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6-14 16:31:47

序论:在您撰写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技创新管理的认识

第1篇

一、工作成效

丰台园区科协发挥科协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资源优势,在聚集科研力量、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创新网络、推动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促进人才培养,汇聚助企合力、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一)注重制度建设、自身建设,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的全程服务

为规范管理,突出实效,注重工作运行状态和成效,健全服务措施,园区科协首先开展了企业创新服务的保障工作:一是领导重视,为创新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保障条件;二是做好科协工作规划,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三是指导企业与院士专家对接,做好跟踪服务,全程掌握工作的实时动态,为科技创新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调整科协职能承担部门,将科协工作与企业服务工作相结合,将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辐射面扩展至全园区。不断创新科协服务工作,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讲成效。2011年园区管委将科协职能由产业基地办公室调整至企业服务中心后,通过职能调整共享信息资源,强化服务管理,把企业服务工作与科协工作有效结合,政策和社会互相促进,立足科协会员单位,将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辐射面扩展至全园区,壮大科协组织队伍,强化科协服务职能。

园区科协与园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合作,为科协及联盟企业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支持交控科技公司建设“轨道交通安全控制系统产业基地”,并计划构建园区轨道交通安全共性技术平台;推荐科协副主席单位鼎汉技术等5家企业申报市科委重大产业培育项目和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资金项目,共获得资金支持1700万元;结合“企业倍增计划”,调研企业需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将首批入选“倍增企业”的20家科协会员单位分配到人,确保每家企业有专人负责,每项需求有办理反馈。

积极搭建企业成长平台,推进科协会员单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是配合搭建中关村“1+6”平台,推荐18家园区科协重点企业开展“十百千工程”第三批重点培育企业申报、十百千工程需求调研,首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补助资金的申报等工作;二是重点组织和帮助园区科协企业申报多项国家、市、区各级科技项目,争取国家、北京市政策资金支持,2012年13家园区科协重点企业参与的10个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振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北京市立项;北京倚天凌云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部立项;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火炬计划;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产品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被确定为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的27项产品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

积极推动科协系统优势资源与园区内企业合作,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体系建设。北京科研力量雄厚,但创新资源在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分布不均匀。两院院士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既可以身先士卒攻克难题,也可以统筹调度,为企业发展充当“桥梁”和“纽带”,协助企业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科协将以院士为代表的高端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依托企业科协网络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和引导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决策、攻克技术壁垒、排解技术难题,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2011年至今,园区科协共在9个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放建站补贴和人才引进补贴共计145万元。通过在企业中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已吸引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11名院士进站开展高端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指导和交流等工作,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计算机信息、冶金化工、通讯信号等多个领域。

其中,京卫药业集团聘请的孙燕院士常年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身兼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WHO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数职,是内科肿瘤领域的泰斗之一。在他的参与协调下,京卫医药科技集团成功开展了抗肿瘤临床免疫学研究,获取生物技术多肽及单体药用研究等多项成果。同时,针对孙燕院士“贞芪参”项目,工作站组织强大科研团队(项目负责人为孙院士博士袁芃教授),与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和北师大化学院韩梅教授共同申报科技部“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14年备选项目”,目前已通过形式审查,完成答辩。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作站建成后多次与刘耀院士沟通联络,获得项目和技术上的指导。同时,又增加清华大学的吴佑寿院士进站,针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核心算法研究方面展开合作。北京戎鲁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建站后与徐滨士院士合作立项“国外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并将该项目报国家发改委,已获得16万经费,现在已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年底前会有初步成果。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建站后,与干勇院士合作进行新钢铁二级螺纹钢向三级螺纹钢控轧控冷工艺研究,现正在申请国家863项目。同时,在干勇院士的帮助下,与钢研院建立长期合作的协定,依托承德钒钛产业基地,引进院士团队有关钒钛基地项目,做项目推广。

(二)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园区科协大力促进企业中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园区科技工作者营造鼓励创新发展的环境氛围。

