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9:29
序论:在您撰写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煤炭;安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China's coal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al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role, and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al; safety
中图分类号:TN94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煤炭企业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多年来,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秩序,由此带来的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工作。
一、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
“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在不断加强煤矿整改力度,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改造,以及加大科技投入、矿长加强督导力度等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实施下,事故发生率有了较大的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如下特点:
(一)、煤矿地质条件具有复杂性。
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地质构造不同,易给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困难,同时,随着采煤深度的加深,冲击地压危险性在不断增大,围岩温度也随之提高,通风排水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根据以往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瓦斯、顶板(在煤矿矿井下位于煤层上方的岩层)和运输事故,这三类事故在事故总数和师傅死亡人数中的比例分别约为82.94%和81.55%,在这三类事故中,以瓦斯的危害性最为严重,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17.10%和34.41%;顶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占事故总数的54.42%,占死亡人数的19.8%[2]。
(二)、安全生产事故具有规律性。
第一,事故发生概率与煤炭产量呈反向关系。在产煤大省或地区以及企业发生安全性事故的概率明显低于产量较低的地区或企业。第二,事故发生时间具有集中性,从每年看,3、4、5月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明显要比其他月份高些。第三,事故发生工作点集中,其中以掘进工作面发生事故的概率最大。
(三)、安全管理水平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企业装备水平也逐渐得到优化,传统的由于发生自然灾害带来的事故概率不断下降,但生产性事故的概率却不断上升。由于传统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手段落后,部分基础性安全难题,如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突水等问题仍然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矿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强度确定、支护材料选型较小。生产设备功率、矿井通风量等富余系数偏低,发生事故的概率仍较大[1]。
(四)、在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存在漏洞
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很重要数据就是安全信息数据,它主要包括对井下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烟雾度、温度等各类环境参数进行事先测定。此外还需要对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各个环境的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以判断安全系数,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参谋,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而目前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仍就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测量,人工判断,未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机制,缺乏时效性,不能做到及时判断,及时预防。
二、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预警能力
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很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它能自动化地实现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等功能,即时性强,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为产生的错误和误差。对于安全技术人员了解、分析采煤的各个环节概况,对于可能产生的危险及时进行等级评析,并及时做出预警、预报、预案,有预见性地去组织、协调、监控各个环节的概况,对于安全生产起到很到的保障作用。
例如,其中通风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煤矿通风安全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显得至关重要,通风安全是煤矿生产首先要紧解决的第一个安全性问题,通风安全的保障程度直接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利润比例相挂钩。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程,而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涉及到安全生产的诸多环节,其中包括从煤炭开采到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从影响煤炭安全生产因素划分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即:通风管理、瓦斯管理、矿井与顶板管理、煤尘管理、防治水管理、防灭火管理和其他有害气体管理等[2]。
面对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传统经验下,仅仅靠技术与管理决策人员自身的经验,去分析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明显是有局限性的,受主观人为影响的因素将会很大。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专家系统,将安全系统工程原理与事故树逻辑推理方法运用在预见性分析中,能对作业场所,作业区域进行危险程度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超前预测[4]。
(二)、改善煤炭企业在灾害应急处理中的能力
煤炭企业的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因此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怎样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信息管理系统在一旦生产环节的部分指标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做到“紧急刹车”,避免事故危害的进一步增大,对于技术人员快速掌握现场信息以及调配资源,做出正确有效的灾害应急处理方案,讲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煤炭安全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传统的单一系统过渡到网络化系统,从以往的静态管理系统过渡到动态管理系统。一般根据影响因素将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划分为:通风管理、煤尘管理、防治水管理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管理等几部分。基于信息技术的煤炭安全管理系统就是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以上几个管理部门中,并建立起现代化、智能化的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以实现安全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从而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来讲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系统:
(一)、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井下分站、各类传感器、井下分站、传输设备、地面中心站等几个部分,其功能依次分别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及信息输出等。传感器一般包括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是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4]。
(二)、安全预警与分析系统。
安全预警与分析系统一般是在安全指挥中心,此系统会根据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传递的数据,并结合每个矿井本身的特点和以往的经验,做出一个事故发生率的综合性分析,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专家系统,最终给技术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安全信息决策参考。
(三)、井下安全考勤系统
井下安全考勤系统是对进入矿井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包括入井考勤和出井考勤,考勤设备直接与安全指挥中心的主服务器相连接,对每个井下工作人员进行跟踪分析。
(四)、专家智能系统
专家智能系统是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专家信息数据仓库和以数据挖掘为原理基础的智能决策系统等部分构成。结语:近年来,我国的煤炭科技人员提出了“数字煤矿”的概念,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集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网络传输为纽带,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多源信息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查询与空间分析,并实现空间信息的多方式输和联机决策分析处理。对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构建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应、陶云奇.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科技创新导报,2008,NO.01;22-23.
