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体育科学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12 16:09:24

序论:在您撰写体育科学的分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体育科学的分类

第1篇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育学科分类;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06-05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ort disciplines and suggestions for adjustment

LU Chang-fen1,YANG Wen-xuan2,LUO Xiao-bing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adjusted 4 level 2 disciplines under sport science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Sport Humanistic Sociology” and “Sports Human Body” are two important foundational disciplines in the sport science system; the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need to be regrouped; “Physical Educatio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Leisure Physical Exercises” will be developed as the sport disciplinary system.

Key words: sport discipline;classification of sport disciplines;disciplinary system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博硕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之一,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体育学学科专业体系的雏形,从而使体育学在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体育文化的迅速提升、体育事业(特别是运动竞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实践中许多新“体育问题”的出现,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也牵动许多原有体育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衍生新学科,从而冲击和改变了现有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内部结构。为了适应体育学科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现有体育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必然。本文将在分析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体育学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新方案,为我国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特征

1.1体育人文社会学在分化中初建整体观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严格意义上应称之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它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由众多的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组成。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以“体育理论”的面貌出现,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体育理论的裂解和大量人文社会科学向体育领域的渗透,许多新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人文社会学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并逐渐从改革开放前的边缘位置走到了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冠之于“学”的分支领域共有70多个,许多分支学科已经有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独立的学科理论框架和特有的研究角度,确立了学科的特质,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趋于成熟;有些成熟的体育学科甚至分化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例如:体育经济学分化成体育经济学概论、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学、体育营销学、体育赞助、体育经纪等,体育管理学分化成体育管理学概论、赛事经营管理、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健身管理,运动竞赛学分化出体育竞赛裁判学、体育战术学、体育博弈论。

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自1997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进入学科体系以后,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框架的讨论在课题立项和学术论文中不时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深入发展、不断分化新学科的同时,其自身的整体概念也不断加强。2003年,应体育人文社会学整体化发展之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建立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整体概念,树立了关于体育的人文观和社会观[1]。

1.2运动人体科学分化多于综合

运动人体科学,以前亦称“体育生物科学”或“体育自然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对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等分支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多。据统计,包括那些从成熟学科中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已有66个分支。运动人体科学整体性研究极少,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篇名“运动人体科学”,对截止至2009年的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发现105篇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整个运动人体科学的框架结构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运动人体科学概论》[2]。该书内容覆盖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必需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体育保健和运动医学等多门人体科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一本首次从整体上探讨运动人体科学的著作,但实际上也是各分支的组合。可见,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科凝聚力十分有限,其整体概念尚未建立。

1.3体育教育训练学以教学训练理论和方法为主体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于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3]。长期以来,我国丰富的身体教育和运动训练实践,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2003年出版的《体育教育训练学高级教程》[4]就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目教学与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初步建立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框架。但由于该学科的非成熟性,其整体抽象性水平较低。

1.4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武术项目为核心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与科学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技术与理论整合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经过10余年的发展,部分学校设置了以武术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发展围绕武术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一些其它民族传统项目的发掘与整理,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论述和介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共同特征与发展规律等的探讨不足。从总体上看,民族传统体育与一门成熟学科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调整的必要性

现行体育学下4个二级学科的划分,既缺乏科学的分类思想,也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从分类学意义上来说明其调整的必要性的[5]。本文将主要从体育学下属学科自身的特性和发展水平来阐述对当前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1)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人体科学不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的特殊性和学科群自身的开放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人体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性学科群,受母学科的发展影响较大,在本质上分别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研究对象上看,前者主要研究体育中的人文社会现象,后者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机体的生物变化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二者大多限于各具体学科所依据的母学科研究方法,如体育管理学的案例分析法,体育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等、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法、运动解剖学的解剖法等;在理论体系上,这两个二级学科虽然建立了整体性的学科概念,但其内部结构还停留在各分支学科的排列组合上。可见,二者仅仅是母学科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而非从整体上研究体育运动自身的学科,不具备体育学自身的特殊性。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性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将随着母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体育学科。因此,在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群和自然科学群中,将其应用性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学科体系来看待,把具有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学科凝合在一起,既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体育中的人文社会现象和生物现象,也不利于新兴体育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应该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和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应该属于“训练类”的范畴和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实际上包括“教育类”和“训练类”两个学科群。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体育形式,二者合并在一起,不仅容易造成体育教育训练学与学校体育学(或体育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边界模糊,而且也使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难以定位,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在实践中,有些高校为了增加申报学位点的实力,将“教育类”与“训练类”的成果合并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位点,转而又将“教育类”的成果作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申报“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位点,这种重复使用材料的做法,使“以学位点促进学科建设”的初衷流于形式,导致学位点多而实际学科根基薄弱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质量。这种实践中的尴尬,从根本上说是由学科自身范围模糊、性质不明确所导致的。

