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2:01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及产品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仿生设计理念起源于仿生学。这是把生物自然界的特点、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解决人类问题的一门学科。仿生设计本质是对所有事物“形式”、“结构”、“颜色”、“功能”、“声音”等多方面的研究,将新方法新创意运用到设计中去,从而改变改善人们的生活。仿生设计研究的主要类别有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等。现代仿生设计由于其具有符合人们需求、独特的设计理念得到广泛的运用,而未来仿生设计将会秉承科学可持续的理念,探索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促使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这也是仿生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最终目的。
一、仿生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卢吉・科拉尼(德国著名设计师)曾说:“设计应该以大自然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为基础”,这句话显示出了自然界蕴含着无限的设计秘诀。而仿生设计就是人们长期研究探索大自然、学习模仿大自然的过程。经过经验的积累,通过科学家仿生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将仿生设计加入到工业设计中,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1]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的仿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态仿生。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借鉴自然界动植物的形态,从而获得设计的灵感与理念,形态仿生是从自然界汲取生物形态灵感并建立在视觉效应上的设计,让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小到我们日常的风筝、鼠标――仿造鸟类、老鼠的形体加以进化而成,大到车辆中模仿鲨鱼身体的流线型设计的宝马还有模仿甲壳虫形态设计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而在众多形态仿生设计中,根据不同的仿生方法与仿生程度,可以将形态仿生分为具象形态仿生与抽象形态仿生。[2]
(1)具象形态仿生。具象形态仿生,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形象体态,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与此生物很相似,人们能直接轻易的辨别出来。当然,具象形态仿生并不是直接简单的仿照,而是运用夸张或者抽象的艺术手法对生物形态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概括,引起人们的联想与对产品的好奇心,使设计的新产品不仅要惟妙惟肖,而且要风格独到,具有创意。目前,具象形态仿生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就是仿照真实的鸟巢而建;蜜蜂的蜂房已经被运用到许多领域,大小相同紧密相连的蜂巢连接在一起,具有节省材料、固定性强、空间占用少的优势,纸浆盒子就是模仿蜂房的构造用以运输包装禽蛋。
(2)抽象形态仿生。抽象形态仿生也是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态,却不仅仅是直观的模仿,此类仿生无法轻易被认出,但是经过描述解释,人们还是能够迷糊的辨认出所模仿的事物的大致轮廓,这是抽象形态仿生的主要特点。在抽象仿生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对模仿的事物进行概括与归纳,充分提取其主要特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与设计方式对所要模仿的内容进行处理与加工,将其从生物整体抽离出来,保留所模仿事物的特点与神韵,提高艺术美感,增加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与创新力。抽象形态防生不局限于模块化,重点在于如何抽象化、抽象到何种程度。[3]例如:LGWD-N12410D滚筒洗衣机就是一款采用了抽象形态仿生设计理念的产品,该机器采用了仿生的鱼尾提升筋,洗衣机运行时提升器就像鱼尾板波动衣物,给予衣物柔和而有力的拍打力,洗净衣物的同时降低磨损度。形态仿生广泛应用于服装、包装、工业以及其他各方面。这类产品易于让人们接受的,同时又具有新奇的吸引力,艺术来源于生活,设计师根据日常观察到的现象与生物特征,加以联想、创新,最终通过模仿与改进制造出别具一格的产品。
(3)意象形态仿生。意象形态仿生与具象形态仿生相似,都有对事物表面形态的模仿,但是此类仿生在对具体事物进行模仿的同时,还会赋予产品一种蕴含的含义与意境,人们通过产品的形态,不仅能够猜测出其所模仿的事物,而且可以体察出其中体现出来的内涵,所以,意象形态仿生不仅具有了所模仿生物的外在影子,还会让设计出的产品拥有一种特殊意象或者象征,这是仿生的高级阶段,对设计者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设计师不只拥有超凡的设计能力,而且还有多方面的知识及丰富的想象力。如此,设计师才能察觉所设计的产品与所模仿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前面所提的奥运会“鸟巢”与水立方,两者结合充分体现出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再有,文艺复兴时期,人体造像经常成为建筑的装饰,线条刚直的多立克柱往往象征男性,而相对柔美的爱奥尼柱则代表女子,两种柱经常出现于同一建筑中意味着阴阳平衡,天地合一,这些建筑修饰不仅仅使人联想起男女的形象,也代表了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蕴含了特别的含义。
