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9:31
序论:在您撰写产业发展的趋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深入,部分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现代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等方式,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部分制造企业实现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制造企业服务化”。典型模式主要有:
(一)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业
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依托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业,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业在许多跨国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典型的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Appliances)。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用电气公司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品牌、技术、内容开发、全球化、人力资源、财务实力等关键能力,执行“重组”战略,依托制造业积极发展商务金融、消费者金融、信息技术等利润丰厚、发展前景广阔的生产业,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02年以来,通用电气公司逐渐退出了包括美国抵押贷款发起业务等营业收入约500亿美元的业务,收购和发展了营业收入约800亿美元的新业务。进行业务整合之后,通用电气公司共拥有六个行业领先的业务集团:基础设施、医疗、商务金融、NBC环球、工业和GE消费者金融,使企业的制造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合为一体。2003年以来,服务业收入占通用电气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60%。通用电气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同时也是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在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倒闭、通用汽车公司等大企业严重亏损的背景下,通用电气在2008年仍然能够取得180亿美元左右的盈利,每股盈利仍保持在1.78到1.84美元左右。通用电气公司金融服务业务在2008年实现盈利90亿美元。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多样化、相互融合的业务赋予了通用电气巨大的战略灵活性,通用电气实现了高效成长。
(二)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以及产品使用的便利性,服务的附加价值增大。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积极发展各类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业务,向服务业渗透和转型,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作业管理从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服务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为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是此领域的典型代表。
IBM公司于1911年创立于美国,传统上是一家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IBM公司在硬件业务上陷入了困境。在此背景下,IBM成立了全球服务部,在前总裁郭士纳的带领下启动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战略转型。事实证明,IBM的转型取得了成功,服务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IBM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商务环境的变化,IBM重新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倡导“随需应变”(e-business on demand)的转型理念,进一步改变商业流程,外包其核心业务以外的功能部门,对全球服务部门进行机构调整,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全球整合转型、服务产品化。为实现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IBM对一些传统业务进行了取舍与更新。2003年以来,IBM分流了很多日常性的业务,比如以17.5亿美元的交易价格将全球PC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但在关键的高价值领域如咨询、信息随需应变、服务资产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同时,IBM还开展了新计算模式的研究,转变了协作创新的方法,能够为客户提供集成了硬件、软件、融资和服务的成套解决方案,使IBM从硬件到软件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IBM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利用IT将其市场和成本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提升了IBM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IBM近年来成功实现了业务转型,具有很强的抵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能力。2008年,IBM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36亿美元,这是IBM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该公司每股盈利高达8.93美元,预计2009年将在此水平上继续提高到每股9.20美元。
(三)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
伴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和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制造过程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在此背景下,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链重组,将制造业剥离出去,逐渐将企业的经营重心转向诸如提供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品牌维护、现代物流等生产业,从制造企业彻底转型为服务提供商。此方面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耐克公司(Nike)。
耐克公司在生产上采取了虚拟化策略,所有产品都不由自己生产制造,而是外包给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耐克公司集中人才、物力、财力开展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维护。利用制造业务外包这种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耐克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获得了超额的利润。一双耐克鞋,生产者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收益,而凭借销售、研发和品牌,耐克公司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耐克公司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和营销的力度,积极扩张全球销售网络,同时大力发展非鞋类运动用品,如运动服及体育器材等,销售额实现了持续增长。在2008年5月31日结束的2008财政年度里,耐克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4%;持续性经营利润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和创新者。
二、生产业国际转移加速,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巨大
近几年,国际生产业通过服务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生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生产业正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0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两大类。服务外包既是推动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是生产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服务外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生产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服务外包不断扩展,而且知识型的服务外包增长很快。目前,服务外包已广泛应用于IT服务、金融服务、设计、财务管理、会计服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用卡处理、呼叫中心、物流等多个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全球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统计,2004年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3040亿美元,2005年为3344亿美元,2006年达到3980亿美元,2007年为4736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2005~2007年平均增速约为20%。服务外包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离岸化的业务不仅为跨国公司自身提供服务,而且可以直接向东道国和第三国公司提供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方面表现在跨国公司从单产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加工基地设在我国,研究与开发、采购、营销、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我国建立。近年来,已有通用电气、大众汽车、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郎讯、惠普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据商务部外资司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我国共设立了研发机构1160家。2002年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将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城市转移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其中很多为全球500强企业。
三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生产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设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服务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1990年,服务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在跨国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了50.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总额中一直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近几年服务业跨国投资继续增长,2005年以来服务业跨国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了2/3。
