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15:05
序论:在您撰写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核心素养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在美、英、欧盟等国家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呈多元融合模式,应有效地将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之中,以增强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更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需要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其对于教材编写、指导教师课程实施和学生能力培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时,需要清楚几个关系: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标准与教学建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教学过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结果标准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综上所释,核心素养即培养和逐步形成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既包含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又包括学生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方面的铸造。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当前大学体育多处于以“技能+体质”为中心的发展状态中,以体育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按照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工作,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与当前国际、国家发展需要“培养需要的人”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发展需要。大学体育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的主要是供给的有限与大学生需要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外部的主要是社会需要和期望大学体育培育出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与现实的偏差。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中心,与社会寄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差距。
3核心素养给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3.1课程改革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有效统一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是乐观积极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健身育人。大学体育在人的智力发展、身体塑造和健全人格方面均有效果,是一种综合效应的表现。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并要发挥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大学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体育自然责无旁贷。应将社会生活价值观融入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中,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观相统一,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筑就中的角色担当。3.2凸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效融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截然的界点。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实则是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现。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课是学生自幼儿园至大学学习过程中陪伴学生成长时间跨度最长和课程变化趋于稳定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健身育人,满足个体在成长中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是一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课程,从其项目的规则、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与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是内在一致的。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要更加关切凸出学生个体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融合。3.3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是抽象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实现,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目标指向。大学体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特别的含义,是学生在大学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方法等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有效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衔接,是有效筑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4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体育在塑造学生家国情怀和大学文化传承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来精心研制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培育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较大帮助,还与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价值期望相一致。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与当前国际社会人才培养接轨及与国际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相吻合。4.2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基于大学时期的不同教育阶段,探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或框架,在语义学意义上界定学生大学时期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并将其明晰化、细化和具体化,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编制。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支持和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透析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指向,结合大学体育对人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征,紧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衔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有此基础之后,可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等提供参照依据,同时,也为它们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有效融合提供壁垒。4.3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核心素养不应该是被悬之于空的抽象和理论性框架,而是一个根据学生的成长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课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有力体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要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关注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凸显课程的整体性,进而培育整体性的素养。以大学体育课程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素材,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个部分。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两个标准,即学科核心素养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这两个标准同时并驾齐驱,势必会给未来的教学和考核造成不必要的震荡,因此需要将其统一。4.4建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美、英、欧盟等国家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均有各自的系统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他们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其意义非凡。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统领性文件,基于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建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更加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以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为目标诊断的内容,进行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检验和总结,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呈递进的层次关系;同时,也能为今后教材的建设、教师教学操作、进行过程性诊断和学生学业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估的依据,也是对“应试教育”评价的一种超越。4.5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来助其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来助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创新来逐渐实现,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实施产生影响。大学体育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应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要求,重构大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和模式等,如此方能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保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4).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改的关键。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入,谈谈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 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养体系为依据,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实施的风向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各学科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
1. 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纲修订课程标准,细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可以使学科课程目标科学化、具体化,便于教师操作和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这是深化政治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
