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1:43
序论:在您撰写人际交往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师可以在与幼儿的直接交往中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让幼儿观察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商,有时甚至可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给予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空间和时间
幼儿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中,幼儿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幼儿一方面可以以亲历学习的方式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幼儿有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协商和讨论中观察同伴的反应,并采择那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有学者通过观察4~6岁儿童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发现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从而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但是,现在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而充分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被严格规定,甚至连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无论是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活动,儿童几乎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卡着钟点在进行各个活动,而忽略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交往的时间。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一日活动时应该将幼儿同伴交往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游戏活动,尤其是自由游戏。不同的学者曾经对幼儿园同伴交往发生的环节进行过统计,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行为在游戏中发生得最多。在游戏中,幼儿要相互协调、商议,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工合作,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努力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发生人际冲突,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现在幼儿园虽然非常重视游戏,但是大部分游戏活动偏重教育功能,并且有着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预设目标,教师在游戏中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从游戏的目标、内容到形式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种游戏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向教师求助,而不是与同伴商量解决。而且幼儿园中大部分游戏的时间都比较短,幼儿间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协商与调整。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人际互动,要相对淡化游戏的教育目标,因为游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是受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
第二,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教师每天都会观察到若干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也会遇到幼儿状告同伴的情形。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同伴间矛盾激化或者出现攻击,往往会急于干涉,试图将人际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其实,幼儿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化解的,而教师的介入有时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因为幼儿会慑于教师的权威而听从教师,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失去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那么,面对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人际矛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儿童心理学家Kostelnik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冲突协调模型的理论。她认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耐心观察,不急于干涉,如果幼儿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如何解决矛盾,或者开始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在旁边观察即可,不需要介入,而且教师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或者开始出现攻击时,才是介入干预的时机。但是,教师进行干预不是为了给幼儿答案。教师首先要平息幼儿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让幼儿自己对选择何种方法达成一致。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二、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成人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权威,其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师的“说教”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一,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根据幼儿认知、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悦纳、互利和自愿应该是幼儿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习并遵循的原则。悦纳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教师应当教育幼儿,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每个幼儿尽力看到同伴的优点,并且身体力行。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互利原则。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学前儿童选择同伴一起游戏的最显著标准是相似性,即选择那些认知技能、社交性格、动作发展都与自己比较相近的同伴。第二个标准是互补性,即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似、优势项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做朋友。这两个常用的同伴选择标准显示出幼儿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某个幼儿说:“班级里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实,这种把朋友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并不被幼儿接受,因为人际交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现实中幼儿对于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有着选择性。仔细观察幼儿,不难发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和某几个幼儿一起玩,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强调幼儿之间要相互喜欢,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很难被强迫的。教师应该允许幼儿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友好相处。教师在教育幼儿遵守这些人际交往原则时要以身作则,实践这些与人交往的信条。