3)以武术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不足以成为一门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形态源远流长,而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意识却相当薄弱。民族传统体育学设立之初,其本意是建立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然而从总体上看,民族传统体育学宏观研究仍显得不够,其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空白点较多,尚欠开拓创新意识,缺乏从完整知识体系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且研究内容极不平衡,武术研究受到重视甚至有代替民族传统体育之势。除武术研究外,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如大成拳、气功、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散打等,被冠之予“学”,形成大成拳学、体育气功学、意拳学、太极拳学、八卦拳学、散打运动学等,介绍各项运动的概况、技术、方法、战术等。这些作为手段和内容的运动项目在学理上至多算“课程”,不能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一个“学科”。

以学科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以武术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尚不具备一个学科的基本条件,就更别说是一个“学科群”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概念。

4)新兴学科难以归类。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健身、休闲、娱乐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健身休闲的理论研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成果大量出现。如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在经过多年对休闲体育研究的基础上,申报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软科学课题《休闲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开始了对休闲体育的系统研究工作。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小明、虞重干先生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200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卢锋先生的《休闲体育学》,对休闲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此外,刘同员、马永红、董晓虹等学者还对健身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健身休闲理论为健身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领域。然而,审视现有的学科框架,健身休闲理论既不能归类到体育教育训练学,也不能放到民族传统体育学中。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体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3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调整的基本策略

1)保存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对体育学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形成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这是因为:体育学科是研究体育运动及体育运动中的人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专门性,在本质上应属于体育学科自身。而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在本质上是属于其它学科的。然而,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性体育学科,也是体育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交叉性体育学科用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问题,为掌握运动状态中“人”的身心活动机制、深入理解各种体育文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

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与科学技术研究大系统的基础学科,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整个科学技术系统中应用学科的层次。但是体育科学本身也存在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如果不进行具体分析,一概认为体育科学只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则会导致对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忽视,进而影响体育学科发展的后劲。因此,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基础支撑作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两个开放的学科群。体育自然科学通过提供精确的量化指标和科学手段把体育科学引向微观世界,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却向体育所涉及的社会宏观方向发展,从个体的心理,到家庭、小群体、社团、社区、单位,直到国家和国际。二者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将体育实践引向深入,不断推动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及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体育从政治需求向文化层面的回归,体育逐步走上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发展的立体化道路。锻炼身体,追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体育事业的清晰目标。因此,在体育科学领域,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已成必然之势。这既是现代科学发展使然,也是促进体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抉择。

对种种“体育问题”的聚焦,是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在一起的内在动力。而对种种“体育问题”的深入剖析,还需要二者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对运动人体科学而言,应及时运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来研究体育运动当中的人体适应性规律,并将研究视野从传统的竞技运动领域扩展到体育教育和健身休闲活动中;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应保持与人文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兼容性与学科张力,突出体育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应用性,加强体育人文科学的导向性和基础性。

2)重组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是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聚合体,前者是一种体育方法传授形式,后者是实现运动竞技目标的一种途径,二者聚合在逻辑上讲不通。从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只有武术的部分项目,作为一个运动项目何以成为一个具有“群”概念的体育学科?可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两个不成熟的学科群概念,应该淡出学科框架。

然而,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体育学下属的两个二级学科,都以运动技术项目研究、教学与训练为核心,二者具有同质性,其具体内容是反映体育学专门性与特殊性的主体,是体育学发展着力建设的部分。因此,取消这两个学科概念,却不能否认这两个学科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对体育学下属学科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重组。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有区别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设立,寄托着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但寄托民族感情并不等于学科建设,这是由民族传统体育学经多年发展而无实质性发展的实践所证实了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实际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开发、教学训练,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属于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范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和训练分别属于体育教学论和运动训练学的范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体育文化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可考虑将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成熟项目开发列入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分别纳入到体育教学论和运动训练学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归入体育文化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设立,表达了人们对“体育特色”学科的关注。作为体育学的主干,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括身体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和各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身体教育和运动训练是两种不同的实践形式,身体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理应分开来发展。运动项目作为实现体育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其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方法学意义,因此,可以将研究各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统称为“体育方法学”。

