月10日,购进牛蛙蝌蚪苗10万尾,放养密度为53 571尾/hm2。

1.6 日常管理

(1)控制水位。注意控制水位,坚持巡逻观察,在干旱和暴雨季节注意管理水位,一般控制在0.3~0.5 m,利于藕和泥鳅生长[3-4]。

(2)追肥。当莲藕发芽,长出第2片叶,施用发酵的猪粪13.5 t/hm2,以促进莲藕生长。莲藕开花前追施发酵的猪粪22.5 t/hm2。在整个生长期中,如果水质较淡,泥鳅饵料不充分时,可以视情况追施猪粪、沼液,每次用量为3 000~4 500 kg/hm2。

(3)灯光诱虫。每天晚上开启诱虫灯诱虫,第2天早上关闭,注意观察牛蛙和泥鳅的活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藕、鳅、蛙收获

莲藕收获:依据市场变化,8月下旬开始上市,合计收获藕43 568 kg,平均产量23 340 kg/hm2。

泥鳅收获:自10月后视市场价格进行逐步捕捞,集中在暂养池中集中销售,共收获泥鳅4 234 kg,平均产量达到了2 295 kg/hm2。

牛蛙收获:长成牛蛙30 000只,成活率30%,规格200~300 g,平均规格250 g,共收获牛蛙4 382 kg,平均产量2 347.5 kg/hm2。

2.2 经济效益

如表1所示,收获藕43 568 kg,总共收入156 844.8元,均价3.6元/kg,藕单位面积收入83 874元/hm2;共产泥鳅4 234 kg,单价56.0元/kg,收入237 104.0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126 794元/hm2;牛蛙收获4 382 kg,单价15.0元/kg,收入65 730.0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35 150元/hm2,合计总收入459 678.8元,单位面积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总成本179 960元,单位面积平均成本96 235.3元/hm2,总利润279 718.8元,单位面积平均利润149 582.2元/hm2。藕利润87 310.8元,单位面积利润46 690.3元/hm2;泥鳅利润164 211元,单位面积利润87 813.4元/hm2;牛蛙利润28 197元,单位面积利润15 078.6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生态种养高效循环利用模式效果

该试验是对“藕―泥鳅―猪粪”生产藕池中模式的改进试验,在生产中发现,该循环利用猪粪能力强的特点,池塘实施了3次施肥和追肥,循环利用了发酵猪粪45 t/hm2左右,是高效循环利用模式,但藕塘生态环境较好,尚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间,池中水陆生昆虫较多,生产结果显示,放养牛蛙后,丰富了模式内容,提高了对环境空间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牛蛙这一特色水产品,生态效益更加突出。

3.2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该模式不仅处理猪粪能力强,而且循环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藕、泥鳅、牛蛙销售收入合计459 678.8元,总成本179 960元,总利润279 718.8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55,单位面积平均收入245 818元/hm2,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模式,在该模式的产值中,藕、泥鳅、牛蛙的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34.12%、51.58%、14.30%,水产养殖产品在产值中所占比例达到65.88%。在利润中,藕、泥鳅、牛蛙的利润分别占总利润的31.21%、58.71%、10.08%,牛蛙的利润占比例较低,主要因为防逃网、水泥桩、电线、诱虫灯一次投入大,按照3年摊销。水产养殖产品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达到68.79%,显示出该模式的优越性和经济上的可操作性。