三、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兴业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的推动下,全球生产企业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经营业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也是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源泉,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一)加强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在供应链、运营、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开展的创新。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表明,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往往能够激发出大量全新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具有三大特点:新颖性、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IBM公司的《2008年全球CEO》调查报告指出:40多个国家的1130位CEO中,80%都认为巨大的变革正在迫近,几乎所有的CEO都在调整企业商业模式,2/3的CEO正在实施大规模的创新,以便能抓住全球整合的商机。
新兴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力量,少数企业通过“快鱼吃慢鱼”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信息技术行业中,一旦某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就会导致强烈的“马太效应”,甚至出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赢者通吃”的局面。当然,商业模式也有生命周期和环境适应性,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恒的。
(二)发展新兴业态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服务业与新技术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些新兴服务业态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些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态,如软件外包、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增值服务、动漫等;二是随着产业链重组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以科技和管理为支撑的一些生产业独立出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如研发服务、工业设计、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三是新技术与生产业融合在一起,促进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网上银行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已经成为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四、积极进行组织创新,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企业积极进行组织创新,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生产企业不仅在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自身也依托集群化发展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一)生产业引领和支撑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生产业是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反过来也推动了生产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很多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依托专业批发市场等生产业发展起来的。例如,浙江温州以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形成了以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打火机等为主导产品的多个中小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生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运营效率。研发、采购、生产、运营、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多依靠生产业,服务业的效率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运营效率影响很大。第三,服务体系支撑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如果服务支撑体系对制造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那么,制造业产业集群就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反之,就会降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运营效率,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业在提升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产业集群是发展生产业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很多生产业,如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科研服务等,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决定了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具有集群的竞争优势。当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和特色时,会形成生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美国的硅谷是世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群形态出现的产业上。引导生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增强生产业的集群竞争力,是国际上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三)依托产业集群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缩小了各国与各区域之间的距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流动并实现优化配置,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区域竞争由总量提升转向依托产业集群、优化质量的竞争,区域经济由注重城市单体的发展转向注重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是各国、各地区避免边缘化的重要措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是依托产业集群,提高产品配套和产品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城市群之间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中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
[2]霍景东、夏杰长:《制造业与生产业:分化、互动与融合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41期。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蓝庆新:《世界生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期。
[5]刘世锦等:《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农业生产由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增速和占GDP比重将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发展将呈现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的趋势特征。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加快发展
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轻工业发展加快,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将得到改善。二是与当前供给瓶颈行业投资相关联的制造业领域,如与电力投资相关的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与运输能力扩容相关联的船舶制造业、专业港口建设、铁路建设用材料和设备制造等,增长速度将会加快。三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格局。
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近年来,投资拉动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巨大需求,这一需求拉动力将进一步传递到铁矿石、焦炭、煤炭、原油等上游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使得原材料和石油与电力等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由于煤电油运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大量增加新的供给能力,上游原材料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因此,近期我国能源及原材料行业供不应求的形势将依然十分严峻。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动力;发展规律;产业趋势
作者简介:郭锐(197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区域经济;陈丹(1969-),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服务、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27-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潮急速席卷世界各地,以及技术信息化、服务市场化和外包产业化的大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一跃成为当今全球高端服务业的重要代名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处在由服务外包大国快速转向服务外包强国的重要关键期的客观事实。抢抓发展机遇,抢占优势地位,抢攻高端领域,这事关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局,也就离不开对该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规律问题和趋势问题的全面深入探讨。
一、服务外包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最早提出并使用“外包”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Praharad等人。这一提法在20世纪90年代一经提出后,随即被世人越来越多的使用和关注。不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解与阐释,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存在一定的分歧。这缘于他们的审视视角有所差异、理解思路多有不同、关注重点各自有别、阐释方法不尽一致。其中,从国际产业分工、企业经营战略、企业之间契约这三大视角,具体理解和阐释“服务外包”概念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
