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建设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13 16:14:56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建设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程建设文化

第1篇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第2篇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第3篇

关键词:海外建设;企业文化;融合管理

随着“走出去”的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不同地域文化,不同企业文化等差异性日趋明显,工程建设期的项目如何做好企业文化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对企业项目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使项目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工程项目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决策机制不高效

境外国有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在各项决策上不可避免受到周期长等制约,在海外市场竞争力方面受到削弱,影响项目进度推进。

1.2海外市场竞争带来人才流失

海外项目员工背井离乡,身处异地,在面对海外人才竞争市场时,难免受高收入企业的影响,导致人才流失,对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力产生不利影响。

1.3不注重品牌形象建设

部分国内企业在国外进行项目投资时较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与当地政府、周围居民进行良性互动,也不注重对本企业进行形象宣传,导致员工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当地政治、社会环境中,无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动项目建设。

2项目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2.1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

2.1.1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观念整合

在企业不断重组兼并乃至最近大规模开发的进程中,随着控股、参股、新建企业的不断增加,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新进员工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一同带入了新的企业。因此,建立完善新型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实现目标的竞争文化,尤其要体现包容性和开放性,起到凝聚士气,团结协作的作用。

2.1.2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机制建设相结合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一是必须顺势而为,尊重已有的文化格局,倾向于大多数员工的认知,要有包容的精神,但是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必须有序调整、改进。二是引导为重,企业文化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意志,但是管理者的意志和企业员工的意志未必在同一点,因此,对员工一时难以理解和执行的工作,必须积极引导、灌输,让员工了解、接受。三是注重机制转换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国企的改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同样给企业文化输入了新的活力。改制不仅是机制转变,也是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企业整体改制上市后对企业的影响是长远的,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关注这一影响。

2.2加强工程项目期的人本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变化大的特点,要想形成群体功能,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应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工程项目的根本指导思想,发挥项目文化的内部引导作用,从硬性管理转为柔性管理。

2.2.1注重培养

培训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如外出培训,入厂教育,岗前培训,岗位学习等,使员工边工作边学习边成长,实现成长为“员工企业家”的跨越。只有重视人才的积极性,有计划地让其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不断加强其适应项目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才能增强项目建设的后劲。

2.2.2注重激励

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之产生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激励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满足正当需要调动人积极性的需要激励;有通过设置适当目标调动人积极性的目标激励;有通过对员工的关怀、尊重、理解、信任激发人积极性的情感激励;还有通过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调动人积极性的榜样激励。采取激励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切忌盲目性和片面化。

2.2.3注重引导

对企业而言应做好引导工作,必须从分析员工的心理因素、行为特点入手,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平时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以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教育员工。此外,要加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要使一个企业团结成为一个整体,使员工在精神上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2.4注重感化

尊重和维护员工的权利和自尊,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往往能激起心中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因此,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让他们对项目建设的各方面知实情,积极为项目建设献计献策。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让他们感到为项目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因此得到合理而必要的回报。还应重视增强员工的民主意识,尊重员工在决策中的民利和作用,从组织、制度、法律上落实和保障员工享有的民利。

2.3注重全球化企业文化体系建设

2.3.1确立以“包容”为核心的文化

境外项目参与到全球竞争,要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就必须建立以“包容”为核心的文化,以有利于本单位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和本地化,迅速完成文化融合;同时吸引国际化人才。

2.3.2建立以“友爱”为特色的文化

友爱是中华文化的特色,有人情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感情,这是东方文化的内涵之一。企业“走出去”开展项目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和合天下”的过程,构筑“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构建文化共同体,而企业为不同员工所共同搭建的精神家园正是文化共同体的最好基石。

2.3.3构建以“利他”为主旨的文化

“利他”有三层含义:一是先做好自己,二是自觉将自己的发展与周围环境的有利发展结合起来,三是从一个小的环境不断超越进入更大的环境,并且与每个新的生态系统完成融合,共同促进和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文化融合与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很好地处理彼此关系,才能建设符合企业竞争力提升和目标实现的新型竞争文化,以及符合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新型和谐文化,使企业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彦舫,陶自成.大型设计院开展国际EPC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10):905–908.