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实践学习平台,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园区科协从园区企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有创新性成就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选拔推荐参加北京市科协各种奖励表彰评比,鼓励优秀科技人才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园区科协积极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和青年学术演讲比赛等活动,北矿磁材、华电工程等八个企业的27名科技工作者获奖,园区科协获得最佳组织奖。66名同志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的称号,其中有7名同志获得“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的称号。园区科协两名副主席荣获北京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优秀组织者和国家科技标兵称号。北京景新电气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科协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以服务促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园区科协以促进企业科技自主创新作为重点,努力营造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园区得天独厚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整合创新资源,依托科协组织网络,探索多种服务模式,积极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发明和创造活动,不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近年来,丰台科技园区18家科技孵化器组成的孵化网络培育中小企业1564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7家,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190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1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6项产品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6项产品入选国家火炬计划;34项科技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0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一批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嫦娥工程、奥运火炬珠峰登顶、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项目技术攻关和建设,园区科技工作者积极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体会

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教学

作者简介:陈萍(1979-),女,湖北广水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编号:SM20101077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9-01

一、重科研但不轻教学

这里的地方高校指主要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院校。从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和关系角度讲,除国家列为“211工程”的极少数院校属研究型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属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要不要重视科研?反言之,教学型高校不重视科研行吗?从理论上讲,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使命之一(另外两个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就实践而言(准确地讲,是就现实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政府投资政策导向和大学评价导向下,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尤其是有生存之虞的地方高校都无法做到不重视科研。

先说政府投资政策导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均衡投入成为我国政府所采取的高校投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政府对各高校的投入分配跟科研密切相关:“211工程”、“985工程”、各种级别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基地、××示范中心、创新团队等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成为政府推动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抓手,同时意味着大笔的投资经费,对高校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高校要想得到这些建设项目,首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技实力;高校只有得到政府的这些重大支持项目,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规模和实力,进而提升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声誉又能吸引优秀的生源。由此可见,高校只有重视科研,才有可能最终在政府投资、高校科技实力、高校社会声誉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再说大学评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已逐渐从过去那种大学门前的入学乞求者转变为受大学欢迎的顾客,大学也逐渐开始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生源争夺战。高校争夺生源凭借的是综合实力(也可以说是社会声誉),学生挑选大学依据的是大学评价,而无论是哪一种大学评价――社会组织的大学排行亦或政府开展的高校评估,论及大学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意味着社会声誉),科学研究都处于核心地位。以科技为取向的排名结果对学校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配置、优秀生源流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没有一所高校能逃避评价。

然而,地方高校始终不应忘记自身作为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对科研的重视还须在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当前,科研篡夺教学中心地位在地方高校相当普遍:由于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大大高于教学,相当多的教师承担教学是为完成工作量,得到一定的报酬,至于教学质量则无暇顾及,课堂外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科研使教师感到心累,科研压力使教师无心向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殊不知,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全力以赴,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钻研教学。从这个角度讲,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技管理政策应侧重奖励教师紧紧围绕教学活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从事的科研,将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落到实处。

二、尚“精细”但保留“粗放”余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强调对大学的科学管理,管理涉及大学作为一个庞大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工作也不例外。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相应地就会制定配套的政策。高校科技管理思想有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两极。“粗放”与“精细”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由粗放到精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结果,后者注重过程。

精细化管理是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强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都要制订相应完整、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去落实,且配有完善的监督检查及奖罚激励机制和措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粗放式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粗放式管理长期改进的结果,它注重细节、细致、细化,是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表现。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观点。[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科学管理思想,吸收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华,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对于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工作科学发展的确大有裨益: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一方面使热衷科技工作的教师能够有“备”而来,减小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彰显科技工作竞争的公平、公正,保护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科学研究的不可组织性。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马克斯・佩鲁茨把科学发现比喻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奇妙的小精灵,往往“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他曾说:“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2]科学研究的本源是人类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驱动而从事的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它是一个思维跳跃的过程,它可能是好长时间的思想积聚如河流拥堵,也可能是瞬间的顿悟如清泉汩汩涌现。鉴于此,建立在平稳的、连续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程式化管理诸如检查、监督等,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打扰、一次不够全面的诊断。

