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法律的强制作用范文

时间:2023-06-13 16:15:12

序论:在您撰写法律的强制作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法律的强制作用

第1篇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67-02

法的强制作用就是利用国家强制力量制裁违法行为,通过制裁可以加强法的权威性,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民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有一定联系,内容上存在相互渗透的联系,法与道德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合的地方。道德对社会的调整不具有强制性,而法律具有普遍性,程序性和强制性.二者区别在于生成方式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发在生成上由有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建构性.道德是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的;发有明确的行为模式,道德有相当大的弹性;法有可诉性强制性,道德的约束多靠舆论和自身。

当代中国对法治的呼唤,可以说是对秩序的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就一个社会的总体看来,法律制度的形成和法治的确立必定是后续性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法治只有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并大致形成了秩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法律本身不能创造秩序,而是秩序创造法律。而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笔者想应该是靠大家的道德、文化素质、觉悟、自觉性、法律意识等等,归结为一点还是靠道德和法律。那么我们先看看目前我们的道德现象。

一、当代中国的道德现状

1.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给中国上了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课。事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乳制品行业等都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做出了各种承诺和表态。然而,近日多个地方再度曝出三聚氰胺“死灰复燃”,我们应回头审视,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究竟有多少被汲取,又有多少被遗忘。教训一:信息不透明,未能及时防止危害扩大教训二: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未能及时上报教训三:食品免检造成监管空白归结一点:商家无商业道德、政府无道德责任。

2.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3.2012年4月9日凌晨始,一条关于酸奶和果冻中所用凝胶来自破皮鞋的消息再次震惊了中国人。通过微博传播的这条消息,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安。虽然作为消息源头的微博被用户自己删除,但是,有关“破皮鞋”带来的惊恐和疑问却并不能在瞬间被“清零”,恐怕将长久地留存公众心里。

当然笔者不能穷尽所有的道德问题,但一个个的血的代价让人不禁要问:中国怎么了?

二、原因分析

马克思说过一句话:“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在一切有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一切有着个人独立意志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基于思想观念和意欲要求差异上的行为冲突。社会冲突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都存在着或隐伏着社会冲突。但是,控制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又是社会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只要存在着社会冲突,特别是存在着社会冲突不断扩大和激化的可能性,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威胁,社会成员就会处于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之中。那么法治社会对于这些冲突该如何解决。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采取什么处理措施,有什么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一)美国

在美国,商家是轻易不会也不敢铤而走险,因为当一些商家如果生产了一些劣质产品,对其采取的惩罚性赔偿是很厉害。不得不承认,目前来说世界上食品安全体系比较完善、健全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维护食品安全的三把利剑分别为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召回制度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

其中,惩罚性赔偿对生产和销售危险产品的企业日益发挥出威慑作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美国每年大约都会扔掉价值910亿美元的食物,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过了保质期。

当然,在美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出售过期食品的商家,其结果就是被举报后受到重罚,而且顾客越来越少,最后只得关门。 所以,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不敢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

(二)日本

在日本,如果有商家生产劣质食品,实行环环追溯管理。 日本1955年爆发的“森永砒霜奶粉”事件曾致1.3万儿童受害,死亡130名。“森永毒奶粉”事件大大推动了日本社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进步。以此为契机,1957年日本大幅修改食品卫生法,强化了对食品添加物的有关规定,1960年后又出版了《食品添加物法定书》,对乳制品添加物做了明确的限制规定。列入规定清单的有毒物质逐渐增加到了现在800多种。

日本的食品监管非常重视企业的召回责任。日本报纸上经常有主动召回食品的广告。日本采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农业和食品政策。食品只有通过“重重关卡”才能登上百姓的餐桌。

在食品加工环节,原则上除厚生劳动省指定的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

(三)巴西

在巴西,为了杜绝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巴西政府设立了很多食品监督部门、颁布了很多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案。并且采取重罚措施,对违法生造假企业、起诉企业法人进行重罚。在巴西,生产未达标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如果是重犯,企业都将被处以与首次发现时数额相同的罚款,同时还要接受停产30天检查、没收不合格产品、收回已投放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处罚。

如再被查出,案件将直接进入司法程序,企业法人将以食品造假罪被起诉。

(四)俄罗斯

在俄罗斯设立监督局统一管理。在俄罗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过去一直由国家卫生防疫部门、兽医部门、质检部门及消费权益保护机构共同负责。但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婆婆太多也带来职责划分不清、推卸责任甚至相互扯皮的弊端。

这一局面在2004年开始得到改观。当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为理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命令在俄罗斯卫生和社会发展部下设立联邦消费者权益和公民平安保护监督局,将俄罗斯境内食品贸易、质量监督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交由该局集中负责。

新机构的成立对于集中行政资源、监控食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他国家比如说法国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大国,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造成民众,这促使法国加大了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监管力度。

销售部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巴黎超市的工作人员每天晚上关门前都会把第二天将要过期的食品扔掉。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标签上的保质期,而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商店就得关门。

从以上几个国家惩治商家道德问题的措施来看,我国目前频发的商业道德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三点:制度不健全、机构不完善、商家无职业道德。