(二)功能仿生。功能仿生就是设计者利用生物的某种功能或者特性来制造工业产品。这需要科学家与设计师两者共同的努力。科学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特长,认准自己职能,将各生物的功能结构分析透彻、包括自然有机体的“形”、“色”、“音”、“动”和特征规律,认真研究总结成系统的理论,然后设计者通过掌握这些理论、结合市场需要来发明出实时的工业产品。当代工业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质量与人们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精神心理相匹配。例如:光感闹钟,这是利用不同色彩具有不同功能,对人们心理产生不同影响的原理制造的。普通的闹钟是利用高分贝急促的声音叫醒人们,而此类产品是模仿天亮时分的色彩变化,利用慢慢变亮的鹅黄色柔光使人们渐渐适应周围环境,从而逐渐苏醒。设计师充分利用了视觉,制作出了符合人们生理要求适应人的生活经验的产品。
(三)结构与材料仿生。自然界生物除却外形和功能可以用于仿生之外,很多事物的结构也具有独特的用处,令人惊叹。例如前面所提到的蜂巢,除却可用于运输包装禽蛋之外,它的菱形结构不仅可以形成内部空间大的效果,并且蜂巢的材质质量轻,而且可以隔音。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许多新的科技产品都需要新型材料――仿生材料就是新型材料类型之一。自然界许多生物存在天然材料,明显优于人造材料。科学家及工业产品制造者可以通过研究生物的特点特征,可以制造现在市场需求的材料。例如:人工冷光就是利用萤火虫发光制造。还有一种自清洁玻璃,是利用荷叶表面多尺度结构和表皮生物蜡的存在起到清洁的目的而制成。荷叶表面是由很多密集排列的突起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纳米级的微小的空隙,而在此之上还存在更为细小的突起,形成双重的结构突起。水滴在荷叶上极易滚动,与此同时带走尘埃细菌,利用此材料制造超疏水性自清洁玻璃,在冬季,这种自清洁玻璃还有很好的防结冰作用。
二、仿生设计的发展前景
仿生设计具有交叉性、创新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现代设计的整体趋势,仿生设计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三种特点:人文与技术相互融合,宏观与微观齐头并进,自然与人工和谐并存。
(一)人文与技术相互融合。现代仿生设计来源于仿生学和设计学,带有两种学科的特点,所以总体来讲仿生作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偏向于技术层面、注重实用;另一种是偏于自然,注重人文。未来现代仿生设计的发展趋势会呈现适度技术、人文交叉的情景。例如:2015年设计师Pedro Sanin设计了一款沙漠温情灯,利用了沙子流动的特性,灯光是暖黄色的与细沙相映成辉,充分加入了人文元素,使人感到温暖与安逸。另外,还有新型的松树形、笋形的落地灯的设计,这是一种形态仿生设计,松树、笋形状的设计预示着勃勃生机、节节高升,非常有人文特色(如图1)。
图1
(二)宏观与微观齐头并进。由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仿生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仿生设计不再局限于个别领域,而是在许多方面都有运用,把这些仿生原理与建筑学、机器人学、文化、娱乐等领域相结合。还包括文化仿生、产品界面仿生等。宏观与微观应用相结合,未来仿生设计会得到更广更全面的发展。例如,我国发明了一种高智能的仿人机器人,通过预算行为轨迹实现了机器人打乒乓球的突破。
(三)自然与人工和谐并存。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思想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自然,保护自然。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使人类在物质与精神上都能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例如:凯迪拉克Aera概念跑车设计的车门类似翅膀。在汽车设计中除了形态仿生之外,还有色彩防生。有一种丛林色彩汽车,就是因为设计者观察蝴蝶时发现变色蝴蝶,得到启发,运用特殊金属材料加入涂料,所以,从不同角度看汽车会有不同色彩,充分表达了人类向往自然、爱护自然的概念(如图2)。
参考文献:
[1] 陈天超,韩松芸.工业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01):11.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发展前景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14
数字媒体技术是科技信息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交叉学科,它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显现出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目前,数字媒体技术已全面渗透到工业产品设计的整个制作过程,它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1 数字媒体技术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逐年增加,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设计师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现阶段产品设计在渐已成熟的软件技术帮助下,产品的表现力、造型的真实度、视觉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工业设计相比,都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工业产品设计需要,也促使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2]。
