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9:22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教育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15,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15,27:105.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认真透视和分析当下的课堂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切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为此,必须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因此,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的“管理”,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最大地发挥人、财、物的效益。中小学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自身形象的改造,树立民主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和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切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校教师的发展。必须要明确,“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应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加强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
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提出了校本管理的理念,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在我国,教育专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起步不久,而“校本管理”的理念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仍旧是新鲜的。因此,必须一方面要求教育专家和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校本管理”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吸取他国经验,结合国情开展实践探索,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习。
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兴起,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这样方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更好地运作,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因此,要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刻理解校本管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开展“校本管理”的意义及其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引导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
上文提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故我们必须重视“人本管理”,积极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在高校毕业生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初期,由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其导师,帮助其迅速成长;组织本校以及外校教师学习交流;开展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另外,必须意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长。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重视校风学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校风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校风学风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师生理想、情操、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校风学风更是学校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小学的校风学风建设中,时常出现“紧一阵、松一阵”的不良现象,导致各项要求很难落实,故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检查与监督。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校风学风建设的繁琐内容分解成各项具体指标,全面进行量化评比,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必定可以保证中小学校风学风建设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全面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中小学实际情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另外,教育教学管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工作主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全面优化校园环境。
第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我国各地中小学因其地域差异,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1.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利用。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民俗民风和乡土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甚至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乡土资源的利用。
2.多与家长交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当下,很多中小学在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放日,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学校咨询活动等。我们应该通过此类活动,切实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在中小学,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各类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第六,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强化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估机制,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践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切实改变和调整传统的数字化考核思路,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方面,考评内容和标准要建立在常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原则,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要求。把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新课改的实践、创造性教学的开展等内容引入考评范围。坚决杜绝一切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在对其的考评过程中得到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认清传统数字化考核的弊端,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新的考评体系应该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正确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总之,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内容;重建
目前,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就义务教育前两段的小学数学而言,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教材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关系到培养小学教师质量高低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则长期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张奠宙先生在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研究》编写的后记中提到:“国内由于‘小学数学’一向不被重视,研究者不多”。反映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学科课程内容知识的教材编写上,“又由于没有蓝本可以作为依据,不得不在创新上下功夫”。[4]同时,撰文指出:学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
一、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学科课程内容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中等师范学校就逐步开展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实验工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体制无法适应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的需要,这些地区陆续开始取消中等师范学校的编制,在高等师范院校内成立“小学教育专业”,专门从事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部分地区还保留专科层次或3+2模式)。其学科隶属为“教育学”,不再隶属于“数学”。
目前,许多高校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学习的内容,已经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初等数论等数学内容。然而,小学数学依然是以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计算,概率统计的初步了解和应用,以及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为主体。对绝大多数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内化的小学数学知识,还停留在“小学学到”的事实性知识(或常识性知识)层面,而目前各高等院校给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尽管各有侧重,但大多都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和教学方法论等教学理论,其中教学方法论主要包括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方法介绍、评价原则等一般性的教学法内容加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构成。鉴于国外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与我国差异较大,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并无可借鉴之处,国内,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研室编制过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主要是小学算术理论),华东师大张奠宙、孔凡哲、黄建弘等教授从小学数学研究的角度,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组的老师们从小学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方面做过一定的研究,并尝试着设计了相关教材。然而,该提供给未来的小学教师们哪些方面的,与现代小学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课程内容知识,“目前仍然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这还是一项探索性工作。”[5] 国内学者辛涛、申继亮和林崇德,他们对教师知识内容作出描述,把教师的知识划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为确立教师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特别是高等院校开设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以来,每年在选择征订教材时,常常困惑于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本科层次的,包含有具体的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教材。有鉴于此,加快研究建设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适合现代小学发展的学科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当务之急。
二、需要重建什么
在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上,什么知识是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清晰而深刻的基础数学知识”?要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理清另两个问题。
1、具备了高等数学知识就一定能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吗?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问题:有的小学生在初学写数时,会把十二写成102,这在知识上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很易于理解,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生对位置原则(每一个数码除了具有它本身的数值值以外,还有位置值)没理解,另一个原因是错把10也当作一个数码了。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原来中等师范毕业的老师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有相应的策略教会学生。现在是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越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问题出自哪里?高师院校开设的学科教学法课程大多没有包含直接的小学数学知识。
我们再看美国国家数学顾问委员会委员马立平博士对中美小学老师数学基础知识的对比调查情况
调查题目之一:
人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分数除法。以下问题你会如何解?
