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14 16:32:07

序论:在您撰写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

第1篇

全旗下辖18个乡镇__办事处,237个行政__村、居委会和18个国有农牧林场,1884个自然村。农村人口53.5万,占总人口的89.2%。自来水受益村12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4.1%;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17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8%;100%的行政村通班车、通电话;农网改造工程低压改造率达到70%。农村文化馆(站)17个,乡镇卫生院28个,农村中小学77所。我旗已具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应抓住自治区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十个全覆盖”及生态移民等工程,对全旗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以适应今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宏观目标,加速农牧业产业化、山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调整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和布局,拓宽农村人口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空间,谋划以合村并点为主的村庄整治与分类管理策略,打造中心村、重点镇。应统筹规划或修订城乡水、电、路、燃气等基础设施规划及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同时应重点加强我旗矿产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特色资源的开发保护规划的完善,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的预期设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打造特色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的农畜产品,稳定基本农田,重点发展以谷子、荞麦为代表的绿色杂粮杂豆等农作物,种植业要向特色型转变,重点发展牛、羊、猪、鸡、鹅的养殖,畜牧业发展要向设施型转变。发展农牧业企业,生产特色产品,创立知名品牌,逐步向资源深加工方向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多元化工业,巩固壮大金、铁、热水、油页岩等开采业,着力发展风电、热电、生物质发电等能源产业,依托中心镇和重点镇大力发展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适当发展机械制造、食品业、新型建材业等,完善工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餐饮服务业,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文化旅游业。

(三)建设特色城镇完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我旗地域广、人口多,统筹城乡高效、集聚发展,在强化__城区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对村镇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应强化各乡镇的联系,积极打造特色重点镇、中心村。应全力建设好__城区这一核心,坚持“北拓、南延、东扩”战略不动摇,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__镇、__镇、__镇等应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建设形态,因地制宜打造以生态农场、休闲农业和农家乐餐饮、旅游观光相关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依托__、__、__等交通要道,__河、__河、__河等水脉,选择经济实力较强,产业和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确定为中心村,予以重点建设,达到吸引或辐射周边村落的目标。

第2篇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4篇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常熟市推出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通过组织文明市民共育、和谐社会共创、文化事业共进、优美环境共建、发展成果共享五项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常熟市文明委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实施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的首要任务。市文明办编发了《文明市民知识读本》、《文明礼仪知识读本》、《新市民道德法律手册》,制订《常熟市文明市民公约》,拍摄“践行社会公德、当好文明市民”电视宣传系列片,组织市民文明形象大讨论,开设社会公德评议论坛,引导市民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市民课堂坚持每周面向市民授课。遍布全市城乡的300所文明市民学校和新市民道德法制学校,成为市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遵守公共道德、当好新型农民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农民读书藏书家庭大量涌现。与城区特色文化家庭文明交相辉映。

二、城乡共建,发挥文明单位示范效应。一是社区与村共建。市文明办直接牵手全国文明村蒋巷村与省文明社区标兵枫泾社区结对共建,双方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了八项共建活动内容,枫泾的家庭文化与蒋巷的生态建设使共建双方深受教育和鼓舞。年内全市将有一大批文明社区与文明村结对共建,共同提升创建水平。二是城乡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市文明委发动城乡文明单位开展共建活动,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共树和谐新风,共建优美环境,共促科学发展,共建成果列入文明单位年度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风杯竞赛内容。三是市级机关与村结对共建。组织机关部门与行政村开展共建活动,发动机关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村级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工作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并积极为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