第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技能,自己必须先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适宜的时机展示给幼儿,供幼儿模仿。下面就列举一些适合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往技能:(1)接纳、欣赏和赞美。人际交往中的3A技巧――接纳(Accept)、欣赏(Appreciate)和赞美(Admire),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剂。(2)动作与姿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不但成人能够感受到,幼儿也可以本能地觉察到。例如,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这个人对对方说的话很感兴趣;相反,如果身体后仰或侧转则会让说话者感到不受重视。在幼儿说话时,教师如果侧过身体,那么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耐烦。(3)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幼儿还是和周围的成人,教师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4)倾听。教师常常教导幼儿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心继续讲下去。
三、帮助家庭形成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师常常会遇到家长来求教:“老师,我孩子在家怎么怎么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其实,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幼儿园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当家庭与幼儿园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时,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实,这种抱怨反映出教师没有考虑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家庭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仅靠教师的干预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亲子交往的氛围,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一项针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教师的批评性意见太多,而建设性意见太少。例如,一位家长因孩子依赖性强而苦恼,询问教师该怎么办。教师认真倾听,并不时发表评论,告诉家长这种做法不对,会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那种做法不适宜,会造成孩子不自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可是回家后仍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摘录一段香港学者李中莹有关亲子交往技巧的论述,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理念,并依据不同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交流:(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2)少一些埋怨(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应该”),多一些用“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每当你发怒,我觉得不想说话”)。(3)少一些“以偏概全”(如“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用描述的方式直接说出事情(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好这件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其着眼点是成人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在环境中创造机会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幼儿期,与家庭成员、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幼儿获得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和亲身实践获得了那些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的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师可以在与幼儿的直接交往中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让幼儿观察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商,有时甚至可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给予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空间和时间
幼儿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中,幼儿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幼儿一方面可以以亲历学习的方式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幼儿有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协商和讨论中观察同伴的反应,并采择那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有学者通过观察4~6岁儿童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发现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从而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但是,现在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而充分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被严格规定,甚至连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无论是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活动,儿童几乎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卡着钟点在进行各个活动,而忽略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交往的时间。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一日活动时应该将幼儿同伴交往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如下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游戏活动,尤其是自由游戏。不同的学者曾经对幼儿园同伴交往发生的环节进行过统计,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行为在游戏中发生得最多。在游戏中,幼儿要相互协调、商议,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工合作,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努力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发生人际冲突,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现在幼儿园虽然非常重视游戏,但是大部分游戏活动偏重教育功能,并且有着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预设目标,教9币在游戏中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从游戏的目标、内容到形式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种游戏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向教师求助,而不是与同伴商量解决。而且幼儿园中大部分游戏的时间都比较短,幼儿间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协商与调整。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人际互动,要相对淡化游戏的教育目标,因为游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是受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