2 现阶段数字媒体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工业产品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将为工业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数字媒体技术介入使工业设计师节约了前期准备时间,提高了准备效率。与以往早期的传统动画电影不同的是,在进行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进行必要的策划、纸上绘图创作之外,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支撑,可以通过Ps、Sai等二维图形绘画软件进行绘制,便于进行二次调整和修改,避免了纸质手稿的局限性,提高工作效率。
2.2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工业产品中期制作阶段是整个产品制作的中心环节。数字媒体技术中三维制作软件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无限可操作性的特点。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我们可以将之前的创意图利用数字媒体三维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制作出立体效果,使产品设计更加直观、更加生动逼真。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工业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更适合工业设计产品的定型和后续改进。
2.3 在工业产品设计后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工业设计后期的处理阶段,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显现出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数字媒体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贴膜、灯光及渲染,使产品效果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避免了单纯手绘中难以实现的真实效果;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给产品附加动画效果,使产品更具有表现力,真正使得数字媒体技术服务于工业产品设计[3]。
3 数字媒体技术在未来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3.1 工业产品设计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未来的工业设计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全面。它将深刻地影响着工业设计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为工业产品设计的情感的表达、感情的抒发及影片的思考,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设计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消费者体验设计产品,做到身临其境,与产品的内容进行情感互动,实现“所及即所得”。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大大加强了电影的创作空间,使工业产品设计不再受限于技术的制约,工业产品将会产生新的变革。
3.2 制作平台更加便捷
以犀牛、3D等为代表的三维产品制作软件将会推动工业产品设计不断前进;大量的跨平台交互设计软件的推出和更新,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全方位,全时段的沉浸式设备的应用,都将促使工业产品更具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5];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将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简化操作程序,设计出更加便捷、迅速、人性化的数字软件,简洁的操作及制作将在大众面前得以推广,甚至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要。
4 结束语
以数字媒体技术特别是三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已经使工业产品设计的创作发生了质的飞跃。数字媒体技术赋予了工业产品设计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从而触发了工业产品创作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创作空间及其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美]刘易斯,[美]卢西娅娜,郭畅・译.数字媒体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邵健伟.产品设计新纪元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1).