第4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到年底以前,在全区建立1个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镇级服务点、39个村、社区基层点,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一)部门职能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镇级基层服务点职能:镇级基层服务点将负责存贮省、市、区级各部门提供的网络资源服务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村、社区基层服务点职能:作为最基层的服务点,主要负责存贮上级中心点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向基层群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场地建设

按照年度(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乡、镇)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300平方米,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综合业务加工室。

按照年度(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100平方米,办公场所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

(三)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

镇级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10台;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1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服务点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大屏幕电视机、投影仪、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打印机、不间断电源、资源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

村、社区服务点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M以上;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5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服务点配备服务器、投影机的、电视机、高频播放机等。

(四)建设经费:

1.设施设备经费

区级支中心:需一次性建设费用68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支中心房屋的修建,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镇级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5万元(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服务点房屋的装修,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村、社区服务点:需一次性建设费用23.4万元(39个村、社区×6000元/村、社区)(详见附件),主要用于设施、设备购置,以及完成中心启动所需其它硬件器材。

2.场地建设费

区级支中心:所需500万,主要用于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综合业务加工室的修建。

3.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30万元,主要用于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日常运转、维护,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4.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数字资源制作、购买、加工整合等工作。

5.服务车

所需经费25万元,主要用于下基层服务点检查指导工作。

四、具体标准

(一)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二)镇级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服务点机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5.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6.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三)村、社区基层服务点配套设施建设:

1.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2.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3.服务点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四)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区级支中心: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2.镇级服务点: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5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3)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4)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5)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

区级支中心、镇级服务点、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费用由区财政一次性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二)人员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三)技术保障。

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四)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

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五)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

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第5篇

关键词:质量;文化;管理;配电

一、企业简介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以下简称配电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隶属于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集体施工企业,拥有多项资质。目前,该公司拥有168名员工,其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52名。该公司主要承接市本级范围内20千伏及以下配电工程业务的施工。该公司主要经营一般工业和公路、民用建设项目的设备、线路、管道的安装施工业务。具体从电所的10KV线路接出,线路架杆和电缆沟开挖敷设;10KV开关站及配电房的土建、设备安装、设备调试,低压配电线路及动力箱配电箱计量箱的敷设安装;10KV及以下线路、开关站、配电房及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力设计;10KV及以下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测定期试验,设备故障修理等。

二、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保证

配电工程分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质量管理工作,并将创建质量文化标杆单位溶入日常质量管理工程,统筹安排,长抓不懈。

三、适应形势要求,打造质量文化

配电工程分公司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确定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推动工程创优有序开展,加快确立品牌优势”的总体要求,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实现“质量零缺陷”的工作目标。在深入推进“五统一”过程中,以创建“一家二室五园地”为平台的企业文化阵地,引导班组自己提炼了所要遵循的班组使命,班组道德以及学习观、创新观,人才观,质量观,成本观,安全观等共有价值追求,形成独具班组特色的理念识别系统,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和辐射力。建设以书吧、健身房、女职工活动室为组合的快乐充电站,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而传承劳模精神,全力助推公司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四、坚持文化引导,提升质量水平

近年来,配电分公司以企业文化“贴近实际、贴近员工、贴近生活”为指导,通过班组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紧紧围绕“创建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和谐企业”战略目标,把公司使命、企业愿景、班组责任以及质量文化的内涵要求,与员工个人价值体现、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为质量文化建设的落地奠定了基础。在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以“主题宣传、公益实践、主题征文、知识答题、专题讲座、公益展播”等形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入行,着力培养和树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在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四德教育中,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员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定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贡献”活动,积极参加援助救灾、扶贫帮困、救助失学儿童、义务献血等奉献实践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在持续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宣贯中,应在公司开辟的“学习园地”里,通过“卡片(手册)宣传、橱窗展示、标杆引领、感恩教育、典型示范、媒体宣传、知识竞赛、形势目标宣讲、业绩宣示”等形式,大力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精神,积极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公司员工行为信条,树立新时期配电人的良好形象。

五、从“抓两手”到“两手抓”

在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配电工程分公司始终坚持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突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让员工在质量方面充分施展才能,质量改进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围绕质量文化建设,该公司开展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员工牢牢树立“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的思想,把有形的质量管理要求转变为一种无形的质量文化氛围,熏陶和影响着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六、争创标杆单位,树立企业品牌

质量文化建设———企业卓越经营的基石。近年来,在配电分公司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人心齐,发展快,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取得了一个个成果,在行业系统中树立了企业形象。