综上可见,地方高校在引进精细化管理思想来规范科技管理活动的同时,仍然要部分保留粗放式管理模式,科技管理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结题、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而对于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则采用粗放式管理。

三、用实力也挖掘潜力

即使科技综合实力远远赶不上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也会有科研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这少数科研优秀人才是地方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依靠力量,因而在地方高校科技管理中备受尊崇与重用。有科研实力,能够受到重用,既是地方高校科技管理重视人才的表现,也是教师个体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得以彰显的幸事。

不过,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在重用极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科技潜力,尤其是对尚未成科研“气候”的青年工作者,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开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当前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较高,青年工作者往往有着良好的科学训练背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但与已经取得较好科技声誉的资深教授相比,他们科研资源获取通道受阻,导致科技实力发挥不畅。

事实证明,勇压重担是高校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较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具体到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方面,勇于在青年工作者身上压重担,主要指科技管理政策适当向青年工作者倾斜。常见的做法是,规定某些科研项目主要面向青年工作者,减少青年工作者科研立项的竞争,增加他们科研立项成功的几率,逐步锻炼青年工作者主持科技活动的能力。另外,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还可以鼓励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中青年教师的参与。青年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既可以增长见识,学习优秀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构思、集中攻坚以及全面协调能力,又能够丰富他们从事科技活动的经验,增强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的信心。

要想科研后继有人就应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甚至脱颖而出,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对青年工作者的扶持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在主动与学校人事政策的沟通上,适当放松职称评聘政策带给青年工作者的压力,为其创造一个专注于学术的环境。否则,迫于现实的生存压力,青年工作者即使得到科研资源,从事科技活动也很容易受功利驱动,不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独立思考,不利于杰出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第3篇

1、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经历许多考验,人才的流动受到档案工作的制约,使人才难以流动,也正因为这个理由,在不同的单位都留下了一些有档无人的现象,也使一些人的档案成为不完成的档案。但在高科技时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在计算机和网络化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健全的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工作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并且独立的档案管理系统,这些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基础,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但在创新中也有一些问题。第一,是由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创新发展,虽然档案管理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直至今天,我们还应该说,档案工作还是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所以,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奇怪,例如,工作方法老旧、社会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性不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还有由于指导力不足、档案管理事业专业人才较少等问题,凸现了人事档案后继无人的事实,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日能解决的,但一定程度上却阻碍了档案管理发展。第二,是学习不努力,在高科技时期,不学习就会落后,作为档案的管理者,本来就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许多的管理者大多是换岗,或其它原因来到档案管理岗位上的,很多管理工作者都是以传统经验工作,没有更多的学习,也更没有思考,他们只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把学习新技术都忘在脑后。第三,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单一,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好的办法,可是在档案管理中,学到的是最新理论,到实践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理论变的没有意义,使从业者从实践者又回到传统中。

2、高科技时期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科技时期,必须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档案管理是社会发展的记录仪,也是社会信息的储存库,在大量的无序的信息,整理、归档、管理,是个反复而大工作量的工作,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就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

2.1计算机技术与无纸化办公

无纸化办公,实现全无纸化办公在档案管理里,应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节能环保、高效办公,都可以完全的有计算机来实现。

2.2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管理,通过摄像及扫描设备,实现全数字化,将多年旧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第一,节省空间,不用堆积档案。第二,方便查找和使用,在电脑里的档案可以方便的进行输出,供查阅者使用。

2.3信息化使用与网络化。

信息化使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在网络的世界里已难以区分国界,信息达到全球共享,所以将档案管理加入到网络的世界里“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利用网络传输,也非常方便而且速度快捷,这必将大大提高各部门的行政工作效率。