[2]杨宏亮.信息技术在鄂尔多斯地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指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的有效管理工作,是煤矿业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管理层对企业安全工作加以计划、指挥以及控制等多方面的活动,加以保证员工的安全,确保煤矿企业可以顺利完成煤矿的生产工作,从而使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煤矿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风险,对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从而大大降低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煤矿企业资深管理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从而使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几点风险
由于经济形势很好,使得我国煤矿产业有大幅度的增长,从行业的分析报告来看,国民总收入中,煤矿产业的生产有很大的比重,我国煤矿开采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就目前而言,煤矿资源的需求数量在社会中逐年递增,因而煤矿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安全风险,风险因素有很多,主要的风险形式有如下几点:第一,技术风险。由于煤矿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生产经营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其中最为常见的风险是技术水平较差,由于工矿井开采深度较深,现场操作很困难,虽然一些企业掌握较成熟的生产技术,技术风险主要是地下采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成水文运动,企业往往很难控制匹配技术,使开采人员在采集方面增加了困难,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必然阻碍煤矿机械化的开采工作,使煤矿资源开采风险程度有所改善。第二,质量风险。煤矿产品质量作为经济价值的基础,在开采原煤的过程中,企业注重煤矿产量,缺乏控制原煤加工的质量,导致高产量和低收益问题。煤矿质量决定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不合格,煤矿产品销售的难度就会增加,影响企业市场信用。第三,安全风险。在现代煤矿开采业务中,主要分为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其中在井下进行开采工作,即煤矿井安全风险最高,地质异常运动,机械设备故障,均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就煤矿行业来说,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煤矿操作风险,提高自然资源的开采效率,改善煤矿工程生产、提高煤矿生产总值。针对现如今的煤矿市场发展趋势,可持续的收益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因素,确保煤矿可以安全生产。煤炭生产有很多隐藏的风险,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风险。
第一,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工作。具体针对煤矿开采员工,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向他们诉说事故的原因,从而加强预防措施,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向职工讲述过去事故的惨痛教训,导致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图文教育,分析事故的原因和事故因素,使员工对违章作业事故根源、导火线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加强标准化操作。确保煤矿企业员工熟练掌握本职工作应该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对煤矿企业员工教育和培训的周期、内容、方式、标准以及考核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明确相关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以确定任务,确保安全培训条件,落实费用。
第二,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就内部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来说,建立生产控制系统,提高安全生产指标,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管理,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的加强,从基层开始落实安全管理方案。与此同时,在煤矿企业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施工监察体系结构,完善机构力量,从而使煤矿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实施动态化管理,确保现场的安全,实现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对于规范化。建立较为科学的创新理念,加强安全监督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业务培训和激励体制制度,提高员工的综合创新能力,建立一个管理功能化、能力专业化,市场经济适应化的检验团队。建立安全监察结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整改、事故隐患整改和检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没有经过当地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便不能恢复生产、煤矿验收不合格的,下放限期的整改指令,并强化对其的监督检查工作。整改后仍不能满足生产验收标准的,地方政府将对其予以关闭。
第三,管理系统的实现。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根据法律法规规范化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部门的管理理念,建立内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法制建设。建立管理系统,从而达到各级层次分明,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进行较为严格的检验和测试,通过检查机制,从而使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工人的积极性,对有工作风险的现场工作要及时上报,及时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将煤矿安全管理进行细化和责任化的划分工作,根据责任权利相对统一、职业能力和岗位保持统一原则,建立各级职能机构,确定岗位义务以及安全责任,分别分解企业生产责任,对岗位的本职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合理分工。将安全生产任务转化为安全工作目标,制定安全目标系统结构,逐项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如果煤矿工人没有按照相应的体系制度来实现,违反了内部的管理行为,必须限期责令改正,根据内部系统制度给予严格的惩罚,实施合理的惩罚制度,与此同时,构建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矿井通风、瓦斯、煤尘、火灾、顶板、机电、爆破、水灾害以及其他方面所存在安全隐患。清楚认识到事故隐患的识别、登记、评估、报告、监测和治理标准,根据分类管理的原则,明确隐患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使隐患资金的投入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四,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使国内财产以及人民的安全都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惨痛教训,使安全管理的工作不容忽视,如果稍稍出现松弛,安全生产管理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如果想掌握主动权,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控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使基本工作和细化责任得到有效的落实,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注重煤矿通风工作,提高对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断使通风系统的改造工作加以完善,构建煤矿管理机制,建立防尘的通风体系结构,避免人为破坏,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建立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工作,并通过传递给运营商,管理者和决策者,方便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决策,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系统。
第五,利用现代科技水平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若想提高煤矿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完善挖掘技术,使用新材料和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完善煤矿的环境。由于地质约束、特殊条件以及员工素质较低,管理技术和工艺设备相对落后等原因,使生产管理条件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论证,避免盲目行事,保证资金充足,充分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潜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主要包括在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为了有效的避免煤矿在生产中出现上述不利风险,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建立内部监察体系结构,加强在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现代化的科技水平技术从而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由企业的外部环境、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安全发展策略,以及解决方案,使煤矿业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宝强.浅谈煤矿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0(35).