三、凸现法律强制作用

看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道德问题,再看看我们国民的道德意识,我们可知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靠国民自觉的道德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不够的,美国著名人类学教授霍贝尔霍贝尔认为,法律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不能离开社会文化来研究法律。霍贝尔说,“在任何社会里,不论是原始社会还是文明社会,法律存在的真正的基本的必备条件是,社会授权的当权者合法地使用物质强制”,他还形象地将法律的此种因素描述为“法律有牙齿,必要时会咬人,虽然并不时时使用”。由此可见,霍贝尔所称的特殊的强力与我们今天所称的法律强制性是相同的,说明他也意识到了只有强制性才能保证法律的实施,强制性才是法律的本质特征。至于官吏的权力则来自法律的强力,而规律性是法律的起码要求,都不足以构成法律的本质要求。

可见,在现阶段我国的商家道德意识差,那么约束商业道德问题就不是单纯的一个良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凸现法律的强制作用,怎么强制,重罚重判重赔偿。等国民的道德素质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向良性发展时,我们的强制也就可退居二线了。

道德是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现实生活中存在这很多不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不可能用法律的手段解决一切道德问题,比如:公交车不让座问题、对弱势群体不救助的问题等,我们很难用法律来规范道德行为,通过立法来强制道德行为,但对于一些有违道德又违法的道德败坏的行为,我们不仅应该用立法来规范,而且应该凸现法律的强制作用,如加大处罚力度,让这些道德现象不再重复或减少发生率。

应当承认,强制力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是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强制力的作用是有限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它都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惩罚不是目的,惩罚只是为了使那些破坏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并对其他人表明违反准则的行为的不利后果以及遵从的意义,从而加强他们对社会准则的认同。所以说,惩罚只有在针对社会中的极少数人的行为并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正当的时候才是有效的。这就是强制力的限度,在这个限度以内的强制力可以被视为善的强制力。

四、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墙面绿化;隔热;美观;植物;种植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垂直绿化就是使用攀缘植物在建筑物的立面进行绿化,包括绿棚、廊架、灯柱、围墙、院门、漏窗、空窗、石坡等建设小品的立面绿化。墙面绿化是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是利用具有吸附、缠绕、卷须等攀缘特性的植物绿化建设墙面的绿化形式。我国古代就有将植物用于亭、廊绿化,后来攀缘植物引向建筑墙面,国内外广泛应用。我国近十几年来,不少城市将墙面绿化列为绿化评比的标准之一。

1、墙面绿化的功能

爬墙植物作用是遮挡太阳辐射和吸收热量。实测表明,墙面有了爬墙的植物,其外表面昼夜平均温度由35.1℃降到30.7℃,相差4.4℃之多;而墙的内表面温度相应由30.0℃降到29.1℃,相差0.9℃。相比之下,外侧无绿化的墙面温度反而较气温高出7.2℃,两者相差约8.8℃。显然,绿化对于墙体温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显著减少了通过外墙和窗洞的传热量,降低了室内内表面温度,改善了室内热舒适性并减少了建筑空调能耗。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附着在墙面的枝茎又成为一层保护层,可缩小冬夏两季的温差,还可降低风速,抵御风吹雨打。因此可防止多种气候变化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有效的延长外墙使用寿命。

墙面绿化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减弱城市噪声。当噪声声波通过浓密的藤叶时,约有26%的声波被吸收掉。攀缘植物的叶片大多有绒毛或凹凸的脉络,能吸附大量的飘尘,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绿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藤蔓覆盖的住宅内能获得更多的新鲜空气,对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及形成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很有帮助。大中城市的居住区建筑密集,墙面绿化将在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墙面垂直绿化具有很好的观赏性。一般绿化的面积和形状都可人为地控制,还可让绿化整覆建筑或成图案花样覆于墙面。如在墙面或花格上设置花池、盆花等,让其高低错落,还可形成景观。散水种植的爬藤植物可攀藤到六层楼那么高,冬季落叶,开春自绿再生。通过形体与色彩艳丽的植物使线条生硬、质地粗糙、色彩灰暗的建筑材料变得自然柔和,使建筑立面上花繁叶茂,同时增添了建筑物的艺术美,给人们带来了绿叶飘动,好似绿色瀑布倾泻而下,使整个建筑物产生了动感,在功能上与美学上都有其作用。对于公厕、垃圾站等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绿化处理,甚至使其成为装点城市的绿色景观。

如今,国际上流行利用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即垂直绿化的“理想之墙”。这种“生长着的墙”夏天能吸热,冬天能御寒;如果植物品种选择得当,墙内外几乎四季常青,给人以置身大自然之中的感受。比如:国外一些名镇的房屋攀藤植物几乎遮盖了整个建筑立面,墙面常攀藤月季、庭院白色菊与花菱草,红白黄三色交相辉映,与环境更融洽。

2、墙面绿化的植物材料

我国地大物博,垂直绿化栽种的攀缘植物资源很丰富。这些植物具有栽种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生长快、单位面积绿化多、绿化投资较少等优点。设计外墙面绿化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墙面绿化多选用攀缘植物,其种类按攀缘方式分为:

(1)自身缠绕植物:不具有特殊的攀缘器官,而是依靠植株本身的主茎缠绕在其它植物或物体上生长,这种茎称为缠绕茎。其缠绕方向有向右旋转,如啤酒花、葎草等;有向左旋转,如紫藤、牵牛花等;还有左右旋,缠绕方向多变的植物。

(2)依附攀援植物:具有明显的攀缘器官,利用该器官把自身固定在支持物上向上方或侧方生长,常见的攀缘器官有:

1)吸盘:由枝先端变态而成的吸附器官,顶端生成吸盘状,如爬山虎。

2)倒钩刺:长在植物体表面的向下弯曲的镰刀状逆刺(枝刺或皮刺),将植株体钩附在其它物体上向上攀缘,如藤本月季、葎草等。

3) 吸附根:节上长出许多能分泌胶状物质的气生不定根吸附在其它物体上,如常春藤。

4)卷须:形成卷须的器官不同,有茎(枝)卷须,如葡萄;有叶卷须,如豌豆、铁线莲等。

(3)复式攀缘植物:具有两种以上攀缘方式的植物,如具有缠绕茎又有攀缘器官的葎草。

3 、墙面绿化的种植形式

墙面绿化是一种占地面积少而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绿化形式,其绿化面积为栽植占地面积的几十倍以上。墙面绿化要根据居住区的自然条件、墙面材料、墙面朝向和建筑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

1)墙面材料:我国住宅建筑常见的墙面材料多为水泥砂浆墙面或拉毛、清水砖墙及其他涂料墙面等,实践证明,墙面结构越粗糙越有利于攀缘植物的蔓延与生长,反之,植物的生长与攀缘效果较差。为了使植物能附着墙面,可以用木架、金属丝网等辅助,经人工修剪,将植物枝条牵引至木架、金属网上,达到墙面绿化。

2)墙面朝向:一般来说朝南和朝东的墙面光照充足,朝北和朝西的光照较少;有的住宅墙面之间距离较近,光照不足,因此要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对光照等生态因子相适合的植物材料。选择时,宜在东西北三个朝向种植常绿树种,在南向墙面种植落叶树种,以利于其在冬季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热。因此,在南向,可选择爬山虎、凌霄等;北向可选择常春藤、薛荔、扶芳藤等。在不同地区,适于不同朝向墙面的植物材料不完全相同,要因地制宜选择材料。

3)墙面高度:攀缘植物的攀缘能力不尽相同,根据墙面高度选择适应的植物种类。高大的住宅建筑墙面可选择爬山虎等生长能力强的种类;低矮的墙面,可选择扶芳藤、薛荔、常春藤、络石、凌霄等。适于墙面绿化的材料非常丰富,国外应用的种类较多,如蔷薇,枝叶繁茂且花期长;又如紫藤,种植在低矮建筑墙面或门前,使建筑焕然一新。

4)墙面绿化的种植方法:

a 在传统散水外侧砌0.3~0.4m高砖垅墙,构成种植槽,内填土壤或轻质种植材料,种植攀缘植物;

b 各层圈梁挑出种植槽。

c 墙面挑出种植盆,按设计图案布置,种植图案花卉。

植物的浇灌可分户负责喷洒或设管网喷浇,也可利用屋面储存雨水引浇。

4、建筑墙面绿化对城市发展建设的作用

现在我国各地城市的建设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中,也存在着很多难题。城市居民生活、不断增加的车辆尾气等对空气的污染也愈加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如何应对打开家门扑面而来的污染空气,也成了城市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筑墙面绿化,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正面作用。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法律功能 法哲学 法律价值

近年来,法律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法律功能问题多有关注,而提到法律功能,就不得不探讨一下法律功能的实现及其实现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下面就是对法律功能的这些问题进行的思考:

一、法律功能概述

(一)法律功能概念

法律功能,学者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并未达成统一,学界主要形成了如下四种观点:导向、趋向说;关系说;法律功能与法律作用等同说;法律功能与法律作用区别说。

应当注意的是“功能”这个词并非法学的专门术语,我们之所以借用它是因为它能够表达出法律的特别属性——组织性。法律功能就是法律这个子系统对社会这个大系统作出的自己特有的贡献。所以,法律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所具有的能够对社会宏观系统发挥作用的能力。”

(二)法律功能类型

如果说法律价值是法哲学的基本范畴,那么法律功能就是法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法学界的诸多学者对法律功能作了不同的分类,其中规范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分类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可。

1.法律的规范功能。一般可以概括为五种:(1)指引功能。即通过对人们权利义务的规定来固定人们的行为模式,以此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的规定。(2)评价功能。即判断人们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功能。(3)预测功能。即人们可以根据法律对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来预判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的法律后果,从而决定自己如何行为的功能。(4)强制功能。即法律得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自身得以实现的保障的功能。(5)教育功能。即通过法律自身的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深化人们的法律意思。

2.法律的社会功能。法律的功能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对于法律的规范功能立足于法律的外在影响而言,法律的社会功能则是从法的性质和目的出发来进行研究的。法律的政治功能、社会公共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均属于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内容。

二、法律功能的实现

法律功能的实现,一般来讲是指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贯彻。法律功能的实现是不同于法律实施的。法律实施属于法理学的范畴,“指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贯彻实行的活动和过程,而法律功能的实现则是法律实施活动的后果,即法律通过人们的适用和遵守而产生一定的效果,使法律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具体的发挥。法的实现必须通过法的实施的活动,法的实施又必须以法的实现为目的。”

(一)法律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

法律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来固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又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来作用于社会,因而法律规范在逻辑上可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人们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做出合乎行为模式的行为——即合法行为,将行为模式中的权利义务由法律文本转化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使法律的功能得以发挥和实现。因此,合法行为是法律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