3.3 技术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式技术是可行的,泥鳅个体小,体表黏液多,不会被藕杆碰掉鳞片,放养泥鳅为自己培育的苗种,成活率较高,因为放养密度低,在养殖实践中没有发现病害,因其为杂食性鱼类,对发酵猪粪培育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蚯蚓等及有机碎屑均能很好利用,较适宜进行藕塘混养;牛蛙在藕池中生长效果良好,从个体生长情况看,平均体重约250 g,生长迅速,表明仍然可以增加放养密度,由于生态环境好,天然饵料丰富,牛蛙的价格高于一般养殖牛蛙15%以上。藕的品种为三七藕,8月上市的三五藕价格为3.6元/kg,产量22.5 t/hm2左右,春节前后上市2.0~2.4元/kg,产量37.5 t/hm2左右,可依据市场调整,不同上市时间品种藕可以互补增效;施肥是促使藕生长的重要措施,3次大规模施肥是需要的,大约比例每次分别占总量的20%、30%和50%,特别是开花前的及时施肥是关键,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同时,也发现在藕池中水面表层生长有大量的绿萍,几乎盖满水面,说明泥鳅不能充分利用浮萍,应注意调整增加能大量摄食绿萍而又不伤害藕芽的鱼类,以进一步提高效益。

4 参考文献

[1] 万全,张志强,吴延明,等.“猪粪―藕―泥鳅”生态种养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水产养殖,2013(2):1-2.

[2]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等.种养结合养猪新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3):93-95,106.

第3篇

1.标准化建场、建圈舍

首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场址。猪场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电力方便、交通快捷并远离污染的地方。如地势低洼、道路坎坷或建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不仅阴暗潮湿,而且进出困难,最重要的是不能给生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势必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标准化猪舍是规模化养猪的必备条件。选择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是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和养猪效益的关键所在。一定要根据种公猪、繁殖母猪、仔猪、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情况、建筑材料等适当调整,做到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优质化引种

猪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就以育肥猪场而言,三元、四元杂交猪种就比低代杂交猪生长速度快,从出生到90 kg一般4~5个月就可完成,而一般猪种6个月也长不到90 kg。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户养的猪8个月、满年甚至1年多才出栏的现象屡见不鲜。实践证明,每头良种猪比一般猪最少多收入300~500元。

目前,世界上已有的猪种我国都已引进回来了。“杜大组合”是当前全国普遍应用的最佳组合。我省基本沿用了这套组合。这套组合特别适用规模养猪场。

3.疫病防治

认真搞好疫病防治是经营好规模养猪场的关键。经营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规范引种

首次引猪时必须到正规的猪场。必要时可先做血液检查,确保无病无疫时方可作出引种决定。装车前还需带全免疫档案、检疫手续等。进场后密切观察一段时间。

3.2正确免疫

首先制定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一定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及本场实际情况,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免疫方案。不能照抄、照搬书本上的东西。避免因免疫带来的应激反应和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及不应有的损失。

当然“免疫程序”是要依据时间和本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及时修改的,也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一旦确定了免疫程序,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具体实践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时,按要求,按说明书的剂量认真搞好免疫。实贱经验得知,免疫剂量上,一般常见病如猪瘟注射、鸡新城疫的饮水免疫,都要加大2~5倍甚至8倍。饮水免疫还要考虑药物的浪费问题。否则,剂量不足就会带来抗体水平太低,起不到防疫的目的。

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考虑母源抗体干扰、猪场的发病史、免疫途径、季节、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等诸多因素。

3.3预防用药

一些疾病,如仔猪黄、白痢,只要事先在饲料中加入药物,完全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为了预防常见病,一般养殖场都定期或不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粉、黄芪多糖粉、氟哌酸粉、环丙沙星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3.4严格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是保证猪群健康和正常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季节变化和疫病流行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进出车辆、人员、养殖环境、养殖器具、猪体表面进行彻底完全的消毒。切不可怕麻烦而忽视了这一工作。

当然要建立一整套的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

4.科学饲养、规范管理

首先为生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尽量避免过度拥挤、空气污浊、温度偏高或偏低。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就高;但湿度、灰尘、微生物、有害气体的含量就会增高,噪音强度也会加大。

一般合理的饲养密度是:断奶仔猪0.5~0.8m2/头;育肥猪 1~1.2m2/头;繁殖母猪1.5~3.2(带仔母猪)m2/头。种公猪应依据实际情况稍大一点,以创造宽敞的活动空间。