2.4档案管理与全能化查阅,

将传统的纸质、照片等储存方式改变,以视频、录音等真实记录,辅以文字说明,便有效的使查阅达到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全方位、多视角的理解查阅内容。在文件归档的过程中,以省去了传统中大量的人力资源,完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5市场化经营与档案管理。

以传统的档案管理很难被社会熟知,更难为大多数公众所提供方便,这样就出现了资源的浪费,和多部门的重复工作,利用市场经营模式去进行档案管理,将多数资源面向大众,做到资源共享,还可以增加一定的利润效益,更好的发展本部门,这将达到双赢。

3、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发展措施

中国经历了十之前的十年高速发展,面对档案管理,也迎来了高科技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发展之路。

3.1人事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

要尽快建立、健全档案电子馆,实现单机客户上传、下载等,建立自己内部网络,建立等级查阅级别,将非保密性档案资材实行全面开放式查阅,建立在线服务,将传统的到档案室查找、复印等过程简化,实现信息零时间传递,更有效的保证了许多档案及文件的时效性。

3.2人事档案管理与现代电子科技

现代电子科技的使用,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档案管理模式,利用和完善现代电子科技产品,将档案管理从传统的方式中解脱出来,真正达到档案管理的意义,使档案管理与现代电子同步。

3.3人事档案管理与纵向横向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要建立纵向横向系统,所谓纵向系统就是上两级和下两级,建立同样模式和版式的上传、下载方式,建立联合目录统一格式和编排,防止资源、人力、资金等浪费,更好的使各档案管理单位使用专业、人才。所谓横向系统,就是达到资源共享,使横向的各部门能第一时间查阅到相关档案资料。

3.4人事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

人事档案管理要实行档案管理产业,将传统的档案管理里中档案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一个保管者变为一个信息的拥有者,将档案信息共享化,档案室也变成一个信息交流中心,完全体现出信息的重要性。建立反馈系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里,建立、健全全方位、专业的信息是致关重要的,所以建立反馈系统,第一时间让从事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知道大众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整理、更新信息。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教学

一、重科研但不轻教学

这里的地方高校指主要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院校。从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和关系角度讲,除国家列为“211工程”的极少数院校属研究型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属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要不要重视科研?反言之,教学型高校不重视科研行吗?从理论上讲,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使命之一(另外两个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就实践而言(准确地讲,是就现实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政府投资政策导向和大学评价导向下,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尤其是有生存之虞的地方高校都无法做到不重视科研。

先说政府投资政策导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均衡投入成为我国政府所采取的高校投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政府对各高校的投入分配跟科研密切相关:“211工程”、“985工程”、各种级别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基地、××示范中心、创新团队等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成为政府推动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抓手,同时意味着大笔的投资经费,对高校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高校要想得到这些建设项目,首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技实力;高校只有得到政府的这些重大支持项目,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规模和实力,进而提升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声誉又能吸引优秀的生源。由此可见,高校只有重视科研,才有可能最终在政府投资、高校科技实力、高校社会声誉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再说大学评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已逐渐从过去那种大学门前的入学乞求者转变为受大学欢迎的顾客,大学也逐渐开始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生源争夺战。高校争夺生源凭借的是综合实力(也可以说是社会声誉),学生挑选大学依据的是大学评价,而无论是哪一种大学评价——社会组织的大学排行亦或政府开展的高校评估,论及大学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意味着社会声誉),科学研究都处于核心地位。以科技为取向的排名结果对学校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配置、优秀生源流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没有一所高校能逃避评价。

然而,地方高校始终不应忘记自身作为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对科研的重视还须在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当前,科研篡夺教学中心地位在地方高校相当普遍:由于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大大高于教学,相当多的教师承担教学是为完成工作量,得到一定的报酬,至于教学质量则无暇顾及,课堂外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科研使教师感到心累,科研压力使教师无心向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殊不知,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全力以赴,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钻研教学。从这个角度讲,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技管理政策应侧重奖励教师紧紧围绕教学活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从事的科研,将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落到实处。

