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长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12 16:09:38

序论:在您撰写家长教育笔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家长教育笔记

第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国际地位;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21-11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1978~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9%,而2000~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10.36%。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前提下,稳定性也大大增强。高速的经济增长改善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也为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前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将这一目标调整为人均GDP翻两番。党的十提出,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2011年的GDP总量为2000年的2.95倍,这一期间的GDP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36%。也就是说,由于在前一阶段中国取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因此在2011~2020年里,中国只要再实现3.4%的GDP年均增长率就能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而从目前的增长趋势看,保持当前或稍低一点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进入2011年,虽然中国的短期(季度)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调,但无论从经济增长动力还是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仍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速度。与其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问题,不如说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问题。中国要保持长期、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关注改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GDP的增长相比,1978~2011年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在1978~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消除了价格变动后)的年均增长率为5.86%、6.83%和9.66%,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2%、4.50%和7.04%,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而这期间我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79%,居民人均收入的长期年均增长率比人均GDP增长率低1.5个百分点左右,这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分配经济增长成果上的特征,就是将更多的成果用于积累、进行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图1对改革开放后的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曲线之间是发散的,各阶段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在逐步提高,由居民收入增加导致的内需增加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动力。

二、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总量及其占世界份额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迅速提高。从表2可看到,1978年中国GDP总量仅为1500亿美元,仅占世界GDP总量的1.8%,排名第10位,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0年,中国虽然取得并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但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只有3.7%,落后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排名第6位,排名虽然提前了4位,但国际影响力仍有限。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于发展基数已大为提高,再加上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的GDP总额达到5.9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达9.4%,成为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同样,对外贸易也呈现了这样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出口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00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提高到3.9%,在全球排名第七位;2010年,中国出口在全球所占的份额提高到10.4%,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后的10年,是中国历史上国际经济地位改善最为显著的10年,并由此带动了其他方面地位的提升。

表2列出的是2010年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20个国家过去三十多年按汇率法计算的GDP总量、份额和排序情况,直接影响其排序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即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和汇率,而经济增长率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长期发展的观点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通胀程度和汇率间通常存在反比关系,即通胀程度越大,本币的贬值程度往往也越大。因此,按汇率法对各国GDP的长期变化进行横向比较,能说明各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变化。从表2还可看到过去三十多年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总量和份额的变化情况。

(一)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和英国属于前20年所占份额提升、近10年下降的国家;加拿大属于前20年份额下降、最近lO年份额略有提升(由2.2%上升到2.5%)的国家;而德国、法国、意大利属于份额持续下降的国家。

美国和日本是两个经济总量最大的发达国家,但情况有所不同。1978~2000年,美国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在已达到27.1%的情况下,2000年更进一步提高到30.7%,新技术革命、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最近10年,美国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所占的份额却下降到23.1%,下降了7.6个百分点。日本的GDP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1978年为11.7%,2000年则提高到14.5%。但事实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增长就已明显放缓,所占份额的提高主要是受l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为这一升值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已经放缓的经济增长更进一步陷入困境。最近10年其所占的份额又从14.5%下降到8.6%,下降了5.9%。

从30多年的份额变化看,七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是下降的。其中,美国下降了4%、日本下降了3.1%、德国下降了3.3%。而中国在这一期间所占的份额提高了7.6%,超过了与中国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日本的份额变化之和,而这种变化主要是在最近10年发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现在受到发达国家较大关注的原因。

(二)新兴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减少,是与新兴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提升相对应的。虽然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份额提高的程度都不算大,如位居份额变化第二名的印度,在过去30年中仅提升了1.1%,但这些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明显,近年来纷纷走上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这就导致最近1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显变化。而在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中,中国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实际经济增长比较

一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那么,在过去30年中,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哪些特征呢?表3分别列出1980~2010年和2000~2010年这两个时间段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实际经济增长①(即不包含价格变动和汇率因素的影响)状况,从中可从长期(30年)和近期(10年)两个角度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表3是按照1980~2010年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来排序的。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年均增长率为10.06%;而在2000~2010年的11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低于缅甸,居世界第二位。但缅甸是一个后起国家,起点低、经济规模小,这10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了高增长,中国则是在已经高速增长20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难度要更大。从发展阶段看,中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10.48%)还略高于过去30年(10.06%),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好阶段。正是这种高增长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并不很快,从表3的100个国家和地区看,只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20个国家在4%~5%之间,17个国家或地区在3%~4%之间,29个国家或地区在2%~3%之间,24个国家在2%以下。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普遍状态,中国能保持这样长期的超过10%的年均增长,确实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逐步向亚洲转移。过去30多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8个国家全部在亚洲,分别为中国、新加坡、缅甸、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是中国,超过10%,最低的是印度尼西亚,为5.26%。中国、印度、缅甸这三个国家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保持上升势头。尤其是印度,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7.67%,步入了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作为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大国,连续30年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也相当不容易。其他4个国家经济增速则有所放慢,新加坡和韩国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已回落到5.59%和4.15%,他们已经走出高速增长期。日本近30年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年均经济增长率由高增长时期的10%下降到1.96%,而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下降到0.7%。这种停滞为日本解决国内问题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它在亚洲和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导力量,而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则对促进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整体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经济加速增长的势头,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在年均经济增长率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中,大部分国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如,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历来属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的国家,现在经济已开始提速。非洲的很多国家(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经济也走出了停滞状态,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较多、领土较大)的经济增长在好转,如金砖国家、印度尼西亚、一些拉美国家等,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不是很高,但已走出低位徘徊的局面,出现或重新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互相合作和支持,实现共赢。这使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

第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明显放缓。在七国集团中,虽然各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有一定变化,但相互间的排序关系没有变化,仍然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也都进入稳定发展期。七国集团国家最近10年的GDP增长倍数,日本最低,为1.07倍(年均增长率为0.7%);德国次之,为1.10倍(年均增长0.94%);加拿大最高,为2.2倍(年均增长1.87%)。而从1980~2010年的增长状况看,德国最低,为4.6倍(年均增长1.74%);英国最高,为6.9倍(年均增长2.24%),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都属于较慢的经济增长。美国近10年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6%,而在1980~2000年期间则是3.34%(过去30年为2.75%),近10年比前20年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在近10年来明显放缓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共同特点,不但下降的幅度大,而且实际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低,如日本和德国几乎就是零增长。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复苏迟缓和欧洲债务危机做了解释。在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后,发达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如金融、技术、资金、装备等)必然会有所减弱,这就要求他们在新的领域中有所突破(如上世纪7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开创和发展新的优势。如果不这样做,经济增长就有可能出现停滞,而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了解决各种发展中矛盾的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和中国的加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是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直接原因。但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是互相影响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很多方面已从互补关系发展成为竞争关系,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很多领域替代了原先由发达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所从事的生产。这对中国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发达国家由于竞争力减弱所造成的经济放缓以及购买力的减弱,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对他们的出口,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都对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失衡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随着一个国家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逐步减缓,但这种减缓往往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发生的,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部冲击(如世界大战),即使出现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巨大自然灾害等,高速经济增长也不会突然中断。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在达到了新世纪前10年的新高后,可能会逐渐回落。但只要我们像过去30年那样,能够较好地处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即使下调1~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仍然可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我们虽然在经济总量和增长率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无论从工业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上,还是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继续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四、以当前价格反映的经济增长比较