温度:空气温度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猪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环境温度下,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还是酷热的夏季都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是这要消耗很多的热量,既增加了日粮的消耗,又影响了营养状况,轻则日增重下降,严重时可以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各种年龄的猪只适宜温度是:

断奶仔猪:28~22℃;繁殖母猪分娩前:18~20℃、分娩期间:25~26℃、分娩:1~23 d 25~20℃,值得注意的是初生仔猪保育舍的温度应保持在:30~28℃,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到24℃。

相对湿度:猪舍内要保持合适的湿度,假如过大,可以减弱机体的抵抗力,是发病率提高。湿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的繁殖,仔猪副伤寒、丹毒、仔猪黄白痢、疥癣和其他寄生虫都很容易蔓延。一般60%~70%即可,但肥育猪相对高点应在70%~75%。

①通风:是猪舍降温放热的有效措施,即可排除舍内的热量,又能改善空气污浊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实际生产中要依据舍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的情况,适时通风换气。

②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目前市场上的饲料品质参差不齐,经营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品牌饲料。万不能以价格高低随意用料。否则不是影响猪只生长速度,就是带来了新的疫病发生,造成不要的损失。

③积极应用先进的饲喂技术。大力推广“套餐饲喂”模式,按照猪只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档次的饲料,以避免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现在正规的饲料厂家,都有繁殖母猪、育肥猪、种公猪、仔猪等不同品种的饲料。饲养者可依时依阶段选择。

④注重猪体保健。以往的以“预防为主”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现代养殖业必须重视猪体保健,这样不仅提高了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长速度,而且也防止了一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染。

5.正确把握市场

市场行情的好坏决定着生猪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精明的经营者,要随时把握好这个关键。行情好时,及时扩大规模,加大投入,尽快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行情不好时,及时调整优化猪群结构,缩小育肥猪群,增加优良繁殖猪的头数,以备东山再起。但是,一些缺乏远见的养殖户,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行情好时,一味扩大养殖规模,惜售产品;行情不好时,不惜血本全部抛售存栏,转产转业。从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第4篇

1.发展过程

义乌市是浙江省主要猪肉生产基地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推广高效生态养猪模式,其中始建于2003年的某养殖场,是一家存栏生猪5700头(其中存栏母猪5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0余头的规模化商品猪场。

此猪场在建场初期未按生态养殖的要求规划设计,产生的排泄物不能妥善处理,给周围的生态h境带来了明显影响。2005年,在义乌市农能办和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猪场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经有关部门环境影响评估后,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工艺进行生态化改造,投入了50多万元建起40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净化工程,每天可处理污水60吨,但处理后的水排放仍未达标。为此,养猪场从2006年开始,先后承租周边闲置田地及荒坡山50余亩,计划通过种植牧草消纳沼液。

2008年,养殖场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5个总容积达2000立方米的沼液池,配套相应的输送管道系统,排放水用自动喷灌系统浇灌牧草,牧草地流出水再流入牧场内的氧化塘,水塘中放养绿萍,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达到了环保部门检测的排放标准,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猪-沼-牧草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生猪生态养殖与污水综合利用的高效种养模式。

2.生产流程

猪-沼-牧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3.保障措施

(1)配套牧草种植用地。严格实施粪尿干湿分离,粪污经堆积发酵后用作有机肥,每天50吨左右的污水经处理后由50亩配套牧草地消纳。根据不同季节,套种污水消纳能力强、高效的优质牧草,如杂交狼尾草、黑麦草、空心菜、甘薯等;秋冬季种植黑麦草。收割后的牧草可全部鲜喂,或用饲草粉碎机粉碎后拌入少量精料(玉米粉等)后饲喂。

(2)配套设施装备。一是安装从沼液池到牧草地的污水输送管道、水泵、喷灌设施;二是安装从牧草地到氧化塘的处理水收集管道;三是安装牧草加工机械设施,对粗纤维含量较高、秸秆硬度较大的牧草进行粉碎加工。