[4]吴兵,苗健.影视数字制作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一、色彩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感召力。人类视觉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工业产品的色彩作用首先来自于它本身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达到产品属性的传递,形成人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和首次感觉。产品色彩是情感与文化的象征。色彩作为产品的外在表现,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电子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色彩体现商业价值。中国流行色协会最新调查显示,未来10年,色彩将成为现代工业产品的新卖点。色彩体现了产品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商业作用。拿汽车为例,相对中国而言,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40多年的汽车色彩流行趋势,分为白色时代、彩色时代、无彩色时代,色彩逐渐影响着工业产品的销售总量,给企业带来最大可能的效益。色彩营销具有成本低而附加值极高的特点,因此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捷径。当工业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理逐渐褪去光环,成为一件大众、时尚的产品时,色彩因素逐渐影响其销售。据国外产品开发行业统计,只需要增加少量的成本,色彩可以帮助提高产品附加值15%~30%。色彩在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中将增加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工业产品设计的色彩资源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色彩的应用有着幽远的传统。深入的挖掘、研究民族色彩使其应用于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精神。首先,我们从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绘画色彩中提炼。我国的绘画艺术由原始的简朴色彩到色彩的繁荣衍变,蕴藏丰富。中国的传统绘画色彩应用可以包括两大部分,一种是水墨画中的墨色的运用,另一种是壁画与绢色画中的色彩的搭配运用。这其中,水墨写意、青绿山水的色彩处理是抽象色彩运用的范例,而以敦煌壁画为例的壁画色彩则表现出大胆对比、雄浑有力、装饰意味浓重的效果。中国绘画对于色彩的运用可以说发展到了极致,其次,我国民间的工艺美术中所体现的民族色彩也是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源泉。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民间工艺美术极其繁荣,色彩特色为世所赞,如风格各异的剪纸、色彩斑斓的庙观彩塑、形色各异的风筝、色彩和谐的皮影、名满天下的刺绣、色彩斑斓富丽的景泰蓝、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服饰;等等。在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中的用色原则。比如说,用色“在巧不在多”,年画中常讲的“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的巧不巧”,“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等等。民间工艺美术设色夸张、浪漫,以色彩丰满而华丽、大胆、浓烈、刺激为特点表达人们朴素的审美情感。总之,民间工艺美术具有主观性、象征性、装饰性、寓意性的特点,在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中大可借鉴。再次,大自然的五彩斑斓更是工业产品设计色彩取材的不尽源泉。古就有“吾师心,心师目,目师造化”的创作理念。设计师游于山水间,大自然花、草、山、水、云、雾、鸟、兽、石无尽而和谐的色彩将给予设计师更多的创作灵感,使之不拘古,不拘世,从而设计带有更多的原创性、独创性(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说,在我国对于工业产品设计的色彩资源是丰富而多样的,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重要的是在色彩搭配中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以至于在色彩设计中体现我们的人文、宗教、心理、艺术、审美等等的形式美和民族精神意蕴。
三、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色彩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可以营造出充满幻想的空间。色彩联想、色彩感情、色彩心理、色彩计划、视觉秩序是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设计因素。色彩是自然美的中介,更是视觉艺术天然的原料,一切视觉艺术的语言必须由色彩来表达,一切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色彩来创造。自然界色彩的汲取对于工业产品设计尤为重要。具象的蝴蝶造型的装饰灯具设计(如图3所示),红色、黄、蓝、绿各色的蝴蝶等,翩翩起舞在温馨的空间,灯光萤动,给我们营造了多少梦幻般的想象空间!色彩与功能的结合,使人们可以愉快的使用工业产品。当下设计正在急速的摆脱单调色彩,而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人们对色彩的要求也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功能的审美需要为目标,而考虑功能与美感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受到材料、加工工艺、科技条件、市场销售、经济成本、及色彩流行信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图4所示的灯具设计中考虑到功能与审美的有效结合,设计原形来源于萤火虫,小而精致,既可作钥匙的装饰品又可作为开门时的照明。色彩艳丽,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材料考究,具有工艺品的价值,造型精巧,便于携带,整个设计色彩、功能、工艺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可以说是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概念的有力表达。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产品的销售区域、对象、季节以及流行预测等趋势。如图5所示,多种色彩的表达可以应用于各个季节、心情、年龄。另外,色彩可以完善产品的功能。比如,厨房的用品用暖色系及白色系的比较多,会让人联想到清洁、卫生、干净、健康、利落;而暖色系则会让人身上反射出暖意,显得温柔、爱、漂亮;我们用的电器一般都采用灰色系,或许冷灰,或者暖灰,常用的电脑、台灯绝大部分采用的灰色系列,因为灰色让人安定,情绪平缓,使人注意力集中。再如,百事可乐的外观色彩设计采用的是红与白与蓝的搭配,它会使人联想到热情与活力,想到青春的律动。