关键词 煤炭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122-02
煤炭经济对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每年煤炭行业创造的产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变革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推广运用,煤炭企业逐渐形成而来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信息系统对企业信息资源的调配控制企业的关键性的作用。
1 电子商务环境下煤炭企业MIS的需求分析
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兴起,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软构件的技术成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企业能在跨地区甚至跨国之间方便地收集市场信息、进行购销洽谈、营造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网上商贸环境。电子商务不仅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结构,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和完善,办矿门槛在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资源整合与小煤矿联合改造,全国煤矿数量不断减少,生产集中度提高;各地煤炭企业陆续进行联合、兼并、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纷纷涌现并快速发展壮大。在这种形式下,煤炭企业迫切需要改进生产管理效率,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给企业带来的有利时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开发应用适应电子商务环境发展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使得煤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运作方式发生较大改变,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处理不再受时间与空间距离的限制,由此将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业务流程的控制方面,煤炭企业也将会大量采用电子邮件等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交流,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要求煤炭企业能够满足网络化应用的特点,适应运作方式的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煤炭企业的管理除了传统的企业生产、库存、销售、财务等模块以外,还必须全面考虑影响整个企业价值链的所有环节,企业必须能够与客户进行通畅的沟通交流,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对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种信息,如:煤炭的质量等级、价格、数量、运输条件等等均可通过电话或Internet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接口,提供大量的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2 电子商务环境下煤炭企业MIS的功能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煤炭企业逐步改变了传统资源生产型企业的依赖性和滞后性,各种对外业务活动都已经延伸到了Internet上,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MIS应当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获取以及网上交易的实现,但是随着管理思想与方法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得任何MIS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要求,这就要求煤炭企业不断提升MIS的功能,实现与市场的同步发展。
1)跨平台运行,支持多应用系统数据交换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许多煤炭企业已经投资建立了各自的MIS并获得比较成功的应用,电子商务环境下煤炭企业的MIS应当具有一个易于扩展的业务框架结构和标准的对外接口,从而方便对软件的维护、扩展以及二次开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运行,使得同一套程序编码可以在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运行,以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投资能力选择最佳平台。
2)信息处理智能化,系统功能集成化。电子商务时代煤炭企业的MIS软件系统不再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而是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巨大的信息量需要MIS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处理功能,从而协助人们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MIS软件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甚至每一个应用程序的高度模块化,系统数据要能按照系统的设计传递到相关的模块中,从而达到系统数据的高度共享与系统的高度集成。
3)系统安全化,设计个性化 。与交易安全有关的客户和企业身份认定及电子付款是普及电子商务最大的难点,由于交易金额较大、客户信息广泛,煤炭企业的MIS必须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强的安全控制,能够对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正确处理,对于黑客的入侵攻击、越权操作等现象能够有效避免并及时应对。同时,由于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每一个煤炭企业MIS软件在设计上都应该非常灵活,不能简单地借鉴别的企业的设计,在一些常用模块输入输出界面、运算公式、业务逻辑、业务关联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使用户更加放心地应用电子商务模式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易。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煤炭企业MIS的构架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完整的MIS应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的应用。
1)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煤炭资源型企业是根据客户或市场需求来决定开采生产量的,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客户和生产单位连成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通过重新设计供应链,择供应链成员,运用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使得供应链成员获得一种双赢的局面。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标是通过提供更快捷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和保持客户、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成本。CRM出现要求煤炭企业从“生产什么卖什么”的模式向“客户买什么生产什么”的模式转变,利用CRM系统,企业能够搜集、追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掌握客户需求,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得企业效益以及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都得到最优化。