(3)配套相应的污水沉淀池和氧化塘。经沼气工程综合处理后的沼液需有污水储存池储存,一般储存池容量应达30天的排污量,以利污水沉淀分解。如每天排放污水50吨的养殖场,需配套建设1500吨左右的污水沉淀池;经过牧草消纳后的余水需配套建设氧化塘以利进一步吸收消纳,收集水可用于养鱼、养绿萍,或作为清洗栏舍用水。

4.生产效果

(1)提高了猪场的生产水平。一是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种植的牧草全部用于饲喂公母猪,2008年前养殖场饲养的母猪在不喂饲草或少量饲喂的情况下,经产母猪年均产2.22胎,每胎产活仔数10.73头;2008年后养殖场饲养的母猪可常年保证饲喂新鲜牧草,经产母猪均产活仔数提高到了11.25头,同比增加0.52头。全场500头经产母猪每年可多产活仔数577头。二是保证了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据统计,2007年、2008年该养殖场乳猪的平均存活率为95.5%,仔猪保育期存活率为98.12%,生猪的全程存活率为92.58%。2009年,该养殖场乳猪平均存活率达98.8%,仔猪保育期存活率达98.72%,全程出栏率为93.39%。商品猪平均出栏体重达102.5公斤,饲养期缩短到165天。

(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与社会效益。通过承租土地,利用沼液种植牧草,消纳了污染源,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猪场使用优质牧草,改善了饲料结构,提高了公母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猪场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万头优质、安全的商品猪,节约饲料粮食105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第5篇

关键词繁育母猪;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

繁育母猪的养殖效益主要取决于仔猪的繁育情况,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种猪场和繁育母猪养殖户增加收入的重复保障,但目前仔猪养殖成活率低,繁育母猪养殖效益总体不高。为实现繁育母猪养殖的持续发展,现就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饲养管理

1.1母猪的饲养管理

1.1.1产前减食。在产前1周,注意观察母猪的体质、膘情、乳房膨胀情况,对体质瘦弱、膘情不好的母猪,要注意及早补充营养,如母猪的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动物性饲料、饲料,还可加喂一些催乳药物[1]。但在一般情况下,对体况和乳房发育都较好的母猪,则应注意每天按原饲喂精料量的5%递减至分娩。同时,产前1周开始停喂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以防止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稀引起仔猪下俐。

1.1.2产中停食。由于母猪的产仔时间较长,机体疲劳,缺乏食欲,口渴,产仔当日应停止喂食,但应及时喂给清洁饮水,或喂给加盐和麸皮的水。

1.1.3产后稀食。母猪产后的第2、3天,由于母猪身体还没有恢复,不能喂容积大、难消化的饲料,主要喂给粥类饲料,如玉米粥、小米粥、麸皮粥之类。

1.1.4加料催乳。体质较好的母猪,产后的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可根据情况喂料,从产后第4天开始逐渐加料,到7~10 d达到哺乳母猪的正常给料量。产后15 d之内,都应饲喂稀粥类饲料,如果饲喂湿拌料或干粉料应注意供给清洁饮水。对体况不好或较差的母猪应特别照顾,适当多喂营养全面的精料。为防止母猪产后泌乳不足,还应适当考虑采取催乳措施,除药物催乳外,可视猪体的状况饲喂以下食物强体催乳:①黄豆芽1~2 kg,加水煮熟,放少量食盐饲喂,1次/d,连喂3~5 d;②鲜鸡蛋3~5个、花生米300~500 g,加水煮熟饲喂,1~2次/d,连喂2~3 d;③鲜猪油100 g、海带250 g泡涨切碎,加水煮熟,2次/d,连喂3 d;④猪大肠一副,切碎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1次/d,连喂2~3 d;⑤鲜蚂虾500~1 000 g,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1次/d,连喂2~3 d;⑥鲜羊骨架1~2 kg,砸碎加水煮熟,加少许食盐饲喂,连喂2~3 d;⑦鲜小鱼(鲫鱼为宜)1~2 kg,加入食盐少许饲喂,1次/d,连喂2~3 d。