第二,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教师每天都会观察到若干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也会遇到幼儿状告同伴的情形。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同伴间矛盾激化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往往会急于干涉,试图将人际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其实,幼儿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化解的,而教师的介入有时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因为幼儿会慑于教师的权威而听从教师,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失去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那么,面对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人际矛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儿童心理学家Kostelnik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冲突协调模型的理论。她认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耐心观察,不急于干涉,如果幼儿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如何解决矛盾,或者开始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在旁边观察即可,不需要介入,而且教师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或者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才是介入干预的时机。但是,教师进行干预不是为了给幼儿答案。教师首先要平息幼儿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让幼儿自己对选择何种方法达成一致。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二、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成人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权威,其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师的“说教”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一,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根据幼儿认知、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悦纳、互利和自愿应该是幼儿在入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习并遵循的原则。悦纳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教师应当教育幼儿,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每个幼儿尽力看到同伴的优点,并且身体力行。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互利原则。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学前儿童选择同伴一起游戏的最显著标准是相似性,即选择那些认知技能、社交性格、动作发展都与自己比较相近的同伴。第二个标准是互补性,即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似、优势项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做朋友。这两个常用的同伴选择标准显示出幼儿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某个幼儿说:“班级里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实,这种把朋友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并不被幼儿接受,因为人际交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现实中幼儿对于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有着选择性。仔细观察幼儿,不难发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和某几个幼儿一起玩,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强调幼儿之间要相互喜欢,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很难被强迫的。教师应该允许幼儿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友好相处。教师在教育幼儿遵守这些人际交往原则时要以身作则,实践这些与人交往的信条。
第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技能,自己必须先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适宜的时机展示给幼儿,供幼儿模仿。下面就列举一些适合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往技能:(1)接纳、欣赏和赞美。人际交往中的3A技巧——接纳(Accept)、欣赏(Appreciate)和赞美(Admire),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剂。(2)动作与姿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不但成人能够感受到,幼儿也可以本能地觉察到。例如,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这个人对对方说的话很感兴趣;相反,如果身体后仰或侧转则会让说话者感到不受重视。在幼儿说话时,教师如果侧过身体,那么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耐烦。(3)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幼儿还是和周围的成人,教师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4)倾听。教师常常教导幼儿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一心继续讲下去。
三、帮助家庭形成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师常常会遇到家长来求教:“老师,我孩子在家怎么怎么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其实,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幼儿园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当家庭与幼儿园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时,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实,这种抱怨反映出教师没有考虑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家庭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仅靠教师的干预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亲子交往的氛围,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一项针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教师的批评性意见太多,而建设性意见太少。例如,一位家长因孩子依赖性强而苦恼,询问教师该怎么办。教师认真倾听,并不时发表评论,告诉家长这种做法不对,会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那种做法不适宜,会造成孩子不自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可是回家后仍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摘录一段香港学者李中莹有关亲子交往技巧的论述,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理念,并依据不同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交流:(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2)少一些埋怨(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应该”),多一些用“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每当你发怒,我觉得不想说话”)。(3)少一些“以偏概全”(如“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用描述的方式直接说出事情(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好这件事”)。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培养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实践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调试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身体和心理变化。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现实社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人际认知,人际交往技巧和实践参与。