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是系统设计
可持续设计并非针对某一个产品或产品的某个环节,而是针对整个系统,这是因为人对产品的选择已从纯功能品质转向了综合效能品质,人们不再满足于某一功能的实现,而是需要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产品系统又分为纵向和横向系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牵涉到许多相关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连贯,相互支撑,形成了立体的产品设计系统,这个系统正是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纵向产品系统的可持续性设计在产品设计系统中,产品的特有属性决定着具有自己的纵向历史沿革。从具有创新性的第一代产品开始,就必须要考虑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后续的产品商业开发中,如何节省材料,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等,通过外观设计、技术研发,结构设计和其他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空调产品为例,最初发明的空调是以氟利昂为主要的制冷剂的,而且耗电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在更新换代纵向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二代和三代空调中就出现了无氟空调和变频空调。可见,可持续性设计一直引导着产品纵向系统设计,让整个产品设计有着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偏离轨道。横向产品系统的可持续性设计在横向产品设计系统中,产品构成中具有自成一体的众多横向联系因素,如功能、结构、色彩、线性、材质、人机关系、社会人文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表现[2]。只是解决其中某一个要素是无法达到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的,所以必须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系统性的按照可持续性设计的要求展开设计,才能达到设计目标。比如电动汽车,不仅仅要考虑使用电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尾气排放,同时也要考虑生产电动汽车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的高低,同时还要考虑电池的回收处理,这些系统因素相互关联,不能抓住一点,其他不管,要综合衡量,设计出适合于现有技术条件,同时符合可持续性设计要求的产品来。
可持续性设计的核心是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2l世纪的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将环保意识纳入产品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传统设计在资源消耗、生态破坏方面的问题,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3]。这要求在产品设计的开发过程之中,对生产技术选择、材料运用、废物回收等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要有利于生态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绿色设计的内涵在于4R。4R是由英文的Recovery(回收)、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和Reduce(减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由这四个词的词意结合起来的绿色设计,充分考虑产品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各部分零件容易拆卸,使产品废弃时能将其材料或未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循环或再利用,如图1所示的可组合办公桌,利用回收后的聚丙烯材料制成,可以任意组合,增加了使用的乐趣,同时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减量”的含意是:在设计开发之初,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将生产产品所需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在造型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快、适度,细部设计要质朴而不乏精致,体现出高雅的设计品味。如图2所示的竹制音箱,既采用了竹子这样的天然材料,同时整体显得清新简洁,简化了造型,节省了材料,同时又充分发挥了自然材料的特点,通过培养,竹子不断的生长,音质越来越好,体现了环保理念和创新设计的统一。在包装设计上要避免过分奢华和超过产品自身价值。以合理满足产品的保护、运输及消费者审美需求为宜。把绿色设计的4R内涵作为产品生产策略,将为企业创造一个“量少、质精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设计的文化。
可持续性设计的时间跨度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可持续设计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延长生命周期,降低产品系统成本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可持续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延长这几个阶段(尤其是延长成熟期),延长产品寿命,通过产品的批量化,模具共用,不更新生产设备等方式,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节省成本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成本,也可以实现整体系统的可持续性。比如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曾多次举办以“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再制造”为主体的学术会议,并对诸如启动器线圈等一些具体零部件的再制造制定了标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联合在海兰帕克建立汽车回收利用研发中心,就是为了专门研究开发汽车零部件的拆卸、再制造和再循环利用[4]。这种“全寿命周期”体现的就是生命周期的循环重叠,即上一个生命周期的某些环节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一些环节打下了基础,这样每一阶段环环相扣,设计和生产决定了回收的方便,回收又促进新的设计与生产,这样的有机循环,大大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生产成本,体现了设计和制造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艺术文化学;工业产品设计;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是“本元文化”①。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在哪个地区和民族,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②、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人类就开始具有了“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越来越丰富,人造物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了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