1.1.5产前产后管理。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科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母猪母子健康的重要环节。首先,在母猪生产1周前和临产前,对母猪的产房、周围环境、分娩及饲养使用的各种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2];其次,在母猪产子前,用温水和消毒药液(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清洗母猪和乳房;第三,如发现有生产困难现象,应及时进行催产和人工助产。如因子宫收缩无力可注射脑垂体后叶激素;如因胎位不正则要进行人工矫正助产,但应尽量避免将手伸入阴道,更不能生拉硬拽[3]。第四,产子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胎衣的完整情况,如发现有胎衣未排净现象,应马上采取措施,可注射催产素20~40 IU,同时肌注青链霉素或蒽诺沙星等抗生素,2次/d,连用3~5 d。最后,由于母猪产后体弱,仔猪吃奶频繁,在产后4~5 d内,要注意保持母猪生活环境安静与休息,5~7 d后,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安排母猪出圈做适量的运动,1~2次/d。

1.2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强质健体和避免应激2个方面。注意做好初乳、开食、旺食、分窝4个环节的工作:

1.2.1抓“三食”、过“三关”。一是抓乳食,过好初生关。仔猪出生后,应尽快的让仔猪吃上初乳,因为母乳中含有母猪具备的母源抗体,可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母猪产仔结束后,应根据全窝仔猪的强弱大小进行固定训练,把弱小至强壮的仔猪从前往后依次固定,以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健康的生长。二是抓开食,过好补料关。随着仔猪的增长,采食量不断增加,仅依靠母乳的喂养,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如不适时的进行开食补料,势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所以,以1周龄开始补充乳猪饲料,让其自由采食。三是抓旺食,过好断奶关。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的断奶时间不断提前,国际上目前仔猪断奶的最短时间是14 d,我国传统的断奶时间是60 d,现在已提前到40~50 d,不管时间长短,都必须完成亦乳亦料至弃乳全料的旺食过渡[4]。只有达到旺食后,才可进行安全断奶。

1.2.2两维持、三过渡。即仔猪断奶后,维持原圈饲养、维持断奶前的饲养制度;做好乳猪料到仔猪料的逐渐过渡、自由采食到定时饲喂的逐渐过渡、产仔舍到保育舍的逐渐过渡。

2防疫保健

2.1母猪的防疫与保健

2.1.1母猪的防疫。母猪在配种前2周免疫注射猪瘟疫苗50头份,“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林甘兽医研究所研制)30 mL/次,每5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2.1.2母猪的保健。后备母猪180、187日龄,妊娠母猪产前4、2周及产后4周,喷洒除灭虱及疥癣药剂,有寄生虫的兼进行驱虫,并注意及时清除垃圾和排出的粪便。

2.2仔猪的防疫与保健

2.2.1仔猪的防疫。1日龄:猪瘟零时免疫,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2 h后再哺乳,健康仔猪喂奶后,即行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1 mL。2日龄:弱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1 mL,1次/d,连用5次。10日龄:健康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2 mL。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4头份。30日龄:健康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4 mL,弱仔猪注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4 mL,1次/d,连用5次。4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8头份。6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10头份[5]。

2.2.2仔猪的保健。7日龄: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钠VE 1.0~1.5 mL;断奶后10、20、30 d,分别进行驱虫、喷洒除灭虱及疥癣药液。

3卫生消毒

3.1猪体消毒

可用10%百毒杀600倍稀释液、0.5%威力碘40~100倍稀释液喷雾。常规消毒采用高倍液,发生疫情时采用低倍液[6]。

3.2饮水消毒

可用10%百毒杀2 000~4 000倍稀释液、抗毒威2 000~5 000倍稀释液、威力碘200~400倍稀释液喷雾,常规消毒采用高倍液,发生疫情时采用低倍液。