一、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一)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自尊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客观公正的看待别人,既不夸大其缺点,也不缩小其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往中应多注意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
(二)掌握一定的交往原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交往中,我们应坚持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个性和行为习惯,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真诚待人原则。猜疑、畏惧、缺乏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真诚待人的原则。真诚待人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交往中应该说到做到,信守诺言,以诚信为本,做到以善意的态度来批判劝告,诚心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恭维与奉承,更不是粗暴讽刺与攻击。
3.理解宽容。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的成长环境,个性,生活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学会理解与宽容,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以德报怨,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和不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以善良的行为去帮助人,宽容人。
4.互帮互助。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交往,更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学生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又要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真诚理解、热情帮助。交往中互帮互助,关心支持,关系则愈加稳定。
二、学会交往的技巧
(一)学会倾听。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专注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赞美和恭维,对方也会因此而喜欢、信赖你并乐意与你交往。真正的倾听,要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去听。所以,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耐心、细心、虚心、会心的听,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语言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大学生在语言交流的中,要善于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善于关注对方的反应,抓住谈话的时机;学会用清晰、准确、生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清场合、时间、人物等,掌握分寸进行表达;表达中还应注意语气、语调等。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以便更好的交往。
无声语言,表情、目光、手势等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应学会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学会控制表情;目光应该坦然、亲切、有神;手势应该礼貌、文明、大方。
(三)学会赞赏。赞赏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赞赏既有对他人的认可,又有对他人的欣赏。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持久、最深层的渴望便是对赞美的渴望,学会赞美别人是日常交际过程中的秘密武器。赞美要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感叹;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具体化,明确化;赞美需要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其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四)学会感恩。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大学生应该怀揣一个感恩的心,体会别人带来的帮助和快乐,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在交往中付出,尊重和关心他人。
三、活动中提升交往能力
活动,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来实现。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课余时间富余,因此,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一)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是交流最为密集、最频繁的地方。积极向上健康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和谐的舍友关系,成员在不断地交往中愈发的熟悉和亲密。因此,舍员应通过自身努力,共同建设好所在宿舍的宿舍文化。大学生可依据各自的个性,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制定本宿舍的名称、风格、规章制度等;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宿舍文化建设,增进交流沟通,协调合作。
(二)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每个成员在班级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成员间应相互适应和合作,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集体多种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同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成员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加强同辅导员、任课教师及领导的交流和沟通。
(三)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大学生的各种社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课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专业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积极的投入到社团的活动中,进一步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充分锻炼和挖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同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交流,如暑期社会实践等。
参考文献
[1]刘朝晖,温梅,李慧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J]
关键词:小组工作;流动儿童;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47-02
流动儿童的现状随着城市流动人员的日益受关注而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在TB社区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尤其在于人际沟通方面,环境的陌生和父母、教师的不重视使得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格外突出,很多流动儿童存在自卑胆怯、不懂礼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问题。从流动儿童的个体需求来看,他们来到陌生环境,缺乏交际圈子,又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工作繁忙,交往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往往或自卑内向或冲动敏感,缺乏社交技能。处于这一儿童向少年转变期的流动儿童有着相似的身心特点,逐渐有了独立意识,同伴对他们的影响变大,喜欢和同辈群体接触,而小组工作为交际能力不足的流动儿童提供了轻松、温暖的小组氛围。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五大方法之一,其本身优势明显。通过工作者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组员改变行为思想,促进成长。因此,很适合青少年儿童和同质性群体。人际交往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安排,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激励等技巧,引导流动儿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在小组互动中学习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小组工作是提升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工作方法。然而在具体的小组介入过程中,本次流动儿童人际交往小组也呈现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不足,本文拟以此为例探讨和解决此类问题。