(二)法律功能实现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功能的实现形式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如以法律作用于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程度不同为标准,可以划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实现;以法律功能实现与国家强制力联系的紧密程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法律的非强制实现和强制实现;以实现活动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以行为模式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三)法律功能实现的保证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是国家进行统治的工具,可以说,无国则无法。在法律机制正常动作的情况下,国家强制力处于一种隐而不发的状态,只以其潜在的力量对人们的意志产生影响,以使人们自觉守法。这时法律功能的实现是自发的。而当法律机制动作失常,这时国家强制力迸发,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行使权利,以此来保证法律的持续运行。这时法律功能的实现就是他律性的。

三、法律功能实现效果的影响因素

法律功能实现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界的卖家学者们也多有著述,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讨论:

(一)立法因素

法律自身的功能限定及其实现步骤的安排。如今由于社会生活中问题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一国的立法往往也出现了部门划分更为细化的形势,这就使得法律的功能也具有了多层次性,在其基本功能之下还有其他的辅助功能,或者是在总体的功能下还包含着诸多具体而详细的功能。而许多的具体法律功能又有划分层次和顺序的要求。同时具体法律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多个步骤,所以,法律功能的实现效果不仅取决于法律自身功能的限定,也取决于在功能限定完成后,怎样从执行、组织等各种方面来安排实现功能的步骤。换而言之,要想正确发挥法律功能,取得理想的实现效果,必须要协调好法律内部的关系。立法者对法律功能以及法律功能实现的设计直接限定了法律功能的实现状况。

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总结性的从理论上概括出了一条基本法学原理:法律的内容和法律的实施过程都必须遵循法律自身的内在要求。即法律功能的实现效果,“要求法律必须保持内部体系和外部关系的充分协调,尤其是在法律制度之间、法律规范之间、法律部门之间、都应具有内在的统一”。

(二)社会因素

公众对法律功能的认知程度及使用能力。法律的功能在实践中实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体现,如果法律仅停留在条文上,即使它具有完备的功能、完善的步骤,只要得不到社会成员的承认的执行,也仍然不会发挥出任何作用,也当然无法达到立法的价值追求。当然,由于人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必然会对法律有不同的认知程度和使用能力,也必然会使相同的法律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中有着不同的实际效果。

另外,知道法律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运用法律,当然这其中并不排除诉讼成本等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人们并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法律的武器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因而,在普及法律知道,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都会人们如何使用法律是相当必要的。当人们的法律意思和法律使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的时候,法律功能的实现效果必将更为理想。

(三)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

法律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一国的经济基础决定,而一国的政治体制作为最重要的上层建筑更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法律功能的实现,受到国家政治体制的影响,法律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政治、方针和政策上的支持。而社会的制度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现实,形成的社会阶层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法律功能的实现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四)社会结构转型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除以上几点外,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法律,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其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不利影响:(1)社会发展不均衡对法律功能的实现有不利影响。我国的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区域的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的二元结构上。这使得我国贫富差距加大,收入和生活水平均有较大的差异,对贫困端而言,每天为生计奔波,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和学习法律,更甚者会为了生计而违法犯罪,由此不但不能促进法律功能的实现,反而阻碍了法律功能的实现。贫富差距会进一步导致人口素质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法律的学习和应用。(2)各阶层不同的社会地位对法律功能的实现有不利影响。不同的社会阶层守法状况不同,我国十大社会阶层中较高阶层对守法本应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因个别不和谐的现象的出现(如赖昌星案等),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间接导致了人们对法律权威的质疑。另外,在整个社会中,高阶层的人法律意识强,低阶层的人法律意识淡薄,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如此,更不利于法律功能的实现。

第4篇

一、二者之联系

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都有追求社会生活稳定、和谐有序的目标指向,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共同的正义性、应当和必须的价值追求以及相似的表现形式。

1. 共同的正义性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代表或反映人类共有利益的需求决定了道德的内在精神之一就是正义。道德效力所追求的从行为层面讲,就是社会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从价值层面看就是正义的实现。一旦失去了正义的理想和崇高性,道德也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价值。道德失效也指日可待。正是由于道德的这种内在价值精神,成为了法律规范制度与实践的价值参考。法律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正义性,正义性是法律之为法律的标志,也是法律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法律效力所追求的就是正义的实现。那种完全独立于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的法律规则、法律制度是不可能有效力的。法哲学研究的先躯――古希腊学者,是正义论研究的先行者。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亚里士多德就把正义作为法律的基础。他认为法律只是人们互不侵害对方权利的临时保证而已,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制度。亚里士多德从正义这个前提出发,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评价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实现了正义。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公道和正义是法律的目的,并且是它的准绳。他的“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的名言,一直成为人们探讨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基点。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述法的概念时就指出:某种存在物是否是法律,并不是看它是否是出自国家或是否为习俗,而是看它是否正义、与自然相一致。他把法律的基本特征看成是正义,而非国家强制性。与一个社会的道义上的观念或实际要求相抵触的法律,很可能会由于经常受到消极抵制以及在进行监督和约束方面所产生的种种困难而丧失其效力。这样就把法律与道德拉得很近了。可见,正义性是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它们共同的内在本质。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实现也就标志着正义的实现。