3.3污物、垃圾和污水消毒

污物主要指病猪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要根据其情况分别进行消毒处理。稀薄者每1 mL加入漂白粉50 g,搅匀放置2 h;尿液每1 mL加入漂白粉50 g,混匀后放置2 h;干稠者可用20%漂白粉乳剂与污物按2∶1比例混匀后作用2 h;圈舍内的粪尿可集中处理,按粪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匀加湿后作用24 h。

垃圾中凡是可燃物质应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 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1 h以上,消毒后深埋或堆积。

污水的消毒可按每10 L污水加入10 g/L有效含氯消毒液10 mL,或加入漂白粉4 g,混匀后作用1.5~2.0 h。

3.4环境消毒

环境消毒包括饲养场地、圈舍空间、圈舍四壁的消毒。场地可用5%~10%福尔马林进行喷洒消毒;打扫干净后也可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匀撒消毒或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地面喷药量不得少于200~300 mL/m2,作用时间不少于1 h。

圈舍空间消毒采取密闭熏蒸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可按每1 m3用15%过氧乙酸溶液7 mL,放在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1 h以上,即可开启门窗通风。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按每1 m3喷雾8~10 mL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 min。

圈舍四壁可用200~400倍的抗毒威喷洒消毒;也可用100~300倍的毒菌净喷洒消毒;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在喷雾消毒时,泥土墙用药量为150~300 mL/m2,水泥墙、石灰墙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300 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1 h。

4参考文献

[1] 黄文宇,唐呈祥.提高边区农村散养母猪养殖效益初探[J].畜禽业,2009(3):52-53.

[2] 幸奠权.提高商品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J].新农村,2008(4):19.

[3] 王自加.科学养殖农村土种猪[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70-172.

[4] 李顺琼.提高外二元母猪养殖效益的措施[J].农机服务,2008(5):8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23-02

近些年以来,各大高职院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都展开了持续的探索与革新,并且在长时间的实际教学当中形成了比较规范和稳定的教学方式,累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技术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专业,尽管高职学院已经吸取了许多教学经验并得到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生们从学校毕业后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让自身能力满足相关企业的从业要求,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也是形势使然。

一、目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人群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建筑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数从事具体施工的作业者素质较低,综合能力偏弱,且严重缺乏安全意识,这部分工作人群中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的技术工作者非常少,大多数人仅仅只接受过短期培训。这些都是造成许多施工项目的质量差,各种工程事故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基层技术工作者的受教育比例,就必须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伴随当前国内工程监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与优化,监理公司也十分需要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多方面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落后,只重理论,与实际情况脱节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观点都是,学生应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为完备的知识系统与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工作技能。伴随社会高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逐渐融进了国际化的潮流中,各种新式专业词、新方法、新手段等都不断地挑战着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课本,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教学必须跟上时代脉搏。而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从培养的总目标到实际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上都太过看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完备性,忽略了实践课程的安排,实践类课程在总课表中的占比一般为两成左右。在专业教学活动方面,老师的授课只关注完成授课任务,忽略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性教学部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授课重点是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考试结果是最重要的考评指标。在这种应试教育当中,师生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只为了得到让人满意的“成绩”,但即使这种“成绩”十分优异也不代表学生能自如的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工作。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缺少实际工作中十分需要的创造能力。

(二)高职院校在硬件及实践性教育基地上投入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及管理人员自身素养方面的原因,使得院校在教学实践基地、实验室与相关设备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偏低,而以上均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提升,使专业性教学始终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朝着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前进,因此,高职院校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与生产建设的发展道路。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当中,理论性课程占据六成以上,实践课程只占两成,这其中还包含了认识实习、测量实习、课程设计以及综合练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高职院校并未很好地理解现代化工科教育理念,因此在实践教学部分的师资配备、绩效考评等方面都没有给与足够重视,这样就严重压制了老师与相关技术员工参与到这一教学部分当中的热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校方并未将实践课程当作教学的重要组成,因此时常发生随意取消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情况,实践性教学课程变为可有可无的部分,这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革新策略