3)为新兴学科预留发展空间。

健身休闲理论研究的兴起,是与近年来健身休闲活动实践形式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相适应的。进入21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健身、休闲、娱乐必将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要开展健身休闲活动,科学的健身休闲理论是必须的。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健身休闲理论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因此,新的学科框架需要为这些学科预留发展空间。

4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调适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体系实际包含着两大类学科,即基础性体育学科和专业性体育学科。基础性体育学科是专业性体育学科发展的源泉和基石,为专业性体育学科提供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内含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运动人体科学两个学科群。专业性学科是指以客观存在的体育实践形式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各种体育实践形式的本质、关联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体育运动和体育运动中的人服务,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

体育学科发展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时代新挑战,始终需要积极倡导身体运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体育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最大不同。体育学科发展坚持“通过身体运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这是区别于其他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医学、理学等)的特色,也是体育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准则。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体育学科的建设,增强其辐射性、应用性、导向性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推动专业性体育学科的发展,以突出体育学的特色和独立性,这才是体育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回顾体育发展史,分析体育存在的现实形态,可以发现,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是现实世界体育存在的3种主要形态,并随着体育实践深入发展逐步发生分化,且各自的发展轨迹越来越清晰。体育学就是由研究各种体育实践形式的各分支学科组成的。体育学科体系分类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客观存在的体育实践形式为分类依据,兼顾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将体育学分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3个分支学科群,并在各分支学科群下重新分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对体育方法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健身学、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性体育学科做重新分布。以此为思路,将体育学的总体框架调适如下(见图1)。

其中,运动训练学是运动竞技学的主干学科,健身学、体育休闲娱乐理论是健身休闲学的主干学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身体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体育方法学根据体育实践形式的目的不同分化为身体教育方法学、运动竞技方法学和健身休闲方法学分别列入体育学的3个分支学科群中。

5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和体育实践的发展,以及体育学科自身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现有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的分类已明显不适应体育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现有4个二级学科进行解构与整合,是体育学科深入发展和体育科学理论不断完善的现实需要。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可考虑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体育学科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基础支撑学科来建设,重组“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内容,重视新兴的健身休闲理论并将其纳入学科框架,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部分得以发展。体育学科框架必将在新的学科发展阶段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健.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81.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 概念 分类

1.引言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体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条件来支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但目前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且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所以造成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引入实际的各级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概念辨析

正确的分析源于清晰的概念。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理论界对此下的定义还不统一: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了与课程资源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即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影响的、较为规范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如: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还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的。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范围是宽泛的、多元的。下图是体育课程资源一种比较典型的分类。

课程资源分类图

3.1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体育课程来源的知识。如体育理论知识,各种球类的技、战术,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练法,体育经验、体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各运动队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周围的环境等,都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当然,把体育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方便,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体育课程资源往往包含体育课程的素材,也包含体育课程的条件,比如操场、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3.2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人力资源,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校内体育设施、器材,如: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房、体操架、钉鞋、各种球类等。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的价值观、锻炼行为等,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比赛,整个社会中各种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校内体育课程资源还是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因此,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应该占据重要地位,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

3.3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属性,可分为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体育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能量,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体育物力资源包括体育课程教材、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指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思想资源。如:国家和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

3.4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显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教材、计算机网络,山、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等。作为实实在在的实物物质,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便捷手段,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民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师生关系,等等。与体育课程资源不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价值潜在性与可开发性、功能多元性与可替代性和过程性与生成性等特点。体育课程资源不是机械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而且是产生体育课程目标,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应紧紧围绕着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广泛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8.

[4]李艳萍.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VOL30,(12).

[6]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VOL27,(2).

[7]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VOL9,(2).

[8]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2,(1).