一、XJ“智汇”空间人际交往小组背景
(一)项目介绍
TB社区由于地段房租便宜。靠厂区近等优势,是大部分附近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暂居的选择。并且泰伯社区面积大,楼房紧密,社区入住率高,这使得本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规模更大。“XJ智汇空间”项目定点泰伯社区,通过构建完整的成长环境,利用周末社区闲置用房和公共活动空间,计划通过七个主题小组工作以帮助本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内在效能与潜质,加强社会连接与社会融入,提升社会功能,促进正向发展,实现良好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小组作为该项目第一个主题活动进行。
(二)组员介绍
TB社区流动儿童集中在两所公办学校,很多是以借读方式入学,需要家长缴纳一定的借读费。除了以学校为平台的交往外,流动儿童在社区的人际交往场所主要是居委会旁的居民健身活动场地。通过实地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笔者发现该社区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一些问题:(1)内心封闭,缺乏对自我的认识,拒绝与人相处交流,对环境有强烈不安全感;(2)渴望认识新朋友,但缺乏途径与方式,不善表达;(3)没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不了解他人,玩伴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容易有情绪问题。
本次人际交往小组成员人数拟定为20人,流动儿童暑假流动性大,活动中人员不稳定,主要以该社区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流动儿童,其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性格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三)关于小组活动设计
本次人际交往小组分为六次活动,根据小组目标共进行了六次小组活动,分别为“相见欢”“认识我自己”“学礼而立”“沟通方程式”“冲突调解站”“小组回顾”,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设计每次小组的具体活动方面以期达到小组目标。
二、小组工作介入的总结
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能使流动儿童的社交技巧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本次小组中,大部分组员对个人的成长和能力提升有积极乐观的评价,这说明小组工作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分析,小组工作方法在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上的利用得到了应用展示,应用效果不错。然而,在小组进程中一些小组工作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应对流动儿童群体应注意的问题容易被忽略,小组仍有很多不足,这些通过小组活动所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能加以改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同类小组的实务效果,对服务此类实践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不足与建议
(一)小组成员选取问题
小组选取TB社区流动儿童时,社居委想让小组无条件地接受需要帮助的组员参与,从而小组对组员未经甄选,后期小组中反映出有些组员参加小组很被动、有些人性格特质不适合本小组的问题。并且,有些组员在父母要求下参加小组,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在小组中积极性也不高,对小组整体和其他组员也会有不良影响。
另外一点在于组员人数控制上,本小组计划是封闭式小组,组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然而组员招募阶段和小组刚开始阶段,由于家长及居委会等原因,在小组开始前和第一节小组工作时仍接受组员加入,致使组员达到30多人。小组活动的实践中反映出组员人数过多容易导致小组纪律难以控制、组员互动不够、小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工也难以顾及到每位组员,小组工作方法很难发挥其优越性,致使小组的目标达成困难。因此,理想的流动儿童人际交往小组因将规模控制在15人左右,才能实现组员间更为有效的互动。
(二)小组活动设计问题
小组中社工在一些活动的设计上有欠妥当,例如“几男几女”游戏中,部分女生排斥和异性接触,致使活动一度难以进行。如果能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相比对异性接触更为敏感的问题,可提早避免此类尴尬问题发生。
活动设计在满足组员需求以完成小组目标的同时,也要兼顾趣味性以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尤其在服务对象为青少年儿童时。本次小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类活动偏多,后期组员对此类形式缺乏兴趣,导致小组活动效果不佳。因此,小组活动设计要在紧扣主题,围绕小组目标的同时,兼顾趣味性,尽量灵活多变,依据组员的特点、能力和兴趣而设计小组活动。
(三)小组突况解决和特殊组员处理问题
实务活动难免发生方案策划中无法预料的情况,第四次小组中就有一女生组员突然流鼻血。当时社工立刻暂定小组活动,亲自带她去洗手间擦洗。然而后来笔者观察到有好几个组员拿了纸巾上来帮忙,对该组员很关心。如果当时能充分利用这次突发事件鼓励组员帮助同伴,并对此类行为加以赞许,那么对这些积极帮忙的组员和其他小组成员都会起到强化作用,符合人际交往小组的目标。因此,小组活动中社工应灵活应变,将突发事件转化为对达成小组目标的机会点。
本次小组中表现突出的特殊组员主要有沉默者、垄断者和攻击者。沉默者中表现出含有敌意、抗拒小组的组员和害羞、退缩的组员,对于第一类组员,如果是参加小组后产生的情绪问题,社工因耐心与其单独讨论,讨论沉默原因。如果组员选取阶段该组员并非自愿参与小组,社工可再征询其意见是否退出小组。对于第二类组员,社工要主动与其沟通,多给其赞许和鼓励,在小组中适当多给表现机会。对于小组的垄断者,表现为喜欢垄断小组话语权,主导小组活动,对其他组员的行为提出很多要求。社工可以先适当运用打断技巧,让组员思考自己倾听与表达的比例,以促使垄断者反思,引导垄断者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对于小组的攻击者,表现为贬低他人,常与其他组员争吵或有肢体冲突。对于此类组员,社工在小组中制止其攻击行为的同时,要耐心与其面谈,讨论攻击原因,了解其对于小组的真实需求,对严重言语攻击和肢体攻击要适当惩罚。
(四)小组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问题
儿童向青少年转换阶段,是其平等、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社工要格外引起关注。例如在此次小组中,社工因缺乏经验,在活动中偏向表现比较突出的组员,致使个别组员对于屡次没有机会参于小组游戏表示不满,对小组产生抗拒。因此,社工应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小组的联络者、协调者,组员才是小组的主体,要给组员平等的参与机会和民主的空间,由组员自由表达,鼓励每位组员参与自决。同时,流动儿童由于环境和家庭等原因,性格方面可能更为敏感,更渴望得到社工的关注,社工不能倾向于个别组员,要让每位组员都感受到社工的关心和支持。
(五)流动儿童的特殊性问题
本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流动儿童,相较于城市本地儿童,流动儿童有其独特性。小组活动计划中初步考虑了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上可能存在的例如内向害羞、不善与人交流表达或是不懂社交礼仪、礼貌等。然而,本次小组,流动儿童在小组介入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特殊问题。首先是由于流动性大和父母的不重视,有些流动儿童在学校时学习习惯差,自控力差,生活态度随意。表现到小组中,破坏小组正常秩序,喜欢扰乱小组纪律的组员就会多一些,这导致小组活动很多时候难以进行,小组效果难以保证。另外更为普遍的一点是,小组中大部分流动儿童在社工要求其主动参与时基本都不愿主动参与,即使是在小组中后期组员相互间和社工都较为熟悉时,这与之前接触过的同年龄的城市儿童有很大差异。由此可见,流动儿童比较缺乏自信心、遇事习惯持观望态度。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首先社工要对小组中破坏纪律的组员重点关注,可引导与适当惩罚相结合,通过单独谈话让其反思自己的问题,或者同时进行个案辅导。对于不主动参与的问题,社工前期可指定组员参与,对参与的组员进行鼓励赞许,以强化其自信心,同时营造轻松安全的小组氛围,让组员摆脱压力状态。
参考文献:
[1] 斐林亮.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干预[D].南京:南京大学,2012.