3)其他MIS系统。先进计划和调度系统(Advanced Planning & Scheduling)是应用约束理论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它要考虑每种煤炭产品的可用性,确定采购和发货日期,进行数据优化和分析,从而做出最好的行动决策。商业智能系统(Business Intelligence)是应用决策分析工具,进行财务分析、销售统计、市场预测、质量评估、投资分析等经营管理活动。电子营销系统(Electronic Marketing)可以使煤炭企业销售人员在网络上轻松有效地进行商品销售、网上支付和信息交换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的MIS系统还会不断涌现,煤炭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适时适当应用。
4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威胁的成因
从计算机网络运用情况来看,导致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网络本身存在的漏洞或缺陷,用户启动系统控制后造成的一系列安全风险;外因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操作时缺乏科学的操控体系,导致网络在承受风险的状态下运行。详细的安全威胁因素如下。
1)程序因素。程序代码是网络运行的主要指令,设计人员在编写程序指令时出现错误易造成网络操作的安全性减弱,给非法入侵者创造了条件。目前,计算机系统配备了木马程序,其是一类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黑客载体,当计算机添加木马服务器程序之后,黑客即可入侵电脑破坏网络运行的秩序及安全。
2)病毒因素。病毒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大威胁,病毒的感染性、扩散性、传递性、破坏性等特点往往给用户网络造成许多安全问题。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在短时间内扩散于网络,对程序代码执行造成很大的阻碍。此外,随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升级改版,病毒的形式及破坏力更为复杂,对网络的破坏力更强。
3)黑客因素。近年来,网络犯罪给社会各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而黑客一般都是对计算机程序精通的设计人员,其利用修改程序代码或编制更高级的语言破坏用户网络,从而窃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金融业网络系统是黑客的主要攻击对象之一,这样可利用窃取的账户转移资金,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
5 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用语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让系统网络更好地服务用户,必须要对网络制定综合性的安全防御系统,最大程度降低网络的安全风险。从计算机实际应用状况分析,系统开发人员已经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从程序编写、网络运行、系统操控等方面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1)数据加密。数据传输是网络攻击的主要过程,用户在传递文件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破坏数据的安全,甚至出现文件被截取的问题。用户可利用数据加密的方式提高文件的安全性,如:两用户之间,数据传输者对文件加密处理,接收者收取文件后按照提供了解码程序破解文件,这样就可以防止其他人员解密文件。
2)入侵检测。为网络设计对应的检测程序,在数据信息传递前后实时检测,发现异常信号后及时中断传输或返回发送者。入侵检测技术可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保证网络安全,用户发现网络数据受威胁时,可立刻把网络连接切断以终止数据传输,并且利用防火墙对网络检测,对数据包进行检测过滤处理。
3)安全扫描。安全扫描技术的功能是对网络漏洞检查处理,扫描出异常程序后可及时处理问题。通常安全扫描技术是对局域网络、Web站点、主机操作系统、系统服务、防火墙系统等方面综合检查,用户也可利用该技术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连接检测,如:窃听程序、窃取程序等,以防数据被盗。
4)软件杀毒。杀毒软件是普遍采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其具有安装便捷、操作简单、快速升级等多项优点。另外,杀毒软件功能的针对性较强,主要负责计算机病毒查杀或异常清理,用户只需定期安装杀毒软件即可处理存在威胁的程序代码,如:360、卡巴斯基、金山词霸等都是常用的杀毒软件。
6 企业网络系统结构的优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网络具备的操作功能也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非法者采用的网络袭击方式也更高级,一旦网络操作出现失误则会引起各种安全风险。从安全角度考虑,用户对原先设计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必须要进行优化改进,对管理信息的网络进行安全优化处理。
1)合理组建网络。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的优化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网络,这是优化安全性能的关键步骤。按照使用性质,计算机网络分为公用网、专用网,设计人员应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选择。另外,还应综合考虑网络的安全级别、保密性能、运行效率,提供能够独立运行的体系结构。
2)选用安全设备。网络的拓扑结构:重要的是确定信息安全边界。一般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考虑国家利益的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及稽查系统和服务器定位。重点考虑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远程访问服务器,放置在什么位置上,能满足安全的需求。
3)适当改装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对安全体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系统包括:UNIX系列、Windows系列、Novell Netware系列、LINUX系列。大多数用户采用了Windows 系列,该操作系统存在一定的弊端。用户可在系统原有的结构上改装处理,设置IP加密系统,增强网络的抗风险性能。
4)优化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安全体系结构优化中应注重网络协议的调整,对协议中不同层次的协议优化改进。网络协议的重新编写要重点考虑“三要素”,如:语法要素编写时,许多对各种数据信息规范化限定,对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信号电平等合理安排。
7 结论
总之,根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引起了诸多安全风险,企业与用户之间在传输信息时出现丢失、窃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对煤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采取安全技术是比不可少的,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计算机网络运行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实现了企业与用户之间数据的高效率传输。
参考文献
[1]朱家林.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运用于煤矿生产[J].煤矿经济与技术,2010,42(12):86-88.
[2]邹庭志.煤矿产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中国财经周刊,2010,16(13):65-67.
[3]徐永清.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各大行业中推广运用的状况[J].河北经济研究,2010,13(8):43-45.