[9]黄向平,唐远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1,(3).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课堂教学;兴趣

一、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开展旨意

1.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多年来,体育教学的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开展越来越难。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很多学生也因此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尤其是面临高考巨大压力的基础上,学生更是将体育学科视为可有可无的教学科目,从而忽视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有些女生则认为,体育课程适合男生学习,因为男生普遍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而女生并没有适合的体育活动,也就不适合女生学习。产生这种想法的学生,究其原因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单一性、枯燥性,活动开展过于单一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就对体育教学产生不了学习的热情。

2.分类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分类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引导宗旨,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种不同学生的各种需求。分类教学模式的开展,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了新课改实施标准,通过教师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高中体育应用分类教学模式

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要基于创新理念基础上,对教学任务的开展进行灵活规划。比如,可以组织多个班级进行共同开展,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喜爱的项目,根据不同的项目教师进行分类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得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发挥,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增进了学生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不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也可以结合比赛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竞技性比赛,使得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在比赛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活动单一性、枯燥性,使得学生难以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分类教学的应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其性格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高中生由于受到多年的教育熏陶,不同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生活实践背景不同,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这就给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体育教学开展中,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要结合当地的客观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设置,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运动,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冬天可以组织滑冰等教学活动。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秉承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事事做到以学生兴趣激发为教学重点,进而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终极目的。

3.高中体育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优势

高中生由于受到高考学习的巨大压力,对除了参与高考学科的其他学科大概是没有任何的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更是。久而久之,高中生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使得体育教育重新走进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地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使得学习热情被再次激发,再加上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得学生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气氛也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使得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价值;可行性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项目、2014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UJGA04)

【分类号】G729.2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繁多复杂,应用性强,需要紧密联系实际,将知识学以致用。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文化课基础较差,重术科轻理论。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常常出现教学主导、教学主体、教育资源“被分离的”的状态[1],“缺席的在场”是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之常态[2]。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2011年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目前未见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索和可行性分析。

1 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与研究现状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知识传授,课内以师生、生生之间协作方式完成练习或家庭作业的学习任务,完成知识内化。传统课堂则相反。二者各要素的对比见表1。

2007年,美国柯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翻转课堂理念并实施,发现教学效果较传统方式好得多。2011年“传统教育的颠覆者”萨尔曼・可汗创办了可汗学院,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翻转”成为可能。随着可汗学院视频课程风靡全球,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被北美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快速并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成人教育。

目前,国内许多机构和学者也相继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谌晓安,等基于中国特定的国情(如班级人数、国内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和教师的教学思维习惯的改变等),采用SWOT分析法对翻转课堂应用在我国教学改革发展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加以分析,目的是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和学习效果[3]。张金磊等基于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了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杠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定位于课前与课中两个重要的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提出模块化任务设计,尝试以技术的介入、活动为引领,建构有利于学习效果提升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4]。曾明星等将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克服二者弊端,大力提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质量[5]。汪磊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压力的产生及其管理》专题为例,从四个方面重点(制作教学视频、指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教师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与考核等)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策略[6]。南京大学梁乐明等教授借鉴可汗学院的特色与成功,应用“教学微视频”和相应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体系,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效率[7]。

上述研究结果为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实践上的借鉴价值。

2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索

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沉闷、枯燥、机械化、形式化的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自由的”“人本的”“灵动的”新型课堂,可达到“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的目的。

2.1 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旨在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及传授体育保健康复的相关技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指导教学、训练和科研。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把讲解与示范采用文本或在线虚拟课堂完成,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与技能的时间相应增加,加上学生课后的总结反思与巩固练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

2.2 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翻转课堂从微观层面来看,具体实施步骤可用“流程说”来解释,即学生先观看教学视频,再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萨尔曼・可汗);宏观层面上则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8]。由此可见,翻转课堂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学习速度和进度方面,未掌握知识和机能的学生可反复观看相关资料(如文本、在线平台上的视频、音频等),已经掌握的学生可深入学习;教学方法方面,广泛采用的研讨式、项目驱动式学习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学生完成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根据在线测试的效果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小组成员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客观评价。通过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改变,实现了时空限制、思维限制和教师角色改变,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构造学习者新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可以自控式地深度学习,满足其学习需求,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获得个性化和人性化教育体验。

2.3 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场所,教育的本质首先应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上,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在线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成果展示、情境设置以及师生的交流、生生的合作等手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育贤ā⒆橹、协作、创新、团队协作精神等,体现了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对“人文性”的重视和以学生为本的特点,而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把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看成教学的全部。

3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3.1 课程特点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重理论,强实践,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服务。翻转课堂把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内和课余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的过程,符合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特点。

3.2 学生特点

体育专业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善于表现,肯吃苦耐劳,但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重术科轻理论、“学”“用”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则仅能完成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3.3 教学资源与学习条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学生们获取信息渠道增多,所能接触到的知识域更为广阔,方式也更为灵活,参与信息互动的平台与互动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教师能够胜任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软件开发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与等任务,具备开发教学资源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

[2] 荆雯,池静莲.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15,38(7):98-104.