表2表示的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历年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和排序的变化是以按汇率法反映的现价GDP表示的。而各国之间的横向比较不仅仅是历年经济增长的比较,还与各国价格总水平、汇率的变动相关。表4反映的就是包括了这些因素的世界上20个主要国家2000-2010年以美元计价的名义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从表4可看出,加上了价格和汇率因素后各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与表3有很大不同,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都明显快于其经济增长速度。以中国为例,这一时期中国名义增长率为17.22%,仅次于俄罗斯位居20个国家中的第二位。其中,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48%,价格总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4.09%,汇率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1.93%。一般地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如蔬菜)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价格相对较低,这是一些学者及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利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进行国际比较的重要理由。但应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与发达国家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小,其购买力平价与汇率间的差别也就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汇率的逐步提升,事实上也是其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但也应看到,发展中国家汇率的短期提升,将影响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其货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进而对其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如前所述,日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幅度升值曾大大提高了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并使日本的名义人均GDP有很大提升,但由此导致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终使日本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重新降下来。

五、人均GNI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2篇

相关理论阐释

(一)GMDH理论

自组织理论数据挖掘的核心是数据分组处理方法GMDH( Group Method ofData Handling),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极大减少了人为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参与,从而更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

GMDH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处理对象为若干输入变量,一个或多个输出变量构成的变量间关系以寻求并确定系统最优复杂度模型的过程,它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如下:

1.预先加工观测样本集,即数据的预处理,可将数据样本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2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一般关系,作为“参考函数”,一般采用Kolmogorov-Gabor多项式的离散形式。

3.从具有外补充性质的选择准则中选一个(或若干个)作为目标函数,或称外准则。

4.在训练集上使用内准则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中间待选模型集。

5.在测试集上使用外准则进行中间候选模型的选择,被选出的若干中间模型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变量。

6.重复4、5两步,直到外准则值不能再改善才停止,最终得到显式最优复杂度模型。

(二)DEA理论与CzR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记DEA)自从1978年第一个DEA模型_C2R模型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它根据投入指标数据和产出指标数据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处理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问题的方法。

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单元在一定的可能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生产要素并产生一定数量产品的活动,投入为x变量,产出为y变量。虽然这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尽可能的使这一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由于产出是决策的结果,所以这样的单元被称为决策单元DMU。

C2R模型用来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多个产出的单位(部门)是否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oDEA模型中的C2R模型如下:

经营效率值e。经营效率值e =i时,称为经营效率有效,表明当年投入产出组合已达到最佳匹配,该组织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经营效益好,能充分利用、转化投入成本而获得最大的收益。经营效率值e

基于GMDH的西部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借鉴相关资料,选定了一定的输出指标:y,财政收入(亿元)和y,地方生产总值(亿元),而将x,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就业人数(万人)、x。电力消耗量(亿千瓦时)、x。居民消费支出(亿元)、×。R&D经费支出(亿元)、x。进出口差额(亿元)作为输入变量。

运用GMDH方法,在knowledgeminer软件中代入2000-2007年西部1 1省统计数据(西藏统计数据不全,故未予评价)。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得出两个输入、输出方程:

yi= -0.000003+0.990646x1+0.600579x2

y2=0.747336x.4-0.071508x+0.233424x4+0.0523269x;

通过两个输入、输出方程的输入变量的并集运算,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运行情况主要受x1、x2、x3、X4、X6这几个投入指标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转贴于

固定资产投资额。该指标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财政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入会受到国民经济、分配、消费以及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和产生比较多的地方生产总值。

就业人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地区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就业人数的增多,会带来个人所得税的增加,从而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

电力消耗量。该指标是经济运行中的电力使用量,反映人民的生活条件及舒适度,电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带来生产总值的增加。

居民消费支出。该指标反映西部居民的消费情况,消费支出是用支出法核算生产总值的一部分,人们的消费支出越多,地方生产总值就越多。

进出口差额。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外贸余额地位,进出口差额越大,地方生产总值就越多,是反映外贸对国民经济作用的主要指标。

基于DEA的西部区域经济运行效率评价

通过运用GMDH得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就业人数、电力消耗量、居民消费支出和进出口差额作为DEA中的投入指标、财政收入和地方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分别对2003年和2007年西部1 1个省的经济运行进行效率评价,利用EMSl.3版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一)经营效率

由表1可知:在2003年,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新疆这六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e =i,它们的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可见这六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好;而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这五个区域经营效率值e

由表2可知:在2007年,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这九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e =i.它们的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可见这九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好;而青海和宁夏这二个区域经营效率值e

与2003年相比,2007年贵州、陕西和甘肃这三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由e

(二)规模收益

由表1可知: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的规模收益值A

由表2可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青海和宁夏这七个区域的规模收益值A

2003年和2007年的规模收益有效性显示,我国西部区域的规模收益递增力度相对较强。

结论

第3篇

相关理论阐释

(一)gmdh理论

自组织理论数据挖掘的核心是数据分组处理方法gmdh( group method ofdata handling),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极大减少了人为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参与,从而更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

gmdh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处理对象为若干输入变量,一个或多个输出变量构成的变量间关系以寻求并确定系统最优复杂度模型的过程,它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如下:

1.预先加工观测样本集,即数据的预处理,可将数据样本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2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一般关系,作为“参考函数”,一般采用kolmogorov-gabor多项式的离散形式。

3.从具有外补充性质的选择准则中选一个(或若干个)作为目标函数,或称外准则。

4.在训练集上使用内准则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中间待选模型集。

5.在测试集上使用外准则进行中间候选模型的选择,被选出的若干中间模型作为下一层的输入变量。

6.重复4、5两步,直到外准则值不能再改善才停止,最终得到显式最优复杂度模型。

(二)dea理论与czr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记dea)自从1978年第一个dea模型_c2r模型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它根据投入指标数据和产出指标数据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处理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问题的方法。

一个经济系统或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单元在一定的可能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生产要素并产生一定数量产品的活动,投入为x变量,产出为y变量。虽然这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尽可能的使这一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由于产出是决策的结果,所以这样的单元被称为决策单元dmu。

c2r模型用来评价具有多个投入、多个产出的单位(部门)是否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odea模型中的c2r模型如下:

经营效率值e。经营效率值e =i时,称为经营效率有效,表明当年投入产出组合已达到最佳匹配,该组织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经营效益好,能充分利用、转化投入成本而获得最大的收益。经营效率值e<1时,称为经营效率无效,表明当年投入产出指标组合没有达到最佳匹配。由于组织结构或管理不善等原因使经营效率欠佳,投入有浪费,可以减少投入而仍保持产出不变。规模收益值入。规模收益值a≥1时,称当年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即在这一年里希望通过增加投入的方式使产出规模扩大的目标难于实现。规模收益值a<1时,称当年规模效益递增,且a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在这一年里,加大投入或增加生产布局点,能获得产出规模扩大的效果。

基于gmdh的西部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借鉴相关资料,选定了一定的输出指标:y,财政收入(亿元)和y,地方生产总值(亿元),而将x,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就业人数(万人)、x。电力消耗量(亿千瓦时)、x。居民消费支出(亿元)、×。r&d经费支出(亿元)、x。进出口差额(亿元)作为输入变量。