三、完善机制。优化城乡社会环境。建立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和镇村环境秩序管理委员会,针对排查出的薄弱环节,组织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每季组织一次工作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考核和奖励。各镇建立城管行政执法中队,并按1:4比例配备协管员,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了镇容镇貌和停车秩序的日常管理。建设外来人员集居区,通过以房管人,建立外来人员家庭档案,一人一表,一户一档,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规范外来人员的文明行为。市爱卫办完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检查考核机制,开展以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道路为主题的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实施生活环境绿化、宅前屋后净化、配套设施优化工程,巩固农村卫生镇创建成果。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营造整洁、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巩固阵地。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熟市实施了乡镇文化设施“六个一”工程,即建成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一个藏书丰富、管理规范的图书馆,一个规模适度、设施完备的影剧院。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展示当地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馆,一个与当地学校相配套的农村儿童文化园。在农村建成了白茆山歌馆、徐市灯谜馆、何市围棋馆、王庄戏曲馆、江花诗词馆、虞山篆刻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并形成了若干相应的民间特色文化团队。村村建成农家书屋,农村藏书家庭评比表彰经常化,农民藏书、读书、用书蔚然成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组织“文化惠民村村行”大型公益巡演行动。每年为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戏,深受农民欢迎。

第5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

1.我市城乡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城乡经济水平差别不仅没能缩小,而是逐年扩大。主要反映如下几主面:

1.1地方财政收入少,县域经济比较困难

2008年市辖10个县(市),占全市人口的52%,县域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8.1%,财政总收入为18.4亿元,县(市)均1.84亿元,是杭州市辖县均收入同期的二十分之一,因此,10个县(市)只能靠国家或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来维持正常运转。另据哈尔滨市农口2006年末统计,全市乡镇负债累计2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1000多万元,有的乡镇负债高达3000多万元,村级负债25.2亿元,村均负债134.3万元,集体经济几乎全部欠亏。全市除了双城、尚志、五常外,绝大多数县、乡、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全市70%以上的乡镇存在隐性赤字。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公益事业很难发展,城镇建设很难投入。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据农调部门测算,全市农村基尼系数2000年为0.38,2004年为0.40,已经十分接近警戒线,2006年竟达到0.43,超过国际警戒线。另据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全市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4∶1,扩大到2008年的2.5∶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行业收入之间差距仍比较大。如考虑到供水供电、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分配上的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估计实际上达到3∶1以上。已经十分接近0.4这一国际惯例,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如果把城市和农村统一测算,已经超出“警戒线”。按照国际通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我市2007年已经达到了2.52,远远超过了控制范围。

1.3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困难重重

目前,占全市有近500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其中农村产业劳动力185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近70%从事人均耕地不足4亩的农业生产。按照农业规模经营测算,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达100万人。2005年到2009年,五年累计有效转移30余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不足三分之一,多数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人数,而是离乡不离土,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所谓转移。从近期看,国家农业粮食政策出台,原本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更不愿到城镇去从事劳务。对此种情况,政府期望通过农民离开土地,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来达到经济增量的扩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及制度对此方面的抑制作用。

1.4当前的户籍制度和社会就业保障问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户籍制度把居民人为的按照居住地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农民只得依靠土地保障基本生活维持生计。目前,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户口已失去了意义,而我市广大农村就不同,农业户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关系到土地带给农民的生活和利益。严重束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政策的变化,逐步改变和实现。

1.5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不合理,农村学校办学过于分散、办学规模不高。农村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地方经济支撑能力较差,农村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软件建设上,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卫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每万人执业医师人数18.3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最后一位。农村卫生设施薄弱,总体资源质量不高,综合服务能力偏低,城乡之间卫生服务差距过大。农民就医难,县(市)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平均只在3%左右。这种递增长发展使农民就医十分困难,一方面农民看不起病,另一方面又缺医少药,多数贫困农民都是因疾病而返贫,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农村文化设施相对短缺,文化发展人才短缺。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仅62.67册,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仍在后面。公共设施欠账太多,短时期很难解决。

2.措施与建议

2.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能作用,着力构建乡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科学地研究和编制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明确区域、城镇、乡村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其次要突出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从我市实际出发,要以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为中心,重点考虑中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根据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按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重新规划乡村行政区域。