[3] 谌晓安.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应用翻转教学模式的SWOT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125.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2012(11):46-52.

第5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教学技能分类;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104-04

A study of the re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ki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LIU Jian-j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Guangzhou 511363,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kills help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understand teaching skills profoundly, thus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Current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kills has such problems as overlapping, epochal indistinctiveness, disciplinary indistinctiveness etc. According to new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 new classification: learning guidance skills, content arrangement skills, activity organization skills, load adjustment skills, help and protection skill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eaching skill classification;new curriculum reform

教学环境、教育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各个学科对教学技能概念理解的偏差使得教师具备的教学技能不尽相同。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对教学技能合理、细致的分类,有助于完善教学技能体系、深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明确培训目标、便于提示示范、易于客观评价。体育教学技能分类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技能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体育教师清晰认识和提高教学技能创造条件。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技能分类体系,体育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认识不清晰、掌握不全面,教学过程中易迷失方向。因此对体育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对体育教师认识和提高教学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体育教学技能概念

体育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的下属概念,对体育教学技能清晰认识要以教学技能为前提。对教学技能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未提出公认的、科学且具有代表性的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概念的界定,将教学技能视作教学活动方式或者动作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技能”的界定有相似之处。

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的途径,动作方式是技能的形式,合乎法则是技能的标志[1]。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用到的技能,是教师的专利,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分析研究现有教学技能的概念,对教学技能的界定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2]。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既有实际动作,又有心智活动。

从概念的层面分析,体育教学技能属于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的下属概念,具有教学技能的特征,但是体育教学技能与一般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差别。如教学环境不同导致教学组织与管理不同,体育教师突出活动组织技能,从中贯穿保护与帮助,而一般教学中的板书、作业批改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较少。所以,体育教学技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技能的显著特征,对体育教学技能概念的界定要凸出其独特性。

体育教学技能究竟是什么,大家各执己见。体育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3]。体育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4]。上述对体育教学技能的解释都将其认定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与教学技能的“行为说”类似。第一种表述目的是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第二种是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相比较来说第二种表示较为详细具体,体现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一种表示较为宽泛,没有具体指明教师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

基于上述对体育教学技能的界定,我们对其理解为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的特点,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而采取的以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为主要表现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一系列教学行为。

2 教学技能分类现状

2.1 国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

20世纪60年代微格教学的产生,带动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家把教学的眼光转移到对教学技能的研究上,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家率先对教学技能进行了分类研究,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教学技能分类成果: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依据教学要素将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变换各种刺激的技能,总结、概括技能,非语言性启发技能,强调学生参与技能,提问频度技能,提问深度技能,高层次提问技能,发散性提问技能,注意到对方引人注目的行动技能,运用例证和实例的技能,讲解技能,有计划的重复技能,交流的完整性技能[5]。英国的特罗特依据可观察、可表现教学行为将教学技能分为变化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提问技能、例证技能与说明技能[6]。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教育家依据教学要素将教学技能分为度量和评价学生的行为、教学设计、演示、行政管理、人际沟通、自身发展与提高学生自我发展[6]。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依据教学行为将教学技能分为信息的传递、引起动机、促进发展与定向技能[7]。

从国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可以看出:第一,国外学者对教学技能分类主要依据教学要素和教学行为,缺乏以教学程序为依据的研究。第二,国外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学技能分类中还涉及到了流畅性提问等,说明课堂教学将师生互动作为重点,强调人际技能在教学技能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技能的熟练掌握有助于实现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转化为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局面,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第三,对教学技能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上课的技术能力,那么制定的教学技能量表要有很强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测评检验教学技能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技能的分类要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符合英国教育家对教学技能分类。第四,分类中体现学生的重要性,以学生发展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技能中体现学生元素,即“引起动机”、“促进发展”。上述国外学者对教学技能分类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如分类中交叉、分类时没有考虑学科性和专业性、对教学技能概念理解的误区等造成对教学技能分类不完善。