(一)革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的设置须以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教学的基础课程要以实际运用作为根本目标,重新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含三大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以及综合训练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程需依照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来设置,重点课程以施工流程作为主线建构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包含多个任务构成,要以任务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职业拓展课程需要依据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道路来安排教学方向;综合训练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专项能力训练课程,一个是顶岗实习,由这两个部分的训练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创建全新的考评系统,重点考核实际能力,辅助考核理论知识

考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必须综合考虑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依照以实际技能作为主体、理论知识作为辅助的准则,设定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的评分权重,同时考虑企事业单位考核标准来确立能力考核的组成部分。考核人文素质及职业拓展能力课程这要依据以知识传授作为主体,同时考量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考核综合实训课程,要建构以能力为中心、过程为重点的考评系统,综合考试成绩和企事业单位实践考核成绩,让学生的成绩评价和岗位要求相符。

(三)创建以能力培养作为考核目的的教学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要逐渐创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策略,建立动态且多方位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及课程标准、能力培训标准、教学品质监管标准以及管理系统,创建一套可以反馈校内外教学品质信息网络系统,进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促使教学可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开展。

(四)强化教师团队的创建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就需要重点对课程体系展开革新举措,而这部分措施一般都是缩减课程的教学时数,这就使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之间的冲突尤为凸显。因此,教学方式的革新成了关键,需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在限定的教学课时之内,教完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素质高的师资团队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双师型”教师正是高职院校师资团队中的中坚力量。老师需要参加到工程实践活动当中,学校要组织老师接受相关培训并且聘请有经验的企事业技术员工或相关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以此来满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师对教学的认知与态度是教学工作是否能成功开展的重要部分。

(五)管控教学质量

依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强化由高职院校、相关企业与教研组织一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创建,优化并完善校方与企业的合作,订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高职院校、企业与社会各界一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利用现代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达到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的信息化、透明化与制度化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教学督导、学生评价、老师评学、同行评教等。

(六)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依据专业技能的要求、核心课程安排状况、实训教学内容的组织等,在校内建立相关的实训中心,例如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在校外和企业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地中更好地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在每个基地中还需安排实训指导教师。

四、结语

在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例如校方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企业配合度较低;顶岗实习和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冲突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教育其实是两套培养系统组成的,首先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其次是一个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这两大系统之间要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改革高职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情,培养人才的策略一定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而伴随高职教育改革的持续进展,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创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金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09:25.

[2]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01:15.

[3]唐艳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5,05:20.

第7篇

[关键词] 舍饲山羊 效益 途径

[中图分类号] S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97-01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草场也逐年处于退化趋势,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饲养山羊技术,因此,山羊的养殖养殖方式逐渐转为舍饲。舍饲的养殖方式减小了山羊的活动范围,同时大大改善了山羊的生存所需营养、温度、饮食等养殖条件。舍饲山羊的养殖难度和投入都较大,这严重影响了山羊类产品的经济产出。

针对上述几点情况,可通过以下几点技术途径来提高舍饲山羊的养殖效益。

一、保证羊舍的舒适

冬春季节期间,北方天气潮湿、阴冷,这样的气温会对山羊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个时期做好羊舍尤其是母羊舍和羔羊舍的保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羊舍的顶部要用厚厚的干草进行覆盖,再在干草之上添加适量的瓦片、砖头等,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以增强羊舍的御寒能力。羊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温暖,可以在底部垫上厚厚的秸秆、稻草等干燥植被,并进行定期清理、更换。对于新生羊羔的羊舍温度要特别注意。新生羊羔的体质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新生羔羊喜好高温,因此羊舍温度需要人工进行特别的控制和调节。对于刚出生的羊羔而言,羊舍内温度不得低于30度,否则不适宜羊羔生长。随着幼羊日龄的增长,羊舍温度可逐渐降低至常温。另外,羊舍内的温度要保持稳定、适宜,以防止忽冷忽热而造成山羊生病。