[4]张绍平.计算机技术与煤矿经济发展的内在管理分析[J].科技与经济发展,2010,22(6):49-51.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D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触电、火灾等危险事故,甚至有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确保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与防爆性能,对于减少煤矿企业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开采作业人员及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煤矿安全生产对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作业环境特殊,且煤尘瓦斯气体等均容易出现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尘与瓦斯的可燃性,因此电气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防爆性能。其次,煤矿企业生产井下巷道与采掘工作面相对狭窄,因此要求电气设备体积不能过大,便于开采作业面的布置与人员的安全撤离。第三,由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启动频率高,频繁的启动容易造成电气设备的负荷过载,因此煤矿电气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与起动力矩。
2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常见问题
2.1 设备短路
短路是指电气设备中由于线路短接,导致电气设备中的短路电流远远超过设备额定电流的现象。设备短路后由于电流瞬间增大,则会导致用于电缆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供电中断或者设备故障,甚至引发火灾以及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
2.2 过负荷
过负荷现象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的供电配电回路中的电流实际值超过了设备的额定电流值,由于较长时间的过负荷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者火灾的发生,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2.3 电气设备欠电压
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电气设备功率相对较大,如果供电电压不能达到电气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设备处于欠压工作状态,则会出现电气设备工作电流增加,长时间的设备欠压有可能导致线路绝缘损坏,出现安全事故。
2.4 设备漏电
漏电故障属于接地故障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绝缘保护出现问题,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放电或者电弧等安全问题,容易造成触电或者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设备单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也属于短路故障,主要是由于煤矿电气设备接地或者与地联系的相线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包括相线与大地、电气设备外壳或其他金属构件之间的短路故障。由于煤矿电气设备供电网电压较高,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造成煤矿电气设备与其他导体之间出现故障电压,因此容易造成人员触电或者由电弧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出现。
2.6 电气设备单相断线故障
单相断线故障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中三相供电系统中的某一相线路故障,造成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功率降低。设备在低于其额定功率的条件下保持运行,
会出现设备运行中电流增大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3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3.1 煤矿电气设备过电流安全防治措施
电气设备短路、过负荷以及单相接地故障均属于电气设备的过电流故障。预防煤矿电气设备过电流故障的根本办法在于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科学合理的接地保护措施,并设置保护装置以便于及时切断过电流线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电气设备的选择上,应选择额定电压低于电网的工作电压的线缆与设备,以免造成绝缘的击穿。并根据相关技术规程,定期对煤矿电缆线路与设备进行绝缘预防试验,同时合理的选择过流保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现阶段煤矿电气设备过流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电磁式过流继电器、感应式过热继电器以及电子保护器等几种,合理的选择短路点以及短路电流
值,即可实现煤矿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
3.2 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
煤矿电气设备漏电主要是由于电缆或者设备的绝缘陈漏,或者由于煤矿井下潮湿,造成防爆电气设备内部受潮结露造成的。预防煤矿电气设备漏电的措施主要有:对绝缘交叉的线缆以及设备进行更换,同时避免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应定期进行干燥处理;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安装使用检漏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当绝缘电阻值低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阻时,漏电闭锁装置检测并闭锁送电线路以及设备的漏电故障,避免漏电故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煤矿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措施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与电气设备的接触较多,然而接地保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小接触电压,并起到分流作用,因此为了避免触电以及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电气设备设置接地保护。接地保护由于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接,在规定的接地电阻条件下,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电位,从而避免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煤矿电气设备中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构成总接地网。在煤矿企业的变电所、高压电气设备室、低压配电点、采煤作业工作面以及高压动力电缆的连接装置,均需设置接地保护措施。
4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 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结合企业自身设计特点建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科学合理的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紧急预案,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与设备运行环境处于最佳的安全运行状态。
4.2 贯彻煤矿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在煤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维修,避免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存在故障与危险,确保各项作业安全可靠。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检点在于确认电气设备可靠的防爆性能与安全使用状况。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故障与管理问题,应及时的总结整改,并组织安
全负责人检查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
4.3 提高企业人员安全意识与设备安全维护技术水平
对于煤矿生产企业,应采取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熟悉了解煤矿电气设备安全对于保证开采安全的重要性。并结合不同技术岗位加强作业与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得相关电气设备维护保养人员能够熟悉的使用维护煤矿电气设备,及时的处理安全故障。当电气设备出现险情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避免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扩大。