2.2 国内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

我国对教学技能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外研究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研究。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对教学技能的分类:郭友[8]依据信息传播理论将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教学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肖锋[9]依据教学程序将教学技能分为教学之前的技能群(分析教材对象技能、设计教学目标技能、分析教学任务技能)、教学之中的技能群(导入技能、奖惩技能、提问技能、刺激变化技能、策略技能、组织技能、管理技能、交流技能、媒体使用技能和结束技能)、教学之后的技能群(包括评价技能和辅导技能)。原国家体委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依据教学程序将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又设定了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等9项教学基本技能[10]。申继亮等[11]依据教学要素将教学技能分为一般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实施调控、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研究;特殊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理解能力、实验技能与探究能力。

我国对教学技能的分类绝大多数以教学工作程序为依据。而申继亮等从教学要素的角度提出了教学技能由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组成,特殊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有学科性。从学科性考虑可以使教师掌握各个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学科特有的教学技能,进而更全面地掌握各种技能。

国内外学者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研究教学技能分类,教育体制、文化背景、分类目的和分类标准不同都会影响分类的一致性,因此造成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理解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但是影响教学技能分类一致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对教学技能概念理解的偏差。

目前国内外教学技能分类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分类中存在交叉,二是时代性差,三是学科性不强。为了改进教学技能分类中的不足,顺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完善体育教学技能分类体系,研究体育教学技能分类非常有必要。

3 体育教学技能分类现状

1)体育课堂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空间开放性、教学时间随时性、学生的身体活动性、成绩评价的测量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技能的操作性、个体性和内隐性,也决定了体育教师要具备区别于一般教师的特有的教学技能。依据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为以下几种:体育教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动作演示技能、语言运用技能、活动创编技能、纠正错误技能、测量评价技能[12]。

2)王鲁克[13]根据体育课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特点将体育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讲解技能、动作示范技能、教学组织技能、人体语言技能、诊断纠正错误技能、结束技能和教学设计技能。

3)刘海元[14]着重介绍了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体育教学实践技能,从宏观上将体育教学实践技能分为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能、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说课与模拟上课技能、体育教学反思技能,并结合典型的实例进一步阐明了各种教学技能的运用与习得办法。

我国对体育教学技能的分类研究较少,从学者们对其分类研究中发现有利结合体育教学独有的特点,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对体育教学技能分类。第一种分类方式抓住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的教学技能,使体育教师更能准确的分辨体育课堂教学与一般教学的不同。但分类中忽略了一般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等)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王鲁克将一堂体育课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和课后总结,结合体育教学特点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的行为方式,教学设计技能的加入,体现体育课的计划性,但是综合分析此种分类不全面,忽略教师综合技能。刘海元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教学实践技能,从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反思3大方面综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说课和模拟上课技能的研究丰富了教师的教研活动,但是对体育教学技能的进一步分类中出现交叉。综合分析,其分类研究体现了教学技能分类的学科性,但是将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单独作为重要的教学技能,造成了技能分类重复交叉;有的分类过于传统,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对体育教学技能分类,既要考虑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又要注意分类的原则性。

4 体育教学技能的重新分类建议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使体育教学技能分类可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可见体育教学技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技能的分类主要依据教学行为、教学要素、教学过程,容易造成对概念理解的偏差、分类中存在交叉、分类缺乏科学性和学科性。因此,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对体育教学技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类研究,在体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有助于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体育课堂教学以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而体现,以体育课教学活动为依据,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方向,对体育教学技能重新分类研究,不仅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延续和适用,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技能概念的理解,从而使体育教学技能的分类避免分类交叉和学科专业性不强等缺陷。

基于以上分类综述,取长补短,遵循分类的原则,借鉴美国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等特点,保证分类的学科性、不交叉性、顺应时展的特点,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依据体育课教学活动即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学组织、观察休息、帮助保护5大部分将体育教学技能分类(见表1)。

根据体育课教学活动将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技能分类,教师指导和学生练习分开描述,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避免了分类中的交叉。体育教学遵循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增进系统的良好循环,增强体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选择合理的教材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以及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适合每节课的教学活动,符合针对学生练习的内容编制技能。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身心活动的统一性等特点决定学习指导技能、活动组织技能以及负荷调整技能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结合在一起,因此体育教学技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操作技能,还要充分体现心智技能。学生学习的最佳条件是精神、情绪、心理和生理处于协调一致的状态,其中心理素质起导向作用,因此体育教师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从身体上保证学生的健康,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顺应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真正达成体育教学的目标。依据体育教学活动对体育教学技能分类从根本上避免了分类的交叉,充分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特点,符合现代教学的身心共同发展的特点。

教学技能因教学过程的复杂而复杂,认识的不同、概念理解的偏差会形成千百种体育教学技能分类。综述现有体育教学技能分类成果,分析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分类标准,形成体育教学技能的体系,旨在为体育教师建立一个教学技能库,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一些技能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0.