大千世界,多样的造物艺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我们便对它们视而不见,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艺术文化简单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将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这种“重道轻器”的思想沿袭于历代,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③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两者相辅相成。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使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人类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石器工具中,能够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如果“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④,那么,这个手工的造物艺术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造物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人类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使黏土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及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被体现,只不过当时工业的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7.1/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具有了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研究形态表现的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与纹理效果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在成为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视觉语言艺术。我们通常把通过眼睛体验到的美的东西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因此,造物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艺术。一般艺术都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的,在这里,造物艺术的语言是人造物的具体形态、色彩、质感等,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鉴赏和识别的。工业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新晨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大工业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等已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根,而我们却渐渐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关键词:艺术文化学;工业产品设计;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获取一种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动生存,是最本质的文化现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种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之上未经分解的文化,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是“本元文化”①。一部人类的文化史,无论在哪个地区和民族,都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的。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②、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因此,从最早的意义上讲,造物活动是综合的、笼统的、实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一旦作为物质出现,就会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作为物质的存在,就会对人产生精神的影响。在“劳动”、“生存”的实用目的达到以后,人类就开始具有了“艺术”和“审美”的考虑,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为造物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中,随着人类进行“艺术”和“审美”的考虑越来越丰富,人造物逐渐从中派生出、分离出了所谓的“纯艺术”,由此形成艺术文化,以致出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为原发性的“母型”并没有解体,而是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