2. 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 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他认为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取值为0~100,而人格理念的取值是-100~100。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 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 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 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后,深化课程改革与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英语学科的教学更是走在前头。龚亚夫说:“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将不仅教授问路、点餐、购物等为了在外国环境中“生存”的内容,而将涉及学生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该为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也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2]因此,做为教育前线的英语教师有必要及时探析、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及英语课堂中如何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的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3]英语学习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从英语课程设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目标来看,具体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学习能力则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适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 、品质和潜能。”[4]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5]但是对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做到的是在不同的课型中渗透和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是本人在不同课型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探析: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爱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只着重于字词句、长难句的讲解,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讨论、解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例如:在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read Dear Diary中,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以中秋节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所做的活动,再过渡到了解外国的节日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最后再播放family公益广告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为自己和家庭的付出,从而激励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整个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再例如: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Let's read Little Duck's Shadow中,我通过设计:预测、质疑、讨论等任务型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阅读策略阅读故事并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阅读教学还拓展到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词汇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看视频、学幼鳌⒔灿⒂锏然疃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open the door ”这个短语时,除了教给学生读音,还播放开门视频,让学生知道在开门时应该注意前后的行人,学会礼让。这让生硬的语言渗透了人性和温情,培养了学生必备的人生品格。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渗透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掌握拼读法则,努力达到“看词会读,听音会写”的本领,提高他们识记单词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
在对话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共享,分析综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同时,在中语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型的任务, 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如只给学生100元钱,让学生设计“购买计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购物单,平衡零食与书籍费用,使自己的钱实现最大化价值。同时,也可以在全班设置评委组,由评委们选出最好的购物单。学生评判的过程,也是其能力提高的过程。[6]
总之,在不同的课型中,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各个年段、各种课型的活动系统化,逐渐建立起校本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活动系统,走出一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之路。
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英语学习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一段很长时间的主要教学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4]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课程目标设计:多维构建课程目标,通过落实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支撑全人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框架的确定,使原本模糊的课程目标逐渐清晰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关键素养。当把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目标时,一般用内容目标和行为目标进行限定,导致教师被迫放弃那些不能够被简化或者不可测量的课程目标,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设计,不能把核心素养体系直接输入课程目标,或者是建立一个程式化的目标清单,而应从多维度进行建构,通过学科素养的实施具体落实。
1.多维度建构课程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多维度的建构,不仅包含知识技能,更加强调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OECD将“素养”定义为:素养(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从全面发展的人的视角系统建构的目标体系。基于此,我们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主要是针对知识技能方面,指向学生外显的行为,是确定的可测量的目标;在问题解决目标下,学生自行设计或者设定实际问题去解决,具有生成性、后置的效果;表现性目标是课程活动最后的结果,且这些课程活动是有意设计的,旨在为个人情感、态度、意向和经验开拓表现空间。多维度构建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单一化视角看待课程目标的合法性。具体如图所示: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三维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1]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才能够实现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回归。
2.在学科素养中落实课程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要明确学科中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文件,从根本上说明白了学科对于人发展的价值,即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来自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走向人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既有一门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和作用,又是一门学科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2]学科核心素养是一根主线,统领着学科课程知识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难度的确定、课程容量的安排以及课程的实施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确立。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魂”,课程标准因此有了“人的影子”,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融为一体。尤为重要的是,任何核心素养的培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独立完成的,在落实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推动跨学科学习,才能支撑起全人发展的目标。
课程实施:确立生成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提升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在教师的课程实施中,有两种观点一直在争论,即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结果导向的教学,倾向于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是已经成熟(既定)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达到课程既定目标。关注过程的教学,倾向于构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情境,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智能的开发和思维的发展,关注活动的设计与真实生活世界相联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发现学习,提倡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是一种生成的课程实施观。
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教学要素主要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教学条件要素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学习环境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结果,而且更加关注方法和情境。教学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教―学”“教师―学生”“目标―内容”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构建“学科素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循环上升的关系。这样,教师就不用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而教师是参与中的指导者。
核心素养是可教的,但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解决问题或“协同式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合作的努力,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问题情境的设计,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和深入思考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反思性实践和批判性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具有的要素有:基于问题解决的情境构建,基于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基于整合的主体教学,基于学科知识结构的活动设计。
课程评价:从描述学习结果到注重情景式“真实性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落实课程目标达到与否的环节,也是制约课程实施的根本要素。课程评价既是诊断,也是反馈,更是应站在“人的发展”的视角上进行构建。课程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本身、课程实施的结果和学生学业质量。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核心素养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为探索有效合理的教育评价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不同于以往描述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是一种情景式的“真实性评价”。
1.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社会生活世界中将会遇到的任务,而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本体性知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两个维度进行限定。这要求学业质量评价的维度也要重建,既从学生所学所能着手,更要纳缁嵴飧龃蟊尘爸薪行考量。把知识和技能置入生活世界的环境中,才能进一步激活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和意义。
2.对于能力的评价,应该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而不仅仅是结果。以往的考试大多集中于客观性测验,学生可以快速得到正确答案,但不能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方式要能评价学生在问题的假设、解决、观察与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关于学习迁移能力和概括化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非常重要的判定,更是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