2. 二者都具有强制性和价值性要求

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追求的是对人的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的成功调节。二者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强制性,即所谓必须如此,它保障的是规则的基本有效性;一是价值性,即所谓应该如此,它赋予规则以价值的内涵。从人类早期开始,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则:有些规则主要是靠对不服从的惩罚和威胁来维护;另一些则依赖于人们对规则的尊重、负罪感或者自省来维护。“必须”与“应当”是既存于道德中又存于法律中的两个共同的对秩序的追求。实际上,无论是道德效力还是法律效力,都既需要产生规则效力的“必须”之强制,也需要体现价值合理的“应当”。法律效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需要外在的强制性。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必须顺应该社会流行的道德规范的要求,否则就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立法者在创制法律时,必须以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为指导。可以说价值的合理性是法律精神的基础;而道德效力的实现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需要价值的引导,它同样需要一定的社会强制。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在法律效力和道德效力中,“必须”的实现机制和“应当”的运作原理各有特性。虽然从总体上道德效力体现“应当”的要求,法律效力体现的是“必须”的要求,但是从根本上说,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都必然追求“必须”与“应当”所体现的秩序目标。道德规则区别于其他社会规则的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够造成保障它们效力实现的强大的社会压力;二是它在相当程度上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或与之相连的个人偏好。前者为“必须如此”,后者是“应当如此”。道德效力也需要有强制力作为保障。道德效力的实现需要依靠社会舆论对道德的履行施加一定的社会压力,以保证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合理性能够得以实现。

3. 二者效力的基本表现形式都是赋予力和约束力

道德效力的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赋予力和约束力。道德效力是指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基于社会秩序的价值定位,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应当执行的作用力。它是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行为个体的理性自制和内在良知为保证的,表现为赋予人们对违反道德规范的有关行为人进行道德评价和谴责的权利和赋予人们对遵守道德规范、品行高洁的有关行为人进行道德赞誉、支持的权利以及约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履行其义务或责任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包括赋予力和约束力两个方面,而不是仅仅指约束力。同样,法律效力的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赋予力和约束力。法律效力首先是一种“力”,是一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表现为赋予有关主体行使其权利或权力和约束有关主体履行其义务或责任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包括赋予力和约束力两个方面,而不是仅仅指约束力。二者的表现形式很相似。

二、二者之区别

1. 道德载体和法律载体之不同

无论是道德效力还是法律效力都是一种作用力,而这种作用力只有通过某个事物才能传送到各个方面,所运载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这种作用力的事物就是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载体。道德效力的载体是道德,而不仅仅是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和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活动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作为道德效力的载体的道德是作为整体的道德,其中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秩序三个方面。道德活动既是人们的观念活动,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派生出来的用以调节人的交往行为、保证社会秩序的实践活动。道德自身的要素,如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等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自组织系统――道德系统。

法律效力的载体只能是法律,而不能是法律派生文件、文书,不能是民事行为。第一,法律的作用力是法律的效力,派生文件的作用力是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法律的派生文件、文书只能用“效力”来指称,而不能用“法律效力”来指称。通常所说的派生文件、文书的法律效力――在效力两字前加上法律两字只是强化效力的严肃性而已,就实质内容而言,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与派生文件、文书的法律效力两者之间无任何差别。第二,派生文件、文书的效力范围是特指的、具体的。虽然也可以用“时”、“地”、“人”、“事”来牵强解释,但与法律的效力范围这种泛指的、抽象的概念相比则相距甚远。法律的效力与派生性文件、文书的效力范围也不能同日而语。法律效力中的法律是指整体的法律,包括法律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秩序三个方面。许多人把法律效力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效力。而事实是,法律效力之法律是作为整体的法律,即作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等法律要素有机结合的一个个具体的法律,因此法律效力便不能仅仅是法律规范的效力。

2.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不同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它们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手段。

其一,产生和表现的形式不同。道德规范源于人所具有的自我完善能力和一定的价值追求,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它是从一种自发的习惯而开始升华,最后成为群体的固定行为模式,从而形成规范。因此,道德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没有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则不同,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集团运用国家权力,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一般说来,在现代社会中制定法律规范是有其严格的法定程序的,在规范的形成中具有最高的严肃性。这对于大陆法系自不必言,即便是英美法系的判例也是如此。因此,法律规范一般都存在于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诸如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之中。它有着其明确的、特定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道德规范属于意识形态,而法律规范则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其二,实现的方式不同。道德的基础是自律。因此,道德规范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育的作用,使之逐渐成为人们的观念模式,升华为内心的崇高信念,再转化为习惯的行为模式。它的实现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诚然,道德规范的实现,也并不排斥他律,即一定的外在强制性,这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和公众评价的力量。但是,即使是这种外在强制性,也必须首先转化为行为人的内心自我强制性,道德规范才能得以实现。法律规范的实现则完全不同,它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国家强制性。法律也并不排斥自律,即人们的自觉守法。但法律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他律,它以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机构、设施保证其实现,它原则上不允许任何规避法律的行为存在,它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给以相应的、有力的法律制裁,以保证其实现。

由此可见,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有着确定不移的界限,这种界限就在于二者在产生、表现和实现形式上的区别。由于这些形式上的区别,使得法律效力和道德效力的载体泾渭分明,人们便能够简单明了地区分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

3. 效力作用机制之不同

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和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能否产生普遍的、应当执行的作用力与各自的维护机制是密切相关的。道德效力主要是通过人的良心和舆论及风俗习惯的社会权威来加以维护,而法律效力则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