运用gmdh方法,在knowledgeminer软件中代入2000-2007年西部1 1省统计数据(西藏统计数据不全,故未予评价)。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得出两个输入、输出方程:

yi= -0.000003+0.990646x1+0.600579x2

y2=0.747336x.4-0.071508x+0.233424x4+0.0523269x;

通过两个输入、输出方程的输入变量的并集运算,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运行情况主要受x1、x2、x3、x4、x6这几个投入指标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额。该指标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财政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入会受到国民经济、分配、消费以及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和产生比较多的地方生产总值。

就业人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地区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就业人数的增多,会带来个人所得税的增加,从而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

电力消耗量。该指标是经济运行中的电力使用量,反映人民的生活条件及舒适度,电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带来生产总值的增加。

居民消费支出。该指标反映西部居民的消费情况,消费支出是用支出法核算生产总值的一部分,人们的消费支出越多,地方生产总值就越多。

进出口差额。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外贸余额地位,进出口差额越大,地方生产总值就越多,是反映外贸对国民经济作用的主要指标。

基于dea的西部区域经济运行效率评价

通过运用gmdh得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就业人数、电力消耗量、居民消费支出和进出口差额作为dea中的投入指标、财政收入和地方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分别对2003年和2007年西部1 1个省的经济运行进行效率评价,利用emsl.3版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一)经营效率

由表1可知:在2003年,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新疆这六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e =i,它们的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可见这六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好;而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这五个区域经营效率值e<1,也就是说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产生了浪费。

由表2可知:在2007年,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这九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e =i.它们的投入产出状态已达到最佳,投入无冗余,可见这九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好;而青海和宁夏这二个区域经营效率值e<1,也就是说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产生了浪费。

与2003年相比,2007年贵州、陕西和甘肃这三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由e<1发展为e =i,并且陕西和甘肃这二个区域的经营效率值e也得到了提高,2007年的西部各区域的经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对我国西部区域经营效率发展势头看好。

  

(二)规模收益

由表1可知: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和宁夏的规模收益值a<1,都处在递增状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入,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而内蒙古、广西、云南、陕西和新疆这五个区域的规模收益值a≥1,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盲目加大投入,产出不会增加,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由表2可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青海和宁夏这七个区域的规模收益值a<1,都处在递增状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入,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而内蒙古、云南、甘肃和新疆这四个区域的规模收益值a≥1,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盲目加大投入,产出不会增加,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2003年和2007年的规模收益有效性显示,我国西部区域的规模收益递增力度相对较强。

结论

与2003年相比,2007年的西部各区域的经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西部区域经济运行的总体发展趋势较好。2007年我国西部经营效率有效区域数多,规模收益递增力度相对较强,规模的扩张还能够进一步带来更多的效益。西部区域应在保持原有经营效率水平的基础上,依托西部区域的丰富资源,加强投入,同时完善市场结构和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新技术,使西部区域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第4篇

关键词:区域扩张;家乐福;大商集团

一、扩张历程

家乐福于1995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卖场――北京创益家店,从此拉开了区域扩张的序幕。1996年进入上海和深圳。从1997年开始,以进入天津市场为标志,家乐福在中国大城市进入高速扩张阶段。2000年,又开设了5家大卖场;2002年家乐福在20个城市开设了35家大卖场;2003年家乐福在杭州开设了第40家分店。2004年冠军超市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分店;2005年重庆出现了家乐福的第60家分店;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开办了21个大型超市。目前,家乐福在华已开店90多家,并且继续保持加速扩张的趋势。

大商的区域扩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大连市扩张。1996~1997年并购大连秋林公司和大连衬衫厂,2003年3月、2003年10月、2004年3月、2004年9月,分别进入金州、普兰店、旅顺和开发区;第二,辽宁省内(不含大连)扩张。从1998年并购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开始,到目前为止,除大连外,大商的扩张区域已涉及辽宁14个城市中的抚顺、锦州、营口、本溪、沈阳、葫芦岛、阜新、盘锦、朝阳等9个城市。第三,辽宁省外扩张。从2001年12月,大商开始了向辽宁省外扩张的步伐,以在大庆建立大商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为标志。目前,大商的店铺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省(市)。

二、扩张方式

(一)家乐福

1、分店扩张。分店扩张是直营式扩张模式的一种,其特点是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来达到企业扩大规模的目的。连锁分店扩张是家乐福在中国进行跨地域扩张的最主要方式。短短几年间,家乐福在中国各大城市建立了分店,尤其是在2004年末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的数量、地域及股权比例限制取消以后,家乐福以独资方式开设分店的步伐大大加快。

2、联盟式扩张。家乐福还采取了联盟式扩张,选择与经验丰富的零售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主要表现为:(1)占股51%以上。与家乐福成功合作的战略伙伴基本上是实力很强的零售商或大公司。在合作过程中,家乐福强调自己必须占主导地位,即占股51%以上,并坚持使用家乐福的品牌。(2)广泛选择合作伙伴。家乐福在中国内地的合作伙伴达30多家。由于拥有分布广泛的合作伙伴,家乐福98%的生鲜产品可由本地采购;60%的杂货、日用品也可以在当地获得。

(二)大商集团

1、并购式扩张。并购式扩张是指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来实现规模化战略扩张,它是大商主要的区域扩张方式。自1998年以来,大商集团从周边中等城市入手,并购了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2002年收购了盘锦辽河商业城、抚顺商贸大厦、抚顺商业城、牡丹江商业大厦、大庆百货大楼集团和大连双兴商业城,并成立抚顺地区集团和大庆地区集团。2003年收购了北京天客隆超市集团92%的股权。2005年大商收购济南人民商场儒商百货有限公司和山东儒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现向该区域扩张。

2、分店扩张。大商集团还运用直营分店方式增强自己原有店铺的竞争实力,扩大原有店铺的知名度。与家乐福的独资连锁分店扩张方式比较,大商集团所进行的直营式连锁分店扩张方式主要用于大连市及其周边中小型城市,而不像家乐福把分店扩张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进行。

三、扩张策略

(一)家乐福

1、迂回策略。家乐福在进入中国时意识到按照常规方式很难进入,于是实施了“迂回策略”。家乐福通过一家名为“家创”的中外合资管理公司控股空壳“创益佳商城”开始了中国的超市连锁店之旅。作为“家创”的大股东,家乐福集团很快就介入并控制了“创益佳”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超市经营业务,并打出了“家乐福”的招牌。靠着这种变通的方式,家乐福最终对自己的门点拥有了绝对的控股权。随后,家乐福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将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2、本土化策略。主要体现在:(1)经营方式本土化。家乐福为迎合中国人喜欢“挑选”的习惯,增加了货架上同类商品的供应量,家乐福中国分店的蔬菜切法也是中国式的斜切法或竖切法。(2)采购本土化。家乐福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和宁波等11个城市建立了采购基地。(3)员工本土化。家乐福人才本土化日益明显。沈阳北站店和北京马连道店都出现了中国籍店长。

