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9:3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于2003年7月首先提出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微博、SNS社交网络平台、博客、个人主页等形式。自媒体由于具有“草根性”、“低门槛”、“零成本”和“互动f生强”等特点,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著民”的大学生们非常乐于通过自己所熟知的自媒体平台信息,表达观点和诉求,实现自己的网络民主参与。自媒体营造的“多噪音”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在充分享受观点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要面临虚假信息泛滥和谣言丛生的严峻现实,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技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客观理性,正确面对各种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概念界定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is Sampson)在其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首次引入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博士(David Buckingham)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选择、信息分析评价、媒体参与及思辨能力。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等比抽样的方法展开实际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2.95%。其中男女比例为52.1%和47.9%;文科、理工科、医科及其他学科的比例为43.2%、46.4%、10.4%;本科一二年级、本科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的比例为42.1%、42.7%和15.2%。问卷共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习惯与动机、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分析评价能力、媒介参与、媒介意识及媒介依赖6个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实证调研。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固定化
区别于传统媒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如当代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工具。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随身性”特征更加明显,大学生已快速步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率高达98.6%,在422名调查对象中,仅有6人从不使用网络,其中每天使用网络超过3小时的为246人,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有80人。相较于网络,大学生使用其他媒介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每天使用电视小于1小时的为408人,阅读报纸少于1小时的为398人,收听广播少于1小时的为404人,阅读杂志和书籍少于1小时的为206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为信息获取,占总比的44.1%、其次为学习知识(24.6%)、网络娱乐(16.1%)和交流沟通(13.7%)。由此可见,校园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化”的变革已经完成,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每日接触最多的第一大媒介,并且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模式已存在固定化趋势。
(二)大学生对网上信息持“适度求证”态度
网络媒体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受“眼球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通过夸大事实、捏造情节等方式制造骇人听闻或者低俗化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调查显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73.5%的学生持高度质疑态度,20.8%的学生基本相信,仅有5.7%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怀疑网上信息。但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也降低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实,因此,他们对网上的信息采取“适度求证”的态度,对于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信息内容基本不予求证,仅对事关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进行小心求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1.2%的受访学生常会想办法求证网上的信息,而20.8%的学生基本上不求证;在浏览信息时,仅有55.4%的受访学生常会关注媒介信息的者和背景资料。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虽然会质疑网上传播的内容,但是在存疑的情况之下依然会选择转发而不是质疑性的评论,进而让这个消息继续传播。这也是议程设置权下放、把关人缺失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三)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较为欠缺
网络媒体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手握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受访学生均表示非常乐于通过网络媒体交流信息、表达观点,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现实,大学生网上交流的热点话题依次为个人近况(73%)、社会热点(63.5%)、兴趣研讨(58.8%)、校内新闻(41.2%)和学习经验(22.7%)。91.9%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表达途径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圈子化”特征明显的网络媒介载体。微博、QQ、飞信等媒介平台较容易建立自己的虚拟环境,带有较强的“私人领地划分”性质,利于真实信息的表达;而博客、论坛等媒介平台则偏向于一种“公共领域”,环境相对比较“嘈杂”,观点易被淹没,甚至某个观点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很多人不愿选择在其中表达真实观点。
(四)网络媒介依赖现象较为严重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ulle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 Bauer Rocky Chi)1976年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介依赖”这一概念。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一种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人们对这种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此种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会用手机上网的受访学生比例达96.7%,其中经常保持此种状态的学生比例达37%,仅有3.3%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91.5%的学生会出现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会儿,但一上网就很久下不来的情况;网络断线或连接不上时,就会坐立不安的学生比例高达75.8%;不愿意再去记忆相关知识,而是习惯于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学生比例为77.7%。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网络时代“原著民”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难怪在学生中会流传“老师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手机的流量”、“高中时手机聊QQ:‘上课了,不说了’;大学时手机聊QQ:‘下课了,不说了’”、“数字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常态,传统媒体对我们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言论,这生动的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由于对其过度依赖,而被其所控制,进而引发自身心理状态、交往行为、身体机能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一系列异化现象。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曾形象的描述过这种状态:“在2007年的某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正在失去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事物的能力。当我坐下来读书的时候,我只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两页,我的思维开始渴望刺激而分散注意力,总是想点击链接,浏览网页,或者到google去查点儿东西,网络所倡导的思维习惯正在控制我的思维。”过度的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譬如主动思考意识淡薄、抄袭现象严重、学业荒废、心理障碍、缺乏理想、没有责任心、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学生中有66.8%表示上网使其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下降;75.8%的学生表示上网对其学习和生活已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75.4%的学生表示上网使其腰酸背痛;23.2%的同学已经出现了宁愿选择网上交友,也不愿意在现实中交友的情况。92.9%的被试学生认为网络对其价值观、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改变;89.6%的同学认为网络已引起其思维方式的改变。网络异化是由于人们适应网络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现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异化”作用初现端倪。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
>>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休闲调查研究 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上海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社交网络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虚拟社交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1-22.