道德效力主要是通过人的良心和舆论及风俗习惯的社会权威这种弱强制力来加以维护。这种弱强制力,在个人层面是个人的理性自觉、个人的良心机制,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的强制力;在社会层面则是舆论及风俗习惯这种社群压力,社群压力也是一种强制力,否则就不能合理解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礼教吃人”现象。社群压力这种弱强制力并无特定的机关来行使,它是通过社会舆论、公共谴责、他人嘲弄、孤立、谴责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性的、非物理强制性的强制力,它充分体现了舆论和道义的力量。良心是自我控制的核心。良心的特殊的强制力是社群压力和国家强制力所不可替代的。作为公民个体行为内在的制约力,良心一经形成便会贯穿在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始终。个体良心的是非认同和好恶情感对个人的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在行为中,良心对个体行为具有内控作用,即道德监督作用。它随时监督行为者按良心的要求做事,纠正和克服不良的情感。人们常说的“改邪归正”、“良心发现”就是这个道理。人的行为是道德良知的外在反映。良心不仅是一种知耻心、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人的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是人行为有德的内在推动力,对道德效力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最高权力的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效力的实现是依靠国家强力机器来保障的。国家是强制的主体。国家的强制手段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的强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保障法律权利的充分享有;迫使法律义务人履行义务。通过对不履行义务者的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维护社会正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法律一经制定,就要求必须被遵从。如果有人破坏或不遵守法律规范,国家就会运用强制手段对之予以强制性的处罚。国家强制力量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并赋予法律以威慑力,从而使得法律的维持与实施具有可靠的、强有力的保障。一项法律即使是错误的,在它没有被更改之前,国家强制力仍然要维持它的执行。因为有了国家强制力量作后盾,所以法律规范比其他类型的规范更能有效地调整人的行为。这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也因如此,在对社会生活的调整上,法律居于主导地位。以国家名义规定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主要体现为或仅仅体现为法律。而国家强制力也成为法律效力的最有力的维护机制。

参考文献:

[1] 彭凯云、梁秋花:《道德的法律化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7―138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8页

[3] 周永坤:《论法的强制性与正当性》,《法学》1998年第1期,第6页

[4] 赵微:《法律与道德辩证关系再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4―15页

[5]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6]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7] 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8] 张根大:《法律效力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9] 刘小文:《法律效力构成简析》,《法律科学》,1994年第2期,第15页

[10] 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8―19 页

[11] 潘佳铭:《道德规范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4页

[12]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第5篇

关键词: 法律;道德;冲突;协调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88-02

1冲突问题来源于海因兹故事

1.1海因兹故事

在欧洲,曾经有个妇人患上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很多医生一致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就是本城的药剂师最近研发的一种新药。研发这种药的成本虽然为200元,但是药剂师乘人之危索价2000元。妇人的丈夫海因兹四处筹钱希望能够借到足够的钱来买这种药治疗妻子,但是最后仅仅借到1000元。海因兹迫不得已,没有办法只好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没想到药剂师却说:“我研发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在深夜撬开了药店的门来偷药。

1.2问题的提出和对问题的分析

这是一个伦理学问题,它反映了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我们先看一下以下问题。海因兹应不应该偷药?海因兹偷药救人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导致海因兹偷药的原因是什么?海因兹偷药虽然构成了犯罪,但是没有违背道德,应不应当受到法律的处罚?

第一,海因兹偷药是为了救妻子的命,符合他自身利益的需要;药剂师卖药赚钱也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针对这一点,为了各自的利益,海因兹和药剂师都没有错,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是有各自的理由和原因的。第二,海因兹偷药尽管触犯了法律,扰乱了社会秩序,但却是为了救人;药剂师虽然将趁机抬高要价,有些违背道德良心,但是并没有触犯法律。

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文,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协商和合理的程序来改变,而且社会中除了法律还有许多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道德原则。因此海因兹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法律,但是在道德上认为海因兹有责任去救助任何人的生命。相反药剂师的乘人之危的行为即使没有违反法律,但是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更严重的是直接导致了海因兹偷药这一违法行为。

2法律与道德产生冲突的根源

2.1法律的确定性、稳定性与道德的多元化的冲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其本身的权威性、强制性决定了法律具有较强的预测性。此外,法律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只有这样才能适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但是道德规范并不具有这样的确定性。道德的动机隐藏于人性的深处。作为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我们的需求极其复杂多样却又不断变化,因此形成了人的需求的金字塔层次。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又造成了道德动机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其道德行为的动机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道德行为的动机也会不断变化,道德动机已经无法转化为某种单一的机制。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快速多变,因此法律的确定性、稳定性与道德的多元化发生了冲突。

2.2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价值理念的冲突

法律的阶级属性决定了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同样决定了法律追求的价值理念是最低限度的社会秩序以及法律的明文规定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认可。当代法律的核心是以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的调整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即公民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然而道德却不能完全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实践,这是因为道德的多元化和以义务为核心的要求。因而当法律的普遍标准与道德规范不一致,冲突便应运而生。

2.3法律的移植与变革与道德的内容的冲突

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全面转型的时期,法律同样不能例外。由于法律的移植与变革,虽然带来了良好的景象,但是因为有意识的社会移植与变革也造成了与道德的冲突。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曾一度提倡以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大同社会。平均主义的提倡者企图用小型的分散的个体经济来改造世界,试图把整个社会经济都改造为整齐划一的平均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而要求消灭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现绝对平均。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平均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均主义抹杀劳动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3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如何协调