二、尚“精细”但保留“粗放”余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强调对大学的科学管理,管理涉及大学作为一个庞大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工作也不例外。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相应地就会制定配套的政策。高校科技管理思想有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两极。“粗放”与“精细”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由粗放到精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结果,后者注重过程。

精细化管理是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强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都要制订相应完整、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去落实,且配有完善的监督检查及奖罚激励机制和措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粗放式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粗放式管理长期改进的结果,它注重细节、细致、细化,是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表现。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观点。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科学管理思想,吸收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华,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对于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工作科学发展的确大有裨益: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一方面使热衷科技工作的教师能够有“备”而来,减小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彰显科技工作竞争的公平、公正,保护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转贴于

但是,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科学研究的不可组织性。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马克斯·佩鲁茨把科学发现比喻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奇妙的小精灵,往往“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他曾说:“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科学研究的本源是人类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驱动而从事的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它是一个思维跳跃的过程,它可能是好长时间的思想积聚如河流拥堵,也可能是瞬间的顿悟如清泉汩汩涌现。鉴于此,建立在平稳的、连续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程式化管理诸如检查、监督等,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打扰、一次不够全面的诊断。

综上可见,地方高校在引进精细化管理思想来规范科技管理活动的同时,仍然要部分保留粗放式管理模式,科技管理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结题、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而对于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则采用粗放式管理。

三、用实力也挖掘潜力

即使科技综合实力远远赶不上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也会有科研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这少数科研优秀人才是地方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依靠力量,因而在地方高校科技管理中备受尊崇与重用。有科研实力,能够受到重用,既是地方高校科技管理重视人才的表现,也是教师个体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得以彰显的幸事。

不过,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在重用极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科技潜力,尤其是对尚未成科研“气候”的青年工作者,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开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当前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较高,青年工作者往往有着良好的科学训练背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但与已经取得较好科技声誉的资深教授相比,他们科研资源获取通道受阻,导致科技实力发挥不畅。

第5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 课余时间 管理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大学生在正式课堂的学习是大同小异的,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课余时间的管理、开发、利用。由此可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是影响大学生素质及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从学校层面上来看

在现有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中,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出了诸多举措,如:①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②优化课程体系;③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④改革教学方法,更新课程内容;⑤推进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⑥注重第二课堂,构建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部门发挥支配作用,而高校的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部分。

1.2 从学生层面上来看

大学生除了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就是大学生课余时间。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他们的条件也不同,因此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专业知识学习活动;②体育健身活动;③社会实践活动;④娱乐爱好活动;⑤社会交往活动。

比较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第一课堂是教学部门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而大学生课余时间则成为我们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第一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它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基础而必不可少的;然而打造创新型人才则要求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多种能力,它是指整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不是第一课堂就可以实现的。

2 大学生课余时间状况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据统计,大学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按照每天工作时间从6:00~22:00计算,一天的课余时间大约为8小时。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 收回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0.6%。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从以下5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大学生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存在差异

根据数据的分析,从均值来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和理想时间分配中,学习时间都有显著的增加,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0.63和0.75,运动、社会实践有较大增加,增加幅度在0.4~0.6之间,学生工作时间都轻微增加,增加幅度在0.1左右。然而,娱乐时间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男生理想的娱乐时间与现有娱乐时间相比下降了0.46,女生的则下降了0.22。

为了用数据更准确说明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的差异,笔者将会实证两者的差异性以及求出相对应时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结论为大学生现有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5~10小时,而理想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小时。

2.2 男、女课余时间分配存在差异,即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的解释作用

笔者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了解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的解释程度。这里涉及到两组样本多变量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笔者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分为五个分量表进行Hotelling’s T2检验,得出性别可解释五个因变量变异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3%、7%、3%及5%,这说明了性别对于这五个因变量有一定的解释程度,对于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解释程度稍微大一点,即男、女由于性别的差异在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上会比娱乐、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时间影响更大。