[2] Charles R.McClure.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994(13):115-125.
[3] 贝静红. 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17-21.
[4] 张鹏,李勇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5):179-180.
[5] 欧阳九根.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33-134.
[6] 林洪鑫,肖家铭,王彦,吴美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问卷调查[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4):31-36.
[7] 龚成,李成刚.浅析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从面向客体、构成要素和主体责任的角度[J].教育探索,2013(6):134-135.
[8] 冯支越,彭雪松.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13(1):22-24.
[9] 何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10] 韩永青.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诉求研究 自媒体时代四川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微博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要性浅析 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思考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解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 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浅析 大学生网络时代消费报告 浅论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1月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index/0E/00/11/index. htm.
[3] 吴惠丽.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4).
[4] 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6).
[5] Paul, Elder, Linda. Critical thinking: Implication of the stage theory [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1997, 20(3).
[6] 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1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先进网络文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2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44.1%。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不少隐患,各种网络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涵和举措,“教材”问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尽快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应用创新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媒体化”、“可移动”、“便携化”的方向越来越明显,对现实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据《南方人物周刊》2011 年第34 期标题为《热词/榜单/数字》的文章显示,思科调查了14 个国家的大学生和30 岁左右的专家、年轻人,结果显示,33% 的人认为“互联网如同空气、水、食物和住所一样重要”。从网民属性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 年已达96.1%。我国大学生网民普及率已趋于饱和状态,如何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高尚的网络情趣、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事关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响应国家战略和教育事业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学生深受网络其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因网络交友不甚,致使人财两空;因沉溺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心理健康问题凸现;因无法抵挡诱惑,陷入网络犯罪的漩涡……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材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素养既包括技术能力素养,又包括道德规范素养,涉及面较广,内涵十分丰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系统而负责的教育工程。2010 年全国两会上15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网络素养教材,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客观来说,网络素养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编写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要编写好教材,就必须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厘清大学生应掌握的互联网知识技能、辩证思维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内容。其次,编写专业的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现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大多数是结合班会、组织生活,讲解行为规则、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案例研讨,随机性、临时性、被动性的内容较多,没有成熟的体系,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相关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
“网络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它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教材是开展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教材的建设情况更是直接反映了相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初步了解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情况,笔者选取上海部分高校为样本作了调查和分析。调研选取上海8所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既有985 高校、211 高校,又有一般性高校,既有理工科高校,又有文科高校。课题组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共20 道题,主要分“关于网络素养的基本认知”、“提升网络素养的主要举措”、“网络素养教育的教材情况”、“网络素养教育的经典案例”四部分。
(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1. 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情况调研
(1)教材开设情况。在教材科目问题上,8 所高校全部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5 家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3 家高校了“计算机文化”课程,只有1 家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材贡献力上,绝大多数高校(7 家)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贡献力最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文化》教材的贡献力认同度都较低(分别只有1 家选择)。
(2)教材内容情况。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在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上,各高校也尚未达成共识。在教材内容篇幅上,3 家高校只在相关教材的“某一章中的一个小节”中作了设计,但也有3 家高校的内容超过了教材的“一章以上的内容”。关于“学时数”,6 家高校为2~10 学时,2 学时以下和20 学时以上的高校分别有1 家。
(3)教材科学性情况。学时数和内容篇幅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则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调查显示,关于“各自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深入度”,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强,深入度适中”,但也有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不强,也不够深入”。在教材的侧重点问题上,8 家高校全都选择了“应更侧重于网络道德”。
2. 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相关问题调研