大千世界,多样的造物艺术司空见惯。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齐全的环境里,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的存在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我们便对它们视而不见,对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视了:把这种造物艺术文化简单地归入“物质文化”,斥为工匠之作,并将其排除在艺术与美学之外。特别是我国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这种“重道轻器”的思想沿袭于历代,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文人士大夫们甚至“坐而论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③这种“君子不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造物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又是艺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两者相辅相成。造物艺术文化的不断积累,才使人类的艺术文化逐渐充实丰满,才将人类的文明高高托起。
人类创造了满足各种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尽管往往是原封不动地搬用自然材料,但已经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迹。在保留着打击痕迹的人类第一件石器工具中,能够看出,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创造出了最顺手的和最能发挥功能的造物艺术。如果“把具有目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实体都可称为产品设计”④,那么,这个手工的造物艺术也可以笼统地称为工业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巧的熟练,造物所使用的材料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人类不仅能改变天然物的形态,而且能利用火使黏土烧结,改变材料的性质,从而开扩了工业产品设计的领域及性质,艺术的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被体现,只不过当时工业的概念仍然是手工业。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具有了真正意义。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研究形态表现的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与纹理效果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在成为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视觉语言艺术。我们通常把通过眼睛体验到的美的东西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因此,造物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艺术。一般艺术都是由特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的,在这里,造物艺术的语言是人造物的具体形态、色彩、质感等,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鉴赏和识别的。工业产品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是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前“全苏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尤里·苏罗维夫曾把工业设计评价为人类的“第二文化”:“从属于文化,即由各种产品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会经济体系、意识观念的差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全部结果的复杂性以及冲突。将工业设计这一行为和其成果(产品)内潜的长处和短处,与社会经济的形式及其设计所适应的社会文化分开来考虑,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工业产品设计本身,也创造了文化。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也就是用艺术的造型语言体现造物文化,是艺术质的造物文化活动。
大工业的产品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和狭隘范围集团的要求而生产,而是以广阔的市场为目的。在加工技术机械化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也不断产生,过去不存在的各种工业产品渐渐进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过去不曾有的艺术手法纷纷显现于工业产品之上,工业产品设计向全社会生活普及和渗透。如今,塑料、汽车和电视等已在现代生活中深深扎根,而我们却渐渐忽视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本质。
1研究铜鼓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1保护、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铜鼓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的西南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形式[2],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对铜鼓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铜鼓的造型美学在工业产品中的设计应用,就是为了通过越来越多的铜鼓工业产品的流通,传达铜鼓文化神韵,秉承古老的中原文化,并推动西南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地位。
1.2改变工业产品设计无创意的现象众所周知,工业设计现状并不乐观,其中热衷仿造、创新力不足是工业设计中存在的一大问题。由于工业设计在中国推广不够深入,许多企业为追求效益,不惜抄袭、模仿外国的先进产品[3]。这种现象已经阻碍了我国产品走向世界和经济的增长。在中国加入WTO后,迫切要求企业加强投入开发创新产品方面的力度。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铜鼓的造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正是为改变工业产品无创意的现象作出努力。
2铜鼓造型美学原则
2.1铜鼓的造型与功能合二为一
2.1.1作为乐器的铜鼓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鼓面和鼓心形成共振腔,鼓心和鼓边厚度有显著的差异,所以敲击铜鼓的鼓面中心和鼓面边缘,可以发出2个不同的音。再加上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与其他乐器配合,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铜鼓音乐。铜鼓的设计可以正置于地,可以侧置于台,用绳索系住铜鼓的一只耳或相邻的两只耳,还可以悬于架上进行演秦,小巧的铜鼓还可以挂在身上,不同的置鼓方式又可以配合不同的舞姿,使得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欣赏性极强。