2.2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首先,要抓住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良好机遇,调整城乡工业结构,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和特色产业跟进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成我市城乡产业布局。实施以“退城进郊”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工业转移,形成郊区集聚大中型制造业,配套工业、基础工业的城郊工业空间新格局。形成小城镇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及建材、矿产业新格局。其次,要优化县城工业发展空间,把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有机结合,依托城镇,引导乡镇工业向城镇适度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以城镇二次产业建设为载体向城镇转移。第三,第三产业要配套协作,延长产业链,开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3建立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一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二是要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户籍管理办法,取消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分制问题。实施农村教育、医保、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政策,农村社会公益事业也应该由政府承担。三是在我市农村并校合村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农村义务教育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民办教育为辅的新的教育格局。四是建立以城镇为中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市场、医疗监督体制和公共事件的预防控制监测体系。五是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开展文明教育和新文化活动,严禁城镇不健康的东西向乡村转移。

2.4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分析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区域差异、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近几年来,城乡一体化思想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政策措施的转变,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合理的发展策略。

1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1.1自然村落布局分散,城乡工作难以开展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文化构成、风土人情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造成部分地区农村自然村落数量庞大、布局分散,使得城乡发展难以规划,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分散的村落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村与村的距离正在缩小,但由于各村镇行政分割,在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上难以共建共享,也给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影响。

1.2村镇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一体化交流不畅

我国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最明显的就是交通道路不畅。很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质量偏低,路面破损速度快,公路改造和维修不到位;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的不健全,部分村落的排水系统、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匮乏,造成新农村建设质量偏低;代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在有些地区还尚未普及,不利于城乡信息交流,给农村和外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

1.3城镇建设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很多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高,胡乱划分土地进行建房,导致布局整体缺乏规划,村容村貌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宅基地审批环节不当,造成楼房建设用地的随意性,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管理和规划,出现农民个人用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性;垃圾处理、排污系统等公共设施无人问津,垃圾污染、土地滥用、不完善的道路建设,存在着大量的落后局面。加之农民缺乏现代化意识,不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和土地资源浪费,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因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水资源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很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正在发生甚至恶化。

2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结合相互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协调发展[2]。

2.1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首先,针对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农村城市化就要针对这二者的不同找出不平衡原因,并进行特别指导,建设特色新农村。其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奠定经济条件基础,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最后,挖掘本地区特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以点带面的发展农村经济。

2.2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从基本层次上维护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引导其自主发展,防止农民被边缘化。所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式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农村基础建设管理机制,基于农村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联系中心和各村落的干线公路,并对公路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改造;完成村落之间的电讯和互联网覆盖,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基础,彻底扭转农村交通不便、交流不便的局面。

2.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过程,在农村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也也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辐射作用,对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区域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发挥小城镇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它贴近农业、根植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找到新路径。

2.4引进多元化投资机制,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引进不到位,通过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建立,有力的突破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建设的资金限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投资多种资金投入格局,极大的改变农村建设的内需不足问题。合理的利用引进的资金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原有产业的运行模式,并逐步的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新道路,提高资金的有效性,让农民获益。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让更多处在现代化边缘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优越性,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文琦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审视[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43-347.

第7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统筹战略,坚持“五大优先”(城乡建设规划优先、破除体制障碍优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优先、农业结构调整优先)原则,围绕破解制约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基本形成了“城乡建设规划优先、产业发展协同、投入机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社会管理有序、党的建设共建互促”的良好格局,至20xx年**已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被推选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去年跃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14位,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成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近日出台了《**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因地制宜提出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纲要》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更加和谐的新**”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分步实施”原则,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五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统筹城乡设施、产业、人口布局;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支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人均gtp达到83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先进县市行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力进入全国“百强”。

《纲要》强调,当前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实施“七大工程”(即精一壮二活三的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的宜居生态工程,城乡居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信用水平的素质提升工程,就业养老医疗救助一体化的改善民生工程,城乡矛盾排查治安防控一体化的平安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建立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组织保障工程)为抓手,推进“七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政府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劳动保障机制,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四大服务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维权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财务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市乡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