[2] 荣静娴,钱舍. 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1.

[3] 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339-340.

[4] 王鲁克. 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00,7(2):67-70.

[5] 胡淑珍. 教学技能[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

[6] 荀渊. 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 上海教育研究,2004(8):18-20.

[7] 张铁牛. 教学技能研究的理论探究[J]. 教育科学,1997(2):27-29.

[8] 郭友.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 肖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0] 卫建国,张海珠. 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11] 申继亮,王凯荣.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4(1):66.

[12] 赵超君. 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教学技能[J]. 体育教学,2011.

第6篇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中体育;具体应用;教学现状

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不一而同,如果将这样一个群体放置于同一空间,即便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全体学生也难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尤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男女学生体育兴趣不尽相同,体质存在差异,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教学目标自然难以达成,体育教师应当以学生兴趣为课程方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革高中体育课程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在探究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之前,有必要对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相关分析,以了解高中体育课堂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学生兴趣较低

体育具有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普遍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随着年级的增长,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逐渐形成,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倾向性,由于高考负担较重,大部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女生一般认为体育只适合男同学,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男生认为体育课堂枯燥,教学组织过于严格,滋生厌学情绪。

2.教学效率不高

与小学生相比,高中生思想已经进一步成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基本了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渐渐丧失。如果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是被迫在教师的命令下参与体育运动,难以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二、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基于当前高中体育课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用分类教学模式对于扭转教学不利局面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么,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分类教学模式即指教师在尊重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照顾全体学生的个性学习特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高中体育课堂分类教学的具体应用

1.分类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一节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人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高中体育课堂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可以从课程内容的分类这一角度进行切入。教师应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发展要求安排课程内容。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南方与北方、乡村与城市之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存在差异性,地方体育办学需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尊重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地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择,尽量突出地方特色和学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参与地位。

例如,在北方严寒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除传统体育课程之外,教师不妨适当引入雪橇教学项目,可以开展摔跤体育项目教学和绕山林体育活动。

教学内容的选择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只要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都可以应用于高中体育课堂。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体育课程选择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以免学生学习了3年,总是只有几个项目可供选择,一则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二则也不利于学生各方面体育能力的提高。

2.分类项目选择

不同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项目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体育课程有自己的偏好。男学生热衷于篮球运动,女学生热衷于健美操项目,如果生硬地将学生绑在一起,全部要求学生学习篮球或者学习健美操,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厌恶。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课程设计思路设置了高中体育课程两级学习水平和七个系列项目,建议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将高中w育项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健康教育、健康基础知识、游泳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项目定为必修课程;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太极拳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定为选修课。高一入学阶段,学校挑选出8~10个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学生按照自身体育水平、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任意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项目作为体育选修科目。高二、高三时,根据高一阶段选修课程完成情况以及自身意愿,学生可以选择在原项目基础之上进行继续学习或者选修另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将来步入大学校园,他们同样可以在高中阶段体育选修课程基础之上,对自己喜好的那些体育项目进行深造。

这种分类项目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除了可以维护学生学习兴趣之外,还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将体育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增强学生把体育带入生活、带入社会、带入家庭的意愿,真正实现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达到体育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目的。

3.分类学习主体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兼顾全体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没有真正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高中体育课程应当体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学习需求,量体裁衣,对学习主体进行分类,让具有共同学习爱好、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学生集合到一起,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入学伊始,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进行科学把握,按照A、B、C三个类别进行分类教学。A类为身体素质较好,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B类为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C类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这三个类别学生应当各自成立互助学习小组,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接受能力实际情况,各自设计不同类别教学目标,发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这种分类教学为相同技能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机会,同时对于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是笔者对当下高中体育课堂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现阶段有关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一直在继续,各种新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如何进一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发展、新飞跃,依旧有待诸位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持续探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77-02

一 高师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不足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转向为大众化而不再是精英教育,因此导致生源的质量逐渐下降。而高师院校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素质,为培养优秀的中等教育教师资源,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在高校教学中是一门涉及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学习周期最长的科目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同一个教学进度、同一本教材、同一种教学方式,那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压抑了学生的特长发挥。