5 结语
煤矿电气设备作为煤矿开采机械化、信息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也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并不断的加强安全责任管理,才可以有效的确保煤矿电气设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转炉煤气;产生;危险;分析;回收;工艺;安全措施
前言
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烟气,该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CO气体。CO是有毒气体,同时又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如果转炉烟气直接外排,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随着我国能源短缺加剧和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钢铁企业对转炉烟气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它可以提高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环境保护的能力。
转炉烟气经过除尘、净化处理后就是转炉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气体。转炉煤气可以直接用于炼钢和轧钢生产,也可以用来发电等,其热值比高炉煤气高,可达6 800~10 000kJ/Nm3。相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的CO含量要高得多,(可达60%到70% 积比)。CO是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化学活动性强,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着火、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
转炉煤气的密度和空气差不多,能够长时间和空气混合在一起,容易聚集不易扩散,且其爆炸极限范围比较大(18.2%一83.2%)。可见,其危险性是很大的。所以,转炉煤气回收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就显
得尤其重要。
1 转炉煤气的产生
转炉煤气是由氧同铁水中碳、硫、硅、锰、磷和矾元素氧化生成的炉气和炉尘组成。炉气中含有80%左右的C0 , 15%CO2、还有5%的氮及微量元素和氧化物。转炉煤气的热值是随着CO的浓度变化而波动的,转炉煤气比高炉煤气热值要高,且加收后可以综合利用制作合成氨,钾酸钠等有机化工原料。
炉气中的CO来自于氧化亚铁与溶于生铁中的碳进行反应的结果,其反应式为
FeO+ C= Fe+ CO
氧同一氧化碳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2CO+ O2⇌ 2CO2+ Q
而且在转炉冶炼过程中CO的含量有不同的变化过程。
2 转炉煤气回收的危险性分析
2. 1 转炉煤气爆炸
转炉煤气在20℃和一个大气压下,爆炸浓度在12. 5%- 75%,与氧气混合爆炸范围在13% -96%。转炉煤气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而且由于其自身生产特点,完全具备了其它二条爆炸条件,即温度条件和火种,爆炸可能性较大
2. 2 转炉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CO浓度高与低,直接与其毒性大小成正比,转炉煤气含C0 50%以上,最高可达8000,这比焦炉煤气(CO含量60%- 90%) 、高炉煤气(CO含量25%左右)的毒性要大的多,以煤气加压风机为界,煤气加压风机到各用户的管网为正压系统,都有煤气泄漏的危险,一旦煤气泄漏都可能导致不可挽救的煤气中毒事故。
3 转炉煤气利用
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采用“OG”法来回收转炉煤气,即以双级文氏管、三级脱水装置为主要设备,采用湿法冷却、净化回收转炉煤气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转炉炉气由转炉炉口 活动烟罩 二文三脱 煤气鼓风机三通阀 转炉煤气柜 电除尘器煤气加压机 用户。在三通阀处,如果转炉煤气的成分不合格(主要指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则通过放散塔点火放散。
4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技术措施
结合其回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性能特点,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和方法,来保证安全地回收和使用转炉煤气。
4.1 完善安全保护设施
针对不同的作业区域,配备不同的安全保护设施。
(1)在水封等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装设固定式CO探头,并装设声、光报警装置,一旦该区域内CO的含量超标,便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作业人员便远离该区域,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同时,把该信号传送到主控制室,便于操作人员准确及时地进行判断处理。
(2)配备足够数量的便携式CO报警仪,便于操
作和维修人员作业时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检测作业
场合的CO浓度,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主控制室是作业人员停留时间最久,人员活动最为频繁的场合。因此,这里的CO含量监测和安全防护最为重要。为此,在主控制室内不同位置有代表性地选择几个点,装上固定式CO报警仪,时刻检测室内的CO浓度。房间内最好还应装设压缩空气管路,以便在外部发生大量煤气泄漏事故的时候打开压缩空气,使主控制室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外界煤气向主控制室的房间内扩散,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主控制室内还应有一定数量的保护和消防器具,以备不时之需。
(4)在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地方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栓,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带、灭火器等消防用具,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
(5)加压机房也是煤气容易发生泄漏和聚集的地方,因此,这里也应装设一定数量的CO探头,对房间内CO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把相应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中心控制室。如果机房内CO含量超标,则及时启动机房通风机进行换气。
(6)风机轴封处也是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这里最好装有氮封装置,并在该处装设集气罩。集气罩上部通过抽风管路直接与外界相连。这样,就可以把泄漏出来的氮气和有可能泄漏出来的煤气及时抽到室外去,尽量减少煤气向风机房内扩散,保证风机房室内的空气质量。
4.2 转炉煤气的检测
为严格控制转炉煤气中的含氧量,在炼钢三通阀前、转炉气柜前、电除尘器前都装设有微量氧含量分析仪,实时检测转炉煤气中的氧含量,并把测量值及时反馈到中心控制室。这些信号分别与相应的阀门、电除尘器高压控制开关等联动,一旦转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相应阀门或开关则自动关闭,确保转炉煤气中的氧含量不超标,大大减小转炉煤气发生着火、爆炸的可能性。
煤气加压机前,即一文、二文活动烟罩部分及管道为负压段要确保设备有良好的密封,在净化回收系统中,特别是低温区域确保消除火源和控制氧含量在2%以下,系统c o 和含氧的检测设备是必备的,并且确保灵敏可靠,超标后能自动报警并与三通阀连通,超标时能自动将煤气放空。转炉煤气含c o 浓度高,煤气在回收和非回收期间的一氧化碳值均可导致人员中毒身亡,因此,加压风机后到各用户的正压段要确保煤气设施、管网无泄漏,检修必须安排在非冶炼时间。转炉煤气系统要与焦炉、高炉煤气系统一样建立煤气防护机构,建立健全煤气管理、动火、操作等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H对于微量氧分析仪,CO报警仪等重点仪器、仪表要定期进行校核,不合格的及时检修或更换,确保其测量数值的准确无误,保证生产的顺利运行。
4.3 安全管理措施
4.3.1 煤气汽化冷却系统的管理
汽化冷却系统要严格控制水位和压力,压力控制要设置工作压力、报警压力和安全压力,保证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三大安全附件灵敏可靠,水位操作应采用中水位操作,防止高水位和缺水断水操作。
4.3.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作业人员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通过必须的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2)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严格按照安