(1)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总体判定。调查中,8所高校有一半选择了“非常重视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在对素养现状进行判定时,都选择了“一般,需要适度加强”。而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加强自律”,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2 家高校选择应主要依赖于“外部监督”。
(2)各高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手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除依托教材建设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加强教育。调查显示,各高校都做了不少探索。比如,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问题”,4 所高校都表示“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学生手册中也有相应条款”;关于“开展网上引导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表示或多或少地开展过。
三、不断加强教材的科学化建设,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及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但由于认知不统一、载体不丰富、职能归属不科学等,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总体看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教材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材相关的章节内容整体偏少,且较为分散;教材内容的深入性和科学性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主要有:
1. 对网络素养的认识不太科学
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各高校都普遍认为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道德、网络礼仪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最主要的内容”,所有高校都选择了“网络道德”,只有1 家高校同时选择了“网络技能”。事实上,网络素养应是“网络技能”与“网络道德”并重的。
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载体不够多样
调查显示,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8 所高校都认为“关键是开展网络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手段和载体上,各高校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受欢迎度最高(7 家高校),其次是“网络技术培训”、“制定网络制度规范”(5 家高校),但没有一家高校为此而专门编写教材,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职责归属不太明确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高校(7 所)都认为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工部门”,3 家高校选择了“宣传部门”,意见较为集中。这主要是基于各高校将网络素养界定在“网络道德”上,而没有完整把握网络素养的内涵。实际上,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科院系的三者合作。
(二)改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内容建设的若干思考
1. 转变认识观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目前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及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程度上都与各高校的认识不太科学有关,需及时转变观念:
(1)群策群力,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合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涵盖网络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与学工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部门、教务部门、相关专业院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尽可能挖掘各相关部门的特色优势,始终保持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从不同侧面共同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
(2)站在人才培养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网络素养既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项目,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网络素养既包括文化知识,又涵盖品德修养,各高校应该站在新时期一流人才培养的高度,加深认识、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建设。
2. 创新教材形式,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教育性
(1)创新教材科目形式。各高校在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教材的基础上,要适当考虑增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教程”、“网络技术前沿动态”、“大学文化教育读本”、“道德与自律”、“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素养与成才”、“网络礼仪与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等相关教材,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综合素养。
(2)创新教材教学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通过常规的教学形式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丰富。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入学毕业专题教育与日常班会主题生活相结合”、“教育理念宣传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提升教材教学的实践性。
(3)创新教材编写形式。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尚未有一本专门用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材,需要加大编写力度。为此,各高校要创新形式,包括“集体购买与自主编写”、“教师主编与学生自编”、“专业教材与通俗读本”,编写专门教材,逐渐提升教材的教育性。
3. 加大理论研究,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科学性
(1)要加大规律研究,增加教材章节内容。调查显示,高校教材中涉及到网络素养的内容整体偏少。各高校需要专门组织力量,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规律的研究,根据网络素养教育工作需要,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特点,增加典型案例、网络新知识等,适当补充相关章节,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2)要加大调查研究,提升教材战略导向。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对新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然而,教材的编写总是有一个周期,教材完成后,很多内容都已成为过去时,教学的针对性有待提高。为此,各高校要组织专门的队伍,加大对教材设计的前瞻研究力度,同时借助“主题调查分析报告”、“专题深度研究报告”、“专项发展趋势报告”等形式,始终保持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调查;盐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75 -02
一、引言
随着手机等终端媒体的普遍使用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快速到来。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越来越容易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传达自身的意见。然而,大学生由于受其自身阅历、知识背景、辨别是非能力的约束以及网络舆论中存在大量非理性虚假信息和随意的感情宣泄的影响,如果对其缺乏及时引导或处置不当,大学生容易在网络上发表违法违纪的言论,甚至可能引发校园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因此,在自媒体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网络舆论现状及规律,研究影响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特征