3、业态多元化策略。家乐福以大卖场为主力业态。这种以天天低价为明显特征的廉价量贩店非常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国家。大卖场的廉价性曾打压了中国零售业的多数百货商店,又在综合性上制约了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连锁超市,这成为家乐福的成功之处。当大型综合超市站稳脚跟以后,家乐福又引进迪亚折扣店和冠军中型超市,作为其大型综合超市的补充业态。

(二)大商集团

1、步步为营策略。大商集团走的是低成本、低风险的稳健扩张之路。在时机的选择上,力求成熟一个,吸收一个,改造一个,稳步、健康、有序地推进。在空间选择上,重点吸收那些便于集中统一供配货,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城市中最大最好的店,以确保集团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投资方式选择上,不靠贷款,用上市公司的配股资金搞净资产收购,对购并的企业坚持独资,不搞合资。在管理方式上,坚持一体化、属地化,完全运用大商管理模式,任用当地有丰富零售经验的人做管理人员,总部不派一兵一卒。

2、业态创新策略。通过收购、兼并、租赁到自建店铺,大商不断地变革经营模式,创新业态。从单独经营百货到开发超市、大卖场、专业店、大型购物中心等多业态经营;从单纯的联营联销到多种组合经营方式。大商集团百货店达40多家,组成了大商百货集团;已建立了大连、沈阳、大庆等17个具有购物、休闲、餐饮、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新玛特店;拥有70多家大商集团商品经营最强项之一的专业电器连锁店――大商电器;其他业态涉及到集家居、建材、家装经营为一体的一站购齐式大型专业店――大商家家广场。在多元业态格局中,百货店是大商的主力军,超市是其生力军,新玛特是新标示、新业务,餐饮、娱乐则是其无限发展的新商机。

3、物流整合策略。在扩张进程中,大商集团对所属店铺实行大类商品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整合物流资源。集团成立了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着手建设“东北物流干线”,建设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现代化、标准化物流中心,负责对周边店铺的物流配送。

四、扩张效应

(一)家乐福

1、财务效应。财务效应是指扩张给零售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各种效益,主要表现为市场扩大、利润增加。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扩张进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财务效益。

2、规模经济效应。凭借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质量与水平,是零售企业决胜于市场的重要法宝。家乐福在其扩张过程中通过连锁经营突破了空间市场的限制,取得了空间上的规模扩张,实现了人力资本以及技术的整合。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品牌优势等渠道达到了降低成本,增加受益,实现了规模经济。

3、立地效应。对于零售业来说,店铺位置是稀缺资源。中国零售业商业用地的稀缺性决定了中国内外强势零售商通过一系列扩张方式进行“跑马圈地”,来获取这种位置效应。家乐福通过激进的扩张方式,把其大部分分店都建立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十字路口,并且在其战略性联盟伙伴的帮助下,打进该区域的有利商圈之中,占据到好的网点资源,比之其他跨国零售巨头,迅速抢占了地形先机,极大的获得了“商圈效应”所带来的较好的经营成果,从位置上就大大增加了与其他跨国零售商的销售竞争力。

(二)大商集团

1、财务效应。大商集团在一系列的并购中,主营业务收入逐年稳定增长。1999年比1998年增加42285.20万元,增长51.88%;特别是2000年度,公司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37元和10.35%,远高于同类上市公司0.15元和6.11%的平均水平。2005年大商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62.6亿元人民币左右;2006年增加到78.2亿元。其股份各项指标在商业零售板块中均较好,尤其是净利润率和存货周转率均名列首位。

2、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大商集团通过并购把竞争对手转换成合作伙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竞争对手,增强了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扩大了对市场的控制范围,增强了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增加了其长期获利机会。并且通过加速成立其在大连及周边二、三线城市的分店,进一步稳固了其在这一小范围内的零售行业巨头地位,获得了范围经济。

3、品牌协同效应。通常被称为并购中的品牌扩张效应,其实质是企业并购中的品牌优势转移。大商集团在并购中通过转移自己的品牌优势,极大的提高了被并购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盘活了不良或低效资产,从而整体提高了企业的并购绩效。如本溪商业大厦、阜新百货大楼被大商并购后,一改以往的老态、弱态,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对国内其他零售企业区域扩张的启示

(一)规模与效益相结合

不以效益为基础的扩张只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家乐福和大商集团二者经过长久酝酿及考察,在注重效益的基础上务实地踏出每一步扩张步伐,在做强的过程中力求做大。国内零售企业应将区域扩张与企业自身的能力结合起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扩张前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尤其是扩张速度,认识到简单的店铺扩张并非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店铺不是越大越好,也未必是越多越好。

(二)选择合适的扩张方式

面对国外零售“巨头”的“入侵”和渗透,国内零售企业要做大做强,选择正确的区域扩张方式已成经营决策中的头等大事。区域扩张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扩张过程必须积极而又稳妥,扩张结果要取得多种效应,并能避免或减少由于扩张而带来的风险损失。总体说来,一定要与扩张方式适用的条件、业态经营模式、管理水平以及同行业的竞争状况等方面相结合,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最优扩张方式。

(三)因地制宜,当地化经营

百货商店适合蜜蜂式的发展,超级市场及专业商店适合蜘蛛式的扩张,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零售企业区域扩张都要注意本土化经营,按照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特点,确定相应的业态组合和营销策略组合。家乐福能够顺利进军中国并且在外资零售企业中占据首位,靠的便是本土化经营战略。大商集团在扩张过程中,始终以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因此,其他零售企业在区域扩张时,首先应对不同地区进行综合调研,选择地理、文化因素相近的地区作为区域扩张的首选点,然后充分结合当地的经营环境设计相应的业态策略和营销方案。

(四)重视品牌影响力,打造品牌知名度

品牌发展和企业扩张是一个互动过程,综观家乐福在华的快速发展和大商集团的稳步扩张,就是一个品牌发展、品牌形象推广――品牌扩张的互动反馈过程。品牌知名度如果很高,品牌先行,店铺后行,那么零售企业区域扩张将变得较为容易。品牌知名度也是零售企业寻找强势供应商的一个砝码。所以,培育零售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自身品牌扩张能力,对于国内零售企业区域扩张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清.大连商业集团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俞国方.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4(9).

3、矫桂兰.对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市场扩张战略的比较分析及思考[J].江苏商论,2006(1).

4、郎咸平.零售连锁业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M].东方出版社,2006.

5、朱甫.沃尔玛与家乐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Barton A.Weitz,Michael Levy.Retailing Management,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1.