[2] 干伟溢.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春苗学校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赵静,范月.在校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科技视界,2012,(8).
[4] 周福林,段成荣.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11-02
幼儿人际交往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分为两个子领域,其中一个子领域就是人际交往,并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还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知,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会与家庭、幼儿园、社会中的成员交往,而且对幼儿的自我认知以及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进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利用真实情境引导幼儿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
幼儿交往的主体是家长、教师、同伴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生活、游戏与学习等各种活动中,幼儿有大量的机会与家长、同伴、教师交往,而与社会其他成员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幼儿园开展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会利用角色游戏、学习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相关职业的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警察等,认识这些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并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可是,有的教师忽视了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幼儿如何与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往。比如,某个大班的老师针对幼儿害怕医生、护士的现象,开展了人际交往教学活动《美丽的白衣天使》,设置的教学目标是:①幼儿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②幼儿能够与医生、护士进行交往。该教学活动分为3个步骤:一是教师让幼儿观看医生、护士工作时的视频,然后讨论“医生、护士给我们提供哪些服务”;二是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并讨论“自己见到医生、护士有什么感受”;三是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虽然这位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预设了幼儿应该能与医生、护士大胆地进行交往,但并未给幼儿提供与医生、护士进行真实往的条件,导致第二个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二)忽视在生活中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期待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通过一次教学活动便得到快速的提高,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影响了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形成。在大班人际交往教学活动《关爱你我他》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请幼儿观看伤员、病人的照片,然后请幼儿讨论:看到这些伤员、病人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并请幼儿想一想:这些伤员、病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其次,教师请幼儿讨论: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伤员或病人应该怎么做?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们积极发言,有的幼儿说扶他们上楼,有的幼儿说给他们让座。最后,教师请幼儿给伤员或病人说一些祝福或安慰的话,结束活动。几天后,班上的生活老师在提水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走路不太方便,幼儿们看见了哈哈大笑,而老师只是简单地阻止了幼儿嘲笑他人的行为。在该教学案例中,教师已经让幼儿讨论了“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伤员或病人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幼儿通过讨论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但是在真正碰到伤员或病人时,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将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没有指导幼儿把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至生活中。虽然幼儿在观念上有了收获,但是在行动上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
(三)忽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与幼儿的认知与学习、信念与态度、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然而,在工作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示范作用。比如,大班的王教师正在开展《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此时隔壁班的李老师过来借剪刀,王老师委婉地说:“我们班等会儿就要用,你上其他班去借吧。”李老师走后,班上的幼儿们说:“王老师,我们现在没有用剪刀,可以让隔壁班先用。”王老师却说:“我们等会儿就要用,如果他们不按时还回来,我们就没法开展活动了。”幼儿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该教学案例中,这节教学活动课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教师也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了这个教学目标。然而,当在活动过程出现“小插曲”时,教师并没有做到“好东西一起分享”,没有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因而教学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缺乏对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认识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为幼儿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引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教育活动。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心态,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师之所以在组织幼儿开展人际交往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交往对象的多样化,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与幼儿交流、沟通、互动的对象除了同伴、家长、教师,还有社会上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如医生、超市收银员、警察等;二是突出“交往”的性质,在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时,要体现“交往”的性质,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因为对幼儿园开展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性质认识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人际交往技巧上,而忽视了幼儿对交往技能的应用,没有引导幼儿与社会人员进行交往。
(二)教师缺乏对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特点的认识
首先,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生活实践是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的重要契机;二是指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离不开在生活中的实践。其次,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模仿性的特点,幼儿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教师、家长)的交往行为而获得。最后,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即幼儿的人际交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学习过程中获得。
教师对幼儿人际交往学习的特点把握不到位,导致其在开展活动时忽视了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也忽视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三、开展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为幼儿创设“亲历”人际交往的机会