分级教学已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常见的一种模式,是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班,但也同时存在着问题。一是分级教学只是以英语水平为中心,只反映了语言本身的特点,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分级教学是受到同一教学大纲的指导,无论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都使用同一种教材,用同一种进度教学,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无法体现。这样教学无法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吻合,更无法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分类教学、分类指导”的真正意义相去甚远。2010年王守仁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中指出高校要根据自身个性、合理配置,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分类指导原则。

二 高师院校大学英语采取分类指导的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坚持以人文本,遵循教育律,面向社会需求”,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学生在专业领域使用英语技能的需求,使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正如蔡基刚(2004)所说“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开设外语课程”。

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只有具备可理解性,才能得到输入。他的二语习得理论中“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认为学习目标明确,充满信心,没有忧虑和烦躁情绪才是最佳的情感条件,学习者只有达到最佳的情感条件才能对外部输入有效地吸收,实现真正的习得。高师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应根据师范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将其划分为理科、文科、艺术体育三个不同模块,建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类指导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文科和理科学生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使英语学习成为培养高素质师范生的一部分。对于艺术体育学生来说,大学英语成为语言基本技能类课程之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充分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教学要求,实现从通用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和衔接。

理科学生性格内敛,逻辑思维强,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较多,在英语学习中也喜欢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遇到问题喜欢独自研究解决,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英语学习中喜欢记忆、做练习,喜欢独立思考,而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他们喜欢做英语阅读,注重查阅英语文献,写英语论文,将来有机会参与学术会议,讨论和研究。基于理科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巩固英语基础,扩大词汇量,同时还需要很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培养理科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培养理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辩论等方式自己进行总结,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任务,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文科学生做事笼统,追求自由,喜欢浪漫,喜欢追求新事物,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情感使用较多,喜欢分类记忆,擅长人际交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文科生喜欢听说,擅长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但往往忽视了阅读和写作。所以对于文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听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愿望强烈,课堂教学采取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适当延伸书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文科生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同时培养文科生通过讨论逐步完善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

艺术体育的学生的自我个性极其鲜明,思维方式极其独特。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热情远远低于艺术体育专业课程,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为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因此缺少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对英语学习有极大的抵触心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其简单、有趣、新颖,适当寻找热点话题,让学生用书上所学到的句型进行简单讨论,在逐步夯实并提高学生英语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艺术和体育类英语的基本知识,主要表现在专业词汇使用和简单专业所需要的口语表达。艺术体育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本专业就是其兴趣所在,因此多寻找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者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这样就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利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和专业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不论文科、理科还是艺术体育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通病就是中学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的讲解,极大地依赖教师,所以对安排语言知识应用训练的大学英语课堂的设计不适应,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安排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任务要生动有趣、简单明了,尽可能贴近于学生的专业生活。对于文科和理科的学生课下都可适当增加访谈类的自主学习任务,对于艺术体育的学生课下可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分组,对某一活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懒惰懈怠是自然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指导和监督,不论是文科理科学生访谈类的任务还是艺术体育学生的小组讨论都可以让学生以小视频的方式播放,以便教师检验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

课上教师讲解与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英语知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同时分类指导的课程考核方法也有所不同,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注重W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特定条件下安排的口语练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运用职业英语的技能。终结性评价分为书面与口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内容是把学生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为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尽可能地把学生在未来职业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考试内容中。在书面测试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部分,可以增加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例如,对于理科的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可以适当增加科技类文章;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考核内容中可增加竞技比赛中裁判用语及比赛规则等专业英语知识。在口语测试采取现场测试的方式,教师提前七天把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专业相关的情景主题和图片发给学生准备,考试现场抽签,进行现场展示,以检验学生语言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 高师院校大学英语分类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大学英语分类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真正的“分类指导”,就得使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各专业、各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及职业发展的需求,使大学英语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为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创造了条件。目前,“分类指导,分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师范类院校结合培养卓越教师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在帮助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适应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并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以满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chunk D. H. & Zimmerman B.J. (1994).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lisher.

[2]Rubin(2001). Language Learner Self-management.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1, 25-37.

[3]Terry Lamb & Hayo Reinders (eds.2006), Supporting Independent Language Learning: Issues and Interventions.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4]David Dixon (2011). Recent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Support of Initiatives 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utonomy Around the World. Language Teaching.

[5]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