第5篇

[关键词] 资源型;加工型;江西;浙江经验;经济增长;比较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88-04

[作者简介] 陈 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金融学。(江西 南昌 330077)

一、引言

自然资源是国家或地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引领经济的高速增长。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国民财富积累的“初始阶段”都曾获益于自然资源的贡献。然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数量的硬约束使得人们可利用的实际资源在逐渐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是呈负相关。Korhonen等人的研究认为,当一个地方的天赋资源过剩时,人就会缺乏创新、增长的动力,特别是意外财富更容易使人变懒。自然资源丰富型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优势往往阻碍了政府的制度创新。正如16世纪法国哲学家Jean Badin所说:那些土地肥沃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往往过于娇气、懒惰和懦弱;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荒芜国土上的人们则出于生存的需要而表现得更为稳健、勤奋和执着。进入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陷入了增长陷阱。经验数据显示:在全球65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博茨瓦纳4个国家人均GNP年增速达到4%(1970-1998年),而东亚一些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经济增长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世界银行,2000)。对此,国际上许多研究表明,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资源诅咒”效应。

总体而言,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富裕的国家,自然资本占国民财富的比超过5%。事实上,我国已从一个早期自然资源依赖性国家转变成非依赖性国家,逃离了“资源的诅咒”。然而,基于国内不同区域的研究结论却显示“资源诅咒”在我国内部的地区层面上成立。自然资源富裕的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经济增长明显落后于广东、江苏、福建等资源贫乏的加工型省份。本文通过选取中度丰裕的资源型省份江西与资源贫乏的加工型省份浙江进行实证比较,旨在分析区域增长差异的深层原因,以期为避免江西产生“资源诅咒”效应,探寻资源型省份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规律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江西浙江区域经济增长比较

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誉称的江西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共同腹地。与中部其他欠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全省总人口为4311万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江西,自然资源也极其丰富。由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绝大部分地方的农作物可以1年3熟。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第2位。地下矿藏资源充裕,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在有色、稀有、稀土矿产资源上具有明显优势,已探明的矿藏储量绝对数和人均数都在全国省份中占有领先的地位。目前,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江西作为一个较丰裕的“资源大省”,在历史上经济发展有过灿烂的辉煌,计划经济时代也曾为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总量尽管在不断跨上新台阶,社会发展后劲在日益增强,但与其他发达省份比较,特别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近邻浙江省相比,差距依然存在。2005年江西GDP总值4056.76亿元,居全国第18位;人均收入8619.66元,居全国第21位。显然,江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又是一个“经济小省”。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全省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98万人,居全国第10位。人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仅0.56亩,位居全国末位。浙江资源贫乏,是一个“缺铁、少煤、无油”的资源小省,全省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5%,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位。浙江不仅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省”,而且也是建国以来国家财政投入最少的省份,人均投入仅410元,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然而,一个自然资源如此贫乏、计划经济时展缓慢的省份,在改革开放后却迅速崛起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经济大省”及“经济强省”,经济增速列全国之冠,GDP年均增长13.2%,高出全国平均增幅约3个百分点。2005年浙江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4位,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前茅,成就了今天的“浙江现象”。这里仅列举四大方面将浙江与江西进行比较,以揭示资源型省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及问题。

1.经济总量比较。2005年,江西省GDP为405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浙江GDP为1.34万亿元,增长速度为15.4%,江西经济总量仅是浙江的30%。从GDP占全国的份额来看,江西为2.2%,浙江为7.3%,江西比浙江低5.1个百分点。两省经济总量相差大。但可喜的是,江西的增速略高于浙江2个百分点,如果依然能保持这种态势,两者经济增长的差异将会逐步缩小。

2.所有制类型比较。江西省公有制比重明显大于浙江省。在全部企业法人中,2005年江西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804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3%;浙江省811家,占其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这主要由于江西在计划经济时期曾是三线老工业基地,还有一些大型的国营军工企业。浙江省的私营工业企业在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其私营工业企业发展态势很好,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第一。从私营工业企业数量来看,2005年江西省共有2079家,浙江省有私营工业企业2.42万家,是江西省的11.67倍;从私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看,2005年浙江省私营工业企业的总产值8250.03亿元,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5.7%,是江西省的11倍。从“三资”工业企业投资来看,浙江也明显高于江西。2005年浙江省共有“三资”工业企业6807家,创造工业总产值5644.38亿元;同年,江西省“三资”工业企业497家,相当于浙江省的7.3%,创造工业总产值447.45亿元,仅相当于浙江省的7.9%,这主要源于浙江地处东部沿海、港口和毗邻上海等独特的地理条件。

3.固定资产投资比较。2005年江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0%;而浙江达到6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江西投资规模只及浙江的35.1%。两省投资的巨大差异是:江西固定资产来源的主导力量是靠政府招商引资的推动,而浙江利用外资与广东、江苏相比,规模仍小,其投资渠道主要是民营自筹资金渠道。2005年江西非国有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60.4%,而浙江非国有投资比例高达73.3%,并且势头十分强劲,这表明浙江民间资本发展十分活跃。

4.消费品市场比较。2005年江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浙江为46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江西市场规模在全国居第21位,浙江为第4位,江西市场规模仅及浙江的26.7%。浙江省市场成交总额已连续数十年排名上述位次,成为超亿元、超十亿元、超百亿元市场个数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的市场大省。江西工业品市场一度曾不够稳定,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医药、化学纤维、塑料、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等15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3位,江西除有色金属等产品占有一定市场外,大量轻工消费品主要从外省调入,产品在区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比太小。在城乡消费品市场中,江西不平衡程度比浙江要大,这主要在于浙江省乡镇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程度远远超越了江西。

三、浙江经济增长的经验总结

浙江以近乎“零资源”的禀赋条件取得如此优异的发展成果,堪称“经济奇迹”。总结浙江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如下几条:

1.倡导全民创业,锐意观念创新。透析浙江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其发展的内动力,而创业文化又是“浙江精神”的核心。浙江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致使剩余劳动力产生了流动。为了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浙江人很早练就了外出谋生的技能,形成了“义利并重”和“工商皆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求真务实的品质,造就了以个体为主的“群众性创业文化”。浙江老百姓是致富、创业的主体,每个人都是活跃的市场经济细胞,每个细胞都能释放出巨大能量,蕴含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基于生存的客观环境,解放思想,率先冲破僵化观念的束缚,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在创办专业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集资建设小城镇、首倡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有偿转包以及农田规模经营等方面都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浙江各级政府则充分尊重群众的创业权利和自主选择,较早地打破了“惟成份论”,提出“不论成份重发展,不限比例看效益”,让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昨天的农民成了今天的企业家、明天的跨国公司总裁。浙江的发展是全民创业的丰硕成果。

2.开拓市场化特色模式,力促民营经济大发展。市场经济有不同的模式,但不管哪一种模式都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浙江经济一开始就不以一个模式求发展。在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浙江东北地区从原来农业和集体经济基础较好而国有经济相当薄弱的实际出发,凭借毗邻上海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选择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温(州)台(州)地区发挥能工巧匠众多和农民善于务工经商的优势,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走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发展道路;浙中的金华等地区则由“鸡毛换糖”到兴办专业市场,从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全民增收的目的。民营经济在浙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综观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制度配给,也就是在转轨经济的背景下,在局部地区首先尝试完全市场化的模式。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制度要素的配给是左右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发挥规模竞争优势,打造“块状经济”。浙江耕地面积小,资源贫乏,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此没有大型工业项目投资,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这是其劣势。但对浙江人来讲,这又是优势。缺少了依赖,在市场经济中思想醒悟得早,行动得快,当这种观念与政策机遇、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后便迸发出巨大的活力。长期小农经济的束缚和“资源小省”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浙江人不可能贪大求远。他们在起步阶段,仅抓住传统优势,瞄准国内中低档市场空间,从关系民生民计的轻工产品做起,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突破,以小做大,以大做强,最终形成产业集群规模,创造出“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聚集”的区域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模式。其定位不高但市场大,科技含量不高但规模大,产品不大却链条长,打造了特色鲜明、最具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块状经济”。这些“块状经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快了浙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前进步伐。