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无非是生产过程在新时期、新背景和新条件下,进行的新的国际分解或国际分工活动。由于与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截然不同,因此服务外包在推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以及增进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上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对此,朱晓明、潘龙清和黄峰(2006)提出,服务外包是指原本应当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转而以从第三方机构购买相关的服务或产品的方式来完成。毕博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2007)提出,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多原本应当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可以转交给更具比较优势的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从而让企业在成本支出控制、运营效率提升、市场应变能力、经营效益增长、竞争优势保持等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张杰、李勇和刘志彪(2010)提出,服务外包在当前国际产业分工快步由产业、产品层面转向工序层面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重要角色,它是把某一类别产品的生产工序具体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分别由具有相对要素禀赋优势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来承接的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②
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主要是指各类企业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市场优势地位的一种商业模式。严勇和王康元(1999)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集中全部的力量与资源,以巩固和扩大自身在核心业务领域优势地位的战略目的,而把一些非核心业务转交给外部服务商来完成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杨丹辉和贾伟(2008)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进一步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及开支、提高经营效率及效益、确保竞争能力及优势的战略目的,而尽可能地借助外部专业力量的部分替代作用的新型商业模式。陈咏梅和鞠胜(2009)提出,服务外包是企业对自身的生产流程、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的全新的组织安排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更好地保持和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这意味着企业对原有的具有高度的内部化和一体化特征的生产及服务模式做出新的更大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生产及服务模式。由此,原有的企业内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将更多地被分解和体现到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产业价值链上。③
从企业之间契约的视角来看,服务外包具有鲜明的企业之间委托合约关系的特点。卢岩(2005)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合同约定的方式,委托外部服务商提供相关的需求服务及产品,或是转交第三方机构代为销售自身的委托产品及服务,从而使企业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种更加具有层次化、松散化、灵活化和长期化的合作关系。卢锋(2007)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各类合约的方式,把一些自身的投入性业务不断地转交给外部的专业服务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④江小涓(2008)提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合同约定的方式,让外部的专业服务商参与转接一些原本是由自身来完成的一部分业务环节的经济过程。⑤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服务外包”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和多领域的理论阐释及解读。不过,这些概念的界定大多数是从对服务外包现象的客观性描述的角度做出的,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更多地脱胎于“制造业外包”这一原有的概念。另外,一些学者的定义涉及到服务外包的主要特征、层次范畴、发展动力等内容,但是已有的论述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动力问题
产业发展的迅捷性和持续性主要取决于动力充足与否,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一直有着较多的关注度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外部环境动力和内部推动力量是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性因素。陈菲(2005)指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动力主要由技术环境动力、经济环境动力和市场环境动力三个部分组成。技术大革新尤其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无疑是导引和推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动力条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高涨迭起,使得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等各类要素禀赋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和竞争融合程度前所未有的显著增强,从而助推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掀起一浪浪的兼并重组;急速变化的业界格局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催动以灵活多变、反应敏捷、利润长效为诉求目标的动态化的产业联盟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内部推动力量主要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际运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及提升。⑥马卫红和张娟(2007)进一步从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学视角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予以具体剖析,她们指出服务外包产业的基本生产方式和投入流程变革等与产品内分工理论相符合。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外包合同业务,最大程度地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树立较高的国际品牌知名度,维持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这些是促进服务外包企业不断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业绩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不断促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具体涉及到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队伍状况、管理运营状况、资格资质状况和规模实力状况等多个方面。换言之,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发展水平。综合上述各类因素,赵文君和刘卫华(2012)提出一个可被量化的公式,即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业务品质+价格竞争力+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运营+资格资质+规模实力)+企业属地效应+政治经济环境。
服务外包产业先发优势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战略性、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是拉动和保障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独特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就成为一些国家刺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繁荣的不二选择。对此,康世硕(2012)指出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其实就包含着这种战略性的政策考虑。尤其是对进一步提高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化程度,大幅削减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成本,承接新的更多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等有着明显的刺激和拉动作用。由此,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的布局调整期。
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问题
毋庸置疑,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的挖掘、提炼和概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过,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不足、研究热度不高,研究成果不够丰富、不太深入,大多数是一笔带过式的或是点水点睛式的分散化探讨。