3.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体现综合化学科思想和意义。当前在中小学教学实施中,大部分还是采用“分科教学”的模式。而学科知识体系只是人类社会整体知识的一部分。立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彰显学科中的核心思想,体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其实,这种评价增加了知识内容的意义,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合并一定的链接,减少了知识的碎片化,弥补了单一知识无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短板。多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化的链接,还有利于促进知识创新。
4.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开放性,不拘泥于标准、客观答案。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在“人的发展”这个维度进行的,人的发展性导致不确定性,如果进行客观性测验,运用工业化、程序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去评价,反而会阻碍人的自主发展。因此,在课程评价上要尽可能允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答案,不拘泥于标准或客观答案。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教学;相互促进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迎接课堂转型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与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深度教学的概念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辛涛等人认为,核心素养就其内涵而言,应当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就学科属性而言,核心素养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从人的成长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的角度出发,跨学科跨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就功能指向而言,核心素养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而更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1]另有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
从OECD的观点“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其实是一个舶来品,他们指出,尽管这种需求导向的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但并非全部,核心素养不只用来与社会打交道,还应该是个体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核心素养不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还应由个体和社会的目标性质决定,而且还应包括创新、自主和自我激励。DeSeCo 项目组只是大体上指出核心素养“超越了直接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即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2006年 12 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有学者认为,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2]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3]在笔者看来,这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描述,既有较强地站在学习科学、教育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指向人的内在品质的意图,又具有明显地面向问题解决的功能导向色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规定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较难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从它的功能上看,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规定了关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些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运作良好的社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深度教学的概念内涵
所谓“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4]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针对传统知识教学过于注重表层的符号教学而提出来的。它基于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彰显课程教学的情感熏陶、思想交流、价值引导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度教学根植于新的知识论基础,从知识的内在构成来理解知识教学的本质与价值。从知识的内在构成看,知识具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一是符号表征,指人类关于世界认识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即“关于世界的知识”;第二是逻辑形式,指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构成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形式;第三是意义,指知识内具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它是内隐于知识符号的价值系统,对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具有启迪作用。[5]任何知识都具有内在结构。即使是通常被人们称为是“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也不例外。事实上,“我国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及其对知识教学价值的要求。”[6]但是,由于传统知识教学秉持传统认识论的知识立场,从“事实取向”理解知识和课程,缺少过程意识和价值关怀,导致知识的内在构成被分割,“符号表征”被看作是知识的全部和教学的唯一。
二、深度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实现
深度教学有助于教师正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深度教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深度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它反对教学的功利化取向,摒弃知识的强制灌输和强化练,强调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存处境,重视挖掘知识内在的意蕴与学生个体世界的关联与传统教学相比,深度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从教学目标看,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取向的目标定位。在教学目标上,深度教学强调全面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目标,从而“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7]它从学生的生成与发展出发,围绕着学生的知识获得、品格塑造、德性养成和价值观形成来处理知识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从教学内容看,深度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深度教学不再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线性的知识体系,而是视之为一种“经验性”、“实践性”存在。正如当代课程论专家派纳认为的,课程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学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绝对不能局限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假定性意义”向“个体性意义”的转化。
再次,从教学方式看,深度教学是一种对话中心的教学。深度教学超越了“传递中心”的藩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中心”。对话有助于人们消除分歧、克服偏见、达成共识,不仅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基本形式,而且也是人们意义分享、价值建构的重要方式。在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视野下,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在与教师、同伴、文本及自我的平等对话与深切交流中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内化,从而生成新的个体化知识和意义理解的过程。
最后,从教学结果看,深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8]的确,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深度教学重视通过知识内涵的意义挖掘,为学生提供精神的养料,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从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从知识的学习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观念的解放,在知识的学习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生活的疑问和困惑。由此,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不再是残酷的智力厮杀和艰难的认知过程,而成为“诗意的栖息”、“精神的皈依”。知识学习不再是痛苦的事情,而成为快乐的旅程。
【参考文献】
[1]辛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04).
[4]孙晓天.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J].人民教育,2004(05).
[5]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6]郭元祥.知识的教育学立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1).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69-01
【作者简介】辜伟节,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出于对邗江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历程的全面了解,并为以袁昌华校长为首的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的探索精神所动,现对邗江中学校本探索的主题进行粗浅评说。
一、倡导“自主・导学”:体现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价值
1.课堂教学变革的“战略”价值取向。
从袁昌华校长的主题介绍中可以悟出:学校提出“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和重构学校教育的迫切愿望”,“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通过对校本化课程教学结构体系和课程管理制度整体优化”,体现了学校开展新一轮课堂教学变革的战略思维。具体表现为:一是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即基于“成长教育”的“人”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二是建构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即包括了“教室”“校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课堂”课程体系;三是创生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即凸显了“自主・导学”的教学指向和富有校本特色的课堂形态。
2.课堂教学变革的“生本”价值取向。
“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完全契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核心价值。实际上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提出“道德课堂”建设,旗帜鲜明地主张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课堂生活”并进一步深化落实,体现了“合道德”的、坚持“生本”立场的课堂教学价值导向: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活力彰显、尊严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构“自主・导学”:聚焦课堂教学主体的核心素养
1.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
邗江中学基于“成长教育”的理念,坚持以“蓄德・修能・日新”校训进行价值引领,从素养角度出发,要求所有学科都应该在培养学生素养中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视为其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的过程。在建构“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中,率先启动了“多元交互式”课堂教学评价,聚焦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具体核心行为:倾情参与、互动共学、优化方法、持续投入,探寻学生自主学习要素和学习品质要素,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维度与价值体系。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