2.3 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是中度相关

通过spss对145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做相关性研究,得出相关系数r = 0.611(p>0.05),属于中度相关。

2.4 男、女每周课时以及做课余时间安排的频率也存在差异

用spss处理每周课时数据后得出男生每周课时集中在20~30之间,而女生每周课时集中在30~40之间。女生课时分布正态曲线比较平缓,而男生的比较险陡。

2.5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自我感知一般

将“很满意”编号为“1”,将“满意”编号为“2”,将“一般”编号为“3”,将“不满意”编号为“4”,将“很不满意”编号为“5”。根据spss分析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得出:没有很满意的,9%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64%的对于课余时间安排持一般的态度,26%的同学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其平均值是3.19。

3 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现状的学生工作举措

(1)帮助学生快速确定发展目标,合理分配课余时间。高校学生工作应当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领域进行引导,高校辅导员指导每个学生制定具备自身独特性的大学生涯规划,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指导和帮助,忌用单一的模式去要求和规划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此才能让学生自主合理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物流学;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谷再秋(1973-),女,吉林榆树人,长春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物流;

刘岩(197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7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66-03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改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大多数本科院校的教育工作重心。创新创业人才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独立自主性,即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见解,不屈从权威,不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开拓创新性,要有不断探索的热情,迎接挑战的勇气,要大胆开拓,敢于创新。三是自控协作性,要善于克服自我冲动和消极情绪,要善于和不同技能的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要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本科教学中加大改革的力度,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考核环节,因为考核体系是一门课程的指挥棒,它利用分数导向指引学生关注教师需要其了解的部分,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评价应以培养综合素质的标准进行,因此要采用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形式。《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先行课程,课程涵盖面广,具有入门性质,更详细的知识体系都将在后续的多种专业课中详尽体现。因而其考核体系应该具有拓展物流知识面、培养物流专业学习兴趣、不苛求严格掌握物流理论的导向,评价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终极基本知识考核为辅。根据这样思想,本课程的考核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见表1)。

一、课堂考核

这部分考核培养的是学生的专注度和自我约束能力,以及展现自我的能力。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向学生讲述成绩考核体系,并要求学生每人做一个姓名卡,每次上课必须摆放在座位前,做得漂亮有特色的可获得加分。对旷课和请假次数要予以限制,考勤分设定为6分。在大学里,老师认不全学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往往会影响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不利于大学期间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和必要引导,也不利于教师间对同一学生的信息共享,因而也不利于发现和疏导个别学生的负面情绪,这都无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而大学老师毕竟不同于和学生每天见面数次的中小学老师,很多专业课教师与同学见面的频率只停留在某学期一周一两次的水平上,要认全学生谈何容易。因此,本课程借鉴外教在中国常用的识别学生的方法,制作姓名卡摆放桌上,既有利于课堂中随时点名提问进行各种互动和纪律监控,更有利于强化教师记忆,使老师更快地记住每个同学,这对于增进师生情感,更好地完成高校教师的工作使命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的素质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守时、专注、尊重、敬畏、敬业这些优秀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教育的各个阶段进行持续的引导和培养。但在很多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中会有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能力的原因,但学生约束机制不到位,迟到现象严重,课堂纪律涣散也是导致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如上课时候用智能手机玩游戏、聊天在当前高校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性和约束性与高等教育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是不矛盾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不断创新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仍然会有严格的规则和约束机制,学会敬畏规则的人才在今后的创业生涯中才会有对国家法规的敬畏和对市场规则的遵守。本课程课堂纪律分为6分。

我国大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很多国家相比都是偏于含蓄和不善表达的,这和我们多年的学校及家庭填鸭式教育方式有关,而作为人才走向社会的通道的高等教育,必须改变这种被动听讲的教学状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要有兴趣和胆量质疑、发问等,要学会表达自己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因此教师要将每次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都将记录在案,其活跃程度作为计分的依据,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讨论,这部分表现为8分。