(134)÷12=
设想你正在教分数的除法。为了使学生理解它的意义,许多教师尝试把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来说明具体知识的应用。你能为(134)÷12编制一个好的情境题,或建一个恰当的模型吗?[3]
接受调查的23位美国小学教师中,有一半以上算不出这道题目的答案,而除了一个人以外,没有人能编出概念正确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充分说明掌握了高等数学知识并不一定能清晰而深刻地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按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教师至少都是大学毕业生,接受调查的老师中还有三分之一是获得了硕士学位的。马立平博士也对部分中国在职教师进行了对比调查,接受调查的72位中国教师中有65名一共给出了80多个情境故事,而且都清楚地表达了分数除法的含义。他们大多数只接受过11到12年的中小学教育—他们完成初中学习后,到师范学校学习两到三年。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
一、 翻转课堂的概念与实质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与概念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提出并应用。翻转课堂就是把讲课内容录成视频,把能够学习的目标优先放在课前,这种转换使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小组讨论,或单独辅导学生。
(二)翻转课堂的实质
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翻转课堂的本质:
(1)翻转课堂是“课前传授和课上内化”的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相比,表面上是过程的翻转,事实上,是对教育理念的突破。翻转课堂强调在课前让学生学习传统课堂上的知识,是一种深度学习,而非预习,而知识内化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伴随着教师的点拨与同学的协作讨论,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高层次。
(2)翻转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翻转课堂的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通过针对性的矫正,和个别辅导有效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3)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在家看视频,教师通过看视频反馈的问题着重选择课堂上要处理的内容,确定相关的讨论话题,以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课堂。这些改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和现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里健康教育系统中,起核心、中介作用。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又是一种生成性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课程不是直线型的课程设计模式,具有不确定性和建构性。对于学生来说,当其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时,并不希望听命于某种固定的程序,而是期待着某种发现感悟或者帮助,尽情表达心灵深处的情感。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借助于现实活动而进行协作的过程。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就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是最大的问题。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正规学科中,在课堂上教授心里健康的概念等学科性知识,枯燥乏味,让学生记忆背诵,并布置作业,更有甚者还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试。完全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帮助中小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等目的。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翻转课堂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所倡导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探索能力)正是心理教育课程所需要的。它不同于传统学科,它更多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构建心理健康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和谐的心理素质。
从翻转课堂课前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的两个阶段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做成短小的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从中得出一些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专业系统的心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个性的发挥。
四、翻转课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课堂上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说明活动的方式和要求,让学生自主探求;也可以是老师让学生根据课前的学习提供话题,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在讨中得到启发,在已有的心理体验的基础上思考,寻求答案,学生们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感悟。如果学生认识不够深入,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比如对学生取得的结果进行评价,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同时将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升化为心理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并要求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所学的心理知识,让他们课后进行实践,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五、结语
目前,翻转课堂主要应用在中小学的一些主课课程,还未涉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经过细致的对比和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更好的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较其他教学模式而言将会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建瑛,曹文涛,刘秀琴,张艳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教育模式的演进 [J].校园心理,2010(5):32.
[2]邓洁.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教育,2013(10):43.
[3]王忠惠,全.“翻转课堂”的多重解读与理性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4(16):32.
[4]王海英,成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0):56.
[5]李志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85-101.
[6]Jon Bergmann,Aaron Sams.Flipped Learning[M].Americ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4:1-19.