法律与道德二者虽然各有优势,但是都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法律与道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要很好地解决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二者的互补性的特点以便它们更为有机的结合。法律是道德的基础和依托,是使人们自觉守法、健全法制的重要保证。法律又是道德的具体化的表现,是道德的最低的限度。法律规范体现了人们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法的公平正义原则恰恰反映了道德的愿望,体现了社会生活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原则。同时法律是道德的支撑,没有法律的强大的后盾支持,道德的美好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因此要充分发挥法与道德的互补性,就要抓好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环节。首先,在立法过程中要有一个准确的道德定位,但是这并不是模糊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关键是道德在何种条件、何种范围以及何种层次上的法律化。这部法律是要调节哪方面的社会关系,保护哪些主体的利益。其次,不能忽视道德因素在司法方面的影响。在医疗纠纷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如果说出现了患者家属闹医院的现象,患者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在这个时刻作为执法者的公安部门就应该本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精神,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相关患者进行相应处罚,以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最后,在守法方面,法律发挥实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守法主体对法律的道德认同。社会中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医疗纠纷当中患者是弱势一方,因此理当医院来对消费者负责,并不管造成纠纷的原因和经过。将心比心社会民众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家有必要对其加强守法道德的宣传,不仅使患者家属注意其行为方式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指导病患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4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4.1情法冲突-法治的尴尬

法治社会要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应当考虑此种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法官在裁决案件时只能以现行的法律为依据,不能仅仅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肯定导致法律一时之间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然而道德等非强制社会规范可以发挥其主观性来调整这种新生的行为现象。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的机制,因而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滞后,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以及道德的无力状态和被蔑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如果以情理断案,同样违背了法治的原则。因此只有在法的体现上做出调整,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4.2儒家伦理-道德化的法律

一部良好的法律表明法律要求包含某些道德价值,因而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复杂的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律是恶法,恶法之治与法治精神是南辕北辙的。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法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二者结合的有机模式,即把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纳入到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道德缺位、法律的尴尬的问题时,是否可以吸取儒家伦理法的合理内涵,巧妙灵活适用法律,把法治注入道德的血液进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总而言之,道德化的法律应当履行道德的职能,从而使司法过程成了说教活动,法庭成了教育的场所。

4.3中庸之道-法治追求的品质

法律的真正的品质在于公平、正义通过法律得到实现。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衡、稳定。中庸主义在法律上的意义就是法官在审判案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包括法律以外的情和理,目的是彻底解决纠纷和平息诉讼。当代的法律同样面临着效率与正义的挑战。一方面,法律要体现其权威性,不可侵犯,人们必须要遵守;另一方面,法律还要有其温和的一面,比如法律要体现人道主义,法律要尊重私权等。

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来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因为有这种强大的外部生理性的强制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主体时刻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全面否认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也并未完全的且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道德会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又会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发挥作用,否则一定会存在缺陷的,但是这种强制作用会使法律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和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J].法治与社会发展,1998.

[2]刘金山,蒋立山著.新编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本文对于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以民商法的规制为主要依据的,在格式合同免责条款中,各项内容的有效使用也能够极大的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善。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民商法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以下对此进行详细的叙述分析。

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民商法规制的依据分析

格式合同当中有很多免责条款,这些条款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性,并且制定了很多免责的款项,从广义上讲就是完全的免除法人的一些责任,或者限制法人责任,狭义上的分析就是完全免除责任。格式合同的条款是由一方的法人在第三方的监督下制作成功的,但是合同中的内容并没有经过双方的上衣,这样就会有损害一方情况的现象产生,特别是在一些免责条款上,更会倾向于制定方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市场经济地位优势的方面就会存在霸王性太宽,以此极大的削弱了一方的利益,另一方对这样的条款也不得不接受,可以选择的路径只有合作和放弃。例如,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在工程施工时对于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在分配上就不是十分妥当和平等,因此在这样的背景状态下,强势的一方就会想到自己的利益,弱势群体要想合作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顺从的无声无息。在现代化法治社会和法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严重的违背了公平和正义,因此需要对格式合同免责条款在民商法的规范中进行修订和完善,促进商业的更好发展。

民商法规制在格式合同免责条款中应用的途径分析

强制性条款规制和任意性条款规制的途径。强制性条款就是在法律的范围中进行强制性执行的相关规定,具有强制性,并且也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发生转移。强制性条款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在民法方面,这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所管辖主要有民商法规方面的内容,这也包含合同法在内。民法范围内的相关事宜要遵守宪法的规定,同时还要准手民法方面的规定,对于民事行的一些诚信性原则和诚信性规定要予以履行。免责条款属于民事行为,并且也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作用是免除一方的责任,并且在此基础上尊重民事法律的行为,增加了效果的发生难度以及法律的运行成本,这样给一方利益的维护也铸就了一道防线,这样的格式合同免责条款规制中的民法方面也是主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合同法,合同法能够直接免责法律条款中的一些实际性效力,能够对免责条款中的一方造成伤害,或者故意给对方的财产造成损失,宣布免责条款无效,并且对此进行直接的规制。