而在夏季期间,气温较高、天气多闷热,这时要保持羊舍的清凉和舒适,以防止山羊出现中暑现象。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要在羊舍内搭建凉棚,可以大幅度减少羊舍对于太阳热辐射的吸收;羊舍门窗要常常打开,以便进行通风换气;羊舍地面要保持清洁并常常洒水或者在地面放置冰块来解暑;保证山羊有足够新鲜的饮用水等等。当夏季降雨较多时,要对羊舍采取必要的防水、排水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积水。

二、做好羊舍的清洁工作

山羊聚集生活在一起,生存密度较大,相互间很容易传染疾病,且一旦传染开来,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做好羊舍的清洁、卫生等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定期对羊舍进行通风换气、清扫和消毒工作。通风换气可以更新羊舍内的空气,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病菌的聚集;羊舍料槽要及时清理、冲洗,去除料槽内腐坏的饲料;羊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地面铺设的干草要定期换新,以保持舍内干爽、温暖;在对羊舍进行消毒工作时要仔细认真,地面、墙壁、料槽等都要用消毒液刷拭。

2.为防止疾病传播,可以在山羊的饲料内添加药物或是给山羊接种疫苗。幼羊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要特别做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工作。在羔羊的不同生长时期给它接种不同的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增加羔羊的成活率。

三、合理配置和供给饲料

山羊的可食用饲料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粗饲料、饲料、精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这几种。不同饲料的成分、营养价值以及喂养时间都有所不同。饲料的供给不仅要保证山羊的营养需求,还要尽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羊舍来说,青贮饲料是主要的供给饲料。青贮饲料是将青绿饲料切割、粉碎、压实之后密封存储起来,经过发酵而形成。青贮饲料能够将青绿饲料的营养很好地保存下来,且口感较好,成本低廉,可以解决山羊在冬季的饲料问题。当山羊处于繁殖期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此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饲料主要指一些根茎类植物:胡萝卜、马铃薯、南瓜等,这些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可以补充母羊生殖期间所需营养。矿物质类的饲料可以是富含矿物质的盐块。养殖员可以将盐块放在料槽旁边,以供山羊舔食。山羊的喂养要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山羊一直拥有较好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避免山羊因饮食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为保证山羊的营养均衡,其它饲料比如精饲料、干粗饲料也要常常掺杂到山羊的饮食中,与其它饲料合理搭配喂养。

四、推广良种繁育技术

饲养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山羊品种饲养,对于优良品种应该大力推广其繁育技术,提高良种的覆盖率,以获得较好的利润。同时可以学习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比如杂交技术来提高山羊的养殖效益。尤其在肉质类山羊的养殖中,杂交技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手段,并在国外备受推崇。在杂交模式上往往以本地的优良品种为母本,以引进的肉质优良、易于养殖的品种为父本,然后进行杂交培养,使获得的后代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即新品种的山羊既能够适应本地的环境特点又具有外来品种肉质优良、便于养殖的新特点。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要积极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体系,从而提高羊群的生产性能,使山羊产品能很好地服务于市场,使养殖员获得更大利润。

五、结语

舍饲山羊的良好养殖工作需要饲养员在羊舍环境、饲料供给等方便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技术,同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不同品种羊群间的杂交和繁殖工作,从而增加舍饲山羊的产出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成桂芳.浅议舍饲肉羊养殖效益的提高[J].畜牧兽医杂志.2008(05)

[2]谢小来,姜毓君,董秀英.舍饲肉羊生产工艺的初步设计[J].饲料博览.2003(07)

[3]朱晓萍,贾志海.肉羊舍饲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续)[J].饲料研究.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