4.求真务实,注重人力资本效能的开发利用。许多学者认为,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的忽视是造成“资源诅咒”效应的关键因素。资源产业的强劲发展使得政府有意或无意地轻视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这就必然影响了资源型省份经济质的提升和长久发展。在此方面,浙江恰恰是培育和开发人力资本的区域典范。浙江的人力资源基础素质较低,特别是创业者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不够充分。据统计,按不同学业完成情况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排位,浙江排在全国第22位,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803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0.5个百分点。然而,浙江人并不气馁,倡导在干中学的思想,在经济转型期甩开只有念大学才能创业的教育弊端,不惟学历惟能力适时创业,走出了一条高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特色之路。浙江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为保证人力资本存量的充分发挥,浙江成千上万的小企业聚集而成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工极细,集群中一个甚至多个小企业只生产一种零部件,变复杂劳动为简单劳动,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就业和创业的门槛。

四、“浙江经验”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启示

江西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江西经济仍处于一种与其资源禀赋极不相称的欠发达状态。2002年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各兄弟省市经验的同时,提出了要重点研究“浙江经验”,并制定了“关于学习‘浙江经验’,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5年来,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为主题的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的新路子。目前,江西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既需要全省上下不断探索,加倍努力,也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继续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新鲜经验。因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二次学习“浙江经验”,正是由于浙江本是一个无资源优势、无国家扶持、无政策优惠的“三无”省份,如今却神奇般地跃升为加工型“经济强省”,创造了一个奇迹。浙江省有许多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丰富经验,并激发江西不断进行各种模式的探索,开创和谐发展新路,推进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培育本土的创业文化环境,激活民本经济主体。由于创业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各地的创业文化必然具有其差异性,试图移植和复制创业文化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借鉴发达地区创业文化的基础上,培植有利于本土创业文化形成的环境,使江西的创业文化得到有效提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一个有为的政府只能通过宣传和倡导促进这一形成过程。要使江西形成全民创业的文化,就要打破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状态,增强危机意识。首先,要促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鼓励农民迁移到发达城镇周围,给予他们一定的住房和资金补偿,并在税收政策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激发他们自主创业。其次,要加快部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步伐,形成国企核心、民企的大型混合所有制集团。再次,要增强开放程度,鼓励江西的剩余劳动力走出去,通过政府、劳务公司、媒体等各种途径为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创建一个平台。在外务工的剩余劳动力返回后,带回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先进的技术、信息和当地的创业文化及管理经验。

2.努力发挥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作用,全面提高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表明,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市场总是按照效用性标准,将资源配置给最能充分发挥资源效用的市场主体。因此,通过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且,作为资源相对富集但资本稀缺的江西,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尽快把资源转化为资本,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此,资源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要让市场成为资源的基础配置者,通过市场流通环节完成质的飞跃,从而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推进区际贸易发展来提高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江西地处内陆,没有自己的出关港口,出海条件差。加上现在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发展国际贸易难度比沿海地区要大。当然并非说国际贸易不重要,只是强调江西同样亟待拓展区际贸易,因国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当前,沿海传统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而且浙江很多资源全面紧缺,正进入“腾笼换鸟”的调整期。江西资源丰富,但缺乏资本及产业集聚能力。两者可以为此展开合作,在互补中必将开拓产业各自的发展空间,而发展区际贸易则更有利于提升资源型省份的产业发展水平。

3.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1)积极鼓励江西大型企业走专业化协作生产之路。大型企业管理层要树立现代经营理念,集中精力进行核心资源的经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将那些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化分工高的各种零辅件、半成品的生产制造环节、售后服务甚至商品设计等外包出去,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这些中小企业群聚在大企业周围,使大、小企业的发展都取得共赢的效果。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完善与之相配的大专业市场。引导大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规模扩展围绕核心资源来展开,而一般的零部件及半成品等的生产由小企业来完成。(2)着力培育和发展“块状经济”。在江西省域内,除配套型国有及民营大企业外,还有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他们一般比较零散,没有形成集群形式,缺乏竞争力。因此,政府应扶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第一,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传统产业选择最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例如景德镇陶瓷、资溪面包、文港笔业、中童眼镜等民营企业集群等。第二,地方政府可根据交通运输条件、原材料的便利来考虑区位,建立产业园区,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吸引中小企业集聚。第三,地方政府也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市场,使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第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良好的基础设施对企业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各地政府应搞好基础建设,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为当地企业提供便利,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

4.以创新为突破口,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表明,在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要想获得更大的产出,将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就必须依靠创新。创新除了经济、科技之外,还涉及政治、文化、思想、制度等众多领域,包括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因此,今后必须继承和发扬创业传统、创新精神,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动力真正从资源要素的高投入转变到创新驱动上来。尤其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这是江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为此,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为重点,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等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高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开展“科技入园”活动,帮助园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引导工业园区向科技型园区发展。把推进自主创新与大力培育自主品牌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支持、鼓励企业创立名牌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由无牌、贴牌向有牌和有名牌转变,支持企业形成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展示区域形象的知名品牌。

5.合理开发人力资本,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江西作为资源中度丰裕的欠发达省份,虽然人口数量较大,但人力资本开发积累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人力资本不断地被产业资本所“挤出”。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人力资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需要深化:(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依然比较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把人力资本开发方面的投入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2)在人力资本开发过程中,一些地区往往只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不注重人力资本建设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增强公共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3)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地往往只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而不注重适用人才的培养;只重视普通教育,而不注重职业教育;只重视正规教育,而不重视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本开发战略。其次,加大区域的教育投入,改善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和对普通劳动者的再教育和培训上,吸引外来的技术人才和知识人才,积累宝贵的人力资本。再次,正确处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有关调查显示,江西既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更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适用性人才。无疑,江西既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又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既要进行“精英教育”,又要进行大众教育。现阶段,江西应将普及大众教育、培育适用技能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更加符合实际,更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效能。最后,加大对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旨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健康水平的人力资本开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提高,有助于实现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立军.弘扬浙江经验 创新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7,(12).

[2]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6)

[3]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7.

[4]孔伟.论创业文化环境与经济差异[J].社会科学辑刊,2005,(2).

[5]李社军,朱忠旗,张平.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论坛,2005,(24).