强制性条款的规制,主要是用在人们能够直接看到民商效果的基础上,对于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进行约束,然后对于已经产生疏漏或者不可预见的部分就需要使用任意性的条款进行规制。任意性条款具有一定的弹性,每一个国家在民商法中都需要对任意性条款的作用进行关注和重视,也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条款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任意性条款和强制性条款相对比来讲,也是相互作用和也是相互补充的,能够维护法律上的平衡性。强制性条款的规则极大的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和法律的威严性,这也充分的弥补了一些法律的空白和漏洞。强制性和任意性之间的结合能够让法律的刚性程度得到一定的缓解,极大促进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并且维护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1]。

条文性规制和开阔性规制的主要途径。条文性的规制在法律上需要作出一定的取舍,使用条文性规制能够更加明确 的对合同中一些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列举出允许的内容和不允许的内容,但是在此其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遗漏,不能把所有的条文都进行规制,这就是法律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局限性的产生,概括性的规制就产生了,对于一些不能细化的条文内部蕴含的抽象内容进行了概括。条文规制和概括性规制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并且两者一个对于细致的明文进行规定,另一个是更加笼统性,更加模糊性以及概括性等等的条文,但是最后的目的都是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进行规制。在免责条款当中,有一些合同关系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还具有多样性。条款规制往往不能够在一个法律中就能够完全达到免责的目的,如果是概括性的规制则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概括性规制不是针对个别的合同的进行规制,而是面对所有合同。例如,在我国的《合同法》中已经明确的固定,如果当事人订立并且履行了合同,那么就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法规等等,在社会道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行为,不能出现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这种规定能够把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放在法律条文当中,对社会公德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条款进行制约。人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不可以损害公共利益,也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对于合同免责条款的相关规制也要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以及更多的途径方面进行解析,这样才能让法律更加健全,民商法的使用也更加完善[2]。

第7篇

摘 要:本文论述了法与道德的社会作用,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有效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改革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就一定要不断强化财经法规的作用,此外,还必须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 :财经法规和会计 职业道德 社会作用 探讨

现阶段,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是以《会计法》作为发展主体,这是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的一种体系,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以及地方性的会计法规。会计法律制度主要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以及一些授权机构用来制定的,并以此规范整个会计核算实务、会计的一些主体工作等,促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会计活动,这一体系构成了我国相关会计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纪律与规范。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现状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职业道德是各个行业从业人员在自身职业生涯中一定要遵守的行为准则。相应的会计专业从业人员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财经大权的关键位置,因此,职业道德在整个会计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专项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的规则。

现阶段,一些会计人员法律法规观念较为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例如造假证、篡改会计数据、逃税等。会计从业人员的执法环境较差,会计监督的程序较弱,单位会计的基础性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薄弱,在会计工作中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追究的情况。并且劳动力的市场趋向化有效避免了人们日常职业行为,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必然会带来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冲突,只有完全弄清楚法与道德之间的社会作用,才能够有效稳定社会秩序,有效保障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断进步,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作用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法律与道德都是属于社会范畴之内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调节社会关系,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他们在性质与功能以及影响的社会范围与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法律具有强制性,一定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其行为。

正因为法律与道德具有上述特点,因此,法律的约束力量要比道德的约束力量强得多。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违反法律的人深恶痛绝,但对于违背道德的人,却有一些人选择漠视。事实上,强制手段不一定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够起到约束作用,并且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制裁也不一定要比道德的谴责更有效果。道德与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不一样的,并且属于不一样的范围之内。对于不同的时间与人物来说,其发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单独有无强制性。法律能够用惩罚的手段来制裁人们的行为,但就这一点来说,法律的确具有其特殊威力,但道德是对人们精神上一种谴责,有时候精神上谴责要比肉体上制裁更让人痛苦,精神折磨比肉体上苦楚更让人难以忍受,道德作为一种精神上约束力,要远远超过法律还有物质上强制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比较,其管辖的范围要更加窄一些,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标准要更低一些,并且这也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的下限内容,是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人们的社会生活只要不触及道德法律的要求,法律就不会对其产生约束。并且道德的管辖范围要更为广阔,他对人们的日常行为约束标准也要高得多。因此,一个能够有效遵守社会道德的人,一定不会违法律的。法律并不是天衣无缝的,任何周密的法律条文,事实上都有一些漏洞可钻,并且这也能够被人们利用起来进行斗争,因此,法治是需要道德进行规范的,当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到法律的可怕时,但不知到犯法是可耻的时候,法律就不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

道德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并且这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力量。道德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就算是进行自由活动也不能够超越法纪,就算没有法律的约束,道德的力量也是法律不能够替代的。

当然,法律也同样具有道德不能够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有效加强法律的作用。并且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在不断加强法治的时候,还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人们的遵守法纪的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地发挥出法律与道德的作用。

为了有效规范会计的执业行为,提升会计工作水平,不断规范会计的工作秩序,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贯彻会计法规制度。不断改善加强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首先就一定要积极构建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纪律,有效监督会计人员执行纪律,实施会计执业纪律的自律机制。所以,会计执业纪律的建立不仅要尽快适应特定环境的标准要求,另外社会一定要尽可能为会计执业纪律提供更为有效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其它一些管理科部门的监管作用,动员全体社会群众支持、关心会计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在相关会计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相关跨级专业知识,有效贯彻财经法律法规,还必须要不断提升相关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当大家一起遵守财经法规,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建设一个拥有稳定经济秩序,保障国家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冯玉芳,贾云秀. 对高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59-61.

[2]陈义雅. 浅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精品课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2009,S1:73-74.

[3]谢庆华,钟伟.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12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