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进行每项作业前要经过多级安全确认。
(3)要严格电除尘器的高压操作,在情况不明确时免送高压电。要经常对微量氧分析仪进行校对,定期人工取样分析。用人工测量值和仪器测量值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原因,确保电除尘器的安全运行。如果电除尘器停运时间比较久,下次投运前一定要取样做煤气氧含量分析,氧含量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严格按照动火制度进行动火作业,检修作业时使用铜制或木制等防爆工具,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和保护用品。
(5)认真做好日常性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直至恢复正常生产。如煤气回收系统中,合格煤气通过切换输入储气柜,不合格的煤气排至大气,故对系统的三通切换阀要求高,要确保三通切换阀灵敏,切换时间越短越好,要防止灰尘堆积在阀板四周,破坏密封性,造成打不开、关不死的现象。堵灰使阀板卡死,电机过热烧坏,这对储气柜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6)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预案,并定期进行演习,提高职工的快速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对煤气水封、阀门、管件等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要定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8)进行检修和巡检作业时,应佩带便携式CO报警仪、对讲机和相应的保护用品,并至少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作业现场。
【关键词】煤矿;爆破技术;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中深孔爆破技术是现代井下煤矿常用的掘进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与其他开采技术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开采的进度,而且降低了施工成本,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该技术在5-2041工作面作业过程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展开具体探讨与分析。
1、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参数设置
1.1炮眼深度的设定
井下的煤矿在开采时一般将炮眼深度设定为2~2.5m比较适宜。炮眼的深度不宜过大,如果深度过大将会造成爆破冲击,增大排粉的难度,使爆破掘进不能正常循环进行。
1.2最小抵抗线的设定
煤矿中深孔爆破中,最小抵抗线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的设定对工程开采的影响很大,假如前排的抵抗线过大,就会导致炮不能很好地推出去,出现强烈的后冲、拉裂等现象,不仅如此,多底根,大石块等都会出现,严重影响了爆破的进度;反之,如果抵抗线设定的过于小,不仅会浪费炸药、增加作业时间,还会出现飞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威胁,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所以合理设定最小抵抗线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爆破人员根据煤矿中岩石硬度、炸药威力、炮径以及炮孔角度等复杂的因数进行计算,而且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以保证良好的爆破效果。
1.3炮孔间距设置
通常情况下炮孔间距是指在同一排中,深孔两侧两个相邻炮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孔距,炮孔间距用a来表示,最小抵抗线用W表示经过实践总结出计算孔距的公式:a=mW,其中m是炮孔的密集系数,一般情况下m大于1.0,在孔径较大的爆破中m在3~4之间取值,甚至更大。另外这里还有炮孔的排距,一般用b表示,它是指每相邻两排炮孔中间的距离。排距具有与最小抵抗线相似的确定原理。
1.4炸药单耗量设置
单位体积岩石使用的药量系数称为炸药单耗,通常用Q来表示。影响Q值的因素很多,所以其变化范围也很大,当药量、装药、堵塞方式和起爆方法都确定后,还需要根据岩石硬度、均匀性、最小抵抗线等因素来决定炸药单耗的值,通常可以通过大量实验和实践经验来验证其是否正确。盲目增加单耗都会使岩石过度粉碎,同时还会增加爆破的危害。不同的爆破条件会有不同的单耗。
2、优化中深孔爆破技术,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成本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统的装药方式逐渐被机械装药所取代,改变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状况,提高了装药的质量,改善了井下有水时装药不连贯的现象。我国不少大的煤矿爆破都采用机械化装药,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改善了爆破效果。合理的炮孔堵塞长度可以提高炸药利用率、改善爆破效果,也使堵塞质量得到了保障。堵塞质量的控制很重要,适当的堵塞不仅能降低冲击波的能量损失,还可以减少炮孔装药量。相反堵塞质量控制不好,比如炮孔堵塞过长,可能会降低延米爆破量,还会造成很多大块岩石残留;或者炮孔堵塞过短,会导致冲炮现象的出现,从而造成炸药很大的能量流失,不仅如此,还会直接影响到炮孔下部岩石的破碎质量,进而导致底根产生。
微差起爆一般都是井下开采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它是用毫秒来计算炮孔之间或者各排炮孔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按照一定顺序要求起爆。这个方法能够减少爆破震动,减少爆破的危害,同时还能提高岩石的破碎质量,降低爆破成本。
3、巷道掘进爆破方式的优比选择
巷道掘进中,炮眼有以下四种分类,第一种是掏槽眼,掏槽眼是为后续的炮眼创造新的自由面;第二种是崩落眼,崩落眼的爆破主炮孔能够在上方形成大体积破碎型漏斗;第三种是周边眼,周边眼能够保证爆破后断面的形状、大小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第四种是底眼,底眼能够平整巷道底面。
巷道掘进作业需要掏槽口来为后续爆破创造良好条件,选择合理的掏槽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爆破效率。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一种是直眼式,另一种是斜眼式。直眼掏槽一般分为直线掏槽、螺旋掏槽和角柱式掏槽三种方式。直眼掏槽适合中度及以上硬度的岩石,对较小的巷道掘进有很好效果。对炮孔的深度不做限制,炮孔也没有角度,可以提高深巷道的掘进速度。它具有容易控制、抛渣距离小、爆堆集中等特点。斜眼掏槽是最常见的方式,它可以在掏槽眼和自由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常用种类有:单向掏槽、楔形掏槽、锥形掏槽、扇形掏槽。斜眼掏槽适用各样岩层,掏槽孔需求量少,单耗小,其精度对爆破效果影响不大。所以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技术也相对成熟。
4、中深孔爆破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实施煤矿掘进深孔的爆破作业中,应该全面的了解当地煤矿的地质条件,合理谨慎的选择爆破区域,尽可能缩短空顶的时间,在实施爆破前做好应该准备的工作。在中深孔爆破中,爆破会产生一些裂隙,这些裂隙的发展方向很难控制,而且在爆破后爆炸产生的威力可能破坏煤矿中的一些岩体,所以在煤矿掘进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在煤矿爆破施工时应该保证掘进作业的后路能够正常运输,在循环掘进几个周期之后要尽快将一些掘进中的煤渣清理干净,然后再继续作业,以保证煤矿井下能够顺畅的作业生产。在中深孔爆破时一定要保证打眼的质量,确保炮眼的抵抗线一致,炮眼在一个平面内要等距分布,避免矿井在后期掘进时的巷道太窄影响作业。在矿井下作业时还应注意井下的供电运输,确保井下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生产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5、结语
应当根据当地煤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定相应的爆破参数,对常用单向掏槽、楔形掏槽、锥形掏槽、扇形掏槽等进行比较、优化,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通过提高中深孔爆破技术,全面了解当地煤矿的地质条件,合理谨慎的选择爆破区域,尽可能缩短空顶的时间,在煤矿掘进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实现爆破效果的优化,降低爆破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管理;网络技术;应用
The network technique is in the coal mine enterprise
security the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Kong Xin-hong Li Yu-pingHan Yun-gang