1.工程管控与安全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2014年是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之年,网内工程量为历年之最,同时还有“三双”接线改造、农排线改造、滨河变长田变配套等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年度重点工程。为此,配电工程分公司上下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困难,深挖内部潜力,努力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2.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配电工程分公司在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市场工程施工进度,精心安排施工计划,实行交叉施工、突击施工等方法,努力满足客户需求,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3.有效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配电工程分公司通过创建质量文化单位,进一步为配网工程建设提供了更为高质高效的施工服务;以精益的管理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担负起电力央企的社会责任,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更好地提升了“国家电网”的品牌美誉度。

七、结束语

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企业的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质量因素,现在质量因素已经成为客户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的质量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参评质量的好坏,质量文化也将作为企业发展的背景文化中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应当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陈振 陈锡君 叶克勤 单位:浙江泰仑配电工程分公司

第6篇

市政工程建设的作业过程是多个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很多工程的建设除了严格的检查把关之外,更多的主要是靠建设者个人的责任与自觉、自律性。因此,建设者的自觉、自律性就成为了造成工程质量优与劣的关键所在,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有必要通过文化建设来约束建设者,要求建设者加强队伍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由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流动性较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条件异常艰难,这就使市政工程文化建设的难度见大,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灵活、更有声势、更富感染力,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去。可以采用“路地共建”、“社区(村镇)共建”为载体的“民主促民生”方式,创建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氛围。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的“路地共建”、“社区(村镇)共建”着眼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与当地政府、群众共同搞好一方水土的责任,内容包括治安综合治理、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活动的开展、党建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群众精神文明主题活动的创建等,有利于促进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市政工程廉政文化建设的构建

市政工程建设开建之前,我们对各项目标段中标的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开展廉政谈活,放发廉政温馨提醒信,签署廉政公约、设计个性化廉政信封、签订廉政责任书等;工程实施过程中,制作廉政文化进工地读本、工地现场树立廉政文化景墙、廉政公益广告,结合民工学校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纳凉晚会,节佳日对一线管理人员和建设者通过廉政短信平台发送温馨提醒短信等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确保了干部优秀、工程优质,如曙光路工程荣获杭州市第一个市政道工程“中国市政金奖”工程。这些具体的措施为工程的建设开了好头,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侧重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

2.1市政特色文化建设重在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市政工程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源头是来自于市场经济对市政公用垄断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在文化层面和服务层面进行重构,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精神动员和行为激励,以价值的共识获得员工的认可与凝聚,用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品牌效应来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竞争力。因此,就必须要发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重视对以往形成的企业文化积淀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去糟粕取精华;动员职工系统地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引导全员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员工的原创精神,向工人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品牌;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深度提炼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和酝酿,全系统工人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意识,上下同欲,为企业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比如,如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的“文化墙”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工程开展进城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设合适工程项目的“文化墙”。建设“文化墙”,经济投入不多,社会反响好,各方都乐于接受。在施工现场内,通过道路硬化,噪音控制,扬尘控制,污水处理等标准化管理,工地进一步规范,改变了工地容貌和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外,美观整齐又有内涵的“文化墙”,塑造了建筑工地的新形象,也彻底改变了市民对建筑工地“脏、乱、差、野”的认识。

2.2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双管齐下

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说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人立身行事的重要作用。既能增添群众思想领域的凝聚力,又能扫清工程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教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能增添群众思想领域的凝聚力,又能扫清工程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如何把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与教育:

1.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

2.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者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的佩香囊课程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同时,教育培训的过程也是廉政文化熏陶的过程,促使干部职工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增强市政建设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程的建设。

第7篇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山西省第一家规划设计和建成上线运行的地市级数字文化工程,是我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工程,是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也是我市“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工程情况

(一)建设思路

1.资金来源:一是2013年我市申请创建国家示范区,原市长李正印专门从2013年度市长基金中拨出782万元,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二是该工程被列为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文化部资助50万元。

2.建设背景:该项目是正式从2014年10月开始建设。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工程?如果按当时文化共享工程标准建设,我们可以“买一批电脑,建一个网站,联一个大网”,就很容易完成工作要求。政府给我们这个项目这么多钱,这是朔州建市以来文化系统单笔资金最大项目,我们想要通过这个项目发挥文化惠民最大效益,让朔州老百姓通过先进技术享受先进文化。考虑到以下两点,对原来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