早期的服务外包只是局限在极少数的传统行业领域内,整个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始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软件服务市场的巨大需求,其最初与控制生产成本没有太大的联系。换言之,对相关业务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詹晓宁和邢厚媛(2005)指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局面,与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潮流而纷纷调整经营战略,把自身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非核心业务流程,以合同委托的方式,转交给具有成本相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来完成,从而形成一种基于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新模式不无关系。⑦这意味着传统的主要是基于生产业视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这一观点应当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即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视角而非仅仅是第三产业的视角来审视和探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及其规律问题。只有敢于打破传统思路,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才能够更快地实现“赶超式”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此,朱智和赵德海(2010)提出在以生产业为基础和发展主线的同时,统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生产业发展,竭力盘活第三产业内部的生产业、消费业和公共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肖琛、陈雯和袁丰(2012)进一步提出从三个层面具体探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律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对服务外包产生根源的探讨,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两大学说流派,前者集中从经济学的视角指出服务外包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成本优化问题,而后者则集中从管理学的视角指出服务外包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组织结构问题。二是从进程层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探讨,主要涉及外包内容、外包方式、外包效应、外包关系等内容,从中可见由信息技术外包(ITO)到业务流程外包(BPO)再到知识流程外包(KPO)的转型和升级过程势不可挡。三是从布局层面对服务外包区位选择的探讨,区位优势、效率优势、格局优势、决策优势等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但是对这些优势产生和形成的机制化因素的探讨不够深入。
服务外包作为当代服务贸易的一种新兴模式大行其道,与其很好地切合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的不断变化不无关系。朱胜勇和李文秀(2009)指出,越来越开放化的全球服务业市场,更加差异化的全球劳动力成本现象,集中优势资源并努力优化成本结构的迫切要求,促动各类企业不断以外包方式大量转移自身的业务流程,也使得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卷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链条当中。⑧而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才队伍和体系建设这两大关键性的因素,这从印度、爱尔兰等服务外包产业先发优势国家的发展历程当中足见。王晓红(2011)指出人才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尽快有效缓解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端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供需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尖锐矛盾,改变“人难招、人难留”的不利局面,尽快建立健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及服务体系,就必须加快探索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扎实完善的体系建设必不可少。孙彦军(2009)指出这主要涉及到专业人才、接包能力、客户资源、品牌建设、优惠政策、法律法规等核心内容。⑨
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普遍看好未来一个时期的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认定其是引领全球经济最终突出重围的关键性力量,尤其是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局面寄予厚望。这些研究成果从产业动态、产业潜力、产业结构、业务领域、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全球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分析。
虽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和巨大影响之下,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短期性压力,但它仍然是引领新一波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主力军,其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不可预估。苏武江和齐延信(2010)指出,未来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承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业务的最主要地区。预计到2015年,中国各类企业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金额将一举突破560亿美元,中国国内及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从而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加速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过,国内和国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不完全相同。包雷(2011)指出,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市场规模进一步继续扩大、市场环境更趋良好、相对优势更加明显,一些中心城市成为更多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主力军。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伴随着该产业的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而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国际外包业务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其技术标准和知识含量持续提高。与此同时,融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体系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离岸外包方式进一步强化。刘英奎(2013)的看法与之相似,他认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将继续以强势发展的喜人姿态快步向前,全球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得益于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促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并成为国家角逐的新高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和复杂的局面,其服务外包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同时加速迈向崛起成为服务外包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高端业务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集群式发展的产业态势迸发出巨大能量,各类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会扮演推动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⑩
得益于产业政策的更加明确、产业环境的更趋优化、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人力资源的丰沛充实、内需市场的充分挖掘等诸多有利因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会继续保持骄人的发展态势,这已经是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基本共识。由此,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体层面的研判就成为一个热点。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12)提出,伴随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步入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其巨大的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和释放;在岸外包市场的巨大潜能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而离岸外包市场将迎来新的更大的转变机遇;整个产业加快步入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建设的新阶段,以往的无序化、低端化、同质化的竞争局面会彻底扭转;外包企业之间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成为一种常态,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大型服务外包企业集团开始更多地谋划和落实全球布局战略。(11)中国能否真正地崛起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强国,将取决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这两个关键方面。对此,曲玲年(2011)以未来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研究主题,指出北京市将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当中继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这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扶持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诸多优惠举措密不可分。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喜人局面,这其中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出现员工数量超过3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位列全球同业50强的世界知名企业。未来十年,北京市将不乏员工数量超过10万人的超大型服务外包企业集团,其综合实力将跨入全球同业20强的行列。目前,中国各地方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性的、特定性的政策优惠区域,加快向资源整合、要素集聚、持续创新和载体创造为一体的更高级别的复合型产业发展功能区的目标迈进。鼎韬(2011)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未来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这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化建设和立体式发展为导向,着力突破各地区同质化发展的尴尬局面;二是借助产业园区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形成完善的产业共生体系;三是继续加强相关政策引导的同时,把品牌建设提高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四是产业园区建设日趋成熟的同时,其城市化转向明显加快;五是以内生增长为目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六是角色转变加快,努力成长为综合性的投资商将取代目前的单一性的服务商成为更为紧迫的发展目标;七是以云技术等尖端技术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八是“三区”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不断形成,即产业园区、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的共同发展。(12)
注释:
① 朱晓明、潘龙清、黄峰.服务外包: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17.