2.1.2作为神器的铜鼓铜鼓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是用于祭祀。铜鼓上的装饰花纹,也多是原始宗教意识的反映。如雕塑中的青蛙、龟、鸟,画像中的翔鹭等,传说中都是通神的灵物。装饰图案中的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等,是自然崇拜的遗迹。画像装饰中的龙舟竞渡、羽人舞蹈等,都是祭祀活动中的项目[4]。铜鼓纹饰:翔鹭、龟、太阳纹、羽人,见图1,都是铜鼓纹饰中充满宗教意识的代表纹饰。
2.1.3作为重器的铜鼓铜鼓也是所有者身份和地位及财富的象征,所以形体之大,以至鼓唯高大为贵,甚至有的直径超过1m以上。广西民族博物馆摆放一面世界上最大的铜鼓,直径达到165cm,质量达到300kg,堪称铜鼓王。
2.2铜鼓的造型与纹饰的浑然一体
铜鼓是由面、胸、腰、足、耳5个部分组成的。鼓面圆而平,下接鼓身,连接部分略外凸,形成球状弧度为胸。腰部略细,内收如束腰。往下鼓身又扩大,呈喇叭口部分为足。鼓身两侧各有2个半环形的耳。鼓面主体纹饰为太阳纹,太阳纹周围有许多层称“弦”的同心线条,弦数多少不等,弦与弦之间由宽窄不等的图案组成,称为晕圈。鼓身四周的表面,也有多数平行的晕圈,晕圈中铸出的纹饰图案绚丽多彩,有虫鱼、鸟兽、花卉、舟船和人物等,工致纤巧,别具风采。造型与纹饰的统一见图2,可以称得上是天工之作。作为乐器、神器、重器的铜鼓,它所隐喻的内涵和价值是神圣、不可估量的;它的造型美、纹饰美是独一无二的。对这种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主要研究铜鼓造型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3铜鼓造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直接模仿直接模仿也就是仿真铜鼓的制作,大多数体现在铜鼓小礼品的制作上。西南地区是中国铜鼓的发源地,集中了中国大多数的铜鼓。如云南、广西等地,铜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铸造精美。因为铜鼓也是重器,所以很多人认为收藏一面铜鼓,会给人带来力量、吉祥和幸福。云南、广西等地也是全国的旅游胜地,所以在这些地区制作仿真小铜鼓,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既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又能发扬本地的优秀文化传统。直接模仿还体现在大型的铜鼓景观雕塑设计上,能直观的体现本地的城市形象和精神面貌。在制作仿真铜鼓时,可以把表面材质通过特殊工艺处理成仿青铜质感,体现铜鼓的真实性和历史悠久及沧桑之感。也可以采用不同材料改变其质感,比如采用银铜、水晶、实木、青花瓷等材料进行制作,来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银铜铸金材质的小铜鼓见图3,青花瓷质感的小铜鼓见图4。比起青铜器铜鼓,少了些许的沧桑,而增添了些许的秀美,更具装饰性和收藏价值,为小铜鼓礼品制作又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
3.2间接模仿间接模仿是指不同类产品之间造型设计上的相互模仿,把铜鼓的造型运用到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上,来增加铜鼓类工业产品的流通量,提高经济价值,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城市形象的宣传和提升知名度。比如生活用品、家具、玩具、照明产品、饰品甚至服装的设计,都可以采用铜鼓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广西铜鼓魂茶具见图5,就是采用铜鼓造型元素进行的设计,铜鼓形茶叶罐、茶壶、茶杯、茶盘,造型美观,形制独特,把茶道和铜鼓2种广西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广特的个性和特征,有着浓厚的广西文化气息。除了运用到其他产品的造型设计上之外,还可以把铜鼓的造型运用到产品的包装造型设计中。产品的包装造型设计首先要考虑包装造型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以便快速传递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并使人们迅速建立起对产品的深刻印象,以获得对产品的认同[5]。把铜鼓造型运用到广西特产的包装造型设计上,无疑是传递广西地域特征的最好选择,同时铜鼓造型的包装效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购买欲。酒类铜鼓造型包装见图6,用铜鼓的造型元素作包装造型设计,铜鼓造型的使用价值得到延伸,同时又别具一格,具有浓厚的广西本土特色。这种直接模仿和间接模仿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铜鼓原有的表现形态,能够直观体现铜鼓所隐喻的价值和意义。这2种方法很多都是运用于礼品的设计制作上,由于铜鼓是权力和财富的向征,因此成为西南地区游客选购礼品的首选之一,有利于提高西南地区的知名度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模仿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产品设计应充分利用模仿的方法,以创造出更多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现代产品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6]。
3.3替代设计替代设计就是在产品开发设计中,用某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的设计[7]。首先可以采取材料替代的方法对鼓铜乐器产品进行设计。铜鼓是音乐器材,这种优秀的音乐功能可以再加以运用和改良。改变铜鼓的材质来制作鼓,看看有什么音质效果,以此产生更多更优秀的乐器。另一种替代设计就是同类产品之间采用造型互相替代的方法进行设计,也就是把铜鼓造型运用到其他的时尚音乐产品中。比如耳机、MP5等的造型设计上,让传统文化在年青人一代中进行传播和交流。铜鼓首先是作为乐器的,替代设计是对铜鼓作为乐器的发扬光大,对铜鼓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空间,是需要音乐家及商家和设计师共同关注和努力的。
3.4平面装饰法平面装饰法就是指把铜鼓的造型先平面符号化,再运用在其他产品的表面上作为装饰。这种设计的方法首先是要把铜鼓元素进行平面符号化,这个元素可以是鼓面、鼓身、整个铜鼓造型,也可以采取一个局部和铜鼓其中的纹饰作为元素。把所需的元素概括成点、线、面,根据点、线、面以及色彩的视觉心理,运用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重复、比例与权衡等形式美的原则,结合材料、工艺、技术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总体意匠,形成图案[8],再运用到其他工业产品的表面上,起到装饰的效果。铜鼓戒指见图7,铜鼓欢袖扣见图8,就是用铜鼓的鼓面作为元素形成图案装饰在戒指和扣子的表面上,把铜鼓的纹饰美运用于首饰设计上,显得既别致又独特。当然,铜鼓平面装饰法还可以运用到许多领域,比如海报招贴、服装图案、产品表面装饰、包装标贴设计等。平面装饰法是对铜鼓造型和纹饰的一种运用和传承,特别是对纹饰的运用,对研究铜鼓纹饰所隐喻的意义以及构成原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今,已经有很多关于铜鼓造型的工业产品问世,但仍然有很多领域有待开发。这需要设计师有敏锐的思维和目光,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普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