【Abstract】Along with computer technique of fly soon development, strengthen a network technique in the mineral well of application, realization dynamic state file and resources share, get stripe a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numeral turn gas long range supervision system, exaltation the mineral well anti- disaster's ability have already become our coal mine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f objective need with inevitable trend.
【Key words】Safety management;Network technique;Application
1.现代综合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发展模式
美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理查德•诺兰(RichardN olan)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6阶段(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模型,是信息系统发展规律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到90年代,米歇(Mische ) 根据信息技术(IT)和集约化管理的迅速发展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4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更新阶段)、5特征(技术状况、代表性应用和集成程度、数据库和存取能力、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文化、全员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视野)的信息系统发展模型,即米歇模型,如图1所示。参照米歇模型,可以发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是建成集成化开放性的信息系统,即在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与业务伙伴的业务沟通方面,综合地用好信息技术。
图1 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连续发展模型
2.我国矿井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矿井应用信息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些矿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始合作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矿井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并开发出了一些矿井应用软件系统,如矿井资源储量计算软件。如矿井通风系统软件等等,为推动我国矿井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矿井信息化进程在我国进一步加快,先后有一大批矿井进行了信息系统的开发(或引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Internet 技术的成熟和进步,为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因此,矿井企业可以不再局限于开发或推广某一项管理系统,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利用Internet技术构筑矿井企业管理信息网,即Intranet网。推动Intranet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技术成熟、简单易用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浏览器己成为通用客户程序。以往的信息系统,由于基于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彼此交流非常困难。现在,由于www的盛行,浏览器已成为跨平台交流的基础,是企业对内、对外信息存取的必备工具,这对于企业组织的内部集成、与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加强企业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等都有很大帮助。
2.1矿井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发展前景
矿井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矿井的经营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将最终实现对业务流程、物流、财务、成本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因此部门间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哪些数据要上报企业领导,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企业的哪些数据需要对外和宣传,哪些数据需要保密,子公司要与总公司交换哪些数据、安全信息(如瓦斯监控数据)、安全技术、监控预警、救援指挥、培训教育等通过Internet技术就变得更为简洁和便利。
2.2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对于煤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Internet技术,实现矿井之间动态档案资源共享,上级管理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矿井企业安全管理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矿井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管理,同时也缓解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
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防治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最科学、最先进、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煤矿安全隐患的“侦察兵”。它通过井下的探头,可以精确地监测到瓦斯、煤尘的浓度、密度,主扇、局扇以及各风门的风量、风流和风速,一旦超限,便自动报警,从而有效的遏制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矿工的安全。瓦斯监控系统在管理高瓦斯矿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特别强调: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要按照标准在企业内部全部实现联网,各产煤县的乡镇矿按标准实现本区域内的联网。数字化监控技术是信息产业和工业领域的一种先导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以及数字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和发展。在煤矿安全领域引入这一技术,通过在集团公司、省市县等一定范围内的联网,可以对区域内所有煤矿瓦斯防治情况,包括井下瓦斯浓度、风机开停状态及设备送电断电情况等,实施集中监控、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针对突况及时采取调整作业方式、停止生产、人员撤离等措施。
今年以来发生的瓦斯事故再次表明,煤矿瓦斯治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攻坚战。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要扭转煤矿安全被动状况,必须突出瓦斯治理这个重中之重,综合分析本地区煤矿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通过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将矿井瓦斯涌出情况实时进行数据传递,可以为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改进管理方式和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升级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建立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推广网络技术在煤矿瓦斯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的全面应用,是贯彻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煤矿瓦斯灾害的有效途径,结合网络技术,将矿井瓦斯涌出情况实时进行数据传递,也可以为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改进管理方式和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靠先进的科技,才能将煤矿开采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是煤矿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