②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04).
③ 陈咏梅、鞠胜.外包的界定及其形态、特点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
④ 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2007,(08).
⑤ 江小涓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⑥ 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05,(06).
⑦ 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5,(04).
⑧ 朱胜勇、李文秀.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部分OECD国家服务外包的分析[J].软科学,2009,(05).
⑨ 孙彦军.浅析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经济,2009,(09).
⑩ 刘英奎.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政策选择[J].中国市场,2013,(08).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移动通信
从当前来看,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个人属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了更大的发展优势。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终端呈现出了智能化、多样化、普及化与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1 用户增长迅速,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与服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国内的智能手机用户在快速增加,根据艾媒咨询所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时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2亿,IDC预测在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将会达到5亿。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逐步的向移动互联网媒体转型。例如谷歌公司开发出了开源的系统安卓,腾讯、新浪等也围绕移动平台开发出了多元化的产品。手机应用变得越来越丰富,2012年11月时苹果应用商店总计有100万款应用产。在谷歌的应用商店play store中拥有大约67.5万款的应用,下载量达到了250亿次以上。
1.2 消费与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增多
智能终端普及速度想到快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各种应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如今与消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应用快速增加,使得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与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进行购物、订票、手机支付等各种消费与电子商务活动,同时这一趋势正在逐步的普及。
1.3 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跨界竞争,加速产业之间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涉及到多个产业,主要有移动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平台、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等等。整个价值链都变得更加的细化与开放,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与跨界竞争的特点。如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全球产业巨头都在积极的从多个环节上进行布局,并不断的在产业链的上下进行积极的延伸,同时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对用户的第一接触点的把控上。从发展策略上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的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将最好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到移动互联网中来,让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这些优秀资源。例如沃达丰所提出的Mobile plus战略。
2 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
2.1 加强基础建设,应对不断激增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
随着3G的普及与移动技术的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应运而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移动终端进行使用。随着智能终端与3G网络的快速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与移动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网络需要提供更大的带宽,使得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完成更多的事,并促使移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提出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同时需要对移动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跟踪以此来更好的、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对用户使用门槛进行降低
要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并要使得无线网络得到优化,让客户能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更加的舒心。对于3G、WIFI等覆盖需要继续增强,同时还必须要加快4G的试点工作,争取4G能够快速进行普及,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无线宽带体验;对于无线宽带的资费门槛进行降低,同时对于流量以及应用服务的消费进行大力的改善;通过终端定制以及合理的补贴方式,对智能手机与上网用户进行大力鼓励与引导。同进行积极的创新,加强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对优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的开发与创新。
2.3 注重移动安全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需要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移动安全软件市场增长相当迅速。国内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与相当广阔的应用程序市场,为移动安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以保证移动互联网可以健康的发展,并为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相对而言,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名性,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从技术、机制以及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进行重视,并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以能够确保移动互联网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3 结语
无论是从移动终端来看,还是从移动网络用户来看,移动互联网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信运营商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趋势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移动互联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 软实力 科技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定程度上,对文化产业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因此,文化产业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新形势发展的前提下,怎么样才能促使文化产业取得最优发展成果也十分重要。
一、我国文化产业简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资源的通常是按照行政区进行划分的,这严重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出现“相似”的状况,从而,这些地区出现文化产业集中度偏低和分散的现象,直接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脚步。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已经逐渐打破之前陈旧的文化资源体制,且对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文化制造业占据重要的比例。例如,文化服务业当中的影视行业、音像行业以及报刊行业等仍旧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发展优势。同时,动漫行业、设计行业以及网络行业等其他多种行业虽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较小的比例,但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化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 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文化产业链控制出现严重不足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最热,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最早兴起于各个产业下游的小企业,其自主开发的产业在整个市场上占据的比例微乎其微。不单单如此,动漫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举个例子,当前我国发展的动漫,大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3)缺乏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融资体制。一定程度上讲,新兴文化产业自身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显著特点。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显示,政府对文化产业并没有进行有力的支持,因此,出现社会资本少,程度低等劣势,从而,并没有建立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市场机制,促使文化产业缺乏发展的坚强后盾等。