第6篇

关键词:调整期末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账务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又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两类,核算时均采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一)企业取得该类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初始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涨价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跌价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

(三)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存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应收股利/利息

差额:投资收益

处置时要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到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债券投资为例)的会计处理如下: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

借:可供-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

涨价调增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跌价调减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三)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处置时要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累计产生的资本公积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产生的资本公积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资本公积。

借:银存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调/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变

应收利息

差额: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转贴于

三、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的相关账务处理

如果投资性房地产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则应采取公允模式计量与核算。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自用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

累计折旧/摊销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差额:资本公积-其他(贷余)/公允价值变损益(借余)

(二)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涨价调增投资性房地产,跌价调减投资性房地产。

(三)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收入

处置时要将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四、分析和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项资产在期末均要调整至公允价值,所不同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调整的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这样处理会带来怎样的差异,我们下面进行比较:

(一)当年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见图1)

在取得投资当年就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引起的损益变动会在处置资产的同时转入投资收益,最终计入当期损益。

(二)次年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见图2)

在取得投资以后一直持有至次年才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引起的损益变动的处理,首先在取得投资当年的年终会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①),然后在处置资产的同时仍然需要再次转入投资收益(见图2步骤②),年终由投资收益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③),最后还需将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的部分冲减本年利润(见图2步骤④)。通过分析得出,在取得投资以后一直持有至次年才处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实质上仍然是计入了持有期间的当期损益。

(三)处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见图3)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在处置当年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

(四)当年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见图4)

由自有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连同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年末转至本年利润。

(五)以后年度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见图5)

以后年度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因为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期末调整至公允价值而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首先在取得投资当年的年终会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①),在处置资产时需要和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一起转入其他业务收入(见图5步骤②),年终由其他业务收入转入处置当年的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③),最后还需将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的部分冲减本年利润(见图5步骤④)。通过分析得出,在投资年度以后才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实质上也仍然是计入了持有期间的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管理理论;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023-07

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以学校自评为基础,院校评估(合格评估与审核评估)、专业评估、国际评估以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为主体,高校、政府、专门机构、社会多元评价机构相互结合的特色评价体系。正如刘振天所言,《意见》的亮点是将高校自我评估作为整个评估设计的基础,以审核评估重点评价学校自身定位、办学条件保障与实施效果。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方案明确“应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从学术视角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成果,无论是本体论上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涵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路径探讨、专门针对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对策建议,抑或是方法论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比较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或建议都落脚于如何提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审核评估研究为例,有学者指出,本次审核评估着重突出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要求,实质上都可以归结为如何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核心问题。

无论是高等教育政策导向抑或是学者研究呼吁,加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和重要核心,本研究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相关探讨亦是基于上述研究与现实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现有文献中,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往往被等同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两个概念存在的天然关联性毋庸置疑,但两者所蕴含的理念及外延特征却泾渭分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面向教学这一特定对象,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面向对象涵盖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因此,对象学视角下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外延可界分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内部科研质量保障体系与高校社会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三个部分。

一、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简要述评

对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内容的研究,高海生等人认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由控制要素系统,质量标准系统,统计、测量与评价系统,组织系统,保障系统五个部分构成。戚业国提出本科教学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质量准则和质量标准、教学投入保障机制、教学过程的保障、教学产出质量保障与教学保障的反馈与修正系统。于志刚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教学质量管理与决策系统、教学质量评估和诊断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预警系统以及教学质量保障支持系统。杨昆蓉认为以改进完善为目的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信息搜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质量保障支持系统五个板块构成。陈学明在分析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将体系构成解构为决策系统、指挥系统、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条件保障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文化宣传系统以及质量仲裁系统八个组成部分。

针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的研究,赵菊珊给出如下建议:一是建立全员、全程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二是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三是建立经常化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四是建立专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组织与机构。魏红认为应当遵循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以系统的理念和思维对关涉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实施持续性的体制化与结构化的评价、诊断与监控,构建权利、责任与任务界定清晰、协调互促的保障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另外,关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实施研究,邹永松在解构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问责要素、现状、类型及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问责机制与问责程序,并以绩效考核、年度报告等项目建构更加合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李红梅认为推进高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应当涵盖五个方面,具体包括:全过程覆盖,有节奏推进;设计流程化,目标理性化;评估规范化,运行常态化;依托网络化,推进信息化。

从既有文献来看,对于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既有学理性研究亦有对策性探讨,既包含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的理论探究,又涵盖对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所涉高校的个案介绍,研究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仔细研判相关研究成果有以下问题未予以厘清:一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逻辑基础,如“质量”“教育质量”的应有之意是什么?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科学涵义如何理解?是否有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统一模式?二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然状况,如高校实施状况整体性如何?其共性弊端在哪里?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怎样?我们能够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哪里?三是建构特色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脚点问题,如特色如何进行表现?要素建设与体系建设如何协调相处?

二、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理念层面的缺位与错位。如前文所述,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在政府行政性教育评估推动下将外部评估转化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过程。由于这种转向处于发生伊始,高校、政府、社会及其他相关利益者还处于角色自我调适阶段,难免存在错位或缺位现象。一方面表现在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靠行政牵引推行,缺乏内在动力;高校在建构自身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亦没有充分考量相关利益者切身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主体的高校没有提升到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并没有结合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权力分配上,沈玉顺认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管理结构应当由校级层面的集中走向院级层面的分散,即由高层集中走向基层分散。这样的制度安排有两个考量缘由:一是从行政管理视角出发,简政放权是我国政府行政实践的趋势面向。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体现在校级层面上表现为事务管理过多、过细,没有给予基层院系足够的权力和空间,这种情境下的基层院系往往只能成为具体事务或任务的承担者和履行者。二是从学术组织体建构来看,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往往局限于各自城堡中,无法破除各自壁垒进行自由交流与充分合作。有论者提出应该把基层学科和课程调整的设置权、科研项目管理权、资源分配权、人事权等相关学术与行政权力下放给基层教学单位,以增强基层组织自主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寻求发展的动力,充分释放基层组织的创新能量。李奇更进一步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还没有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量保障之间、输入保障与输出保障之间、行政问责与市场问责之间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

2.具体行为层面的失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通常表现在教学质量管理上,体现为:在各学期实施开学、期中及期末三个节点的过程检查;推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或师生互评的评价方法,采用对发生教学事故的教师进行惩戒的相关举措。这样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往往以项目作推进,并非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尤其是并未建构真正合理与理性的保障体系。另外,在组织建构上,虽然不少高校在教务部门设立了教学质量科或单独设置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等机构,但其职能仅仅限于教学管理部门内部行政性事务监督。高校所设置的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的存在往往表现在为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提供相关建议,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基于其实质性权力。

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成上,大部分高校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通常停留在评估与监控阶段,没有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因应措施力度不足或相对滞后。杨彩霞就教育部评估中心开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讨会成果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有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虽然能够自成系统,但未形成闭环,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改进与发展。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转型时期,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势必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里必然存在对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探讨与争鸣。这些不断涌现的问题,从意识到行为,从要素到体系,从制度到机制,涵盖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宋鸿雁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阶段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高校使命与价值引领极度缺乏;二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单一,多元利益无从体现;三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结构集中过度而分散不足;四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内容向度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五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行为取向凸显形式主义,保障效果显示提高乏力。

处在建设初期和转型时期双重压力下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发展与完善?其内部建构要素与各系统环节如何进行协调与互促?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运行如何更加有效?这一切问题只有在比较、学习与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才能有较全面与完整的回答。

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览

1.欧洲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情况简述。欧洲各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普遍受到三类组织机构影响。一是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欧洲大学协会、欧洲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会以及欧洲学生联盟等洲际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尤其由上述机构单独或多方联合制定的高等教育保障原则、标准、规范对欧洲各高校大学内部质量体系建设影响较大。二是欧洲各国成立的国家级专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如挪威教育质量保障署、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法国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局等。三是欧洲各大学设置的院系专业标准与质量委员会。其具体职能是开展院系内部的质量保障工作,组织协调相关评价活动,负责报告院系质量保障工作过程与成果,以保证与国家和欧美相关标准一致。