一、创造力教育研究的概述
(一)创造力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成为创造型人才。为了真正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其课程设置要以构建中小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目标体系作为最终目的。
一般认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创造力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关创造力的几个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创造力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人们对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也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有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描述,而不同的创造力理论和定义对创造力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999年发表的英国国家创造力与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NACCCE)的报告,探讨了学校教学中创造力的性质问题,区分了两种定义不同性质的创造力:“一种是艺术领域的创造力,一种是少数天才身上体现出来的创造力”,第三种创造力是“大众创造力(democratic creativity)”。[1]“大众创造力”是指只要拥有适宜的条件和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所有人都具有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绩的能力。
所以,创造力应要“同时具备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基本特征”[2]。在学校课程的不同学科中,对这两个特征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从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门类来看,艺术(含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更强调新颖性,语言与文学(含语文、外语科目)、数学、技术(含技术科目亦即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更强调适用性,而对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目)、人文与社会(含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新颖性和适用性可能同样重要。因此,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二、构建中小学创造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
既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创造力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高级目标和迫切要求,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素质的目标,就要围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目标,构建理想的创造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从“创造过程和创造产品”[2]两个方面来衡量,而应该从创造力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关于中小学创造力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有研究者[3]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创造力素质既包含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思维品质、人格特征方面的个体创造力的具体要求。此外,创造力的社会研究还发现,“许多创造行为是发生在合作情景中,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作出创造性成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越来越复杂,个体难以同时具备”[4]。因此,学生的“合作创造力”[4]也应成为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合作创造力被定义为一种创造过程中的沟通系统。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个体间合作的形式、沟通方式,注重个体间互动的过程及效果,关注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合作中的成长与发展”[4]。
合作创造力的提出意义重大,因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5]作为教育的四大学习目标之一的论断不谋而合。可见,创造力素质应该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应该也能够被每个学生所具备和发展的,这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可喜而又有挑战的问题。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育目标必定体现于一定的学习内容之中,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内容才能实现。我们认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除了要处理好学习者经验、社会经验和学科知识的关系之外,运用心理学和哲学,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利并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学习内容一般以学习领域或课程门类的形式来具体体现。
在学习内容上,除了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也应该体现创造力教育的内容,分科课程设计得好,同样也可以达到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远大目标。比如,外语课程培养目标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学生语言创造力、沟通创造力的进步。而语言创造和表达能力自然也是学生创造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有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以及其他智育教育内容包含了学生的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创造力教育的内涵。
(三)课程的资源建设
关于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国内研究在这方面较少关注系统性、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但许多中小学大多围绕某一门创新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围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推出了《科技创新方法》《科技创新案例》和《科技创新活动》[6]系列校本课程,以发展实验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学界就开始对创造力课程及其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比较成熟的成果已运用于改善课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而且,在美国的许多中小学中,“选拔具有超常天赋和才能(gifted and talented)的儿童,并对他们开设专门的创造力培养课程(通常为难度很大的高级学科课程)”[7]。
所以,创造性课程理念最好能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且不必开设专门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课程,变相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应充分整合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现有的活动课、专题课、综合课、研究课等选修课资源,搭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服务。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MOOC、网上课堂、远程网络教室等电子学习资源将为中小学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使得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成为了可能。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教室最好能组织相关教研团队,借鉴国外先进的创造力课程经验,结合本地的校情、学情,探索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创造性校本课程资源。
此外,创造性课程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所以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特殊的要求和特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放权,学校校长要亲力亲为,更新课程管理理念,改变忽视创造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偏见和成见,提高课程领导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全校师生和家长积极投身于校本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来。
(四)课程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活动的形态和操作范型”[8],这里的“范型”主要是指“学习活动的总体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8]。例如,“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是采取接受学习还是采取发现学习?是采取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还是采取非独立学习(包括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发现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8]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习活动,都总是与教师的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不同学习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与教关系上的区别。
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如果从学与教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应该更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创造力素质涉及学生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高级心理和思维活动,更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思维表征和创新知识体系,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一些需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应作为教师和学生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当然,源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法也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我国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综合运用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各校实际课程资源情况和校情、学情,由校长带头,自上而下地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本校教师特点的课程教学方式。推进创造性课程的实施效果。
(五)隐性课程与创造力教育课程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代有着无比璀璨的文明,涌现了灿若星海的代表高度发达创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创造性人才,甚至有学者认为:“希腊有着理性的文明、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自信、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身体美的热爱、思辨和求真的爱好、无穷的探索精神、赋予无形以形式的理智努力,与希腊人相比,现代人一望可知和残疾差不多。”[9]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等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是分不开的。隐性课程往往“具有弥散性(可以说渗透于整个校园)而非集中性的、带有较明显的零碎性而缺乏系统性、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也往往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界限”[8]。
可以说,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教风、学风之类的教育现象均可以作为隐性课程而时刻存在着,总的来说,“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和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10]。针对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0]
但要真正发挥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仅需要开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从制度上规范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的教风,还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有特色的个性。
由于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春游、文化考察甚至游学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并创造机会吸引家长的参与,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等的创造力素质。