大学校园网络舆论的载体形式多样,例如网站论坛、学校贴吧、微博、微信、QQ等,这些载体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平台,随着智能化手机、电脑等广泛的使用,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媒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但是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表现。而且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舆论主体、客体和网络媒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播、反馈互动、衍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程度地经历着浅舆论、显舆论和舆论化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表现特点
1.调研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盐城市5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涉及理工类、文史类、经管类等10个专业。于2016年6月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些问卷280份,问卷有效率93.3%。其中,男生162份,占57.9%,女生118份,占42.1%。
2.结果分析
由于受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及生活状态和自我角色定位等因素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环境、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在情感、信念、价值观等呈现特有的方式,形成具有青年大学生群体特性的网络舆论行为。
(1)大学生把互联网做为交流主要媒介,对网络舆论行为认同感高
互联网在不仅可以作为资料、数据共享平台,也逐步成为人际交流沟通、意见发表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100%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是一种交流的载体,且会经常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85%的大学生表示会经常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舆论,73%的认为互联网是资源丰富的数据库。
(2)网络舆论行为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广泛使用,以及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大学生对于借助网络进行沟通交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不仅是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而且网络的无拘无束、宽松氛围、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够为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大学生群体处在思维、情感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和把握也处在逐步深入、逐渐成型阶段,这样的阶段势必需要有思考、判断、分辨,直至做出是非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有合适的表达、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借助于网络平台,无论自身的观点对错与否、情感宣泄或安慰、理念主流或非主流等等都可以有表达的途径,都可以被容纳、尊重和理解。网络空间提供的宽松的空间,能推动大学生的成熟与成长。
(3)大学生网络舆论形式多样,但以理性表达为主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主要包括文学作品、随想手记、简短的感触感想等,通过发帖和跟帖等多种方式展开,其中,7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网络上发帖和跟帖。但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理性表达为主,抵触情绪化、不冷静的思维和行为,赞成理性的思考和行为。虽然大学生网络舆论有时存在一定的情绪化和偏激、过激的行为,但是从总体上看,理性的声音仍是占大部分,即使会出现一些情绪化或者明显偏激、过激的言论帖子,在跟帖中的理性反思、自省也会帮助其改正一些不当言论。根据调查数据得出,有占6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世界的言论同样需要负责任,需要网络道德的约束”,仅有10.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世界言论不需要负责任”。82%的受调查者表示,“在网上能够做到自律”,仅有6%的人觉得“在网络世界无需自律”。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学生所接受的良好教育以及形成的对于文化素养、学识才干的尊重,使得他们在表达意见、态度、情感时,基本上可以做到以理性表达为主。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
学校中的主流话语有时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制造的校园网络舆论,对大多数大学生产生影响,在其影响机制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网络舆论话题前置化
在校园网络上,学校论坛、贴吧的话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关注校园时事热点,并且论坛、贴吧成为大学了解各方针对事件的意见、想法的主要途径,通过将舆论话题提前设置,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并以此来引导大学生舆论范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网络舆论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提出的,说的是“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得势:看到这些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个人越多,那么一派就显得更占优势,另一派则更是每况愈下。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在校园网络舆论中,一些事件,最早出现消息传播和舆论的讨论、话题,就成为他人了解事件的基础。同时,其他与之持相同观点的人也会随之发帖跟帖,随着帖子数量的增加,这些相似意见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形成强势声音,而其他网络用户由于从众心理则容易把这些意见当做“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其他人即使持不同意见也不会轻易发表。
3.舆论的放大机制
网络就像放大镜,把现实生活中一些微小事件或是大学生思想的最新动态,进行放大,变成网络舆论的焦点内容,都会在校园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4.网络舆论的强化机制
对于一些消极,甚至极端的观点,校园网络舆论会产生强化作用,不能够为实际问题的处理提供有利的帮助,而且,评论性观点具有扩散效应,少数网络活跃者群体,热衷于发表意见,并有针对的开展交流,形成“主流观点”,从而制造校园舆论。
(二)社会环境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60%以上的同学认为“对浏览网络上信息的作战不了解”。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同学将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由于无法通过电视、报纸等获取信息,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社会最新发生的大事,同时,他们也会阅读、关注在网络中传播的言论。信息传播的全覆盖是网络开放性的最显著特点,但是信息来源却难以查明,由于这一“短板”,致使不法分子利用不真实的图片与文字破坏网络的和谐与民族的团结,危害着国家和社会,误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且也会给学校的舆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
随着网络舆论的兴起,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更容易近距离接触到社会现实,为大学生了解、认识、参与到社会实际中提供了平台,因此,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对校园网络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能够促使大学生自我认知,角色定位,引导其积极寻求自我意义。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扭转了个人与社会在传播领域里的传统关系,甚至对个人在自己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作用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通过网络舆论,大学生能够便捷了解其他各方观点,掌握社会思想偏向,促使其与社会的接轨,促发学生自觉的角色认知,同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会影响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导向。
四、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受大学生观念因素、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制约,而且网络的消息即时性、真实性、网络监管性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但是,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对发展新媒体舆论功能又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舆论教育引导工作,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安全地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辨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03):32-33.