幼儿学习人际交往是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进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告知幼儿可以怎么做,然后让幼儿看、听、说、交往,这样幼儿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交往的成功与失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使外在的交往准则得以内化,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上文提到的《美丽的白衣天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了解全班幼儿家长的职业情况,把从事医生或护士职业的家长请到课堂上,并让家长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再让幼儿与他们进行交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找机会带幼儿去医院参观,看医生、护士的工作情况,实现真实的人际交往。
(二)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因此,教师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学习,是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相吻合的,教师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在上文提到的《关爱你我他》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念上形成了如何关心生病或受伤的人,如果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延伸至生活,那么幼儿能够将如何关心他人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老师受伤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对生活老师说一些安慰的话,帮助生活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师做好榜样示范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人网;大学生;人际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2.30亿,占47.4%。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高中以上学历群占56.1%。截至2011年1月,中国SNS用户2.35亿,而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1.7亿。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稳居第一位。从这些基本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无论是网民还是大学生用户,SNS还是人人网,它们的数量和比重都不容小觑。
校园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大学社工日常生活的渗透。无论是宿舍和食堂,还是教室、图书馆,一切可以连通网络设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刷人人”的身影。 “人人网,网人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黏在这张“网”上,这张“网”也逐渐从虚拟空间“撒”到了现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人人网影响程度的扩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相关课题。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讨论人人网对大学生现实中新的人际关系的确立的作用方式。
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新生从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网中脱离出来,来到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相对松散的新环境。由于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的时空限制存在矛盾,他们中一部分人通过人人网等虚拟的社交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人人网登陆界面上就有相符合的“大一新生专用注册入口”,许多新生可以通过搜索校友结识师兄师姐,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班级等功能应用提前认识新同学。虚拟空间的超时空性给行动者带来了便利性、时效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社交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扩展性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举例来说,人人网用户使用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状态等功能就是给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了非物质载体从而得以表达,满足用户“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当个人主页“最近来访”中出现陌生人,用户回访就开启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网的“留言板”担负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双方可以使用“悄悄”话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进一步推进关系的亲密;另外,从虚拟到现实――约网友见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与现实虽然可以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相互区别的两个空间,其转化存在一定困难性和危险性,转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埋藏着对结果产生破坏性的因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形形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也同时扮演者现实角色也和虚拟角色。无论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致使主人公达不到角色期待而给他人留下消极印象,从而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研究客体来看,人人网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实名制。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于2005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一词的定位让许多大学生用户产生信赖感,填写姓名、学校、家乡等真实信息并利用它们来搜索可能认识的或期望认识的人。2009年,已经拥有一定数量学生用户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并于2010年底跃居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第一位。从校内到人人,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这一转变给大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用户不仅可以结识同学、同乡,还可以结识更多社会上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这种变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大量的耀眼数据所隐蔽。虚假账户、僵尸账户的出现,以做广告等为目的的功利性互动的增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人人网的信赖度。因此,大学生向人人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以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络一个代表,不难看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社交网络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了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当中,教室内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社交工具来交流。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而,社交网络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利于弊,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网络发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现实中的直接交友途径;另一方面,不常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应该适当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看待它的多方面影响,趋利避害,给虚拟到现实一个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
[2]易观网 2011年Q1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R]2011年5月.