除有完善的组织体系保障外,欧洲各国普遍设置了衡量和评价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标,如瑞典国家高等教育局设立的评价指标包括质量提高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大学的使命与规划战略、大学利益共同体的认同与合作、大学教职员工参与质量保障工作的情况、学术人员聘用与专业发展、大学质量审计和跟踪系统等。欧洲各大学也公布各自的专业标准和相关的质量政策,许多高校还编制了《专业标准与质量手册》对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建设、新生录取工作、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学位授予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欧洲各高校普遍以多元评价项目推动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如同行教学观察,旨在通过同一院系或相同学科同行观察,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估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经历进行记录,评价学生学习经历,反馈学生对于大学教学的想法和建议。专业监控和年度报告主要由设置专业标准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方案一监控专业活动

完成质量报告等线性活动组成。周期性院系检查作为全校性活动,以5-7年为一个周期,面向全校教学单位进行检查,由相关评价小组形成质量报告提交学校。

2.欧洲国家高校内部的代表:英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世界上较早建立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国家,其建设过程经历了以大学自治为单一模式到外部控制,又回折到以大学自治为主、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负责高校学术质量审核以及教学质量评定的专门机构,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规则与标准,如英国高等教育资格框架、高等教育学术质量与标准保障实施准则、学科基准、专业规格等。这些完善的制度规范为各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外在准则。

英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离不开多元评估和评价机构的共同协调、相互配合。作为多元化质量保障主体实施典型国家,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包括政府、高等院校、专业认证机构、中介性评价机构、新闻媒体等。这些机构对建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提供了中性、客观的评价主体保障,但其多头评估给各高校造成了较大压力,且某些评估内容有重合现象。为规制和优化以外促内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英国优化了既有的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体现在:由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委托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以及科研评估小组――以评估和审核的形式激励、促进和指导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英国高校普遍建立了所涉研究对象为学校、学院、系(专业)及师生个人四位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学校层面上,制定明确的质量发展战略并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这一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周期性检查、外部监考员制度以及学科与专业评估等项目进行。学院负责学位质量,促进目标达成,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组织学习管理及支持管理工作。系(专业)层面的质量保障涵盖教学质量与学术质量,一方面确保专业教师的资格与能力适应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明晰和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学院和系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主要由年度课程模块评估以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等一系列项目构成。而师生层面的校内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体现在对教师教学检查与培训以及吸纳学生参与方面。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每名教师必须接受一年一次的院、系相关委员会的考核以及不定期的教学质量检查,检查和考核的内容包括授课内容与效果、、科研成果商业化及科研经费等相关情况。对于高校教师培训工作,一方面建立相关制度安排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技能,如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等;另一方面与其他高校建立联系,开展互派与交流活动。对于学生参与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机制安排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代表以学生观察员身份参与到校委员会,对学校教学政策制定提供咨询、进行监督;二是通过对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安排、授课情况的看法与意见。

3.美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英国建立在国家层面以相对统一和规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同,美国式体系建立在地方与学校自身层面上,体现了多元与特色化的内部性特征。这种表征为多元与特色化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问责制为价值建构起点,通过多项目实施进行推动,形成有效性措施与固定制度安排。这些项目既包括有着较长历史的校内专业定期审查、专业排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学校和专业认证制度、联邦政府数据搜集等,也包含近30年发展起来的学术项目定期评审、大学排名、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以及毕业生调查等。如赵炬明所言,美国只有地方和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制度与措施。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有大学自治传统,但其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模式却大相径庭。欧洲普遍采取国家协调、统一规范,经历了由大学自治一国家调控国家和大学互动的发展历程;而美国模式,遵循着地方和大学多元化、多样性、特色域的发展特征。虽然有倾向表明政府在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调控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调控作用还不能和欧洲国家相提并论。

我国高校在治理模式上深受苏联模式影响,与政治紧密挂钩,缺乏高校自治传统。与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历经时间短,虽有自己发展特色,但远未达到成熟程度。从借鉴意义而言,由于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模式和欧洲相近,而与美国高校生存土壤偏差太大,因此借鉴欧洲国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验更有意义。

四、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框架

“质量”一词与“民主”“宗教”“艺术”等词汇一样,是一个存在根本争议的概念。对该词汇的理解须在不同的维度,依不同的视角,居于不同语境中进行相应解读。同样,要对“教育质量”一词进行正确理解,须在教育学与管理学两种视角下进行厘定。教育学理念下的“教育质量”一词有两种意蕴:一是在教育理念建构下的“质量”强调学习者自我建构意识,重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影响、互动与回应;二是在教育行为建构下的“质量”突出外界控制,以标准化流程和机制实现预设价值目标。管理学视域下的“教育质量”既指向高等教育产出的“产品”,又涵盖产出产品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性活动,这种服务性活动包含在整个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的人员、过程与环境中。而质量保障的外延界定,依据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可界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机构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的标准化评估,即质量评估;二是为激励大学进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由外促内的质量评估;三是大学内部为对教育质量保障而建立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考量:一是体系的完善性;二是体系内部涵盖元素的健全性;三是体系内部元素与体系之间流动机制的有效性;四是体系的特质性。体系完善性既涉及体系建设的思路,又涉及体系各环节建构的完整。体系内部涵盖诸元素的健全性不但指向体系内各构成元素不可或缺又表明各要素之间必须建构有机互动和联系。体系各环节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机制有效性表征为,既在整个体系间构成完整的、大的闭环,又要在各体系环节以及各环节要素间构成不断反馈与改进的、小的闭环。体系的特质性是一校建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区别于同类型高校或同区域其他高校的优势所在。基于上述考量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应当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按照保障体系构建要素,遵循既定建构模式和一系列评价指标,对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进行全方位协调,实现目标、投入、组织、监控、反馈与改进相对闭环和完整的保障系统。

1.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而言,目前有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及ISO9000两种建构范式。前者要求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围绕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即对输入质量、过程质量与输出质量进行全方位度量和评判。该思路建构下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如图1所示:

教学决策系统:以国家、社会、市场、相关利益者为需求面向,客观理性决定学校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问题,并以学术委员会及教学委员会为载体,制定全校教育质量指令性政策,指导、批准与决定学校重大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教学质量保障实施系统:以学校确立的整体性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确定教学质量发展目标与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分管教学院长线性行政组织框架下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调节与控制。

教学质量信息处理与评估诊断系统:以保障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产出的数据与资料、资料和凭证为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本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同时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建构学院评估(注重学科)一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三位一体”的评估架构。

教学质量反馈系统:以质量规划-工作规范-质量标准-过程控制-信息搜集

质量评价为体系设计,将评价信息既及时向内反馈给教师、学生、教学督导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又向外集中向教学质量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用人单位、家长、校友――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2.面向ISO9000认证标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通常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其管理理念是:应用企业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体,高校能否像企业一样适合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本身需要有一个内化过程。设计思路是由企业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分析取舍转化为高校管理标准,通过ISO9000族组织结构安排,明确各部分职能与责任,以教学质量管理手册与政策文件等形式进行制度与机制安排(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图示下的质量保障体系中每一个评价指标均由标准陈述、核心要素与证据实例三部分构成。其证据实例是各高校证明每一个质量核心要素的质量证据,通过实施各种政策与措施,用具体做法证明其内部保障质量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