[2]李国芳,翟周,植秀成.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0,(07):44.
[3]秦枫.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0,(11):185.
【关键词】广东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 对策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平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载体,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卷调查
本文主要以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五所广东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采取分年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1份,有效回收率为 93.8%。为更深层次地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情况,也抽选了47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访谈。
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知。关于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比例为70.1%,相比其他途径(电视媒体10.2%、书刊报纸18.5%、课堂5.5%)明显占主要地位。关于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界定,79.2%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平台发表评论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56.8%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网络调查也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范畴。对于网络志愿活动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分别只有22.2%和20.1%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属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相对单一。
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的调查显示,认为网络政治内容“很可靠”的受调查大学生只有不到6%的比例,认为不可靠的有28.5%;“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民主建设的占80%以上;认为积极参加网络政治参与对自己的帮助能起“很大作用”的只占9.5%;认为起“一定作用”的占52.5%;认为“根本没有作用”的达38.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并且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就越明确,意识也更强。数据显示,37.9%的受调查大学生是抱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32.5%的大学生是认为事件“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参与,有19.9%的大学生是“纯粹为了发泄情绪”,其他方面占9.7%。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动机均占有一定的比重,理性的动机占了大多数,但出于感性的动机也有一定比例。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数据表明,受调查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内容是教育公平(39.5%)、就业创业(30.1%),同时对反腐(29.1%)、党建(19.8%)、外交(15.9%)等也有较大兴趣,这说明受调查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抱着较高的政治热情。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认识度不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缺乏依据。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受调查大学生主要集中在论坛(34.2%)、QQ(23.6%)、博客(12.6%)、微博(11.9%)等平台上。对于高校比较重视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比例反而很低,除了特殊情况需要(例如提交入党学习心得)而浏览之外,受调查者中真正自愿关注此类网站的比例仅有9.5%,而不感兴趣和甚至不知道有此类网站的比例超过60%。在实际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此类网站理论枯燥(56.4%)、内容空洞(41.4%)、缺乏互动(33.9%)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调查的结论探讨
第一,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和内容来看,目的性都比较强。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竞选、就业等方面,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抱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即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①
第二,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来看,参与途径非常广泛,并能跟随时代潮流选择热门的参与方式,所发表的言论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民主政治建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一直高度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却未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引导,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三,从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认同度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政治信息内容信任度有限,难以从网络中获得有助于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信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是非问题难以形成独立且成熟的思考,在网络上出现纯粹发泄情绪的行为,甚至是毫无目的性地发表一些有碍社会稳定的言论。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大学生一方面提倡公平、合理、正义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当自身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又常常回到个人利益层面,加上对法律法规缺乏准确认识,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常出现偏差。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对策
优化网络政治环境。如何把握网络信息化尤其是网络政治环境的健康发展方向,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主政治的持续蓬勃发展,是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曾在2011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首次提到,要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也把促进社会全面信息化的要求纳入其中。
对于网络政治环境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发展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加强网络技术的安全保障。这样既能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新的平台,又能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过滤部分有害内容;其次,在对政府和社会各界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让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想占领大学生舆论的制高点,并做到实事求是,贴近生活;第三,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完善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政治参与。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合理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坚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丰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其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意识,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的知情权、表达权、参政议政权等网络政治权利有正确的认识;再次,强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行为,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做一个理智、文明的网络政治参与者;最后,把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现实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现实中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②
以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作为规范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手段,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在法律意识浓厚的西方社会,自然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保护什么,禁止什么;二是明确政府、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的范畴已经涵盖到基础资源管理、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所有互联网领域,而我国目前关于互联网的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在现有的网络管制法律法例基础上进行整合,是目前完善网络法律的当务之急,也是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网络信息立法策略主要有三点:第一,尽快研究制定网络信息法。就是要将有关网络信息的基本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为治理网络空间提供法律依据,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正当权益;第二,抓紧制定一些专门法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等;第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例如修改完善刑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处罚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建设与道德规范并进,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稳定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CY004)