[3]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
[4]郭东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8月.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怎样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了解现代人特有的多种交往方式
2、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难点
通过列举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网络的丰富性、无限性
三、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感受网络交往的优越性,同时学生又需认清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分析网络,帮助现代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学内容分析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
2、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新空间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 网络的正面作用
2、 网络的负面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辩证思维教学法等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powerpoint、flash等课件
2、多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嘴八舌话时尚(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有点郁闷,因为我在批改作业时经常遇到一些看不懂的时尚词语。今天我特地挑选了一些“空运”过来,希望同学们可以帮帮我。
(flash课件展示:你知道这些时尚词语的意思吗?MM、稀饭、青蛙、PK、东东、9494)
生:MM=女性、稀饭=喜欢、青蛙=外形不佳的男性网民、PK=决斗、东东=东西。885=帮帮我。
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时尚词语的意思。不过,我有个疑问,这是什么语言,它常在什么时候使用?学生回答(网络语言,网上交往),师问,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呢?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
(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P65最后第一段“引言”材料中关于“中国的小华与英国的Jack利用网络互学与交友”的例子。设想:如果在古代或几十年前没有互联网的,他们能认识并发展友谊吗?
课本P66第一段关于小梅求医的例子。思考: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作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后,不仅没有漂洋过海,也没有花费巨额延请名医就及时得到了诊断和治疗,这正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才能发生的。)
(2)、网络交往是人际交往的新空间(板书)
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先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补充材料,让学生体验网络的丰富性)我们可以通过网络:
A、发送电子邮件,可节省邮费且能把邮件瞬间送到对方手里。
B查找信息(如Baidu搜弧)、看新闻(如省略)、读小说、下载文件,我们坐在家中便可纵览天下大事
C、网上购物简单方便,足不出户便可挑选远在美国或墨西哥的商品,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
D、网上学习,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根据自身特点决定学习方式和进度,令沉闷的学习变得富有情趣
(教师分析、总结: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对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方便。)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网络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比一比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交往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时空的无限性、交往对象的无限性。并归纳出网络交往与传交往的最大特点是:无极限。
无极限的网络是不是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呢?如果不是,那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就“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弊大于利”展开分组讨论,并以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四小组分两队代表正反两方进行现场辩论。
学生辩论:
正方:赞成利大弊并说明理由,师在学生说的基础进行补充归纳并展示:
1、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2、结交新友扩大了交往领域,增强交际能力,锻炼、眼、手脑并用的能力。3、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交流思想,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突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反方:赞成弊大于利并说明理由,学生说教师引导并总结,网络交住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中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造成精神荒颓废、荒废学业;2、加重家庭经济负担;3、产生信任危机,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4、影响身心健康,有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5、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使身心受到摧残…
教师归纳总结出网络交往的一大特点:既有利又有弊具有两面性。
如果我们能合理使用网络我们就可以主宰网络成为网络的主人,让它为我们服务。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过渡沉迷于网络,我们就会被这一无形的网牢牢网住,成为网络的俘虏。网络使用不当会荒废学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怎样发挥网络优势正确使用网络?学生讨论并回答。
1、培养时间观念,自觉控制上网时间;
2、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要学会”信息节食”;
3、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4、利用网络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现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出谋划策:我们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利用互联网为我们学校、班级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明理容易践行难,在生活中很多人知道要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可以现实生活中却还有那么多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呢?我们周围哪些人容易上网成瘾,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通过分析得出原因:缺乏关怀、失意、挫折、失败的人;性格内向、孤独、偏执的人;缺乏生活目标的人;自私的人;缺乏责任感的人、 自控能力不强的人、家庭不和的人… …
(三)、 [课堂小结] :
网络是工具,是时展的产物,代表着世界科技潮流,拥有无可比拟的信息量,上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健康的人,青春是美好的,也是宝贵的,初中时的选择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上网内容健康,有选择,自觉控制上网的时间,网络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多媒体播放歌曲:“网络陌生人”。最后,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网络陌生人”,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进一步感受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真正的成为网络的主人。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1以时尚内容为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现代社会传媒发达,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如果教师还是用很老的材料去教育学生,那效果会大打折扣。我摘录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作为我的导课内容,结果刚开始上课就出现了小,学生争先恐后的场景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