三、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对于文化产业,政府应该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基金设立。同时,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为文化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其次,政府还必须实行区域布局的政策,通过对落后地区文化事业扶持力度的增大,逐渐缓解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分化的状况,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能够和各个地区进行协调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并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体制,极力维护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中小型文化企业不仅是文化发展的主脉,同时还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必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避免被大企业文化垄断。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1)文化产业资源将逐步进入较大调整和整合时期。文化产业逐渐和科技技术相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制造业等进行有效结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从而促使文化产业向自主开发方向过渡。
(2)积极采取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促使文化产业积极“走出去”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促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得到有效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促进与它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迅速提高我国文化产业这个软实力,从而使得我国文化在国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纵观国外文化市场,其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国家,而我国又属于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是应当有所展示的。显而易见,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将积极实行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外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国内外文化贸易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个品牌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符号,更重要的是高度代表着我过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民族形象等。由此一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知名品牌势在必行,并将品牌逐渐推向全世界,入驻他国市场,促使我国由原来的“引进、制作”发展为“自主创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化工程,其发展严格要求政府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加上科技技术的融入,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大展宏图”,取得不同凡响的优秀成果!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结构特点
(一)三次产业均实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
2003年,我国GDP实现11669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47万元,增长2.5%,增幅比上年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778万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为37669万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14.78%、52.9%、32.3%。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第二产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和第一产业、服务业增速总体保持平稳、第一产业增速较低且比重呈现下降的特点。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服务业呈现出积极变化,增幅加快,长期以来存在的第一产业、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局面有所改善。
(二)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粮食生产出现转机
一是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持续扩大,养殖业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二是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优质早稻、优质专用玉米和“双低”油菜面积已分别占总面积的70%、27%和69%,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三是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粮食生产自1998年以来连续5年减产后,今年出现重要转机。
(三)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3年第二产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近年来,重工业的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所占工业比重逐年增加,据统计,2003年重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已上升到64.3%,比2002年62.6%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又上升到67.1%。
(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从1991―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亿元左右增加到2751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超过了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24.6%。对GDP的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2%逐年稳步提高到2003年的3.9%。高新技术产业已由先导性的新兴行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和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扩散,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五)服务业增长平稳,内部结构有所改善
同工业相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略低一些,但总体看,目前仍保持较平稳的发展态势。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但全年增加值仍实现了37669万元,同比增长6.7%,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8774亿元,同比增长8%,比去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的增长来看,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房地产、物流、电信等新兴行业增速加快,服务业结构有所改善。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了进展较快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三产业总体上还未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约占40.6%,加上传统服务业产品比重仍然较大的金融保险业,整个传统服务业比重达58%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发展缓慢,总的比重仅30%左右。我国产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
二、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农业生产由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增速和占GDP比重将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发展将呈现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的趋势特征。
(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加快发展
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轻工业发展加快,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将得到改善。二是与当前供给瓶颈行业投资相关联的制造业领域,如与电力投资相关的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与运输能力扩容相关联的船舶制造业、专业港口建设、铁路建设用材料和设备制造等,增长速度将会加快。三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格局。