注释
①邹静琴,王静,苏粤:“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67页。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网络生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18-02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当网络给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行为方式,本调研组对重庆高校部分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应用能力、网络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促进高校规范高效的网络化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生活、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以重庆市高校部分90后大学生为研究总样本,实际调查样本主要由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构成,专业兼顾文、理、医等学科。总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84份,有效回收率为98%。采用自行设计的《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共有21道题目组成。调查内容包含调查对象的性别、上网频率、上网动因、校园网络建设、网络资源使用、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及网络文明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网络聊天、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高校90后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施测,回收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概况
1、上网时间及频率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90后大学生上网时间及频率调查如图2-1显示,每天上网时间为1―2小时的比例约为50%,3―5小时的为39%,8小时以上的为4%;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已迅速进入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大多学生能自觉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少部分学生自律性稍差些,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了8小时以上,可能发展为网络成瘾,应引起重视。
2、上网动因
90后大学生上网动因调查如图2-2所示,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集中在交友聊天、查阅资料、看电视听歌、网游、看新闻、网购等方面。 其中,聊天交友的比例为26%,看电视、听歌、网游等娱乐的人数为35%查找学习资料的为14%; 浏览新闻的人数为4%;而选择其他的人数比例为18%。由此看出,上网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休闲娱乐、
扩大交往、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中有约60%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交友聊天娱乐,由此看出,学生在科学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需加强引导。当问及“您使用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专业数据库吗? ”只有极少数学生经常使用,比例约为5%左右,大多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几乎没有使用过,大学生对专业权威的数据库利用率不高,说明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研究比较少,对专业缺乏深层次探究。
3、使用手机上网情况
随着3G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问卷调查也显示97%的同学会使用手机上网,80%以上同学认为手机上网很方便。在对“你通常在什么场合会频繁使用手机上网时”调查时,选择晚上睡觉前的比例占78.3%,其次是在排队等待等选择用手机上网来打发时间的比例较高,从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只有7%左右的学生。由此,可看出,手机上网的便捷性被大多数90后学生大学生认可,为我们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引导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对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也提出了挑战。
(二)学校校园网建设状况
90后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意见及建议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认为应突出学习资源共享、思想情感交流及学习和娱乐融合,只有2%学生认为没必要建立校园网。这说明校园网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除了与相熟的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之外,还希望能通过校园网这个平台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共享学习资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及信息传递。
(三)90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
网络人际交往成了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上网的动因项调查中,有近30%的学生选择了交友,而在对“当你心情不好时想与老师同学交流时所选的方式”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时,有过半的学生选择了QQ谈心,选择面对面交流的只有20%。在对“你平时登陆QQ或微博主要目的”项中,交友和发表心情日志的比例超过50%。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及情绪排解、释放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四)9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
网络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引、融合。使各种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网络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抽样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互联网信息相关管理方法清楚和较为清楚的比例约为30%,有接近70%的学生不太清楚或不清楚。对于你是否参与过网络不文明行为项的调查中,有过故意传播过病毒或破坏他人的电脑系统、侵犯过他人的隐私 、在网络上他人的隐私或者恶意攻击他人 、在网上散发过不良政治谣言等不文明行为的学生比例都在10%左右,这表明有少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对于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方法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只有少数人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正规互联网信息管理方法的概念还很模糊。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和行为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地引导。
(一)加强网络管理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观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时期,自控能力较差,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稍显薄弱,在思想和行为上易误入歧途。所以,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其次,网络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要逐步完善并切实落实,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第三,加强对学生上课出勤率、就寝及课余生活的管理和引导,严禁出现学生“课不在室、宿不在舍”的情况。
(二)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巩固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以主题网站为核心,把握统一的网络舆论导向。首先,加强校园网建设,建立多维的沟通交流平台,包括院系网页建设、学校留言板、校园论坛、官方微博、贴吧、QQ工作群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平台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把校内的图书馆数据平台、管理服务部门网页、官方微博体系等全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在复杂的交互式的校园网络平台上,引领舆论走向。其次,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建立一支既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学工队伍,善于分析网上搜集来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最后,加强网络法律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从而消除网络的负面作用,把大学生引向健康的人生轨道。
(三)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正成为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也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之一,这与本课题调查结果也是相一致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首先,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使用网络资源。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下载资料,90后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对此学校可以在学生进校时或参与社会调研时,进行中国知网、超星图书等网络数据平台的使用。其次,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当前,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工具,90后大学生经常使用QQ、微博等网络工具与他人交际,也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聊天、网上互动、交友等。
(四)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及学术科技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引导过度沉迷、依赖网络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薛政.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教育, 2010, (1)
[2] 张为红.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