二、作业考核

《物流学》作业要满足知识性、趣味性、与后续专业课程不重复的要求,还要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要增加其动手能力,减少直接上网寻找答案的可能性。《物流学》作为物流专业的先导课程,需要在满足学生了解物流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为后续的《运输管理》、《配送管理》、《采购与仓储》、《企业物流》、《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设备》等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因而不必过早详细讲述这些模块的主要内容,而更应该拓展整个覆盖面。这三次作业就是针对一般物流管理专业都不会开设的《流通加工》、《包装学》、《快递管理》课程而设计的。

(一)动手加工在宿舍可以进行且周期并不会很长的产品。可腌制泡菜、咸蛋,制作豆芽、豆腐干等。学生需要图文并茂地展示整个加工过程,对生产工序、加工成本有详细的记录和测算,并最后提供成品展示。将根据报告的工作量和成品的品质打分。本次作业10分。通过这个过程实际感受产品流通加工环节,锻炼动手能力。

(二)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包装。需要寻找适合自己加工产品并能承受运输、装卸搬运压力的包装材料,尽量使用旧物或废品改造。学生仍需要图文并茂地展示材料来源和制作过程,并最后提供包装后的产品。将在教室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进行一定距离和强度的抛掷试验来测定包装材料、包装方法的选择合理性,并以此计分。本次作业10分。通过这个过程实际感受包装环节,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将包装合格的产品快递给父母。需要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快递公司来完成该次作业。学生需要通过全方位的咨询、比价挑选到从学校到自己家庭所在地的最优寄送方案,并记录整个过程,形成不同快递公司价格、速度、网点分布、服务态度的比较表格。将根据学生的调查比较工作量及对各主要快递公司的了解程度来计分。本次作业10分。通过这个过程来了解和感受我国主要的快递企业,分析总结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锻炼其通过调查分析形成结论进而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通过这三个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物流的某个知识模块当中来,无形中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对其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学生会开拓思维,独立操作,会提高其更好地完成任务的能力。而通过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寄给父母,增加这些90后独生子女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研读物流著作

读本专业的好书是本课程近几年一直布置给学生的一项传统作业,一般都要求写出读后感。读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物流产生兴趣并了解物流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为今后的创新创业埋下兴趣的种子和专业的思考。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容易在网上寻找现成的读后感、书评或改编著作前言后记的内容。因而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首先阅读书目的选择要经过老师过目,尽量选择物流名家的深入浅出的通俗著作;其次考核的最后成果也不再是撰写读后感,而是将该著作缩减成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并要求其格式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体现在:

(一)可以督促学生很好地阅读优秀的物流著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和了解这个新兴的学科内容。将著作缩写成论文需要进行全文的阅读,要对内容有提纲挈领的把握,要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这都有利于学生课堂之外对物流知识的汲取。

(二)读后感超越了学生现有的专业能力,缩写更符合其当前所处的学习时段。《物流学》的开设时间一般都在本科的第三、四学期,是所有后续物流专业课的先行课程,因而这时候学生更应该从阅读和积累感性认识入手,而不能苛求其形成自己的专业看法。

(三)为毕业论文打好编辑排版基础。从历年本校物流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来看,格式中存在的问题往往超越内容本身,也暴露了物流学生编辑排版能力的薄弱,因而如果能从大一大二就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环节,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将是非常有帮助的,也为日后走入创业岗位撰写格式规范的文字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部分考核10分,其中内容5分、格式5分。