三、结语
创造性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对此要统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创造力培养经验,也有研究我国的教育背景和各地的校情、学情,优选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创造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要将个体创造力培养与合作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将创新性教学与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创设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体系,还要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隐性课程影响,为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实现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悦,贺雯.英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与面临的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5):57.
[2] 刘桂荣,张景焕,王晓玲.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及其实践涵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81.
[3] 刘真东.对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0(3):49.
[4] 王亚男,张锦焕.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J].心理科学进展,l 8(l):84-90.
[5]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22-531.
[6] 谢伟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教学[J].中学教研,2013(01):67-68.
[7] 蔡敏.美国中小学生创造力评价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47-51.
[8] 丁念金.课程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17.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评价体系 范围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DONG Shuh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ppor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urat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course evalu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he scope and content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includ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and other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range method procedure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开展了诸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托课程获得进一步深入。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运作由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组成,它不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当的课程评价,只会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为简单的培养工具,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要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就要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实施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可测量指标来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测量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当然在课程评价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主体取向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参与课程的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主客体之间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正确的目的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其次要看教师对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是否到位,所设计的课程是否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后要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真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愿意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是否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
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各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对学生个体评价和对学生集体评价。对学生个体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与生存;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是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对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与矫治。对学生集体评价包括:是否提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是否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班集体的自主、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是否能够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空间;其次要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最后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高效,能否营造出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外,其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课程的评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都直接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与质量。常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心理测量评价法。
2.1 心理测量评价法
心理测量评价法是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在课程开展之前和之后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变化,进而凭借前后数据变化,就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出评定。心理测量评价法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测量。这类方法依托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通过测量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定量化程度,其结果较之以往使用的观察法、访谈法,更加准确、客观、详细。
2.2 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能给充分反映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作品或材料,例如日记、作业、试卷、绘画作品等,将其收集起来后作为档案袋内容,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风格、价值观念、心理发展历程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属于典型质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描述和记录的方式,能够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但由于资料收集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所搜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一致性,标准化程度较低,所以运用档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更适合作为参考。
2.3 情境式评价法
情境式评价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真实活动场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并记录学生各项表现,进而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之下,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真实的,其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信。运用情境式评价方法需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与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境相似,这种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或唤起需要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情境式评价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
方法为课程评价搭建了桥梁,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与实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课程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它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硬性的、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这也就为该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简单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好坏,更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取得预期评价目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之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并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确定参与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人员确定之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评价方案细致周密、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预评价和正式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要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试评,并在试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全面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根据提前确定好的评价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反馈阶段: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反馈。反馈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形成评价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为主,要求能够准确、客观、详细地反映评价结果;其次是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汇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等;最后是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课程评价本身也是整个课程运作的环节之一,评价活动本身也应成为评价对象,我们应站在更高层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从而更好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达到预期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根本上就区别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其课程评价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课程评价既要涉及到教学过程,也要涉及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多角度、多层面地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各种信息,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