(三)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近年来,投资拉动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巨大需求,这一需求拉动力将进一步传递到铁矿石、焦炭、煤炭、原油等上游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使得原材料和石油与电力等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由于煤电油运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大量增加新的供给能力,上游原材料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因此,近期我国能源及原材料行业供不应求的形势将依然十分严峻。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趋势;问题;措施
一、集聚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当前,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的类型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种:①以人为本的集聚区,如美国纽约的soho、北京的798艺术区等;②依市相生的集聚区,如洛杉矶的好莱坞;③划园而治的集聚区,我国多数采取的就是这种园区式的发展模式,如潘家园;④综合型文化集聚区。集聚化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量出现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它不仅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脚踏实地。集聚化趋势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如下:
(一)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
依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活动顺序,创意产业可划分为文化创意设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产品营销业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为创新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行业的专业人员,企业家,自由作家设计师和厂商等新和成广泛协作,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交流,为公司间互相学习,比较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二)从创意产品生产业来看
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市场导向与经济灵活性的中心公司组织而成,创意产品生产业聚集区不但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且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管理费用,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创意产品营销业集群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部环节价值的终端。生产环节内的小厂商形成的当地生产网络能通过嵌入全球的交易网络而把穿衣产品向各地销售,形成了通过当地集群生产向全球消费网络销售的特征和趋势。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但这些集团在规模上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生产要素配置过于分散,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微。
(一)认识和定位不清,规划和特色缺乏
有些地方领导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就是跑马圈地,是硬件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深入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才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根本,没有认识到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同时,对于集聚区内的主导产业、创意孵化、商业化开发等问题定位模糊,不能真正把握住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及市场的需求特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不作整体规划,从而导致各集聚区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这不仅加剧了竞争,而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完备,辐射与带动能力不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发展,需要整合、集成各种资源,共享共用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但综观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真正能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撑、推广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几乎没有,真正具有完备的政府支持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仍寥寥无几,这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集聚区内很多创意企业多处于离散状态,创意企业规模较小,效益差,缺乏龙头品牌企业,影响力偏弱,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三)产业链不够完整,大多没有实现有效延伸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重要特点就在于创意的产品要通过版权授予或技术转让进行衍生开发,通过产业链的不断拉长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从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各大集聚区之间还是在区内部企业之间,大部分都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基于某一文化符号的产业链,无论是品牌产业链还是产品的产值还都比较短、比较小,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拉长自己的产业链。
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的措施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各集聚区规划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既要提供运输、电讯、公共服务等一般园区建设所需要的效率基础结构,又要提供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法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等创意基础结构。比较而言,效率基础结构不完备的集聚区的发展将十分困难的,但是没有创新基础结构的保证,集聚区将没有任何前途。创新基础结构是保证集聚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集聚区区别于一般工业园区的重要区别。集聚区的建设,对创新基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种要求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集聚区的发展速度。
(二)培育育宽容的社会氛围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集聚区不可缺少的就是创意。创意的集聚也是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宽容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吸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有创造力的人才的集聚。集聚区的规划应体现以人为中心,集聚区不应当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厂,而是一个推动产生创意的地方,一个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合一的地方,一个享受工作的地方。
(三)突出特色资源优势,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显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是设立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因此,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应当以文化资源禀赋深厚的地方为依托,积极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刺激,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构成了两股力量,促使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共生优势。
以苏州市为例,苏绣历史悠久,素以“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对苏绣实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使其不断发挥着积聚与延伸的双重作用,逐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苏绣被命名为“苏绣文化产业群”。目前苏绣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10亿元,仅镇湖街道一年的产值就有5个亿。有关苏绣的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取得初级资格以上的各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文化产业园的价值在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全产业链的环境,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氛围,其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文化产业园只有建立完整、合理的产业链,才能发挥出产业园的价值,否则只能停留于形式,非但对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拉动作用,而且很可能造成投资血本无归。产业链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以文化产业园的主题为核心,合理选择产业链的类型,不同的产业链形态会产生不同的集聚效果;其次,适当调整政府角色,发挥企业的能动性,通过市场“无形的手”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最后,培养一些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文化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才能集聚大批关联企业并形成产业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