四、撰写创业计划书

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中的创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极为迫切。而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一直是我们在寻找的突破点。从以往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来看,立足于本专业可以大大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当前物流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来看,物流学生筹建小型物流公司进行创业是有很大的可行性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进行创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创业思想、创业准备、团队意识、财务控制、市场开拓等。将这些创业知识有机贯穿于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将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引领,为日后学生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撰写物流公司创业计划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进行自主创业的思考,发现自我潜能。计划书的撰写需要学生分组去进行资料查找、市场调研、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放在即将创业的位置上认真思考所有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团队角色,大家会在磨合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协调及适当的坚持和妥协。

(二)为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打下一定的基础。我国各高校近年来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旨在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如果能在《物流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进行了相关的训练,将对日后高年级时参加各种创业大赛积累宝贵的经验。这个环节的测评将以各小组计划书的撰写质量和答辩情况作为评分依据。共10分,其中计划书5分、答辩5分。

五、期末知识点上机考核

和其他科目传统的期末考试不同,本课程进行的期末考试目的在于一些理论知识点的检验和物流前沿性知识的了解。试题类型基本分判断和选择两类,共30分。考试时间按课时量大小设定为30-60分钟,通过电脑上机完成答题和阅卷。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体现在:

(一)这种考核方式摒弃了传统期末考试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规避了学生死记硬背某一本教材的弊端。促使学生掌握《物流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理解来完成物流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因而试题的选择应该更注重那些成型的、通用的理论点,对于一家之言则慎重取舍;但也注重对前沿性知识的了解,如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物联网、冷链物流、低碳物流等。

(二)通过电脑考试系统进行测试可实现试题的随机抽取和排序,可做到不同人不同题目或相同题目不同顺序,从而大大减少了考试作弊的可能性。此外通过电脑考试和阅卷,既提高了考试效率,也减少了监考和阅卷的人工工作量,同时无纸化测试也节省了大量纸张。

改革后的《物流学》课程考核体系通过给每个学生建立平时计分册记载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再综合最后的知识点测试来完成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由于《物流学》课程内容体系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考核方式必然也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希望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来拉动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来,以达到当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第7篇

关键词:主动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能力素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1993年成立至今,目前约有350所左右的高校设置了该专业。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深入人心。而企业所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位的能力素质正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企业的职位说明书为此提供了获得这些关键能力的蓝图,也直接表明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探究企业真正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需要的能力素质,论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对100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类学生应该培养的20种能力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类相关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如表1所示:

从表1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位所需培养的专业性、沟通能力、计划执行、组织协调、客户导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素质,难以在一个封闭的理论教学环境中完成。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严重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诸多用人单位对此颇有微词。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是要树立主动实践理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主动实践理念概述

“主动实践”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学家Paul Leroy Dressel 和 Dora Marcus提出,该理论认为教师教会学生的知识量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多少掌握知识的技巧为标准。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当仅仅教授学生现成的方法,或是现成的模式化解决方案,而是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自身拥有一种根据周遭条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能力。“主动实践”的核心就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主动实践”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各级教育一再强调教学活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应尽可能地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但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长期来一直“被实践”,学校或者任课教师想当然地假定学生的实践需求,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抵制实践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主动实践”的着力点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理念的教学方案

1.设计思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意愿和实践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其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获益的长效办学激励机制。

2.具体方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而设定。论文在此讨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全日制学生。该课程的设计方案包括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课堂实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内容或安排进行模拟性和巩固性训练,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初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社会实践是根据教学计划,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更进一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课堂实践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与拓展,社会实践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该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1时,实践21学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不占用课程时间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广泛参与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方案见表2: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任课教师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任课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经验、个性和社会人脉关系等都对主动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主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从师资上说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生是主动实践的对象和主体,主动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和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实质性转变,实现“被动实践”到自觉自愿自发的“主动实践”,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3.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教师课薪分配机制是一种极其保守的按职取酬体制,这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特别是中低职称教师开展主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对任课教师合理可行的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机制,这已关系到“主动实践”课程的成败。

4.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主动实践”的教学涉及众多的参与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要的主体以外,从大的方面说还包括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家长等社会主体,他们的态度和支持也是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并获益的长效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定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