一是文化部、财政部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工程,但发展仍不平衡,中央财政对县区、乡村有投入,对我们市级没有投入,而且县乡文化共享工程设施利用率低、存在着“肠梗阻”现象;二是文化部当时已提出开始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要求,国内南方先进城市已在探索实施,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3.建设思路:本着大文化理念,通过整合文化共享、数图推广、电子阅览室三大工程,整合文化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等馆内、馆外、系统外三大信息资源,整合文化管理、服务、需求三大职能,在源头上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起始一公里,在终端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朔州文化工作新平台、新领域。

(二)项目内容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两中心两站一平台”系统项目,是由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241.395万元,其中软件平台由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两中心:市文化局数字文化管理中心、市图书馆机房中心;两站:市博物馆、市群艺馆数字服务站;一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分布式互联网站集群——朔州数字文化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有文化资讯、文化有约、群众文化、数字场馆、特色文化、专题片、文化志愿、文化艺术、文化共享、文创商城十大栏目。该项目2017年7月17日上线试运行,8月24日通过专家初审。

二是“六馆八库”资源项目,由中科九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389.65万元),包括数字图书馆、群艺馆、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红色文化馆六个数字场馆或虚拟全景场馆,还有“右玉精神”、朔州方志年鉴、朔州文物古迹、朔州名人、杨家将、中华门神文化、朔州非遗、朔州文艺八个地方特色文化专题数据库以及50集《魅力朔州》专题片,资源建设数据总量达10TB以上。该项目2017年12月7日通过专家初审。

三是“市县体系”网络项目(每年运营费105万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朔州分公司,建设1083条专线或宽带,覆盖市、6县、73个乡镇、1000个村(社区),清除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全区域互联互通。市、县、乡三级专线全部联网运行,村级宽带目前已经开通接入800余个。

四是基层数字文化服务项目。2017年文化部资助50万元,此项工作已由市文化局办公室负责实施。

(三)建设特点

朔州数字文化工程从2014年10月正式启动,到2017年7月17日试运行,再到基本完成用了三年时间,由于技术要求高、内容复杂,单招标时间就用了一年半,占了近一半时间。项目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家全程参与。在招标阶段,就举行5次专家论证、4次招标评审会;在项目完成阶段,单就“两中心两站一平台”“六馆八库”两个项目就举行过4次技术评审会、2次初验会和一次终验会,累计参与专家百人次,我们目的就是要从技术上保证整个工程高质量,确保朔州文化云顺利上线。

(四)项目成果

2017年4月12日,文化部2016年度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考核组来我市检查指导,考核组对我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文化部专家、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孙承鉴认为,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具有大文化发展理念,起点高有特色,思路好有创新,打破文博图行业界限,整合所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全局意识超前,对全国数字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2017年12月19日,我局组织召开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终验会,来自省文化厅的三位专家应邀担任评审工作。专家们一致认为,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站位较高,设计理念先进,服务前瞻性强,建设了一项文化惠民数字化新业态服务。项目组织管理架构有序,运行有效,建设过程监理单位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资料档案、验收文档比较完备。“两中心两站一平台”项目,基本完成了平台前端框架的搭建,重视用户需求调查和反馈,建设有公共文化资源供需平台,后续进一步优化平台的结构。“六馆八库”项目,资源架构合理,内容丰富,既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又涵盖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文化内容,能够较好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同时专家们希望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政府配套运维和后续资源建设经费保障,实现全媒体多终端便捷式服务,加强宣传推广,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使这项文化惠民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二、存在问题

1. 人员少。目前只有从市图书馆借调人员一名,无法开展朔州数字文化网正常运行,更谈不上活动开展和服务推广。现需要网站编辑、活动策划、美工设计、摄影、软件设计、设备维护等一系列的专业人才来进行日常管理维护。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的精神,朔州数字文化网可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行维护。

2. 宣传缺。原计划要举行“朔州文化云”上线启动仪式,邀请市领导参加,筹备工作(包括宣传片)已做好。可惜一年快过去了。

3. 服务短。由于基层数字文化服务项目由市文化局办公室负责实施,主要采购公共文化一体机,缺乏终端管理系统开发,导致无法实现市县乡远程管理和资源服务一体化。

三、下一步计划

1.加强宣传推广

一是在朔州日报刊登宣传专版;二是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的方案策划、活动组织和培训工作,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朔州文化云”带来的文化大餐。

2.做好文化平台

一是把数字文化工程作为市县文化工作的新平台来抓,列入考核重点;二是按照市网信办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备案定级与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实现各县级支中心及场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市级机房中心的内部VPN专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